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合集下载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的观后感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的观后感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的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李自健美术馆,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艺术世界,超酷的。

一进馆,就被那些画作给镇住了。

李自健的画,那色彩和笔触就像是有魔力一样。

你看他画的人物,每一个都好像是从生活里直接跳到画布上的。

眼睛里透着光,有那种质朴的感觉,就像在跟你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比如说他画的那些老人,脸上的皱纹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一道一道的,那不是简单的线条,而是人生经历的记录。

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画家得多细心才能把这些都捕捉到啊。

还有他画的小孩,超级可爱。

那种纯真无邪的模样,让你看了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发呆,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

那画面充满了生机,感觉画里的阳光都能照到现实中来。

我站在那些画前面,就好像能听到小孩们的笑声,感觉自己都变得年轻有活力了呢。

我特别喜欢他的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

画面特别宁静,女人的动作很自然,周围的环境也画得特别细致。

水看起来就像真的在流动,波光粼粼的。

我就站在那幅画前面看了好久,感觉自己都要走进画里去了,去感受那种乡村生活的宁静和惬意。

整个美术馆的布置也很贴心。

画作摆放的顺序就像是在讲述一个长长的故事,从一个主题慢慢过渡到另一个主题。

而且灯光打得恰到好处,每一幅画都像是在舞台上的主角一样,被衬托得完美无瑕。

在馆里参观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

有背着画板的小画家,在那认真地临摹,那专注的小模样就像李自健附身了一样。

还有一些老人,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画,眼神里满是回忆。

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它能把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让大家都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里。

参观完李自健美术馆,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行。

那些画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质朴和真实。

走出美术馆的时候,我还在回味那些画面,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份热爱呢。

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去,再去感受一次那种艺术的震撼。

站在当代中国油画大潮头的李自健

站在当代中国油画大潮头的李自健

6 2

÷ |


HU AX I AYI TAN
当代 众 多艺 术 家 的视 野之 内 , 他 何 以能从 这股 大潮 流 中脱 颖 而 出并 获得 世 人 意外 的 注 目呢 ? 问题 的奥 秘 和
关 键 正在 这 里 ; 李 白健 在 加 入 这 股 乡 土 热 或 西 藏 热 的 创 作 潮 流 之 时 , 没 有 像 许 许 多 多 同代 位 画 家 那 样 仅 仅 把 乡 土或 西 藏本 身 作 为一 个 客观 的最 终 目标加 以表 现 , 而是把 这 些 主题 作 为人 道 主 义这 一更 深 刻 目标 的现
可 以说 ,几 乎 近代 及 当代 所有 的中 国油 画家都 在 自己 的创作 中有 意 无 意地 回答 了或正 在 回答 着这 个 问题 。
在 当代 这股 E l 益 蓬 勃 的 中 国油 画 大 潮 中 , 青 年 油 画 家 李 自健 ( 图 1 ) 的创作 格外 引人 注 目, 他 的成 功 不 仅 在 于
他作 品 中独具 个 的感人 力量 , 更 在于他 的创 作 本身 就是 一个 对这 一历 史 大问题 的富于 现实 意义 的 回答 。 下面 , 我将从 内涵 、 表现及意义三个部分分析一下李 自健艺术创作 的特 色。
首 先我们 来 分析 一下 李 白健油 画艺 术 的精神 内涵 。 众 所周 知 , 在 人 类艺 术 史 中凡 称 得上 杰 作 的 , 其精 神 内涵 都 必 然是 人 类 文 明 的某 种 最 高本 质 的深 刻 表
的绘 画 的 时 候 , 历 史 似 乎 就 已经 注 定 了 他 们 在 这 一 方 面 所 能 达 到 的 极 限 : 即油 画 作 为 西 方 文 明 的 产 物 , 似乎

人性与爱-李子健油画

人性与爱-李子健油画

人性与爱
----李自健油画选
制作、摄影:王旭东
音乐:我热恋的故乡
2012年12月22
E-mail文化传播网
李自健,著名旅美画家,1954年生于湖南邵阳,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移居美国洛杉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院特聘海外画家。

“国际和平特别贡献奖章”及“圣约翰骑士勋章”获得者。

多年来,对绘画艺术的执著追求,形成了他真真实朴质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他始终追求,崇尚“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无论身处异邦,还是回归故土,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总是驱使着画家贴近人民,走进生活,回归自然,创作出一批批讴歌人性、直面人生的写实主义油画作品。

他的“人性与爱”油画祖国巡展,目前正在南京西路的上海美术馆免费展出。

本人喜欢写实主义的油画,在卢浮宫和冬宫看了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名画,这次看到李自健先生的作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艺术技巧上可能仍有切磋之处,但画中的生活气息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赏者,特此推荐。

情感浓烈的一组油画永远消失的村庄

情感浓烈的一组油画永远消失的村庄
作者:湖南邵阳油画大师李自健
背景音乐 篱笆墙旳影子
朋友发来旳word文件,情感浓烈旳一 组油画《永远消失旳村庄》,浓浓旳乡土 气息、淳朴旳民间习俗、老式旳勤劳简朴 加之画家源自农村生活旳功底画笔,让人 过目不忘。汇成PPS献给朋友们,以对渐 行远去旳农村景象怀念、追忆。。。
Yangwj50 2023.01.24 上海
导读:
本组油画节选自《永远消失旳村庄》作品。仔细看后感叹诸多, 目前旳城市人,大约对农村旳记忆早已模糊,于我而言,却是刻骨 铭心旳乡愁乡恋,一生再也无法抹去和释怀。
目前城市旳生活物质上确实比当初旳农村“富足”某些,但却 远没有儿时农村生活旳幸福和快乐——一种自然旳幸福和快乐。目 前旳农村也远非当年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当初到处可见旳多种 各样旳水果树、老房子、老磨坊目前没有多少了。不见了儿时旳伙 伴。一切恍于梦中。一声嘘唏,几声叹息!
爸爸和母亲,他们已
经老了,一直没有听 她们抱怨过生活,一 直在鼓励我们前行, 曾经,在我们眼里, 他们是山,感觉自己 怎么长,还是没有他 们高,如今,佝偻旳 身影,我再也不敢和 爸爸站在一起,不敢 看有关他旳照片,时 间旳洪流带走了他们 青春,也即将带走一 切,我们怎样面对?
現在時間 18:36 休息一下
刻骨旳乡愁乡恋,浓浓旳往昔怀念。 回忆旳点点滴滴,不禁使 人感叹万千。曾经旳灿烂年华,曾经旳纯真无暇,都一去不复返了。 游走在高楼大厦中,已经快找不到方向了。 油画《永远消失旳村庄》作者:湖南邵阳油画大师李自健
李自建,著名旳旅美 画家,1954年生于湖 南邵阳,1982年毕业 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 系,1988年移居美国 洛杉矶。 现为中国艺 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海外特聘画家、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美 国油画家协会会员。 23年来,连续于六大 洲三十个国家与地域 举行大型环球巡回个 展,自主、自费,以 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巡 展传播人性与爱普世 价值,弘扬中华文化 精神,影响广泛,瞩 目画坛。国际和平尤 其贡献奖章及欧洲拜 占庭“圣·约翰骑士勋 章”取得者。

【油画】李自健《乡情悠悠》

【油画】李自健《乡情悠悠》

【油画】李自健《乡情悠悠》
油画若要选择中国山区农村题材,要么粗野得难有唯美,要么唯美得少了触动心灵的情感,要么明显是模特儿的虚构,要么文艺得不可理解,很难有大众心目中的理想作品。

中国是农村大国,很多画家出生于农村或者喜欢农村题材,不过少有被大众广泛喜爱的农村题材作品。

有的画家或许有几幅被大众熟知,但更多作品只在专业领域被称颂被收藏,普通大众并不能接受。

画家李自健以他的“人性与爱”这一创作理念,用大量作品来展现乡村里的普通人、普通事,朴实、真切而唯美。

这些人物,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个人或群像,无不具有浓浓的乡情,哪怕一牛一犬、一花一木都带有拟人的情感。

他的作品征服了乡里人和城里人,征服了圈内人和圈外人,也征服了中国人和外国人。

画中的乡村,有着中国农村所特有的装饰文化和生活习俗,有着生活的艰辛单调与无奈,更有家的亲情以及乡邻间的友情。

真、善、美,不用太多刻意而为的绘画言语,就让人铭记、喜爱和传播。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上、装饰画、工艺品等,会有以下作品的出现,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们的作者是谁,却已深深被画中人物所打动和感染,有的会泛起乡愁,有的会忆起父母一代的成长,有的会飞快地与朋友分享,有的会模仿创作,甚至也有人会不顾及版权进行商业化盗用。

广泛流传的绘画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

男女老少都能生动地出自笔端的画家,是非凡的画家。

X。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风格与价值一、环境与艺术画家作画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环境,环境影响艺术的发展。

李自健先生成长于乡村,对乡村的朴实生活记忆非常深刻。

在特殊的年代里,“那乡村中的老井,那弯曲盘延的山岗,那门前滩着水的牛,那被山风捋起的红花被,化作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印在了李自健先生的童年记忆里”。

这些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正因为此,在他的作品《牛背上的春天》中,整个画面表现得十分生动,在和谐的色调里,动物与人进行着精神的交流。

那流水的快感,那飞舞在天涯边际的白鹭,那带着暖暖阳光的溪水,那舒适地骑在牛背上的牧童,那在水流中冲洗着身上的污泥而又显得纯洁的牛,还有一只白鹭眷恋着站在了它的身上,拍打着翅膀,呼唤着远处的同伴。

此时此景,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诗样油画,显现出李自健先生对乡土的眷恋之情,仿佛时间永远凝聚在了那一刻。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画家成长的记忆里,它活像一本字典一样,让人们从中寻找人与自然的本源,启迪和警示人们爱护环境。

这幅画表达了李自健先生内心的审美理想,倡导人们走向绿色生活。

二、孕育中的“爱”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爱:有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等。

而在画家心中对艺术的爱更是对人性的爱。

李自健先生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作品表达了属于自己的爱。

1.亲情的爱在李自健的系列作品中,母爱最为本源。

他所创作的《孕》是他所坚持的“人性与爱”的主题的一幅代表作。

这幅作品是李自健先生在妻子丹慧身怀六甲,穿上他刚买回来的孕服时所创的作品。

他认为:“这幅画表达了一个人类正在寻找共同与永恒‘爱’的精神价值。

在画里,女作家肚子里面的孩子正孕育着,将要诞生。

这种视为人类生命的开始和本源的爱,是共同的,更是永恒的。

”画面用祥和的表情刻画了母体,母亲静静的眼神渴望着孩子的出生。

那肚子里面的孩子显得如此安详,安详地躺在母亲的身体里,等待着母子相见。

这一切在画家的眼里是如此美好,让读者产生一种爱的情意,慢慢靠近,仿佛就在画家和读者的体内孕育着。

美术作品赏析——《孕》

美术作品赏析——《孕》

美术作品赏析——《孕》班级:小学教育1202 姓名:袁青学号: 1250812226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

而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我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这次我要鉴赏的作品是油画《孕》。

作者李自健是中国旅美著名油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邵东县人,1954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8年移居美国洛杉矶。

旅美之前,他创作的《山妹》和《孕》等二幅油画,先后入选中国第六届全国美展和首届油画展,在画坛初露头角。

其"人性与爱"为主题的个人油画作品展,持续于六大洲二十几个国家与地区举办大型环球巡回个展,参观人数达70余万。

画展深刻而感人的主题、质朴而精湛的艺术语言,以及由宏大作品规模所展开的丰富主题阐示,深深地震撼了中西方观众,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而《孕》便是他画展中极优秀的一幅作品。

1987年,十月怀胎的妻子丹慧面临一朝分娩。

李自健执意要用画布将这种人世间母亲孕育的伟大和高贵再现为艺术。

他挥动彩笔,用绵绵情丝去勾画娴静高雅的孕中之妻。

十天之后,最后一笔在油画板上凝固。

这幅油画用时之短、着色之巧、用笔之精是李自健的创作史中从未有过的。

一位日本商人愿意出3000美元买下这幅《孕》。

在上世纪80年代,3000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对一个还没有名气的普通画家而言,可谓“天文数字”,但李自健舍不得卖掉这幅倾注了心血和爱意的《孕》。

平凡生活里的艺术之美——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

平凡生活里的艺术之美——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

平凡生活里的艺术之美——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I. 简介A. 李自健与他的油画艺术B. 平凡生活中的艺术之美II. 李自健油画的风格特征A. 内容真实、自然、富有生命力B. 色彩鲜艳、充满光感C. 呈现平凡人物的感人情感III. 李自健油画反映的社会问题A. 对农村生活的记录与表达B. 揭示城乡差距和现代化带来的变革C. 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IV. 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A. 传递人性关怀和艺术追求B. 提升艺术教育和文化意识C. 推动社会公正和文明进步V. 李自健油画与未来发展趋势A. 油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B. 审美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C. 艺术市场的价值与前景VI. 结论:艺术的力量和价值A. 艺术的创造性、感受性和意义性B. 人类文明发展与艺术的关系C. 李自健油画的艺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第1章:简介李自健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以他绚丽多彩的色彩和向人们展示生活中最美好的场景而著名。

李自健的油画作品饱含着生命力和叙事性,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他的创作使平凡的人物与景物变得不平凡,呈现出另一种美感。

李自健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许多观众和收藏家所喜爱和收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传媒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较为成熟。

人们也不仅仅满足于欣赏大师和名家的艺术创作,更注重艺术本身所代表的价值与意义。

身处于繁杂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身上的艺术细节。

平凡的人、事、物里,也蕴含着千万种艺术之美。

本文将主要探讨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

首先,本章将介绍李自健并简单分析他的油画艺术;其次,通过李自健的画作,我们可以感知到生活中平凡事物的艺术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第三,我们将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探讨李自健的作品带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第2章:李自健油画的风格特征李自健的油画作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其色彩的鲜艳和生机。

他的作品用大胆、纯粹和充满生命的色彩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热情与美好。

浅析艾轩与李自健儿童题材油画

浅析艾轩与李自健儿童题材油画

180作者简介:程琪洱(1990— ),女,汉族,河北安平人。

主要研究方向:油画。

以儿童为主题的油画在当代画坛中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艺术语言的一份子,艺术家时刻都在用独特的眼光关注生活以及社会使得当代儿童题材油画中的表现语言不断变化,创新。

李自健与艾轩通过儿童形象表达了他们对于社会、生命、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感悟,源于内心的灵感。

他们通过各自的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及个人情感、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于当下社会敏锐的洞察力,有感而发的创作出具有社会责任和对于人民的关怀之心的真实的,震撼人心的作品。

一、形象与构图儿童形象与成人形象不同,儿童拥有成人所不具备的特质比如纯净、天真、烂漫,在一些特定的油画主题中儿童形象更容易打动观众,带来的情感冲击力相较成人形象更强烈。

在儿童形象选择上李自健与艾轩有同有异,20世纪90年代初,艾轩在一次去阿坝寻找模特的经历中遇见了琼白,下课孩子们从教室蜂拥而出,“尽管她用头巾蒙着嘴还低着头,但是那一刹那,她的眼神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我特别想表现这种眼神,不仅是纯洁、清澈,还有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盼和渴望。

”艾轩曾这样表示。

他作品中的少女形象是一个集合了很多少女形象的综合体,具备儿童纯真纯洁的特质同时也具备藏族的民族特点,是艾轩想象中的完美形象。

图1 艾轩《琼白》李自健家中姊妹八人,幼年几乎是被姐姐带大的,对姐姐的感情非常深厚,李自健的许多作品选材都离不开姐弟形象,这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李自健说“痴迷于姐弟情感表达的画家,一定有一位曾经真心呵护、深情抚爱过他的姐姐。

”除了姐弟形象之外李自健以儿童形象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包括“牛崽系列”“红花被系列”“汶川娃系列”都选择中国乡土气息十足的农村儿童形象。

艾轩与李自健选择的创作对象都是常见又极典型的儿童形象,虽然两人选择的儿童形象在民族和地区上有区别但是都极具中华民族特征并展现出儿童天真纯洁的性格与气质。

“狭义地解释,构图的任务是选择情节、挖掘主题、锤炼意志、完善视觉形象、推敲形象的典型意义、更深刻地结实主题。

平凡生活里的艺术之美——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

平凡生活里的艺术之美——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指的是价值的普遍性”,是人类的中间价值被共同认同的部分。

人作为类存在物,有着一些共同的本质,在深层心理结构等方面有着共同性。

普世价值不仅在政治领域有着引领政治走向的意义,在艺术画廊中同样大放异彩。

李自健在画作中不断对“母爱”“乡愁”“民族力量”等方面进行讴歌,用艺术为人类设计了温情的精神领地。

这些具有着超越意识的艺术主题具有广泛的大众认可度,同时也印证着人与现实、人与自身和谐相融的重要性。

一、极具共情性的母性形象母性崇拜一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是人类意识深处的原始情结,母爱被衍生为一种冲破一切的无穷力量,这种具有着生理血缘之爱的主题在李自健的绘画系列中占比尤重。

以“人性与爱”经典代表作《孕》为例,其将孕中母亲的伟大与端庄刻画成凝固的艺术,具有着无可比拟的永恒性。

画中人物以李自健妻子为原型,她低头用手轻捂胸口,似乎在屏神思索,母性的温柔慈爱从眉眼间溢出。

冷色调的背景与米白色长裙对比映衬,人体色调饱和程度带来视觉上的明亮,从而使整个画面趋向温暖。

画中圆润的侧脸、肩颈与隆起的孕肚勾出一条生命的弧线,这条弧线有着“刚柔并济”的双重渴望,一重饱含着新生命孕育之时母亲的珍视与温润,一重又在母亲坚毅的眼神中窥探出对生命的坚定与爱的永恒。

在歌颂母亲这一具体形象上,满足了审美者对母性之美的共同需求,用伟大的情感构筑人类的共识,形成普世的情感追求,从而上升为“从善”“从美”的价值观念,感化人们去铸造现实之上的理想主义精神家园。

李自健除选择母亲独自出镜的温情画面之外,还编排了双向互动场景。

李自健将母亲这一形象推向了独特的高度,其并不是简单地进行自我个体的满足,而是包容性地展现相互交融的爱。

如作品《胎声》中扎着羊角辫的大女儿轻轻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俯身将耳朵贴在母亲的孕肚上,具有双重性的爱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意味深长,一面是母爱的展现,一面是母爱的传递、延续。

画中生理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交汇,女儿的动作其实是其心灵在与另一个生命进行呼唤和应答。

芦花谣 李自健 作品赏析

芦花谣 李自健 作品赏析

芦花谣李自健作品赏析
李自健,中国著名旅美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海外画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公益联盟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金质奖章获得者,中国“国际和平特别贡献”奖章获得者,欧洲拜占庭皇室“圣•约翰骑士”勋章获得者,册封为“爵士”。

秘鲁首都利马特颁“荣誉市民”奖章、中国多项慈善奖获得者,重庆大学等四所中国高等院校“荣誉教授”、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李自健美术馆”创建人、馆长。

作品《芦花谣》是童年生活的记忆,常常是一位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

曾经在牛背上度过一段童年时光的画家,这般记忆,更显珍贵。

在海外生活了多年的画家—李自健,时常为曾有的这段童年记忆而激荡。

多少年来,他一次次走回童年的田埂、山丘,走进远离喧嚣的山野、莽林,去寻找远逝的童年印记。

他一次次满载着纯朴依旧的生活素材,回到大洋彼岸的画室,徘徊在画布前,于是《牛童晨梦》、《牛背上的童年》、《芦花谣》等一幅幅再现“牛童”情趣、散发泥土芬芳的动人画面问世了。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魅力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魅力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魅力
蔡万盛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年(卷),期】2012()7
【摘要】李自健先生为当代著名油画家,他始终坚持为"人性与爱"做宣传。

其中《乡土系列》、《母女系列》、《美国流浪汉系列》以及《南京大屠杀》等作品进行了全球的巡回展,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他为整个世界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页数】2页(P48-49)
【关键词】环境;艺术;价值
【作者】蔡万盛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浅析李白健油画的艺术魅力 [J], 蔡万盛
2.扬厉良知的艺术——李自健油画艺术解读 [J], 吕品田;;
3.扬厉良知的艺术——李自健油画艺术解读 [J], 吕品田
4.扬厉良知的艺术——李自健油画艺术解读 [J], 吕品田
5.平凡生活里的艺术之美——李自健油画的普世价值 [J], 黄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李自健油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自健油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自健油画的艺术特色李萌生(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美术学2009级1班)摘要:作为一位当代中国代表性人物,李自健的作品特点明确,处处突出着“人性与爱”的主题,表达着作者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推崇。

表现作者与众不同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名族精神。

向世界倡导世界和平的理念。

本课题以研究李自健的油画特色为主要任务,以画家作品的精神内涵为切入点,解析作者的创作目的。

李自健在油画创作中注视人文精神,强调人的“真”“善”“美”,表现出作者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鲜明的主题“人性与爱”为当今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关键词:人性与爱;人文关怀;真善美;民族精神一.作者生平李自健,湖南邵阳邵东人,1954年出身于湖南邵阳市,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8年移居美国洛杉矶,旅美之前,他创作的《善美》和《孕》等两幅油画先后入选中国第六届美展和首届油画展,在画坛初露头角。

1991年至1992年,他潜心创作了一大批以"人性与爱"为主题,以审美理想和道德理想相整合的具有人文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特征的写实主义油画作品。

此后,他一直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更深入地探索与表现,至今已完成近两百幅油画作品。

自1993年起,画家便开始在美国、台湾、德国、法国、英国等地举办大型巡回个展。

画家深刻感人的主题,朴质精湛的艺术语言,深深地触动了中西方的观众,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多次成为当地文化媒体报道的热点。

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量同时也引起艺术界和艺术批评家的关注与赞誉。

在经历两年多的休整与潜心创作之后,李自健夫妇又重新精选集结来自四海藏家们珍藏的作品,以及再汇入近两年不曾面世的新作,组成了一个更丰富的展出阵容,展出作品包括《乡土系列》、《红花被系列》、《流浪人系列》、《母女系列》、《西藏系列》、《台湾乡土旧情系列》、《南亚风情系列》以及大型历史画《南京大屠杀》等自选创作一百余幅。

李自健影,片观后感

李自健影,片观后感

李自健影,片观后感
在《油画艺术鉴赏》课上,我们看了一个视频是关于艺术家李自健的,我很震撼,也很感动。

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不懈,同时也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大爱。

李自健出身于湖南邵阳一个小家庭,绘画生涯长达四十余年。

然而他的思想和艺术之根,依旧深深植扎在祖国肥硕的沃土之中,并用源自西方的油画艺术之笔,精准、细腻、深刻而热烈地重点表现了东方之美和浓重、厚实、精彩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风采。

其实我一点也不懂油画,只是无意间选择了油画艺术鉴赏课,看了视频,那一幅幅画卷是那么逼真感。

那些画作真实、质朴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被大多数人们接受、理解和喜爱。

他的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既展现生活、回归自然,又直面人生,表现出了极深极高的人性、博爱价值,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透射出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祖国对人民最真挚、最深沉的爱。

那幅最具震撼力的《南京大屠杀》真的震撼了我。

画作中,既有举着滴血屠刀狞笑的日本鬼子、尸体堆成小山的屈死的中国同胞、满地横溢的鲜血、滚落的头颅和断手等触目惊心的血腥场面,更有死后依旧保持不屈面容和抗争身形的中国士兵的遗体等的悲壮形象。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依据,无情地揭露与谴责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灭绝人性的兽行及其可耻、卑劣的侵华战争罪行,并通过反面形象强烈地反衬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及中国人民在最困难的时候,
都时时刻刻企盼和平、光明和博爱形象。

他画的童年记忆,乡土民情,汶川地震,也画了自已深爱妻女....等优秀作品。

他的绘画,始终直面人生,刻画人性。

通过朴素真实切的文字,向读者生动地讲述了跌宕人生中精彩的故事与感人的经历。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的感悟精简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的感悟精简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的感悟精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李自健美术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和感悟。

在这个美术馆里,我欣赏到了许多李自健先生的作品,也深深感受到了他的艺术魅力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李自健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中国绘画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

他的画笔流畅而独特,每一幅作品都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我特别喜欢他的山水画,那些细腻的笔触和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参观美术馆也让我更加了解了李自健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思路。

他在展览中的作品注重传达情感和表达内心世界,而不仅仅是形象的描绘。

他通过画笔和色彩的运用,表现出自己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人类情感的敏锐观察和对世界万物的深思熟虑。

美术馆中的展览也给了我一种思考艺术的机会。

在参观过程中,我思考了艺术对人们的意义和影响。

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启发人们的思考。

而李自健的作品正是如此,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图像,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和呈现。

通过参观美术馆,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

参观李自健美术馆也让我更加欣赏并理解了李自健这位艺术家。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他的作品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参观李自健美术馆,我收获了许多感悟和启发。

我对李自健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艺术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观美术馆是一次美妙的旅程,让我重新审视了艺术的力量和美丽。

我将继续关注李自健的创作,也期待更多的艺术体验和感悟。

这是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

这是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

这是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

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过目不忘的油画,它展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

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宽3.2米、高2.1米,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
尸体。

左侧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
战刀。

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
喊着。

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

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
滚的长江。

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常常见到西方的观众在画前默默伫立,久久不
愿离去,许多人都泪流满面。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人对展览的成功感到不舒服。

一些日本人也来参观。

他们走后不久,就
有人打电话来,要求主办者撤下《南京大屠杀》。

随后,主办方又接到了日本大使馆打来的电
话,再次提出撤画的请求。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南昌策划公司||||http: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九江金丰网站建设公司南昌建站官网南昌策划公司||||http:。

李自健油画作品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李自健油画作品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李自健油画作品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作者:张未末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20年第11期摘要:李自健是当代中国油画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围绕“人性与爱”主题,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油画作品。

本文尝试以艺术人类学视角,从四个方面分析李自健油画作品。

第一部分结合李自健成长经历,挖掘其作品的形象原型和情景原型;第二部分以“身份”为切入点,研究其作品的异文化阐释;第三部分解读其画作的叙事特点、历史影响等;第四部分阐释其画作超越民族与地域之间界限的原因,探寻艺术作品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李自健他者视角人性与爱李自健是湘籍旅美著名油画家,1954年生于湖南邵阳,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自费赴美留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

1993年至今,李自健在30个国家和地区了举办了72次油画环球巡回个展,坚持以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创作与公益性全球巡展方式,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享誉国际。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李自健以“人性与爱”为主题,创作了一大批将审美理想和道德理想相融合的具有普遍人文关怀以及中国文化特征的写实主义油画作品。

其作品题材广泛,既有纵向时间的宏大叙事历史记录,又有横向空间的民族、国家间异文化交流,李自健站在历史潮流的节点和中西文化的交汇处,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作品都极其贴合艺术领域人类学转向的变化,并成为艺术人类学一个典型的阐释对象。

一、乡土中国——李自健作品的原生动能文艺理论家习惯于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之于人的永恒魅力,荣格认为,文艺魅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表现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原型的影响激励着我们,因为它唤起一种比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强的声音。

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

”①具体到李自健而言,无论是其本人抑或是其作品,都有着极为突出的原型。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指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

在李自健的画笔下,恬美的牧童、勤恳的水牛、忠诚的黄狗、着食的鸡,是其乡土系列、家书系列及牛童系列的常驻角色;沧桑而慈祥的老妇人和朴实且热烈的红花被则作为基石构筑了祖母、红花被两个系列。

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

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

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作者:闵文龙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01期摘要:作为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题材绘画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纪念性题材绘画不仅能够记录历史和传达纪念精神,还能够促使观者了解历史,引发观者的思考。

21世纪以来,国家两次启动重大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工程,投资金额达到亿元,作品内容也非常丰富。

文章以李自健为例,对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论述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

关键词:纪念性题材;多元价值;历史纪念性题材绘画借助视觉展示方式将作品和观者相连,促使一代又一代人凭借绘画作品了解历史、传承历史。

纪念性题材绘画凭借独有精神特质推动历史文化精神传承,引导人们反思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

为了推动纪念性题材绘画发展,艺术家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充分展现纪念性题材绘画的多元价值,为未来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宝贵经验。

一、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特点(一)固定的主题纪念性题材绘画并不是图解说明,而是艺术品,且具有独特创作风格。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作品主题,纪念性题材绘画的典型主题为先行艺术创作,但受到特定的历史事实、时空以及主题人物制约,若是超越范围那么很难对作品主题进行界定,很难纳入纪念性题材绘画范畴。

对于已发生历史会延伸不同的理解与观点,但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需要遵循基本创作原则,任何历史想象都不能与历史真实相悖。

纪念性题材绘画不仅具有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还能够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历史面貌,实现作品真善美的传达。

艺术家创作时需在历史事件真实性与创作性中选择更恰当的平衡点。

在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过程中,题材具有局限性,主题框定于具体时间、具体事件或者具体人物,属于历史纪实。

因此,在主题选择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纪念性题材更重视表达思想内涵,注重纪念精神长久性与民族精神傳递性的表达,能够让观者融入艺术家期望表达的思想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李自健油画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一、环境与艺术
画家作画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环境,环境影响艺术的发展。

李自健先生成长于乡村,对乡村的朴实生活记忆非常深刻。

在特殊的年代里,“那乡村中的老井,那弯曲盘延的山岗,那门前滩着水的牛,那被山风捋起的红花被,化作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印在了李自健先生的童年记忆里”。

这些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正因为此,在他的作品《牛背上的春天》中,整个画面表现得十分生动,在和谐的色调里,动物与人进行着精神的交流。

那流水的快感,那飞舞在天涯边际的白鹭,那带着暖暖阳光的溪水,那舒适地骑在牛背上的牧童,那在水流中冲洗着身上的污泥而又显得纯洁的牛,还有一只白鹭眷恋着站在了它的身上,拍打着翅膀,呼唤着远处的同伴。

此时此景,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诗样油画,显现出李自健先生对乡土的眷恋之情,仿佛时间永远凝聚在了那一刻。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画家成长的记忆里,它活像一本字典一样,让人们从中寻找人与自然的本源,启迪和警示人们爱护环境。

这幅画表达了李自健先生内心的审美理想,倡导人们走向绿色生活。

二、孕育中的“爱”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爱:有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等。

而在画家心中对艺术的爱更是对人性的爱。

李自健先生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作品表达了属于自己的爱。

1.亲情的爱
在李自健的系列作品中,母爱最为本源。

他所创作的《孕》是他所坚持的“人性与爱”的主题的一幅代表作。

这幅作品是李自健先生在妻子丹慧身怀六甲,穿上他刚买回来的孕服时所创的作品。

他认为:“这幅画表达了一个人类正在寻找共同与永恒‘爱’的精神价值。

在画里,女作家肚子里面的孩子正孕育着,将要诞生。

这种视为人类生命的开始和本源的爱,是共同的,更是永恒的。

”画面用祥和的表情刻画了母体,母亲静静的眼神渴望着孩子的出生。

那肚子里面的孩子显得如此安详,安详地躺在母亲的身体里,等待着母子相见。

这一切在画家的眼里是如此美好,让读者产生一种爱的情意,慢慢靠近,仿佛就在画家和读者的体内孕育着。

2.祖国的爱
祖国是伟大的,她以纯朴的乡村环境滋养了画家李自健的童年时代,为他这一生的创作主题“人性与爱”提供了良好的创作背景。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深深地体会到祖国的屈辱。

作为现代艺术家,他深知当代人性的缺陷。

正因为如此,李自健创作了一幅题为《南京大屠杀》名作。

以“爱”为中心,以残忍的历史事件为反差点,这幅油画强烈地刺痛了读者的心,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珍惜和平。

为了完成这幅伟大的创作,李自健先生在这幅画中用了80多个日日夜夜画出了80多个遭受屠杀的普通百姓。

随着这幅作品在各国的巡回展出,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

在所到的国家里面不管是否有人知道这段历史,当人们面对这幅巨作,无论男女老少都深深为之震撼。

日本友好人士本多胜一先生看了巨作之后也为之伤感泪下。

画面上生与死的对比,画展中幸福生活与悲痛历史的反差,深深地震撼了每个读者的心灵。

为了展出这些画,李自健先生做了很多的抗争,从纽约圣约翰大学艺术馆日籍教授的阻挠,到荷兰阿姆斯特丹苏富比总部巡展时日本外交的施压等,不过李先生顽强正义的言辞和行为,最终赢得了广大向往和平的人们强烈的支持和公正的报道。

三、李自健油画艺术的价值
由于家庭的原因,李自健先生儿时就为自己的家庭窘境担负着自己应有的使命。

他曾挑过沙土,拉过沙船,修过铁路,抡过大锤,艰苦的岁月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苦难的人生造就了画家奋发向上的毅力。

为了心中对艺术的那份纯洁的爱,他拼搏在困境当中,徘徊在艺术学校大
门的边缘。

正是因为这些历程,使得他深刻体会到坚持对艺术的热爱是需要多么地执着。

在他成名之后,一场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望着电视机里的新闻报道,李自健心中牵挂着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汶川,和那群活泼可爱的汶川孩子们。

最后,他带着悲痛的心情来到电视台,通过电视台将一幅名为《听涛》的作品捐赠给了汶川孩子们,用来建立学校。

这正是画家对社会的一种关爱,是个人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变的体现。

这幅画表现了一个纯朴的汶川女孩静静地坐在石头上,仿佛和旁边的鲜花一起,将那无数悲伤与欢乐的水流声化作音符传入耳朵里。

画面上这一静一动形成的韵律显得如此生动,表现了一个汶川小女孩朴实的内心世界。

这幅画好像在告诉人们,汶川作为地震灾区,多么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来维护和建设。

他所表达的这一思想,是对汶川人民遇到灾难时的一种同情与关心,是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

当然,看过他画展的人们都会在很大一部分作品的标签上看到“私人收藏”字样。

画家卖这些画并不是为了贪图富贵,而是为了捐给社会需要的地方和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巡回展。

他的理想便是把心中这份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乃至对世界的“爱”展示给世界,他的画受到了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的青睐,也赢得了学术界的好评。

四、结语
李自健先生心中对艺术的热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儿时的记忆到以后的创作历程,再到后来的世界巡回展。

光是巡回过程就长达十几年之久,途中经历了众多的风风雨雨。

然而这些磨难,恰恰反映出了他对艺术的忠诚。

李自健先生的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这些作品所展示的魅力,将化作一本本艺术的警示录,供人们翻阅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