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初三政治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0089e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c.png)
初三政治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0年1月1日,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①表明我国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③有利于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成果,有利于我国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融入世界发展当中,所以①③是正确的;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基石是四项基本原则,所以②是错误的;④是我们国家各项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不能构成本题的结论,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我国在1990—2005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6%,现决定到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
数据及漫画启示我们①必须发展低碳经济②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④必须降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知识。
回答漫画类试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漫画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从材料中的表述和图片内容看,本题体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内容,在具体做法上,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停止发展,故排除④项。
3.“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
它脱胎于汉字“人”的蓝色小孩,寓意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美好。
它挺胸抬头,双手伸展,显示包容和热情;“海宝”告诉我们①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②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要走和平发展之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如何发展的相关知识。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国情部分考点三重点题目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国情部分考点三重点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6abe054240c844768eaee53.png)
考点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1、发展挑战:人口问题日益严峻、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P76(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增)(1)是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必要性)(2)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现状)(3)资源、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危害)(4)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重要性)4.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国家:(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008年各地中考政治有关节能减排试限塑令主观题
![2008年各地中考政治有关节能减排试限塑令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458d451711cc7931b7168a.png)
08各地中考试卷节能减排主题1、(福建泉州市)29.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材料一:2007年9月1日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二: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泉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泉州将打造海湾型生态城市。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2分)(2)请结合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谈谈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4分)(3)为把泉州建设成为海湾型生态城市,你在“节能减排”方面能做些什么?(4分)29.(10分)(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分)(2)①我国的资源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环境形势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分)②面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的长远发展。
(2分)(3)①提高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②关心身边的环境,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节水、节电等;③向身边的人宣传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
④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4分)评分说明:第2小题第②点考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符合题意要求,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第3小题若能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
答2点给3分,答1点给2分。
考生若从其他方面作答,符合题意要求,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广州市20.( 12分)今年第16个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
目前我国城市90%以上城镇水域受到污染,大中城市自来水的水源合格率只有约70%。
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讲解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b219445cc7931b765ce15a9.png)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 它每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 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 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 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 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
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hthttpt:p/://w/wwwww.s.jszjsztsntbnybyy.yc.ocmom/3/6a5mbpejtgwwf/z/
2004年11月17日
复习提问
httph:/tt/pw:/w/w.wsjwzs.tsnjzbsytny.bcyoym.c/o3m65/ybienthzext/ytz/
hthtptt:p//:/w/ww.wsj.zssjztnstbnybyy.cyo.cmom/a/mbaetm3y6h5xysl/yl/
麻雀与樱桃
中世纪的欧洲,有一个叫普鲁士的国家。国王菲 特烈酷爱樱桃。他在果园里栽了许多樱桃树。有几次, 国王到果园,看到小麻雀也在啄食樱桃,心里很是生 气,就下命令:“消灭麻雀有功者,本王要重赏!” 于是全国上下大肆捕杀麻雀。两年以后,麻雀和类似 麻雀的小鸟少了许多,可是樱桃也被害虫吃了个精光。 国王终于从教训中醒悟了,他知道了麻雀虽然啄食樱 桃,但不影响樱桃的生长,更重要的是麻雀还啄食树 上的害虫。他把麻雀捕杀了,却再也吃不到樱桃了。 国王再次下命令:“保护麻雀!”
人口问题严峻性
人口多,增长快 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②劳动力供大于求,使就业压力沉重;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③人口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的压力日益沉重。
怎样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优 http://whtwtpw:/.s/jwzswtnwb.ysjyz.sctonmby/y2.8c3o6m5/3y6h5xwsyaln/gzhan/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e487259c5901020206409c07.png)
孜隽陈
习练固巩
分析下面两幅图,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巩固练习4
人
从
众
森
林
木
人
从
众
孜隽陈
木
林
森
识知保环
环保知识什么是地球资源?
地球资源指地球可提供给人类衣、食、住、 行和医药所需要的物质原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包括淡水、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炭)、森林、矿 藏耕地和动植物种类。其中,石油、煤炭、矿藏 和原始森林经过了数百万甚至上亿年的时间才得 以形成,是不可再生的。地球上动植物种类的多 样性也经历了同样漫长的形成时间,它们消失、 灭绝之后也不可再生。
5.增强环保意识,要求从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
1
孜隽陈
点要识知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 2.资源利用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
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1.土地生态的恶化。2.水资源的污染。 3.大气污染的加剧。4.森林草场的减少。
C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
2.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是因为( C )
A.资源的品质不高
B.后备资源充足,不必提高利用率
C .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3.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2%,耕地面积却只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
的7%,世界人均耕地 4.05亩,我国人均耕地只有 1.16亩。说明( A )
每年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许多国家的 首脑和负责环境的官员都通过各种媒体和途径, 表达本国的环境主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在这一天纷纷走上街头,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动,呼吁人们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2865b4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3.png)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二、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1. 资源问题(1)资源短缺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如淡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资源利用效率低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例如,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3)资源开发不平衡我国资源开发地区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相对丰富,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不足。
这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 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雾霾、扬尘、酸雨等现象频发。
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致我国水体污染严重。
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
(3)土壤污染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和生态平衡。
(4)生态系统退化过度开发、乱采滥伐等导致我国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1. 资源对策(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支持。
(2)优化资源开发和配置合理规划资源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减少地区间发展差距。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开展国际资源合作,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2. 环境对策(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ppt
![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2df7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2.png)
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
01
03
02
04
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责任与担当
01
资源紧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03
教育宣传:加强资源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04
噪声污染: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4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环境执法力度
01
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02
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0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0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资源分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4
未来我国资源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01
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2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03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04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0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6
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水资源的紧缺与污染
1
水资源的紧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
2
水资源的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影响水质和人类健康。
3
水资源的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正视发展挑战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正视发展挑战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362e8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1.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当前的人口状况,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呈现的新特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了解我国当前资源环境基本国情,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节约资源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能力目标:认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及基本国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认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态度认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教材74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请学生思考回答后面的问题思考:这些广告涉及生活中的哪些主题?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以上广告涉及捕杀野生动物、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主题。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必须正视发展挑战,建设美丽中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人口现状1.结合PPT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特点2.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3.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4.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1.材料呈现:人口与森林资源变化示意图2.思考: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3.师生共同总结:(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专题07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学,含答案)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专题07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4183b5852458fb760b5695.png)
专题07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学)一. 基础知识填空1.我国的邂国鶴珈国自然谱源总軍大,种类多,但人均恪源占有犀少、开发难唐大.犹国自然協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掲矢浪着严氧2.我国的环境问題主藝表现在:污聲物排就量还相些大,远远高于自净能力,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 部分地区水土涼失严、荒漠化傍在加剧.盘为什么要保护环境;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②环境间题会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生态平衡③保护环境育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翟设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二可持续发展就噩荷川斗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斥亘需求的能力的境展.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要求人类与自纭和谐共外,认识到白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両负的责任.鼻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人口问题、环境间题、资源间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间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噌、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畀间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②面对人口剧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册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戚为人类的共识。
二. 基础知识延伸1.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国家:要实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青少年:宣传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倡导绿色出行等。
2.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做法:①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青少年的做法:①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做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者。
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倡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少开空调、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等,努力做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者。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教材小栏目问题解答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教材小栏目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209810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9.png)
(2)①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会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不利。
②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也会倒逼中国加快对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改革,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依靠人力投入转向依靠创新,转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P77】探究与分享:(1)你对上述环境问题的危害了解多少?(2)有人说,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你如何看特这个观点?参考答案(1)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①如果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清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则必然带来环境破坏和然资源短缺。
②如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P78】探究与分享: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的观点是错误的。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忘环境的破坏,严近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②“我国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实资源”的观点是错误的。
资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如果不立足本国的资源国情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而依靠国际市场,必将受制于人,经济很难持续发展。
③“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环都很严重,因此更需要合理利用资源。
6.【P79】探究与分享:(1)你遇到过小源日记里描述的霾吗?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2)查找资料,了解造成霾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羅做些什么?参考答案(1)遇到过危害有:①霾会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会加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还会诱发肺癌②霾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大,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心力衰竭;③霾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④霾不利于儿童成长,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⑤持续的霾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
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073ee481c758f5f61f67e5.png)
2011年2月25日清华大学气候政策中心发布 的《2010中国低碳发展报告》显示,“十一 五”期间,中国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提出 的能耗降低20%的节能目标,有效地逆转了中 国在2002——2005年期间能耗强度上升到趋 势,成功向低碳化转型。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着力实施什么战略?为 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 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影响)
人口
过快增长
资源和环境
沉重负担
就业 经济增长 影响增强 综合国力 人民生活水 影响提高 平
压力越来越大
影响速度和规模
资源形势: 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工业用水 50% 矿产 能源 30—50% %
70—80%
80% 40—80% 40%
结论 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不尽合理,不够
科学,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依靠科技
白 色 污 染
大 气 污 染
大气污染
河流的污染 土地荒漠 大气污染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 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加大。
大熊猫:野外生存 有1000只左右
1.环境恶化加剧了自然 灾害的发生 2. 环境恶化威胁了生 态平衡 3. 环境恶化危害人们 的身体健康
我国面临严峻的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资 源
人 口
危
害
阻碍
环 境
经 济 发 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ppt
![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12b6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f.png)
资源短缺问题 突出:部分资 源面临短缺, 影响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
4
资源环境问题 加剧:资源过 度开发和消耗 导致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问 题加剧
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1 空气污染:雾霾、 PM2
水污染:工业废
2 水、生活污水等 导致水质恶化, 影响饮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重金 属、农药残留等
3 污染土壤,影响 农业生产和食品 安全
识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01
科技创新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的关键手段
03
加强科研投入,提高绿色技术 的研发能力
05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绿色技术成 果,共同应对途径
04
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
方式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加强资源环境 保护,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 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资源 环境问题
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倡导绿 色生活方式
加强科技创新, 研发资源环境 友好型技术
制定长期资源 环境战略,确 保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
成压力
环境污染: 我国环境污 染严重,对 全球环境造
成影响
生态破坏: 我国生态破 坏严重,对 全球生态造
成威胁
应对措施: 我国需要采 取有效措施, 应对资源环
境问题
强调采取有效措施的紧迫性
01
02
03
04
资源环境形势 严峻,影响我 国可持续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 缓解资源环境
压力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资源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ac47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3.png)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言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发展迅猛经济的国家,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恶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当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能源资源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能源资源的供应形势日益严峻。
首先是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煤矿灾难频发和环境污染严重。
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依赖进口,使得我国对国际油价的波动高度敏感。
此外,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仍然较为有限,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水资源水资源是维系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资源,但我国水资源面临严重短缺和污染问题。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塌陷等问题。
南方地区则面临着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矿产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资源衰竭和环境破坏。
尤其是稀土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显著。
此外,矿产开采行业的粗放式发展也导致了大量的矿石浪费和尾矿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负担。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大量的废气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特别是我国的城市,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造成了空气质量下降,使得许多城市常年笼罩在雾霾之中。
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用药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许多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严重污染。
水污染不仅使得水资源难以利用,也危害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
土壤污染工业活动和农业用药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加剧。
工业废弃物和农药残留对土壤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丧失了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土壤污染对农业产出和食品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解决方案资源领域在能源领域,我国应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和环境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和环境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db3d1422580216fc700afdd0.png)
大家谈
1.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在保护环 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青少年 能做些什么?
1.市政府规定从 1999年1月1日起,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一 律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
2.2002年市政府将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市作为新一届 政府的奋斗目标之一。组织实施《苏州市2002年太湖水污染防治工 作计划》。全面启动市区重污染源的搬迁治理工作,苏州水泥厂等一 批地处城区的污染企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停产关闭, 3.2002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中考”、“高考”期间建筑施工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中考”、“高考”期间,市 区各建筑工地、市政工地原则上不得夜间施工,考场周围100米半 径范围内的工地,昼间必须停止一切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施工。
4.2003年苏州市推广机动车使用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加大了机 动车监管力度,对尾气超标或到期车辆实行限期淘汰和报废制度。 市政府发布通告,规定了摩托车、助力车的禁行时间和线路,强化 车辆检验和报废制度。市区共淘汰燃油助力车、摩托车33165辆, 其中燃油助力车27674辆。
增强节约资源意识;努力提高环保护意识,认真 落实环境行动,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与一切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制作:邢建方
复习提问:
1. 我国的人口现状有什 么特点?
2.人口过快增长会对资源 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一、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 源相对紧缺 2.资源利用率不高,后备 资源不足 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组合错位
讨论题
为什么说:“我国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 小国”? 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
巩
固
练
习
下面这张图说明了什么?这幅图给我们什么警示? 人 从 众
第一框题(板块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第一框题(板块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d5f65e6bd97f192379e927.png)
板块一 我国存在严重的致人口富、资源、环境问题
世界各国土地面积在世界中的比重
14% 12%
12.8%
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大
10% 8%
7.5%
7.2%
7.1%
6%
4%
2%
0%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板块一 我国存在严重的致人口富、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 (单位:亩/人)
30 25.9 25
我国的资源状况的国情形势与影响: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资源 少,资源相对紧缺;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资源的重要国情)
因此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这会影响到现 代化建设的成败,影响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板块一 我国存在严重的致人口富、资源、环境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1990~2009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 5.6倍,但是能源消费增长了2.6倍、成品钢材消费增长 了9.3倍、水泥消费增长了6.9倍、有色金属消费增长了 13.2倍、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2.4倍。
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进行了排名, 2009年在参与排名的72个国家中,丹麦的“成绩”最高, 越南“垫底”,而中国排名第69位。
报告称,目前,中国的SO2、化石燃料燃烧和能源使 用产生的CO2等污染物排放量,位居世界首位。
板块一 我国存在严重的致人口富、资源、环境问题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高达 69%,但每年消耗的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靠 进口,而且他们还把用过的筷子回收制成纸 浆。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约96%的一 次性筷子来自中国,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 家,却“吝啬”到全靠进口解决一次性筷子 生产的程度;然而,中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7 %,却大量砍伐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换取外 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ppt
![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51d6b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e.png)
04
建立健全法律 法规体系的具 体措施:加强 立法,完善执 法,加强监管, 提高公众参与 度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1
制定资源环境保护的 法律法规,明确责任 主体和监管机制
2
建立资源环境保护的 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 确保可持续发展
3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 科技研发和推广,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演讲人
目录
01. 引言
02.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分析
03. 石漠化
04. 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影响
05. 我国应对资源环境问题 的政策措施
06. 结论
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01
资源消耗:我国资源消耗量大, 对全球资源造成压力
03
生态破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02
环境污染:空气、水、土壤等环 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问题日益严重
4
气候变化:全球气 候变化加剧,对我 国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5
国际竞争:资源环 境问题已成为国际 竞争的重要领域, 我国面临严峻的国
际竞争压力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资源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 环利用,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加强环境保护,减 少污染物排放,改 善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产业,推 广绿色技术,降低 资源环境压力
资源环境问题影响国际合作:资源环境问题可能导 致国际合作受阻,影响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01
法律法规的重 要性:保障资 源环境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 展
02
法律法规的现 状:存在不足, 需要完善
03
建立健全法律 法规体系的必 要性:提高资 源环境管理水 平,促进资源 合理利用
政治辨析题
![政治辨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d0d53e3968011ca30091eb.png)
政治辨析题1、只要保护环境资源,就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可持续发展就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保护环境。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因此,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还要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3)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所以,我们应认清我国基本国情,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必实行对外开放。
(1)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2)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现化化建设的必要选择。
(4)所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要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只要充分发挥先富者的示范效应,就能实现共同富裕。
答:(1)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所以首先必须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资源》
![《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6034539369eae009591bec08.png)
《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资源》1、学习环保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提高公民意识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4.勇于同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5、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有关的问题,谈意义、好处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要国情)2、有利于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有利于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现实意义。
国家怎样保护环境和资源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保障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5、相关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查处排污和浪费资源的不法行为。
第二篇:怎样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
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
下面几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第一,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第二,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导学人:孙洪盛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
3、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教学难点:解决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措施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知识竞赛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以“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专题,从文献(杂志、报l纸)和附收集资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资料。
然后,借助整理好的资料认真预习本框内容。
2、师准备若干与“环保”有关的小礼品作为奖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
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提问: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
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地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慈祥的母亲,她那博大胸怀蕴藏着的无穷宝藏,似乎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乳汁"。
于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人类愈益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至于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
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的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
资源、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终于被人类所认识,被人类提出来了。
中国,同样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
活动探究教师:(饱含激情、充满挑战地)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超级擂台赛。
参赛者是左边两排同学组成的绿队和右边两排同学组成的黄队。
今天的超级擂台赛上,任何一位同学只要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就会问赢得10分,累计得分最多的队将成为今天擂台赛的冠军。
绿色代表生机,是大自然的颜色,黄色代表着热烈,是炎黄子孙的肤色。
今天绿、黄两队定有不俗表现看谁赢得最后的胜利。
(举例并讲解:2002年春席卷大半国土的沙尘暴)这次沙尘暴,许多城市受到了袭击,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沙尘暴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竞赛过程超级擂台赛进入第一个环节:智慧抢答。
第一个问题:书P65“想一想”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请依据课本予以分析说明。
(意在检查学生对课本预习情况,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这是我国资源的最基本国情。
第二个问题:请谈谈我国资源优势是怎么转变成了资源劣势的呢?(意在引导学生联系"人口国情"来分析理解"资源国情")(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造成的。
把我国较大的资源总量作为被除数,把巨大的13亿人口作为除数,所得商就是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它很小。
这样一说,我们就好理解了。
(进一步追问)除了人口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吗?(意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还有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
而且,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够高,许多资源,如矿产资源还躺在地底下,只有开发出来,才有实际意义(鼓掌)。
另外像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我国就利用得不够,如国外还有太阳能汽车……第三个问题:以水资源为例,谈谈我国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哪些巨大损失和浪费?(意在诱导学生密切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学生1:日常生活中,有人洗手、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有的用完水后不把水龙头拧紧,有的人甚至开着水龙头"冰镇"瓜果或冲洗衣物。
这些"无意"的行为让大量的水白白流失。
学生2:全国多数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致使水的损失率很大。
实验发现,一个水龙头如果一秒钟漏滴一滴水,一年便漏滴掉360吨水,而全国不知有多少水龙头在常年漏水。
学生3:我国农业生产大多数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即使是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上游灌区和饱受黄河断流之苦的河南、山东两省引黄灌区也是如此。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单位粮食用水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工业每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一二十倍。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看来,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抑或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合理、不科学用水、浪费水的现象相当严重。
第四个问题:请结合了解到的时政资料谈一谈:我国目前的资源形势如何?(意在鼓励学生关心时政、培养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1: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
国家对西部的投入将主要放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说明我国西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学生2:2001年8月19日上午,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通天河畔,可能是《西游记》中的那个通天河(学生笑),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揭幕,这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此外,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有关地区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这些都说明,一方面我国资源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我国已开始着手保护自然资源。
学生3:"四大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基于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严重不均而启动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很好!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
"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超级擂台赛进入第二个环节:同舟共济。
比赛规则是:1.围绕"我国面临严重环境问题的十个方面的主要表现",首先由绿(黄)队提供某一观点(即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下同),让对于黄(绿)队展示佐证该观点的材料。
然后由绿(黄)队用多媒体展示内涵某一观点的材料,由对手黄(绿)队根据材料提炼出这一观点……两队角色轮换,逐条推进。
2.提供材料的队员必须上台亲自操作多媒体设备,并朗读材料。
(通过学生竞争、协作,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在训练多媒体使用技能中,学会归纳、演绎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后回答,略)教师:(归纳)综合同学们的看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然而,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是什么?(意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看书,教会学生分析、归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课本仅举了两个主要的方面。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吗?(意在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从多方面剖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哪怕答案包含在课本中所讲的"两个方面"中,也要予以肯定和赞赏)学生1:我认为限制外来人口进城是一个因素。
像北京规定了许多工种不许外来人口涉足。
农民就只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人均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
僵化的户籍制度使农民难以自由流动,只有困死在那狭小的一商三分地里。
这样一来,你城市人不是不让我们进城吗?我们只有在上游毁林开荒,在土里刨食,最后造成发洪水、沙尘暴,反正环境恶化了大家起遭殃。
(有不少学生点头称是)教师:(表示赞许)也正是由于有这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户籍制度已经开始了改革。
还有吗?学生2:我觉得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与目光短浅有关。
人家日本人早在10多年前就提防中国环境破坏对他们的影响。
这些年来,日本每年都有大批人前往我国西北沙漠地区义务植树,可我们中国人又有少人在前些年想到西北义务植树搞绿化呢?教师:对!环境保护应有长远目光,未雨绸缪。
为什么非要等黄土把咱家门口都淹没了才行动呢?!学生3:我在2000年的某一期《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位自称"毁林者"的大学生的来信:他家曾有10亩荒坡地果园,由于病虫害严重,毛收入仅有2600元,然而光特产税却交了1200元,全年净赔3万元。
当2002年沙尘暴疯狂之时,正是果树授粉期,结果率极低,这意味着不仅要白养一年果树,还要交几千元的税钱。
于是,在他们家乡,大片大片的经济果林被人为砍伐,农民们因此成了被有关媒体指责的"目光短浅的刽子手"。
几万元,对贫困地区农民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
在这种情况下,不砍怎么办?(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这说明中央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当地成了一纸空文。
同学们必须承认,此类情况在个别地方确实存在,这的确需要这些地方的有关部门认真解决。
同时,可以看出,大家能关心社会,也充满了对农民的关怀与同情。
看来环境问题真是复杂,牵涉面较广,真得综合治理才是。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
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几幅漫画。
教师:比赛继续进行。
请同学们谈谈每幅漫画的寓意。
(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增强忧患意识,并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学生:这一组漫画是说人类乱砍滥伐林木的后果:开始是沙尘暴肆虐,接着是荒漠化,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将居住地围起来,以防被沙丘淹没,最后一幅图是说,森林砍完了,人类也就砍掉了自己的脑袋。
教师:这几幅漫画表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环境问题。
那么,究竟应怎么解决环境问题呢?学生:(齐答)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师:(多媒体显示本框知识结构图的第二部分)请根据知识'结构图表,小结第二部分的学习内容。
(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学生:(略)教师:(补充完善,略)小结(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既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又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提醒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综合治理,努力寻求一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