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收玉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四、教具学具教具准备:挂图。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秋天到了,地里的玉米丰收了。

星期天,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呢?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课件4、5、6)生1:我是这样想的,7-2=5,50-40=10,10+5 =15即:57-42=15个。

生2:我是这样想的,57- 40 =17,17 -2=15即:57-42=15个。

生3:我是心算的,个位上7-5是2,十位上5-4是1,合起来是15,也就是57-42=15个。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你能说一说是怎样列竖式的吗?生4:先写57,再在57下面写上42,57和42对齐,并把减号写在42前面,写完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算7减2等于5,5要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十位上5减4等于1,1写在横线下的十位上,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即:5 7-4 21 5师:为什么57和42要对齐呢?生4:因为7和2在个位上,都表示几个一,5和4在十位上,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回答的非常棒,减法的竖式计算和加法的竖式计算一样,要注意两点:(l)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个位对着个位,十位对着十位;(2)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们再用小棒和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摆得,怎样拨的。

同桌交流想法。

六、巩固练习用竖式计算。

55-21= 78-54= 68-36= 92-52=七、拓展延伸(课件9)树上原来有47个桃子,小猴摘了35个桃子,树上还有多少个?八、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哪些地方你们学得很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生:我学会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在农业生产中,收玉米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我组织了一次收玉米的教学活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掌握收玉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够了解玉米的生长周期和特点,知道玉米成熟的标志。

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学生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收玉米,并且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协作能力。

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玉米的生长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在收玉米的过程中动作不够熟练,这说明教学目标在这部分学生身上没有完全达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首先介绍了玉米的生长环境、播种时间、生长周期等基础知识,然后详细讲解了收玉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现场示范。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我还穿插讲解了一些安全知识和劳动纪律。

从教学效果来看,基础知识的讲解较为清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

但在收玉米的实际操作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机会,导致操作不够熟练。

此外,对于玉米的后续处理和储存等内容,讲解得不够详细,学生对此了解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体验。

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玉米的整个产业链都纳入教学范畴,让学生对农业生产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本次教学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课堂上,我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玉米的生长过程,然后进行现场收玉米的示范,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讲授法所占的时间过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较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较少。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收玉米》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收玉米》是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5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地列式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使学生由加法笔算知识迁移到减法笔算,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四、说学情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本节课,我采用情境导入法,让学生在农名伯伯收庄稼的具体情境中学习这课的知识.【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投影、小棒、数位表等。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教材第57页场景图课件)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笑笑和淘气也在收玉米。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近年来,以收玉米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在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实地参观农田、亲自体验种植玉米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然而,我在实施收玉米教学活动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发现在收玉米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基础薄弱。

由于城市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方面,学生对于农业和农田的认识相对较少。

因此,在进行收玉米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农业常识并不了解,这给他们的实地体验和学习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在开展收玉米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先向学生进行一定的预热和知识导入。

可以通过举办农业知识讲座、播放农田记录片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农业知识和农田作业的相关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农田工作,为他们的实地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

其次,收玉米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实地参观和实际操作,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在我实施收玉米教学活动时,我发现学生参观农田的次数比较少,而且与农田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情况也不多。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和实地环境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于玉米的收获过程和种植技巧的理解也有所欠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观农田的机会,并且与农民进行合作,邀请农民到学校进行农田作业的示范和讲解。

同时,学校也可以申请一些农田或农业相关的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田作业的实际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另外,收玉米教学活动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和预防意识培养。

由于收玉米教学活动涉及到一些实际操作和农田作业,对于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收玉米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预防能力。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5收玉米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5收玉米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5收玉米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认识和理解数字5,将数字5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学会运用<、>、=符号进行数的比较;3.掌握数的排序,能够按照顺序将一组数字进行排列;4.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运用数字5,学会数的比较和排序。

难点: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按顺序排列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数字卡片3.小白板和白板笔4.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数字4的认识和运用。

2. 引入新课根据标题“5.5收玉米”,引入数字5。

与学生一起讨论数字5的特点和形状,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五颗星星、五根手指等。

3. 比较运算a. 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比较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和3,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5和数字3的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用手比较五根手指和三根手指的数量,进一步加深理解。

然后,出示其他数字卡片,让学生两两进行比较,并使用<、>、=符号进行比较运算。

b. 练习题在小黑板上出示以下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正确的符号。

1. 2 _ 32. 4 _ 53.7 _ 74.9 _ 64. 数的排序a. 观察和总结出示一组无序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排序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序是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方法。

b. 排序练习让学生在小白板上,根据老师口头提示,将一组数字卡片进行排序。

示例提示:7、5、3、9、1。

5. 巩固练习指导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5的认识和运用;掌握了<、>、=符号进行数的比较;学会了将数字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序。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2.抄写数字5的写法5行。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进行数的比较,也掌握了数字的排序方法。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收玉米》教学反思《收玉米》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掌握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直观地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学生能够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收玉米》这一情境作为教学素材。

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情境导入、探索算法、巩固练习。

在情境导入部分,我通过创设收玉米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在探索算法部分,我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直观地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和教学时间。

在情境导入部分,我用了 5 分钟的时间;在探索算法部分,我用了 20 分钟的时间;在巩固练习部分,我用了 15 分钟的时间。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讲授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讲授法,向学生讲解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收玉米》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收玉米》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XXX,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收玉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十七至五十八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同时,他们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运算,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 数学思考目标:探索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问题解决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4. 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六、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算法。

3. 讲解演示,理解算理: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2023秋)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收玉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帮家里做家务的时候,有没有数过自己收拾了多少东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加法和减法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加减法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指数量的累加,减法是指数量的减少。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数学运算,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为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次教学反思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其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善于交流。
举例:如“小华摘了8个玉米,然后又摘了2个,问他一共摘了多少个玉米?”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容易忽略数的大小关系,导致运算错误。
举例:在计算5+3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得出8以下的答案,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符号意识的建立:学生容易混淆加、减符号,导致运算错误。
举例:在书写算式时,将加号写成减号,或者将减号写成加号,需要教师重点强调符号的正确使用。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加减法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5《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5《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5《收玉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收玉米》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5节。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收玉米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体会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收玉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收玉米的道具、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收玉米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

学生发现有3个小朋友在收玉米,然后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收玉米?让学生用加法来表示。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类似的收玉米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加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有5个小朋友在收玉米,然后又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收玉米?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小组成员交流答案。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操练。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加法的题目,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得出答案。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纸,上面写着“2 + 3 = ?”,学生需要在纸上画出2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5《收玉米》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玉米是什么,懂得在收割时节正确的采收方式;2.培养学生对形状的认知能力;3.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认识形状和计数的能力。

2、难点: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性认识玉米。

2.讲解玉米的采收方式•在学生了解玉米的基础上,讲解玉米的采收方式。

•强调玉米的形状和大小不一,需要有正确的采收方法。

3.数数环节•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展示玉米的数量,引导学生对玉米进行计数,并记下数字。

4.形状认知•让学生观察玉米中的不同形状,探讨它们的名称和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和汉字描述出来。

5.合作收玉米•将同学分组,要求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收集玉米的任务。

•强调学生在合作中需要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收集学生的观察信息和表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

•对于实现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评价和总结,总结带领出教学的特点和重难点。

五、教学拓展•借助玩具、图片等材料组织游戏,强化形状和计数能力;•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制作蔬菜水果盘子、堆砌积木等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数形知识。

•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玉米文化,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形状的认知能力与计数的能力,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教学反响良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加强学生对合作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实现成为团队的效应。

教学反思告诉我们,尽管有一些不足,我们在今后会认真总结并进一步完善。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解收集物品及物品的数目。

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收玉米”,引导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教材特点1.注重任务导向。

本课在知识内容方面主要关注收集物品的数目,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2.突出教学互动。

本节课采用游戏教学,引导学生互动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理解“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排序规则”。

3.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加减运算”。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方式互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排序规则”。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加减运算”。

2.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

2.数的排序规则。

3.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收玉米”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具体步骤:Step 1:准备环节。

教师将收玉米的图片或收玉米的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游戏目标。

Step 2:游戏环节。

1.将一堆玉米放在班级中央。

2.让学生先独自或分组想办法,将玉米分类,分类标准可以是颜色、大小等多个方面。

3.让学生分组或单独计算自己分类下的玉米数目,并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

4.引导学生进行加减运算,比如“我们班一共收集到60颗玉米,其中红色的有20颗,请问另外两种颜色的玉米有多少颗?”等。

Step 3:讲解环节。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讲解数的概念和排序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加减运算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准备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99之间的数,练习数的读法和写法;2.练习数数,能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顺序;3.练习加法口诀;4.练习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5.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正确读写0-99的数字;2.如何理解数数的思想和1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难点:1.能否较好地掌握加法口诀;2.能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收玉米的玉米球、细绳、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卡片各2张;2.学生准备好文具,热情积极参与课堂。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向学生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数字;2. 导入新课(5分钟)•让学生识别玉米球,并通过对比数量来告诉大家你拿到了多少玉米球。

•让学生猜测老师拿了多少个玉米球?•通过讨论以及数数的方式来得出结果:老师共收到了12个玉米球。

3. 学习新知(35分钟)•让学生数数,看看自己的同桌上有几个玉米球。

•知道自己同桌上球的数量之后,再让学生知道自己班里同学共收到了多少个玉米球。

•让学生找到两个球,就可以组成一副眼睛。

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入门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理解数数的思想和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基础上,教师介绍加数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样就可以快速地进行算数操作。

4. 练习(10分钟)介绍完加法口诀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练习加法口诀的运用。

5. 总结(5分钟)回顾一下上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极为基础的数学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数字、认识数数和实践加法口诀。

教师利用玩乐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掌握了基础的数学认知和技能。

整体而言,本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但如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收玉米》教学反思在《收玉米》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对《收玉米》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讨论问题等方式,我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我认为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即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讨论问题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讨论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我认为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即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讨论问题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收玉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例操作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法和减法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玉米收获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收获的玉米数量。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运用规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中包含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学反思-5.5 收玉米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学反思-5.5 收玉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以创设情境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然平和的气氛中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算法的追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激活已有经验,尝试笔算,激发兴趣。

3.对比板演,探索笔算(不退位)算法。

4.多样练习,巩固笔算(不退位)算法。

学生在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后,让学生进行一些笔算练习、纠错练习及实际问题的练习。

尤其是第4题纠错练习,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儿,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5 收玉米》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5 收玉米》教学反思

2020年北师大版 教学反思
1.以创设情境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然平和的气氛中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算法的追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激活已有经验,尝试笔算,激发兴趣。

3.对比板演,探索笔算(不退位)算法。

4.多样练习,巩固笔算(不退位)算法。

学生在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后,让学生进行一些笔算练习、纠错练习及实际问题的练习。

尤其是第4题纠错练习,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儿,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收玉米教学反思第一篇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收玉米〞,这一好玩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理解题题意的基础上,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

我先通过收玉米这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分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学问和运用学问的机会。

培育学生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在经受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求结果;有的学生用竖式计算;有的学生用数的组成,将新学问转化成旧学问来解答,我鼓舞并引导学生在把握多种算法的前提下。

比一比、学一学、想一想,在实践反思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通过本单元四节课的口算练习,学生都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答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退位的加减法。

收玉米教学反思第二篇教材中对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把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学习,但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作了调整,由于在《拔萝卜》一节中学生已经对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进行了学习,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已学学问的把握检验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

对于这种类型的课,我们采取的常规思路是:1、找数学信息2、提数学问题3、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来给大家讲解,下面听的孩子让仔细听,听听他哪些地方说的不够清晰明白,假如是你你会怎样给大家讲明白呢。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觉孩子们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能用完好清楚的语言讲给别的小朋友听,这个时候肯定要鼓舞孩子,让孩子尽量想清晰该怎样说,并把孩子这次上台的优点说出来,让孩子有士气也更主动的为下一次上台做预备,同时也要把缺点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应当从什么地方提高。

最终,在总结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

即你认为有哪些地方是列竖式时我们简单出错的地方,你来给小朋友们提提示,让他做题时留意点。

收玉米教学反思(精选5篇)

收玉米教学反思(精选5篇)

收玉米教学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收玉米教学反思《收玉米》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列竖式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具备了整十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基础知识。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过程。

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算法,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在学习两位数减法列竖式时我让孩子们类比加法自己探索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是成功的。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医生”的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诊断其他学生在计算中所犯的错误,这是孩子们就会反思自己做题时出过的错误,多次强调的注意事项老师,从而进一步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有些地方还不太理想,需要改进。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点评只停留在计算是否正确,忽略了学生在计算时的细节错误。

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仍先从十位算起。

其次,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口语较多),知识衔接不紧凑。

在引导学生小结时过于心急,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而是带领学生得出结论。

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第二篇:《收玉米》教学设计《收玉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7-58页“收玉米”。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数位对齐。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小棒、计算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笑笑和淘气一起在玉米地里收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课件播放“收玉米”动画情节)教师板书课题:收玉米二、讲授新课1、师:通过观看刚才的动画,同学们获得了哪些信息?生:笑笑收了42个玉米,淘气收了57个玉米。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收玉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列竖式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具备了整十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基础知识;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过程;
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算法,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在学习两位数减法列竖式时我让孩子们类比加法自己探索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是成功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医生”的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诊断其他学生在计算中所犯的错误,这是孩子们就会反思自己做题时出过的错误,多次强调的注意事项老师,从而进一步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有些地方还不太理想,需要改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点评只停留在计算是否正确,忽略了学生在计算时的细节错误;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仍先从十位算起;其次,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口语较多,知识衔接不紧凑;在引导学生小结时过于心急,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而是带领学生得出结论;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玉米》教学反思
杜步中心小学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列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都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基础知识,教材中提供淘气和笑笑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这一个减法数学
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荐一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普通适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优化。

当然,在教学中有些地方不太理想,需要改进。

要加强训练生与生之间的评价。

本节课教学中,本着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的理念,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