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化学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复习提纲大全
中考化学复习提纲大全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基本结构- 质子、中子、电子- 元素的基本性质-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 周期概念及分组规律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平衡反应方程式- 系数的调整- 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体积三、常见化学反应和反应类型-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氧化与还原反应-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燃烧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离子和离子的生成- 离子的基本概念-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相对电荷- 离子生成的条件和方式- 金属的离子化、非金属原子的吸电子、非金属原子的共价键五、酸碱及其中和反应- 酸碱的基本概念- 酸、碱的识别方法-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盐的生成过程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离子电子式和电子转移式的转换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基本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的应用和重要化合物- 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铝等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残留离子的检验和提取- 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方法九、化学能与能量变化- 化学能的基本概念- 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燃烧反应和酸碱反应的能量变化十、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硫的性质和应用- 氮的性质和应用- 氢气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中考化学复习的提纲大全,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加油!。
2010广州中考化学总复习
11
2 过滤操作
12
3 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13
4 微粒结构示意图
14
5 人体微量元素
15
6 物质与氧气反应
16
7 溶液
17
8 基本反应类型
18
9 常见气体的性质
19
10 化合价计算
20
考查内容 物质分类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化肥鉴别 分子原子概念特点 溶液PH值判断 酸碱盐反应现象 物质分类 物质除杂鉴别 铁的冶炼 金属活动顺序
1g/mL)分别为
()
A.6g 24mL B.0.6g 29.4mL
C.20g 80mL D.20g 100mL
12-2.硝酸钾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现
提将营1点养00液g:,25则%需的溶加硝水酸液钾溶溶质液稀质释量到分l0%数来(计用于算培)植
重A.点50:g B溶.液100的g 稀释C.计15算0g D.200g
题号 考查内容
11 化学与生活(白色污染) 12 铁(冶炼、合金) 13 C、CO、CH4燃烧 14 石墨和金刚石 15 物质反应现象 16 溶液导电性 17 酸碱盐通性 18 物质鉴别 19 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20 物质鉴别和除杂
2009年广州市化学中考选择题考查知识:
题号 考查内容
题号
1 物质变化
(1)2个氮原子 ;3个水分子
;硫酸铁 。
(2)硝酸钙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是
。
(3)某硫的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该氧化物
化学式是: SO3 。
数字含义:
A元素化合价为+/-X价
每个A离子带X个 单位正负电荷
分子、原子或离子个数
每个A粒子含X个 A原子
2010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
2010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第q二教~育%资4源]网p 2010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金刚石、石墨 C 酒精乙醇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生石灰氧化钙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乙酸CH3COOH干冰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亚硫酸H2SO3 氢氯酸、盐酸HCl水银汞Hg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钠NaOH 硝盐(工业名称)亚硝酸钠NaNO2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4、淡黄色:硫。
5、绿色:Cu2(OH)2CO3为绿色6、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7、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8、(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9、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五篇】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五篇】导读:本文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进入复习阶段,我们就需要统筹复习过程,合理规划,安排复习时间。
以下是整理的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五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1)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仅仅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能够……”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物质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纯净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他氧化物化合物酸无机物碱盐有机物(缺)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010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2011年中考化学复习计划一、复习规划复习规划一般是三段式复习法。
即: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
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
这一阶段要于4月15日左右结束,时间约4周。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
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
这一阶段要于5月14日左右结束,时间约4周。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
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
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14日前结束,时间约4周。
二、复习策略⑴章节复习——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章节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
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⑵专题复习——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这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解题方法或规律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⑶模拟测试——依据考题进行综合复习模拟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或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
其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回扣、强化、调节。
指导,即指导学生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和答题技巧等;回扣,即反思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回顾教材,回顾知识点、回顾解题方法等;强化,即通过训练强化重点,对重点题型分析归类,强化解题规律,便于考试中迅速提取;调节,即调节学生的迎考心理情绪,提高信心和斗志,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状态。
2010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试要求
105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D
106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B
107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D
108
氨水性质和用途
C
盐
109
氯化钠(食盐)
D
110
碳酸钠(纯碱)、硫酸铜(胆矾)
D
111
石灰石成分
B
11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和用途
D
113
硫酸铜
C
114
化学肥料(种类、特性)
B
115
铵盐检验
C
氧
化
物
C
21
相对原子质量
B
22
相对分子质量
B
23
原子团
A
24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A
25
离子构成物质及它的形态以及表示方法
B
26
元素
B
27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C
28
元素的存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A
29
化学式的概念
A
30
化学式书写及其意义
C
物
质
的
分
类
31
单质和化合物
B
32
混合物和纯净物
B
33
催化剂、催化作用
A
34
氧化物
C
35
有机物
B
36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
37
碳水化合物、油脂
A
化
学
用
语
38
元素符号(20种)
B
39
常见元素化合价
B
40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碳酸根、硝酸根、硫酸根、氢氧根、铵根等等)
201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有毒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m(x)/m(c)(x表示所求元素的符号,c 表示碳元素的符号)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0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大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中考化学章节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章节复习提纲初三化学教案复习提纲一. 化学基本概念 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 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 )、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1/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5.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提纲知识点全共30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提纲知识点大全30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共30页)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2010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4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大总结(四):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①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 MnO4 MnO2 O2 ↑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2KCl 3O2 ↑ 实验室制取氧气注重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其他生成氧气的反应:③水通电(正O2 负H2 ,体积比1:2)2H2 O==2H2 ↑ +O2 ↑ ④加热氧化汞 2HgO2Hg +O2 ↑。
2010—2019年中考知识点化学总结(1)
验操作;15题考查基 本实验操作
册基本实验操作
变化;选择题7:考 用途;实验的基本操 、结构用途;实验的 1.物质的变化、实验
分
分
作),填空题12题
本实验仪器的认识。
查基本实验操作;10 作、仪器认识。
基本操作。
基本的图片考题
(找出苯的物理性
题:考查分离空气的
质);8分
相关知识(什么变化
实验题15题:考试三 实验题15题:考试三 实验题15题:考试三 选择题第1题(混合 实验题15题:考试三 12题、15题考查制取 4题;考查混合物; 15题:三大气体的制 、15质题量:守三恒大等气)体的制 氧气的氧化性、混合 氧气的性质及实验, 选择题:空气的保护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定义;灭火的 填空与简答题(灭火
第七 单元
的定义),分值3分 (灭火的原理和方 法)分值2分
料的合理开发和利 与灭火)分值4分 用,灭火的原理和方 法),分值6分
第五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方程式的计算 单元
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方程式的计算
量守恒定律微观中原 量守恒定律,利用化 学反应方程正确书 不变;10题:考查全 式的书写;13题考查 式的计算 子三不变,利用化学 学反应方程式推到物 写;计算题17题:考 册中基本化学反应方 信息中包含化学反应 反应方程式推到物质 质化学式;计算题18 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程式一步实现;18题 方程式的书写
分子的特点 第三 单元
子的特点
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原子和分子解释化学 子的特点;填空题11 语。
变化;填空题:化学 题:考查基本的化学
用语。
用语,主要元素周期
关知识
查元素的相关知识 基本的化学用语和微 子的符号表示 观分析化学反应
中考化学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针对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安排专题训练、易错题训练、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以及考前预测。
需要九个课时左右,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专题训练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原子、离子
2.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二、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
2.酸、碱、盐、氧化物
3.酸碱指示剂、PH
三、物质的组成(化学式、化合价)(1课时)
四、实验
1.化学实验常识
2.基本化学实验
3.实验探究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化学反应
1.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制备和净化
2.水、金属以及碳的单质和化合物(2课时)
六、守恒思想
1.质量守恒定律
2.电荷守恒和化合价守恒
七、化学计算
1.化学式的计算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溶液的计算
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2课时)
八、化学反应规律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金属活动性
3.化学反应分类
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
置换反应(包括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
复分解反应(包括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九、化学推理(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2课时)
易错题训练、真题综合训练(1课时)考前模拟、考前预测(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15、燃烧的条件:
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
1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 ═══ H2CO3 ;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H2O + CO2↑ (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H2O ,该反应可用于CO2气体的检验,和其他碱也能反应。
19、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20、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 钾、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汞 、银、 铂、 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元素化合物部分
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1)铜丝的量不足(2)系统漏气 (3)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 (4)反应的充分程度不同
18、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19、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燃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1、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①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NH4+]和阴离子[如Cl—、CO32—]。
9、原子结构:
(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点燃
C + O2═══CO2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S +O2 ═══ SO2
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点燃
4P + 5O2═══2P2O5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16、灭火的方法: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17、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18、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16、CO中毒,又叫煤气中毒。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剧毒,不易被察觉。被吸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气。CO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用CO作还原氧化铜等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17、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的状态大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热和电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5、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
2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 、N2 、CO2、H2O等。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8、水的净化: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沉降(加明矾);过滤;灭菌(氯气);煮沸。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向两种类型的水中分别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否则为硬水。利用蒸馏、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9、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HCl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HCl气体。
11、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
12、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13、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Fe3O4四氧化三铁,P2O5五氧化二磷,Ca(OH)2氢氧化钙;
2010年中考化学复习提纲
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Al+3O2══2Al2O3 3Fe+2O2═══Fe3O4 2Cu+O2═══2CuO
(2)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Fe+H2SO4══FeSO4+H2↑ 2Al+6HCl══2AlCl3+3H2↑ Cu不与盐酸反应
(3)金属1 + 盐1 →金属2 +盐2(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Cu+2AgNO3══2Ag+Cu(NO3)2 ★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置换反应:单质1+化合物1══单质2+化合物2
14、CO2与人体健康:CO2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2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15、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HCl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HCl气体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 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得出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3、O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难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
4、O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3Fe + 2O2═══Fe3O4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色固体。 点燃
2Mg+ O2═══ 2M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