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本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诉讼: 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诉讼基本上是一种三元结构系统。
刑事诉讼:狭义的刑事诉讼,仅指刑事案件起诉至审判的诉讼程序。
广义的刑事诉讼,指国家为实现刑罚权所实施的全部具有诉讼意义的行为。
我国的刑诉有如下特征:刑事诉讼是法定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的动用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刑事诉讼是诉讼主体遵循诉讼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的法律。
在我国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刑事诉讼法典。
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刑事诉讼法可属于程序法、公法、基本法。
目的:为了保护刑罚的正确实施,惩罚罪犯,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任务:确保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作用:保障刑法的正确实施;保障公民的人权,促使国家刑罚权的行使乃至司法过程“形式合理化”。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古代弹劾式诉讼制度和神示证据制度特征:私人告诉,不告不理;原告和被告的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法院或其他裁判机构在诉讼中处于消极的仲裁地位;神示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根据神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这种审判制度被称为神示证据裁判制度。
以获取神的启示作为断案的方法,是神示裁判制度的证据制度下的本质特征,故该证据制度称为神示证据制度。
包括诅誓,水审,火审,决斗,卜筮,十字证明等。
刑事诉讼法复习

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刑诉法概述1、刑事诉讼的概念理解、刑事诉讼模式:弹劾式、控告式、辩论式模式主要特征2、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宪法、刑法关系的理解第二章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1、专门机关的种类,公、检、法的性质及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职权2、诉讼参与人中当事人有哪些及诉讼地位;其他诉讼参与人有哪些?第三章基本原则1、对刑诉法中各原则的理解2、重点掌握: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原则、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犯罪嫌疑人、两审终审原则、公开审判原则第四章管辖1、公、检、法、国家安全机关、军队、监狱机关受理刑事案件分工2、公安机关犯罪地管辖:如网络犯罪地管辖、受害人所在地管辖等3、法院的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
第五章回避制度回避法定事由、人员、程序第六章辩护与代理1、辩护种类、辩护人范围和人数、职责和诉讼地位,哪些人不能当辩护人。
2、指定辩护的情形(新的刑诉法扩大了范围)3、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权限4、辩护律师的辩护职责及具体权利第七章证据1、刑事证据概念、三特征2、证据法定种类及理解3、证据理论分类4、证明、举证责任、刑事案件各阶段的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八章刑事强制措施1、概念、种类2、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理解、适用主体、适用条件、程序等第九章期间1、期间的概念、计算2、侦查羁押期间、审查起诉期间、法院审理期间。
3、期间延长、中断、恢复4、补充侦查情形、期限、次数5、送达:留置送达。
第十章附带民事诉讼1、概念理解2、提起条件及审理程序第十一章立、销案1、立案的条件及程序2、不立案的救济程序、检察院对不立案的监督程序3、销案的条件及程序第十二章侦查1、概念的理解2、每种侦查工作的程序3、侦查终结的条件及处理程序、补充侦查。
第十三章审查起诉1、审查起诉阶段概念理解2、不起诉的种类、救济程序第十四章法院审判1、审判概念、法院审判组织如何组成2、第一审程序:庭前审查、庭前会议制度、庭审程度、量刑辩护、中止审理、简易程序新规定、审批期限等。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总论1.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2.当事人:是指与案件的结局有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作用的诉讼参与人。
(公诉人不属于当事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区别:公诉以前....犯罪嫌疑人,公诉以后...被告人。
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4项。
5.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6.立案管辖:(1)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
(例外:国安机关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军队保卫部门军队内部的、对罪犯在监狱内由监狱侦查)(2)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1.自诉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调解)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已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公诉转自诉)7.审判管辖:1、级别管辖(1)基层人民法院: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的案件(3)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8.地区管辖:(1)犯罪地(行为发生地、结果发生地)(2)几个同级法院都有管辖权的。
最初受理的。
(3)现役军人与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法院分别管辖。
9.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审判人员、检查人员和侦查人员等不得参与该诉讼活动。
(1)审判人员。
本院院长决定检查人员。
本院检察长决定侦查人员。
刑事诉讼法复习重点资料

《刑事诉讼法学》复习重点——根据中央电大期末复习视频整理第一章刑事诉讼法的概念1.刑事诉讼的概念2.刑事诉讼的职能、基本结构、原则第二章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1、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1、人民法院职能2、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3、公安机关的职权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概念5、被害人、犯罪人的诉讼权利6、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哪些?第四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国际上通行的刑事诉讼法原则包括哪些?2、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3、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4.那些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管辖1.管辖的概念2.立案管辖的概念3.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5、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刑事案件的范围7、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8、制定管辖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第六章回避1.回避的概念、2.回避的适用对象和理由3.回避的程序及哪些主体有权决定第七章刑事辩护与代理1.刑事辩护的概念2.辩护人的范围、诉讼地位与诉讼权利尤其是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与诉讼权利第八章刑事证据的一般理论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2.证据的种类(要求分类应用)第九章刑事诉讼证明1.证明责任的概念2.证明对象的概念第十章强制措施1.强制措施的概念2、拘传的概念3、取保候审的概念条件4、监视居住的概念5、逮捕的条件,批准或决定的程序第十一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条件2.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课后案例)第十二章期间和送达1.强制措施、侦查羁押、审查起诉、申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上诉抗诉、再审程序、执行等法定期间2.诉讼期间的中止与终止的区别3.送达的种类第十三章立案1.立案的条件2.不予立案的条件第十四章侦查1.侦查的概念2.立案侦查的概念3.侦查羁押期限的重新计算和延长的情形4.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程序5.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第十五章提起公诉1.提起公诉的条件2.不起诉的种类第十六章第一审程序1.审判基本原则2.两审终审制如何理解3.公诉案件普通程序的具体流程及细节4.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的区别5.自诉案件的范围、条件6.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第十七章第二审程序考核知识点:1.上诉、抗诉的主体范围2.上诉和抗诉的理由、期限3.上诉不加刑原则第十八章死刑复核程序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第十九章审判监督程序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具体程序第二十章执行1.暂予监外执行的概念、条件、适用对象2.假释的条件、适用对象《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指导》重点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犯罪嫌疑人2、辩护3、立案管辖4、诉讼证据5、证明对象6、证明责任7、刑事诉讼强制措施8、刑事附带民事诉讼9、侦查10、死刑复核程序11、审批监督程序12、暂予监外执行二、简答题第1、3、4、6、8、16、17、19、31、47、52、60、63题三、案例分析第1、23、28、29题。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差别是()A.作出裁决的机关不同B.当事人称谓不同C.所解决的实体问题和依据的实体法不同D.立法的根据不同答案 C考核知识点:考核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的差别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差别是:A诉讼主体不同,参与的国家机关和参与人不同。
B诉讼原则不同。
C证据制度不同D强制措施不同2.当今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形式基本上是()A.弹劾式B.混合式C.纠问式D.辩论式答案B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现代各国的刑事诉讼模式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混合式,就是同时吸收了以上两种诉讼形式的优点,在追究犯罪的同时,注重保护人权,总的倾向是更加公开,被告人的权利得到更多保护。
3.刑事诉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
A 对刑事被告人判处刑罚B 对公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C 解决当事人双方权利与义务问题D 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答案D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刑事诉讼活动的中心内容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刑事诉讼的中心内容是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4.在被告人特有的诸项权利中,最基本的是()。
A申请回避权 B了解被指控罪行权C 辩护权 D最后陈述权答案C本题考核被告人的权利1.1.4.知识点解释:被告人享有的一些列权利中,有不少是所有当事人都有的。
作为被告人特有的权利,最基本的是辩护权。
5.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D.协作关系答案C考核知识点:考核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附1.1.5.知识点解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与检察机关上下级关系不同,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
6.下列案件中,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是()A.走私案B.玩忽职守案C.私放人犯案D.贪污案答案A考核知识点:公安机关管辖案件的范围1.1.6知识点解释:除了职务犯罪以外,其余公诉案件的管辖由公安机关负责。
刑事诉讼法学 本(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是湖南省某市人民法院法官,在2013年发生的一起盗窃案中,李某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
该案经检察机关向该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此时李某作为诉讼中的什么身份出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A.合议庭审判员B.证人C.当事人D.其他诉讼参与人2.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付执行死刑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B.人民检察院在出庭支持公诉的同时监督审判活动C.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认为有错误的,有权提起抗诉D.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行为可以进行监督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从级别管辖方面说,外国人犯罪的普通刑事案件,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 ]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专门人民法院4.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服刑期间,与同监犯王某共同进行毒品交易,构成犯罪,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该案审判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 [ ]A.原审人民法院B.陈某住所地人民法院C.服刑地人民法院D.王某住所地人民法院5.刑事诉讼案件的下列证明对象,属于程序法上事实的是 [ ]A.犯罪嫌疑人身份情况B.变更强制措施的原因C.案件涉及的法律规定D.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精神病人6.刑事诉讼法中“依靠群众”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A.依靠群众,查明案情B.依靠群众,揭露犯罪C.接受群众监督或者吸收群众参与审判D.依靠群众,起诉犯罪7.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不享有下列哪一项权利? [ ]A.独立辩护权B.会见权C.阅卷权D.提出意见权8.下列地点,可以用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场所是 [ ]A.为了办案安全而建设的场所B.羁押场所C.侦查机关的办案场所D.犯罪嫌疑人住所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 ]A.报案或者控告B.报案或者举报C.举报或者控告D.举报或者调查10.被害人张某因被康某某强奸,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康某某赔偿其精神损失38万元。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对于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刑事诉讼法的一些重要内容的复习整理。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任务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任务包括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分别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违反法律程序可能导致诉讼行为无效。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依靠群众原则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方便群众参与诉讼,接受群众监督。
5、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办理刑事案件必须以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
6、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有何不同,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7、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同时又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8、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诉讼活动依法进行。
9、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刑事诉讼法考试复习资料(全部).doc

1.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作业1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刑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悄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临以后乂决定改为暂时临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权限范围的划分。
侦查:是指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I' J调查工作和采用冇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対判处死刑的案件报请対死刑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应遵守的步骤、方式和方法,它是一种特别的程序。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木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1、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
3、被害人的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即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试述刑事审判的主要特征。
1、审判程序启动的被动性。
2、裁判者的中立性,裁判者中立性不仅指法院应法中立,更重要的是指具体实施审判活动的法官应当中立。
3、审判过程的公开性和民主性。
作业2侦查:是指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用有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刑事诉讼的各项基本原则中,协调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原则是()。
A、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原则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C、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D、依靠群众的原则2、不属于回避制度适用范围的是()。
A、签定人B、辩护人C、书记员D、翻译人员3、证人亲自看见犯罪嫌疑人焚烧带有血迹的衣服的情况所提供证言是()。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传来证据D、有罪证据4、一般不公开审判的案件范围是()。
A、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B、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C、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D、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5、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不享有()权。
A、委托诉讼代理人B、参加法庭辨论C、上诉D、申请回避6、甲地人民法院委托乙地人民法院代为询问目睹被告人王某实施犯罪情况的张某,张某的证言是()A、原始证据B、传来证据C、间接证据D、实物证据7、人民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补充侦查的期限为()A、1个月B、2个月C、1个半月D、3个月8、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是()A、生理上有缺陷的人B、未成年人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D、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的人9、某百货公司职员刘某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公安机关拘传,那么他对侦查人员的提出的哪些问题有权不予回答?()A、刘某的夫妻感情B、刘某的收入情况C、非法侵占的财物数额D、刘某的工作职责10、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应当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审判。
A、犯罪地人民法院B、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C、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D、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11、在刑事诉讼中负责执行逮捕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12、犯罪嫌疑人在()后,可以聘请律师给予法律帮助。
A、立案B、被采取强制措施C、移送审查起诉D、被起诉13、有权进行侦查的的机关是()。
刑事诉讼法最全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刑事诉讼(一)诉讼的含义与特征诉讼:讼争的一方或双方将致讼的原因、内容、主张及理由告知于听讼之人,以求讼的息解活动。
诉讼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由原告、被告和裁判者构成基本诉讼主体的活动.(典型的“三元结构”)二是一系列不断向前推进的程序化活动。
(二)刑事诉讼及其特征:刑事诉讼是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以实现刑事司法公正,提高刑事诉讼效率,维护社会秩序为直接目标的活动;狭义的刑事诉讼,仅指刑事案件起诉至审判的诉讼程序;广义的刑事诉讼,指国家为实现刑罚权所实施的全部具有诉讼意义的行为。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刑事诉讼的特征:①刑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②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是属于国家的司法活动。
③刑事诉讼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④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
(三)刑事诉讼阶段划分标准:①一定诉讼过程的直接任务;②参加诉讼的机关和个人的构成;③进行诉讼行为的方式——公开与否;④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性——平等与否;⑤诉讼的总结性文件。
按照上述标准可以将我国的刑事诉讼划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注:审判阶段又分为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和审判监督四个独立的审判阶段;刑事诉讼阶段与各个具体的诉讼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二节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性质刑事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按照刑事诉讼法从不同角度的分类,它属于:程序法、公法、基本法。
(二)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及其权利和义务;②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及其权利和义务;③刑事诉讼的原则、规则和制度;④刑事诉讼中收集和运用证据的规则和制度;⑤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
刑事诉讼法的期末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的期末复习资料在司法课程中,刑事诉讼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学习期间,我们需要对刑事诉讼法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其中的核心要点和理论知识。
期末复习时,需要有一个全面而有条理的资料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下面是刑事诉讼法的期末复习资料。
一、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为查明犯罪事实、明确犯罪责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规则的总称。
其中,程序主要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五个环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合法、快捷、公开和尊重人权。
二、立案阶段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首要环节,主要是由公安机关立案和人民检察院审查和决定立案。
立案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定犯罪和被告人认罪。
三、侦查阶段侦查是指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手段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责任的活动。
侦查活动主要包括讯问、搜查、调取、勘验、鉴定和抓捕等。
在侦查阶段,需要注意侦查程序的合法性和人权的保护。
四、审查起诉阶段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掌握的证据和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确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活动。
要求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构成法定犯罪,而且不属于不起诉情形。
起诉书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五、审判阶段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诉讼程序,根据案件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被告人进行公正、公开的审理。
审判活动主要包括开庭审理、调查取证、辩论、判决、裁定和执行等。
在审判阶段,要保证公正,尊重人权,依法审理并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和论证。
六、执行阶段执行是指依据判决或者裁定,对被告人的刑罚和强制措施予以实施的活动。
执行主要包括监禁、缓刑、罚金、罚款、没收财产等。
执行必须严格依照对被告人的判决或者裁定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来进行。
综上所述,刑事诉讼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期末复习中,我们需要理清其中的核心要点和程序内容。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程序的合法性和人权的保护,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是湖南省某市人民法院法官,在2013年发生的一起盗窃案中,李某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
该案经检察机关向该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此时李某作为诉讼中的什么身份出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合议庭审判员 B.证人 C.当事人 D.其他诉讼参与人2.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交付执行死刑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B.人民检察院在出庭支持公诉的同时监督审判活动C.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认为有错误的,有权提起抗诉D.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行为可以进行监督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从级别管辖方面说,外国人犯罪的普通刑事案件,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专门人民法院4.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服刑期间,与同监犯王某共同进行毒品交易,构成犯罪,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该案审判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A.原审人民法院B.陈某住所地人民法院C.服刑地人民法院D.王某住所地人民法院5.刑事诉讼案件的下列证明对象,属于程序法上事实的是[]A.犯罪嫌疑人身份情况B.变更强制措施的原因C.案件涉及的法律规定D.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精神病人6.刑事诉讼法中“依靠群众”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依靠群众,查明案情B.依靠群众,揭露犯罪C.接受群众监督或者吸收群众参与审判D.依靠群众,起诉犯罪7.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不享有下列哪一项权利?[]A.独立辩护权B.会见权C.阅卷权D.提出意见权8.下列地点,可以用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场所是[]A.为了办案安全而建设的场所B.羁押场所C.侦查机关的办案场所D.犯罪嫌疑人住所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A.报案或者控告B.报案或者举报C.举报或者控告D.举报或者调查10.被害人张某因被康某某强奸,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康某某赔偿其精神损失38万元。
对此,人民法院应当[ ]A.不予受理B.作出判决C.告知另行起诉D.进行调解11.对于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刑法为主,刑事诉讼法为辅B.刑事诉讼法为主,刑法为辅C.先刑法,后刑事诉讼法D.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并重12.刑事审判程序中,合议庭组成人员是指[]A.审判员和书记员B.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C.审判员和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员D.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13.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人民法院宣告判决[]A.应当不公开进行B.可以不公开进行C.应当公开进行D.可以公开进行14.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继续进行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 ]A.中止审理B.终止审理C.延期审理D.撤销案件15.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当事人范畴的是[]A.犯罪嫌疑人B.自诉人C.诉讼代理人D.被害人16.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A.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收取诉讼费B.参照民事诉讼法规定收取诉讼费第1页共10页C.适当收取诉讼费D.不收取诉讼费17.人民法院决定对李某抢劫案公开开庭审理,需要告知李某的辩护人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某出庭辩护,问应该用什么诉讼文书形式告知?[]A.诉讼传票B.传唤通知C.通知书D.催告书18.被害人孟某家中被盗。
丢失人民币现金3600元和一架价值1980元的照相机。
报案后。
公安机关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线索。
觉得案件的侦破工作可能会比较困能。
所以迟迟不予立案。
后孟某向检察院提出。
要求检察院对该公安局进行监督。
检察院应当[]A.要求公安机关将案件移交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B.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建议其立案C.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应当通知其立案D.要求公安机关立即破案19.下列案件,属于酌定不起诉情形的是[]A.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案件B.盲人犯罪案件C.二次补充侦查依然证据不足的案件D.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案件20.关于上诉和抗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是相同的B.被害人认为判决确有错误,有权提起上诉C.被告人不服判决的上诉,可以口头或者书状提出D.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可以撤回抗诉21.下列各种不同类型的纠纷解决方式,属于私力救济的是[]A.仲裁B.调解C.决斗D.诉讼22.下列刑事诉讼参与人,解释上不属于诉讼代理人的是[]A.自诉案件自诉人的代理人B.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代理人C.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D.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23.关于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B.取保候审可以同时采取保证人和保证金形式C.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不能采取取保候审D.采取取保候审的条件与采取普通监视居住的条件相同24.查封、扣押物证、书证,是指侦查人员对于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依法强行封存、扣留和提存的侦查措施。
[]A.物品、文件B.财物、文件C.财产、文件D.资产、文件25.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特定主体是[]A.上级人民检察院和同级人民检察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26.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的回避,都由()决定。
[]A.本法院院长B.本案审判长C.本法院审判委员会D.本案合议庭27.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但是,下列人员不能作为证人[] A.知道案件经过的犯罪嫌疑人的配偶 B.不在犯罪现场,但是听到邻居描述犯罪经过的人C.看到犯罪发生过程的精神病人D.看到犯罪发生过程的八岁小孩28.关于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的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侦查人员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B.侦查人员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可以代替讯问笔录。
C.侦查人员对于案件重点问题的讯问,应当进行录音或者录像D.侦查人员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29.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启动程序来源于[]A.公安机关发现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启动B.人民检察院发现后提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发现后决定第2页共10页C.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后分别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D.精神病人监护人发现后提出申请3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机关是[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二、名词解释1.辩护人2.审判管辖3.监视居住4.法定不起诉5.刑事诉讼模式6.逮捕7.上诉不加刑8.附带民事诉讼9.级别管辖10.自诉人11.证明标准12.拘传13.隐匿身份侦查14.独立辩护权15.证据的相关性三、简答题1.简要概述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及其职权范围。
2.刑事诉讼中的传来证据有什么作用?3.在什么情形下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4.简述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及其特点。
5.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特征?6.实行回避制度有什么重要价值。
7.简要论述刑事诉讼职权法定原则。
8.概述刑事诉讼法上的证据分类。
9.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责任是什么?10.概述拘留的决定机关和执行机关。
11.刑事诉讼法上的立案条件是什么?四、论述题1.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级别管辖。
2.试论述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
3.试论述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的基本内容。
4.试述法庭调查的内容和顺序。
5.试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中提起公诉的条件。
6.试论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不起诉及其类型。
第3页共10页《刑事诉讼法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B6.D7.C8.A9.B 10.A11.D 12.B 13.C 14.C 15.C16.D 17.C 18.C 19.B 20.B21.C 22.C 23.A 24.B 25.D26.A 27.C 28.D 29.B 30.C二、名词解释1.辩护人辩护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辩护人的范围由法律明确规定。
2.审判管辖审判管辖就是指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职权范围和具体分工。
3.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限制其人身自由,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监视居住是强制措施之一。
4.法定不起诉适用于《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
其特点是,凡是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就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5.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模式是刑事诉讼结构的制度形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律地位而构成的相互关系以及进行刑事诉讼的方式。
6.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或者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继续发生社会危害性,而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7.上诉不加刑上诉不加刑,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由被告人一方提出的上诉案件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的审判制度。
8.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赔偿问题而进行的民事诉讼活动。
9.级别管辖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职责分工。
10.自诉人自诉人是刑事诉讼案件中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
自诉人一般是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
11.证明标准证明标准,也称证明要求、证明程度,是指法律所要求的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必须达到的标准或者程度。
12.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或者参与其他诉讼活动的一种强制方法。
第4页共10页13.隐匿身份侦查隐匿身份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基于侦查的必要,派出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进行秘密的侦查活动,收集案件证据的侦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