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学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归纳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原理及其方法论(一)唯物论(7个)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指导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举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7、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2024年哲学所有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2篇)
2024年哲学所有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一、哲学的基本原理1.存在论: 存在即为真理。
哲学认为, 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本质, 这种存在是客观的和独立于主观意识的。
存在论强调人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和把握客观存在的规律。
2.辩证法: 辩证法是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的方法。
它认为, 事物是矛盾着和统一着的,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只有认识和解决矛盾, 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 剖析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
4.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世界和事物的存在是独立于主观意识的, 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而存在着。
哲学认为, 人们应该以客观同一为准绳, 通过客观观察和实践来认识和把握客观存在的本质。
二、哲学的基本方法1.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和思维的方法和规律。
哲学认为, 认识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们应该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逐步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实践论: 实践论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哲学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3.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由一般的原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的方法, 归纳法是由具体的实例总结出一般的规律的方法。
哲学认为, 通过演绎和归纳的方法, 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
4.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和分析, 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 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哲学认为,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总结:哲学的存在论、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客观性等基本原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依据, 而认识论、实践论、演绎法和归纳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基本方法则是实现哲学原理的具体途径。
在2024年, 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2024年哲学原理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哲学原理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____年,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引言哲学是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学科,在____年,人们对于哲学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对____年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哲学原理1. 辩证法原理辩证法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____年,辩证法的研究不仅聚焦于人与自然的矛盾,还包括了社会矛盾、思维矛盾等方面。
辩证法原理指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统一和斗争实现的。
人们在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矛盾的分析和解决,以推动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2. 唯物主义原理唯物主义是哲学的重要思想体系,它认为物质是基本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____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的深入认识,唯物主义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
人们更加重视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3. 人类本质原理人类本质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在____年,人们对人类本质的理解越发深入。
人类本质原理认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
人们在研究人类本质的同时,重视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哲学方法论1. 综合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____年,人们在研究问题时更加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综合分析方法能够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并找出其中的矛盾和规律。
2.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哲学研究的基础之一。
在____年,人们更加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和观点的正确性。
实证研究方法能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以提高哲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对话交流方法对话交流方法在哲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____年,人们更加重视多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对话交流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开拓思维、超越偏见,推动哲学研究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归纳
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稳中求进)。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核心内容: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原理一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三人与自然的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四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原理五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①我们办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识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原理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
【方法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二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二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第一课原理与方法论:(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补充)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考试时最好用第五课——1 )自然界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意识产生后,自然界及其规律仍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存在。
这要求人必须尊重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否则要受到规律的处罚。
①人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随心所欲。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资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治理环境。
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及方法论:(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这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善于在事物的运动中去认识事物,把握规律,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
既要反对唯心主义,又要反对形而上学观点。
Eg.“刻舟求剑”6.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这要求我们即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一、哲学原理(一)理性原理(1)认识论原理:人类是理性的,只有通过推理才能推进知识;现实抽象出来的观念与感性经验中所流露出的直观认识是基础;认识必须贯通客观实在与意识所想之间一致,以及两种客观实在中的内在联系。
(2)价值论原理:人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都追求客观公正,以最大化自身满意度;也要求判断的有效性、公正性以及继续性,人们要避免摆脱价值所带来的偏见,以及一味追求自私利益。
(3)语言原理:人们之所以能够进行沟通和探讨,是因为掌握了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人们要思考即对话的模式,以及善于辨别不同语言、把握其义九章,以及把语言运用到知识构建中;要求把语言的结构性认知放到主体认识的框架中,并用它来探究主题的真实内涵。
(4)社会原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特性,人们之间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以统一理性为基础,实践行动原则,把握各自社会角色为有效作用,共同追求文明和福利社会的普遍价值。
二、方法论(一)解释主义解释主义认为,人们在思考时要综合现实和理念,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将现实与理念的关系解释出来,而不受其局限。
解释主义理论把握人的探究思维方法,以及思维结构模式,促进人们科学认识世界、建构新的空间结构。
(二)实践论实践论把客观实际与人的实践作为连接的桥梁,以实践为思维本体,倡导人们从理论中找到实践的结果,从实践中筛选出理论和规律,为人们应用于实践提供科学思维支撑和“实践知识”基础。
(3)逻辑论逻辑论认为,人的思维具有推理的特性,我们的思维必须以逻辑的发散和断定为因素;这就要求看问题的角度、建立分析框架、把握数据的结构,以及分析问题背后的条件关系,采取比较分析和归纳推断的方法,提出结论,为实现理性判断和科学推理奠定基础。
高二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方法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进 一步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九、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
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事 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全面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 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பைடு நூலகம்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 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统进
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注重量变的性质和方向,对于积极的量变要积累,对于消极的量变的要 防微杜渐。
原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方法论:坚持适度原则
八、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 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原理: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 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但是,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 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还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 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不能只重视整体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 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高中哲学常识原理方法论分类总结
高中哲学常识原理方法论总结(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
(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唯物)辩证法5.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原理及其方法论(一)唯物论(7个)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就是物质得世界,世界得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得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得指导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得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得发展,错误得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得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得作用,重视精神得力量,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举例:树立正确得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得感人精神)3、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得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得作用。
(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4、规律得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得、本质得、必然得、稳定得联系。
规律就是客观得,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就是不可违抗得。
规律就是普遍得,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得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与把握规律得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得条件与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得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前提与基础,只有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与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物质与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与运动就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得:运动就是物质得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物质就是运动得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就是错误得。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得眼光瞧问题。
7、运动与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就是无条件得、绝对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相对得;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就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得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得观点瞧问题,还要瞧到事物相对静止得存在,反对割裂运动与静止得辩证关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一、基本原理
1、经验主义原理:经验是唯一可靠的知识来源,只有经验是真实的,其他知识只能作为参考。
2、形而上学原理:形而上学是一种关于客观存在的超现实学科,它探索存在的根本性质和实质,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思考。
3、结构主义原理:结构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由其元素和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是元素和关系的综合体,元素和关系是无法分离的。
4、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历史是由物质和客观事实来决定的,物质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解释主义原理:解释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经验而得的,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解释而得出的。
二、基本方法论
1、观察法:通过观察客观事物,收集它的观察数据,从而获得知识;
2、实验法:通过尝试操作客观事物,获得它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
3、思维实验法:通过想象客观事物,推断它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
4、逻辑法:通过合理的推理判断,从而建立具有可信度的知识
系统;
5、数学法:通过数学运算,从而抽象出客观事物的具有普遍性且易于理解的规律。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哲学是高二政治学习的难点,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原理及方法论,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否定观[原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 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二)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一.唯物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打算意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熟悉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掌握作用。
昂扬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丢失斗志。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
((3)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打算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是不行违背的。
①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进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①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一旦违反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
①人可以在熟悉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5.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敬重客观规律。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熟悉、把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核心内容: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原理一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三人与自然的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四意识对物质的能举措用原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开展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原理五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①我们办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举措用的唯意识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沿袭守旧,碌碌无为的思想。
原理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
【方法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高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唯物辩证法(第三、四课)(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4、发展的观点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高考政治记忆重点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高考政治记忆重点----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高考政治记忆重点----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024年哲学所有原理及方法论总结(三篇)
2024年哲学所有原理及方法论总结2024年,哲学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突破,影响了我们对世界和人类存在的理解。
在这些进展中,我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原理和方法论,以下是其中的总结: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获得有关世界的真知。
在2024年,实证主义在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
2. 唯理主义:唯理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才能获得有关世界的真知。
在2024年,唯理主义在哲学和数学领域的影响持续增强。
3. 实体主义:实体主义认为存在和实体是最基本的概念,其他一切都可以从存在中推导出来。
在2024年,实体主义的思想成为哲学讨论的热点。
4.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强调逻辑和语义的重要性,认为只能通过语言来表达科学和哲学的真理。
在2024年,逻辑实证主义在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 辐射主义:辐射主义认为世界是多样的,没有统一的真理。
在2024年,辐射主义的思想被广泛讨论,尤其在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
6.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
在2024年,结构主义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7.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观点是任何意义和结构都是暂时的,可以被不同的解读和解构。
在2024年,解构主义的思想继续对文学、艺术和文化领域产生影响。
8.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认为价值和道德是通过实际行动的结果来决定的。
在2024年,实用主义的影响在道德哲学和政治理论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这些原理和方法论在2024年的哲学讨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全面而详尽的总结。
哲学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
2024年哲学所有原理及方法论总结(二)2024年,哲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原理和方法论,这些思想的出现对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哲学领域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客观的事物出发,遵循规律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与时俱进3.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反对唯意志主义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错误倾向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高三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矛盾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2.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
3.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
4.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方法论:
5.原理: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6.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方法论:
7.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
8.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9.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创新意识的理论基础
10.创新意识的两个辩证法基础:
11.辩证否定观的含义:
辩证否定观的特点: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2.原理: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包含着否定,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
13.创新的社会作用(为什么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中学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归纳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一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上,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是客观的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是物质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具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第三,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观,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要解放思想,达到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统一;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首先要服从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与发展的观点并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反对】否定和割断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
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表现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等。
多种多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人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对它所处的各种不同联系作出具体的分析。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区别:①二者的内涵不同;②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③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2)联系:①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加强“诚信”;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注意】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③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认为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任何情况下从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的观点是错误的。
3、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反对】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条件)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应用范围】运用此原理分析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本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等)、三大产业的调整、各行各业的股份制改造,我国的对外贸易、外交政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载人航天事业、基因工程、坚持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等方面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相结合。
【注意】①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而不是改变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会随着事物的性质、条件不同而变化。
4.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说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全面发展;说明航天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要素是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部分。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2)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9.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注意】①分清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②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