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四模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第一中学2019-2019学年其次学期高三历史四模试题1.本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推断,下列对《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主见的说明合理的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争斗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见奴隶社会的“尊尊”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2、“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
”汉代出现的这一思想A.维护了君主统治B.解决了王国问题C.背离了儒家思想D.完善了监察制度3、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更有助于A.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B.集体决策维护中心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须要4、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甚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
永佃权A.强化农夫的人身依附关系B.损害了地主全部权的利益C.增加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5、1877 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
”这表明A.洋务派学习西方律例制度B.先进人士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C.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D.顽固派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6、辛亥革命“使军阀统治不行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押题卷(四)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2024届高三押题卷(四)历史试题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证,山东在龙山文化时代至少有20座具有城墙、宫殿、祭坛、神殿、街道等建筑的城市。
也就是说,在现在潍坊、淄博、济南、聊城一线,大约每隔几十公里应有一座龙山文化城址。
据此可知,当时山东A.部落联盟势力日益壮大B.奴隶制日益走向成熟C.国家初始形态业已出现D.成为了中华文明中心2.内蒙古居延地区是汉代的边防重镇,上世纪在这里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
简牍中的文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官兵的请假报告、日常管理记录,又有关隘与关隘之间的秘密联络方式、皇帝下达的诏书、政府部门下达的律令等。
这反映出汉代A.民族之间关系较为复杂B.行政运行机制有所保障C.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D.政治等级秩序较为稳定3.唐代诗人李白在《大鹏赋》中,塑造了一个“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
即使是挫折失意,诗人仍不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折射出当时A.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B.主流文学体裁的变化C.儒家伦理教化的作用凸显D.诗歌创作内容的革新4.北宋时期的植物谱录中,对花卉的分级定品主要包括以花卉自然性状为基准和以人间社会等级相比附两种路径。
发展到南宋时,道德因素一跃成为评判花卉等级的首要原则。
植物谱录中所记载的草木同样被纳入注重“韵”“格”“品”的道德体系中,并业已形成完备的等级序列。
南宋对花卉草木分级定品标准的调整A.表明文学世俗化倾向B.践行了格物致知的探求方法C.深受理学发展的影响D.适应了社会主流价值的变革5.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苏州地区的昆曲演出呈现显著变化,达官贵人的“家班”逐渐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
2023届东北三省四市城市联考高三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
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均以古代选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故B项正确;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并未改造古代历史,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完善的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排除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排除D项。
故选B。
选择题唐政府在851年曾经颁布法令,要求各地恢复原来的宫设市场,在过去不设官市的地方取缔所有市场。
这一法令只实行了两年就停止了。
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没落B.坊市制度彻底打破C.皇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D.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代晚期颁布恢复各地专门为皇家采购服务的“宫市”的法令,但仅实行两年,反映了中央政令在地方实行受阻,中央集权走向衰落,A项正确;坊市制度彻底打破于宋代,排除B项;题干不直接涉及皇权权威,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故选A。
选择题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
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削弱地方整体实力斗小B.整顿全国军队编制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D.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军队的三级军队编制实质上反映了北宋“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思想,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体现,故C项正确;削弱地方整体实力最终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排除A项;整顿全国军队编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排除B项;宋代三级军队编制削弱地方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
故选C。
选择题明朝晚期,白银向社会渗透加速了社会流动,随着旧等级制的逐渐瓦解,富民阶层兴起,妇女、雇工、奴隶的法律地位也有所提高,同时政治社会化和儒学平民化趋势日显。
东北三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共8页。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了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文中“宅兹中国”(图1),与《尚书》等文献记载可互证。
此铭文是A.西周初年定都洛阳的历史见证B.目前研究“中国”一词的第一手资料C.西周王朝重视青铜铸造的体现D.参考上古历史文献《尚书》镌刻而成2.《盐铁论》记载,西汉“吴、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而曹、卫、梁、宋,采棺转尸;江、湖之鱼,莱、黄之鲐,不可胜食,而邹、鲁、周、韩,藜藿蔬食”。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化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D.各地物产流通范围有限3.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出土了两尊骑马仕女俑。
仕女俑头戴帷帽,左手持缰绳,端坐在马鞍之上,为当时典型的贵族女性骑马出行的形象。
它们的发现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
这可以用于说明盛唐时期①骑马是女性主要休闲方式①民族交流融合有所发展①社会趋向追求显贵的地位①社会风气比较开明开放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图2是《荆湖北路熙宁十年(1077年)各税务商税额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发展为全国商业贸易中心D.基本形成区域性商贸网络5.明清射柳运动(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传承于辽金元,但在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又与之不同,据史料记载,万历朝“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令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等龙西北八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等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
这种变化说明( )2.下图是某学者经制的《周朝主要地方封国的分布》示意图,这些封国或是建立在以前商人的要地上,或是位于华东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关键点上。
这主要体现出西周分封制(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春秋前期,盟哲(结盟立的)是诸侯之间实现互信的重要方式;春秋中后期,质子(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作为盟誓的补充大量出现;战国时期,起到事实作用的盟誓寥寥无几,质子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
这表明( )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得到重建4.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则说:“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上,闻义不能徙”。
这反映了二者( )5.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
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疆地区开发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股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分封制“博士”的记载。
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年开始,西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
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
这一举措( )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9.汉赋最初是典型的宫廷文学,其内容多是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篇幅普遍较长,称大赋:汉末以来,小赋流行,篇幅更加精简,文风更加朴素、自由,内容侧重于抒发个人心志或针砭现实。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
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
从随葬品和墓葬规格判断,陶寺遗址在墓葬随葬品方面存在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这说明陶寺文化时期私有制已经形成,B项正确;仅凭出土乐器不能说明音乐演奏技艺的高低,排除A 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有关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等,无法得出早期国家出现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陶寺文化时期具体的宗法继承关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2.荀子称赞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古之吏也。
”但他却认为秦国与真正的“王者之功名”相比,却“不及远矣”。
这反映荀子()A.厚古薄今的历史观B.儒法道兼容的思想C.对儒家理念的坚守D.对变法图霸的推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对秦国的以法社会治理是给予称赞的,但对于统治者的功名却予以否定,说明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也存在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B项正确;A项的表述不符合材料内容,荀子对今的秦国是称赞的,排除A项;秦国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理念,材料对秦国的称赞,说明荀子思想不是单纯坚守儒家思想理念的,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儒家不主张变法图霸,排除D项。
故选B项。
3.秦朝统一全国后,经群臣争议,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
2024高三九省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吉林、黑龙江)
2024高三九省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吉林、黑龙江)2024高三九省联考历史试题(吉林、黑龙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4九省联考黑龙江1)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分封制趋于解体B.郡县制得以推广C.井田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逐渐强化2.(24九省联考黑龙江2)图1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
这一变迁图1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3.(24九省联考黑龙江3)“土河”是唐代的一种军事侦察方式,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
近年,某遗址出土了一件被认为是体现该侦察方式的纸质文书。
此文书最有可能出土于A.四川绵竹剑门关遗址B.广东广州“蕃坊”遗址C.新疆尉犁沙堆烽遗址D.陕西西安“西市”遗址4.(24九省联考黑龙江4)1125年,宋使许亢宗奉命赴金,途经“契丹东寨”,记录道:“当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迁徙杂处于此……故此地杂诸国风俗。
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
”这表明A.通用语言具有重要作用B.民族交往促进语言融合C.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稳定5.(24九省联考黑龙江5)表1是历代正史对部分游牧民族的记载。
表1民族记载出处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记》鲜卑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回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旧唐书》蒙古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元史》这主要反映了A.不同王朝修史目的相同B.生产方式受到地理环境制约C.历代正史史料****一致D.北方游牧民族习俗因袭传承6.(24九省联考黑龙江6)1898年粤汉铁路修筑权被美国合兴公司攫取,引起国人不满。
黑龙江省哈三中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黑龙江省哈三中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主张“保守”,那么先秦诸子不“保守”的就极少。
如果说到“消极”,孔孟大儒的消极因素更多。
如果说道“专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符合。
这说明A.思想一统趋势已经出现B.固化价值判断影响历史理解C.诸子百家互相交流借鉴D.专制集权理论适应政治需要25.山西平陆汉代壁画里描绘着这样的场景:地主庄园的城堡及依附的“部曲”、“兵家”,是对抗农民的工事和武装;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
可见平陆壁画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B.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C.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D.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26.“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
”(唐诗《秋夜吟》)这首诗反映了唐朝A.城市管理比较严格B.民众生活规律C.经济发展逐渐萧条D.坊市制度发展27.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立盟旗。
以上这些措施A.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D.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28.总理衙门“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审上之,小事则行。
”这表明A.总理衙门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B.传统的华夷观念被颠覆C.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D.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外交29.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
”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B.工业化基础雄厚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清政府统治薄弱30.刘少奇系统地从经济角度阐释了中国走向新民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
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从考古学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沟通,又有各自特点。
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征是A.多元一体 B.满天星斗 C.源远流长 D.生生不息2.甲骨文在记载商王世系继承中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
这说明白商代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原始宗教意识淡化C.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 D.对地方进行干脆管理3.汉武帝时,除京师旁边的七郡外,正式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部以《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闻州名来命名,如冀州、青州、扬州等。
这反映出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异变 B.社会治理重视继承创新C.君主专制加强倾向明显 D.州部郡国力气有所减弱4.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运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运用范围和地域呈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调却远比南朝深厚,谷帛在流通领域非常盛行。
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D.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5.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加强社会流淌的重要创建。
以下可以证明这一功能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6.与前朝唐代的华丽不同,宋代女性的服饰趋向于追求自然之美、保守之形,形成了一种清雅、质朴、端秀的审美风格,并对后世的女性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独特的审美观念缘于A.内省思辨的理学思潮 B.崇文抑武的社会风尚C.统治阶级的引导推广 D.中外交往的兼容并蓄7.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溢创建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
历史: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5月第四次联合测评历史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四次联合测评历史试卷命题单位:圆创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本试卷共6页,19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考试时间:2024年5月11日上午10:30—11:45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的大国,大多崛起于边地(如下表)。
这说明晋国“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与之邻,狄之民实环之”“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四海,以属诸夏”秦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并国二十,遂霸西戎”A民族交融推动了疆土拓展 B.政治危机冲击了分封制度C.王室衰微导致了大国崛起D.华夏认同巩固了统一格局2.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注:“二年”指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规定,在干道上每隔十里设置的“邮”,是由十二个邮人之家组成的小型聚落,在从事耕作的同时,轮流当班负责文书传递。
邮人随时待命,收到中央政府发出的重要文书和紧急文书后立即以步行方式传递至下一站。
据此可知A.文书行政有利于社会治理B.邮驿制度加强了边疆控制C.人口迁移推动了经济发展D.干道建设增加了财政负担3.唐《通典》记载,西域国于阗“自汉孝武帝至今,中国诏令、书册、符节,悉得传以相付,敬而存焉”。
《新唐书·西域传》也记载:“(于阗)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符节,其王传以相授。
”这表明A.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直接统治B.汉唐在西域设郡县管理C.干阗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D.华夏文化传统传承不断4.北宋柙宗时期,王安石所著《三经新义》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神宗死后,王安石获得配享太庙的资格。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扫描版含答案
40.原因:材料一轻视日本、盲目自大;材料二知识浅陋,政治腐败,环境恶劣;材料三海防观念落后。
(8分)说明:政治上,国家长期统一,中央集权制,形成天朝上国心理;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观念消极保守;自然上,中国疆域辽阔、平原众多、物产丰富;(思想上,受儒家思想影响;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分)(2)答案提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答案一:观点:同意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2分)论证:(至少两个角度、两个史实)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经济上,掀起实业救国思潮,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次发展到制度层次(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军事上,促使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8分)逻辑严密,综合概括合理(2分)答案二:观点:反对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2分)论证:(至少两个角度、两个史实)政治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因缺少广泛群众基础先后失败(或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经济上:小农经济仍占主导,民族工业发展受双重压迫、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影响举步维艰;思想上: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思想局限在上层知识分子阶层,广大民众尚民智未开。
(8分)逻辑严密,综合概括合理(2分)41.特点: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从已经开发国家迁往未开发地区;因素:战争、人口压力、宗教迫害、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征服移民、世界市场、全球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
(12分)45.(1)原因:中国原有司法审判制度存在弊端(司法权由行政部门掌管,司法不独立);西方审判制度和观念的传入;司法主权丧失(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刺激。
(6分)(2)内容:成立专门的司法行政与审判机构;确立民刑分立原则;确定考试选拔法官制度;取消满洲宗室的司法特权。
(6分,任意答三点即可)。
影响: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
(3分)46.(1)内容:确立人民主权原则,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行责任内阁制;放弃战争权力。
黑龙江省海林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海林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92年,丹麦民众担心欧盟会使本国失去“主权、独立和民族特性”,一度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005年法、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削弱国家主权,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权力的《欧洲宪法条约》。
这表明A.价值观趋同有利一体化进程B.主权让渡制约一体化发展C.全球化进程中应维护民族独立D.欧洲各国应放弃民族主义2.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购藏的战国竹简的简称,原系盗掘出土,具体出土时间和地点无从知晓,司马迁等古人都没见过。
《史记》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清华简记录烽火制度在战国秦时期才出现。
这说明A.清华简弥补战国历史研究的史料空白B.清华简是盗掘出土故真实性有待考证C.清华简和《史记》互证“烽火戏诸侯”D.历史叙述者拥有的史料影响历史记录3.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A.法国大革命中B.联邦德国境内C.20世纪中期D.欧盟东扩过程4.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
汉代在此基础下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这种做法A.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B.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5.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A.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B.确立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C.突出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D.标志着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6.如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兆麟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历史学科试题考试用时: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如图为某学者所作中华文明起源示意图。
据此推知,夏商周三代()A.文化特征存在地域差异B.血缘关系影响政权更选C.朝代并立归于秦汉一统D.氏族原始民主色彩浓厚2.西汉初年,政府崇尚“无为而治”,默许民间自行铸造钱币。
文景时期,部分诸侯王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成为其发动叛乱的倚仗,一些宠臣也借助国家矿山铸钱敛财,富逾王侯。
这可用于说明()A.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偏低B.休养生息有助于改善民生C.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D.财政危机推动了币制改革3.唐文宗时期,长安左街使奏称:“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
”唐宪宗时期,有记载称,“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
随着临河地区漕运兴起,在长安城郊沿河地区乃至城门内外出现了新的“行市”。
这反映了长安()A.建筑行业的兴盛B.开放发展的趋向C.政治地位的下降D.市坊分区的瓦解4.下图是唐代某一时期进士籍贯分布图,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唐代的进士籍贯分布情况反映了当时()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A.南方发展后来居上B.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C.江浙地区人才辈出D.选官制度促进社会创新5.宋太宗按天下土地形势,分路而治,始分全国为路,“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
宋真宗增设提点刑狱司和安抚使司,分管一路司法与军政。
宋神宗时又设提举常平司主管常平仓、市场等。
四司互不统属,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央部门,为防止诸司徇私舞弊还颁布了《诸路监司互查法》。
宋代路制的演变()A.有利于解决地方割据弊病B.体现地方分权自治原则C.旨在推动地方制度的革新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6.宋代对债务的清偿,强调官为理索,严禁债权人私自强牵债务人财物和以身代当。
《宋刑统》中明确规定:凡“违法积利,契外制夺,及非出息之债者,官为理”。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10月月考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国家稳定后,秦始皇开始实施以秦朝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外扩建交通路网,建成了连通各个区域的交通路网。
政府还编制了《行书律》,规定了丞相统筹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地方主要由郡守和县令共同负责交通运输。
据此可知,秦朝交通建设A.促使边疆地区得到有效开发B.得益于法律制度的建立C.渗透着强化中央集权的意图D.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2.唐代女性可以抛头露面,进行社交或经营市场贸易。
她们往往出身于中下层,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计,多为就近流动贩卖。
这一现象反映唐代A.阶层流动突破传统观念束缚B.商业发展的氛围较为宽松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D.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到摒弃3.宋初,政府鉴于岭南瘴疠多发,鼓励民间力量将中原医药传入。
北宋中期,政府允许前往岭南任职的官员申请增派医官,并将统一编修的《太平圣惠方》等医书颁赐到该地。
这些举措有利于A.提升岭南地区医疗水平B.改变当地经济结构C.实现对疫病的彻底防治D.推动经济重心转移4.洪武十九年,明朝制定了工匠轮班制度,规定各地匠户三年一班,每班三个月,轮流赴京服役。
后又按各工种的实际需要对轮班期做出调整,有五年一班、四年一班、三年一班、两年一班、一年一班几种方式。
上述做法A.抑制了私营手工业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5.《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写道:“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A.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B.兼具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C.布局和装饰严格遵循礼仪制度D.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6.李鸿章与曾国藩商议“华商领官船”问题,提议采煤炼铁,“公凑本银三十万,公举总商承揽,由官稽查”“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 辽宁、吉林、黑龙江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本试卷共7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该表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
其所强调的是()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4.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
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黑龙江、吉林)(原卷版)
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后强化模拟卷高三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遗迹中,部分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斧钺以及用于祭祀的琮、璧等。
陶寺遗址中,大型墓葬只占1%;中等墓葬占10%左右;小型墓葬则占有80%以上。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较严重B.王权与神权已经紧密结合C.出现了较明显的社会分化D.阶级矛盾与对立十分突出2.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
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
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
该举措表明秦朝()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3.五代时期,君臣多论及汉唐的文治武功、盛世气象,并努力效仿其典章制度、嘉谟善政,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文化。
该现象表明()A.五代君臣推崇法古改制B.五代君臣依靠历史经验施政C.汉唐故事是大一统基石D.汉唐故事利于强化君主权威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及孝惠委机,吕后摄政,班史立纪,违经失实。
何者?庖羲以来,未闻女帝者也……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妇无与国,齐桓著盟;宣后乱秦,吕氏危汉: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
张衡司史,而惑同(司马)迁(班)固,元平二后,欲立为纪,谬亦甚矣。
”这反映出,刘勰()A.注重了历史文献的运用B.遵循客观事实的标准C.继承了司马迁史学精神D.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5.清王朝规定,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民事、行政和命盗刑事案件都归理藩院之直属机构理刑清吏司管辖。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扫描版含答案
2014年哈师大附中高三四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28 BACAC 29~33 BBCAB 34~35 DB二、主观题:40.(1)特点:留学欧美;学习西方技术;时间长;年龄小(幼童);有专人管理学习国文。
(5分)原因: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6分)(2)材料一:培养了一批掌握西方近代技术的新市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仅是地方官员大力推动,人数及影响有限;派遣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材料二:政府主动推动,人数众多;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培养了新中国的科技人才;推动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14分)41.(12分)示例一:信息:从建筑风格看,图一明代钟楼庄重、规范、美观;图二英国大本钟属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直升线条、外观雄伟。
图三,上海钟楼立体高耸、雄伟气派。
说明:图一显示出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但商业发展仍受到限制;图二体现了工业文明下经济发展、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图三则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带来的影响。
(或答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等亦可相应赋分)示例二:信息:从报钟计时方式和精准度来看,图一中国古代报钟是手工操作,精准度差;图二、三,对钟报钟是近现代以来利用机械原理,日益精确且逐渐规范统一。
说明: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科技发展更注重经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的机械化、现代化成果以及近代科技发展更注重实验和准确。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图三是当时上海外滩中最高建筑和旅游景致,得以重建是入境船舶对航标、灯塔的需求和海关自身业务工作的需要。
45.(1)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汉学家建议;吸收前代经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统治疆域扩大到中原地区)。
(8分)(2)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A . 重视刑法忽略了伦理教化B . 法律体系完备C . 传统法律体系的历史传承D . 立法程序规范2. (2分) 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套《丝绸之路》邮票,其中一枚主题是千年帝京(下图)。
该枚邮票最佳首发地应在()A . 北京B . 西安C . 罗马D . 伊斯坦布尔3. (2分)儒学延续数千年,晚清之后逐步衰败。
康有为崇尚儒学,推崇孔子;陈独秀崇尚科学与民主,批判孔子。
学者们认为,在古代帝王时代,强调民本是应该肯定的。
以下有关儒家思想的叙述中,与民本密切相关的一项是A .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 . 董仲舒以为“为之(民)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 . 朱熹的“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D . 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4. (2分) (2018高一下·郑州期末) 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述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甚至“村镇收租之家,积布累累。
问之,则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这表明()A .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据主体B . 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农村经济衰败C . 地主阶级强化对农民的剥削压榨D . 洋布倾销使传统手工业出现滞销5. (2分) (2017高一下·扶余期末)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 .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C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D .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6. (2分) (2019高一下·会宁期中) 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
这些景象说明()A . 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具有了可观的规模B . 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C .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D . 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7. (2分) (2015高一上·阳高期中)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
读图,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
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 .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C .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D . 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8. (2分) (2019高二下·上饶期中)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指()A . 秦朝的郡县制B .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 . 元朝的行省制9. (2分)(2019·和田模拟) 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1887年1920年1936年名称总额名称总额名称总额票号 3.29银行9.11银行72.76银庄 2.8银庄 1.6信托公司0.22典当3典当 1.5储蓄会 1.45保险公司0.63银庄银号5典当2合计9.0912.2182.06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A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B . 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C . 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 . 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10. (2分) 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
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
诗社的盛行反映出()A . 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B . 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C . 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D . 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11. (2分)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上海守军抗击日军百团大战纪念碑民兵大摆地雷阵回民支队在训练A .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B .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C . 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D .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12. (2分)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加资、合股、接管、国营等各种方法,实现了对沿海地区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和垄断。
同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大批重工业厂矿,如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工电料业、化学工业、钨锑等矿产业。
这些做法()A .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B . 平衡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C . 实现了中国经济布局的平衡D . 使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13. (2分) (2018高一下·四川开学考)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
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这一举措()A . 旨在推广美国的价值体系B . 为了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C . 表明了美国已放弃在华特权D . 充分体现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14. (2分)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对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①报刊杂志②电影③电视④互联网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15. (2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 . 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 . 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 . 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 . 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16. (2分) (2017高一下·金华期中)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A . 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 . 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C . 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 . 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7. (2分) (2019高一上·广元月考) 《十二铜表法》规定,物品之转让,必须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人在场才能缔结契约,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定的方式。
这说明罗马法()A . 保留习惯旧俗B . 重视司法程序C . 强调法官至上D . 保护贵族利益18. (2分)(2017·河南模拟)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相关,而人的感受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
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
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
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
由此可以得出()A . 守中道就是不犯错误B . 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C . 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D . 过度和不及是犯错的根源19.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
据此判断,该宪法是()A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 美国1787年宪法C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 法国1875年宪法20. (2分) 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
推动这一机制形成的直接动因是()A .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 . 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C . 英国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D . 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21.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
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必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
”(千枝松:《工业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这段资料不能说明的是()A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B . 拉美沦为西方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C . 拉美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附庸D . 拉美经济转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发展22. (2分) (2015高一上·山东期中)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 . 中央权力与地方分权结合B . 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C . 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 .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23. (2分) (2017高三上·遂溪月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在核军备控制领域达成了包括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防止核扩散条约(1968)以及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1972)等重要协议。
这主要反映()A . 古巴导弹危机对美苏关系的影响B . 苏联最终确立了超级大国地位C . 美苏放弃核威慑以维持均势局面D .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成为主流24. (2分)(2017·开封模拟) 如图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A . 冷战仍然在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B .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C . 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贸易新发展D . 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二、综合题 (共3题;共20分)25. (5分) (2017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3——摘编自姜士林主编《世界宪法全书》表3为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
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6. (10分) (2018高三上·佛山月考)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