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篆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坟记》
《三坟记》,唐大历二年(767年)刻。李季卿撰,李 阳冰书。《三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笔画从头至尾粗 细一致,光滑洁净,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是成就最高 的。谓之“铁线描。”《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 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 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 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 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 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 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康有为认为 《三坟记》以“瘦劲取胜”。当代书法家王南溟先生曾 撰文评介李阳冰的小篆:“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 流云之舒卷,洋溢著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著小篆书法 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
《 美 原 神 泉 诗 碑 》
Fra Baidu bibliotek
《美原神泉诗碑》,唐垂拱四年 (688年)尹元凯篆书。碑高182厘米, 宽65厘米。现存陕西省博物馆。书法 峻严,内容歌颂美原县金栗山(今陕 西富平县东北地区)中一个所谓的 “神泉”。碑收尖形,在唐碑石中少 见,疑由汉碑改制。
袁滋
盐津县豆沙镇关河北岸,豆沙石门关口巨石悬岩上,唐贞元十年(794), 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册异牟寻为南诏,途经石门关,为纪其行,特 摩崖题纪。摩崖面积0.44×0.36米,自左至右,全文直书八行,每行3-21 字,左七行字为楷书,末行“袁滋题”三字为篆书,共122字。按摩崖史 实纪载,学者称为“民族友好的标志”,并校正了《云南志· 程途篇》中 的讹误,其书刊遗迹,是西南边疆文献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它有 “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在籍之误, 增袁书之迹”的重大历史作用。1963年拨款修建保护摩崖的风雨亭。 1965年省人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风雨亭重修,改作 钢混结构、磁镶宝顶脊,翘角飞檐,巍然屹立。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 国家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对摩崖亭进行了改建。 附唐摩崖原文:“大唐贞元十年 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 判官 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 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 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石 纪之袁滋题”。
李阳冰
生平 李阳冰(约生于开元九、十年间、死于贞元初 年),字少温、仲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白从叔。肃宗乾元年间(758—759),曾任 缙云县令。上元二年(761),迁当涂县令。 代宗大历初(766),擢任集贤院学士。建中 初年(780),领国子丞,官至将作少监。阳 冰善词章,“秀句满江园”;工篆书,“笔法 妙天下”。论者以“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 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崇高华岳语其 峻”,赞其书法,谓“唐三百年,以篆称者, 唯公独步。”
《 篆 书 千 字 文 残 卷 》
《许真人井铭》
《许真人井铭》徐铉撰并篆书,风格一如阳冰。刻年不详。 此为宋拓孤本,曾为清赵魏、张廷济、鲍少筠、沈树镛及今 人吴湖帆等收藏,有清钱坫、张廷济、赵之谦等人题记
独步“有唐三百年”,李阳冰的盛名盖 不少尚有篆名的书家。清叶昌炽《语石》 里提到“篆书世称李阳冰无异词,不知 唐时工大小篆者尚有三家:一曰尹元凯, 由《美原神泉诗碑》;一为袁滋,有 《轩辕铸鼎原诗》;一为瞿会问,道州 元刺史(元结)摩崖多其所书也。”
尹元凯
尹元凯(约公元七〇五年前后),唐代 书法家,擅篆书。瀛州乐寿人。生卒年 不详,约唐中宗神龙初前后在世。武后 时,尝预修《三教珠英》。由磁州司仓 参军坐事免,栖迟不出者三十年。与张 悦、卢藏用特相友善。徵拜右补阙。卒 于并州司马。
《般若台题名》
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 在福建会城乌石山。铭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 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住持僧惠摄。”般若台即一巨大 岩石,据传古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日不释手,因是得名。
此为李阳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笔致屈曲回环,变化开阖,龙蛇 盘踞,饱含苍劲之力,雄浑之气。写篆书,圆活姿媚易取,劲 利豪爽难得,李阳冰兼而有之。无怪当时人求他篆写碑额,以 庄严其容,壮大其势。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推崇说:“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 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曹学佺 读了《般若台铭》后,情不自禁赞叹:“当涂称四绝,岩顶迹 萧疏。虽勒唐人笔,实为秦代书。完全无斧凿,密尔有禅居。 珍重山灵意,宁愁藓剥余。” 上个世纪70年代被毁坏。现在乌山清冷台能看到的是根据拓片 刻写的复制品。
五代篆书
释梦英
释梦英,宋代高僧,师号宣义,衡州(湖南)人。娴通《华严》, 专事弘扬,周流讲化,不辞辛劳。尝至大梁,太宗召之帘前,赐 紫服。往游终南山,当时名士如郭恕先、陈希夷、宋白、贾黄中 之俦,皆以诗称述之。工书法,识者谓“智永以后有阳冰,阳冰 以后而梦英作。”效十八体书,尤工玉箸。释梦英正书学柳。明 杨士奇云:“梦英楷法一本柳诚悬,然骨气意度皆弱,不能及 也。”其书《夫子庙堂记》(石存西安碑林),可称柳书嫡脉。 篆书继承了李阳冰篆书的传统,多以瘦硬著称。明王世贞云: “英篆笔亦自整劲,正书出信本《皇甫君碑》,骨稍露耳。”明 赵涵:《石墨镌华》谓,“英公正书第一,篆次之,分隶又次之。 然其十八体书(指梦所集十八体篆书《惠林诗》)多出臆测,与 古有合。”书迹有《篆书千字文》、《篆书梦英十八体诗刻》 (在长安文庙)、 《说文偏旁字源并序》及《论十八体书》一篇。
隋唐篆书
———杨丹
隋唐书法发展
隋唐统一之前,书法正处于、行、草形成发展 期,字体使用混杂,多体共存。日常生活通用 的书体,以新兴的真、行、草为主,隶书、篆 书则 应用于特别庄重、需用加以美观的场合, 如碑额、墓盖、匾额、题榜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篆书,绝少完全合乎六书正 轨的小篆,往往掺杂传抄古文的影响,同时笔 画盘绕,或作缪篆,或作鸟篆常随意变化,增 减壁笔画,使之富于装饰美感。
隋至初唐,很多碑额及墓志盖,仍沿袭 这类篆书的写法,任意盘绕、改变笔画, 如武周天授三年(691年)的《张玄弼墓 志篆盖》
另一方面,唐承隋制,国子监设有“六 学”,其中“书学”的课程里,规定必 须学习三体《石经》、《说文》及《字 体》等,这些文字书都和篆学有关。因 此唐代书家多通小学,能篆书。他们在 书写碑文的同时也自篆额,如李邕的 《李思训碑》、徐浩的《扶风庙残碑》、 史惟则的《大智禅师》、颜真卿的《东 方画赞碑》、柳公权的《符璘碑》等, 但大多书家仅偶尔为之,而专以篆书名 称一代的,则是李阳冰。
李阳冰篆书的特点
李阳冰的篆书继承秦篆风格,更趋于均 衡圆滑。其结构布白平正对称,将秦篆 的上紧下松易为上下均等,线条细劲流 畅,圆弧增大,强化流动感,用笔规矩 合度,笔笔中锋。 唐舒元舆《玉箸志》给予其篆很高评价: “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 相由倍矣。”
评价——李阳冰篆书
唐人舒元舆曾得李阳冰真迹,大为赞赏:“斯 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谁者?后 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后千年无人,篆至于 斯。”《玉箸志》誉气其为李斯后第一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则把李阳冰与颜真卿、张 旭三人列为“神品”。 李阳冰本人对自己的篆书也颇为自负,他说: “斯翁之后,直至小生”。

《篆书千字文》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 人。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
先世会稽人,后迁居广陵。十岁能属文,宅居栖 霞寺侧。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 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 锴有文名,精于文字学,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 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 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入《稽 神录》。 《篆书千字文残卷》,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系宋摹本
李阳冰所书的石刻很多。其中如浙江缙云的 《城隍庙记》、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记》、 广西桂林的《舜庙碑》、湖北武昌的《怡亭 铭》、陕西西安的《颜帷贞庙碑额》等。尤其 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李阳 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 石的。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 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 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至明嘉靖 四年(1525),始由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 家中移立于学官,并为之题跋云:“阳冰篆书 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 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 健,卓越有古意。”可惜这“题跋”碑石在 “文革”动乱中毁坏无存,而《廉卦碑》至今 仍存。传世刻帖有《三坟记》、《城隍庙碑》、 《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等, 均为后世翻刻本。
《缙云县城隍庙碑》
缙云县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 759年)在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缙云县在浙江省丽 水地区。据《缙云县志》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 通。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 拓)、忘归台记(残)。 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唐令李阳冰篆写刻石的《城隍神记》 一事:署理缙云县之后,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庙里去找着了那块 石碑,摩挲再三,诵读再四。石碑上圆下方,高五尺三寸,广三 尺五寸,碑文篆书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体瘦长,字 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 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 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 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 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 明。石碑原刻于唐乾元间,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 断裂,文字残缺。现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缙云县令吴延年根 据搨片重刻的,保存得颇为完整,只是重刻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 爵姓名缺蚀三字而已。
《 拪 先 茔 记 》
《拪先茔记》
《拪先茔记》 唐大历二年(767年)李季 卿撰,李阳冰书。碑残,高171厘米,宽 79厘米。14行,行26字。现存西安碑林。 原碑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刻的。拪, 是迁字的古字。因为李季卿迷信风水, 把他祖先的坟墓,由灞河岸迁到风栖原。 碑文即记此事。现碑系北宋大中祥符三 年(1010)姚宗萼等摹刻。笔画比《三 坟记碑》丰神尚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