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衔接试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材料二 光学衔接题(一)光的折射现象
材料二:光学衔接题(一)光的折射现象(一)知识规律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光折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定量关系,但是在考试中可以探究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察。
比如下面的题目只要你能认真分析数据找到一个大致的规律即可得分。
而很多同学在分析题目时,只记得常见的正比反比规律,而没有注意到数据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比例关系,但超出这一定范围就不再成比例关系了。
(二)例题探究例1、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γ 6.7°13.3°19.6°25.2°30.7°35.1°38.6°40.6°(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b表格中入射角i从10°逐渐增大到80°,折射角γ随之从6.7°逐渐增大到40.6°,而且对应的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从表格中数据还可以看出:入射角为10°.折射角为6.7°;入射角变为20°,折射角为13.3°=2×6.7°-0.1°;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19.6°=3×6.7°-0.5°;入射角为40°.折射角为25.2°=4×6.7°-1.6°;入射角为50°.折射角为30.7°=5×6.7°-2.8°;可见,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增大几倍,折射角近似增大几倍;入射角增大的倍数较大时,这种关系不再成立。
2024年初升高物理无忧衔接衔接点08 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版)
衔接点08自由落体运动课程标准初中无高中1.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体会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的科学研究方法。
2.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其大小、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可能会不同。
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异同点无自由落体运动初中物理对于落体运动有简单的认识,但对于在只受重力从静止下落的这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及研究方法是没有深入的研究的,高中物理对这种运动形式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具体了。
初中物理无此内容。
知识点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受力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不受其他力。
这种运动只在真空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
3.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初速度为零;(2)只受重力。
知识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 表示。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1)一般计算中g可以取9.8m/s2或10m/s2。
(2)大小:与在地球上的纬度以及距地面的高度有关。
与纬度的关系在地球表面上,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赤道处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小,两极处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但差别很小与高度的关系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但在一定的高度内,可认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不变4.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思路与方案(1)实验思路利用频闪照片,或利用打点计时器能够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和相应的时刻记录下来。
根据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量物体下落的速度,进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变化的规律,以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2024年初升高物理无忧衔接衔接点13 重力与弹力(解析版)
衔接点13重力与弹力课程标准初中 1.通过实例和实验,认识重力和弹力。
2.会用测力计测力和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二力平衡高中 1.理解重力及重心概念,会用二力平衡知识确定重心。
2.知道形变的概念及产生弹力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4.理解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异同点重力重力初高中物理对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和重心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高中物理中对于重力的方向重点强调了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也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但垂直于水平面,这一点在初中物理中不会有太多强调;同时,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也在高中物理中有了进一步说明。
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初中物理只是要求会画力的示意图,并不要求画力的图示,但高中物理要求会画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力的图示需要画图前先要选好多长的线段代表多大的力,也就是说需要先选择线段和力的“标度”。
当然在高中物理实际的应用中主要画力的示意图。
弹力弹力初高中物理对于弹力的定义和条件是一样的,但在高中物理中对于弹力方向的认识,所涉及的情况要比初中物理的多,主要涉及到面、绳、杆三大类,同时要求会判断弹力有无的问题和弹力大小的求解。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初中物理只是涉及到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弹力的大小,定性的说明了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但高中物理中通过胡克定律明确了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且还通过F-x 图像更加形象直观的反映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方法:(1)确定受力物体;(2)在受力物体上找好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二、重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程——力学部分
A.文具盒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6.学习物理需要特别细心,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你认为下列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先发现问题再细化训练,这是复习的一个高级技巧,省时省力。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3、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应用:
例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
跟踪练习2: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0.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小明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为_____cm。若该同学身体质量为50kg,则他身体的体重为______N,按图像中的规律跳绳,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g取10N/kg)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物理)
安徽中考4大题型复习(四)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针对训练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x 轴上运动,从原点O 运动到位置A ,再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位置A 的坐标x A =5 m ,位置B 的坐标x B =-2 m ,在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是2m ,路程是12m.2.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 =st ,单位是m/s.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Δv 表示,它等于前后两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 表示,国际单位是m/s 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Δvt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 m/s ,经过5 s 后它的速度变为8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__m/s 2.3.如图所示,一重为2 N 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3 N 的拉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檫力为1 N .若撤去拉力F ,最后铁块将沿平板向下做加速运动(填“加速”或“减速”).4.(2016·芜湖二模)在小球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x轴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E随下落高度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种能量是动能(填“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5.(2016·芜湖三模)如图所示:将灵敏电流计和导线组成的闭合电路,放入某一磁场中,图中的“×”号表示磁感应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当磁场开始向上移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会不动(填“动”或“不动”)6.(2016·蜀山二模)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当移动导体棒ab 左右运动时,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当导体棒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时,会(填“会”与“不会”)受到磁场对它的作用力.7.(2016·芜湖二模)2000年底,我国宣布研制成功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模型车,该车的车速已达到500 km/h,如图是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磁性稳定的圆柱形磁铁,B是用高温超导体材料制成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B水平放在磁铁A的上方,它就能在磁力作用下悬浮在磁铁上方的一定高度.那么,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 环中将产生电流,该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若A的上端为N极,B环中的电流方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当稳定后,电流将保持不变(填“会消失”或“保持不变”).8.如图所示,虚线区域内的“×”为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线,当金属框沿光滑绝缘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1;若将金属框换成质量相同的塑料框,其他条件不变,塑料框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2.金属框在通过磁场的过程中会(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请判断E1和E2的大小关系:E1<E2.(提示:金属框是导体,有电阻)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原始长度为15 cm,则在弹力为10 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D)A.10 cm B.15 cm C.20 cm D.25 cm10.(2016·蒙城联考)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投掷铅球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只考虑重力做功,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可能的是(A)11.实际的电压表相当于一个可以显示其自身两端电压的大电阻,实际的电流表相当于一个可以显示流过其自身电流的小电阻,如图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若电压表自身的电阻为3 kΩ,读数为3 V;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为1 Ω,读数为4 mA.则待测电阻R 的真实值等于(C)A .750 ΩB .760 ΩC .1 000 ΩD .1 010 Ω12.(2016·合肥六大名校大联考二)物理学规定,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动能的表达式为E k =12m v 2,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mgh .(1)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由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①的顶端下滑,斜面高是5 m ,求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如果斜面②也是光滑的,求(1)中物体从斜面②的顶端由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大小;(3)证明:物体沿不同的光滑斜面由同一高度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与斜面长无关.解:(1)由题意可知,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则由公式mgh =12m v 2得v =10 m/s (2)重力做功W =Gh =2 kg ×10 N/kg ×5 m =100 J(3)物体在斜面长不同的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时,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从斜面上滑到底端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mgh =12m v 2得v =2gh ,速度只与高度h 有关,即物体沿不同的光滑斜面由同一高度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与斜面长无关13.(2016·灵璧一模)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r 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使用某种电池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如果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等于电池的电阻r 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2.25 W .求:(1)电池内部的定值电阻r 的大小? (2)电池的电压是多少? (3)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多少?解:(1)当滑片P 位于A 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大=1.5 A 由I =UR 可得,电源的电压:U =I 大r =1.5 A ×r 当R =r 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UR +r =1.5 A ×r r +r =0.75 A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P R =I 2R =(0.75 A)2×r =2.25 W解得:r =4 Ω (2)电池的电压:U =I 大r =1.5 A ×4 Ω=6 V(3)由图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 R =3.6 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最大,此时r 两端的电压:U r =U -U R =6 V -3.6 V =2.4 V电路中电流I ′=U R R 大=U r r ,即3.6 V R 大=2.4 V4 Ω解得:R 大=6 Ω14.(2016·瑶海模拟)实验室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图中G 是满偏电流(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g =10 mA 的电流表,其电阻R g =100 Ω.定值电阻R 1=900 Ω.分别将a 、b 或a 、c 接入电路,就可将G 改装成两个量程的电压表.(1)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求G 满偏时a 、b 间的电压(即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 (2)若使用a 、c 两个端点,且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100 V ,求定值电阻R 2的阻值. 解:(1)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R g 和R 1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由I =UR 可得,G 满偏时a 、b 间的电压:U ab =I g (R g +R 1)=10×10-3 A ×(100 Ω+900 Ω)=10 V (2)若使用a 、c 两个端点,R g 、R 1、R 2串联 电路中的总电阻:R =U ac I g=100 V10×10-3 A =10 000 Ω则定值电阻R 2的阻值:R 2=R -R g -R 1=10 000 Ω-100 Ω-900 Ω=9 000 Ω15.(2016·定远一模)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的阻值,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分析时,我们常将电压表视为断路来处理,但是实际上会有一部分的电流流经电压表,若电压表的内阻R 1=500 Ω,调节电路,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 V 和0.1 A ,则:(1)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是多大? (2)未知电阻R 的真实值是多大?(3)这种测量电路适合待测电阻很大还是很小的情况?说明理由.解:(1)根据题意和电路图可知,通过电压表的电流: I 1=U R 1=10 V500 Ω=0.02 A(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 的电流:I =I 总-I 1=0.1 A -0.02 A =0.08 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未知电阻R 的真实值:R =U I =10 V0.08 A =125 Ω(3)当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很多时,电压表分得的电流很小,电流表的示数接近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所以,这种测量电路适合待测电阻很小的情况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6 V,电源的内阻r=0.6 Ω,电阻R1=6 Ω,R2=4 Ω.图中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表,试计算闭合电键S后两个电表的示数.解:图中电阻R1与R2并联,则外电路总电阻R=R1R2R1+R2=2.4 ΩR与r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得:电流表的示数为I=U总R总=6 V2.4 Ω+0.6 A=2 A电压表的示数为U=IR=2 A×2.4 Ω=4.8 V17.(2016·黄山一模)电压表既是测量仪表,同时也是一个接入电路中的特殊电阻.电压表的电阻一般很大,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电阻为6.0 kΩ,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5 V 且保持不变,忽略电源内阻,R 1=3.0 kΩ.(1)当闭合开关S 1、S 2时,电压表示数是多少? (2)闭合开关S 1,断开S 2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解:(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S 1、S 2时,只有电压表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2)当闭合开关S 1、断开S 2时,电阻与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电路电流:I =U R V +R 1电压表示数:U V =IR V =UR VR V +R 1=4.5 V ×6 000 Ω6 000 Ω+3 000 Ω=3 V18.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量Q 定义为电流强度,即I =Qt .如图所示在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导体中,若单位体积内有n 个自由电荷,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e ,当它们以速度v 定向移动时,试推导导体中电流强度的表达式.解:在时间t 内电荷移动的距离L =v tt 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数:N =nV =nSL =nS v t t 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 =Ne =nS v te 电流:I =Q t =nS v tet =nS v e19.(2016·马鞍山二模)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往往把电压表看成是阻值“无穷大”的电阻,所以在电路分析中一般把电压表看成“断路”.实际上电压表是一个大电阻,在测电压时是有电流通过的,电压表的示数就是它自身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电压表的电阻值,王老师帮助小明设计了如下电路:其中电压表V 1和电压表V 2是学生实验常用的电压表,电源电压稳定为3 V ,变阻器R 0最大阻值为4.7 kΩ,R 是阻值为3 000 Ω的定值电阻.(1)小明闭合开关后,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V 1的示数为2.5 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1.5 V ,请你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计算出电压表V 2的电阻值.(2)若将R 更换为10 Ω的定值电阻,调节变阻器R 0仍使电压表V 1示数为2.5 V ,此时能否测出V 2表的内阻?通过计算说明原因.(3)去掉两电压表后,R 0、R 串联在电路中,请用公式推导或计算说明当变阻器滑片从左端滑到右端过程中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解:(1)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R =U 1-U 2=2.5 V -1.5 V =1.0 V通过R 的电流:I =U R R =1.0 V 3 000 Ω=13×10-3 A电压表V 2的电阻R 2=U 2I = 1.5 V 13×10-3 A =4.5×103 Ω(2)I 2=U R 2+R ′= 2.5 V (4 500+10)Ω≈0.00055 A 电压表V 2的示数U 2′=I 2R 2=0.00055 A ×4.5×103 Ω≈2.47 V两电表示数之差:U -U 2′=2.5 V -2.47 V =0.03 V<0.1 V两电表示数之差小于最小分度值0.1 V ,两表示数几乎相同,所以电压表V 2电阻无法测出(3)滑动变阻消耗的电功率:P0=(UR+R0)2R0U2(R+R0)2×R0=U2R0R2+2RR0+R20=U2R0(R-R0)2+4RR0==U2(R-R0)2R0+4R当R0=R=3 000 Ω时,P0有最大值为U24R因为R max=4.7 kΩ>3 000 Ω,所以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20.(2016·芜湖二模)干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实际上干电池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阻值一定的电阻相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电源由几个相同的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6 V,合上开关S,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乙、丙、丁所示,图乙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图丙为干电池输出功率(此时为滑动变阻器电功率)跟电压表示数关系,图丁为干电池输出电能的效率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大小的关系,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能、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符号是J,求:(1)电源内阻r 0的阻值.(2)如图丙所示,在b 点输出功率最大时,电路电流为1.5 A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3)已知干电池输出电能的效率η=R R +r,求变阻器总电阻R 的阻值. 解:(1)由于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只有电源内阻r 0有电流通过,此时电流最大;由乙图可知最大电流I 最大=3 A ,所以根据I =U R 可知:内阻r 0=U I 最大=6 V 3 A=2 Ω (2)已知输出功率即滑动变阻器功率最大时电路电流为1.5 A ,由图丙可知最大功率为4.5 W由P =UI 得:此时电压表示数U ′=P 最大I ′=4.5 W 1.5 A=3 V (3)已知电源效率η=R R +r =11+r R,则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时,电源的效率最高,由丁图可知效率最高为0.8即:η=R R +r =R R +2 Ω=0.8 解得R =8 Ω21.(2016·颍泉二模)利用导线传输电能时,因为导线也有一定的电阻,所以电流通过导线时一般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没有被利用,因此会造成电能浪费.(1)为节约电能,通常远距离输电采用高压输电(输电过程如图所示).试从理论上推导分析说明采用高压输电的科学道理.(设输电线总电阻用R 0表示,发电厂输出功率不变)(2)一台直流电动机,标有“36 V 24 W ”字样,用电表测得它内部线路的电阻为2 Ω.当这个电动机正常工作的时候,它的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1)由P =UI 可得,输电线路中的电流:I =P 输出U输电线路损失的电能:Q =I 2R 0t =(P 输出U )2R 0t 因P 输出不变,R 0不变,所以当t 相同时,U 越大、Q 越小,损失的电能越少(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P 电U =24 W 36 V =23 A内部线路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 热=I 2R =(23 A)2×2 Ω=89 W 输出的机械功率:P 机械=P 电-P 热=24 W -89 W =2089 W电动机的效率:η=P 机械P 电×100%=2089 W 24 W ×100%≈96.3% 22.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非常麻烦.于是亮亮同学利用器材制作了一个欧姆表,可以利用它来直接测量电阻.该表由灵敏电流计、电源、变阻器等组成,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是两根“表笔”,测量时接在待测电阻两端;当将A 、B 直接相接,表示被测电阻阻值为0,此时灵敏电流表恰好满偏,已知某欧姆表的电源电压为3.0 V ,灵敏电流表满偏电流为100 mA.(1)欧姆表中各元件的电阻之和称为欧姆表的内阻,请计算该欧姆表的内阻是多大?(2)接入30 Ω的电阻,欧姆表中的电流为多大?(3)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降为2.4 V ,接入实际值为30 Ω的电阻,在表盘上读出的电阻为多少?解:(1)欧姆表的内阻R 内=U I 满=3.0 V 0.1 A =30 Ω (2)I =U R 内+R = 3.0 V 30 Ω+30 Ω=0.05 A =50 mA (3)I ′=U ′R 内+R = 2.4 V 30 Ω+30 Ω=0.04 A =40 mA 欧姆表正常使用时40 mA 对应的电阻为R ′=U I ′-R 内=0.04AV 0.3-30 Ω=45 Ω 即在表盘上读出的电阻为45 Ω。
2024年新课标初中升高中衔接-物理:时间位移和路程含答案
2024年新课标初中升高中衔接-物理:第二节时间、位移和路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来表示.3.时间、时刻的区别和联系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3.位移、路程的区别和联系(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三、矢量和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时间、温度.2.矢量:指的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3.矢量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4.大小的比较:标量大小的比较一般只看自身数值大小,而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则该矢量大.5.运算规律: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学习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 B.路程 C.加速度 D.电流【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质量,时间,路程,速率,电流等;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等,故C正确。
2.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节课是7点45分上课”这是指时间B.“前3秒”是指时刻C.“第3秒内”是时间,时间长度是3秒D.“第4秒末和第5秒初”是指同一时刻【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7点45分”是一个瞬间,是一个时间轴上的点,所以是时刻,A错;B、“前3秒”是一段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是时间,B错;C、“第3秒内”是时间,时间长度是1秒,C错;D、“第4秒末和第5秒初”在时间轴上是同一点,所以指的是同一时刻,D对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RC.路程为3.5πR RD.路程为0.5πR R【参考答案】C2,路程为3.5πR,故【试题解析】位移为出位置直线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路径的长度,由此可知位移为R选C;4.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是:()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秒末和第4秒初是两个不同的时刻;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不一样。
(人教版 暑假预习 )初升高中物理衔接学案06::第一章 单元检测卷(学生版)
单元检测卷班级姓名得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只要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在研究运动规律时,可以把整个物体看成质点D.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则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B.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C.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4、如图所示,表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是()5、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则任1秒内(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内的初速度大2m/s7、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8、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都是相同的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C.OA、AB、BC段的加速度a BC>a OA>a AB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10、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运动D.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发生变化而加速度不变的运动11、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10m/ s2比10m/ s2小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D.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1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速度的改变量之比为△v1:△v2:△v3=___________;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v1:v2:v3=_____________。
2020年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衔接点05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
衔接点05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v =v 0+at .(2)位移公式:x =v 0t +21a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ax .201.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1 s 末,物体速度为9 m/sB .0~2 s 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 2C .6~7 s 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 .10~12 s 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答案】AC【解析】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 末的速度为9 m/s ,选项A 正确;B .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a =1262v t ∆-=∆m/s 2=3m/s 2,选项B 错误;C .6~7 s 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 正确;D .10~12 s 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 .【答案】BC【解析】v t -图像的纵坐标表示速度,其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匀减速运动的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并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C 符合题意,故A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22m/s 3B .24m/s 3C .28m/s 9D .216m/s 9【答案】B【解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2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0-4s 内的平均速度:116m4m/s 4s v ==,5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4-6s 内的平均速度:216m8m/s 2s v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 =2+1s=3s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221844==m/s 33v v a t --=∆,故B 正确,ACD 错误.4.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速度变化得越快,表明它的加速性能越好.右图为研究甲、乙、丙三辆汽车加速性能得到的v -t 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定A.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B.乙车比甲车的加速性能好C.丙车比乙车的加速性能好D.甲、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答案】B【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即∆=∆v at由图象可以看出乙、丙的图象是平行的倾斜直线,斜率相同,则它们的加速度相同,即乙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甲图线的斜率最小,加速度最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初高中物理衔接类问题》练习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初高中物理衔接类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际电流表和理想电流表、单摆摆动周期、平抛运动、斜抛运动、万有引力、电场力、凸透镜成像规律、磁力等问题,在初中阶段都没有量化的表达,有的只是定性的说明,但初中课程教学中,有的只是经过拓展学习,初步的达到了和高中阶段所学内容十分接近,在知识和知识简衔接处,用到一定的物理方法就完全可以达到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水平。
在中考中,为了选拔能力素养突出的学生,物理试题的命制就会以初高中衔接知识为素材。
所以毕业班学生多学习这些问题,中考成绩会更加突出。
一、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2.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二、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2.动能表达式:221υm E K =3.动能定理(即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关系):12K K E E W -=4.理解:①合F 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②合F 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合F 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少。
③动能定理揭示了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5.适用范围:适用于恒力、变力做功;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第19讲 共点力平衡——2022年【衔接教材】初高中物理完美衔接(原卷版)
第19讲共点力平衡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重力为G 的木棒在力F 1和F 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观察四个图中的作用力的作用点的特点,找出它们的区别,总结什么是共点力。
提示:图丁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图甲中,三个力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具有以上两个特点的力叫作共点力。
图乙、丙中的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交于一点,所以不是共点力。
一、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即F 合=0x 合=0y 合=0,其中F x 合和F y 合分别是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后,在x 轴和y 轴上所受的合力.例题1.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A .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2B .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C.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D.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对点训练1.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上用绳AC、BC和CD吊起一个物体,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结点为C,绳子的长度分别为AC=4dm,BC=3dm,悬点A、B间距为5dm。
则AC绳、BC绳、CD绳上的拉力大小之比为()A.40∶30∶24B.4∶3∶5C.3∶4∶5D.因CD绳长未知,故无法确定例题2.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其中F1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求:(1)若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其余四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将F1转过90°,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对点训练2.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N,现将水平面内三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2N、3N.下列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不可能为2NB.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不可能为4NC.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D.物体一定被拉动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对“平衡状态”的理解不管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Δv =0,a =Δv Δt,对应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不代表a =0.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2)表示为:F 合=0;或将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满足F x 合=0,且F y 合=0.①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共线.②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共线.③多力平衡:若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3)当物体受三个力平衡,将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依次首尾相连,则会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表示合力为0.例题3.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大小分别为()A.32mg ,12mg B.12mg ,32mg C.34mg ,12mg D.12mg ,34mg对点训练3.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那么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的质量m、偏角θ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重力加速度为g)例题4.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F=mg tanθA.F=mgtanθD.F N=mg tanθC.F N=mgtanθ对点训练4.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如图所示,A、B两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F B G。
初高中衔接试题推荐及答案
初高中衔接试题推荐及答案【试题一:数学】题目:已知函数f(x) = 2x^2 - 3x + 1,求f(x)的顶点坐标。
答案:首先,我们可以将函数f(x)写成顶点形式,即f(x) = a(x - h)^2 + k。
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f(x) = 2x^2 - 3x + 1,我们可以通过完成平方来找到顶点。
完成平方后,我们得到f(x) = 2(x - 3/4)^2 - 1/8。
因此,顶点的坐标为(h, k) = (3/4, -1/8)。
【试题二:英语】题目:根据所给的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
中文句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开始。
答案:Spring is the season for sowing, and it is also the beginning of the revival of all things.【试题三:物理】题目: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达到16m/s。
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u + at,其中v是最终速度,u是初始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已知u = 0(物体从静止开始),v = 16m/s,t = 4s,代入公式解得a = (16 - 0) / 4 = 4m/s²。
【试题四:化学】题目: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酸?A. HClB. H2SO4C. HNO3D. NaOH答案:D. NaOH。
NaOH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不是酸。
其他选项A、B、C都是酸。
【试题五:生物】题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答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量不变。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量加倍。
在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与母细胞相同。
结束语:以上是初高中衔接试题推荐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高中学习阶段,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物理题库:初高中衔接(各题型)20道
B.
3R
,
2R
2
D. 2R , 3R 2
2. 如图所示,重为 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
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20N,
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第 2 题图
A. 0
B. 40N,水平向左
C. 20N,水平向右 D. 20N,水平向左
3. 在学习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
所示,试求:
第 13 题图 (1)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2)劲度系数为多少?
14.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人若使一重为 0.5kg 的小石块从 5m 高的高空由 静止开始竖直落下,设小石块在高空中的重力 势能与其质量和高度成正比,关系为 Ep=mgh, 小石块在空中所具有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 平方成正比,关系为 Ek=1/2mν2。(不计空气阻 力,小石块在高空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求: (1)小石块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石块做的功 是多少? (2)小石块刚刚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多少? (3)请你对高空抛物者提出一条文明的警示语。
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哪些因索有关呢?海若同
学提出了下列猜想:
A.与其运动到坡成时速度的大小有关;
B.与其在斜坡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有关;
C.与其质量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海若将一左侧光滑,右侧
粗糙的弧形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用小球 模拟自行车,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左侧轨道某 位置自由释放,小球沿轨道向下运动,继而冲 上右侧轨道,测出小球在右侧轨道运动的最大 距离 s.(不计空气阻力)
初高中衔接题
1. 物理学中用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指物体 出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 度表示位移大小,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半径为 R 的圆周上从 A 处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 B 处,经
2024年初升高物理无忧衔接衔接点02-时间-位移(解析版)
衔接点02时间位移课程标准初中会根据生活经验估算时间和长度,会使用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高中1.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并初步理解位移—时间图像。
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异同点时间的测量时刻和时间间隔初中物理中只是注重了对时间的测量和记录,但是对于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并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二者在称谓上混为一谈,但是高中物理中把这两个概念做了严格的区分,并且在表述的方式上更加的具体完善。
至于二者之间如何不同,请看下面的内容。
路程位置和位移初中物理中对路程的概念有所涉及,主要指的是物体通过的距离大小,但是对位移的概念自始至终就没有出现过,至于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就无从谈及,高中物理对于这两个概念从大小、方向做出明确的解释说明。
长度的测量打点计时器的认识与使用打点计时器这种仪器在初中物理中就没有出现过它的使用说明,高中物理中这种仪器用的非常广泛,当然这样仪器应用时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程的长度测量的知识,但是时间的测量就不需要其他仪器了,他本身就可以计时。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是一种新仪器,但是还需要我们初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
用s-t 图象来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 -t 图像初中物理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用路程—时间(s-t )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但是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将更多学习位移时间(x-t )图像,二者的区别在于位移时间图像不仅可以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变化,同时它可以描述出物体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一、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表、石英钟、电子表等、测量时间间隔常用停表。
衔接点10 力的合成与分解-2020年 初高中衔接物理(原卷版)
衔接点10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力的合成合力和分力的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力的合成的定义: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表示两分力的线段所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力分力的过程和方法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那么力的分解也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当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时,那么分力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相当于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求邻边.学科#网2、正交分解法: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①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②把各个力向x轴、y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③求在x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x合和在y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y合.④合力的大小x yF F F=+合合合合力的方向:tan(yxFF xFθθ=合合合是合力与的夹角)1.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知识点梳理A .B .C .D .2.大小分别为30N 和25N 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A .5NB .10NC .45ND .60N3.如图所示,有两个共点力,一个是F 1=40N ,一个是F 2,它们的合力是F =100N ,则F 2的大小可能是A .20 NB .40 NC .80 ND .160 N4.同时作用在质点O 上的三个共点力1F 、2F 、3F ,已知122F F N ==,34F N =,它们的方向分别沿着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A .6NB .8NC .10ND .12N5.下列关于合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替代,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B .两个力夹角为θ(0180θ︒≤≤),它们的合力随θ增大而增大C .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比分力小D .不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也能进行力的合成运算6.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1F 、2F 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F 在θ角从0︒ 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从最小逐渐增大到最大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D.先增大后减小7.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1F、2F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F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N、1F、2F三个力作用C.物体受mg、N、1F、2F四个力作用D.1F、2F二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重力mg的作用效果相同8.如图所示,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9.如图所示,在顶部为半圆形的支架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滑轮悬挂一重物G.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向C点靠近.则此过程中绳中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大后不变10.架在A、B两根晾衣杆之间的均匀铁丝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铁丝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D.冬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11.如图所示,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为10 m.用300 N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A.1 500 N B.6 000 NC.300 N D.3N12.一件行李重为G,被轻绳OA和OB吊在空中,OA绳和OB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如图所示,则()A.F1、F2的合力是GB.F1、F2的合力是FC.行李对轻绳OA的拉力方向与F1方向相反,大小相等D.行李受到重力G、OA绳拉力F1、OB绳拉力F2,还有F共四个力13.如图所示,将两块光滑平板OA、OB固定连接,构成顶角为60°的楔形槽,楔形槽内放置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整个装置保持静止,OA板与水平面夹角为15°.现使楔形槽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至OA板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则转动过程中A.OA板对小球的作用力一直在减小B.OB板对小球的作用力一直在增大C.OA板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23mgD.OB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时,OA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也为mg14.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常用三角形的栓接结构悬挂,如图所示的是这种三角形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A可绕A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进行转动,不计钢索OB和硬杆OA的重力,角AOB等于30°,如果钢索OB最大承受拉力为2.0×104N,求:(1)O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2)杆OA对O点的最大支持力.15.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素的大小.16.如图所示,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中,用细绳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车的顶板上,已知某时细绳与竖直线夹角为θ,绳对小球的拉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求:(1)这时绳的拉力的大小.(2)小球所受到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初高中物理衔接试题
高中新生物理能力新时空(二)一、选择题1.下列频段中,能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 )A.长波 B.中波 C.短波D.微波2.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3.如图2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D.水压的作用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5.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对图3中几幅图给出的比较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的物理量B.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的物理量C.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的物理量D.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的物理量6.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7.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8.在家庭电路中常常发生:在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室内其它电灯熄灭,保险丝熔断.有时在台灯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其它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引起这两种故障的最大可能( )A .前者是插座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B .前者是灯泡短路,后者是插座短路C .两者都是插座短路D .两者都是插头短路9.在探究电磁铁的实验中,小明利用相同规格的大铁钉和漆包线自制了两个匝数不同的线圈,连接电路如图5所示.闭合开关,调整变阻器滑片使电流保持不变,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这一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个因素有关 ( )A .电磁铁的极性B .线圈的匝数C .电流的方向D .电流的大小10.把重5N 、体积为6×10-4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浮,F 浮=6NB .物体悬浮,F 浮=5NC .物体漂浮,F 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6N二、填空题与作图题 11.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核心素养下的34个中考物理特色专题专题30初高中物理衔接类问题(含解析)
专题 30初高中物理连接类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实质电流表和理想电流表、单摆摇动周期、平抛运动、斜抛运动、万有引力、电场力、凸面镜成像规律、磁力等问题,在初中阶段都没有量化的表达,有的不过定性的说明,但初中课程教课中,有的不过经过拓展学习,初步的达到了和高中阶段所学内容十分凑近,在知识和知识简连接处,用到必定的物理方法就完整能够达到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水平。
在中考取,为了选拔能力修养突出的学生,物理试题的命制就会以初高中连接知识为素材。
所以毕业班学生多学习这些问题,中考成绩会更为突出。
【例题 1】( 2019 山东菏泽)人类研究大空的神秘的过程中产生了大批垃圾,为研究太空垃圾对飞翔器造成的危害,科学家做了一个模拟太空实验:用质量约为1g 的塑料圆柱体取代垃圾碎片,用固定不动的大块铝板取代飞翔器,当塑料圆柱体以6700m/s 的速度撞击铝板时,在铝板上形成一个比塑料圆柱体直径大很多倍且表面圆滑的圆形大坑,以下图,请你解说铝板上圆滑圆形大坑的形成原由。
(物体的动能E K=122mv )。
【答案】看法析。
【分析】利用12求出动能的大小,而后联合动能大小的影响要素剖析解答即可。
E K=mv2动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当塑料圆柱体以6700m/s 的速度撞击铝板时,产生的动能为,由以上计算可知,质量约为1g 的塑料圆柱体以6700m/s 的速度撞击铝板时,产生了巨大的内能,所以铝板上会形成圆滑圆形大坑。
【例题 2】质量可忽视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螺母,做成摆长为l 的摆 ( 以下图 ) ,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来回摇动,每达成一次来回摇动的时间均为T=2π(g=9.8Nkg).( 1)请你依据T=2π,推断,螺母来回摇动一次的时间T 与螺母的质量m能否相关 ________( 选填“有关”、“没关” ).( 2)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同样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写出考证你的推断的实验步骤 ( 如有需要,可增补器械 ).【答案】( 1)没关( 2)①取一段长度适合的细绳,用天平从大小同样的螺母中称量出质量不一样的螺母;②把螺母系在绳索上,固定好绳索一端,用刻度尺丈量绳端到螺母的长度;③把螺母拉到一个适合的地点由静止开释,记录螺母来回摇动的次数n,所需的时间t 1;④换用其余质量不等的螺母,重复上边实验,记下所需的时间t 2;⑤比较丈量数据,得出结论。
物理初高中衔接--力学知识
• 如图所示是一物体从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初速度为0.25 m/s.以O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作出坐标轴后,A、B、C、D 点的坐标分别为(25,4.9)、(50,19.6)、(75,44.1)、(100,78.4).
• (1)A、B、C、D点分别是物体运动
s、
s时的位置.
s、
s、
• (2)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是
• (1)某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2 s速度变为19.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2)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加速度为-0.5 m/s2;则
物体5 s后的速度为
,物体运动
s后静止在水平面上.
创新预测
• 1.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位移”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向物体运动 的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这条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 方向.一个小球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3/4圈,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 (1)如图甲,重为6 N的篮球在空中飞行,画出篮球所受重力G的图示(O为重心).
• (2)如图乙,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重力为2 N,摩擦力为1 N,请画出重力和摩 擦力的图示.
甲
乙
新知5 力的合成与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在
• 有了负功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对物体受到的多个力分别做的功进行合成.当一个物 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时,这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 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 (1)
F1与F2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对平衡力;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物理衔接试题
1.某块砖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则该块砖:( )
A. 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
B. 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
C. 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
D. 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 2.航天员在飞船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在跑步机上跑步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3.甲 、乙 、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所在的飞机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B. 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C. 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 D. 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 4. 如图1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平力F 1=8N
和F 2=3N 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将 F 1撤去,
物体所受合力为:( )
A. 2N
B. 8N
C. 3N
D. 0
5.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左向右移动时,三只电表的变化情况是:( )
A. V 1增大、V 2减小、A 增大
B. V 1减小、V 2增大、A 减小
C. V 1不变、V 2增大、A 不变
D. V 1不变、V 2减小、A 不变
6.如图3所示的电路较为复杂,但采用合理
的估算,就可以计算电流表A 与毫安表mA
的示数分别为:( ) A. 0.13 、 30 B. 0.11 、10 C. 0.33 、 30 D. 0.31 、10
7. 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都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 ,测得U 甲:U 乙=1:3; 断开开关S ,拆去电压表并
在甲、乙两处都接入电流表,此时I 甲:I 乙是:( ) A. 3:1 B. 1:3 C. 1:1 D.
二、计算题(共31分)
8.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受光面积1 .4m 2 ,内装80kg 水,太阳每分
钟 辐射到1m 2面积上的热量是8×
104
J,如果60%的热量被水吸
收,问:20℃的水晒3h 后水温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图2 图3
图7
9.水平人行道上的路灯离地5.25m 高,身高1.75m 的人从路灯正下方匀速通过,若他头部在路面上的影子向前移动的速度为1.5m/s ,求此人走路的速度
1O .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R 1=40Ω,小灯泡的电阻为10Ω且保持不变。
当S 1、、S 2 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b 端时,电流表 A 1 、 A 2的示数之比为3:2;当S 1 、S 2均断开且滑片P 置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小灯泡 L 的功率为10W 。
求:(1)电
阻R 2 的阻值;(2)当S 1、S 2 均闭合且滑片P 在b 端时,电压表○
V 的示数;(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11.用如图10所示的滑轮组从15m 深的水中提起底面积为200cm 2,高2m 的圆柱形实心物
体,已知该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 3
,力F 作用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50N,问物体以0.2m/s 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取g=10N/kg)
图
10
图9
1、B 2 C 3D 4D 5C 6A 7B
8.解:Q 吸=8×104
×1.4×3×60×60%=1.2096×107
(J) (2分)
Δt=)(3680
102.4102096.103
7C cm Q =⨯⨯⨯=吸
--------(2分) T=t 0+Δt=20+36=56(℃) (1分)
9.解:如图所示,设路灯高为H=OS=5.25m,人身高为h=AB=1.75m,头影移动速度为v 1=1.5m/s,人走路的速度为v 2。
若从通过路灯正下方O 点开始计时,则在时间t
OA=v 2t ○
1 (2分) 头影移动的距离为:OC=v 1t ○
2 ( 2分) ∵ΔCAB ∽ΔCOS
∴OC
OA
OC OC AC H h -==-------○
3---------(2分) 将○
1、○2代入○3中得: s m s m m
m
m v H h H v /1/5.125.575.125.51=⨯-=⋅-=
------(1分) 1O.解:(1)当S 1、S 2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b 端时,小灯泡L 短路,R 1、R 2并联 ∵
212,2
3
I I I I I +== ∴ 2121=I I ————(1分)
∵1
2
21R R I I =———(1分)∴Ω=Ω⨯==2040211
212R I I R ————(1分) (2)当S 1、S 2均断开且滑片P 置于变阻器中点时,小灯泡L 和R 1串联 ∵P=I 2
R L ∴I=
)(110
10A R P L ==——————(1分) 电源电压U=I(R L +0.5R 1)=1×(10+0.5×40)=30(V ) (1分) 当S 1、S 2均闭合且滑片P 在b 端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电压表示数U 示=30V (1分)
(3)当S 1、S 2均断开且滑片P 滑到端b 时,电路总电阻最大,电路消耗电功最小 (1分)
)1()(1810
4030)
1(2
2分分---=+=----=W R
U P 11.解:m=ρv=2.5×103
×200×10-4
×2=100(kg) (1分) G=mg=100×10=1000(N) (1分) F 浮=G-T=1000-2×350=300(N) (2分)
V 排=)2()(03.010
100.1300
33
分水浮---=⨯⨯=m g F ρ 物体浸入水中的长度h 为:)2()(5.102
.003
.0分排---===
m S V h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L=H-h=15-1.5=13.5(m) (1分)
)1()(5.672
.05.13分----===
s v 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