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五脏虚实病候及治疗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集中体现,神旺则生机正常,健康无病。本于神,即根源于病人的神气, 指刺法的施用及取效与否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转移)。血脈營氣精神,
此五臟之所藏也。至於淫泆(通“溢”)離臟(淫泆,过 用放恣,指情志过急,嗜欲无度。离脏,五脏所藏的血气精神耗散)則精 失 ,魂魄飛揚(此指涣散),志意恍亂(神志迷乱不清),智慮 去身者 ,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 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译文:黄帝向岐伯问道:用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必须 根据病人的精神情况。血、脉、营、气以及思想意识等 一切活动,都是藏于五脏的。若是五脏不藏,就会使精 气离散失守,魂魄飞荡飘扬,志意也恍惚迷乱,同时智 虑则将离开人体而丧失,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自然的处 罚呢,还是人为的过失呢?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 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中的缘故。
生不老,健康长寿之意)。
译文:岐伯回答说:天所赋予我们的是德,地所赋予我们的是气, 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流,才能使万物化生成形。所以阴阳两气 相交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阴阳两精相结合而产生的生命 活动力,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依附精气 出入司器官活动的,叫做魄;担负感受事物并进行分析的,叫做 心;心中有所忆念而准备去做的,叫做意;主意已定而决心去做, 叫做志;为了实现志愿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深思远谋必生犹疑, 叫做虑;考虑周密而对事物作出相应处理,叫做智。所以明智的 人,对养生方面,必定顺应着四季的时令,适应寒暑的不同变化, 稳定情绪,不过喜过怒,安定居处,调节阴阳,刚柔相济,这样, 病邪就无从侵袭,而达到延长寿命防止早衰的目的。
灵枢·本神第八
主讲人 王洪京
【篇解】
本,即本原、根本。这里有溯本求源的意思,可引申 为推求。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神、魂、魄、 意、志、思、虑、智。 本篇通过对神与五脏的关系, 以及神失常后病变等内容的论述,阐明了神的概念、 分类、作用,以及神在辨治疾病中的意义,所以以 “本神”为篇。
【目的要求】
条件:天德+地气
基础:阴精+阳精
四、神的含义及思维过程
1.神的概念
神的概念,十分广泛而丰富,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1)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规律: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处于 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均可以用“神”来概括。 如《素问· 天元纪大论》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 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王冰注:“由圣与神,故众妙无能 出幽玄之理。深乎妙用,不可得而称之。”可见,万事万物的生长 变化,均源于内部的阴阳运动,因其运动变化的高深莫测,故以神 称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神明之府也。”此即以事物内部玄妙莫测的阴阳变化规律,称为 “神”。
(两精,先天父母之精;相搏,相交而结合;神,生命活动。谓父母之精结 合而产生一个新的生命),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
謂之魄(此神指精神意识活动,为狭义之神;魂亦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
式,故随神而往来。精指血肉之形,形体固有的感觉、运动及其他本能行为, 在此称为魄;魄附形而存在,与他处所言属神的一部分者有异), 所以任
歧伯答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指自然 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谓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法则与物质) , 德流 氣薄而生者也(流,流动;薄,相交。言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相 错,升降相因,始有生命的产生。这是古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故生之 來謂之精(谓育成身形的最初物质叫做精) , 兩精相搏謂之神
物者謂之心(任,担当。谓心接受外物的刺激,担任认识与分析外来刺 激之职),心有所憶謂之意(为心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由追忆而萌动一 个意念),意之所存謂之志(意念确定,形成志向),因志而存變 謂之思(志向虽定,仍须反复计度为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扩 大思考范围,远近相较,多方分析,称为虑,即深谋远虑之意),因慮而 處物謂之智(处物,判断 、处理事物。经全面分析综合,对事
1.掌握神的含义。 2.理解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及其与 五脏的关系。 3.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机理与临床应 用。 4.理解形神之关系及其意义。 5.理解五脏虚实病候及治疗原则。 6.熟记:“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原文串讲】
黃帝問於歧伯曰 :凡刺之法 ,必先本於神(神是生命活力
人类生命源于天地,故人类的各项活动要取法 于天地,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所以《素问·宝命 全形论》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三、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产生
“故生之来谓之精”
精:孕育生命的原始物质。 “两精相搏谓之神” 神:男女两精结合所产生的新的生命活动。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神的产生基础
物最后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称为智,这是思维的最后一步)。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 而調剛柔(节,节制;刚柔,亦为阴阳之意。张介宾注:“惟节阴阳调刚柔二句, 其义最精,其用最博,凡食息起居,病治脉药,皆有最切于此而不可忽者。” )。如 是則僻邪(即邪气)不至,長生久視(《吕氏春秋》注:“视,活也。”即长
3.临床意义 医者在诊疗疾病时要安神定志,重视诊察患者神气的盛衰, 重视调动患者的神气。
二、人的生命源于天地
1.含义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 而生者也。”人的生机特性禀受于天,形体结构禀受 于地,自然赋予了形成人类生命的物质与特性,亦即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 地合气,命之曰人。” 2.意义
【释义】
一、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含义 本于神,即以神气为本。此“神”主要指病人的神 气,也包括医生的神气在内。
2.本于神的原因与依据 (1)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患者神气的盛衰决定着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2)医者之神对于诊治疾病有重要影响。 诊治疾病 时,医者安神定志,既有助于诊疗本身,又可增强患者战 胜疾病的信心。
此五臟之所藏也。至於淫泆(通“溢”)離臟(淫泆,过 用放恣,指情志过急,嗜欲无度。离脏,五脏所藏的血气精神耗散)則精 失 ,魂魄飛揚(此指涣散),志意恍亂(神志迷乱不清),智慮 去身者 ,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 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译文:黄帝向岐伯问道:用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必须 根据病人的精神情况。血、脉、营、气以及思想意识等 一切活动,都是藏于五脏的。若是五脏不藏,就会使精 气离散失守,魂魄飞荡飘扬,志意也恍惚迷乱,同时智 虑则将离开人体而丧失,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自然的处 罚呢,还是人为的过失呢?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 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中的缘故。
生不老,健康长寿之意)。
译文:岐伯回答说:天所赋予我们的是德,地所赋予我们的是气, 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流,才能使万物化生成形。所以阴阳两气 相交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阴阳两精相结合而产生的生命 活动力,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依附精气 出入司器官活动的,叫做魄;担负感受事物并进行分析的,叫做 心;心中有所忆念而准备去做的,叫做意;主意已定而决心去做, 叫做志;为了实现志愿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深思远谋必生犹疑, 叫做虑;考虑周密而对事物作出相应处理,叫做智。所以明智的 人,对养生方面,必定顺应着四季的时令,适应寒暑的不同变化, 稳定情绪,不过喜过怒,安定居处,调节阴阳,刚柔相济,这样, 病邪就无从侵袭,而达到延长寿命防止早衰的目的。
灵枢·本神第八
主讲人 王洪京
【篇解】
本,即本原、根本。这里有溯本求源的意思,可引申 为推求。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神、魂、魄、 意、志、思、虑、智。 本篇通过对神与五脏的关系, 以及神失常后病变等内容的论述,阐明了神的概念、 分类、作用,以及神在辨治疾病中的意义,所以以 “本神”为篇。
【目的要求】
条件:天德+地气
基础:阴精+阳精
四、神的含义及思维过程
1.神的概念
神的概念,十分广泛而丰富,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1)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规律: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处于 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均可以用“神”来概括。 如《素问· 天元纪大论》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 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王冰注:“由圣与神,故众妙无能 出幽玄之理。深乎妙用,不可得而称之。”可见,万事万物的生长 变化,均源于内部的阴阳运动,因其运动变化的高深莫测,故以神 称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神明之府也。”此即以事物内部玄妙莫测的阴阳变化规律,称为 “神”。
(两精,先天父母之精;相搏,相交而结合;神,生命活动。谓父母之精结 合而产生一个新的生命),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
謂之魄(此神指精神意识活动,为狭义之神;魂亦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
式,故随神而往来。精指血肉之形,形体固有的感觉、运动及其他本能行为, 在此称为魄;魄附形而存在,与他处所言属神的一部分者有异), 所以任
歧伯答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指自然 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谓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法则与物质) , 德流 氣薄而生者也(流,流动;薄,相交。言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相 错,升降相因,始有生命的产生。这是古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故生之 來謂之精(谓育成身形的最初物质叫做精) , 兩精相搏謂之神
物者謂之心(任,担当。谓心接受外物的刺激,担任认识与分析外来刺 激之职),心有所憶謂之意(为心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由追忆而萌动一 个意念),意之所存謂之志(意念确定,形成志向),因志而存變 謂之思(志向虽定,仍须反复计度为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扩 大思考范围,远近相较,多方分析,称为虑,即深谋远虑之意),因慮而 處物謂之智(处物,判断 、处理事物。经全面分析综合,对事
1.掌握神的含义。 2.理解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及其与 五脏的关系。 3.掌握“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机理与临床应 用。 4.理解形神之关系及其意义。 5.理解五脏虚实病候及治疗原则。 6.熟记:“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原文串讲】
黃帝問於歧伯曰 :凡刺之法 ,必先本於神(神是生命活力
人类生命源于天地,故人类的各项活动要取法 于天地,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所以《素问·宝命 全形论》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三、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产生
“故生之来谓之精”
精:孕育生命的原始物质。 “两精相搏谓之神” 神:男女两精结合所产生的新的生命活动。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神的产生基础
物最后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称为智,这是思维的最后一步)。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 而調剛柔(节,节制;刚柔,亦为阴阳之意。张介宾注:“惟节阴阳调刚柔二句, 其义最精,其用最博,凡食息起居,病治脉药,皆有最切于此而不可忽者。” )。如 是則僻邪(即邪气)不至,長生久視(《吕氏春秋》注:“视,活也。”即长
3.临床意义 医者在诊疗疾病时要安神定志,重视诊察患者神气的盛衰, 重视调动患者的神气。
二、人的生命源于天地
1.含义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 而生者也。”人的生机特性禀受于天,形体结构禀受 于地,自然赋予了形成人类生命的物质与特性,亦即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 地合气,命之曰人。” 2.意义
【释义】
一、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含义 本于神,即以神气为本。此“神”主要指病人的神 气,也包括医生的神气在内。
2.本于神的原因与依据 (1)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患者神气的盛衰决定着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2)医者之神对于诊治疾病有重要影响。 诊治疾病 时,医者安神定志,既有助于诊疗本身,又可增强患者战 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