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

2、俄国十月革命原因: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②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民希望和平。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时间——1917年11月6日;起义的地点——彼得格勒;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

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它沉重打

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

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国内战争:1918—1920保卫革命成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

2、领导人:列宁;

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

平。

三、苏联的成立

1、成立的时间:1922年底

2、国家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

个加盟共和国。

4、社会主义建设:领导人:斯大林,1928—1937年,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

体化。

5、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四、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

成。

2、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

产积极性;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时间:1919年1月;地点:巴黎。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2、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

逊。

3、《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处分德国,与

德国签定。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

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

一起构成。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时间:1921—1922年;

地点:华盛顿;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

2、操纵国: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3、《九国公约》:九国代表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遵守各国

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

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

地区的统治秩序。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华体系”。但这一体系隐藏着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时间: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主要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三、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

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3、罗斯福新政——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手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以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新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

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

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九下P25-26)

1、形成国家:德国;政党:纳粹党。

2、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表现之一: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表现之二: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五、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国家:日本;政党:军部。

2、形成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3、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

六、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形成国家:意大利政党:法西斯党人物:墨索里尼

建立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掌握政权

七、慕尼黑阴谋

1、时间:1938年9月;地点:德国的慕尼黑;

与会国:德、意、英、法。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影响:①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②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后果: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意义: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

第三单元第二世界大战

一、二战的全面爆发

1、时间:1939年9月1日

2、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3、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扩大

1、苏德战争的爆发

①时间:1941年6月

②标志: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③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领导)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①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②标志: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即珍珠港事件。

③影响: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1、时间:1942年1月1日

2、地点:华盛顿

3、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4、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时间:1942.7——1943.2

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五、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2、会议目的:为了协同作战,尽快打败法西斯。

3、会议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4、会议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