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
脾功能亢进有哪些症状?
脾功能亢进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功能亢进症状,尤其是脾功能亢进的早期症状,脾功能亢进有什么表现?得了脾功能亢进会怎样?以及脾功能亢进有哪些并发病症,脾功能亢进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脾功能亢进常见症状:肝脾肿大、脾肾阳虚、出血倾向、鼻子黄色或棕色、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一、症状临床上所见的脾功能亢进多数为继发性,因此其突出的表现有两方面:1.原发病的表现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其表现亦异。
常见的是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充血性脾大。
除脾脏肿大外,可伴有或不伴有肝功能减退。
2.脾功能亢进的表现主要是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脾脏的性质与大小按原发病而异,至晚期脾脏可呈显著肿大。
血细胞减少可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
有的患者虽然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很低,但感染或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不一定明显或很轻微。
但是,如果伴有肝功能减退或凝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则可出现较严重的出血症状。
脾功能亢进一般具有脾脏肿大,但并非所有的脾大均有脾功能亢进。
脾组织增大越显著,有可能脾功能亢进的程度越严重,因此脾脏增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呈绝对的平行关系。
*二、诊断诊断脾功能亢进有赖于以下各项指标,一般可确诊。
(一)脾脏肿大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但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三)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能因外周血细胞大量被破坏,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象。
(四)脾切除的变化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除非骨髓造血功能已受损害。
脾功能亢进ct诊断标准
脾功能亢进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脾功能亢进(splenic hyperfunction)是指脾脏在正常状况下增大并出现异常的功能活动。
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造血器官,起着滤波、贮存和清除血液中病原体、老化细胞和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脾脏可能会发生亢进,导致其功能异常增强。
脾功能亢进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等。
这些病因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脾脏的免疫反应和造血功能,使其发生亢进现象。
临床上,脾功能亢进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
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乏力、食欲差、消化不良等症状。
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可通过获取多层次的断层图像,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和病变信息。
针对脾功能亢进,CT扫描可以用于评估脾脏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等指标,进而判断脾脏是否存在亢进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脾功能亢进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重点关注脾功能亢进的CT诊断标准。
通过对已有的临床和科研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CT诊断脾功能亢进的关键指标和标准。
这对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脾功能是否亢进、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文旨在全面概述脾功能亢进的CT诊断标准。
通过对脾功能亢进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的诊断手段,有望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在论文或文章中对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方式和顺序。
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介绍脾功能亢进和其对人体的影响,引发读者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提供对整篇文章的预期。
1.3 目的:明确表达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确保读者了解研究的动机和重要性。
脾功能亢进研究进展
脾功能亢进研究进展一、辨证论治张舜丞用穿山甲、生牡蛎、三棱、莪术、鳖甲、桃仁、红花、丹皮、水蛭、䗪虫、丹参、延胡索等化瘀软坚药物,从治疗8例慢性肝脾肿大的患者中初步探讨了中医的治疗规律,从而提示了活血化瘀法对脾亢有一定的疗效。
余大强等用中药治疗脾亢获得显效,其方法是先用柴胡疏肝散出入:柴胡、青皮、陈皮各6g,枳壳、白术、白芍、制香附、当归、大腹皮、赤芍各9g,桃仁4.5g。
若治疗2周症状无改善,则遵“积症病在血分,聚症病在气分;积症重在活血,聚症重在调气”之旨,再用活血化瘀之法,选用膈下逐瘀汤化裁:当归、桃仁、赤芍、三棱、莪术、香附、枳壳、延胡索各9g,炙鳖甲、仙鹤草各12g,大枣15g,炙甘草4.5g。
服之症状基本缓解后,终以膈下逐瘀汤与六君子汤加首乌、阿胶、鳖甲交替使用以善其后。
赵兰堂用软坚缩脾汤(五灵脂30g,三棱、莪术各60g,穿山甲90g,柴胡45g)治疗脾亢7例,其中汤散剂合用4例,单用汤剂3例,经86~210天用药,结果:治愈5例,进步2例。
二、实验研究王修忠等用脾动脉注射尿素疗法对脾亢进行实验研究,共治疗9例,其中门静脉高压7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小症1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5~11岁。
全部临床症状缓解。
三、中药研究据大量医学文献表明,在治疗脾亢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20多种:炙鳖甲、龟板、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穿山甲、生牡蛎、五灵脂、丹参、丹皮、香附、赤芍、水蛭、廑虫、延胡索、郁金、大黄、当归、川芎、山楂、白及、仙鹤草等。
孟践等经药理研究,观察丹参、郁金、大黄、当归、川芎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肝、脾的微循环,对受损的肝、脾有增加其供血、供氧、抗肝脾细胞坏死、促进细胞再生、脂肪变性、抑制和促进其纤维组织的形成和吸收等功能;郁金、龟板、鳖甲具有软化肝脾,促进白蛋白合成、抑制球蛋白升高的功能等。
四、研究述评据医学文献提示,脾亢呈上升趋势。
脾功能亢进症治疗进展
3 8 2・
实用肝脏病 杂志2 0 1 3 年 8 月第 1 6 卷第 4 期
J C l i n H e p a t o l , A u g . 2 0 1 3 . V o 1 . 1 6 N o . 4
・
综述 ・
脾 功 能 亢 进 症 治 疗 进 展
刘 雪莲 综述 杨见权 审校
【 关键词 】 肝硬化 ; 脾功能亢进症 ; 热消融术 ; 脾栓塞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5 0 6 9 . 2 0 1 3 . 0 4 . 0 3 4
脾功能亢进症 ( h y p e r s p l e n i s m)是 一种 临床 表现为脾肿 大, 一 种或多种血细 胞减少而骨髓 造血细 胞相应增 生 , 脾切 除后症状缓解 的综合征 。 脾功能亢进症是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症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 。脾功能亢进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
( 一 )非介入 手术 治疗
1 .脾切 除术
四百多年来 , 先
,
但肝移植 术联合脾切 除 , 手 术创伤较 大 , 术后感 染率及总
( 二) 脾动脉栓塞术 最初采用全脾栓塞 , 由于其梗死 面
后经历 了“ 全脾切脾 ” 和“ 部分脾切除” 两个阶段 。 脾切 除术后 暴 发性感染 ( o v e r w h e l m i n g p o s t s p l e n e t o my i n f e c t i o n , O P S I ) 的 提 出引起 了人们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认识 和重视 。 因此全脾切
【 摘要 】 脾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疾 病之一。 导致脾功能亢进症的病 因很多 , 其 中最主要的为肝硬化。 随着肝硬化伴脾功能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功能亢进治疗【专业知识】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功能亢进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
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
一般认为脾功能亢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这种肿大的脾脏对血细胞有滞留作用,脾窦的增生增强了对血细胞吞噬及破坏作用,是产生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的重要原因。
脾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原发性脾亢原发性者是指基本疾病未能确定,但临床上却具有脾功能亢进的一系列表现。
有所谓原发性脾增生、非热带性特发性脾大、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原发性脾性全血细胞减少、脾性贫血或脾性血小板减少症。
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系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脾亢继发性者是指由于脾以外的疾病影响到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其原发疾病多数是已经诊断明确的。
临床上更多见的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包括发生在下列各种病因较明确者:(1)急性感染伴脾大:如病毒性肝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慢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疟疾等。
(3)充血性脾大即门脉高压:有肝内阻塞性(如门脉性肝硬化、坏死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门静脉或脾静脉外来压迫或血栓形成)等。
(4)炎症性肉芽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结节病等。
(5)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肿转移等。
(6)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等。
(7)类脂质沉积症如戈谢病及尼曼-匹克症。
(8)骨髓增生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
(9)其他:如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
3.隐匿性脾亢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脾亢,因骨髓代偿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围血象未显示血细胞减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抑制造血功能,即可导致单一或全血象细胞减少症。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护理查房科室:六病区主持人:何学兰 2016年 08月26日主讲人:李平平参加人员签名:脾脏: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
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指各种各种原因造成的伴随脾脏肿大及血细胞过度消耗的临床综合征,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
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诊断:1脾大,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供临床参考2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增生性骨髓象3脾切后可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4询问有无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寄生虫感染等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对继发性脾亢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候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
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切脾,手术切除脾指针:①脾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②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③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切脾后可发生血小板增多症,甚至有血栓形成,不宜切脾④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仅限于少数病人何学兰:最近我科收治了一位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患者。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坏。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引起的原因很多,今天我们这个病例主要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
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现出血倾向。
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下面我们请责任护士简单介绍下病情李平平:39床患者刘存喜、男、50岁(住院号1614657)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于2016年08月10日08:30收治入病区,步入病区,主诉左胁胀痛伴乏力纳减三年加重三月余。
脾功能亢进常见原因及治疗策略
脾功能亢进常见原因及治疗策略脾功能亢进(脾亢)是最常见的脾脏疾病。
1883 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anti 详细描述了慢性充血性脾肿大,1907 年Chauffard 解释为由脾脏功能增强过度造成血细胞被过度隔离破坏而导致的一组症状。
临床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减少的血细胞相对应的前体细胞在骨髓中增生或正常,且大多数病例合并脾肿大,脾切除术后症状多数能缓解或恢复正常。
01发病机制四大学说是脾亢的经典发病机制理论,具体为:(1)脾内阻留学说。
该学说认为脾亢的脾脏阻留更多的血细胞,脾血循环延长,脾内的葡萄糖浓度降低,酸度升高,导致血细胞更容易被吞噬破坏。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脾亢患者脾脏巨噬细胞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T 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明显活化,microRNA 615-3p 激活,脾脏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增加,是脾亢发病的重要原因。
(2)体液抑制学说。
该学说认为脾脏可分泌一种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内分泌激素,脾亢时此激素分泌过多,抑制骨髓细胞的成熟和释放,增加了细胞破坏。
(3)自身免疫学说。
该学说认为脾脏作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脾亢时脾内浆细胞可产生抗血细胞自身抗体破坏血细胞。
(4)稀释学说。
该学说认为脾亢时机体处于高循环状态,体内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脾亢时循环血细胞减少与血液稀释有关。
总体来说脾亢可能的致病因素较多,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02分类脾亢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脾亢较为少见,多为血液系统疾病,如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脾源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继发性脾亢主要原因为脾脏淤血,最常见的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此外还有脾静脉梗阻、布加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其他还有部分感染性疾病,如风疹、伤寒、水痘、结核等,代谢性疾病如戈谢病、高血脂、淀粉样变性等,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引起脾亢。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一、定义
原发性脾脏肿瘤(primary splenic tumor)是指原发于脾脏的各种良、恶性肿瘤,非常罕见。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脾脏肿瘤由于体积较小而无症状,往往在健康体检或手术时发现,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左上腹包块。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减退。
有时可有发热、消瘦、贫血。
并发脾功能亢进者可出现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体征:主要为左上腹包块、脾大。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有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2)恶性肿瘤可见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2)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对脾脏占位病变诊断率在90%以上。
3)特殊检查:腹腔镜检查对脾脏疾病或脾脏肿大的病因诊断以及门静脉高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主要靠增强CT扫描。
血管瘤和淋巴瘤表现为延迟增强。
恶性肿瘤多呈中密度,边界不清,动脉期增强。
【分类】
1. 血管瘤是脾脏肿瘤最为常见的类型。
脾血管肉瘤通常累及肝脏,治疗效果不佳。
2. 错构瘤一种较为少见的脾脏良性肿瘤,主要有血管组成。
其治疗同其他脾脏良性肿瘤。
3. 脾淋巴瘤位于脾脏及其周围腹膜后淋巴结。
三、治疗
脾脏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脾淋巴瘤的辅助化疗和放疗有一定疗效。
脾功能亢进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脾功能亢进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脾功能亢进系一种综合征,一般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
早在1866年Gretse和1880年Banti就提出了较详细的描述,逐渐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至1907年Chauffard引用脾功能亢进来描述这类疾病的表现。
但值得提出的是: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脏所引起的主要作用是破坏附有抗体的血小板,是一种正常的脾脏功能,但由于功能的加强而导致脾脏肿大。
在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仅仅是由于异常红细胞的存在,而使正常脾脏功能加强,用以破坏异常的红细胞,脾脏本身并无功能的异常。
此两者的主要缺陷是红细胞和血小板本身,而不是脾脏,虽然二者的血细胞均在脾脏内破坏,脾切除亦能使疾病缓解,但实际上均不能称为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属中医学“积聚”、“瘕瘕”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与分类 脾功能亢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者是指基本疾病未能确定,但临床上却具有脾功能亢进的一系列表现。
继发性者是指由于脾以外的疾病影响到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其原发疾病多数是已经诊断明确的,可见于下列情况。
(1)充血性脾肿大:如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或脾静脉阻塞或血栓形成及脾脏髓外造血等。
(2)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如传染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慢性感染如粟粒性肺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伤寒等。
(3)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4)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组织细胞增生症:如勒-雪症等。
(6)其他:脾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2.病理 虽然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根据脾脏的生理功能,可有以下几种学说:(1)滞留吞噬作用:血细胞通常在脾内滞留,并遭受破坏,脾有病理性肿大时,破坏血细胞功能加强,骨髓代偿性增生以补偿血细胞的丧失。
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及治疗
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及治疗几年前,家里老人因为肝硬化导致脾大,最终将脾摘除,在与病魔抗争的道路上走的异常艰辛,在经过几年的治疗后,基本稳定了病情,没有一直恶化下去。
看到老人被病魔折磨的如此痛苦,我们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病房里的病友只多不减,知道还有很多人被肝硬化所困扰,所以写出肝硬化及继发疾病的表现和治疗。
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及家人了解与此相关的问题,一起对抗病魔。
一、肝硬化的病因患上肝硬化后患者会感受到自身乏力、腹胀、面色暗黄,尿少,下肢肿胀及皮肤出现淤青斑块。
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一般是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得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一般分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他种类相对较少。
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种(1)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2)酒精中毒:大量酗酒,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负担,长期酗酒非常容易患上肝硬化。
(3)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会降低肝对外界染源和病毒的抵抗能力,成为肝硬化的直接病因。
(4)工业毒物或药物:有些特殊工人需要在特殊的地方工作,长时间接触有害气体,如四氯化碳、黄磷等。
有些人长期服用四环素、甲基多巴等药物,这些都会产生慢性中毒或药物性肝炎。
(5)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
(6)血吸虫病及其他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肝硬化。
二、肝硬化引起脾大和脾亢进的表现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门脉高压,表现为脾肿大、肝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证的常见表现为脾功能亢进。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器官,脾脏的血液要经过门静脉回到肝脏解毒。
当病人得了肝硬化,脾脏的血液在内发生拥堵不仅造成门脉高压,还会让很多血液堆积在脾脏,淤积的血液使脾增大。
脾大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最全版)PTT文档
• 肝功能Child C级,极度衰竭; 其他,如脾外伤破裂出血、脾AA、脾血管畸形。
发生原因与消毒不严、肠道细菌随脾静脉逆流有关。
• 心、肺、肾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 因此嘱咐患者栓塞后2周内避免运动。
,多量需抽液;抗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
• 脾假性囊肿及脾脓肿 10-15%发生率,随栓塞程度增
加而增高,95%为脾假性囊肿,脾脓肿发生率极低。发生 原因与消毒不严、肠道细菌随脾静脉逆流有关。较大者可 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是预防脾脓肿发 生的关键。
并发症及处理
• 脾破裂 极少见,与栓塞早期梗死区张力高有关。一般
肝硬化脾亢术后反应率100%,术后1年保持在正常水平者达70-90%。 脾破裂 极少见,与栓塞早期梗死区张力高有关。
• 继发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其原发性疾病已达终末期; • 脓毒血症,脾栓塞有发生脾脓肿的高危险性.
介入室
术前护理
术后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注意少量多餐,多饮水,防止便秘。
• 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 各种原因脾肿大合并脾功能亢进具有外科手术指针者,均适用于介入治疗,具体为: 肾功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于术后4-8h体温升高持续1周左右,注意有无肝性脑病前驱症状。
其他,如脾外伤破裂出血、脾AA、脾血管畸形。
• 备皮,清洗干净,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博动情况 发生原因与消毒不严、肠道细菌随脾静脉逆流有关。
脾破裂 极少见,与栓塞早期梗死区张力高有关。
,使手术 后对照 肝硬化脾亢术后反应率100%,术后1年保持在正常水平者达70-90%。
脾破裂 极少见,与栓塞早期梗死区张力高有关。
脾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脾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摘要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与脾脏增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属于祖国医学的“瘕积”范畴。
其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而成块。
临床上辨证为气滞血阻、气虚血瘀、正衰瘀结3个证型。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脾功能亢进症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经过介入治疗或切除脾脏以后,一般的血象会很快的得到改善。
但不是每一例患者都适合介入治疗或切除脾脏。
此刻,祖国医学的中医药治疗便可以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作用。
脾亢属中医学中的“瘕积”范畴。
此疾病的发生,大多与寒湿侵袭、病后体虚,情志抑郁或者是疟疾、黄疸等疾病久治不愈后,导致阻滞气机、脏腑失和、淤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导致此病。
此病的病机关键是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而成块。
临床上治疗此病首先应该自习审查病机,为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证据。
现将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介绍如下。
1 血瘀气滞证候:脾脏软并且不坚硬,固定不移,腹部胀痛,舌质青暗或者可见瘀斑,舌苔薄,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加减。
玄胡15 g、灵脂米15 g、金铃子15 g、四花青皮14 g、毛蜡烛14 g、干归15 g、枳实12 g、京芎10 g、三棱草15 g。
如果气滞血瘀比较严重同时有寒象的,可酌加草红花、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用来治疗脾脏肿大。
此病证大多可见于疾病的早期,脾脏轻度增大,用手触之感觉软而不坚,此时患者正气未伤。
此证型以肿块质软,腹部胀痛,舌质青暗为主要辨证的依据。
此时病位在肝、脾,病性属实。
2 血瘀气虚症状:腹部肿块比较明显,疼痛且坚定不移,纳呆乏力,时有寒热,面色黑黯并且身体消瘦,舌质紫暗或者可见瘀点,脉细涩。
治法:调理脾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木芍药14 g、干归13 g、桃仁13 g、京芎12 g、灵脂米13 g、草红花8 g、玄胡14 g、牡丹皮15 g、乌药14 g、甘草10 g、生牡蛎28 g、党参14 g、云苓13 g、鳖甲14 g、冬术15 g。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一、定义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指脾脏因破坏循环中大量的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二、诊断1.临床表现1)病史: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后天性自身免疫性贫血,可引起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症的常见原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其他原因还有感染、淀粉样变性、淋巴瘤、骨髓增殖症等。
2)症状:主要症状是由于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中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所产生的相应症状。
3)体征:取决于脾肿大和由脾功能亢进所导致的血液有形成分减少的程度。
可有脉搏偏快,脉压增大、皮肤粘膜苍白、皮下出血斑、脾浊音区扩大或左上腹扪及肿块等。
同时可能伴有原发疾病的体征,如浅淋巴结肿大、下肢浮肿、黄疸、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及腹水征阳性等。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对于原因不清楚的脾肿大,可针对其可能的病因做进一步检查。
如溶血象检查、肝功能检查。
对于血液细胞减少而引起脾肿大的原因不明确者须行骨髓穿刺检查。
必要时尚需做其他的病因相关检查。
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CT或MRI 检查及脾静脉造影,可了解有无脾静脉梗阻因素存在。
食管钡透、纤维内窥镜检查,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特殊检查:用51Cr标记的患者红细胞或Indium-111标记的血小板检测红细胞/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
通过对比放射性元素在肝脏和脾脏的聚集比例可以判断脾功亢进的程度。
3.鉴别诊断需与脾脏肿瘤鉴别。
三、分型1.原发性脾亢原发性脾亢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即排除继发性脾亢的各种原因,其发病率很低。
2.继发性脾亢常见病因:门脉高压(肝硬化、门静脉/脾静脉阻塞)、血液病、感染/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治疗1.对于先天溶血性贫血和原发脾肿瘤,选择脾切除术。
2.原发性脾亢、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静脉栓塞引起的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和脾脓肿,通常选择脾切除术。
脾功能亢进的栓塞治疗
2、脓毒血症患者,脾栓塞有发生脾脓肿 的高危险性患者。
3、凝血酶原时间低于70%,需纠正后再 行PSE。
﹙三﹚脾动脉栓塞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象及凝 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需在70%以上﹚
2、B超、CT检查明确脾肿大程度。 3、术前2日运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必要时可加用灭滴灵0.2g,静脉滴注。 4、术前1日备皮及个人清洁工作。
与栓塞后脾梗死和包膜紧张有关,疼痛为中至 重度,发热一般为37-38℃,少数可达39℃以上, 予对症处理。
2、肺炎、肺不张和胸腔积液
多见于左侧,最常见并发症,可予消炎、止痛 及适当运动来治疗,少量积液无需处理
3 脾脓肿
最严重的并发症,与栓塞后脾静脉血流缓 慢、肠道细菌逆流入脾组织及未能严格无 菌操作有关。一旦发生脾脓肿,需积极处 理,除给予抗生素外,可置管引流。
4、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为穿刺部位动脉壁损伤所 致,表现为在血肿吸收后局部仍有局限性
搏动肿块。护理人员应及早发现,及早告 知医师,及早处理。
﹙三﹚疼痛的护理
脾脏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水肿和坏 死可引起不同程度疼痛不适症状,可造成 患者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使疼痛 加重,患者常因此认为病情加重,治疗效 果不好,心情消极,烦躁不安。护士应抓 住患者心理因素,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 用正确的引导,告诉患者疼痛是介入治疗 的一种常见反应。通过心理效应因势利导 克服消极心理因素,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左右轻度副反应症状缓解或消失。为了术后
防止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7-10d,静脉 滴注。
﹙3﹚如果患者出现左侧胸痛,咳嗽,应行 胸部平片,以排除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
脾功能亢进汇报ppt课件
症状观察与处理
家属应学会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如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 时应及时就医。
心理关怀
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 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和治疗。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回顾
脾功能亢进机制解析
01
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脾功能亢进的多种发病机制,包括免疫
调节失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诊断方法与标准完善
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剂 量、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饮食建议
指导患者选择高热量、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生活习惯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 过度劳累,适当进行锻炼以增
强身体抵抗力。
心理支持措施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担忧,给予关心和支持 。
心理疏导
通过解释、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增强治疗信心。
心理治疗
对于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可请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如 认知行为疗法等。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优化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静、舒 适,有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饮食照顾
家属应协助患者制定并执行合 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
影像学检查
B超
B超检查可显示脾脏大小、形态 和内部结构,有助于了解脾脏病
变情况。
CT/MRI
CT或MRI检查可更准确地显示脾 脏病变情况,包括脾脏大小、形
态、密度/信号异常等。
核素扫描
核素扫描可显示脾脏摄取和代谢 情况,有助于了解脾脏功能状态
。
组织病理学检查
穿刺活检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合并脾大30例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合并脾大30例涂华华1,2,王卫星1,陈先祥2(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武汉443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湖北十堰442000)脾功能亢进症合并脾大一度被视为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 oscopic splenecto my ,LS)的相对禁忌征,随着微创设备及技术的发展,此类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而得以开展[1]。
现将我院实施该手术的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脾功能亢进症合并脾肿大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
年龄18~57岁,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2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症28例。
其中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26例,继发于脾脏恶性肿瘤1例,继发慢性溶血性贫血1例。
B 超、CT 提示脾脏轻中度肿大。
术前肝功能Ch ild Pugh A 级18例、B 级12例。
合并轻度腹水5例,合并牙龈出血10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全麻后穿刺建立气腹,CO 2气腹压力13~15mmH g ,置10mm 套管和腹腔镜,于剑突下、左锁骨中线肋下5c m 及左腋前线肋缘下分别作5、10、12mm 的戳孔。
因此类患者脾脏较大,头部要较正常腹腔镜脾切除术式抬高10,并向右侧多倾斜5~10,尽可能游离脾脏周围组织,以增加操作空间。
先用超声刀离断胃结肠韧带,胰尾上缘找到脾动脉主干后,用7号丝线腔内双重结扎或用可吸收夹夹闭。
由脾下极开始离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脾胃韧带,直径>3mm 的血管切断前最好用顶端带锁扣的高分子聚合物夹或可吸收夹夹闭切断,胃短动脉游离后,胃端要先用钛夹夹闭或4号线双重结扎。
脾蒂结扎或夹闭后离断,游离出的脾动静脉分别夹闭后离断。
用10mm 无损伤钳将脾脏向上方拔起,最后离断脾膈韧带。
切除的脾脏剪为小块或捣碎后取出,脾窝置引流管。
结果本组有例因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静脉迂曲扩张严重,术中出血较多,镜下难以彻底止血,手术视野暴露不清晰而改行开腹手术;1例因有腹部手术史,腹腔粘连严重,脾脏极大,约30c m 18c m12c m,镜下难以完成操作而改开腹手术。
淋巴结肿大与脾大诊疗规范2023版
淋巴结肿大与脾大诊疗规范2023版一、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是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场所。
正常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2~0.5cm,呈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扁平,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淋巴结直径达ICm以上、外形改变、质地异常者称为淋巴结肿大(IymPh-adenopathy)o健康成人浅表淋巴结除在颌下、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少数淋巴结以外,一般不易触及,如在枕后、耳后、滑车上、锁骨上等部位触及则属异常。
事实上健康成人在颌下、腹股沟部位扪及1.~2cm的淋巴结十分常见。
深部淋巴结肿大须借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临床上常见肺门及纵隔的气管、支气管旁及气管分叉部,以及腹膜后主动脉旁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儿童由于经常接触新抗原,大部分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可触及一定程度的肿大淋巴结,质地软,扁平。
成人淋巴结短径>1.cm可认为异常,而肿大淋巴结所处的区域可提示外来抗原入侵的部位。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oca1.izedIymphadenopathy)是指一个引流区域的累及。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disseminatedIymphadenopathy)系指至少有两个以上非毗连区域的淋巴结同时肿大。
【病因】在西方国家,大约2/3就诊于家庭医师的淋巴结肿大患者无特殊原因,肿瘤性疾病仅占1%左右。
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外来的细胞和物质的浸润都可致淋巴结肿大,具体病因见表16-5-7-1。
表16-5-7-1淋巴结肿大的病因类别病因感染病毒(EBV、CMV、肝炎、疱疹、水痘一带状疱疹、风疹、麻疹、腺病毒、HIV等)细菌(链球菌、箱萄球菌、结核、布鲁氏菌病、兔热病、白喉、鼠疫等)真菌(组织胞浆菌病、球抱子菌病、副球抱子菌病)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螺旋体(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弓形虫病、黑热病、锥虫病、丝虫病)-λ--τfτ∙、,J/.X- /-V∙.J-4XX44∙ιM∙Inr、免疫系统良性类风湿关节炎、成人Sti1.1.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皮肌炎、干燥综合疾病,征、血清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高反应、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恶性肿瘤造血系统(淋巴瘤、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淀粉样变等)转移性肿瘤[乳癌、肺癌、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胃肠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卡波西肉瘤(Kanosisarcoma)等1脂质沉积病戈谢病、尼理-皮克病、Fabry病叮angier病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他CaSHeman病、结节病、皮肤病性淋巴结炎、淋巴瘤样肉芽肿病、KimUra病、Kikuchi 病、ROSai-DOrfman病、KaWaSaki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家族性地中海热、感染是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都可导致引流区淋巴结的局限性肿大,在鼠疫、猫抓病等感染性疾病中尤为突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则多见于病毒感染和弓形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
一、定义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指脾脏因破坏循环中大量的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病史: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后天性自身免疫性贫血,可引起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症的常见原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其他原因还有感染、淀粉样变性、淋巴瘤、骨髓增殖症等。
2)症状:主要症状是由于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中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所产生的相应症状。
3)体征:取决于脾肿大和由脾功能亢进所导致的血液有形成分减少的程度。
可有脉搏偏快,脉压增大、皮肤粘膜苍白、皮下出血斑、脾浊音区扩大或左上腹扪及肿块等。
同时可能伴有原发疾病的体征,如浅淋巴结肿大、下肢浮肿、黄疸、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及腹水征阳性等。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对于原因不清楚的脾肿大,可针对其可能的病因做进一步检查。
如溶血象检查、肝功能检查。
对于血液细胞减少而引起脾肿大的原因不明确者须行骨髓穿刺检查。
必要时尚需做其他的病因相关检查。
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CT或MRI 检查及脾静脉造影,可了解有无脾静脉梗阻因素存在。
食管钡透、纤维内窥镜检查,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特殊检查:用51Cr标记的患者红细胞或Indium-111标记的血小板检测红细胞/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
通过对比放射性元素在肝脏和脾脏的聚集比例可以判断脾功亢进的程度。
3.鉴别诊断需与脾脏肿瘤鉴别。
三、分型
1.原发性脾亢原发性脾亢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即排除继发性脾亢的各种原因,其发病率很低。
2.继发性脾亢常见病因:门脉高压(肝硬化、门静脉/脾静脉阻塞)、血液病、感染/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治疗
1.对于先天溶血性贫血和原发脾肿瘤,选择脾切除术。
2.原发性脾亢、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静脉栓塞引起的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和脾脓肿,通常选择脾切除术。
3.在继发性脾亢,进行脾切除前应当充分考虑其原发病的严重程度、预后、外科手术的风险。
脾切除可以减少输血、感染发生率,减少出血。
但15岁以下的患者、存在溶血危象者则是手术的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