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格尔尼卡》这幅世界名画的基本信息(作者、年代、尺寸等)以及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明白画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例如牛象征法西斯),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从欣赏《格尔尼卡》这幅画入手,学会从构图、造型等基本美术语言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引领下,通过自己寻找资料、思考问题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去深入分析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可采取集体绘画同样题材作品、用肢体表现画面内容、用语言文字描述作品内容等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诠释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感受法西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对生命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手法和立体主义风格。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2.教学器材:录播教室;3.教学课件:PPT课件、公益广告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

在故事的讲述中,同学们需要思考这几个问题。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3.画家名字,哪个国家?4.画家运用了什么手法去创作?同学们还要结合课本认真听讲,老师会随时停下,让你来接力讲述这个故事。

好,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那我们就开启今天的美术之旅。

二、新课(一)格尔尼卡的故事师:老师要讲的这个故事名字叫做《格尔尼卡》(音乐响《钢琴曲---辛德勒的名单》),请同学们浏览课本。

板书:格尔尼卡。

师:《格尔尼卡》是什么?生:一幅画。

师:是的,格尔尼卡是一幅画,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幅画,它还是一座小城的名字,在西班牙,曾经宁静而又美丽,但1937年4月的一天,德国空军疯狂的轰炸了这座小城,三个小时,变成了废墟。

后来毕加索从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消息。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在接收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兴趣的感性知识。

而这幅作品内容显得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意境优美的画面作品,如果让学生自己看书评价或直接讲述,他们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接受起来比较复杂,欣赏难度比较大。

学生平时对立体主义的作品接触较少,可能在没学会欣赏之前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所以要做到教学是首先吸引他们,然后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研读和设计,从上课的效果来看,达到了课前的预设目标。

做到了一节普通的欣赏课能够走进学生心里,让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幅作品当中并用心体验画面带给他们的感受与思想的交流。

本节课,学生无论在个人思考方面还是在小组合作方面,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不仅全面的理解了《格尔尼卡》这幅作品的意蕴,也学会了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为以后的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艺术巨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象,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由于该作品中不是按传统绘画中那种整体、严谨的构图来完成的,学生一时会很难理解。

因此围绕《格尔尼卡》可以展开诸多有探究性的主题供学生深入探讨。

如:毕加索他为什么要创作《格尔尼卡》、怎样理解《格尔尼卡》中的怪异形象,我们从毕加索的创造性思维中得到了什么等。

课中主要用八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并总结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根据本课所学的欣赏方法,课下自选一幅绘画名作,进行解读,写一篇鉴赏短文或者用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创作一幅肖像画,和同学们分享。

格尔尼卡说课

格尔尼卡说课

美术课《格尔尼卡》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七年级的美术教师***。

首先介绍一下在我的课堂上实施的教学理念。

快乐教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寓教于乐,轻轻松松,润“美育”于无声中。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选自人美版第13册七年级上,属于“欣赏·评述”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与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学美术教育方面的锐意改革。

它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灌输,转而向美术的情感素养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以激发其终身追求美的情感。

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美术作品欣赏——就是一个最好的解决途径。

通过欣赏课,可以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理解艺术作品,从哪个角度去体会美、感知美,从而达到美育素养的积累。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很重要,它好比开启初中美育的一扇门,让学生能了解初中美育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感受美,深层挖掘美”。

本节课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属于“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一幅世界名画。

因此,在教学设计这一块,我做了如下安排:教学目标: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眼睛所接收到的信息,大脑所反映出的情感,用语言表述出来,简单点说就是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

我从三个方面设立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仔细分析,让学生了解《格尔尼卡》,明白毕加索创作的根本思想和目的,达到欣赏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认知作品的历史背景,体会“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并体会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上升到“爱护世界和平”的高度。

教学重点:作品局部赏析,分析理解人物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1、能够分析出《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象征艺术,让学生理解它的独特意义。

2、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产生“爱护世界和平”的情感。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板书)。

今天我的说课将从五个部分来进行: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

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那么我首先来看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主要分为三点: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格尼尔卡,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2、教学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能初步了解毕加索和立体派艺术,感受艺术大师的魅力。

通过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而了解作品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形成公正的审美观,反思战争,珍惜和平.3、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二、学情分析1、心理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那么我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通过鼓励与表扬来更好的凝聚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知识基础。

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我发挥了“视觉艺术”可以给人直观感受这一特点,把这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深奥的作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解读出来,让学生理解、接受。

3、认识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好的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面对“象征主义”作品,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

因此,解读“象征主义”的意义,明白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的应知点。

三、教法学法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而我的教学方法则是源至于我的教学理念,我以新课标当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的其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重视他们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创作主题的传达:学生要理解画作反战、和平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类似情感。
-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需学会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2.教学难点
-艺术风格的辨识:《格尔尼卡》的立体主义风格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辨识这种风格是教学难点。
-举例:通过比较立体主义与其他艺术风格的差异,如现实主义,帮助学生理解立体主义的特点。
在课程总结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格尔尼卡》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反战主题仍有些模糊。为了加深他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画作的历史背景。
最后,我认为今天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格尔尼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欣赏分析:让学生欣赏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了解其历史背景、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关注画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
2.实践创作:以《格尔尼卡》为灵感,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创作一幅寓意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画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欣赏与创作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学生需要掌握该画作与西班牙内战的关系,以及毕加索为何以此题材进行创作。
-欣赏和分析艺术风格:学生应掌握《格尔尼卡》的立体主义特点,包括对形状、线条和色彩的解构与重组。

格尔尼卡赏析教案

格尔尼卡赏析教案

格尔尼卡赏析教案【篇一:格尔尼卡教案】一: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2)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课前准备教师:电脑设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五、教学过程(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一、创作背景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选自动画片《再见萤火虫》的短片,看完后请大家谈谈视频中传递了哪些信息?这节课凡是回答的问题的同学,课结束后来我这拿小奖品和平鸽。

生1:师:恩残酷的战争殃及无辜百姓。

在1937年,同样的场景在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上演,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

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露法西斯的暴行,所以用地名格尔尼卡来命名这幅画,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赏析的画作就是《格尔尼卡》。

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一页。

(板书:格尔尼卡)(过程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知识二、画家简介。

师: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

(ppt显示毕加索肖像)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

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一、教材分析:本课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

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场面。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

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

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作品《格尔尼卡》,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

认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时代、生平以及主要的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象征性绘画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分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不断采用欣赏、质疑、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小学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格尔尼卡》所传达的和平、反战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和平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和道德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详细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强调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格尔尼卡》在艺术领域的价值。
4.学习鉴赏名画的方法,培养审美能力;
5.尝试创作以《格尔尼卡》为灵感来源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格尔尼卡》,让学生掌握毕加索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知识,了解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提高对名画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从多角度欣赏名画,提高审美品位,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对于《格尔尼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独特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讨论时,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问题难度,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格尔尼卡》的画面构成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分析作品,从而加深对难点知识的掌握。
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相当顺利,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作品。但我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显得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还不够自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第一篇:《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课题:格尔尼卡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演说型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教材分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后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介绍毕加索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及其风格特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欣赏方法的能力,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及主动创新的意识,同时引入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思考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来讲解他们对这幅画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这幅画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作品展示了充满着破碎的形象、惊恐的气氛和灾难,这种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我们深刻体会这幅画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设置适应双边教学深入展开的情境及方式,激发学生更深入思考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

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欣赏、讨论2.学法:观察、理解、讨论教具准备: 教材(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问好。

有哪位同学知道毕加索?有谁知道他有哪些著名作品呢?引起学生对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的注意,以此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二:引入新课:(4分钟)师:格尔尼卡——这个名字也许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为什么一幅画要取这个名字?不要紧,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等会儿老师讲完大家就会明白,接着来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作者——毕加索,听说过他的同学给老师举一下手。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教案 完整版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教案 完整版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课型:艺术科学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授课人:陈xx一: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感受画家的作品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四、教学难点:象征性与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自制课件、速写纸等学具准备:速写纸、课本、铅笔等六、教学过程:《前言》:好,上课!……同学们好!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大家的实习老师,姓陈,大家可以称呼我陈老师,今天的课由我来为大家上。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教师:今天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有关本课格尔尼卡的战争片段,我们看看在格尔尼卡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画家把它记录了下来,成为一个永久的记忆?(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影片,思考)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影片时要思考两个问题:1、这部影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着怎样的感受呢?2、如果说你是一位曾经生活在战争中的画家,你会在你的画面中画出什么物体呢?(ppt播放格尔尼卡被轰炸的视频)放影片时板书:格尔尼卡——毕加索一、创作背景(视频放完后再放映ppt上的两个问题)视频播放完;老师:好,我们就先看到这里,大家现在来回答老师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回答第一个问题)战争残酷,想起了日本侵华,气氛很恐怖我们应该热爱和平等……(2人回答)指定方向:与战争有关,战争的残酷无情等教师引导:战火弥漫,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痛苦教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都正确,(而且还加如了个人感情)战争是很残酷的,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也都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

七、教学过教学过教师活学生活设计意播放一段空袭格尔尼卡提问学生回答:(视频,让学生聆听是什么炸、惨激发学生兴音?看到了什么?能联想到声、建筑倒塌声、导入新课么样的场面争场面等提出教学目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一幅画和战争有关的美术班画毕初步了解毕品,这幅画出自一位二十世索索和《格尔激发兴“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卡》作品。

性、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导入新动学生学习手,谁能猜猜看,这位艺术积极性是谁播放课件,大屏幕显示毕学生回答:(索的照片和名字。

教师提问丑等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给你第一印象和总体感受是什呢(一)、初步感受《格尔尼卡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感教师抓住“乱”提问:作品,以关因为画中的形象乱面是因为什么显的“乱”呢作品的色彩“看不懂”又是因为什么看学生看书简单了解懂呢?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点彩主要是黑白灰来表现的,家为什么创作了一幅这样的品?引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思考回答(二)介绍作品背仔细观看这副作品毕加索为什么要创作这己作和学习新一幅作品呢?它的创作背景历史和民族的使命(193什么呢?出示课件有助于学生《了尔日下午,在西班牙内战2解作品的创卡作品的艺术语高潮时期,德国法西斯帮助造背景和内涵的作班牙反动头子佛朗哥轰炸了思维,爱好和平的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

这想空袭是针对平民的恐怖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引起国际上强烈的抗议。

毕加索到非常愤怒,在这种背景下他拿起画笔在短短的六周内成了这幅作品)提问学生回答:(牛马母亲战士(三)、深入欣赏分析《格灯等)尼卡》察、分析和周时间便创作画家仅用力7.米,3.米的作品学生看课件,小组用艺术方式记录了这场战争论。

分析作品内涵那么画中有哪些形象?他们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这些形象都有一定的象征义出示课件:(分析作品局部灯:在混乱中这只像眼睛一提问学生回答。

重有利于培养的灯发出耀眼的锯齿状的牛马形生对作品的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和象征意义的气愤。

牛:象征残暴的法力突破难点斯。

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格尔尼卡》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节课选自美术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三册第一节课第一课时,本课是对毕加索代表性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讲授、评述为一体的综合课。

属于本单元中“欣赏,讲解”学习领域,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讲授和评述来使学生认识了解作品,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欣赏的能力.本课旨在让学生赏析作品,深入了解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和作者创作这幅画的历史背景以及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作者的生平和这幅画作的艺术风格,重点是弄懂作品所展示的形象是什么,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及艺术手法。

2.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对《格尔尼卡》进行赏析,了解作品的内涵,作者毕加索生平和艺术风格,并欣赏其代表作品.2). 能力目标: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感知名家作品的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包含的历史,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形成公正的审美观。

设置目的: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副作品的赏析,增长艺术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重点和难点重点:赏析《格尔尼卡》,弄懂画面包含的内容及意义,使学生从艺术形式和现实意义上认识《格尔尼卡》的价值,并以此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情感。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尤其对于现代绘画中的立体主义是学生理解上最难掌握的。

设置目的:《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具有极其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故而能够做到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这幅作品也就等于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走进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并且借此来回顾历史。

4.教具学具准备:教具:1.作品资料及简介2.画家的个人生平,故事,艺术历程和艺术风格等文字资料学具:1.学生收集的作品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作品局部赏析,分析理解人 物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 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 高课堂效率。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 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板书
课 题 1、 2、 ຫໍສະໝຸດ …多媒体屏 幕范画
目的突出重点,加强学生 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以人为本,赏识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 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美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 示——小结。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 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导入新课 今天来欣赏和学习一幅世界名画,这幅 画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杰 出、最有名气、最富创造力的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是谁? 对,是毕加索。 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2.教师出示格尔尼卡图片。学生谈谈感受 3.了解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 4.分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 每一个元素都表达了什么? 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对小组发言同学给以简要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目标
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我设置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为: 学习《格尔尼卡》,初步了解作 品的内涵和艺术风格,并欣赏其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逐步 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使学生了解作品背后包含 的历史,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形成公正的审美观。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格尔尼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是《格尔尼卡》,本课选⾃⼈美版第13册,属于“欣赏·评述”课。

下⾯我将从教材分析与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法与⼿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来说课。

⼀、教材分析与设计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灌输,转⽽向美术的情感素养⽅向发展,培养学⽣审美意识,提⾼审美能⼒和⽔平,以激发其终⾝追求美的情感。

⽽这⼀节课它好⽐开启初中美育的⼀扇门,让学⽣能了解初中美育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感受美,深层挖掘美”。

本节课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属于“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幅世界名画。

因此,在教学设计这⼀块,我做了如下安排:⼆、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具有⼀定的审美基础,但⾯对“象征主义”作品,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

因此,解读“象征主义”的意义,明⽩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法,是本节课学⽣的应知点。

但是初⼀学⽣的理解⼒是有限的,我发挥了“视觉艺术”可以给⼈直观感受这⼀特点,把这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深奥的作品⽤“深⼊浅出”的⽅法解读出来,让学⽣理解、接受。

三、教学⽬标:从三个⽅⾯设⽴了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仔细分析,让学⽣了解《格尔尼卡》,明⽩毕加索创作的根本思想和⽬的,达到欣赏的⽬的。

2、过程与⽅法:⽤⾃主探究式学习⽅法,认知作品的历史背景,体会“象征主义”的表现⼿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并体会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带给⼈⼼灵的震撼,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让学⽣的思想情感上升到“爱护世界和平”的⾼度。

教学重点:作品局部赏析,分析理解⼈物的创作⼿法。

教学难点:1、能够分析出《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象征艺术,让学⽣理解它的独特意义。

2、让学⽣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产⽣“爱护世界和平”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我利⽤了多媒体课件这⼀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分析法”、在学⽣的学法上我采⽤了:⾃主探究性学习法、⼿绘线条情感表现法、师⽣互动法、⽣⽣互动法、游戏参与法。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设计《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教学重点(2)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课前准备、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格尔尼卡》毕加索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师:请看这几幅画,哪一张是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生:B师:非常正确!大家学习能力很强。

师:通过前面我们从创作背景、画家简介、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对《格尔尼卡》赏析后,相信现在已经改变了同学们对它的最初印象。

那以后再遇见大师画作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从这几方面去欣赏呢?(PPT展示)生齐答:是!(过程三)课后拓展与教师示范作业:以象征和平的事物为题材(和平鸽、橄榄枝、吉祥物、大熊猫、),创作一幅简笔画。

要求:用立体主义风格去表现。

(五分钟时间)师:前面我们共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受难人民的痛苦,老师为了表达对和平的祝福,用立体主义风格来画画我心中的和平鸽。

(示范)师边讲边画:首先画和平鸽侧面的头部,侧面的头部把原本看不到的一面表现出来,老师画了两只眼睛,用简单的几何形来概括和平鸽的身体,接着老师把自己侧面的形象也画进去,同样把看不到的一面表现出来。

我用橄榄枝的叶子来代替我的眼睛,和平鸽嘴里衔着橄榄枝,它已经抽象的变成几根线条。

(演示完毕)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作业:以象征和平的事物为题材(和平鸽、橄榄枝、吉祥物、大熊猫、),创作一幅简笔画。

要求:用立体主义风格去完成。

这里我给出的几张图片都是具象的,同学们要大胆的进行夸张变形,不要临摹。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对《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了赏析,明白了立体主义描绘的对象并非如我们所见一般。

格尔尼卡 人美版13册

格尔尼卡 人美版13册

格尔尼卡一、教材分析《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艺术作品。

本世纪30年代,西班牙爆发了内战。

反动势力的代表——佛朗哥得到了德国法西斯的支持。

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的小镇格尔尼卡,杀害了数千名无辜的平民百姓,立刻引起国际上的强烈抗议。

毕加索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决定创作一幅作品表达对法西斯势力的愤恨。

毕加索用了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象,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1、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教材意在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从这一点出发,在版面安排上做了很大的改革:它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从背景资料到艺术家构思的过程,并通过蓝线在画面里引出的一些局部,让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经过充分的自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这些局部经过精心选择,试图通过几种典型的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探究性学习——按照肖川教授的研究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61~262页)。

所以,本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讨论、探究、体验。

教师要少讲,只是在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起到点拨的作用。

2、教学内容与目标:①应知、应会、与其他目标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设计参考课例(一)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以探究性学习方式欣赏《格尔尼卡》,教师有必要讲清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自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尔尼卡》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第一课的内容,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

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场面。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

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

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作品《格尔尼卡》,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

认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时代、生平以及主要的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象征性绘画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分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不断采用欣赏、质疑、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格尔尼卡”课件、影视资料、准备铅笔、图画本、课本。

六、教学环节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步欣赏作品---作品背景介绍---作品分析---画家简介并欣赏其它作品----深入感知作品---小结评价---拓展学习。

七、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空袭格尔尼卡的视频,让学生聆听是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面?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画和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这幅画出自一位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手,谁能猜猜看,这位艺术家是谁?
播放课件,大屏幕显示毕加索的照片和名字。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给你的第一印象和总体感受是什么呢?
提问学生回答:(飞机轰炸声、人惨叫声、建筑倒塌声、战争场面等)
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学生回答:(乱 怕 繁 灰 美 丑等)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

提出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毕加索和《格尔尼卡》作品。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新课
(一)、初步感受《格尔尼卡》
教师抓住“乱”提问:画面是因为什么显的“乱”呢?“看不懂”又是因为什么看不懂呢?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色彩主要是黑白灰来表现的,画家为什么创作了一幅这样的作品?引入下一个环节。

(二)介绍作品背景
毕加索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作品呢?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出示课件:(1937年4月26日下午,在西班牙内战的高潮时期,德国法西斯帮助西班牙反动头子佛朗哥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

这次空袭是针对平民的恐怖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引起了国
际上强烈的抗议。

毕加索感到非常愤怒,在这种背景下,他拿起画笔在短短的六周内完成了这幅作品)。

(三)、深入欣赏分析《格尔尼卡》:
画家仅用了6周时间便创作了长7.8米,高3.5米的作品,用艺术方式记录了这场战争,那么画中有哪些形象?他们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这些形象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出示课件:(分析作品局部)灯:在混乱中这只像眼睛一样的灯发出耀眼的锯齿状的光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痛的气愤。

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

马代表痛苦的人民。

抱已死孩子的女人:她的两只眼睛已化为两滴眼泪,象征受苦受难的人民。

战士:手握一把断剑的剑柄,肢体残缺,死不瞑目。

小结:这些形象在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象征含义。

整件作品充满了悲伤、痛苦、恐惧,控诉了法西斯的冷酷和残暴。

(四)毕加索生平、作品、风格。

出示课件:了解毕加索生平和艺术成就。

----立体主义表现手法。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的作品和风格。

(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学生谈感受:(是因为画中的形象乱)
学生看书简单了解。

学生思考回答。

仔细观看这副作品,感受作者和自己对历史和民族的使命,培养了解《格尔尼卡》作品的艺术语言,体会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爱好和平的思想。

提问学生回答:(有牛、马、母亲、战士、灯等)。

学生看课件,小组讨论。

分析作品内涵。

提问学生回答。

重点分析牛和马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提问学生回答。

认真欣赏和了解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以关注作品的色彩和造型为切入点。

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深入分析的能力,突破难点。

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毕加索和立体主义的绘画表现风格。

三、小结评价,谈欣赏感受
引导学生谈感受。

(作品形象、内涵、背景谈。

可以看出毕加索是一个热爱祖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人。

)今后我们欣赏抽象作品时不能用像不像来评定了,要结合作品背景及绘画风格来理解作品内涵。

教师小结评价,使学生对作品能有整体的认识。

四、知识拓展
毕加索一生都致力于艺术风格的创新,那么他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一下资料或上网查询。

学生自学
使同学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