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绒制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名:艾草、艾叶、艾蒿、家艾。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 argy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我国各地均产艾,普遍野生,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田林、土梗之中,春天抽茎生长,叶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被白色丝状毛绒,质地柔软,折断为白色;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花,艾叶有芳香型气味,在农历的四五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株割下,晒干或阴干后备用。

艾绒的制做方法是,将端午节前后采集的艾叶,置于露天反复经日晒夜露1个月左右(如此做法油脂易挥发,达到陈艾的程度),趁干置于非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充分捣碾,待叶质全碎后,继续捣令其细软如棉,用25 目的筛子去灰尘及杂梗(要反复捣筛才能制成不含有叶质的白色或黃白色净绒),再行培燥即成艾绒,装于塑料袋中备用。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用上述方法炮制的为粗艾绒,每500克艾叶可得350克艾绒,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细加工,经数十日晒杵,筛拣数十次者,500克艾叶多只得150克艾绒,变为土黃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的特点

艾绒的特点是,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肤深处,使人有舒快之感。艾绒质量的优劣,可影响施灸的效果。一般来说,艾绒的优劣,与采集时间和艾的品种、艾生长的茂盛程度和放置时间有关。阴历五月初五的艾,为生长将成熟时期,叶纤维已形成,此时采集的艾绒富有弹性,绒长而柔韧,为优良艾绒。目前,我国艾有两种,一为蕲艾(大叶艾),多产于江北,叶宽而厚,可制出优质绒,一种是野艾(又称小叶艾),江南较多,绒质较硬,其艾香不如大叶艾,为劣质艾绒。同一种艾,土壤肥沃者产绒较优,反之则劣。此外,新采集的艾与存放3年的艾,所制出的绒也有区别,陈艾取绒较新艾柔韧,易燃,这与油质挥发有关。

不同的艾绒对皮肤刺激的感觉也有区别。质量优、无杂质、已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燃烧速度较慢,在皮肤上的热感是由轻至重达到灼痛缓慢地进行,温热时间长,热渗透力较大,因此疗效较好。劣质绒燃烧速度快,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感觉即温则痛,渗透力较弱,患者难以忍受。此外,新制的艾绒,因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旧的艾绒为佳,所以历来针灸家强调应用蕲艾和陈艾。

艾绒的制作和选择

将艾叶反复晒干后,置于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充分捣杵,令细软如棉,筛去灰尘及杂质梗,再焙燥,即成艾绒。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用上述方法炮制的为粗艾绒,每500克艾叶可得350克艾绒,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加工,经数十日晒杵,筛捡数十日者,500克艾叶只得艾绒150克,变为土黄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的特点: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肉深处,使人有舒服感,艾绒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施灸的效果。质量优,无杂质,且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施灸的效力则更大,疗效愈佳,反之则差。不仅如此,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难以忍受。含杂质较多的杂质艾绒,燃烧时艾柱常有爆裂。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旧的艾绒为佳,正如《本草纲目》所说:“凡用艾叶,须用陈旧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时则易伤人肌脉。”故《孟子.离娄》早有“求三年之艾”之说。

艾绒的储藏:艾绒性善吸水,故易受潮、霉烂或虫蛀,影响燃烧。应将艾绒放于干燥容器内,霉雨季节尤应防潮,晴天宜常晾晒,随用随取。

艾叶分两种:

一、蓟艾:产于江北,叶宽而厚,绒毛多,绒质较硬,做出的为优质艾绒;

二、野艾:产于江南,艾香不如蓟艾,做出的艾绒为劣质绒。

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蓟艾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蓟艾。”

每年五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蓟艾。

将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杆只留艾叶,并将艾叶放到阳光充足处多次暴晒到干,而非用脱水机和烘干机烘干。

晒干后的艾草长期保存起来,使用时经过第一次分拣,拣出杂质。

拣出的杂质,大的有艾梗、艾杆,甚至还有沙子、石子等。如果机器艾绒的话这些杂质就跟着艾叶进了粉碎机。

将第一次分拣后的艾叶放到石臼中,先捣上千下。

捣杵后的艾叶,再进行第二次分拣。分拣细小杂质。

将经过二次分拣后的艾叶再放到石臼中,千锤百炼,至少要捣3000下,方可成细绒。

捣出的艾绒经过耐心的第三次分拣。小小的细杂质,捡起来十分费劲,特别费工。

将经过三次分拣的艾绒放到粗筛子中,使劲的筛去细末,也就是碎的细末杂质。

晒后的艾绒再经过第四次分拣。

工序完成后,最终的成品艾绒出来了。虽然经过了四次认真的筛选,艾绒中依然会有极少的杂质残留,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是机器艾绒,将艾叶放到粉碎机里粉碎,你是一点也看不到的,原因是都被粉碎成末了。

【物种名称】艾草

【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

【拉丁学名】Artemisia princeps

【英文名称】Asiatic wormwood

【科属分类】菊科, 艾属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药用特性】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