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新课标】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由来已久。早在六朝,就有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和“峰岫晓嶷,云林森渺”(宗炳《画山水序》)的具体描述。但究竟如何,已难知晓。如从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的情况看,当时所谓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大概比当时的山水诗水平还要低。不但非常笨拙,山峦若土堆,树木如拳臂,而且主要仍是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符号,与人物、车马、神怪因素交杂在一起的。《历代名画记》所说,“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云云,相当符合实际。这里还谈不上作为独立审美意义的山水风景画。

隋、唐有所发展,但变化似乎不大。被题为《展子虔游春图》的山水大概是伪品,并非隋作。根据文献记载,直到初唐也仍然是“状石……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功倍俞出,不胜其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情况开始出现重要变化,看来是在盛唐,所谓“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所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所谓“所画掩障,夜闻水声”等等论述、传说,当有所依据。主要作为宗教画家的吴道子在山水画上有重大独创,“吴带当风”的线的艺术大概在山水领域里也开创出一个新领域。后人说吴“有笔而无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琰与张藏布色[注]”,这种重线条而不重色彩的基本倾向扩展到山水领域,对后世起了重要影响。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应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格。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赞颂,获得了自己的性格,不再只是作为人事的背景、环境而已了。但比起人物(如仕女)、牛马来,山水景物作为艺术的主要题材达到成熟的水平,更晚得多。这是因为,人物、牛(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马(战争、行猎、车骑工具,上层人士热爱的对象)显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明显的地位,与人事关系更为直接,首先从宗教艺术中解脱出来的当然是它们。所以,如果说仕女牛马是中唐以来的主题和高峰,那么山水花鸟的成熟和高峰应属宋代。诚如宋人自己所评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及近。”(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本朝画山水之学,为古今第一。”(邵博《闻见后录》)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注】琰:崔琰。他和张藏都是吴道子的学生。

1.下列关于“山水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当时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和对“峰岫”、“云林”的具体描述来看,山水画最迟应该出现在六朝时,但其画作我们只能想象,难以知晓它的原本面貌。

B.初期的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都非常笨拙,而且山水景物只是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符号存在,根本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C.山水画的真正独立,大概在中唐前后。山水、树石、花鸟被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抒写赞颂,获得了自己的性格,不再只是作为人事的背景、环境了。

D.山水景物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而达到成熟水平,比起仕女、牛马来要晚得多。若说仕女、牛马是中唐以来的主题和高峰,那么山水花鸟的成熟和高峰应在宋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相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的情况看,六朝时代的山水诗大概比当时的山水画水平要高。

B.“状石……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功倍俞出,不胜其色。”这一文献记载说明从隋朝直到初唐山水画的发展十分缓慢,几乎没多大变化。

C.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琰与张藏布色”,是对“吴‘有笔而无墨”’一句的印证,表明吴道子在绘画上有重线条而不重色彩的倾向。

D.作者引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所画掩障,夜闻水声”等论述、传说是为了证明吴道子在山水画上有重大独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画中的山水是与人物、车马交杂在一起的。人物、牛马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明显的地位,与人事关系更为直接,所以先从宗教艺术中解脱了出来。

B.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仕女牛马与山水花鸟这些人世景物日渐走出了神的笼罩获得独立,产生了专门画家,拥有了现实性格。

C.与宗教画、仕女牛马画等艺术形式相比,中国山水画从宗教艺术中解放出来的时间更晚,这与其重线条不重色彩的艺术倾向形成较晚有关。

D.从原文来看,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佛道人物、仕女牛马转到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并不偶然,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意识形态变化间接而曲折的反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仓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书屯田员

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

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

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会蛮酋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