黑陶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陶起源
黑陶作为中华五千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原始社会后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先祖们勤劳和智慧的杰作。

即使最粗砺的陶,也会让我们联想到承载人类生活的土,照耀人类精神的火,以及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因此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被称为“黑陶文化”。

从吴金鼎先生发现黑陶残片之后,几代学者经过61年不懈地研究和发掘,黑陶的制作工艺终于在1989年被诠释破译。

研究表明,我们的先人早在4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熏烟渗碳”技术,将烟中的碳粒渗入了坯体而呈黑色。

黑陶的“熏烟渗碳法”被载入了世界工艺美术史。

龙山文化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分有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三类,统称为龙山时代。

龙山时代的陶器有灰、红、黑陶,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陶。

1928年春,济南龙山镇城子崖一处崖坡坍塌,使一处距今四千多年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得
以重见天日,也确凿证实了龙山文化即黑陶文化的存在。

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

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

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者较少,但都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欣赏价值极高。

常见器型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和鼎等。

黑陶的制作一般采用快轮,其器型匀称、规整,作工精细,火候极高,质地坚硬。

由于其应用范围大多为礼器,很少用于日用器皿,所以产量较少,却因此而弥足珍贵。

龙山黑陶作为原始礼仪的载体和精致的艺术品,永远具有黑色珍珠的神秘而诱人的魅力。

黑陶制作工艺在我国代代相传,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从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装饰等工艺品,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黑陶技艺渐臻完善。

黑陶作为龙山文化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为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它令人叹为观止的充满神力的外观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反应出的古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思想理念和创造精神。

由此,对黑陶文化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