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分布

合集下载

《哈萨克族研究》课件

《哈萨克族研究》课件
姑娘追”等。
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
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包括婚礼、葬礼、节庆等方 面,这些习俗都有严格的规矩和仪式。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也具有特色,以羊肉、牛肉 、马肉等为主,同时也食用乳制品和面食。
哈萨克族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和尊重长辈,强 调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02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字
哈萨克语的发展历程
《哈萨克族研究》ppt课件
目录
• 哈萨克族概述 •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字 •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 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 •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 • 哈萨克族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挑战
01
哈萨克族概述
哈萨克族的历史背景
哈萨克族起源于古代乌孙,是古代西域三十 六国之一。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和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与舞蹈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
一些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形式逐渐被现代化的音乐和舞蹈所取代,同时也 有一些传统音乐和舞蹈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也在逐渐走向世界,与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音乐和舞蹈进行交流和融合。
05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
哈萨克族的马鞍制作技艺
哈萨克族的马鞍制作技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 工艺,其制作过程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 经验。马鞍是哈萨克族牧民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工具,因此马鞍制作技艺在哈萨克族中传
承了数百年。
马鞍的形状和结构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 景进行设计,例如狩猎、放牧、赛马等。因 此,哈萨克族马鞍制作技艺需要丰富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和舒
哈萨克族的刺绣技艺
01
哈萨克族的刺绣技艺是一种独 特的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游牧时期。刺绣是一 种通过针线在织物上刺绣出各 种图案和花纹的工艺,广泛应 用于哈萨克族女性的生活中。

中国各民族分布

中国各民族分布

中国各民族分布壮族: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蒙古族: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河北,河南。

回族:宁夏、甘肃、河南、山西、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黑龙江、陕西、吉林、江苏、贵州、四川、西藏、海南。

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维吾尔族:新疆、湖南、河南、北京、上海。

满族: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新疆、安徽。

朝鲜族:吉林、辽宁、黑龙江。

苗族: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湖北。

彝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布依族:贵州。

侗族:贵州、湖南、广西。

瑶族:湖南、广西、云南、广东、贵州。

白族:云南、贵州、湖南。

土家族:湖北、湖南、重庆、贵州。

哈萨克族:新疆。

哈尼族:云南。

傣族:云南。

黎族:海南。

傈僳族:云南、四川。

佤族:云南。

畲族:浙江、福建。

高山族:台湾、福建。

拉祜族:云南。

水族:贵州、广西。

东乡族:甘肃、青海、宁夏。

纳西族:云南、四川。

景颇族:云南。

柯尔克孜族:新疆、黑龙江。

土族:青海、四川。

达斡尔族:内蒙古、新疆、黑龙江。

仫佬族:广西。

羌族:四川。

布朗族:云南。

撒拉族:青海、甘肃。

毛南族:广西。

仡佬族:贵州、广西。

锡伯族:辽宁、新疆、吉林、黑龙江。

阿昌族:云南。

塔吉克族:新疆。

普米族:云南。

乌兹别克族:新疆。

俄罗斯族:新疆、黑龙江、内蒙古。

鄂温克族:内蒙古和黑龙江。

德昂族:云南。

保安族:甘肃。

裕固族:甘肃。

京族:广西。

塔塔尔族:新疆。

独龙族:云南。

鄂伦春族:内蒙古和黑龙江。

赫哲族:黑龙江。

基诺族:云南。

门巴族:西藏。

珞巴族:西藏。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哈萨克族部落

哈萨克族部落

哈萨克族部落: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族曾分为三个玉兹。

大玉兹辖:乌孙、康里、杜拉特、扎拉衣尔、阿勒班、素宛等部落;中玉兹辖:克烈、乃曼、阿尔根、克普恰克、弘吉刺惕、瓦克部落;小玉兹辖:艾力木乌勒、哲得乌勒、巴衣乌勒。

目前,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主要是克烈、乃曼、瓦克、阿勒班、素宛和托热几个部落,克烈、乃曼部落人数众多,每个部落下有数个大氏族,大氏族下还有小氏族。

如:克烈部落分成阿巴克克烈和阿夏玛衣勒克烈,阿夏玛衣勒克烈主要在哈萨克斯坦,阿巴克克烈主要在中国境内。

克烈分十二个大氏族:(1)建太凯、(2)贾的克、(3)杰鲁希、(4)喀拉喀斯、(5)木勒合、(6)昆萨塔克、(7)萨尔巴斯、(8)依特利、(9)密尔克特、(10)加斯塔本、(11)其巴阿依格尔、(12)歧莫因。

十二个大氏族下还有小氏族,其中建太凯、贾的克两大氏族人数最多。

乃曼部落分为九大氏族:(1)科克加尔特、(2)叶尔格尼克特、(3)铁尔斯坦巴勒、(4)沙尔米马尔特、(5)布拉、(6)托勒克塔依、(7)巴格纳勒、(8)巴勒塔里、(9)耶列铁。

乃曼部落主要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的乃曼部落主要是托勒克塔依大氏族,这个大氏族还分成四个小氏族。

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克扎依,就是四个小氏族中的马太氏族的一个小分支,由于克扎依人数越来越多,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部落。

阿勒班部落分沙热、赤布勒两个大氏族。

瓦克部落在历史上常和克烈部落一起游牧,原住在阿尔泰山和斋桑泊一带,18世纪和19世纪有二批迁到新疆。

托热部落虽然人数不多,系元朝贵族统治阶层的后裔,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ruw 就是一个人的根,哈萨克族很注重这个的!哈萨克族认为,一个男孩如果不知道自己七代以内祖辈的名字就等于是一个孤儿!。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有自已的语言,1959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

著名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流传于世。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

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所谓“奎衣”就是器乐曲,“安”就是歌曲。

“奎衣”主要是用冬不拉演奏,一般说这些乐曲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结演奏的套曲。

“安”(歌曲)又可以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而分成若干类。

从音乐上讲,“安”一般都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

哈萨克族图腾

哈萨克族图腾

哈萨克族图腾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60万,全世界哈萨克族有1900万。

中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使用的哈萨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西里尔文字)哈萨克文。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哈萨克族图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哈萨克族图腾白天鹅哈萨克人十分崇拜和珍惜白天鹅。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一位名叫卡勒恰哈德尔的部落首领深受人们的爱戴,他在一次征战中身负重伤,被一只白天鹅救起。

白天鹅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他们结为夫妇,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哈萨克”,意为“白天鹅”。

哈萨克人把白天鹅视为吉祥物,当作美的化身、美的源泉及纯洁爱情的象征和伟大母亲的缩影。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

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

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

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民族历史15世纪哈萨克汗国成立后,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上百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

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

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兹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汗王阿布尔海里对外大肆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内凶狠残暴,进行野蛮统治,从而激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中国民族名称及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民族名称及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民族名称及主要分布地区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于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关于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关于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哈萨克牧民饮食文化的研究,来探索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的变迁。

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下吧!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北部。

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外,绝大多数都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

过去,奶类和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很少吃蔬菜。

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

野兽肉和野禽肉也是人们补充的肉食。

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最普遍的是吃手抓羊肉,其作法是把连骨羊肉切成大块,连同羊头、肚、心、肝、肺等一块放进铁锅加水同煮。

水沸后,撒去浮沫,加入适量的盐,再用文火烧,熟后将肉切成小块,用手抓着吃,各人根据个人的口味随时增加盐末。

烤肉主要在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猎时食用。

客人光临后,哈萨克人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用火烤全羊。

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猎肉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牧民们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别有一番风味。

熏肉是为了长时期保存而制作的一种肉制品。

"熏"作为一种烹调方法,是指将已经熟处理的肉类主料,再用烟熏制,使主料色泽加重、油亮,并带有烟的特有芳香,便于携带和贮存。

熏肉时,放一些盐,有的还放野葱。

加放野葱熏干的肉,味道更为鲜美。

每到深秋季节,羊肥马壮,牧民们都要宰杀羊马牛,把大部分肉熏制后存放到冬季食用。

还用马肉灌成腊肠,能够存放很长一段时期。

除了吃肉以外,牧民们也吃米、面调制的食物,如烤饼、抓饭、"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库卡代"(羊肉面片)等。

他们很少吃蔬菜,偶尔吃些沙葱或者野菜。

在牧区,哈萨克族的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

【新疆人文】新疆民族概况.doc

【新疆人文】新疆民族概况.doc

【新疆人文】新疆民族概况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居住历史悠久的主要民族有13个,即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达斡尔、塔塔尔和俄罗斯。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南疆,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北疆和东疆,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回族主要居住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及焉耆回族自治县,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邻近地区,塔吉克族(系印欧语系的白种人)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锡伯族主要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巩留县。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

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

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

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馊。

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

油塔子、烤肉等。

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

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

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

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斯坦风土人情简介

哈萨克斯坦风土人情简介

哈萨克斯坦风土人情简介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和东部,占总人口的73%,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全国约有61万人使用哈萨克语。

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

哈萨克人信仰伊斯兰教,多数人在7岁前即开始接受伊斯兰教育。

哈萨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从12世纪到13世纪,他们就在天山北部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汗国--突厥汗国。

14世纪初,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将蒙古军队从中亚地区驱逐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一带时,建立了哈萨克汗国。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哈萨克汗国先后经历了9次扩张与兼并战争,并于15世纪建立了伊塞克湖地区的封建政权。

16世纪中叶起,哈萨克汗国逐渐被沙俄吞并。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都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

哈萨克族妇女一般都要穿长袍或长及地的裤子和鞋袜,她们还喜欢戴头巾和面纱。

哈萨克男子一般不戴帽子,但如果天气太热时也会戴上太阳帽或小圆帽。

哈萨克族人喜欢吃羊肉、乳酪、鸡蛋、水果和蔬菜。

—— 1 —1 —。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
草 原 雄 鹰
哈 萨 克 族
哈 萨 克 族
1 1 1 礼仪
居住
1
1 1
节庆 服饰
1 1
饮食
1
1
1 禁忌
哈 萨 克 族
居住 礼仪
节庆
服饰 饮食
禁忌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 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 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
哈 萨 克 族
居住 礼仪
哈 萨 克 族
居住 礼仪
节庆
服饰 饮食
禁忌
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多姿多彩。哈萨 克族妇女爱穿连衣裙,但最讲究的是头饰。
哈 萨 克 族
居住 礼仪
节庆
服饰 饮食
禁忌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 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 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 砖茶,次为茯茶。
哈 萨 克 族
居住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
礼仪
节庆
服饰 饮食
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 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
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 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
禁忌
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 跨过或踏过餐巾
哈 萨 克 族
居住 礼仪
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 “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 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自死的畜禽肉 及动物的血。
禁忌
哈 萨 克 族
居住 礼仪
节庆
服饰 饮食
禁忌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 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 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 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 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是怎样由历史分裂到统一发展的

哈萨克族是怎样由历史分裂到统一发展的

哈萨克族是怎样由历史分裂到统一发展的
>15世纪初,古代哈萨克人主要分布在四个汗国之内,即阿布尔海尔汗国、诺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以及从察哈尔汗国分离出来的蒙兀斯坦汗国。

当时,哈萨克各部落分布范围很广,而且每一个部落都很分散,并不都聚居在一个地方。

明景泰七年(1456年),已经灭亡的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各部迁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建立不久,汗国即将所属各部按部落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玉兹,也就是清代文献中记载的右、左、西三部。

三个玉兹下又各分若干部落,其中大玉兹以乌孙部落为基础,包括阿勒班在内的13个部落,领地在巴尔喀什湖南部以及伊犁河到锡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中玉兹的领地在锡尔河北部,小玉兹的领地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西部。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当时在西域占统治地位的准噶尔蒙古在向南疆、青海扩展的同时,向西发动对哈萨克人的进攻,征服阿拉套山和托克马克地区的两个哈萨克部落。

18世纪20年代,准嘎尔统治者率军进入锡尔河流域,攻占哈萨克汗国首府及其所属城市,烧杀掳掠,使哈萨克人民遭受深重的灾难,迫使他们离开原牧地,四处逃散。

18世纪50年代,清朝统一准嘎尔部,解除哈萨克人来自准噶尔的威胁。

哈萨克大、中玉兹先后归顺清延,并献马进表,表示“永为中国臣仆”。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小玉兹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北京表示归顺。

部分哈萨克牧民在平定准嘎尔后,陆续迁到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等地放牧。

哈萨克族民俗

哈萨克族民俗
哈萨 克族 民俗
一、哈萨克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1、人口约125万(2000年统计),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 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和巴里坤族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 布在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 其中伊犁地区占绝大多数。 2、“哈萨克”一词的解释。 3、哈萨克族的起源。 4、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 荣耀,以他们是“马上的民族”为 自豪。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 2000多年前因其矫健俊美被汉武帝 誉为“天马”。
哈萨 克族 民俗
6、哈萨克族的丧葬礼仪 对墓地极为敬重,常将墓地作为祭礼 场所,如发生旱灾、羊群疫病,要到墓地 去祭祀,以求除灾;为孕、产妇寻求“杜 瓦”(墓地上的土),以求顺利分娩等。 行人骑马过墓地时不可急驶而去,妇女则 必须下马徒步而过。 主人死后,须将其生前骑用的马剪去 颈鬃、尾鬃,其他任何人禁忌再骑用。 葬后7天、40天和1周年,均要过“乃 孜尔”(祭祀),对死者表示缅怀和哀悼。 按照哈萨克族传统习惯,丈夫死后, 妻子必须守孝1年。1年之内妻子必须穿黑 色衣服或素色服装,包白头巾,以示悼念。 吊唁人若是至亲或妇女,死者的妻子必须 前去拥抱,放声大哭,唱挽歌。
叼羊
调驯猎鹰
哈萨 克族 民俗
四、哈萨克族的饮食特点 长期以来,该族主要从事 牧业生产,与游牧传统相适应, 饮食习俗带有明显的牧区特点, 主要以牛、羊、马肉和奶制品 为食物,其次是馕、面条以及 抓饭等。 “金特”、“那仁”:哈 萨克族最喜欢的食物。 马奶酒
哈萨 克族 民俗
五、哈萨克族的社交礼仪 1、待客礼仪 哈萨克族有史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而闻名。他们有这样一 句话:“祖先的遗产部分是留给客人的”。俗语:“太阳落山 时放走客人,是跳进河里也洗不尽的奇耻大辱。 ” 所以凡是登门来访的客人,不论民族信仰,均热情款待。 若遇黄昏,必定留宿。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不但要宰马驹或羊 羔招待,还要拿出“合木孜”(马奶酒)招待。 哈萨克族的待客有一套俗定的礼节,即先将给客人宰的羊 牵向客人休息的地方,将羊头拉进门内,伸出双手恭敬地对客 人说:“请允许吧”! 当客人表示同意后,才把羊牵出去宰杀,并在露天搭灶煮 肉。肉熟之前,先把餐巾铺好,端上“包尔沙克”(油果)、 奶疙瘩、奶豆腐、酥油等,大家围着餐巾席地而坐,主妇蹲在 壶具旁调配奶茶。 喝完奶茶,又换饮马奶酒。这时主人会弹起冬不拉,喝起 “阿吾勒的六支歌”,然后邀请客人唱歌、跳舞或讲故事。随 后,主人撤去杯盘茶具,提着水壶给客人冲洗手,随后用大盘 端上煮熟的羊肉,并将煮熟的羊头送到贵客面前。 客人用小刀先割下一块面颊肉,敬给在座的长者,再割一 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小孩或席中幼者,自己再割食一片,然后将 羊头还给主人,以此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尔后,大家动手共食 手抓羊肉。最后,主客相互用双手,手心朝面部,轻轻向下抹 一下,表示谢谢上帝。

草原上的游牧风情——哈萨克族服饰

草原上的游牧风情——哈萨克族服饰

草原上的游牧风情——哈萨克族服饰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的各哈萨克自治州、县。

哈萨克族人民自古以畜牧业经济为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为了适应游牧迁居需要和山区草原的气候,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民族服饰逐渐形成了浓郁的草原风格,使鲜明的牧区草原的审美特色和实用功能相统一,展现了哈萨克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特征。

哈萨克族民族服饰的选材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牧区盛产皮毛,因此服饰的原材料多采用兽皮、牲畜皮和各种面料。

从服装材质上,可以分为皮衣和布衣。

一般春冬两季穿皮衣,夏秋两季穿布衣。

哈萨克人在做皮衣时,要先用发酵剂将皮料做成熟皮,并染上颜色,再用这些皮料做成大衣、坎肩和大裆裤等,富裕的家庭还会用羊羔皮、马驹皮,甚至狼皮、狐狸皮等作为原材料,缝制成一种带有布面或绒面的大衣,哈萨克语称其为“依什克”。

哈萨克族的男子服装主要有皮大衣、皮裤、衬衣、长裤、坎肩、袷袢等,颜色多选用灰色或咖啡色,一般都比较宽大结实,因为衣裤宽大和耐磨的特性更便于骑马和放牧。

在冬季放牧时,男人们多穿一种叫“托恩”的不带布面、毛朝里的皮大衣,具有非常好的保暖效果,腰间再系上较宽的牛皮腰带,腰带上往往还要镶嵌上各种宝石来作为装饰。

腰间多配一把戴鞘的精美短刀,既让男性显得剽悍而威武,又充分彰显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库普”的宽大衣也多在冬天穿用,“库普”一般带有厚布条绒的面里,里面会絮上一层羊毛或者驼毛,穿起来既舒适又保暖。

哈萨克族人在夏秋季常穿的传统布衣多为长马甲。

长马甲是一种用平绒、丝绒或条绒为面料做成的单衣,腰部以下逐渐加宽,长及膝盖。

男式的长马甲多以贴花边作为装饰,女式长马甲除了贴花边,还要在对开的前襟上绣上各种花卉图案。

除了长马甲,在夏秋季节常穿用的服装还有衬衣、坎肩、长单裤、袷袢等。

衬衣和长裤多用白布制成,衬衣为高领套头式,青年男子的衬衣往往在衣领处还绣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图案,显得十分有活力。

哈萨克女子的服装与男装区别较大,更是艳丽多姿、美丽动人,装饰感极强。

哈萨克族音乐

哈萨克族音乐
了经文学校和私办经文学堂。
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使先于自己在这一带传播 的多种宗教变成了一种宗教,多神教变成了一
神教,带来了阿拉伯和波斯文明。
汇报完毕 谢谢观看
THE UNITY OF THE SLIDES
总结: 民族:哈萨克族

一般专指旋律较为宽广、优美,并且有固定曲名和 唱词的歌曲。
安的歌词多数以11个音节为一句。节分344式和434式两种。演唱形式也有两类:一类是
01
独唱(徒歌),旋律抒情、徐缓。另一类是弹唱曲,亦称冬不拉弹唱通常由“安奇”演 唱。
独唱歌曲:《黑云雀》、《阿勒泰》、《明亮的眼睛》等。
依据民歌的唱词内容、演唱场合及社会功能将其细分为:
宗教音乐
Sacred Music
第二章
宗教音乐 Sacred Music
哈萨克族的先民曾信奉过萨满教、袄教、景教、佛教、犹教等,8世纪后开始接受伊斯 兰教。由于受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部落制度、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伊斯 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直至16世纪才基本上成为全
民间音乐
Folk Music
第一章
民间音乐 Folk Mu”在哈萨克人的观念中泛指歌曲,它本身还可再分为“安”、“月令”、 “吉尔”三个亚种。
民间器乐(魁):
分为弹拨类、拉弦类、吹奏类等。就一般而言,“魁”可作为为哈萨克族器乐 曲的统称。
舞蹈音乐:
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一般均以冬不拉伴奏为主,舞曲也较多来源于传统的器乐 曲、民歌等。其舞蹈大致可分为:反映游牧生活的舞蹈和反映游猎生活的舞蹈。
较为著名的传统曲目有《紫色的走马、《达因阔勒》、《四个旅行者》等,其中又以乐曲《紫色 的走马》最为著名。“冬不拉魁”常常使用动机发展、主题展开、类似回旋等3种曲式结构。

新疆民族分布特点[总结]

新疆民族分布特点[总结]

(1)维吾尔族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占维吾尔族总人口的88.15%,北疆合计占11.85%。

与汉族人口分布特点不同,维吾尔族人口分布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从地区上看,仅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就占到全疆维吾尔族总人口的36.01%,占本地区总人口的89.37%。

其次,和田地区和阿克苏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全疆维吾尔族总人口的比例也都在18%以上,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96.91%和74.99%。

三个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合计占全疆维吾尔族总人口的75.05%。

此外,伊犁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也占一定比重。

(2)汉族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新疆汉族人口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广域性分布特点,全疆15个地、州、市都有分布且占有一定比重。

北疆的汉族人口占全疆汉族总人口的73.29%,南疆的汉族人口只占26.71%。

从各个地州市来看,受到地区范围大小以及汉族人口本身分布状况的双重影响,乌鲁木齐市、伊犁州和昌吉州的汉族人口比重较大,占全疆汉族总人口的比例均在10%以上,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2.72%、44.71%和74.88%,三地汉族人口合计占全疆汉族总人口的58.22%。

其他如石河子、克拉玛依和奎屯市,虽然地区内汉族人口占到75%甚至90%以上,但在汉族总人口中的比重却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地区人口规模小造成的。

(3)哈萨克族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哈萨克族作为新疆第二大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上,与维吾尔族有相似之处,也是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较高,不过不是主要分布在南疆,而是主要分布在北疆。

北疆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94.27%,而南疆仅占5.73%。

其中以伊犁地区为最集中,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36.76%,占本地总人口的22.88%。

此外,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比例也都在17%以上,占本地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49.31%和24.63%。

《我们的民族小学》相关知识

《我们的民族小学》相关知识

《我们的民族小学》相关知识白族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人口159万,善于经营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万,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111万。

主要从事畜牧业。

善于刺绣,绣品已经出口到日本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

那里的人们吹、拉、弹、长样样都会。

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万,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他们善食生鱼,回制作鱼皮衣服。

黎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

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人口0、7万,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

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739万,主要从事农业。

刺绣、挑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

怒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完,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

语言届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有文字。

多信小乘佛教。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

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

有文字。

解放前已进人阶级社会,1898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人陇川的胜利。

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多信小乘教。

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族支。

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擅长种茶。

多信小乘教。

山狸:野生动物名,即豹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萨克族的分布哈萨克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世界有近15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44国,中国的哈萨克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和吉木萨尔、木垒、巴里坤草原,有少量居住在青海省的格尔木和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

哈萨克族舞蹈哈萨克人的舞蹈具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舞步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动作潇洒优美。

舞蹈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哈萨克民族主要是一个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有《骑马舞》、《驯马舞》、《骑马勇士舞》、《可爱的小马驹》、《牧马舞》和《赛马舞》等。

舞蹈主要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民族性格和气质。

还有一类舞蹈是表现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的,主要有《擀毡舞》、《挤奶舞》、《剪羊毛舞》、《织花毯舞》等,表现的是一种忙碌而欢快的劳动场面。

狩猎也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人的重要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和它们斗争的经验。

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

有《鹰舞》、《熊舞》、《斗熊舞》、《瘸熊舞》、《孤雁舞》、《瘸鸭子舞》等,表现了哈萨克人民在狩猎时的情景,这些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哈萨克民族乐器◆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当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克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

<BR> 达布勒,是哈萨克人一种古老的战鼓,作战时,用以鼓舞士气。

喜庆时,用以烘托气氛。

最早由一段掏去村心的树干制成,两面蒙有羊皮、牛皮或其它兽皮,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

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动。

其外形类似古代月氏人的羯鼓,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月氏人融入哈萨克族后,互相影响的结果。

达吾勒帕兹,原是一种木制框、绷有皮革的乐鼓,下有三只柱脚。

因其附有控制装置,故哈萨克人又称之为“可松紧鼓皮的鼓”。

以后由木框改为铜、铁框,双棍击擂,声音铿锵有力。

这种乐器在历史上常用于狩猎和战争。

省达吾勒,实为达吾勒帕孜的乐器变体。

体积小,便于携带,用铜制成,单面蒙皮,敲击起来尖利刺耳,常用于狩猎。

哈萨克人称之为铜鼓或三脚鼓。

当哈拉,原为萨满巫师用的神具,相当于现在的铃鼓。

哈萨克人称之为“带响环的手鼓”。

与维吾尔族的达甫、乌孜别克族的依拉和蒙古族的登格尔相似。

最初的当哈拉是用一段凿空的树干或薄木板弯曲而成鼓圈,上面蒙有一层皮革,鼓圈周围串着许多可以活动的小铁环,击奏起来叮当作响。

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跳神时所用,形同伞,由一大一小两个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1.3米。

演奏时主要是靠摇撼发出沙沙声音,富有节奏感。

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与维吾尔族的沙巴依相似,但在制作上复杂一些。

斯得尔马克,这种乐器状似盾牌,上镶有许多小环,顶端插有几束猫头鹰毛,故也称为“猫头鹰音”。

因乐器带柄,击打者可持柄摇动以助节奏,听之清脆悦耳。

阿提推亚克,是一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摹拟出马蹄的声音,其状也酷象马蹄,故哈萨克人亦称之为“马蹄音”。

玉兹塔克勒达克,由两支大小不一的牛角制成,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笃笃木鱼声,主要用于打击节奏。

◆吹奏乐器主要有色不孜克、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

色不孜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

色不孜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人民誉为“心笛”。

这种乐器类似汉民族的竖萧,是一种竖吹木笛。

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作原料。

色布孜克长约50厘米一70厘米不等。

管开3孔、4孔或5孔。

原先管外扎套羊肠细绳保护,现改用铜丝。

不吹时套木塞,以保护木笛。

吹奏前,先吸水润湿管口,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

吹奏时发出不同音阶,同时用喉头发出持续低音,形成双声部,音量较小,音色柔和,似鹿鸣。

卡尔得乃,是一种声音响亮的类似号角的长简喇叭,据考证可能由古代西域马上乐器骨角或铜角发展而成。

目前所见的为黄铜制做,吹口小,音孔大,管中部拐弯呈之字形。

古时候此种乐器曾做为作战时鼓舞士气的号角,或向远方传递警报的工具。

可尔得乃还可以演奏军乐,在迎宾、集会和凯旋仪式上演奏。

阿德尔那(独孔笛),是哈萨克族的古老乐器,长约60-70厘米,音量较大,乐器形制较卡尔得乃小,比色不孜克稍大。

民间狩猎时,用它模拟鸟的鸣啭、狼的嗥叫、骆驼的悲呼、骏马的长嘶。

特别是用它模拟呦呦的鹿声极为真实,能诱捕到猎物,故民间又别称之为二鹿笛。

在战争年代,哈萨克人常用阿德尔那发令冲锋,传递信号,鼓舞战斗士气。

斯尔那依,哈萨克人称之为口弦。

它在民间有各种各样的形制。

用泥制的口弦,称为沙孜斯尔那依;用芦苇做的口弦称为哈木斯斯尔那依。

口弦又被称为口琴、目簧、口蔑、口胡。

古代制作材料因地而宜,简单原始,原先以泥制、角质、骨质和苇质。

现在多以铁、铜、银等金属制成。

其形如钳,外圈中部连簧片,簧舌尖端向上弯曲突出。

演奏时左手执口弦,置于唇间,右手拨弹簧舌尖端,以气振额发音,可奏出低微而清晰的音乐,给人以一种窃窃私语之感。

一般为妇女们演奏。

在哈萨克民间还有一种阿吾兹阔不兹的吹奏乐器,也属口弦类。

◆拉奏乐器库布孜,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形,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为60-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

上张两根或三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琴弦和弓弦用松树胶擦拭,琴劲无指板、无品位。

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

琴声与小提琴声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

现代库布孜经改进后,增加为四根琴弦,并安装有纸板和共鸣箱,拉奏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

目前常用于舞蹈伴奏。

克勒库布孜和尚库布孜实为库布孜简单和复杂的两种同类乐器。

克勒库布孜琴制作无一定规模,只能在边远偏僻的山区牧民家才能找到,是哈萨克族民间古老的拉奏乐器之一。

琴身为整块木料凿成,一根弦无指板,常用马尾制弦,琴为弓形,古朴而简洁。

尚库布孜则为哈萨克民间近代流行的一种复合拉奏乐器。

此琴由铁皮制成,犁形,上面固定钢弦。

演奏者手上套音手铃,拉奏钢弦。

演奏时,琴弦与铃声汇融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和音响,此乐器在民间多为妇女演奏。

◆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

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都由整块松木或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

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

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弦代替了羊肠弦,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

改革后的冬不拉,在原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最近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

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冬不拉”;2弦17品的次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弦10品的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

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的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它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谢勒铁尔,由整块木料凿成,琴腹蒙皮革为音箱,一般长约65一70厘米,形式近似冬不拉,但没有琴品(琴级),故常称为无品冬不拉,多数为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故民间称之为二弦谢勒铁尔和三弦谢勒铁尔。

琴弦常用马尾丝直接固定,用公马尾丝制作的为佳品。

琴首没木轴,通过弦轴,调试音律。

萨孜,是哈萨克族人民传统娱乐活动以及民间对唱时常用的伴奏乐器。

长50厘米-1米。

形制柄长弦多,上设有6 个琴轴,绷牲畜肠弦,琴面板上常绘有民间图案,或绘制飞禽草木图案。

节特根(也称节特曼、节特康),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

节特根无松紧琴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的高低。

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皮克利,是一种雕镂精细、镶嵌美观的两根弦弹奏乐器,形制小巧玲戏,类似曼陀铃琴。

有人将其划在冬不拉乐器类,称其为多音冬不拉,然而它又不是4弦12品,故另列一类。

综观哈萨克的弹奏乐器,大致可分为横卧式与竖立式两类,以后者为主,前者为副,可称为哈萨克的主体乐器类。

哈萨克的弹奏乐器弹奏性强,余音短促有力,穿透力强,音色明亮、清脆,技巧灵活,为该族弹唱音乐的主要乐器,亦可用于独奏式合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