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策略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各国重要的议题之一。

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成员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

当前,各国普遍认识到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存在僵化、笃学型的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和挑战。

基于这样的背景,各国纷纷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素质教育。

各国普遍意识到,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多元化的教育课程和活动逐渐受到青睐,如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增加,以及实践性的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推行。

其次,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改善基础教育的同时,各国纷纷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供机会平等的教育环境。

此外,围绕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进行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验、竞赛活动等,激发学生的潜能。

然而,基础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限制,教育资源无法公平分配,导致基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灵魂,然而在一些地区,教师的培训和待遇仍然存在问题,影响到教育水平的提高。

此外,教育体制和评估机制的改革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领域。

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现状和挑战,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将朝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首先,个性化教育将成为主流。

随着技术的进步,教育工具和平台的多样化,学生将更容易获得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这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学生群体,其教育体系一直在不断发展与改革。

本文将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接受教育人口普及率方面表现出色。

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几乎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普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尽管有着普及的进步,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仍存在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等仍是农村地区面临的挑战。

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可及性仍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育质量与评估中国基础教育系统注重考试评估,尤其是中小学阶段。

高考是决定学生升级与就业前景的关键考试,竞争激烈。

这种强调考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此外,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也是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对于他们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些方面在目前的教育评估中得到了较少的重视。

三、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近年来,中国教育部门意识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探索。

例如,推出了素质教育、学科交叉等教学改革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然而,这些改革尚未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广泛得到贯彻。

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创新思维。

四、师资培养与发展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关键,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培养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重视教师培养,积极改进教师培训机制,并提高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

然而,在教师培训和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些教师培训机构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教师也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的了解。

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机制和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是必要的。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因地制宜提出破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与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能够为我国更好地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然而我国农村教育在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办学经费紧缺、师资队伍稳定性差、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与农村教育的理论内涵,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成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的理论内涵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逐步倾向于“农村”,而只有通过构建城镇与农村“和谐共生”与“互利互补”的发展状态,才能使农村拥有人文文化、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百姓生活、经济生产等多种功能,使农村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加大保障、留住人才、发展经济,能够为我国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支持和抓手。

而乡村振兴是以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抓手的,是增进城乡关系,提高城乡协同发展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1.经费紧张、设施设备较差教育环境差是我国乡村教育最显著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在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与产业改革的层面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导致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致使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然而在教育体制变革的背景下,财政性拨款的比重逐渐下降,杂费和学费逐渐成为农村教育重要的经费来源。

长此以往,将导致农村教育不断出现基础设施差、经费长期紧张等问题。

譬如某农村教育机构很多设施教学设施常年未修、配套设备老旧故障。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农村地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现实中,农村小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涉及师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等方面。

为了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小学教师普遍水平偏低,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

需要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可以建立师资培训基地,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改善教育资源配置。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适宜的教室、教具和图书馆等。

为了改进这一状况,可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小学教育配套设施的标准。

可以加强与城市学校的合作,互相借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品质。

增加教育质量的监督与评估。

教育质量是农村小学教育改进的核心问题。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对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

可以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学案例的收集和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还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农村小学存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兴趣课程等方式,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农村小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方式,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监督、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改进。

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够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为农村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袁敬(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1)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6-0126-02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也被普遍关注,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备,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也需要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创新型道路。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对策Problems in Rural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YuanJingAbstractWiththecontinuingpopularizationanddevelopmentofcompulsoryeducationinChina,ruralbasiceducationisalsoat-tachedtomuchimportance.Duetoweakeconomicbasis,imper-fectmanagementsystemandimproperteacherresearchsetting,ruralbasiceducationisfacedwithmoreandmorechallenges.Afterfindingtheseproblems,weshouldseekaninnovativeroadforthedevelopmentofruralbasiceducation.Key wordsruralbasiceduc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也在不断革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

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然而,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推进,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此外,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师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也取得了一些突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育资源得以广泛共享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然而,尽管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当前的基础教育侧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孩子们长时间面对枯燥的功课,在背诵和应试的重压下,很难培养出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突出。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使得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倚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应试导向的评价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阻碍作用。

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

首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要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弥补城乡教育差距。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此外,我们还需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应试成绩的权重,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农村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浅谈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首先,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不足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政府在投入教育资源上的力度较小。

因此,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学设施落后,课程资源匮乏,图书馆和实验室设备不足等。

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次,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动性较大,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由于农村家庭普遍重男轻女,很多家庭只把一个孩子送到城市读书,而将其他孩子留在农村。

这导致了农村学校在招生时没有严格控制班额,使得很多学校班额超标。

这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学校的校舍条件较差,甚至缺少基本的课桌椅等。

同时,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也相对较差,造成很多学生每天的上学路途较长。

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

政府应制定更多的政策,鼓励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和设施支持。

2.加强农村学校的招生管理,控制班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农村学前班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等方式,解决农村学校招生、班额过大的问题。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3.加强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缩短学生上学的路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措施,才能为农村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们同等的教育机会,实现个人的梦想和农村的发展。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1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

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

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

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但是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优化教育结构,党的报告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1、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的基础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然而,尽管有了各种改革措施,我国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展开讨论。

一、现状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

现在,中国有近3亿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和初中,被认为是中国教育的“文化根基”,在培养青年一代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教育改革,在增加学校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实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普及基础教育的机会,它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小学和初中的教育。

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义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资源不足,学生的学习环境差,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能不足等。

在高中教育方面,中国已经开始建立全日制初中至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

一些著名的高中也已经开始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理念。

与此同时,高中毕业学生需要参加高考,以便进入大学或高等职业学校学习。

高考的竞争激烈,有时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压力太大,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甚至有一些人会采取作弊等不道德的行为。

此外,也有一些人质疑高考是否是衡量学生能力的最佳方法。

二、问题然而,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最为突出的问题:1.升学压力过大中国学生面临的最大困扰之一是升学的压力过大。

这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应试制度和职业前景的匮乏所造成的。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考上一个好大学”,他们就有了保障。

这种思想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系统中已经深入人心。

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这些学生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中成功,并为此不断奋斗。

2.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系统中,由于需要为全国3亿学生提供教育,因此资源分配往往不能保证公平。

中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遭受严重不足。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改善措施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改善措施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改善措施1. 引言农村教育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的教育机构、师资、教材、学生等方面的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异与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现状以及改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措施。

2.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当前,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普遍不平衡。

一方面,农村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很多学校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师资相对匮乏,师生比例高,且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质量相对较差。

3. 原因分析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不均衡、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人才短缺等。

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无法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

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足,无法有效配置资源。

此外,人才短缺使得农村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4. 教育资源配置改善的措施之一:增加财政投入为改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足,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分配比例。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教师待遇,为农村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5. 教育资源配置改善的措施之二:加强教师培训与选拔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选拔工作。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培训,并通过选拔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6. 教育资源配置改善的措施之三:发展优质远程教育发展优质远程教育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向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

7. 教育资源配置改善的措施之四: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机制政府与社会合作是改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投入农村教育资源,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8. 教育资源配置改善的措施之五:加强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农村学生资助机制,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概述乡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教育活动。

相较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乡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探讨。

二、乡村教育现状1. 学校条件落后: 与城市学校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设施简陋,缺少运动场地、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2. 师资力量匮乏: 由于薪水待遇不高,很少有优秀老师愿意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3. 教学资源欠缺: 农村学生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丰富多样化课程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4. 学生流失情况严重: 相对于就近入读城市中心区域或县镇中心学校,不少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城市求学,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学生的流失。

三、乡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大。

缺少先进技术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影响了学生们接触多样化知识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2. 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力量一直被认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支撑条件之一。

然而,由于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较小等原因,优秀老师往往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从事教学工作。

这使得乡村地区普遍面临着师资力量匮乏甚至缺失问题。

3. 缺少家长支持与关注在改善乡村教育方面,社会各界以及家庭对其重视程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某些乡村地区,居民对于子女受教育质量重要性认知度偏低,并且很多家庭忽视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和进行家庭作业的监督,这导致了乡村地区教育环境的恶化。

4. 学生思想观念相对封闭由于缺少多样化的社会交往圈子以及信息获取渠道,许多农村学生的思想观念相对封闭。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时能力不足,而这些能力是城市学生通过更广阔交流、更独立行动中获得并培养出来的。

5. 就业机会不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向城市转移并寻求更好机遇。

而留守在乡村地区就读完小学或初中后缺乏高质量教育资源便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具备较低技术技能就业竞争力。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标签: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发展对策一、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1. 农村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科学。

对于大多数农村家长而言,家庭教育是一块短板。

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必要知识和理念,不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这与当前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相称,同时也给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 农村学校生源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学条件落后。

(1)农村入学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

近年来,政府提倡的农村城市化建设,使得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但有一部分家庭因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这样一来,偏僻农村的部分学校、教学点生源严重不足。

学校不得已只好撤并,校舍闲置,给当地适龄儿童的就学带来很大不便,给农村群众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乡村教师整体素质能力偏低,继续教育和专业成长条件有限,农村优秀教师、年轻教师难以稳定,教师年龄严重老年化。

(3)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生活进入信息化时代,新的教学设施走进了城市学校的课堂。

而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电化教学设施只有一两台电脑,决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并且大多数老师不会操作使用。

教师的信息来源匮乏,学生一年也接触不到电化教学,因而在学习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时,得不到直观的认识。

3. 农村的社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重视农村社会教育是近代教育家、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他们依据农村的社会现实,孕育了通过教育改造乡村的理念,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

他们启示我们,重视农村社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国情。

办教育不能只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只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社会教育。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与其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群体的影响相关联。

只重视人才教育而忽视社会教育,这直接关系着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山东地区的农民反映,国产的5斤水果抵不上1斤洋水果的价格还卖不出去,况且洋水果正在降价……黑土地的农民反映、几十亩土地的收入供不起一个在城里读高中的学生,这中学为啥都办在城里……农民说上了学是放牛娃不上学也是放牛娃还不如不念……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加入WTO,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无疑是最大的。

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终结的今天,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为什么高中都办在城里,回乡或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学生的辍学现象是表象还是本质,农村的孩于是否都回到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对这些问题虽不能用一句话回答,但可以作一客观、系统的分析,可以为研究解决这些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症结土1.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

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

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农村孩子升学无望,但农村职业学校又办不下去,导致“有校无生”。

根据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在农村自然就业状态下和农村城市化潮流中,农村孩子升学无望,农业收入锐减,就业无路,劳动力过剩那是农业职业教育难以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

2.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重要原因。

1986年-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辍学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都在XXX万以上,88/89学年度接近XXX万,89/90学年度565.4万(国家课题组)。

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让基层群众享受平等学习的机会,是农村教育的重要使命,它不仅能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

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中,农村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无论是从教育的基础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群体方面都有很大缺陷,无法保证学生都受到公平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对偏远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很不利,也制约了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水平,限制了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速度。

随着我国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更应当跟上社会的进程。

因此,面对如今的发展困境,应当积极研究改善措施。

综上,本文以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研究了如今的发展困境及制约因素,并阐述了面对农村学校发展困境应该有的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改善农村教育这个现实问题提供一份力量。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问题;应对策略前言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农村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焦点,切实推进城乡区域间教育均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村教育,顾名思义针对的是位于我国相对偏僻、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所教育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教育概述农村教育是基层群众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农村群体享受知识的特色需求,也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必要力量。

在这里,这些服务于农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学校教育,是对附近学生的开放的入学保障,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更是我国农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举措,为我国固本强国做出重大贡献。

虽然这些年国家城镇化进程快,但是广大农村的人口比例依旧很高,农村学校依旧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可由于地理条件的局限,传统思维的束缚,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财政投入不足,经济水平发展滞后等劣势,导致农村教育下的学校,出现班级少、教师少、设备不足,学校偏远等特点。

在高速发展的教育经济体下,种种不利因素的长期干扰,导致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许多困难,也让农村教育面临非常艰难的局面。

浅谈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浅谈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浅谈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摘要: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目前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普及义务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但是农村教育又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教育投资体制不健全,税费改革给现存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冲击,缺乏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形势严峻,急需从理顺投资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方面予以综合治理。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研究;改革对策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

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教育的问题:(一)经费不足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各地不争的事实,致使有的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

1.财政体制的调整影响农村教育的体制基础,教育基础薄弱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1998年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改变为52∶48,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而教育成本由于教师工资和物价的上升而提高。

许多贫困地区的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权一度下放到乡政府后,由于乡级财政中的大部分是用于支付教师工资的,容易被挪用,这样就连续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2000年全国拖欠教师工资曾达到180亿元。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背景二、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教师•师资培训不完善•薪酬待遇低2. 教育资源不平衡•学校设施简陋•学习资源匮乏•教育设备落后3. 教育质量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4. 学生辍学率高•家庭经济困难•缺乏家长支持•缺乏教育意识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加强师资选拔和评价2. 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 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加强家校沟通•建立社会教育支持体系四、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解决的关键1. 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监督机制2. 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提供奖励和激励措施•建立教育基金和捐助机制3. 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完善评价和考核机制五、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解决的前景展望•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学生教育水平提升将带动农村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将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六、结论•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共同努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也挂悬壶来济世好招妙手共回春今天,中国已经由农业大国过渡为崛起中的农业强国,但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了近十年的时候,中国农村教育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一时还无法定论。

只要留意,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许多来自农村教育的叫苦叫累叫穷的声音,还看到了许多农村教育的不先进不入流不和谐的画面。

究竟农村教育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每一个勇于担当的教育人,都得“不辞镜里朱颜瘦”,以一种“先农村之忧而忧,后农村之乐而乐”的大胸怀、大智慧,为农村教育的又高又快又好地发展,作出思考和探索。

一、农村教育问题探因透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最早谈及农村教育的是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

他认为中国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形态下,教育必须从乡村入手,要优先改变农村教育。

时至今日,中国农村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单纯地把教育作为一种纯粹的政治工具或经济工具,不再只重知识而轻能力或重能力而轻知识,也不再忽视人的自身发展。

但参照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对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联系农村教师的真实体验,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1、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浪打船摇道位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农业大国,国情已经决定了我们得优先重视和发展占有更大人口比例的农村教育,让更多的合格公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来。

但事实上,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城市教育的相对概念而呈现的,忽视了乡村文化自身的建设机理,而把纯城市教育当成了其改造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这种“离农性”“唯城市化”和“泛城市化”,使得如今的农村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模式、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评价机制,不论在确定培养目标还是在选择课程内容以及衡量教育的评价指标上都显出了城市化特征,都与城市教育毫无区别。

2024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2024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2024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一、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落后等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许多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质量,还可能导致教育不公现象的加剧。

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为了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能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

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可以激发农村学校的发展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三、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特别是资金支持。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

同时,要注重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学校配备必要的信息技术设备,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待遇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要优化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工作。

此外,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农村学校应积极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农村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举办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家长正确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农村基础教育情况汇报

农村基础教育情况汇报

农村基础教育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落后,教学设备不完善。

再者,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一些孩子因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

目前,一些农村学校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科甚至出现了“断档”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使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和专业化。

此外,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滞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设备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解决农村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问题也是当前需要重视的方面。

一些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孩子们因此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扶贫力度,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教育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我们有信心能够逐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策略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着资源短缺、教学手段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

因此,现下基础教育改革要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此,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师资学校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与背景1、历史因素在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此前共经历了7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基本理念不断得以完善、发展,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第八次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政治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逐步完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1年,为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

3、国际环境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

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

为适应国际形势,新世纪初,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共分为九部分,分别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由于部分内容相较以往变动不大,所以本文就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评述。

1、课程改革的目标此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等偏重知识传授,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也是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转变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将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2、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课程改革分阶段对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重视教育的普及性,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标准,高中阶段则区分出了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3、教材开发与管理关于教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极大的改进了我国基础教育过去“千人一书”的局面,使得各地区、各学校能够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的课程。

4、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这部分内容中,特别提到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这些内容表明课程评价向学生能力与素质考察倾斜的趋势,给了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自《纲要》颁布以来,高校招生制度及形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革,近些年来自主招生制度的崛起足以印证这一点。

[3]三、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现状1、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学手段落后。

农村孩子的教育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层面,课程结构单一。

部分农村地区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机会几乎没有,很多偏远农村地方教育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上课谈不上现代化,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很少。

即使组织开展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很多也是流于形式,教师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普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多还是转岗或非师范专业的技术人员。

因此,对于新课改的信息化教学,很多教师疲于应付,专业素养不够,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费劲,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1、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首先,农村的师资配备不尽合理,学科不全,农村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其次,由于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农村一部分年富力强的教师纷纷涌向城市或城郊,城市学校或城边学校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师资短缺”的不合理现象,而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补不足、又流去”的严重苦果。

[4]1.2、农村教师很少了解新课改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教材换了,教师教学思维没换;教育理念换了,教育领导管理方向没变。

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环境差,此外,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缺乏,成长缓慢。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从而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无所适从或者根本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他们的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对于新课改它们有许多困惑和不解,只能在茫然中适应着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所谓“穿新鞋走老路”。

1.3、农村传统的教育理念妨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技术和生活技能教育,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5]1.4、农村教育思想保守农村教育的育人观念落后。

广大农村由于交通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传递不畅、社会服务不周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

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诱惑,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普遍盛行,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工挣钱或者谋求其它出路;形成了当前整个农民群体素质低下、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恶性循环局面,且长期难以扭转。

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而广大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奇缺。

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与认可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桎梏中,形不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6]2、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参与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系列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国各地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

一旦在教育改革中出现问题,很少从教育部门自身出发寻找问题,而是把责任原因都归结于教师一身,不能够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参与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基础教育改革本身的特点基础教育改革本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教育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强制性;其次是基础教育改革在具体操作中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

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基础教育改革面向全国各地,各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漏洞,亦或者协调失衡,导致改革政策的模糊性和可被反复诠释的特性;最后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评价过程中的监督和回馈机制不健全的特性。

不难发现在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调查和研究当中,大多数评价是学者们的个人意见,国家和地区教育部并未作出正面的、官方的评价。

2.2教师面对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不敢发声”的客观因素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尽管国家和地方部门煞费苦心进行不断调整和改革,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就把改革重心放在教师身上下功夫,导致教育改革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基础教育改革都是以自上而下的上级领导部门管理模式发起,这就是在“权威”面前改革,因此,它使得老师们不敢发声。

因为它主要依靠上级教育管理者的指挥和监管,教师仅仅是忠诚执行各种外来的条文规定和政策法规等。

这就导致教师缺少有效的、开放的话语平台。

最终,它也仅仅只是学校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制定相应的政策,很少听从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3教师的自身因素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本身也存在问题。

首先是教师主体意识淡薄。

由于受长期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机制,主要是上级教育管理者和专家话语权地位突出,使得教师被动接受了长此以往接受上级领导的安排和指导,一味地服从和执行;其次是教师的话语权能不足,这样促使教师没有自信,也没有能力对话;最后受教师主体利益的动机所影响,主要是教师为了避免在工作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所牵制。

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问题策略1、加强社会关注、扶持力度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接近14亿人口,近9亿在农村。

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到80﹪,高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村。

所以说整个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

尤其是城市教育要支持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上的帮助、做好送课下乡的工作。

2、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另外,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此外,农村地区财政基础薄弱,各级政府部门应本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改革县市财政支出结构,拓宽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

优先满足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就学的权益促成各级财政投入向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倾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在农村设专项经费。

另外,社会应鼓励企业团体及个人进行捐资助学或扶贫助学,学校亦可自力更生,自办校厂,拓宽资金渠道。

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其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对于广大农村教师来说,只有本着对课改负责的精神,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研改革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

因此,想要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突破农村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么,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健全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制。

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农村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

二是举办各类教师技能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

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是采取得力措施指导和约束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成才。

尤其是对参加提高学历进修和各种培训有困难的老弱教师,更要创造条件,提供载体和平台,促进他们为适应课程改革新要求自动加压、主动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