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月份考试高三学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2.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
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B.防止三省推诿,提高工作效率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D.发挥集体智慧,作出集体决策3.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4.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中国明清时期,几个大都市的人口与城区规模却小于两宋与元代。
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城市管理更严格B.工商业发展受阻C.工商业市镇兴起 D.人口向海外迁移5.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
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
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
这表明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6.“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结束了中国的冷兵器时代 D.改变了整个世界原有面貌和状态7. 1853年5月,马克思撰文指出:“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
2019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导读:本文2019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4.《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吠。
五耕五褥,必审以尽。
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
•大草不生,又无嗅域。
”材料主要反映了A.作技术的进步B.溉技术的发展C.作制度的变革D.产工具的进步5.我国农业技术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6.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小农经济,淇形成的条件有①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推动②牛耕技术的推广③铁农具的使用④秦朝时铁烨犁的推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符合汉代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是①牛耕逐渐普及②铁制农具大量使用③关中地区水利系统形成④江南地区农耕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杜甫《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直接反映了A.唐朝的赋税十分沉重B.唐朝兵役和摇役沉重C.唐朝发生了农民起义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9.《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猳(jiä)省声。
”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10.土地兼并给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激化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封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C.农耕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D.导致农民*频繁发生.11.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尚书台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12.史载,魏晋时设中正,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答案】A【解析】考点:宗法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还缺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的中心意思是:王国维认为,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出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制的原则,实行分封制。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BCD。
2.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考点:宗法制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
根据所学学知识,尊祖敬宗就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是宗法制的重要影响。
所以答案选B。
3.《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考点:选官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汉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举孝、廉各一人”,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本题考查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察举制。
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3-2019word版可打印
31.(12分)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 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 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20.亚里士多德说“全国土地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他们(指贫民)交不起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时代为止。”梭伦改变这种习惯的做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1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C.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9.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妇女 B.外邦人 C.全体公民 D.奴隶
16.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
A.颁布“解负令 ”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
1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4.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25.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2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
……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27.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28.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B.广州 C.上海D.福州30.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2019最新】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1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1.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议会有创意并制定法律之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12.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权威B、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D、19世纪晚期的德国议会对政府限制作用有限13.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
其结果应是(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14.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
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统都是国家元首 B.总统都可以解散国会C.总统都必须对国会负责D.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出15.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16.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2.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A. 天子B. 卿C. 士大夫D. 诸侯3.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 宣扬“君权神授”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B. 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C.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 新儒学从根本上脱离“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4.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这些律条的制定A. 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B. 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C. 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D.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5.解读下图,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B. 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C. 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D. 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状态6.明淸时期,不少地区出现了永佃制。
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
2019-2020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VI)
2019-2020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VI) 注意: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把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把主观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2.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A.神权色彩B.血缘色彩C.平等色彩D.民主色彩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制度B.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C.奴隶社会的瓦解 D.分封诸侯国4.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A.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B.丞相贪婪暴戾,扰乱朝纲C.厂卫特务机构设置后,丞相失去了存在的意D.丞相平庸无能,形同虚设5.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B.御史大夫 C.太尉D.郡守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8.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
下列属于清朝边疆政策的是( )①因地制宜处理好民族关系②西藏成为宣政院的直接辖区③重视边疆交通和军事防卫④在西南地区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9.“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12月份阶段考答案卷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12月份阶段考答案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36
(1)分封制。
(2分)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
(2分)
(2)郡县制。
(2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2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
(3)行省制;(2分)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或有中央无地方)。
(2分)
(4)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2分)
37.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或中国近代化民主进程中的一座丰碑)(2分)
(2)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最高法院);(2分)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的原则(2分)
(3)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
(2分)君主立宪制。
(2分)
1 / 1。
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019word版可打印
②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
③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④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谢罪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1825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用15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然而仅仅不到三年时间,他的“公社”就破产了。欧文这一实践失败主要是因为( )
运行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6分)
三大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B、邓小平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到达的陕甘根据地 D、抗战初期建立的晋察冀根据地
10.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
A、太平天国起义军从广西打到南京 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D.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24.“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
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19最新】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019最新】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文科)本卷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下图是江苏丹徒出土的宜侯矢铜簋,此簋内底有铭文120多字,是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史料。
其铭文反映的信息可能包括( )A.诸侯争霸B.被封诸侯应该承担的义务C.楚王问鼎D.郡管理的规定2.《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4.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神化皇权,万世一统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皇位从二世三世至于千世万世,传之无穷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由此可知,“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6.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 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 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2.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 中央集权制B. 郡国并行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体现三省分权制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4.宋代“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这一做法()A. 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B.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 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
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 分割地方权力B. 对地方官的监察C. 发挥文官作用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6.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 (唐)门下省B. (宋)枢密院C. (元)中书省D. (宋)通判7.清代军机处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
这意味着它()A. 制约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 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C. 压制了相权的恶性膨胀D. 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本质8.下列中国古代皇权消长图中,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是()A. B.C. D.9.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 英国的坚船利炮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 中国“闭关锁国”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10.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以下正确的是()A. 两种观点符合史实B. 两种观点都错误C. 前者观点正确后者观点错误D. 前者观点错误后者观点正确11.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该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 )A. 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 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C.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 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一诗作反映的事件是()A. 左宗棠收复新疆B. 刘步蟾抗击日军C. 曾纪泽到俄国谈判D. 徐骧领导义军抗日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
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
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A. 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B. 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C. 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D. 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14.下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5.爱国志士丘逢甲曾写下了一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篇《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去年”应是A. 1840年B. 1860年C. 1895年D. 1901年16.义和团运动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但其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 完成了反帝的任务B.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C. 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D.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7.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
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
此战争后A.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B.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D.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18.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
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 北京、八国联军、赔款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C. 北洋军阀、合作、北伐D. 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9.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A.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0.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A.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B. 要兼程回国,亲自参加武装起义C. 对国内发生的事情一度保持中立态度D. 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21.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皇权思想依旧在,袁世凯1915年称帝、张勋1917年拥溥仪复辟等等,在推动政治现代化方面,材料留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是()A. 北洋军阀是中国进行政治现代化的主要障碍B. 政治现代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现代化支持C. 皇权思想导致革命派挽救民族危亡努力失败D. 政治现代化需要有民众的现代化观念为基础22.“身在长沙乡下的王闿运,是个名气足够大但本钱还不够的名士。
革命到来之际,他安静地待在家里。
看见报上的武昌起义,只是淡淡地记上一笔。
接下来,他会嘲笑一下摄政王载沣的手足无措,‘乱了枪法’。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A.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B. 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C. 辛亥革命并没有取得成功D. 士绅阶层反对辛亥革命23.1922年中共在二大中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符合该宣言内容的有( )A.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C. 提出了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D.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4.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党经历了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
下列关于党的发展历程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分析国情,提出民主革命纲领②适时完成国内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化③独立自主,妥善解决党内分歧④重心转移,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④①②③D. ①④③②25.中国共产党为纪念辛亥革命17周年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是()A. 建立各民主阶级革命战线,开展国民革命B. 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 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26.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
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
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
这根本上表明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D. 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27.193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同时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这说明A. 中国共产党不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抗日B. 中国共产党主要是想以抗日的名义发展自己的力量C. 国共合作抗日的突出特点是军事合作D. 这是由当时日本侵华的特点决定的28.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下表中第一阶段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 五四风雷,声振华夏B. 建党大业,面貌焕新C. 打倒列强,消灭军阀D. 国共合作,革命成功29.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下列史实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共诞生②北伐战争③淞沪会战④渡江战役。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③④②D. ②①③④30.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基本一致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基本一致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基本一致D. 革命对象和革命领导阶级基本一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这些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14分)(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
(6分)32.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