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要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笔记
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笔记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 背景。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在拉丁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长期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他们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如开采金银矿,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从事繁重的劳动。
-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这两场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激发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土生白人在拉丁美洲经济上有一定实力,但政治上却受到宗主国的歧视,他们渴望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上的权力。
2. 主要领导人及事迹。
- 玻利瓦尔:他领导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的独立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他率领起义军,克服重重困难,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军。
例如,在阿亚库巧战役中,他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 圣马丁:他在南美洲南部领导了独立运动,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地。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在瓜亚基尔会面后,圣马丁主动引退,把军队指挥权交给玻利瓦尔,体现了他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3. 意义。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推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
- 为拉丁美洲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促进了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 背景。
- 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在经济上,英国把印度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大量掠夺印度的棉花、香料等原料,同时倾销英国的机器生产的商品,使印度传统的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印度社会各阶层的不满:英国的殖民统治损害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他们的政治权力被削弱;同时,英国的经济掠夺也使印度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困苦,广大印度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2. 导火线。
- 涂油子弹事件:1857年,英国殖民当局发给印度土兵涂有牛脂和猪油的子弹,这严重伤害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因为印度教徒视牛为神圣,穆斯林禁食猪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异域风情与文艺复兴1.异域风情• 1.1 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 1.2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意义• 1.3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1.4 地理大发现对中国的影响2.文艺复兴• 2.1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特点• 2.2 文艺复兴的意义和影响• 2.3 文艺复兴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2.4 文艺复兴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2.5 文艺复兴与欧洲宗教改革第二章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1.封建社会的瓦解与新的社会阶级• 1.1 封建制度的瓦解• 1.2 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1.3 乡村社会的变革• 1.4 城市社会的变革2.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2.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2.2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 2.3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2.4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旧中国与世界• 1.1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1.2 西方列强的侵略• 1.3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2.中国社会的变革• 2.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2.2 清朝政治改革的尝试与失败• 2.3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一战后的中国1.第一次世界大战•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家•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2.一战后的中国• 2.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2.2 五四运动的影响• 2.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第五章中国近代史的中期1.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军阀混战• 1.1 三民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建立• 1.2 军阀混战的原因和特点• 1.3 军阀混战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爆发• 2.1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2.2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族抗战• 2.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家•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败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推动•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第七章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1.新中国的诞生•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1.3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社会主义建设• 2.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2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策• 2.3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异域风情与文艺复兴、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一战后的中国、中国近代史的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以及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等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单元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第一章近代中国的背景•19世纪,中国面临了严峻的内外挑战,而惨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滞后与科技的沉寂,才是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源。
•1840年,鸦片战争的发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其漫长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外来列强入侵和中国反抗•种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外资的大量注入,导致了中国社会政经的极度动荡,形成了中国内地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下苟且生存的局面。
•在外族的侵略面前,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其中最为著名的东方虎创立的洪门组织促进了中国反抗外族的形成。
第三章清廷内部改革和民间变革的探索•清廷内部改革总体上被视为无效,而民间变革的探索却逐渐展现出其实效。
民间会馆的兴起奠定了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思想的启蒙、女性的解放、新农村运动等民间倡导,逐渐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
第四章新帝国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20世纪,新帝国主义列强从东大西洋向太平洋进行扩张,中国成为他们扩张的必经之路。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剧社会的分裂。
•西方列强与日本在中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压迫。
同时,反对帝国主义的声音也日益响亮。
单元二:民族危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第一章计时百年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期,清政府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下分蛋糕、肆意掠夺,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民族危机愈加突显。
•辛亥革命的爆发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迹,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第二章民主革命与建立共和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由中华民国成立而结束的清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三章革命与建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是中国百年变革的两个里程碑,为中国解决了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难题。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共产党的诞生,共摇篮了 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世界现代史第⼀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危机(=⼤萧条) 政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希特勒组织了纳粹党。
(2)法西斯专政建⽴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我的奋⽃》)(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希特勒集总理和总统⼤权于⼀⾝,出任国家元⾸。
(4)内外政策:①建⽴法西斯恐怖专政:A、1933年制造国会纵⽕案,逮捕共产党和进步⼈⼠;B、解散⼀切⼯会,取缔其他⼀切政党,镇压反法西斯战⼠;C、焚毁⼤量进步书籍,残酷迫害犹太⼈(⽔晶之夜);②⼤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普遍义务兵役制。
2、意⼤利法西斯专政的强化(1)背景:⼀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农运动⾼涨(2)标志:墨索⾥尼组织了法西斯党,1922年进军罗马,建⽴了法西斯政权。
(3)强化:1929—1933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意⼤利,为转移国内⼈民的注意⼒,墨索⾥尼加紧武⼒扩张。
3、⽇本军部法西斯化(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本阶级⽭盾异常尖锐(2)过程:①1931年9⽉18⽇⽇本发动九⼀⼋事变,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1937年7⽉7⽇发动卢沟桥事变,全⾯侵华。
4、法西斯国家结盟:(1)1936年三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柏林---罗马---东京轴⼼,⼜称轴⼼国集团,(2)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3)影响:轴⼼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和平⾯临严重威胁。
第三单元第⼆次世界⼤战第6课第⼆次世界⼤战的爆发1、慕尼⿊阴谋:1938年9⽉,德、意、英、法四国⾸脑希特勒、墨索⾥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签订协定。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3、后果:使德国野⼼进⼀步膨胀,不但吞并苏台德,不久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把⽭头指向波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本文档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新人教版)的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1. 两个重要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2. 革命的导火线- 列强侵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也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之一。
列强侵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也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之一。
3. 改革的迫切要求- 近代科技和思想变革:近代科技的发展和思想变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影响,推动了社会改革的迫切要求。
近代科技和思想变革:近代科技的发展和思想变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影响,推动了社会改革的迫切要求。
4. 革命的道路选择-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表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表现。
5. 革命的历史地位- 开创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创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This document is a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in Unit 1 of Grade 9 History textbook (New Edition). Her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content:1. Two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Xinhai Revolution: Xinhai Revolution was a significant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t overthrew the feudal monarchy and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democratic republic.Xinhai Revolution: Xinhai Revolution was a significant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esehistory. It overthrew the feudal monarchy and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democratic republic.- May Fourth Movement: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a patriot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 progress.May Fourth Movement: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a patriot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 progress.2. The spark for revolution- Invasion by foreign powers: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China suffered aggression and oppression from foreign powers, which also served as one of the sparks for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Invasion by foreign powers: In the late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China suffered aggression and oppression from foreign powers, which also served as one of the sparks for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3. Urgent demands for reform- 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had a new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leading to the urgent demands for social reform.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had a new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leading to the urgent demands for social reform.4. Path choices for revolution-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Both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wer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Both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wer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5.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revolution- Establishi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Chinese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Establishi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Chinese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The above is a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in Unit 1 of Grade 9 History textbook. We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students' learni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讲课教学视频全册播放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②二月革命(1917.3)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掌握主要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标志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阿芙乐尔号)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巩固 1 苏俄同德、奥议和,并退出了一战;②颁布了《土地法令》③1918年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④1920年底,打退国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联的成立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斯大林1928年到1937年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使苏联由传统上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苏联的国防力量由此加强。
与此同时,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宪法1936年,苏联通过法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学科,旨在让人们了解过去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事件对当前世界的影响。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有着丰富而庞大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对历史的认识历史的定义:历史是对过去事件和行为的系统研究与记录,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
历史的意义: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同时,历史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第二单元: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建立: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而成。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采用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长城,推行法律统一等。
秦朝的经济发展:秦朝实行均田制,消灭了封建农奴制,加强了农业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单元:沿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始于汉代,是连接中国与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业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丝绸之路主要包括陆上和海上两条路径。
陆上路线从中国西北地区出发,经过中亚、西亚,最终到达地中海。
海上路线从中国的南方港口通过印度洋到达非洲和欧洲。
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交流,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宗教和艺术的交流。
如佛教的传播、中国丝绸的流传等。
第四单元:大唐盛世大唐王朝的兴起: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它的兴起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和李唐舞台的开创有关。
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并实行开元盛世的政策,使社会稳定。
唐朝的繁荣文化: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有着辉煌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如诗人杜牧、杜甫,画家吴道子,以及坎儿井、玉门关等。
第五单元:宋辽金元时期的政治格局北宋的政治制度:北宋实行宰相执政,推行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等,并且面临辽国和西夏的威胁。
辽国的兴起和影响:辽国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东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权,对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的开端1.1 文明的起源和黄河文明- 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 黄河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1.2 奴隶社会和夏商周时期- 奴隶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奴隶制度在夏、商、周三代得到了发展和巩固。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2.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和繁荣2.1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秦始皇是秦朝的建立者。
-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和法律等。
2.2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汉武帝是汉朝的建立者。
-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的繁荣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3.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和文化繁荣3.1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动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国家分裂为三国、晋朝和南北朝。
- 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北方则由少数民族政权控制。
3.2 文化繁荣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成就。
- 佛教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第四单元:唐朝的繁荣和辽、宋、元三个朝代的统一4.1 唐朝的繁荣和开放政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开放的政策使得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被誉为"盛世"。
4.2 辽、宋、元三个朝代的统一- 辽、宋、元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统一时期,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
- 辽朝是由契丹族人建立的,宋朝是由汉族人恢复的,元朝是由蒙古族人建立的。
5.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分裂和闭关锁国5.1 明朝的统一和繁荣-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中国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全民革命,并且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它于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
-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化进程,为中国现代政治形势奠定了基础。
2.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启蒙运动。
- 这个运动的目标是推翻封建礼教,倡导科学、民主和现代思想,提倡个人解放与自由。
3.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对旧秩序、争取民主与进步的爱国革命运动。
- 这个运动起源于1919年的北京,反对外国列强的干涉,呼唤民主和科学,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批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 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过渡,中国的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也得以奠定。
二、世界两次大战及中国的抗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至1918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
-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员的伤亡,以及对各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年至1945年,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 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同时也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
3. 中国的抗战- 中国抗战是指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 这场战争从193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日本在1945年投降为止。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指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对社会经济基础进行根本性变革的过程。
- 这个过程从1949年开始,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并解放了生产力。
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中国领导下进行的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大全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全新人教版单元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东方红高级职业中学- 和中的成立-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单元二: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两个文明一体化”战略- 亚欧大陆桥- 奥运会的举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元三:世纪之交的世界- 九一一事件- 反恐战争- 东南亚海啸- 全球气候变暖- 经济全球化- 印度的快速崛起-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一带一路倡议单元四: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的基本内容-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现象- 世界主要的地理区划- 世界知名的地理景观单元五:中非关系- 中非友好合作的历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人文交流- 中国援助非洲的主要形式- 坦桑尼亚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单元六:东亚文明史- 东亚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东亚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单元七:共和国时期的外交与民族团结-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外交斗争与中国的独立自主- 民族团结与中国的统一大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成立- 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 中国的和平外交和生存环境-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单元八: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项目- 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宣言- 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成绩单元九:生活与工作- 生活与行为规范- 健康与安全知识- 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现代职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十:漫画与动画- 漫画的起源和发展- 动画的起源和发展- 漫画与动画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漫画与动画的发展现状单元十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和保护-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单元十二:中国历史上的哥伦布- 中国航海史概述-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组成和七次航行- 郑和下西洋对世界的影响单元十三:世界的珍宝-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世界各大洲的历史文化- 世界各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 世界各大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单元十四:地球村与一家亲- 地球村的概念和内涵- 世界各国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世界大家庭的和平共处单元十五:自然与人类共生-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共生单元十六:阅读与写作技巧-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途径单元十七:电脑与互联网- 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 互联网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单元十八:中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中华民俗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中华民俗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中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单元十九:舞台与表演艺术- 舞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戏剧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戏曲艺术与舞台表演艺术- 舞台表演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单元二十:科技与未来生活-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科技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未来的科技与生活的发展趋势单元二十一:食品与健康- 饮食健康的基本要求和流行病学- 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饮食与健康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建立良好的饮食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单元二十二:人类的奋斗与成功- 人类追求幸福和成功的原因- 社会进步与个人成就的关系- 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奋斗和成功事例- 奋斗和成功的内涵和价值单元二十三:诚信与道德- 诚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诚信与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诚信和道德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单元二十四:绿色生活与低碳发展- 绿色生活的基本理念和实践- 低碳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效益-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时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月7日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性质:社会主义革命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历史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间:1918—1920年措施:加强红军建设,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时间:1921年领导人:列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斯大林模式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经济: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
政治:1936年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时间:1919年1月-6月参加国:27个国家(苏维埃俄国被排除在外)操纵国:英、法、美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汇
总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十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11月6日到7日,②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gt;gt;gt;gt;点击阅读: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
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2)过程:①一五计划②实施:1953-1957年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④成就:超额完成: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
gt;gt;gt;gt;点击阅读: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轻松愉快地总结功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2、俄国十月革命原因: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②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民希望和平。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时间——1917年11月6日;起义的地点——彼得格勒;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国内战争:1918—1920保卫革命成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2、领导人:列宁;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三、苏联的成立1、成立的时间:1922年底2、国家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4、社会主义建设:领导人:斯大林,1928—1937年,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5、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四、苏联的斯大林模式1、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时间:1919年1月;地点:巴黎。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2、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3、《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处分德国,与德国签定。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
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1、时间:1921—1922年;地点:华盛顿;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2、操纵国: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3、《九国公约》:九国代表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华体系”。
但这一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1、时间: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主要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三、罗斯福新政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时间:1933年。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3、罗斯福新政——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特点(手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新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九下P25-26)1、形成国家:德国;政党:纳粹党。
2、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表现之一: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表现之二: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五、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形成国家:日本;政党:军部。
2、形成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3、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六、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形成国家:意大利政党:法西斯党人物:墨索里尼建立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掌握政权七、慕尼黑阴谋1、时间:1938年9月;地点:德国的慕尼黑;与会国:德、意、英、法。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影响:①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安全;②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后果: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意义: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
第三单元第二世界大战一、二战的全面爆发1、时间:1939年9月1日2、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3、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扩大1、苏德战争的爆发①时间:1941年6月②标志: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③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领导)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①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②标志: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即珍珠港事件。
③影响: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1、时间:1942年1月1日2、地点:华盛顿3、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4、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时间:1942.7——1943.2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五、雅尔塔会议1、时间:1945年2月2、会议目的:为了协同作战,尽快打败法西斯。
3、会议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4、会议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5、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六、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时间:1944年6月6日2、标志: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七、德国投降1、时间:1945年5月8日2、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的结束。
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时间:1945年9月2日2、战争结束的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3、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事件:①1945年8月8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③中国军队也展开大反攻,发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击。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初期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英法集团与德意集团为各自的利益而战。
后期性质:反法西斯战争,交战双方是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反法西斯国家结成联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九、二战的影响1、影响: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启示:①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②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经济繁荣的原因:①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3、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二、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1、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影响: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地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三、西欧经济的发展(一)、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1、有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2、利用美国的援助3、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二)欧洲共同体1、成立的目的: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2、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三)、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相关政策1、时间: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相关政策: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有盟旗、盟歌:贝多芬的欢乐颂序曲,总部:布鲁塞尔。
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3、作用: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四)、日本的崛起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2、崛起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扶持;③日本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④日本重视教育和发展科技。
(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3、地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五)、日本谋求政治大国1、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以后2、表现: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3、影响: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与不安。
第五单元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一、苏联的改革1、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不利影响2、历程: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结果:没有解决苏联的困境二、苏联的解体1、时间:1991年底2、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关键人物:叶利钦3、解体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4、影响: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三十一、东欧剧变的实质1、剧变的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各国改革的失败,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外部原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限制和美国因素2、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3、剧变的表现: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随之改变4、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5、主要的事件: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6、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