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五脏虚实病候及治疗原则

合集下载

病机十九条详细解释你知道吗

病机十九条详细解释你知道吗

病机十九条详细解释你知道吗1、五脏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凡由风邪引起的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之证,都与肝脏有关。

因肝为风木,主疏泄、藏血,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风病发生。

风有虚实之分:虚则肝阴亏虚,头目失养而致头晕目眩,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手足颤动;实则肝郁化火,神魂失藏而致头痛目赤,热极生风,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搐。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凡由寒邪引起的形体拘急、关节屈伸不利之证,都与肾脏有关。

因肾为水火之宅,寓藏元阴元阳,一旦阴阳失调,多会导致寒病发生。

寒有内外之分:外则侵袭人体,营卫凝滞而致形体拘挛;内则命门火衰,筋骨失养而致关节屈伸不利。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凡由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喘逆、胸部痞闷之证,都与肺脏有关。

因肺主一身之气,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气病的发生。

气有虚实之分:虚则肺失清肃,宣散无力而致咳嗽喘逆;实则寒邪袭肺,郁久化热而致胸部痞闷。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凡由湿邪引起的水湿停滞、浮肿胀满之证,都与脾脏有关。

因脾主运化,一旦水湿停留,就会导致湿病的发生。

湿有内外之分:外则寒邪困脾,水湿四溢而致肌肤浮肿;内则脾阳不足,痰饮聚腹而致中焦胀满。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凡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疮疡、红肿发痒之证,都与心脏有关。

因心主火,火亢则血热,热邪与血相搏而致皮肤疮疡。

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实热则局部痛重且胀,虚热则局部痒而不痛。

2、上下病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凡出现肢体枯痿、气喘发呕之证,都与上焦有关。

痿分皮、肉、脉、筋、骨五种,分属五脏。

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枯痿。

喘有虚实之分:虚有肾阳虚衰,肾不纳气,实由邪壅于肺,失于宣肃,皆可致咳喘上气;呕由寒滞中焦,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或咳呕并作。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凡出现四肢厥冷、二便失常之证,都与下焦有关。

厥指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轻则四肢发凉,重则昏不知人,有寒、热、煎、薄、大厥之别;固指小便不通或大便秘结;泄则小便失禁或大便泄泻。

中医八纲辨证如何分清虚实寒热

中医八纲辨证如何分清虚实寒热

中医八纲辨证如何分清虚实寒热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方面。

其中,虚实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关键要素。

了解如何准确分清虚实寒热,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虚证”。

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常见的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

气虚的人常常感到气短、乏力、容易出汗,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

他们的面色往往比较苍白,说话声音也比较低微。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动力不足,爬坡时显得很吃力。

血虚的人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嘴唇和指甲颜色淡,容易出现头晕、心慌、失眠等症状。

可以想象成身体里的血液供应不足,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滋养。

阴虚的人通常会有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夜间盗汗、心烦失眠等表现。

就像是锅里的水少了,火却还在烧,所以出现了燥热的情况。

阳虚的人会感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大便稀溏等。

这类似于冬天屋里的暖气不足,整个人都觉得寒冷。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虚证呢?一般来说,虚证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体质较为虚弱,症状多为功能性的减退。

而且,虚证患者在劳累后症状会加重,休息后则会有所缓解。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实证”。

实证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证候。

常见的有气滞、血瘀、痰饮、食积等。

气滞的人会感觉胸胁胀痛、腹胀、情绪郁闷不舒。

就好像是气体在身体里堵塞了,不能顺畅地流动。

血瘀的人会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的位置固定不移,夜间加重,还可能有瘀斑、瘀点等表现。

这就像是道路堵塞,血液流通不畅。

痰饮的人会有咳嗽痰多、胸闷、胃脘痞满等症状。

可以理解为身体里的湿气聚集成了痰,阻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食积的人则多有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等表现。

就像是胃里堆满了食物,无法消化。

实证患者的病程相对较短,体质较为壮实,症状多为有形的病理产物所致。

而且,实证患者的疼痛通常比较剧烈,按压时可能会加重。

说完了虚实,再来说说“寒证”。

《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理解

《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理解

《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理解《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玉机真脏论”,这一章内容中除讲解脉象、疾病成因外,还有一个比较神奇的地方,即:根据疾病传导规律推测病人会在一天内的那个时间段死亡。

传说中古代名医断人生死大概便是根据本章的理论推演的吧。

下面笔者就按四季脉象、病气传导、真脏脉、五虚五实、总结五个部分为各位讲解本章节内容。

由于本文为速讲性质,因此略过部分原文内容,对原文也有一定发散,读者有兴趣可对照原文阅读。

四季脉象春季脉象如弦,主应肝脏,属东方之木。

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做弦。

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而发生巅顶疾病;其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胁胠部位胀满。

夏季脉象如钩,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如钩(历来论述不详,但有一种说法,认为如钩是指鱼上钩,钓鱼线一下绷紧一下松弛的状态,笔者认为与原文描述较为相符),所以叫做钩脉。

太过会身体发热,皮肤痛,长疮;不及会使人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唾涎沫,下部出现气泄(指:肠鸣,腹急而痛,便急)。

秋季脉象如浮,主应肺脏,属西方之金,脉气来时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

脉气来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愠愠然郁闷而不舒畅;不及会使人呼吸短气,咳嗽气喘,气上逆而出血,喉间有喘息声音。

冬季脉象如营,主应肾脏,属北方之水,脉气来时沉而搏手,所以叫做营(营,是居住的意识,这是引申为潜藏,之脉气营居于内,脉象沉而实)。

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满,小便变常。

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正常的脾脉不可能见到,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

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

病气传导五脏的疾病会发生传变,按五行生克,某一脏器的病气一般是受其所生之脏所传,而又传导至其所胜之脏,停留在生它之脏,当最后传导至其所不胜之脏时,就可能导致死亡。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脏各自所主的时令以及治疗原则和禁忌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脏各自所主的时令以及治疗原则和禁忌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脏各自所主的时令以及治疗原则和禁忌黄帝内经中五脏各自所主的时令以及治疗原则和禁忌【原文】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1),下晡(2)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3)。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4)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5)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6),至其所生而愈(7),至其所不胜而甚(8),至于所生而持(9),自得其位而起。

必先定五脏之脉(10),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注释】(1)慧:作病情安定解。

(2)下晡(bū):是在申酉两时之末尾。

(3)温食热衣:吃温热的食物,穿保暖的衣物。

(4)日昳:指午后的未时。

为脾旺之时。

(5)焠:灸过热。

焠,烧也。

,热甚也。

(6)以胜相加:谓以胜相凌,如木病由金胜,土病由木胜之类。

(7)所生而愈:所生,指五行相生,如肝病愈于夏,愈于丙丁,为木生火。

中医五脏辨证及脏腑与阴、阳、气,血等虚证的辨证方法

中医五脏辨证及脏腑与阴、阳、气,血等虚证的辨证方法

中医五脏辨证及脏腑与阴、阳、气,血等虚证的辨证方法五脏辨证(和八纲辨证配合)是中医最常用的辨证方法。

它是根据中医脏腑有病时所表现的证候来加以分析和归纳的。

中医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除三焦外,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名称是相同的,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的意义,却不尽相同。

目前中医的五脏辨证学说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且确是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一、心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神明情志(相当于大脑皮质的功能)《内经》说:“心者,……神明出焉。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忧愁思虑则伤心。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2.心主血脉(相当于部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内经》说:“诸血皆属于心。

”“心者,其充在血。

”3.心开窍子舌,其华在面《内经》说:“心主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者,其华在面。

”4.汗为心液《内经》说:“心为汗。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从上述心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所讲的心,基本包括了西医讲的心脏和部分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变。

心病证治1.心阳(气)虚弱证[症状] 以心悸,气短,自汗为主证。

兼见面色苍白,喜出长气,舌胖嫩为心气虚;兼见心区憋闷,心痛为心阳虚;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脱。

心神经官能症,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可见心气衰竭虚证。

周围循环衰竭等可见于心阳虚脱证。

[病机] 本证多因久病体虚,或精神刺激等,损伤心气,心阳。

[治法] 温补心阳,益气通脉。

[方药] 参附汤加味。

心气虚的,可用四君子汤加枣仁、远志、五味子以养心安神。

心阳虚的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以通心阳,可加蒲黄、五灵脂、丹参以活血。

脉结或代的一般用炙甘草汤加减。

舌淡苔白润或腻,脉结,是心阳为痰浊阻滞,宜用温胆汤加党参以除痰通阳。

2.心血(阴)不足证[症状] 以心悸心烦为主证。

或有易惊、失眠、健忘。

若兼见低热,盗汗,口干,舌尖红,舌苔薄白或无苔为心阴虚。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辨腑病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辨腑病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辨腑病一、胃气虚证【概念】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以胃脘隐痛或痞胀、喜按,食少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失养、他脏累及损伤胃气而成。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食欲不振,嗳气,面色萎黄+气虚证二、胃阳虚证【概念】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过食寒凉、久病失养、他脏累及损伤胃阳而成。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阳虚证三、胃阴虚证【概念】胃阴虚证是指由于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虚热证不明显者,常称胃燥津亏证。

【病因病机】1.多因温热病后期,胃阴耗伤;2.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胃阴;3.因吐泻太过,伤津耗液;4.过食辛辣、香燥之品,或用温燥药物太过,耗伤胃阴所致。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灼痛,饥不欲食,或嘈杂,干呕,呃逆+阴虚证本证以胃失和降见症与阴亏失润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治法:滋阴养胃;处方:益胃饮(《温病条辨》)四、胃热炽盛证【概念】胃热炽盛证是指由于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而表现的实热证候。

又简称胃热证、胃火证,或胃实热证。

【病因病机】1.因过食辛辣温燥之品,化热生火,2.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犯胃,3.邪热犯胃,以致胃火过旺而成。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口臭或消谷善饥或齿衄,牙龈肿痛+实热证:渴喜冷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火;处方:清胃散《兰室秘藏》玉女煎《景岳全书》本证以胃脘灼热疼痛及实火内炽见症为审证要点。

五、寒滞胃肠证【概念】寒滞胃脘证是指由于寒邪侵犯胃肠,表现以脘部冷痛为主症的实寒证候。

简称胃寒证。

【病因病机】1.过食生冷;2.脘部受冷,以致寒凝胃脘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冷痛拘急,痛势急剧,得热痛减,呕恶+实寒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水,舌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

本证以脘部冷痛及实寒证为审证要点。

《内经》五脏所主五病释义与临床运用

《内经》五脏所主五病释义与临床运用

《内经》五脏所主五病释义与临床运用五脏气(五病)①生理学名词泛指五脏正常机能。

②病证名。

指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主要特征。

《灵枢·九针论》:“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病证名。

脏腑之气失调所产生的病证。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肝为语:就五气所病而言,历代医家对于“肝为语”的认识较多,著名的有:高世《素问直解》注:“语,多言也。

”姚止庵《素问节解》注:“语者。

所以畅中之郁也,肝喜畅而恶郁,故为语以宣畅气机之郁。

”高世是从病症言,姚止庵则是从肝的自我调节形式言,是对《素问》原文的发挥。

然而,对“肝为语”含义的阐述还不够明确,至于“肝为语”对现代中医临床有何意义,则论述更少。

笔者现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就此谈几点认识。

脾为吞,脾病时出现的吞咽症,如吞酸等。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脾为吞。

”张志聪注:“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

”心为噫:《素闻·宣明五气篇》云:“五气所病,心为噫。

”明确指出噫症可由心病所致。

初诊信息采集时忽略了“口苦”、“口干”、“易自汗出”以及“舌质红”的含义,当作一般的脾胃病论治;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左金丸治疗后,由于患者确实兼有脾胃病存在,故泛酸、嘈杂减半,但暖气、口苦依旧。

二诊时详加追问得知患者尚有悲伤欲哭、心烦易怒、情绪不舒等一系列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还有一反面的证据是,本案嗳气如果是由于脾胃病引起的,理应在初诊时与泛酸、嘈杂同时改善,现独嗳气未愈。

综合以上,嗳气显系肝气郁结、心神失养所致。

改投以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泄火从郁论治后,噫竟自除。

《内经》所说的“心为噫”并不属于脾胃病。

“心为噫”可以理解为心主神明和/或肝主疏泄( 情志)的功能失常所导致的暖气,其病理机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凡肝气郁结,影响肝藏血的功能,或脾气虚弱,影响脾生血的功能,皆使心失所养;心之为病,如百合、脏躁“如有神灵者”,可以发生包括暖气在内的多彩症状;(2)肝:情志失和,肝气郁结难以条达,使肝气上升太过而撞胃为噫;(3)胃:恼怒忧郁,肝气横逆犯胃,使胃气失降为噫。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校释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校释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校释胆为决断之官,出《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对人的外貌及性格之勇怯影响颇大。

《灵枢·论勇篇》云:“勇士者,目深以固……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也。

”又云:“怯士者,目大而不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说明谋虑出乎肝,而决断由乎胆,二者相互配合,方能多谋而善断,性格刚毅而果敢。

胆为十一脏之主。

脏在此指内脏而言,包括脏与腑。

人有十二脏腑,胆对其他十一脏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正是此意。

为什么胆有如此重要作用呢?易水老人的嫡传弟子李东垣在其名著《脾胃论》中作了明确的阐释。

李氏云:“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

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矣。

”说明胆气条达,各脏腑就能正常的发挥其生理功能,否则,就会发生肠鸣、泻痢等症。

主同肝。

肝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胆与肝相连,共主疏泄,故所主与肝相同。

二、胆所主病证[原文]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憺憺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语释]胆腑之病可见如下病证。

胆腑所生之病,出现口苦,呕苦汁的认识本于《灵枢·四时气》篇,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候呢?《灵枢·本输篇》云“胆者,中精之府”。

精即指胆汁。

胆汁色黄而味苦,胆腑之热熏蒸,胆汁之气上泛则口苦;胆热横逆影响胃腑,就会引起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严重时可呕吐胆汁,即苦汁。

太息即叹息,是指病人自觉胸中憋闷而长嘘气,嘘后胸中略舒的一种表现,它多由气机不畅,肝胆气郁所致。

此种认识亦发端于《内经》。

《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口苦,善太息……。

”洁古《医学启源》亦云“胆病则善太息”。

憺,通惮,即畏惮、震动之意。

憺憺如人将捕状,是指心中悸动不安、恐惧,似乎要遭逮捕一般。

灵枢。本神2013(金)讲解

灵枢。本神2013(金)讲解

3. 理解:
(1) 为什么“凡剌之法,先必本于神?” (2) 试述精、神、魂、魄的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3) 试述情志致病的机理、症状及一般规 律。 (4) 试述五脏虚实的病候及治疗原则。
(二)情志太过伤及五脏形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志伤及本脏或它脏,最后导致死 亡。)
1. 恐惧、焦虑 → 伤心 ( 神 )→ 心病及肾则精 失→形败。 2.忧思过度→伤脾(意) →四肢无力→形败。 3. 悲哀太过 → 伤肝 ( 魂 )→ 狂、两胁活动无 力→形败。 4. 喜乐过度 → 伤肺 ( 魄 )→ 狂、皮肤干枯 → 形败。 5. 大怒不止 → 伤肾 ( 志 )→ 善忘、腰脊痿软 无力→形败。
1984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其《宪
章》中提出了著名的健康新概念:“健 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 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 的完美状态。”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健康定
义的阐述中,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道德 健康。所谓道德健康,就是指不能损害 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 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 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 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5) 心主司着从“任物”到“处物” 的整个认知活动;即心理过程。 任物 →意→志→思→虑→智。 (三) 养生调神 由于人源于自然,神气藏于五脏, 提出养生保健原则。
1. 顺四时而适寒暑。 2. 和喜怒而安居处。 3. 节阴阳而调刚柔。
中医“形与神俱”的理论观点 1.形为神之体, 2.神为形之主, 3.形神合一,乃成为人。

当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 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 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 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 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 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障碍, 出现一系列的机体变化和功能失调及代 谢的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和其他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

灵枢·本神紫罗兰

灵枢·本神紫罗兰

目的要求
1.理解及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理解及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理解及掌握 的 意义及养生保健的法则. 意义及养生保健的法则. 2.掌握“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2.掌握“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掌握 3.了解由心任物到处物的思维过程. 3.了解由心任物到处物的思维过程. 了解由心任物到处物的思维过程 4.掌握五脏与精气神的相应关系,了解五 4.掌握五脏与精气神的相应关系, 掌握五脏与精气神的相应关系 脏虚实的主证. 脏虚实的主证.
肝 脾 心 肺 肾
*
虚 恐 四肢不用, 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悲 鼻塞不利, 鼻塞不利,少气 厥
实 怒 腹胀, 腹胀,经(泾)溲不利 笑不休 喘喝胸盈仰息 胀,五脏不安*
脾虚和肾实均有“五脏不安”病候 脾虚和肾实均有“五脏不安”病候——强 均有 强 调脾(后天之本)和肾(先天之本) 调脾(后天之本)和肾(先天之本)的重要性及对他 脏的影响, 脏的影响,对后世重视脾肾的学术思想有启发意 义.
内容提要
1.“本于神” 1. 本于神”的诊治疾病和养生法则 本于神 2.精神思维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过程 2.精神思维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过程 3.情志过激引起的精神和脏腑气血病变( 3.情志过激引起的精神和脏腑气血病变(略) 情志过激引起的精神和脏腑气血病变 4.五脏与精气神的关系及其虚实病变 4.五脏与精气神的关系及其虚实病变
3.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3.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
生之来(先天之精) * 精:生之来(先天之精)——生命的来源和 生命的来源和 根本(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 根本(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 两精相搏(形成生命) 生命之活力. * 神:两精相搏(形成生命)——生命之活力. 生命之活力

中医常见五脏病辩证及方剂

中医常见五脏病辩证及方剂

中医常见五脏病辩证及方剂神农本草堂观点:现在从事中医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如美容业,保健品业,直销业,初学中医理论,繁杂旁多,无从下手,如何在头脑快速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由为重要。

一指老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主讲中医诊断学,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让大家举一反三,在治疗中学习辩证,在辩证中学习方剂,中药,经络腧穴,让我们能真正的理解中医,应用中医,传播中医。

三、脾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相当于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以及营养物质和水液的运送)《内经》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饮食入胃,游溢精神,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2.脾统血《内经》说:脾统血。

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内经》说:脾主口。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气通于口,脾气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4.脾主肌肉、四肢(营养四肢、肌肉)《内经》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径,必因脾乃得禀也。

《李东垣》说:脾胃俱旺,则饮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

5,脾舍意《内经》说:脾藏意。

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愧乱,四肢不举。

《孙思邈》说:脾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

从上述生理和病理看来,中医的脾具有消化和调节体液,管理血行等作用,与西医的脾基本不同。

而中医的肠胃和西医的肠胃基本相同。

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的疾患主要应从脾胃来治疗,同时应顾及肾肝(先天与后天关系)。

出血疾患和水肿、呼吸道疾病,有时也可以用治脾的方法来治疗。

脾病证治①脾气虚弱证[症状] 以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脘闷腹胀,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为主证。

或有面黄,嗳气,吐酸,舌苔白,脉虚等。

可出现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有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或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发热。

或出现脘痛,胁腹胀满,吐酸或肠鸣腹泻,苔白腻,脉弦等肝胃不和症状。

西医对照: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小儿营养不良、内脏下垂、脱肛、乳糜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可见此证。

辅行诀:五脏虚实辩证  补泻组方法则

辅行诀:五脏虚实辩证  补泻组方法则

辅行诀:五脏虚实辩证补泻组方法则五脏虚实辩证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必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

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其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①。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

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胻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

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

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髀胻足皆痛。

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勇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

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13. 简答题 简述“虚”“实”的病机及治护原则

13. 简答题 简述“虚”“实”的病机及治护原则

13. 简答题简述“虚”“实”的病机及治护原则
病机: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虽然邪气强盛,而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并表现相应的典型的症状,称为实证。

实证常见于体质壮实的患者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

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亦即机体的正气虚弱,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低下,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正气化生无源;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或阴阳偏衰。

临床上,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原则:
虚则补之:虚性病证表现出虚象,用补益的方药治疗。

实则泻之:实性病证表现出实象,用祛邪的方药。

【八纲:虚实】

【八纲:虚实】

【八纲:虚实】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

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

实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

虚实辨证,可以掌握病者邪正盛衰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实证宜攻,虚证宜补。

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攻补适宜,免犯虚虚实实之误。

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

由于虚证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

在此,仅介绍一些共同的、有规律性的表现。

【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很难全面概括,常见有的: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

【征候分析】虚证病机主要表现在伤阴或伤阳二个方面。

若伤阳者,以阳气虚的表现为主。

由于阳失温运与固摄无权,所以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滑脱,小便失禁等现象。

若伤阴者,以阴精亏损的表现为主。

由于阴不制阳,失去濡养、滋润的功能,故同凶手足心热,心烦心悸,面色萎黄或颧红,潮热盗汗现象。

阳虚则阴寒盛,故舌胖嫩,脉虚沉迟;阴虚则阳偏亢,故舌红干少苔,脉细数。

二、实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实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一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所致。

随着外邪性质的差异,致病之病理产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症候表现。

由于实证的表现也是多处多样的,所以也只介绍一些共同的、带一般性的问题。

【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而常见的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证候分析】邪气过盛,正气与之抗争,阳热亢盛,故发热,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故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息气粗。

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

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

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本段按照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论述了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意思是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时段以五行配属五脏后,就可以依五行生克推测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时间。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

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

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

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

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

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此皆逆死也。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

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 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

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

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

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

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

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

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亡的早晚时间。

黄帝道: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

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麽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

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不胜而死。

本段中指出七情致病,传变无规律。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中医之虚实的基本原理

中医之虚实的基本原理

中医之虚实的基本原理虚实的基本原理虚以正气不足,邪气不一定盛为主要矛盾表现;实以邪气盛,正气尚未虚衰为主要矛盾表现。

虚与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1、实:所谓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

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

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不太虚,尚足以同邪气相抗衡,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

实证必有外感六淫或痰饮、食积、瘀血等病邪滞留不解的特殊表现。

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程一般较短,如外感热病进入热盛期阶段,出现了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状,或潮热、谵语、狂躁、腹胀满坚硬而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微汗出、舌苔黄燥、脉沉数有力等症状,前者称“阳明经证”,后者称“阳明腑证”。

就邪正关系说来,它们皆属实,就疾病性质来说它们均属热,故称实热证。

此时,邪气虽盛,但正气尚未大伤,还能奋起与邪气斗争,邪正激烈斗争的结局,以实热证的形式表现出来。

2、虚:所谓虚,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

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虚证。

或体质素虚,或疾病后期,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伤阴损阳,导致正气虚弱,正气对病邪虽然还在抗争,但力量已经显示出严重不足,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

所以,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虚损不足的证候。

虚证必有脏腑机能衰退的特殊表现,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和慢性疾病过程中。

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阴阳气血虚损之证。

如崩漏,由于大量出血,其症状除了出血之外,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脉细等,称作“脾不统血”。

就邪正关系而言,心脾生理功能低下,既有脾虚之证,又有心血不足之候,属虚证。

五脏学说(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一:五脏传变规律及其治疗大法

五脏学说(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一:五脏传变规律及其治疗大法

五脏学说(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一:五脏传变规律及其治疗大法前言:五脏学说是在《内经》“藏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金匮要略》具体提出以“五脏论杂病”,结合脏腑病机以辨证论治。

《中藏经》、《千金方》更以脏腑虚实或寒热概括诸般杂病。

《小儿药证直诀》则以五脏论小儿生理病理,作为临床依据。

张元素制定了《脏腑标本寒热用药式》,使五脏学说的理、法、方、药规模大备。

李杲本《素问》“土者生万物”之理著《脾胃论》。

罗天益详论了“三焦”辨证。

薛己综合钱乙“补脾不如补肾”、李杲“补肾不如补脾”之长,提出阴虚用地黄丸法,阳虚用补中汤法。

赵养葵阐发了“命门学说”,用六味地黄丸补肾水、八味丸补命火。

绮石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点出肺痨病位虽然在肺,但治法不能专注于肺。

王泰林述《肝病论治》,唐宗海有《血证论》。

以上就是五脏学说的发展简史。

五脏学说就是以肺、心、脾、肝、肾五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个理论体系。

它把内而脏腑,外而躯体,全身联属的经络,内外相通的孔窍,构成这个整体的五大系统,从而阐明它的理、法、方、药、证、治。

前人总结出中医辨证的三大体系:以六经论伤寒,三焦或卫气营血论温病,五脏论杂病。

这是因为伤寒的传变很有规律,六经证候经界分明。

温病证候可以六经并见,只有用三焦或卫气营血才能划清层次。

杂病则病位比较明确,有脏腑经络可寻,传变亦按五脏的生克乘侮进行,所以,用五脏辨证。

但以五脏论杂病,至今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本书专论这个问题,包括五脏传变规律、五脏治疗大法、五脏通治要则等内容。

一、五脏传变规律五脏的传变主要是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规律来的,这一传变规律早在《内经》中就有深刻的论述。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气更立,各有所胜。

”《至真要大论》说:“有胜有复,无胜则否。

”《脏器法时论》说:“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这就是说,要了解病变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掌握五行胜否的规律,才能执简驭繁地辨别五脏之间的病气传变情况。

建国以来《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概况

建国以来《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概况

建国以来《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概况侍伟【摘要】<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要方>)是由唐·孙思邈"在整理和提高(唐)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总结自己毕生的临床经验,写出的一部综合性临床百科全书".本文综述建国以来对<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①<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包括五脏证候总述、"实多热、虚多寒"说、"脏热腑寒"说、"五脏极证"说;②<千金要方>疾病五脏证治通论.综述发现,<千金要方>的五脏证候体系基本上是完整的,与现代比较有其明显的特点.现代对<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千金要方>对脏腑辨证施治体系的发展以及与现代不同的证候理论上,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建国以来对<千金要方>证候(包括五脏证候)的研究尚缺乏重视,文献较少,在研究深度上仍有明显不足.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千金要方>证候体系在证候学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16)003【总页数】0页(P264-封4)【关键词】备急千金要方;建国以来;五脏证候总体;研究综述【作者】侍伟【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要方》)由唐·孙思邈(541~681年)[1]撰于公元 636~659年间[1,2],全书共 30 卷,分为 232 门,合方论 5300 首。

《千金要方》是“孙思邈在整理和提高(唐)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总结自己毕生的临床经验,写出的一部综合性临床百科全书”[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义】
一、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含义 本于神,即以神气为本。此“神”主要指病人的神 气,也包括医生的神气在内。
2.本于神的原因与依据 (1)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患者神气的盛衰决定着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2)医者之神对于诊治疾病有重要影响。 诊治疾病 时,医者安神定志,既有助于诊疗本身,又可增强患者战 胜疾病的信心。
生不老,健康长寿之意)。

译文:岐伯回答说:天所赋予我们的是德,地所赋予我们的是气, 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流,才能使万物化生成形。所以阴阳两气 相交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阴阳两精相结合而产生的生命 活动力,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依附精气 出入司器官活动的,叫做魄;担负感受事物并进行分析的,叫做 心;心中有所忆念而准备去做的,叫做意;主意已定而决心去做, 叫做志;为了实现志愿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深思远谋必生犹疑, 叫做虑;考虑周密而对事物作出相应处理,叫做智。所以明智的 人,对养生方面,必定顺应着四季的时令,适应寒暑的不同变化, 稳定情绪,不过喜过怒,安定居处,调节阴阳,刚柔相济,这样, 病邪就无从侵袭,而达到延长寿命防止早衰的目的。
3.临床意义 医者在诊疗疾病时要安神定志,重视诊察患者神气的盛衰, 重视调动患者的神气。
二、人的生命源于天地
1.含义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 而生者也。”人的生机特性禀受于天,形体结构禀受 于地,自然赋予了形成人类生命的物质与特性,亦即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 地合气,命之曰人。” 2.意义
灵枢·本神第八
主讲人 王洪京
【篇解】
本,即本原、根本。这里有溯本求源的意思,可引申 为推求。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神、魂、魄、 意、志、思、虑、智。 本篇通过对神与五脏的关系, 以及神失常后病变等内容的论述,阐明了神的概念、 分类、作用,以及神在辨治疾病中的意义,所以以 “本神”为篇。
【目的要求】

歧伯答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指自然 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谓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法则与物质) , 德流 氣薄而生者也(流,流动;薄,相交。言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相 错,升降相因,始有生命的产生。这是古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故生之 來謂之精(谓育成身形的最初物质叫做精) , 兩精相搏謂之神
人类生命源于天地,故人类的各项活动要取法 于天地,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所以《素问·宝命 全形论》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三、神的产生
“故生之来谓之精”
精:孕育生命的原始物质。 “两精相搏谓之神” 神:男女两精结合所产生的新的生命活动。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神的产生基础
条件:天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气
基础:阴精+阳精
四、神的含义及思维过程
1.神的概念
神的概念,十分广泛而丰富,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1)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规律: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处于 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均可以用“神”来概括。 如《素问· 天元纪大论》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 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王冰注:“由圣与神,故众妙无能 出幽玄之理。深乎妙用,不可得而称之。”可见,万事万物的生长 变化,均源于内部的阴阳运动,因其运动变化的高深莫测,故以神 称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神明之府也。”此即以事物内部玄妙莫测的阴阳变化规律,称为 “神”。
的集中体现,神旺则生机正常,健康无病。本于神,即根源于病人的神气, 指刺法的施用及取效与否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转移)。血脈營氣精神,

此五臟之所藏也。至於淫泆(通“溢”)離臟(淫泆,过 用放恣,指情志过急,嗜欲无度。离脏,五脏所藏的血气精神耗散)則精 失 ,魂魄飛揚(此指涣散),志意恍亂(神志迷乱不清),智慮 去身者 ,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 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译文:黄帝向岐伯问道:用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必须 根据病人的精神情况。血、脉、营、气以及思想意识等 一切活动,都是藏于五脏的。若是五脏不藏,就会使精 气离散失守,魂魄飞荡飘扬,志意也恍惚迷乱,同时智 虑则将离开人体而丧失,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自然的处 罚呢,还是人为的过失呢?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 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中的缘故。
物最后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称为智,这是思维的最后一步)。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 而調剛柔(节,节制;刚柔,亦为阴阳之意。张介宾注:“惟节阴阳调刚柔二句, 其义最精,其用最博,凡食息起居,病治脉药,皆有最切于此而不可忽者。” )。如 是則僻邪(即邪气)不至,長生久視(《吕氏春秋》注:“视,活也。”即长
(两精,先天父母之精;相搏,相交而结合;神,生命活动。谓父母之精结 合而产生一个新的生命),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
謂之魄(此神指精神意识活动,为狭义之神;魂亦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
式,故随神而往来。精指血肉之形,形体固有的感觉、运动及其他本能行为, 在此称为魄;魄附形而存在,与他处所言属神的一部分者有异), 所以任




1.掌握神的含义。 2.理解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及其与 五脏的关系。 3.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机理与临床应 用。 4.理解形神之关系及其意义。 5.理解五脏虚实病候及治疗原则。 6.熟记:“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原文串讲】
黃帝問於歧伯曰 :凡刺之法 ,必先本於神(神是生命活力
物者謂之心(任,担当。谓心接受外物的刺激,担任认识与分析外来刺 激之职),心有所憶謂之意(为心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由追忆而萌动一 个意念),意之所存謂之志(意念确定,形成志向),因志而存變 謂之思(志向虽定,仍须反复计度为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扩 大思考范围,远近相较,多方分析,称为虑,即深谋远虑之意),因慮而 處物謂之智(处物,判断 、处理事物。经全面分析综合,对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