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码现象论析
媒体编码与受众解码如何达成统一
传播与版权c h u a n b o y u b a n q u a n――媒体编码与受众解码如何达成统一□关佳丽阚文婧:英国著名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1973年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受众的解读模式有偏好式读解、协商式读解和对抗式读解三种。
但是由于编码者与解码者的种种个体差异性导致编码/解码很难达成统一,经常会出现对抗式解读。
特别是随着如今受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性的提高,媒体舆论引导的愿望往往会落空。
要想避免对抗性解读的出现,媒体除了要反思自身、正确行使权力、恪守专业精神、真正以人为本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报道技巧,了解受众群体及其需求,正确引导受众,方能减少对抗式解码的出现,使编码和解码尽量达成统一,实现其传播目的。
关键词:媒体;编码;受众;解码作者:关佳丽、阚文婧,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霍尔及其编码/解码理论概述斯图亚特霍尔是传播学著名的学者,在文化、大众媒介、政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73年,霍尔写下了《编码/解码》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霍尔创立了著名的编码/解码模式理论。
霍尔认为,电视话语要经历四个环节。
首先是生产环节即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环节完成后,这些编了码的内容就开始进入流通环节,即信息从编码者传送到受众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是使用环节,即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享用。
但是电视节目一旦到达观众,受众对它的使用和再生产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
也就是说,电视节目流通的第四个环节,观众对信息的再生产,即解码基本上是和第三个环节同时进行的。
在论述完编码/解码模式后,霍尔详细分析了电视观众的读解,将其分为三种,即霍尔著名的、最有影响力的受众读解模式:主导—霸权读解或偏好式读解、协商式读解、对抗式读解。
从主导或偏好角度解读信息,即观众赞同编码者赋予节目的内涵,依据文本包含的偏好意义来读解文本,直接从电视新闻广播或者时事节目中获取内涵的意义。
此时的编码和解码间存在意义的一致性。
这种形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实际上却不大可能发生。
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剧”成因及应对策略
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剧”成因及应对策略【摘要】在后真相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新闻反转剧现象愈发普遍。
信息碎片化和虚假新闻泛滥导致公众对真相的需求愈发迫切。
为了有效因应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加强媒体监管,规范新闻发布渠道;提高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公众正确辨别真假信息;强化新闻真实性,媒体应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报道新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我们可以有效防范新闻反转剧的蔓延,维护社会舆论的稳定及真实性,为公众提供更加可信的信息来源,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剧、社交媒体、信息碎片化、虚假新闻、公众需求、应对策略、媒体监管、信息素养、新闻真实性。
1. 引言1.1 后真相时代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面临着一个被称为“后真相时代”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变得异常迅速,但真相却变得越来越难以辨别。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和信息碎片化现象的加剧。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往往不经过严格的编辑和审核,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难以遏制。
信息碎片化的现象也让人们只看到局部的信息,很难获得全面和客观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新闻反转剧”,即一开始被传播的消息被证实为虚假或不实,但已经在公众中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媒体监管,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并强化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应对这一时代带来的挑战。
.1.2 新闻反转剧定义新闻反转剧是指在传统新闻报道中,事实被操纵、歪曲或颠倒的现象,导致公众对事件真相产生混淆和误解的情况。
在后真相时代,由于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碎片化,虚假新闻的泛滥,新闻反转剧的出现变得愈发普遍。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对真相的信任,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新闻反转剧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新闻内容的颠倒或曲解,还包括了对事件的不实报道,对人物的诽谤和污蔑,对民意的误导等行为。
灾难新闻对抗式解读研究
灾难新闻对抗式解读研究作者:陶阳谷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2期摘 ;要:霍尔提出了三种解码立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
对抗立场作为网络时代受众的一种突出表现,影响着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以“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网易新闻”APP中的用户跟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网民的对抗式解读表现极其特征进行概括:对权威的对抗性心理强烈;对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深表怀疑;对煽情式报道的麻木不仁。
遭遇抵抗式解读的原因有:媒介技术提供的平台是基础;大众在对抗性解读中产生的快感是动力;新闻文本固有的问题是诱因。
关键词:深圳滑坡;编码解码;对抗式解读;解构主义中图分类号:G210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52-02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滑坡灾害。
此次滑坡原因为人工堆土量大坡度过陡致失稳。
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盖或不同程度受损。
截至2016年1月12日22时,据现场救援指挥部称,事故现场发现69名遇难者,目前还有失联人员8名,现场搜寻工作仍在继续[1]。
事故发生的当天,受众的目光便迅速聚集在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上,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舆情不断升温,网友积极跟帖留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其中不乏对抗性解读。
一、对抗式解读含义及其特征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一文中,斯图亚特·霍尔吸收霸权主义理论,把传播过程设想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复杂结构”,媒介产品的交换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意义的交换过程,必须通过传播者的编码、受传者的解码这一过程才能够得以实现。
在这一基础上,霍尔提出了受众在解读电视文本时可能建构三种解码立场:1.主导/霸权立场。
在这一立场中,译码者与编码者采取完全一致的立场,是理想中的“完全不失真的传播”;2.协商立场。
受众既承认有关事件的主导性定义的特权地位,同时又保留着较为协商式的方法将其运用于“本地情形”的权利,简而言之是一种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的立场;3.对抗立场。
从对抗式解读中看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
从对抗式解读中看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作者:武新苗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09期摘要:当今,媒介技术的发展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7.5%。
①移动互联网日益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探析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传播;对抗式解读;舆论引导一、热点事件中的对抗式解读对抗式解读是英国文化研究派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的三种解码方式之一,是指由于社会环境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公众的解码者不一定按照编码者的意图解读所提供的信息,而是从完全相反的方向解读信息。
无论是人们对《新闻联播》三段式播报的调侃,还是从一系列限娱令举措中对广电总局的刻板印象,抑或是刘国梁事件中网民对于体育总局近乎一边倒的网络舆论。
移动互联背景下受众对热点事件的对抗式解读屡见不鲜,而在网民的对抗式解读中如何保持作为权威主体和媒体公正客观的立场,以及如何在嘈杂的网络舆论中引导舆论走向,成为一项必须讨论的课题。
二、网民对抗式解读的原因分析涉及事件的敏感性、模糊性。
在大多数热点事件之中,能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和形成舆论的原因之一,使新闻事件本身涉及的问题相对敏感,因而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激起舆论。
其次,根据传播学中谣言的产生公式,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因此事件本身存在的模糊性也是引起网民不断“深挖”,并积极进行对抗式解读的源头之一。
作为权威的官方主体。
在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对两个舆论场的解读中,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尤其存在官方话语权和民间话语权的不平等,因此可以预见人们对于官方话语权威性的不满,而部分官方发言主体也存在信息发布不及时和不接地气等问题,因此公众更易产生对事件的误读和质疑。
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热点事件网民舆论“反转”现象研究基于“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的内容分析
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热点事件网民舆论“反转”现象研究基于“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的内容分析一、本文概述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舆论的力量日益显现,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媒体范畴。
特别是在热点事件发生时,网络舆论的“反转”现象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以“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为例,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热点事件中网民舆论“反转”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
“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作为一起典型的热点事件,其舆论的“反转”过程充分展示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本文详细梳理了事件发生后网民舆论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影响舆论反转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与议程设置理论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舆论的“反转”现象。
本文的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本质,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心理、信息传播机制以及媒体角色等问题。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的深入研究,为未来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热点事件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阐述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以及具体的研究结果。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舆论“反转”现象,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议程设置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传播学研究,该理论主张媒体通过选择性地报道某些议题而忽略其他议题,从而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普及,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网民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成为了信息传播和议程设置的重要参与者。
在此背景下,研究热点事件中网民舆论的“反转”现象,对于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方面,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对议程设置的影响,如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
探究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对抗性解读”——以“东莞黄流事件”为例
作者: 王慧玲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41
出版物刊名: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412-41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东莞黄流事件;对抗性解码;新闻传播
摘要:连日来,东莞黄流事件已成为舆论风暴眼,随着舆论风波的爆发,人们对东莞扫黄的理解与解读已超出这一事件本身,不同声音的撕裂折射出当前中国的舆论"病灶"。
文章以经典的"霍尔模式"为理论基础,以"东莞黄流事件"为案例,探析受众对抗性解码的原因以及对抗性解码在新闻传播中的实践意义。
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读的特点
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读的特点作者:陈洪友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6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受众独立判断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
对新闻信息的解读也日益个性化,因此,对抗式解读现象逐步显现,并成为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对抗式解读”的概念首先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学者霍尔在《编码/解码》一书中提出,继而是大卫-莫利通过对电视的研究进行了证实,最后是约翰·费斯克将它放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
对抗式解读是指受众完全明白信息给出的字面意义和内涵隐义,但是却偏用自己喜爱的代码分解信息,用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方式进行解码,因此使得解码的结果与编码者所欲传达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
对抗式解读导致的是编码者的传播意图被颠覆。
对抗式解读作为传播过程中受众的一种接受方式,早就引起了我国学界的关注。
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调查组在北京地区开展受众调查时,就将新闻信任度问题列入调查问卷,问卷中发现存在受众对主流媒体的新闻信息不信任和多元化理解的问题。
1986年张骏德的文章《逆反心理的特质与成因》发表在《新闻大学》第12期,该文从受众心理角度探讨了对抗式解读,认为逆反心理在信息传播中,是受传者由心理定势的支配,对传播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从传播的相反方向得出结论,固执己见,对传播的信息与观念予以反对。
此后的研究一直顺着受众逆反心理的思路进行,直到2000年对抗式解读的概念译介到国内,研究的视角才拓展到受众的年龄、文化、职业、经验等层面。
对抗式解读理论译介过来之后,被迅速应用到非典时期的新闻信息传播、正面典型宣传以及“超女”节目等大型传播活动的解析研究。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大众传媒高速发展,媒介新闻信息的对抗式解读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我国新闻信息的对抗式解读呈现出以下特点:特点一:从隐性到显性对抗式解读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前及改革开放初期并不明显,后来才逐步显性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众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中走出来,渴望思想和个性的解放,这个时期表现出一个特征:少数人在思考,多数人在跟随。
媒体新闻反转现象的剖析思考
媒体新闻反转现象的剖析思考作者:张丽萍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媒体新闻反转一般是假新闻或者有偏见的新闻在先,对社会舆论和信息传播产生错误的引导,之后随着各类“事实真相”浮出水面,媒体开始改变报道指向,形成“后真相”这一特殊媒体效果。
由于反转新闻传播前期与后期的信息内容对立,经常出现是非逆转,面对原本极为诡奇但是却越来越“符合情理”的剧情反转,媒体要充分意识到:新闻反转的后果绝不仅是制造了众多“谣言”和“谎言”,在这些负面表象之下,还会产生深层传播危害,而这些才是导致反转事件发生后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媒体新闻;反转现象;剖析思考(一)损害媒体公信力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准确”“价值丰富”“及时完整”的新闻信息。
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行业规则层面,以及社会认知层面,媒体具有极高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的来源,既是媒体自身在工作中逐步树立的,也是社会公众集体赋予的,连接两种来源的核心要素就是“信任”。
新闻反转现象的出现,直接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同“狼来了”的故事所阐述的主题,反复的新闻反转会让公众产生类似“信任疲劳”的心态,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再苛求,而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明显“娱乐”性质的信息。
这种媒体“消费”读者,而读者“消遣”媒体的情况,让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逐步丧失。
(二)伤害新闻当事人对于新闻当事人而言,无论是“以假乱真”还是“去伪存真”的过程,都需要面对各种原本并不必要出现的影响。
某些媒体将现实中的“好人”扭曲为新闻中的“坏人”,会对新闻当事人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等多个方面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而且,这些影响往往都是带有负面的色彩,即使是通过“去伪存真”的过程,让当事人“平反昭雪”和“明证清白”,但是在“以假乱真”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生活困扰和精神打击,甚至是遭受人身安全的威胁,这从近年“人肉搜索”“微博口水战”等现象可见一斑。
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剧”成因及应对策略
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剧”成因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真相往往难以捉摸,甚至在一夜之间发生反转。
这种后真相时代的现象,也被称为“新闻反转剧”,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现象。
下面我们将探讨“新闻反转剧”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一、成因分析1. 社交网络传播的快速性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新闻信息可以在几秒内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很多并未经过深度审核的新闻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关注。
一些不实的信息,甚至假新闻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规模的传播,严重影响了新闻真相的传播。
2. 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很多时候,新闻报道都会受到记者自身的主观态度的影响。
尤其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敏感领域,新闻媒体更容易出现选择性报道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新闻真相往往难以被客观地呈现,容易引起观众的怀疑。
3. 缺乏深度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只是匆匆浏览新闻,很少做深度思考和分析。
一些不实的新闻往往容易被人们接受,导致新闻真相的被歪曲。
二、应对策略1. 提高媒体素质新闻媒体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把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假新闻和不实信息的情况。
媒体应该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记者采访报道的技能和水平,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 加强新闻监管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新闻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新闻监管制度。
对于出现假新闻和不实信息的情况,应该严格追究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避免假新闻和不实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
3. 提高公众的信息素质公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应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不轻易相信一些不经证实的消息。
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应该保持头脑的清醒,做深度思考和分析,尽量避免被一些不实的新闻所误导。
4. 倡导理性传播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倡导理性传播,提倡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
在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过度夸大和渲染,做到客观公正、准确真实。
公共事件中媒体遭遇逆向解读的原因探析
指的是受众认为媒体对于某一事件 的报道是否客观, 在很大 的现象 , 正是受众独立意识提高的表现 。 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个人好恶与预存 的偏见 。通俗地说就是 伴随着受众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新的传播手段的不断涌现 , 凡是新 闻报道与我意 见不合 的, 就不算是客观 的: 此外, 越有 媒体塑造在 自身影响力和公信力上的道路上应愈加尽心竭力, 预存立场的受众 , 越会认为媒体的新 闻报道不客观, 充满偏见。 努力扭转在 受众 中已经 形成 的刻板 印象和 “ 逆向解读” 模式 ,
受众 意识 的发展 以及社会背景等 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 以求在这 一问题上形成清醒、 全 面的认识。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G 2 0 6
近年来, 媒体对药家鑫案件 、 温州动车事故及李天一案件 说的“ 媒体敌视偏执” , 带着 反讽 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新闻报道。 等 公共 事件 的报道 , 在 报 道立 场 、 人 文 关怀 等 方 面屡 受 质疑 , 甚 譬如 “ 李刚案” 中, “ 我爸是李刚” 究竟是在什么样 的语境中出 至是遭遇逆 向解读 。经过新闻专业主义培养 的新闻工作者精 现的 , 对受众来说似 乎显得不再重要 , 而这几个字却直戳受众 心采编的稿件, 屡屡与受众观点背道而驰 。 在当前受众意识不 的精神软肋, 使受众情绪中“ 官 民对立” “ 贫 富差距” 等一系列 断增强, 以及新媒体迅速发展引发社会 意识和社会结构逐渐发 情绪喷薄而出, 使得这种情绪成 为一 时的主流, 淹 没了那些试
会情绪的事件面前, 不少报纸 的报道和 电视节 目的解读 , 又往 微博等 自媒体 的兴起 , 人们获取信息 的渠道更为多元 , 信息的
往在报 道方式上不能有效地反映和引导受众情绪 ,造成报道 多方印证正在逐渐成为受众接受信 息的一种潜在意识, 越来越 立场不平衡, 使得报道本 身授人 以柄 。 多的受众在长时间以来林林总总的信息洗礼 中日渐成熟 , 形成 公共事件 是社会 目光的焦点所在,因此媒体对于公共事 独立和理 l 生思考的习惯 , 接收信息时的思辨心理和理性心理使 件 的报道往往能够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应 。某些媒 受众 再也不会像之前一样 , 对某个媒体的报道一味追随。 体长期以来形成的报道风格和习惯 , 给受众留下了缓慢、 隐瞒、
信息对抗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信息对抗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对抗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模式和效果,还为应对文化传播中的各种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信息对抗技术,简单来说,是指为了获取、保护、利用和破坏敌方或己方的信息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策略。
在文化传播中,信息对抗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加密与解密信息加密是保护文化传播中敏感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文化交流中,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版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例如,对于珍贵的历史文献、艺术作品等,通过加密技术可以确保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解密技术也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历史原因或技术限制,某些文化遗产的信息可能被加密或难以解读。
通过解密技术,可以恢复和揭示这些被隐藏的文化信息,为文化研究和传播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源。
二、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在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极大扩展,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复杂多变。
信息对抗技术中的网络舆情监测手段,可以实时跟踪和分析公众对特定文化现象、文化作品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对大量网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和热点问题。
基于监测结果,利用信息对抗技术中的引导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
对于正面的文化传播内容,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其广泛传播;对于负面的舆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澄清和纠正,避免其对文化传播产生不利影响。
三、虚假信息的识别与防范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的出现可能会误导公众,破坏文化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信息对抗技术中的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识别虚假的文化信息。
例如,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图像的鉴定等手段,判断其是否存在篡改、伪造等情况。
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利用信息对抗技术可以迅速采取防范措施,如删除虚假内容、发布权威辟谣信息等,以减少其对文化传播的危害。
信息对抗中的信息传播与舆情分析
信息对抗中的信息传播与舆情分析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对抗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信息传播与舆情分析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国际政治、商业竞争还是社会热点事件中,信息的传播和舆情的走向都可能对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传播在信息对抗中犹如无形的战场。
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和目的性的行动。
信息传播的渠道多样,从传统的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到新兴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每一个渠道都可能成为信息对抗的阵地。
在信息对抗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常常决定了其影响力。
一条热门的社交媒体帖子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数以万计的人浏览、转发和评论,从而迅速形成舆论风暴。
而那些能够迅速占领传播制高点的一方,往往能够在信息对抗中占据主动。
例如,在某些国际争端中,一方可能通过迅速发布权威的信息声明,抢先在国际舆论中树立自己的立场和形象,从而影响其他国家和民众的看法。
这种快速传播的信息,若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甚至能够改变整个事件的发展方向。
同时,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充满了策略性。
虚假信息、夸大其词、片面报道等手段常常被运用。
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可能会故意制造虚假的“热点”,通过大量的水军和机器人账号来扩散,以达到误导公众、扰乱舆情的目的。
与信息传播紧密相连的是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就像是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方向的指南针。
它通过对大量的公众意见、情绪和态度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舆情分析首先需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
这并非易事,因为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数量庞大且繁杂。
从纷繁复杂的言论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
分析舆情的走向和趋势是其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公众意见的变化进行跟踪和分析,可以预测舆情的未来发展方向。
例如,当某个社会事件引发公众关注时,通过对初期的舆情反应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出公众的关注点和情绪倾向,从而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信息对抗中的信息传播与舆情分析技术
信息对抗中的信息传播与舆情分析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使得信息对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信息对抗中,信息传播和舆情分析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形象和利益,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传播在信息对抗中是一种有力的武器。
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等,将特定的信息快速传递给目标受众。
这种传播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有意的信息传播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旨在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如宣传某种观点、影响公众舆论、破坏竞争对手的形象等。
无意的信息传播则可能是由于信息的误传、误解或者个人的随意分享而导致的。
在信息对抗中,信息传播的策略和技巧至关重要。
传播者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心理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制定吸引人的信息内容,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
例如,如果目标受众主要是年轻人,那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可能会更加有效;如果目标是传递权威和准确的信息,那么通过官方新闻媒体发布可能更能获得信任。
同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是影响信息对抗结果的重要因素。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一条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
如果传播的信息不准确或者存在误导,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信息对抗中,传播者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信息错误而导致的不良影响。
舆情分析技术则是信息对抗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舆情是指公众对某一事件、问题或话题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对舆情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公众的关注点、情绪倾向、意见分布等,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舆情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新闻报道的反馈、网络论坛的讨论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无关和重复的信息,提取出有价值的内容。
接下来,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分析、情感分析、话题分析等。
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媒介诱因分析
见解和主张,但总体来说仍然没有摆脱传者设置的总体信息 成为人们生存的空气,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工作生
框架,意义可以部分传递给受众,这种模式差强人意,勉强 活学习等都须臾离不开媒介的介入。因此,作为个体的负面
可以接受。对抗式解读模式中,受众对符号进行了完全相反 态度的形成也离不开媒介的强烈影响。
东南传播 2019 年第 7 期(总第 179 期)
传播视点——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 ——本栏目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
组织的工作机制及传播者的工作惯性等方面考虑,可以为受 众进行信息解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新闻处理的事件意识导致信息碎片化,不利于受众 整体把握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在引述关于新闻 的定义的时候,有个关键词经常被人们忽视,那就是新闻是 对事件的报道,新闻所关注的核心本质上是事件。这就意味 着,新闻记者选择新闻的指导思维是事件思维,而非问题思 维。事件体现为人物、地点、时间、经过、原因、结果等要素, 是 一 个比 较 完 整的 过 程,事件思 维 即 指 记 者关 注 的出发 点 是事件的六要素。而问题则是社会经验的建构,是对日常生 活的分析性解释,问题可能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果[2]。问题 思维即指考虑问题时会从事件的前因后果出发,将事件看作 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仅关注事件的六要素,同时关注事件 的背景、意 义、价 值和影响等。事件思 维 有助于 记者 快 速的 将目光聚焦于社会中的变动,有助于记者快速地构思新闻, 及时地报道社会的细微变动,发挥媒体“社会瞭望者”的功 能。在事件思维的指引下,许多记者重点关注的是社会中人 物的言行、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将事件变为一个有始有 终的过程。
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过程的碎 一个常态。在对新闻报道的反馈中,大量的对抗式解读充斥
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媒介诱因分析
本刊特稿NEWS RESEARCH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媒介诱因分析□赵玉桥【摘要】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的三种受众解读新闻的方式中,对抗式新闻解读正在成为新闻解读的主流。
从传播者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过程的碎片化、模式化信息处理方式,对政府信源的高度依赖等难以克服的诱因,同时还有新媒介传播者对新闻真实性、情感和态度的不当处理方面。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受众在信息解读时的心态和习惯。
【关键词】对抗式解读;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介诱因网上浏览新闻时经常会发现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在许多新闻的跟帖中,无论内容是揭露性新闻还是纯娱乐类的新闻,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总能在新闻跟帖中发现一些负面的、调侃式的评价内容,许多评论者总是以悲观的、愤世嫉俗的态度看待事件,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路对新闻进行解读,偏离了新闻的初衷。
一、传播中的不和谐因素一一对抗式解读英国文化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受众(解码者)和传者(编码者)之间符号的传播本质上是意义的传递过程,编码者所使用的是象征符号,象征符号的多义性与约定俗成决定了象征符号在意义上的模糊性,同时.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图示、价值观、社会观等差异,这也决定了他们对符号进行解读时会因人而异。
受众(解码者)在解读媒介信息时,有三种解读的立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相应的解读方式也分为三种:偏好式解读(优势解读或优先解读)、协商解读(妥协解读)、对抗解读(抵抗解读)。
偏好式解读模式中,受众完全理解了传者通过象征符号传递的意义,和传者希望传递的意义完全一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信息传递模式。
协商解读模式中受众对传者通过符号传递的意义并不是完全赞同,他们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但总体来说仍然没有摆脱传者设置的总体信息框架.意义可以部分传递给受众,这种模式差强人意,勉强可以实现传播效【作者简介】赵玉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沙学院讲师。
浅析对抗式解读现象的成因
浅析对抗式解读现象的成因
夏峰琳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16(0)7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话语资源的重新配置,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解读。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在《编码/解码》一书中将受众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顺从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
其中对抗式解读是指:解码者自行找来一个诠释架构,使得解码的结果与编码者所欲表达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
在日常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报道的结果常常都有悖于媒体进行相关报道时的初衷,本文试图从社会现状、传媒格局、编码者以及解码者四个方面来探析对抗式解读现象的成因。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夏峰琳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讲授式教学法”缺位现象的成因与举措 [J], 吴昌龙
2.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读的成因探析 [J], 陈洪友
3.从地质现象看成因——浅析哈尔滨地区岗阜状平原上部粉质粘土的成因 [J], 林
树杰;于飞
4.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对抗式"解读成因 [J], 许明月
5.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码现象论析 [J], 任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码现象论析
作者:任胜
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05期
摘要:“对抗式”解码主要是受众理解新闻符码意义的时候持有的假设“立场”,实际上就是社会情感的一种表达和反映。
除文字表达以外,还包含有表情包、视频混剪和网络流行语等。
新闻主题、媒介身份和文本制作的专业性和传播时机的及时性等很容易引发“对抗式”的解码现象。
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来说,提升新闻文本自身的质量、维持良好的对外形象、认同新闻传播的规律是有效解决“对抗式”解码现象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新闻传播;“对抗式”解码现象;论析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5-00-02
传播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分享和交流。
在传输意义的过程中,传和受二者对意义的理解和分享上经常会出现不对称性。
霍尔在《电视话语的编码/解码》当中,曾指出在解码时受众有可能会产生三种不同立场的理论假设:分别是对抗式、主导式以及协商式,这从侧面揭示了传播时信息和意义不仅是单纯被传递,而是被生产出来的机理。
不可否认,霍尔这种表述相当概括,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探究,尤其是“对抗式”解码方面,所以本文主要在详细叙述“对抗式”解码理论含义的前提下,与新闻传播的实践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了“对抗式”解码现象。
一、“对抗式”解码的概念及其表达模式
这里所说的“对抗式”解码主要指的就是对受众在接受新闻符号意义的时候始终维持“立场”的一种假设。
而大多数情形下我们所说的“立场”,主要指的就是在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所抱有的一种态度。
在人们妥善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其所处的地位是对事物展开仔细观察的有效出发点,它在构成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角度的同时,也相应对人们站在相反角度上认识并观察事物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社会地位不同,即使事物一样,通常情况下也会表现出大不一样的观点。
另外,“对抗式”解码仅属于当受众接受新闻符号意义的时候坚持的三种立场方式里的一个,更并不代表它是唯一的。
我们这里提到的三种解码立场,实际只不过是霍尔从类型学这一层面上,将复杂的主观思维转变成简单化的主观思维。
虽然这样的归类方式有可能不会对人们理解不一样的解码立场有所帮助,可是这仅属于理论化的。
在新闻接受中,受众理解新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极为繁琐的过程,其中包括有各式各样无法言说的隐藏因素,且受众不同在接受中“对抗”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依照霍尔所言,“对抗式”解码属于受众“主观故意”的一种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他/她对话语中给出的字面意思和内涵完全能够理解,可是其偏偏选择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来进行译码。
这种解码立场不同于主导式与协商式。
存在于主导式解码立场中的受众群在解码的时候通常都会处在不自觉的状况下。
而在协商式解码中,通常都会包含着极多的“误解”成分。
从编码跟解码这两者各自地位关系展开分析可知,“对抗式”解码属于主动选择,其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反抗表征。
所以,在整体上来看“对抗式”解码意在解读新闻意义,但实际上则不是这样,其主要是对社会情绪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
解码的时候“生产”出来的话语意义具有很多种形式。
“对抗式”解码除了可以表现为直接反驳字面意义这种形式以外,还可以表现为对其的一种嘲讽姿态。
最近这几年网络“恶搞”极为流行,在新闻解读当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高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新型的“对抗式”解码形式。
收受新闻的时候读者通常保持戏谑态度进行评判,反向式来解读新闻,进而把新闻字面意思完全颠覆。
现阶段比较普遍的几种形式主要有:
(一)视频混剪
这种方法属于“恶搞”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把带有浓烈色彩和极易引发分歧的新闻视频拆分开,再重新加以拼接,单独配上字幕,给人一种颠覆权威的感觉。
微博中广为流行的一些视频就是这样,比较常见的就是那些“大V娱乐博主”把电视剧片段重新配音,通过调侃性的话语加上娱乐性的画面代替原来的情感含义,进而在视觉上带来一定的冲击,给人以不一样的情感表达。
(二)表情包
站在传播学的角度上分析可知,表情包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更好的填补文字传播的不足。
线上根据微信和QQ等社交APP的传播与面对面进行传播相较来说,缺乏表情等的趣味性。
可是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常常会将视频新闻当中的部分片段通过截图等形式制作成动态图片,旁边再加上文字,进而做成各式各样能够准确表达意思和情绪的表情包。
(三)网络流行语
这样的对抗式解码通常被段子手所喜爱,他们经过再次加工,利用文字和符号,彻底将报道中的优势意义颠覆。
比如说,“源龙星,我们走”最初是游戏王YGOcore里面的玩家梗,而加上当时一位人气很旺的游戏主播尤其喜欢说“皮皮虾”,于是一些“热心网友”就将这二者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皮皮虾,我们走”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并相应衍生出了很多皮皮虾魔性表情包。
二、产生“对抗式”解码的直接原因
(一)文本制作具有很强的业余性
我们可把对新闻的“对抗式”解读看作新闻文本发展的必然。
首先不管是哪一种文本,都是编码的作用,而编码之后的文本通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支配集团的利益,指导受众在特定意识形态中根据某种方式展开解读。
另外图像符号极容易被解读成一种自然形象,这不仅仅是因为视觉符号尤其的分散,更主要是视觉符号缺乏任意性。
在诸多表意符号当中,语言可以说是目前新闻制作文本中最为根本性的一种符号,可是其在表达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说写作新闻的时候有没有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最佳的语言,不仅是对新闻文本制作的专业水准衡量的标准,同时也是防止出现“对抗式”解读的有效方式。
(二)社会关系具有冲突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数情况下会处在社会关系中,这种社会关系在特定情况下对人们阅读时的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新闻传播是传播方跟接受方展开信息交流、共享的一个过程,随着“对抗式”解码的出现,新闻意义共享跟传统相比,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破坏,其中社会关系缺乏和谐性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可是同时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也相应显现出来,社会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这样的复杂性甚至侵入到了新闻接受领域中,导致受众在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时候常常带着一种抵抗情绪,导致“对抗式”解码得到了生长和滋养。
三、有效破解“对抗式”解码的方式途径
(一)对新闻传播中的规律予以尊重
在我国,受众对媒体新闻持有的一种普遍态度就是:新闻具有极强的说教味。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其中没有清晰定义出新闻和宣传的含义却是最为主要的。
新闻和宣传都属于人们生活当中信息传播的一种或者二者虽相互关联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宣传的劝服性更强,而新闻则具有极强的告知性。
可在社会实际当中,由于宣传自身的依附性,新闻因为具有容易掩盖宣传意图的效果等有利条件,就会被宣传优先选择和利用,导致大多数的宣传内容凭借新闻形式而出现,抑或是为新闻附加超出自身的宣传任务,使宣传和新闻二者的区别并不是那么明确,导致受众开始逐渐新闻,更严重的还会对此产生反感。
所以使新闻回到正轨中来,根据新闻规律进行传播,是防止“对抗式”解码产生的有效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创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媒体只有具有良好的形象,受众才会愿意选择相信它,才会容易实现期望的传播效果。
极佳的形象利于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得到声望和回报,声望回报主要包括注意力回报和影响力回报这两种。
所以说,创建媒介形象是一个和媒体影响力以及受众对媒体态度有所关联的重要问题。
衡量媒介的形象有多种标准,但其中公信力是首要的,一旦没有了公信力,媒介的形象就会马上崩塌。
所以对于不良广告和虚假新闻等这些会有损媒介公信力的新闻,我们一定要尽力规避。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对“对抗式”解码现象展开了一系列分析和探究,并对其出现的成因展开了相应的描述,通过分析发现,“对抗式”解码是需要社会和政府以及媒体等共同努力和解决的一大课题,其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正强.新闻传播中“对抗式”解码现象论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10):42-47.
[2]孙文时.“恶搞”新闻的对抗式解码论析.《文存阅刊》,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