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重点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初三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数学学习将会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迎接中考,我们要掌握的数学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圆与弧的公式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初中代数所有公式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2-b2=(a+b)(a-b)②a3+b3=(a+b)(a2-ab+b2)③a3-b3=(a-b(a2+ab+b2)2、三角不等式①|a+b|≤|a|+|b|②|a-b|≤|a|+|b|③|a|≤b<=>-b≤a≤b④|a-b|≥|a|-|b|-|a|≤a≤|a|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①-b+√(b2-4ac)/2a②-b-√(b2-4ac)/2a4、根与系数的关系①x1+x2=-b/a②x1_x2=c/a注:韦达定理5、判别式①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②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③b2-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6、某些数列前n项和①1+2+3+4+5+6+7+8+9+…+n=n(n+1)/2②1+3+5+7+9+11+13+15+…+(2n-1)=n2③2+4+6+8+10+12+14+…+(2n)=n(n+1)④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⑤13+23+33+43+53+63+…n3=n2(n+1)2/4⑥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7、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8、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初三数学必背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初三数学公式万能大全
九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公式大全初三数学公式大全进行了汇总,方便大家查阅记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初三数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概念,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公式和概念的总结:1.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般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其求根公式为:x = [-b ± sqrt(b^2 - 4ac)] / (2a)2.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a^2 + b^2 = c^2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于任意三角形,其面积可以用底和高表示为:A = (1/2) × base × height4.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C = 2πrA = πr^2其中,r 是圆的半径。
5.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对于任意角α,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分别为:sinα = 对边 / 斜边cosα = 邻边 / 斜边tanα = 对边 / 邻边6.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例如: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等等。
7.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ax^2 + bx + c = 0,其解的公式为:x = [-b ± sqrt(b^2 - 4ac)] / (2a)8. 函数的增减性:如果函数的导数大于0,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导数小于0,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9. 极值的判定:如果函数在某点的左侧是递增的,右侧是递减的,则该点是极大值点;如果函数在某点的左侧是递减的,右侧是递增的,则该点是极小值点。
这只是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和概念的例子,建议通过教材或笔记来获得更全面的总结。
初三数学公式大全【精选】
初三数学公式满意答案好评率:50%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三数学重点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 +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⑥a-n=1na,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º=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2b b aca-±-,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x x x xn;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 数据1x 、2x ……,nx 的方差为2s ,则2s =222121.....nx xx xx xn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1x 、2x ……,nx 的标准差s,则s =222121.....nx xx x x xn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学习的知识是初中三年学习的汇总,为了⽅便⼤家更好地复习,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元⼆次⽅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积 S=c*h 斜棱柱侧⾯积 S=c'*h 正棱锥侧⾯积 S=1/2c*h' 正棱台侧⾯积 S=1/2(c+c')h' 圆台侧⾯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积 S=4pi*r2 圆柱侧⾯积 S=c*h=2pi*h 圆锥侧⾯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的弧度数r >0 扇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或等⾓的补⾓相等 4.同⾓或等⾓的余⾓相等 5.过⼀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 9.同位⾓相等,两直线平⾏ 10.内错⾓相等,两直线平⾏ 11.同旁内⾓互补,两直线平⾏ 12.两直线平⾏,同位⾓相等 13.两直线平⾏,内错⾓相等 14.两直线平⾏,同旁内⾓互补 15.定理三⾓形两边的和⼤于第三边 16.推论三⾓形两边的差⼩于第三边 17.三⾓形内⾓和定理三⾓形三个内⾓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三⾓形的两个锐⾓互余 19.推论2 三⾓形的⼀个外⾓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的和 20.推论3 三⾓形的⼀个外⾓⼤于任何⼀个和它不相邻的内⾓ 21.全等三⾓形的对应边、对应⾓相等 22.边⾓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 23.⾓边⾓公理( ASA)有两⾓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和其中⼀⾓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 26.斜边、直⾓边公理(HL) 有斜边和⼀条直⾓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三⾓形全等 27.定理1 在⾓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个⾓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的平分线上 29.⾓的平分线是到⾓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形的两个底⾓相等 (即等边对等⾓) 31.推论1 等腰三⾓形顶⾓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形的顶⾓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形的各⾓都相等,并且每⼀个⾓都等于60° 34.等腰三⾓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个三⾓形有两个⾓相等,那么这两个⾓所对的边也相等(等⾓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都相等的三⾓形是等边三⾓形 36.推论 2 有⼀个⾓等于60°的等腰三⾓形是等边三⾓形 37.在直⾓三⾓形中,如果⼀个锐⾓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边等于斜边的⼀半 38.直⾓三⾓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三⾓形两直⾓边a、b的平⽅和、等于斜边c的平⽅,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形是直⾓三⾓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和定理 n边形的内⾓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和等于360° 52.平⾏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四边形的对⾓相等 53.平⾏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线间的平⾏线段相等 55.平⾏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四边形的对⾓线互相平分 56.平⾏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四边形 57.平⾏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四边形 58.平⾏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四边形 59.平⾏四边形判定定理4 ⼀组对边平⾏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都是直⾓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是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线相等的平⾏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线平分⼀组对⾓ 66.菱形⾯积=对⾓线乘积的⼀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线互相垂直的平⾏四边形是菱形 69.正⽅形性质定理1 正⽅形的四个⾓都是直⾓,四条边都相等 70.正⽅形性质定理2正⽅形的两条对⾓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线平分⼀组对⾓ 71.定理1 关于中⼼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并且被对称中⼼平分 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点,并且被这⼀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底上的两个⾓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底上的两个⾓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组平⾏线在⼀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1 经过梯形⼀腰的中点与底平⾏的直线,必平分另⼀腰 80.推论2 经过三⾓形⼀边的中点与另⼀边平⾏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形中位线定理三⾓形的中位线平⾏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半 L=(a+b)÷2 S=L×h 83.(1)⽐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84.(2)合⽐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3)等⽐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平⾏线分线段成⽐例定理三条平⾏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例 87.推论平⾏于三⾓形⼀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例 88.定理如果⼀条直线截三⾓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例,那么这条直线平⾏于三⾓形的第三边 89.平⾏于三⾓形的⼀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形的三边与原三⾓形三边对应成⽐例 90.定理平⾏于三⾓形⼀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形与原三⾓形相似 91.相似三⾓形判定定理1 两⾓对应相等,两三⾓形相似(ASA) 92.直⾓三⾓形被斜边上的⾼分成的两个直⾓三⾓形和原三⾓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例且夹⾓相等,两三⾓形相似(SAS) 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例,两三⾓形相似(SSS) 95.定理如果⼀个直⾓三⾓形的斜边和⼀条直⾓边与另⼀个直⾓三⾓形的斜边和⼀条直⾓边对应成⽐例,那么这两个直⾓三⾓形相似 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形对应⾼的⽐,对应中线的⽐与对应⾓平分线的⽐都等于相似⽐ 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形周长的⽐等于相似⽐ 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形⾯积的⽐等于相似⽐的平⽅ 99.任意锐⾓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弦值,任意锐⾓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切值,任意锐⾓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的正切值。
初三数学公式集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3.幂的运算:
1 m、n为整数
2 ,m、n为整数
3 m、n为整数
4 n为整数
5 ,n为整数
6
六:统计
⑴频数 :每个小组数据的个数条形图的高
所有频数之和=总数
频率= =百分比=
⑵平均数: =
加权平均数: =
⑶ 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方差:
⑷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以有多个
⑥顶点坐标:
对称轴是x= ,
最大小值是
⑵顶点式:
顶点坐标h,k 左加右减 ,上加下减
对称轴是x=h , 最大小值是k
中位数:n个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二次方根与方程
1.
2.
3.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4.同类二次根式:化成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
5.一元二次方程:
1 求根公式:
2韦达定理: ,
五:三角函数
正弦:sinA= 余弦:cosA= 正切:tanA=
菱形+一个直角
对角线相等
5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
6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条边并且等于第三条边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上下底并且等于上下底之和的一半
7 面积计算: 三角形面积= 底 高
正三角形的面积= a是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菱形的面积=底 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Nhomakorabea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 2
初三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
初三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1. 数学常用公式在初三初中数学学习中,常用公式对于解题和计算非常重要。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1.1 代数公式-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a × b = [a, b] × (a,b)- 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 √(b^2 - 4ac)) / 2a1.2 几何公式- 三角形周长公式:P = a + b + c(a、b、c为三角形的三边)-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边 ×高-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r为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21.3 概率公式- 事件的概率:P(A) = n(A) / n(S)(n(A)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n(S)为样本空间的元素个数)- 互斥事件的概率:P(A ∪ B) = P(A) + P(B)2. 数学常用定理2.1 代数定理-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2.2 几何定理-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2 = a^2 + b^2(c为斜边,a和b为两直角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对角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3 梅钦定理- 若一个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C的子集,则集合A一定是集合C的子集3. 数学常用定律3.1 代数定律- 同号相乘,异号相乘:正 ×正 = 正、负 ×负 = 正、正 ×负 = 负- 零乘任何数等于零:0 × a = 03.2 几何定律- 同位角定理:同位角互等,即对应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等- 对顶角定理:对顶角互等,即顶角和底角互补以上列举的公式、定理和定律只是初三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部分常用内容,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戳下方链接↓↓↓,免费领取小学初中学习资料历年真题和试听课程!还能与其他同学家长一起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哦!】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其中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整理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整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三数学公式的总结归纳:
1. 代数公式:
- 二次方程的解:对于方程 ax^2 + bx + c = 0,求解公式为 x = (-b ±√(b^2 -
4ac))/2a。
- 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的多项式的乘积。
- 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
2. 几何公式:
- 面积和周长公式:矩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三角形的面积是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 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a^2 + b^2 = c^2,其中a和b是直角边的长度,c是斜边的长度。
-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是三角形的边长,A、B、C是对应的角度。
-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a、b、c是三角形的边长,C是对应的角度。
3. 比例公式:
-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 r^(n-1),其中a_1是首项,r是公比,a_n是第n 项。
- 速度等速公式: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距离,t是时间。
- 面积比公式:两个相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长的平方比。
这只是对初三数学公式的部分总结,还有很多其他公式需要根据具体内容进一步补充和学习。
初三数学公式与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公式与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涉及的公式和学习方法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三数学公式和学习方法:公式: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x = (-b ±√(b² - 4ac)) / 2a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AA、AA、SAS、SSS等):
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那么它们是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它
们是相似的。
3.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a² + b² = c²,其中a和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
4. 比例和百分数的转换公式:
百分数 = 比例× 100%
学习方法:
1. 理解概念:初三数学涉及的概念较多,要先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用法,然后进行
练习和应用。
2. 多做题: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掌握。
3. 做题方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题目,可以采用分解、归纳、逆向思维等方法解决问题。
4. 建立思维框架:初三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有助于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多思考:初三数学不仅仅是机械地运算和计算,还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和推理。
多思
考问题背后的道理和原因,可以帮助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6. 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利用数学参考书、习题集、学习视频等资源来进行学习和巩固
知识点。
7. 及时复习:数学是一个累积性很强的学科,要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巩固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⑥a-n=1na,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º=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2b b aca-±-,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x x x xn;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s ,则2s =222121.....nx xx xx xn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数据1x 、2x ……, n x 的标准差s ,则s =222121.....nx xx xx xn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2、频率与概率:(1)频率=总数频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①如果用P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 (A )≤1;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3、锐角三角函数:①设∠A 是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A 的余弦:cos A =,∠A 的正切:tan A =.并且sin 2A +cos 2A =1.0<sin A <1,0<cos A <1,tan A >0.∠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 (90º-A )=cos A ,cos (90º-A )=sin A .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sin60º=cos30º=, tan30º=,tan45º=1,tan60º=.④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 α=.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lα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则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为P 1(a ,-b ),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P 2(-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 3(-a ,-b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右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上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向下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如:点A (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 (7,1). 15、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bx 2-=. (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2x x x +=9.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0>ab(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0<ab(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 (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当0=x 时,c y =,∴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c ,与y 轴交于负半轴.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 0<ab. 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 1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1)y 轴与抛物线c bx ax y ++=2得交点为(0, c ).(2)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1x 、2x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①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交;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0=∆)⇔抛物线与x 轴相切; ③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离. (3)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2)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 标为k ,则横坐标是k c bx ax =++2的两个实数根.(4)一次函数()0≠+=k n kx y 的图像l 与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G 的交点,由方程组cbx ax y n kx y ++=+=2的解的数目来确定: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 与G 有两个交点; 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 与G 只有一个交点;③方程组无解时⇔l 与G 没有交点.(5)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两交点为()()0021,,,x B x A ,则12AB x x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º(n ≥3,n 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º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