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大陆之趋势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为促进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而不断探索和努力。
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形势与方针政策都有相应的变化。
在两岸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后,更应该对当前形势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形势,趋势,建议台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想要完成统一的一大难题。
我国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按照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把握两岸协商进程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务实探讨和解决政治和军事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省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讲话)一、台海的当前形势所谓的形势,“指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 1%。
其内容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具有客观性、变化性、阶段性、相关性、规律性等特征。
如形势有其相应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会存在一定的稳定性。
而不同时期体现出来的形势之间都在不同的方面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特性,并形成一定的规律性。
1、台湾的地域形势台湾既是亚欧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
异常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使台湾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2、台湾的政治形势台湾的主流政治的两大阵营为以国亲两党为主的泛蓝阵营和民进党为主的泛绿阵营。
台湾岛内的政党政治是一种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岛内政治生态。
具有岛内政党的“同根”特征、政治领导人对政党的个人影响力巨大、政党与黑社会势力的共存等特点。
3、台湾的经济形势台湾经济的形势受到了两方面的危险。
首先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威胁,使台湾经济面临边缘化危机。
因为中国大陆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成长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加之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整合盛行,韩国与大陆、日本东北产业合作方案等,东亚地区双边或三边贸易合作计划不断推出,这对今后的台湾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使台更有边缘化的忧虑。
从产业转移看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
劳 动力或 资源结 合 ,以更低 的价格 打 回本 国市 的 契 机 , 湾 进 入 了 工 业 化 后 期 阶段 。 台
场 。 因此 , 于赶 超 型 的 国家 和地 区来 说 , 业 对 产 发 展 与 经 济 发 展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我 国 的 台 湾
2 台 湾 的产 业 外 移 、
传 统 产 业 的外 移 于 8 代 初 开 始 ,延 续 到 0年
省 处 在 国 际 分 工 的第 二 个 层 次 ,工 业 的发 展 是 9 代 中期 基 本 完 成 。 在 8 代 初 期 ,台 湾 的 0年 0年
“ 习、 学 吸收 、 良” , 非 “ 创 ” , 以 国 际 劳 动 密 集 型 中 小 企 业 倍 受 高 成 本 之 苦 。 为 了 降 改 型 而 原 型 所
产 业 转 移 与 台湾 对 外 的 产 业 转 移 对 其 经 济 发 展 低 生 产 成 本 , 们 将 厂 房 外 迁 到 东 南 亚一 些 发 展 他
有着重要 的影响 。 台湾 的产 业 吸收 与 产 业 外 移
1 台湾 的产 业 吸 收 : 、
中 国家 , 中 多 数 是 通 过第 三 地 投 资 转 移 等 方 式 其 绕 过 台 湾 政 府 严 格 的 管 制 , 大 陆 投 资 设 厂 。 产 到
美 国经 济 学 家 弗 农 的 “ 产业 循 环 理 论 ” 为 : 量 留美 学 生 回 台发 展 以 电 脑 、 公 与 电信 设 备 为 认 办
发 达 国 家 利 用 本 国 雄 厚 的 工 业 基 础 和 先 进 的 技 代 表 的 电 子 产 业 ,使 台湾 的 电子 工 业 突 飞 猛 进 ; 术 开 发新 产 品 , 速 占领 国 内市 场 ; 国 内市 场 8 迅 待 0年 代 是 台湾 电 子 工 业 的 辉 煌 时 期 ,从 高 科 技
【精选】高中地理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8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新人教版必修3
考点8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国家内部,主要是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另外还有的是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广东将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粤南地区转移,就是为了使广东省整体经济均衡发展。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分析如下:3.产业转移的规律(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2)产业转移的方向: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3.劳动指向型工业转移的特点劳动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
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变高了,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
而原来的劳动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技术指向型企业或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4.我国近十年来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两岸经济关系的演变、影响与展望
两岸经济关系的演变、影响与展望摘要:二十多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演变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密不可分。
两岸经济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是两岸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促使两岸经济关系形成以产业梯次转移为主导的发展特征。
目前,两岸经济关系已成为两岸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两岸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今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两岸经济转型将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向纵深发展,并对建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提出更迫切的要求。
关键词:两岸经贸、全球化、产业转型、两岸交流合作机制壹、两岸经贸政策互动与经济关系的演变回顾二十余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往来的恢复(1979-1987年)两岸经贸往来的恢复,始于1970年代末。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大陆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主张,其后经过1981年的「叶九条」和1983年的「邓六条」,大陆对台政策完成了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转变,使两岸军事对抗状况大大缓和;同时,大陆加快改革开放并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使两岸经贸活动增加了新的市场诱因。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大陆有关部门开始启动对台贸易活动。
1979年5月8日,外贸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的暂行规定》。
1980年6月,商业部颁发《购买台湾产品的补充规定》,对进口台湾产品免征关税,对台商购买大陆货品优先供应。
1979年起,大陆开始主动邀请台湾商参加广交会,并于1980年主动派出大型采购团赴港采购台湾产品,仅第一批合同金额即达8,000万美元。
1「厦门市对台贸易促进中心编,《对台贸易手册》(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页51.」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给予台商在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等方面一系列优惠,允许30%产品内销。
台湾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发展阶段
台湾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发展阶段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税金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
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和旨在稳定社会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
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
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金援,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尽快恢复经济。
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房地产业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彼时以林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收入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美国进口工业品。
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核心思想,确定了以工业培养工业,以纺织发展农业的方针。
土地改革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海产品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
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
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使用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去除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由于台湾本土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
台湾抓住当时国际抓住分工变化的契机,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权利,大力发展加工出口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开展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实行对外销厂商推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
“入世”后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的发展趋势
l 7项 , 括 第 三 代 移 动 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线 通 讯 电 话 、 制 解 调 包 无 调
l 5
维普资讯
灌
两瘁
器、 同步 光 纤 网络 设 备 等 ; 3 消 费 性 电子 产 品 4 () 4项 , 包 括 数 字 音 响 光 盘 、 画 质 电视 、 色 影 像 投 射 机 等 。 高 彩
随 着 这 些 产 品 的 开 放 ,台湾 高 科 技 产业 势 必 加 快 转 移 大 陆 的 步 伐 ,祖 国 大 陆 也 将 成 为 全球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的
重要生产基地 。
员 厂 商 集 体 前 往 大 陆 特 定 地 区投 资 ,或 由核 心 企 业 带
动 相 关 卫 星 ( 周 边 产 业 ) 业 一 起 到 大 陆投 资 。两 岸 或 企 “ 世 ”后 , 人 台湾 产 业 转 移 大 陆集 团 化 的 趋 势 将 更 加 明
投 资 项 目 , 中包 括 台塑 、 一 、 旦 、 新 、 其 统 震 正 东帝 士等
显。
与此 同时 , 台湾 产 业 转 移 大 陆 的 主 导 性 角 色 , 正从 劳 力 密 集 型 为 主 的 中小 企 业 逐 步 让 位 于 资 本 与 技 术 密 集 型 为 主 的大 企 业 。为 了到 大 陆 占领 市 场 ,增 强 在大 陆 市 场 的竞 争 能 力 ,岛 内许 多 大 型企 业 加 快 了转 移 大 陆 的 步 伐 。据 有 关 部 门 的统 计 ,目前 台湾 “ 大 ” 业 百 企 和上市 公 司已有 8 0多 家 在 祖 国大 陆 兴 办 了近 2 0个 0
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经济关系演变和展望
关于台湾关系演变和展望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我的理解角度和网上的知识资料方面分析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演变和展望,分析了各个例子根据前几年的分工关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展示了台湾和中国更具竞争力的分工和未来两国关系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产业分工,经济关系,合作关系,市场扩张,未来发展趋势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对于台湾和中国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在历史书上我们学到了台湾和中国大陆关系的演变,不断友好的发展,首先自从《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助互利的格局。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
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
双方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
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一、两岸经济日益密切的分工关系搜寻了网上的资料,资料显示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的迅速增加,两岸间已形成日益密切的产业分工关系。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使海峡两岸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
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台湾失去竞争力的大量传统劳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大陆,并与台湾中上游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垂直分工关系。
两岸产业分工尤其是信息电子产业之间的分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分工形态十分复杂,划分水平或垂直分工的意义相对降低。
由于IT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更为紧密,以及IT 产品在标准上的高度国际化,两岸在IT产业领域的分工态势正超脱移往大陆台商与台湾的分工关系,而出现了多个子生产和供应网络并存的情形:一是移往大陆台商同台湾产业在中间投入品、技术、资金、财务及人员等方面的密切关联。
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演变分析
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演变分析【摘要】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移,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珠三角地区投资趋缓;长三角的投资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投资逐步向环渤海经济区、成渝地区倾斜。
研究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演变历程,对各地采用正确适当的政策措施吸引台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台商投资;演变历程;结论一、台商投资大陆的总体情况据台湾“投审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台商赴大陆投资件数为39572件,累计金额已高达1116.97亿美元。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分布,受到中央政策及地缘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1991—2009年,90%以上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0年达到最高值97.65%;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吸引台资较少,比重不足一成,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010年是台商投资大陆各区域的一个分水岭,台商对东部地区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2011年仅为78.89%,较2010年同比下降7.75%。
西部地区在吸引台资方面出现新的亮点,2009年台商投资西部地区比重为2.39%,2011年一举达到12.26%,两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吸引台商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演变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福建、广东地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福建、广东率先展开,以及在地缘上与台湾相近的区位优势,广东、福建地区优先承接了台商的第一波投资热潮。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的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且开放了外汇管制。
1988年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该规定鼓励台湾的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大陆进行投资,为台湾对大陆进行直接投资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统计,1991年,台商对大陆投资累计总额达到13.9亿美元,其中,福建累计吸引台资5.35亿美元,占38.5%,广东累计吸引台资4.35亿美元,占31.29%,这两省的台资数额就占这个时期台商投资大陆总额的近70%。
台湾经济发展1970至今
经济结构调整70年代初中东战争与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对一个能源缺乏的台湾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973年,台湾批发物价上涨了22%,城市消费物价上涨了8.2%;1974年又分别上涨40.6%与47.5%,创下1952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一时岛内市场混乱,出现抢购风潮,台湾经济出现新的困难。
刚刚实现三年外贸顺差的局面再度出现逆差,经济增长率由1973年的12.8%降到1974年的1.1%,创下5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经过这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与洗礼,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交通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开发能源与海洋资源;拓展对外贸易。
台湾经济发展也进入所谓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
1973年,台湾当局提出“十大建设计划”,分别是中山高速公路(也称南北高速公路),西部纵贯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台中港第一期工程,苏澳港第一期工程,桃园国际机场,高雄炼钢厂,高雄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核能发电厂,总投资达2580亿元新台币(约60亿美元)。
到70年代末,十大建设工程大部分完工,建立了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油化学工业,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经济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到1978年,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58%,彩色电视机产量超过200万台;1979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突破90%,与30年前刚好相反;对外贸易突破3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21位,初步确立了台湾经济的实力与地位。
1979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再次对台湾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石化工业受影响更大。
台湾当局不得不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即发展技术程度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的所谓“两高、两低、两大”产业,并选择100多项优先发展的产品项目,对原重化工业发展项目进行了调整,而且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对策略性工业发展提供优惠,尤其对技术密集工业投资给予10%至15%的投资抵减优惠待遇。
台湾经济发展情况
台湾经济发展情况台湾经济总情况一、发展历程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
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经济恢复二战末期,台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国民党退台初期,由于政局动荡,人口剧增,物资短缺,物价上涨,经济形势严峻。
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加强外汇贸易管制及优先发展电力、肥料、纺织等民生工业,使台湾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与发展。
在台湾经济恢复与发展初期,土地改革与“美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湾土地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土地改革第一步是进行“三七五减租”,即将原地主收取超过收获量50%以上的地租一律降至37.5%以下,其他附带租金一律取消。
接着全面推行于1948年开始试行的“公地放领”政策,即将从日本人手里接收的公有耕地承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承租地价分十年还清。
公地放领一直到1976年才结束,总计历年放领耕地约14万公顷,承领农户28.6万户。
1953年1月,台湾省政府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开始实行“耕者有其田”的重大农地改革方案。
地主按规定保留一小部分土地外,其余由政府征收,缴给现耕农承领。
征收地主土地的地价,付给地主七成的土地实物债券,三成公营的农林、工矿、台泥与台纸四大公司股票。
到1953年底,共征购地主耕地13.9万公顷,约占地主原有耕地的30%,承领农户达19.5万户。
整个土地改革历时10年,于1963年完成。
这次土地改革,不仅缓和了农民与地主的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解除了台湾经济危机,而且将农村资本转移工商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的大陆经济对台湾的影响
中国的大陆经济对台湾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其中,大陆经济对台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大陆经济对台湾带来的影响。
一、大陆市场对台湾业务带动作用的提升目前,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出口市场。
中国大陆市场的不断扩大,在带动台湾企业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挑战。
去年,中国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额为1461亿美元,占台湾对外贸易的35.8%。
其中,台湾向中国大陆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制造业产品。
中国大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台湾企业得到了更多的业务带动。
同时,由于中国大陆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台湾一些本土企业也开始拓展大陆市场。
例如,台积电在中国大陆设有多个生产基地,成为大陆市场最大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之一。
这些本土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陆市场及经济的发展。
二、人员交流的增加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地理距离较近,人员交流比较便利。
大陆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人员交流的增加。
很多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设有分公司或工厂,大陆人员也来台湾进行商务或旅游等活动。
这种交流,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和了解。
同时,还增加了台湾旅游业的收入。
三、台湾产业的结构调整由于中国大陆制造业生产成本便宜,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台湾制造业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
传统制造业逐渐下滑,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电子、资讯科技等产业占据了台湾产业的重要地位。
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品质要求都较高,需要与半导体、工艺制程、设备、设计等相关产业进行整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与此同时,还因为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向内调整也变得更为重要。
台湾加速转向服务业和金融业,旨在稳定经济发展。
而中国大陆市场的快速崛起,也成为生产转移的最佳选择。
台湾到中国大陆发展已成为企业普遍的发展趋势。
四、跨境电商趋势近年来,跨境电商逐渐兴起。
这种商业形态,可以简化贸易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台湾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台湾制造企业已经完善了一整套物流、仓储架构,可以帮助国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台湾经济结构转型现状及前景
表 1 台湾制造业组成
l i 8 幸 6 9 2 0 正 00
98 , 其 中 7 % 月份 跌幅 为 2 .% 台湾 对 大陆 的外 贸顺 差 近 年一 56 。 直 大 于 台湾 整体 的外 贸顺 差, 若 进 一 步缩 减 , 将会 对台 湾 的 外 贸顺 差 、 国 际 收 支等 带 来 严 重 的 冲 击 。 出 口下跌 也直 接 带 来 内部 经 济 的调 整 一 是企 业投 资 大 幅 缩减 ,主 要 是 出口产 业 不景 打 击 了企 业 进 一 步投 资 扩 大产 能 和 产 品开 发 的信 心 。 2 0 0 1年 9月份 资 本 设备 进 口减 达 5 % 反 映 7, 出以进 口设 备 为主 的本地 投 资 的 收缩 。 台北 当局原 估 计 全 年 民 间投 资 减 1 %左 右 ,实 际会 更 大 。二 是 出 口缩减 直 接 玎 击 生产 5 引致 就 业 出现 问题 。8月份 失 业率 升 至 5 1% 7 ,创 历 史新 高, 失 业人 首发 突破 5 0万人 选 5 . 万 人 =广 义 失业 率 更为 7 1% 12 .6 也是 历 史新 高 。 事实 上, 2 0 年 上 半 年形 势 已转恶 劣 受雇 人 01 数下 降 2 6 % .5 .平 均薪 资减 0 3 % .9 ,后 者是 近 2 0多 年未 见 。 下 半年 失 业扩 大, 居 民 薪 资收 八 肯定 会 出 现较 大 的萎缩 , 这对 社 会 消 费 和消 费信心 也 肯 定会 有 巨 大 的冲 击 . 由出 口缩减 连 锁 作 用带 来 的最 终 结 果是 经济 衰退 。 台北 当 局估计 全 年 衰退 1 一 2 ,相 信 属 过 度 乐观 。而 若 出 口无法 恢 % % 复增 长 ,预 期 2 0 0 2年 中经济 复苏 的机会 便 会 落 空 . 这 发 台 湾经 济 衰退 表面 因素 为 二 :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两岸经济制度的差异
台湾:资本主义制度
01
02
自由经济体系
强调市场调节
03
04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系
05
06
国家宏观调控
两岸市场规模的比较
台湾: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Leabharlann 经济开放程度高,对外贸易发
达。
01
台湾的GDP、人口、市场规模
等相对较小,但经济发展程度
较高。
02
台湾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出色
台湾以私有制为主导,而 大陆则以公有制为主导。
金融体系的差异
台湾实行资本主义金融体 系,而大陆则实行社会主 义金融体系。
两岸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分析
台湾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
台湾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大陆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
大陆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更加注重产业规 模和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了投资合作的深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与展望
深化合作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未来两岸将继续加强在贸易、投资 、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创新发展
未来两岸将加强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推 动两岸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互利共赢
两岸经济合作将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 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展望两岸经济发展的前景与合作方向
加强合作
两岸应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协同 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创新
两岸应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专题38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38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能够在认识不同区域产业布局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区域认知: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区域决策的得与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
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现实中的产业转移情境,说明区域在开放的条件下,该地的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变化,归纳该类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措施。
地理实践力: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2)方向:通常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3)类型: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4)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要素约束因素: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土地供应紧张、环保约束加强、经营环境欠佳、税负偏重、竞争对手增加、市场需求减少。
(2)市场因素:成熟企业对外扩张的重要战略是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谋取更佳效益。
(3)政策因素: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4)其他因素:企业转出地以“推力”为主,企业转入地以“拉力”为主。
考点2.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高附加值产业。
(1)产业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转移方向: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
2.全球范围内的三次产业转移:(1)第一次产业转移:①时间:20世纪50 —60年代。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陈羽;邝国良【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国际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台湾对大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形成了产业转移,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客观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资本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并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体现了转向控制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此外,台商借此实现了嵌入新的"美、日、欧-台湾-中国大陆(含香港)、东南亚、欧"式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大陆构筑了具有组群式整体移动特点以及不可逆转优势的投资网络,这对台商在大陆的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未来随着两岸关系全面向前发展,产业转移将继续推进,并对两岸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台湾的经验阐释了产业转出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也为我国大陆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台湾产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作者】陈羽;邝国良【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2长期以来,台湾产业一直专注于产品制造领域,建立了非常有竞争力的OEM产业基础,随着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台湾产业遭遇前有先进国家之高科技领先,后有新兴国家低成本之生产优势的严峻环境。
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应对”,主要方式就是对大陆的直接投资,这种产业转移现象是应对上述严峻环境的市场行为,那么其效果如何?目前对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现象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两类观点:一类是强调产业转出对岛内的负面影响,这部分研究主要来自少数岛内学者;另一类则是岛内大部分学者以及大陆学界,认识到台湾产业升级的事实,指出对外投资对厂商的研发、岛内投资和就业有正面影响(Chen&Ku,2000;Yeh&Lin,2005)。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作者:刘艳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第03期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是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历经曲折,并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冲击,但由于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经贸关系仍得到平稳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
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现状近30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领域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高,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格局已见轮廓。
目前,大陆已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两岸经济互惠互利的效应日益显现。
1.两岸互成重要贸易伙伴两岸贸易在大陆和台湾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两岸贸易的迅速发展,两岸市场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台湾与大陆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1990年,大陆是台湾第九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第二十大进口市场;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陆已上升为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
到2007年,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台湾是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以及第一大逆差来源地。
到2010年,两岸签署了ECFA协议,两岸各有267项与539项货物可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实现免关税进入对方市场,还提出将设立经合会进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与争端机制等4项协商。
可见,中国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台湾则是中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两岸经贸交流实现质的飞跃。
2.台湾向大陆投资积极扩展随着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变,台商在大陆投资格局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
总体上来讲,台商对大陆投资呈现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逐渐转移过程,只是转移的程度与速度各地有所不同。
台商投资企业的地域性聚集现象突出,投资的地域性很强。
目前,仅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聚集了约70%的台商投资,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其中以广东和江苏两省最为集中。
入世后台湾高科技产业转移祖国大陆的发展趋势
或 周
两 岸
陆集
陆 的 中 小
外 移 步 伐 逐 渐 加 快 ;另 一 方 面 ,祖 国大 陆 国大 陆 主 要 是 利 用 祖 国 大 陆 廉 价 的 劳 力 、 企 业 逐 步 让 位 于 资 本 与 技 术 密 集 型 为 主 土 地 和原 材 料 资 源 ,从 事 单 纯 的 生 产 、 加 的 大 企 业 。 为 了 到 祖 国 大 陆 市 场 卡 位 , 增 不 断 履 行 人 会 承 诺 ,各 项 法 律 、 规 进 一 法 工 和制 造 , “ 来 一 补 ” 代 工 生 产 。 这 强 在 祖 国大 陆 市 场 的 竞 争 能 力 ,岛 内许 多 即 三 的 步 健 全 ,政 策措 施 的透 明度 增 强 ,整 体 投 据 生 资环境将不 断改善 , 别是拥有 庞大且快 种 采 用 垂 直 分 工 方 式 的 厂 商 , 产 的大 多 大 型 高 科 技 企 业 加 快 了转 移 的步 伐 。 有 特 0多 家 高 是 劳方 密 集 型 产 品 ,如 食 品 、纺 织 品 、玩 关 部 门 的 统 计 , 目前 台 湾 已 有 6 速 成 长 的 市 场 潜 力 , 台 商 将 产 生 很 大 的 对 0 塑 吸 引 力 , 利 于 拓 宽 台 商 在 祖 国 大 陆 的 投 具 、 胶 制 品 和 金 属制 品 等 ,他 们 把 零 组 科 技 企 业 在 祖 国 大 陆 兴 办 了 近 2 0个 投 有 其 仁宝 、 字 、 基 、 华 宏 件 与 半 成 品 的生 产 留 在 岛 内进 行 , 而在 祖 资 项 目 , 中包 括 震 旦 、 资 发 展 空 间 。 着 祖 国 大 陆 区域 经 济 发 展 随 台 国 大陆 进 行 产 品下 游 的 生 产 , 装 配 与 制 富 士 康 等 著 名 大 型 企 业 集 团 。 商 投 资 项 即 和 开 发 重 心 的 转 变 , 世 后 台 湾 高 科 技 产 人 目平 均 规 模 也 由 1 9 9 1年 至 2 0 0 0年 问 的 业 转 移 祖 国 大 陆 从 形 式 到 内 容 都 将 出 现 造 成 品 。 l 3 01 随 着 台 湾 产 业 转 移 祖 国 大 陆 层 次 的 8 万 美 元 增 加 到 10万 美 元 ,2 o 年 再 新 的变 化 , 现 出 以 下 几 种 发 展 趋 势 。 呈 7 显 提高, 台商 在 祖 国 大 陆 的投 资 由单 纯 的 生 次 增 加 至 10万 美 元 以 上 , 示 企 业 投 资 高 科 技 产 业 成 为 新 一 轮 台 商 投 资
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批准台湾 9 家保险公司和 1 家台 湾保险经纪人公司在大陆设立了 12 家代表处。台湾大型保险公司 开始部署在大陆设立分公司,以 争取保险业务。自两岸入世以 来,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出现 了加快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 进展,此外台湾金融机构进入大 陆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台湾金融业进军大陆的策略
台湾金融机构目前在大陆的 布局很明显的带有“客户跟随” 的现象,即目前在大陆开设办事 处的金融台湾金融机构主要是为 了给在大陆的台商提供金融服 务,目前台湾在大陆的 7 家金融 办事处分别分布在珠三角的深 圳、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昆山 及北京等台商投资密集区,因此 台湾银行在祖国大陆布局目前锁 定台商作为其主要服务对象。此 外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的初期主 要业务为信息收集、与祖国大陆 当地银行进行策略联盟或为台湾 总行开拓潜在客户等。台湾世华 银行的主管就明确表示,祖国大 陆办事处初期在政策范围内主要 以服务台商、拓展客户和征信业 务为主,同时该行也会积极与当 地银行进行策略联盟,或与当地 银行合作,建立更便捷的通汇管 道服务台商。 在今后的业务选择策略上, 台湾银行等金融机构跟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银行机构一样,争夺储 户和零售业务不会成为其和大陆 银行业界较量的主要领域,因为 零售业务要靠众多的营业网点来
金 融 与 保 险
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范越龙
台 商向大陆产业转移已经经
历了三轮投资浪潮,第四 轮投资浪潮正在兴起,并 且金融保险业成为重头戏。台湾 金融业向大陆的转移是其产业结 构优化及在岛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所迫下自身生存的选择。入世 后,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取得 了实质性成果,台湾银行、保险 等金融机构纷纷到大陆布局。近 期在大陆的台湾金融业界将以服 务大陆台商为主。
台湾经济发展1970至今
经济结构调整70年代初中东战争与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对一个能源缺乏的台湾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973年,台湾批发物价上涨了22%,城市消费物价上涨了8.2%;1974年又分别上涨40.6%与47.5%,创下1952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一时岛内市场混乱,出现抢购风潮,台湾经济出现新的困难。
刚刚实现三年外贸顺差的局面再度出现逆差,经济增长率由1973年的12.8%降到1974年的1.1%,创下5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经过这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与洗礼,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交通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开发能源与海洋资源;拓展对外贸易。
台湾经济发展也进入所谓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
1973年,台湾当局提出“十大建设计划”,分别是中山高速公路(也称南北高速公路),西部纵贯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台中港第一期工程,苏澳港第一期工程,桃园国际机场,高雄炼钢厂,高雄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核能发电厂,总投资达2580亿元新台币(约60亿美元)。
到70年代末,十大建设工程大部分完工,建立了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油化学工业,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经济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到1978年,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58%,彩色电视机产量超过200万台;1979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突破90%,与30年前刚好相反;对外贸易突破3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21位,初步确立了台湾经济的实力与地位。
1979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再次对台湾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石化工业受影响更大。
台湾当局不得不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即发展技术程度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的所谓“两高、两低、两大”产业,并选择100多项优先发展的产品项目,对原重化工业发展项目进行了调整,而且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对策略性工业发展提供优惠,尤其对技术密集工业投资给予10%至15%的投资抵减优惠待遇。
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
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提示:[内容摘要]两岸经济实力的对比消长、两岸经济交流的密切与发展、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的不断加深、台湾从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巨大受益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促进推动,是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
未来,两岸经济整合将朝向更加直接、双向、全面和紧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两岸经济整合现实基础发展趋势一、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演变为各种比较利益的较量。
各国或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相互之间的互补、互利和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作为这股大潮中的一部分,两岸经济整合在未来的纵深发展,将建立在岛内因素、两岸因素以及国际因素三个重要现实基础之上。
(一)台湾经济发展需要,是形成两岸经济整合的“原动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区域之间在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地区生产竞争力相对强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实行优势互补。
海峡两岸各具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商品构成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达成最有利的资源互补和最有效的产业分工,以创造出高度的国际竞争力,减少两岸间的非良性竞争。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相继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静态比较优势,以及不断增强的资金和技术等动态比较优势。
然而,随着新旧要素禀赋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中的投入与消耗,台湾的静态比较优势已相对减弱,后来积聚的动态比较优势也失去昔日推动经济进步的强劲动力。
伴随投资环境的渐趋恶化,长期以来支撑经济成长的加工装配业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岛内企业不得不将趋于成熟的产业不断向周边地区转移,从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到以石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以电子信息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纷纷将生产基地移往祖国大陆,与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保持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继续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企业生产的“第二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近期以来,位于亚洲纽约地位的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突飞猛进,已如磁铁一般,吸引世界各国对其大量投资,无可质疑地已经带动了中国大陆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延续了境外产业的生命力。
也许有人认为对日本和台湾而言,过度将产业外移前往中国大陆,有可能使其本身产业空洞化,然而就获得经济效应及国际发展的趋势而论,这种疑惑的程度将逐步减少。
基于全球化及国际化的考量,具有产业优势的国家无不纷纷移往开发中国家发展,台湾也不例外。
台湾产业目前有西进或南下的不同主张,然而就现阶段的绩效而言,前往中国大陆投资已成台湾产业最大的主流。
本文研究的目的,即从台湾经济的发展出发,分析台湾产业的策略,从而检讨台湾产业移转大陆的新趋势。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及宏观角度观察的方法予以探讨,除前言与结论外,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论述。
一、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产业之发展,从1949年土地改革后,即单一方面开始实施模仿日本“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并以优惠外资之政策,引进外国产业。
台湾土地改革之成功,及经济发展策略的成功,带来了民间富裕,也因此造成民间“住”的需求;再加上自古养成“有土斯有财”之观念,不动产之房子、地不但是“住”之问题,亦成为“投资”之标的,因而形成不动产需求之循环经济期。
不动产之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繁荣,而所谓火车头之发展,也使得住宅关联性产业之发展颇为迅速。
此一时期间台湾物价微幅之上升,亦使工商业获得空前发展之契机。
而不动产之循环经济,则赋予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大陆之趋势高崇云(中华工商研究院院长、德明技术学院教授台北114)摘要:经过50多年历经5个阶段的发展,时至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型态已从早年的农业、加工出口工业发展到今天誉满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机械产业、资讯硬体产业及各类产业的设计代工制造。
而祖国大陆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形势,对台湾向大陆的产业转移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通过对台湾经济发展现状的考察和产业发展策略、特点、优势的概括,结合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趋势的分析,作者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而当今的要务,是促成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直接贸易和直接通汇,并扩大领域,提高层次。
关键词:台湾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两岸合作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7)10-0107-08海峡两岸关系研究107工商业减轻负担之机会,亦成为传统中小工商业主最大之发展支柱,当然政府所给予奖励免税制度也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型态已从早年的农业、加工出口工业发展到今天誉满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机械产业、资讯硬体产业及各类产业的设计代工制造(ODM)。
2004年台湾的农业值占GDP已不到2%,工业产值则约占GDP的30%,服务产业值则约占台湾GDP的68%,同时台湾也是世界第26大对外投资地。
在贸易方面,台湾不但是全球第15大贸易地(WTO,2005年),与其他亚洲新兴国家间贸易互补指数更是全球亚太第一(世界银行评比,2003年),这预示台湾已成为东亚地区产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与邻近国家贸易合作前景看好。
2005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更有专文报道“台湾为何重要”,指出台湾在全球电脑及资讯科技等制造业技术之雄厚实力,是台湾地位为何重要、两岸间问题为何值得全球关切之重要原因。
在生活水准方面,2005年台湾家庭网路普及率已超过七成,连网主机数排名全球第三,联合国UNCTAD公布之“电子商务及发展报告”中也指出,台湾电脑网路普及程度超越已开发国家水准。
而台北市也因为e化程度高,在2006年被世界通讯端协会(WorldTeleportAssociation,WTA)旗下的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CommunityForum,ICF)评比为全球智慧城市的首位,超越英、美、日、加等国之重要城市。
另外,台湾也积极推动“数位台湾计划”有成,至2004年台湾的数位吉尼系数为0.259,远低于联合国在“2004年全球数位落差”报告中公布的全球平均0.6,预示台湾数位落差小于国际平均。
另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05—2006全球资讯科技报告”台湾网路准备度指数(NRI)全球排名第7位、亚洲第2位;而在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05年发布的“全球数位机会指标”(DigitalOpportunityIndex,DOI)报告中,台湾的DOI排名全球第7位。
此皆预示台湾电子化的普及与便利。
当前台湾的经济政策重点之一在于推动民间投资,激发台湾产业的创新活力。
此外,台湾还订定“2008发展重点计划”,其中“创新导向的产业政策”目标预计在2008年以前将台湾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产业创新研发中心。
台湾将集中资源于系统单晶片、纳米技术、光电通讯、生物技术与知识密集服务等核心产业技术发展,并透过“两兆双星产业发展计划”把产业发展重点设定在台湾具有竞争优势的半导体与影象显示产业,及数位内容、生物科技等未来的明星产业。
[1]台湾在国际竞争力方面评比如次:(1)S&P:台湾主观信用平等佳国际信用评等公司,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连续三年公布台湾的主观信用评比等为AA,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评等为AAA),显示台湾在政府债信、政治情势、公共债务余额及财政稳定程度上在亚洲各地是居于领先地位。
(2)IMD评比:台湾整体竞争力世界第十一,亚洲第三依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2005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台湾整体竞争力在全球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十一,是历年最佳成绩,在亚洲地区仅次于香港(排名第二)与新加坡(排名第三)。
就其四大指标分析,台湾在“企业效能”方面高居全球第六;“经济表现”则从2004年的第二十四名提升到2005年的第十八名,也是过去五年来最佳成绩;“政府效率”,则是第十九名,与前数年名次相当;至于“基础建设”则从第二十名提升到第十八名。
IMD则表示,台湾在“企业效率”方面最具竞争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台湾金融环境改善,劳动力品质高且富弹性,以及积极因应全球化市场。
此外,台湾在货品出口比例及适应市场成立方面则排名第二;网路成本、国家储备及第二级教育则为世界第三,预示台湾在商业动能,企业精神及高科技发展等方面皆具有不错的竞争优势。
[2]2001 ̄2005年台湾世界竞争力排名(IMD)108注:IMD“世界竞争力”排名是针对4大类、20中分项和321项细项指标综合计算后做出各国世界竞争力之排行。
2006年第一季度在国际消费性电子产品出口强劲带动下,台湾出口与制造业生产扩增,此外事业情势续呈改善,民间消费稳定增加,初步统计经济成长率4.39%。
展望未来,根据全球透视机械(GlobalIn-sightInc.)在2006年5月发布以资讯科技产业景气升温,台湾出、进口动能可望维系;岛内方面,民间消费续呈平稳,民间投资虽重大工程已近完工,惟在高科技厂陆续宣布新建投资计划书下,仍呈小幅成长;预测全年经济成长4.31%,消费者物价则温和上升1.8%。
台湾经济发展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奇迹,主要是因为快速成长以及物价稳定,观察家认为近50年来台湾经济成长率名列世界前茅,主要有下列几项因素:(1)坚强的施政及计划;(2)前瞻完整的施政理念;(3)塑造安定的政经环境;(4)土地改革成功的实施;(5)良好投资环境的创造。
再加上台湾经济的主轴是由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
中小企业主导台湾的经济命运,其家数占台湾企业总家数50%以上,占总生产毛额93%。
而台湾产业发展相当迅速,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二、台湾产业发展的策略自1950年代起,台湾最初为劳资密集产业如纤维产业,接着是资本密集产业之化学、钢铁、造船、汽车产业。
一直到1990年代之后,则为电子高科技产业,此乃有一定脉络可寻,也就是说和亚洲其他三个小龙一样,紧跟日本之后前进,即应用RaymondVer-mon或LouisTWells,Tr.之产品生命周期的贸易理论、赤松要之雁形型能产业发展模型,采取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策略,促进台湾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
台湾经济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如次:1.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国民政府迁移台湾后,台湾百废待举,土地改革[3]带来了政治、经济安定和农业生产的增加,奠定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增加对于工业化所必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工业用原料的输入所需之外汇取得,作出相当大的贡献,所以这时期台湾是奠定以农业扶持工业之产业发展政策。
2.第一次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1953~1957)在1950年代,台湾之主要投资是基础建设,包括运输交通的改善。
将日本占领时期所建设之电力网路加以扩充。
在对外贸易方面,开始实施第一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并对于输入品予以数量限制和高税的课征,此时期之产业保证政策促成了成衣、木工、皮革、自行车等产业的发展。
3.第一次出口扩张阶段(1958~1972)在1960年代,台湾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外汇的取得成为必要性。
所以这个时期开始实施第一阶段出口扩张之工业化政策。
在台中和高达等地区设置出口加工区,企业大出口。
另外,在1958年台湾政府为促进出口和吸引外资,废除过去的双重外汇制度,循序渐进地废除保护关税,对出口业者提供低利率放款等出口促进措施,有效利用低工资之比较利益,促进了合成纤维和电子零组件产业的发展。
此一期间之外资有80%直接流向制造业,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援助,成为台湾重要工业化所需资金的来源,为台湾的输出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大量核准了五年制专科学校与二年制专科学校设立,因此培育出当时工业化发展所需之中间人才。
4.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之工业时期(1973~1980)19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急速发展,由于基础建设已出现不足现象,所以在这个时期台湾一方面加强基础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铁路、飞机场、核能发电厂的建设,以利产业高度化之进行,如资本密集产业和重化学工业之推动;另一方面,为提升台湾制品在国际市场之竞争力,台湾自1970年底开始实施第二次阶段之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工业化策略,发展石化产品、化学原料和制品及电子产品等产业,除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并开始出口至东南亚诸国。
109其中在家电产业,1970年代开始发展之际,台湾作为1950年代以来日本东亚经济国一环,不仅被日本纳入东南亚地区之家电部门,同时亦涵盖机械、汽车零组件、塑料等产业,皆因日本直接投资而创业。
这些产业扮演着日本企业对东南亚发展的事业伙伴,并成为台湾出口之主力产品,其中扮演台湾高经济成长的角色者是电机产业,尤其是家电部门。
5.第三次进口替代出口扩张之高科技发展时期(1980年代)到了1980年代,台湾搭上欧、美、日半导体产业之新列车,以半导体产业取代家电产业。
最初从欧、美、日等多国籍企业,利用OEM之生产磨练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