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鼻肠管留置方法ppt课件
![鼻肠管留置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7fed92f121dd36a32d828d.png)
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患 者可能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需防止误 吸。 2.不要再已置入体内的管道中再次插入引导 丝,以免钢丝刺破管道引起营养液泄漏。
鼻肠管的护理
四度三冲洗
• • • • • 浓度不能过高:渗透压 速度不能过快:100~120ml/h 温度不能过低:37℃左右 床头高度大于30° 喂饭前后、喂药前后、定时冲洗
听诊确定位置
留置管路至胃内
留置管路至肠内
听诊确定位置
管路固定
用物
手电筒、免洗手消毒剂、听诊器、 侵泡消毒碗、无菌巾、一次性50ml 注射器、一次性20ml注射器、螺旋 鼻肠管、PE薄膜手套
操作前准备
• • • • 洗手 戴口罩 准备用物 侵泡螺旋鼻肠管
操作(第一步:置管至胃)
• 向患者做好解释,禁食6h并吸尽口鼻分泌物 ,病人半坐位。 • 引导钢丝插入管道固定,测定比肩至耳垂 再到剑突的距离为第一标记,以此为起点 在50cm处为第二标记。 • 湿润鼻肠管头部,将鼻肠管延鼻腔壁慢慢 插入至第一标记,确定在胃内。
判断管端的位置
听诊法:最常见的方法
听诊气过水声最强的部位:胃区与脐周对比 胃区 脐周 最强 无声 减弱或消失 最强
判断管端的位置
回抽法
回抽液测试:pH>7提示为肠液(黄绿色) pH<5提示为胃液(无色pH值
为0.9~1.5)
置管后的处理
管道的头端置入肠道时,通常通过引导 丝的手柄向管道内注入25~50ml生理盐水或 灭菌用水,可以避免管饲营养营养液在肠道 内的酸化,进而避免鼻肠管阻塞。 冲洗管道后立即抽出引导钢丝,抽出过 程中前端10cm旋转缓慢撤出,最后将引导钢 丝完全取出,结束置管。
鼻肠管留置方法
徒手置入鼻肠管术幻灯片课件
![徒手置入鼻肠管术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be0251caaedd3383c4d369.png)
14
肠内营养的通路Biblioteka • • • • • 鼻胃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 手术放置胃造瘘、空肠造瘘 幽门后置管(鼻肠管)
有创、长期
• 持续胃潴留,建议使用幽门后喂养及促胃动力剂 • 《ESICM—EEN2016》欧洲危重监护学会危重症患者早期 肠内营养指南
15
幽门后置管方法
建议成年重症患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而不是 早期肠外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ESICM-EEN指南》
4
支持EEN临床证据
1.降低死亡率 2、降低机械通气时间
5
EN启动(SCCM&ASPEN)
① 不能自主进食、血流动力学稳定,肠内营养无禁 忌,24-48h内开始启动EN ② EN起始速度为(10-20ml/h),监测腹部/胃肠道 症状,不耐受或新发症状者不应增加EN,如疼痛、 腹胀或腹内压增高 ③ 一旦症状缓解并且无新发症状,应缓慢增加EN ④ 存在休克的患者或者使用大剂量升压药物时暂停 EN,病情稳定正在撤退血管活性药剂量的可以再 次启动EN ⑤ 上消化道出血、胃液500ml/6h、肠缺血、肠梗阻, 建议DEN
推荐幽门后喂养(C级)
12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评价内容 0分 腹 痛分级 :( NRS 分 无痛(0 分) 级法) [1] 1分 轻度疼痛 (1 ~ 3 分 ) : 可忍受疼痛,能正 常生活和睡眠 2分 评价计分标准 3分 5分 8分 中度疼痛 (4 ~ 6 分 ) :适 重度疼痛 (7 ~ 9 分 ) :不 极度疼痛(10分):严重影 当影响睡眠,不能忍受, 能忍受,影响睡眠,需 响睡眠,尚伴有其他症 需用止痛药 用麻醉止痛剂 状或被动体位 得分
方法
内镜下置管
特点
【2024版】鼻肠管置入法ppt课件
![【2024版】鼻肠管置入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ff9e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2.png)
通过X线确认管道的位置正确后即可开始输注营养液了 (图12)。
置管准则
管道的维护
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 停输液时,用10-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 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建议本产品仅用于肠内营养液的输注,如需通过鼻 肠管给病人喂药,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清洗 (至少用3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以免堵 管。
鼻肠管的置入
鼻肠管的介绍
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不透X光的聚氨脂管直径 约3.3mm,X光下可见,长度145CM.在盲插过程 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置入胃中后 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肠 动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 镜的帮助下通过幽门、肠管肠内营养直接由鼻 肠管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运动,维 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的 消耗与高代谢水平 。
撤除管道
拔出管道之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 冲洗管道,为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 余液体进入气管,关闭鼻肠管连接头处的防 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随后小心平稳地撤出 鼻肠管。
本产品的建议最长使用时间为42天。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9
鼻肠管与胃管同步置入法
前面所说的只是单纯的置入鼻肠管,而对于如食道癌 手术、胃全切术则需要鼻肠管与胃管一起使用,这就 要求手术室护士掌握技巧。
2. 从食道解剖特点看,作为一个肌性通道,在没有吞 咽动作的情况下是处于塌陷关闭状况的,特别是头 后仰时,食道完全关闭。
导丝引导法
提拉气管法:常规置管约10-15cm至咽部时,操作
者左手自环状软骨下缘环形捏住气管环以及其内的气 管插管轻轻向上牵拉,同时右手将胃管迅速置10cm, 放松气管。
置管准则
管道的维护
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 停输液时,用10-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 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建议本产品仅用于肠内营养液的输注,如需通过鼻 肠管给病人喂药,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清洗 (至少用3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以免堵 管。
鼻肠管的置入
鼻肠管的介绍
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不透X光的聚氨脂管直径 约3.3mm,X光下可见,长度145CM.在盲插过程 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置入胃中后 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肠 动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 镜的帮助下通过幽门、肠管肠内营养直接由鼻 肠管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运动,维 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的 消耗与高代谢水平 。
撤除管道
拔出管道之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 冲洗管道,为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 余液体进入气管,关闭鼻肠管连接头处的防 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随后小心平稳地撤出 鼻肠管。
本产品的建议最长使用时间为42天。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9
鼻肠管与胃管同步置入法
前面所说的只是单纯的置入鼻肠管,而对于如食道癌 手术、胃全切术则需要鼻肠管与胃管一起使用,这就 要求手术室护士掌握技巧。
2. 从食道解剖特点看,作为一个肌性通道,在没有吞 咽动作的情况下是处于塌陷关闭状况的,特别是头 后仰时,食道完全关闭。
导丝引导法
提拉气管法:常规置管约10-15cm至咽部时,操作
者左手自环状软骨下缘环形捏住气管环以及其内的气 管插管轻轻向上牵拉,同时右手将胃管迅速置10cm, 放松气管。
鼻肠管置管ppt演示课件ppt演示课件
![鼻肠管置管ppt演示课件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b5567358fafab069dc02cd.png)
无创 易接受
.
11
床旁鼻肠管问题
• 总成功率不高
• 常用的被动等待过幽门所需时间长
• 需反复行X线摄片鉴定
.
12
我们的希望
探讨增加床旁盲插鼻肠管成功率的方法
减少X线摄片的鉴定方法
. 13
主动置管过幽门
.
14
螺旋型鼻肠管
.
15
置管步骤
.
16
置管步骤
.
17
置管步骤
.
18
置管步骤
胃
十二 指肠
输注时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 . 40
管饲给药的五个规定
• 给药前停止EN • 冲洗喂养管 • 碾碎 • 可行时首选溶解法且不混和药物
• 每给1种药后都要冲洗
.
41
临床效果
NJT 前 能量供给目标 73% (22/30) NJT 后 6.7% (2/30)
床旁盲插鼻肠管的经验分享
.
1
高压氧舱
.
2
危重症治疗与护理
.
3
疾病分布
.
4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保护胃黏膜屏障 • 减少危重患者感染发生 • 降低医疗费用 • 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2011版)
. 5
肠内营养途径与方式
• 鼻胃管 (NGT)
• 鼻空肠管 (NJT)
.
36
管路维护
营养泵匀速注入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
防 堵管
药物性状 脉冲冲管 定期换管
. 37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课件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97c39190c69ec3d5bb75bb.png)
8
二、置管的力学原理
9
• 力学原理的核心: • 自身支撑力不足的导管在弯曲的空腔前进时,需要对侧管壁的支撑力,因
此常以最长的路径前进。
10
三、听诊点位及方法
11
四、操作流程---物品准备
•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支 • 必要时酌情选用镇静剂
12
四、操作流程---六步准备
• 告知:清醒患者,嘱其配合 • 体位:无特殊,一般平卧位,床头适当抬高 • 用药:术前10min甲氧氯普胺10mg;或酌情选择镇静剂 • 润滑:营养管充分润滑 • 测量:正中发际线→剑突→肚脐→L或R点 • 减压:抽尽胃液及气体;有胃管——先减压,再拔除!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
1
幽门后/空肠喂养适应症
• 经胃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 高龄 • 机械通气 • 脓毒症 • 镇静、肌松 • 仰卧位、俯卧位 • 胃食管反流、胃部分切除术后 • 意识障碍 • 后果:胃瘫----返流-----误吸
2
• 经胃途径喂养禁忌证: • 重症急性胰腺炎 • 上消化道结构缺陷 • 食管瘘 • 食管吻合术后 • 严重胃瘫
无胃管——放置空肠管至胃腔再减压
13
为什么要胃肠减压
14
四、操作流程—核心听诊
• 置管深度:发际线→D点,减压后第一次听诊; • 打气要求:快速等量,一般3-5ml/次 • 记忆各个点声音强度,然后再次减压; • 缓慢推送:D→R,感知阻力,配合听诊:R>M/D>L; • 如果L>R,退至U点重新开始 • 通过幽门:深度OK,同时R点逐渐增强,M点突然减弱。
17
置管技巧
• 指腹轻握导管 • 缓慢轻柔推送 • 感受前端阻力 • 忌:快,狠,急
18
五、腹部X线的判读
二、置管的力学原理
9
• 力学原理的核心: • 自身支撑力不足的导管在弯曲的空腔前进时,需要对侧管壁的支撑力,因
此常以最长的路径前进。
10
三、听诊点位及方法
11
四、操作流程---物品准备
•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支 • 必要时酌情选用镇静剂
12
四、操作流程---六步准备
• 告知:清醒患者,嘱其配合 • 体位:无特殊,一般平卧位,床头适当抬高 • 用药:术前10min甲氧氯普胺10mg;或酌情选择镇静剂 • 润滑:营养管充分润滑 • 测量:正中发际线→剑突→肚脐→L或R点 • 减压:抽尽胃液及气体;有胃管——先减压,再拔除!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
1
幽门后/空肠喂养适应症
• 经胃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 高龄 • 机械通气 • 脓毒症 • 镇静、肌松 • 仰卧位、俯卧位 • 胃食管反流、胃部分切除术后 • 意识障碍 • 后果:胃瘫----返流-----误吸
2
• 经胃途径喂养禁忌证: • 重症急性胰腺炎 • 上消化道结构缺陷 • 食管瘘 • 食管吻合术后 • 严重胃瘫
无胃管——放置空肠管至胃腔再减压
13
为什么要胃肠减压
14
四、操作流程—核心听诊
• 置管深度:发际线→D点,减压后第一次听诊; • 打气要求:快速等量,一般3-5ml/次 • 记忆各个点声音强度,然后再次减压; • 缓慢推送:D→R,感知阻力,配合听诊:R>M/D>L; • 如果L>R,退至U点重新开始 • 通过幽门:深度OK,同时R点逐渐增强,M点突然减弱。
17
置管技巧
• 指腹轻握导管 • 缓慢轻柔推送 • 感受前端阻力 • 忌:快,狠,急
18
五、腹部X线的判读
优质课件徒手置入鼻肠管术
![优质课件徒手置入鼻肠管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bbbd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6.png)
IAHⅠ级:IAP 12~15 mm Hg
IAH Ⅱ级:IAP16~20 mm Hg
IAH Ⅲ级:IAP 21~25 mm Hg
IAH Ⅳ级:IAP > 25 mm Hg
Ⅰ级:无恶心干呕
Ⅱ级: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
Ⅲ级:恶心明显,但无内容物吐出
Ⅳ级:严重呕吐,有胃液等内容物吐出,必须用药物予以控制
方法
特点
内镜下置管
医生操作、耗时、增加成本、患者舒适度差
X线下置管
医生操作、耗时、不可以在床边、患者长时间接触X线
超声引导
医护、未普及
磁导航
方便、便携、可视
徒手盲插
医护、省力、安全、操作侵袭性系哦啊啊、经济、无需其他设备协助等
*
幽门后管适应症及禁忌症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1、避免不恰当终止EN: 胃潴留<500ml,无其他不耐受表现(B级 诊疗前后,尽量缩短禁食时间 禁食可能会加重肠麻痹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2、采取循序渐进喂养方案: 浓度:不宜过高(开始可以用水) 速度:不宜过快(10-20ml/h) 温度:不宜过高(37-40℃) 量:不宜过大(起始200-400ml/d)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3、采取低误吸风险措施: 床头抬高30-45°(C级) 持续输注EN(D级) 避免使用损害胃动力药物(C级) 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胃复安及红霉素)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大便正常,每日大便1~3次
轻度腹泻, 4~5次,大便可见轻微湿软
中度腹泻, 6~7次,大便较湿且不成形,并且有轻度的肛周着色
重度腹泻, > 7次,水样便,并伴有重度肛周着色
IAH Ⅱ级:IAP16~20 mm Hg
IAH Ⅲ级:IAP 21~25 mm Hg
IAH Ⅳ级:IAP > 25 mm Hg
Ⅰ级:无恶心干呕
Ⅱ级: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
Ⅲ级:恶心明显,但无内容物吐出
Ⅳ级:严重呕吐,有胃液等内容物吐出,必须用药物予以控制
方法
特点
内镜下置管
医生操作、耗时、增加成本、患者舒适度差
X线下置管
医生操作、耗时、不可以在床边、患者长时间接触X线
超声引导
医护、未普及
磁导航
方便、便携、可视
徒手盲插
医护、省力、安全、操作侵袭性系哦啊啊、经济、无需其他设备协助等
*
幽门后管适应症及禁忌症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1、避免不恰当终止EN: 胃潴留<500ml,无其他不耐受表现(B级 诊疗前后,尽量缩短禁食时间 禁食可能会加重肠麻痹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2、采取循序渐进喂养方案: 浓度:不宜过高(开始可以用水) 速度:不宜过快(10-20ml/h) 温度:不宜过高(37-40℃) 量:不宜过大(起始200-400ml/d)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3、采取低误吸风险措施: 床头抬高30-45°(C级) 持续输注EN(D级) 避免使用损害胃动力药物(C级) 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胃复安及红霉素)
*
如何提高肠内营养耐受?
大便正常,每日大便1~3次
轻度腹泻, 4~5次,大便可见轻微湿软
中度腹泻, 6~7次,大便较湿且不成形,并且有轻度的肛周着色
重度腹泻, > 7次,水样便,并伴有重度肛周着色
鼻肠管留置方法ppt课件
![鼻肠管留置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7fed92f121dd36a32d828d.png)
操作(第二步:置管自胃到空肠)
• 协助患者右侧卧位,床头摇平。 • 注入10ml/kg的气体(最多不超过500ml) • 继续将鼻肠管缓缓送至第二标记处,快速注入 20ml空气,再听诊,如无气过水声,则鼻肠 管可能已经进入十二指肠。 • 初步确定后向鼻肠管注入20ml生理盐水后抽 出引导丝,再次听诊确定,将鼻肠管固定于鼻 翼部,立即行X线腹平片检查。
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患 者可能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需防止误 吸。 2.不要再已置入体内的管道中再次插入引导 丝,以免钢丝刺破管道引起营养液泄漏。
鼻肠管的护理
四度三冲洗
• • • • • 浓度不能过高:渗透压 速度不能过快:100~120ml/h 温度不能过低:37℃左右 床头高度大于30° 喂饭前后、喂药前后、定时冲洗
听诊确定位置
留置管路至胃内
留置管路至肠内
听诊确定位置
管路固定
用物
手电筒、免洗手消毒剂、听诊器、 侵泡消毒碗、无菌巾、一次性50ml 注射器、一次性20ml注射器、螺旋 鼻肠管、PE薄膜手套
操作前准备
• • • • 洗手 戴口罩 准备用物 侵泡螺旋鼻肠管
操作(第一步:置管至胃)
• 向患者做好解释,禁食6h并吸尽口鼻分泌物 ,病人半坐位。 • 引导钢丝插入管道固定,测定比肩至耳垂 再到剑突的距离为第一标记,以此为起点 在50cm处为第二标记。 • 湿润鼻肠管头部,将鼻肠管延鼻腔壁慢慢 插入至第一标记,确定在胃内。
鼻肠管留置方法营养Fra bibliotek给途径的选择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否
是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否
是
肠内营养
膳食摄入
鼻肠管 ppt课件
![鼻肠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30b42dfe4733687e21aa94.png)
LOGO
鼻肠管
2016/4/6
基本内容
定义 置入方法 护理
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不透X光的聚氨脂管,X光下可见, 长度145CM.在盲插过程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 置入胃中后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肠动 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镜的帮助下通过 幽门·肠管肠内营养直接由鼻肠管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促 进肠道运动,维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
(1) 在鼻肠管肠内营养期间,每天观察患者有无腹胀、 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肠蠕动情况,排便 次数、量。经常检查鼻肠管是否通畅。
(2)观察患者有无口渴, 皮肤黏膜弹性以及尿量的
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 入量。
(3)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 白蛋白的变化,并观察患谢谢观赏
的消耗与高代谢水平
插入方法
A
鼻肠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 应将胃肠减压器与鼻肠营养管分开妥善固定,测 量鼻以外的营养管的长度并作标记,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 严防患者烦躁时自行拔管,翻身时不慎脱落。 2、保持鼻肠管通畅 滴注输液前后均用温开水冲洗营养管以 免堵塞。通过营养管给药时,粉剂要先碾碎溶解后注入,然后用 温开水冲管。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4625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e.png)
鼻肠管的使用方法
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鼻肠管使用方法,包 括喂养前检查、喂养量、速度、温度以及喂养后 的冲洗等。
鼻肠管的日常护理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进行鼻肠管的日常护理,如 保持清洁、固定牢固、避免牵拉等,以确保其安 全和有效性。
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需 求和困扰,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
鼻肠管留置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与评估
术前准备
包括患者准备(如解释操作过程、取得合作、签署知情同意 书等)和物品准备(如鼻肠管、导丝、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
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鼻腔情况等,以 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鼻肠管留置。
鼻肠管插入方法
01
02
03
经鼻插入
将鼻肠管经鼻腔插入,通 过咽喉部、食管到达胃内 ,然后继续推进至十二指 肠或空肠。
采用胶布、绷带等固定鼻肠管,防止 其脱出或移位。同时,告知患者及家 属注意保护鼻肠管,避免牵拉、打折 等情况发生。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型号的鼻肠管、掌握正确的插入方法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并发症处理
如发生堵管、脱管、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例如,堵管时可采用生理盐水 冲管或更换鼻肠管;脱管时应重新置管;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应暂停肠内营养并给予相应
导和支持。
缓解焦虑和恐惧
运用放松训练、呼吸调整等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置管引起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
增强信心和勇气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家属参与和沟通方式
家属参与护理
01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如协助喂食、清洁鼻肠管
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鼻肠管使用方法,包 括喂养前检查、喂养量、速度、温度以及喂养后 的冲洗等。
鼻肠管的日常护理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进行鼻肠管的日常护理,如 保持清洁、固定牢固、避免牵拉等,以确保其安 全和有效性。
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需 求和困扰,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
鼻肠管留置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与评估
术前准备
包括患者准备(如解释操作过程、取得合作、签署知情同意 书等)和物品准备(如鼻肠管、导丝、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
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鼻腔情况等,以 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鼻肠管留置。
鼻肠管插入方法
01
02
03
经鼻插入
将鼻肠管经鼻腔插入,通 过咽喉部、食管到达胃内 ,然后继续推进至十二指 肠或空肠。
采用胶布、绷带等固定鼻肠管,防止 其脱出或移位。同时,告知患者及家 属注意保护鼻肠管,避免牵拉、打折 等情况发生。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型号的鼻肠管、掌握正确的插入方法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并发症处理
如发生堵管、脱管、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例如,堵管时可采用生理盐水 冲管或更换鼻肠管;脱管时应重新置管;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应暂停肠内营养并给予相应
导和支持。
缓解焦虑和恐惧
运用放松训练、呼吸调整等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置管引起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
增强信心和勇气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家属参与和沟通方式
家属参与护理
01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如协助喂食、清洁鼻肠管
鼻肠管(置管) ppt课件
![鼻肠管(置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3ddfc465ce0508763213bd.png)
床旁盲插鼻肠管的经验分享
PPT课件
1
高压氧舱
PPT课件
2
危重症治疗与护理
PPT课件
3
疾病分布
PPT课件
4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 保护胃黏膜屏障 • 减少危重患者感染发生 • 降低医疗费用 • 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2011版)
PPT课件
5
肠内营养途径与方式
41
临床效果
NJT 前
NJT 后
能量供给目标
73% (22/30)
6.7% (2/30)
血清白蛋白(<35g/L) 70% (21/30)
40% (12/30)
吸入性肺炎
56.7% (17/30)
6.7% (2/30)
营养输注不耐受
43.3% (13/30)
10% (3/30)
预后(GCS )
≤8分 73.3% (22/30) ≤8分 23.3% (7/30) 9-12分 26.7% (8/30) 9-12分 43.3% (13/30)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9
• 鼻胃管 (NGT) • 鼻空肠管 (NJT)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 (PEG/PEJ) • 手术放置空肠造口管
PPT课件
6
鼻胃管的局限性
• 不宜达到能量供给目标 •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 •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
PPT课件
7
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误吸
• 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 • 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
PPT课件
25
置管步骤-双管鉴定法
回抽肠管
抽到肠液
PPT课件
1
高压氧舱
PPT课件
2
危重症治疗与护理
PPT课件
3
疾病分布
PPT课件
4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 保护胃黏膜屏障 • 减少危重患者感染发生 • 降低医疗费用 • 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2011版)
PPT课件
5
肠内营养途径与方式
41
临床效果
NJT 前
NJT 后
能量供给目标
73% (22/30)
6.7% (2/30)
血清白蛋白(<35g/L) 70% (21/30)
40% (12/30)
吸入性肺炎
56.7% (17/30)
6.7% (2/30)
营养输注不耐受
43.3% (13/30)
10% (3/30)
预后(GCS )
≤8分 73.3% (22/30) ≤8分 23.3% (7/30) 9-12分 26.7% (8/30) 9-12分 43.3% (13/30)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9
• 鼻胃管 (NGT) • 鼻空肠管 (NJT)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 (PEG/PEJ) • 手术放置空肠造口管
PPT课件
6
鼻胃管的局限性
• 不宜达到能量供给目标 •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 •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
PPT课件
7
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误吸
• 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 • 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
PPT课件
25
置管步骤-双管鉴定法
回抽肠管
抽到肠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2
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
早期的胃肠道内营养可以提供肠粘膜局 部营养物质,
刺激肠粘膜细胞的生长 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保持肠结构
和功能的完整性, 阻止菌群失调所致的肠源性感染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3
适应症
肠内营养输注,适用于需要通过鼻饲且 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病人。
通过X线确认管道的位置正确后即可开始输注营养液了 (图12)。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0
置管准则
管道的维护
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 停输液时,用10-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 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建议本产品仅用于肠内营养液的输注,如需通过鼻 肠管给病人喂药,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清洗 (至少用3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以免堵 管。
滑剂,以利于插管 (图3)。。
选择一侧鼻腔,将管道沿鼻腔壁慢慢插入(图4)。当 管道进入喉部时,将病人的头轻轻向前弯曲,要求病 人尽量多做吞咽动作,同时将管道轻轻推进,不应强 行插入,注意避免误插入气管,继续插管至做的第一 个记号处。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7
)。
通过X线透视或抽取液体测定pH值以确定管道的位置 (图5-6)。 管道位置确定以后,向管道内注入至少20毫升无菌生理 盐水或灭菌水,以激活引导钢丝表面润滑剂 (图7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1
撤除管道
拔出管道之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 冲洗管道,为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 余液体进入气管,关闭鼻肠管连接头处的防 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随后小心平稳地撤出 鼻肠管。
本产品的建议最长使用时间为42天。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2
鼻肠管与胃管同步置入法
前面所说的只是单纯的置入鼻肠管,而对于如食道癌 手术、胃全切术则需要鼻肠管与胃管一起使用,这就 要求手术室护士掌握技巧。
鼻肠管的置入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
鼻肠管的介绍
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不透X光的聚氨脂管直径 约3.3mm,X光下可见,长度145CM.在盲插过 程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置入胃中 后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 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 窥镜的帮助下通过幽门、肠管肠内营养直接由 鼻肠管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运动, 维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 的消耗与高代谢水平 。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5
特殊病人的胃管置管法
新生儿: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当胃管下至5-
7cm是(快到达咽喉部)助手迅速用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 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安静并产生吸吮动作,再迅速将胃管插入。 但有人认为新生儿鼻腔狭窄,经鼻腔留置胃管会引起鼻腔粘膜充 血、水肿及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增加,影响肺功能, 建议经口置管。
该管道适用于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 能受损的以及/或吸入风险增高的病人, 例如手术后早期阶段的病人。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4
禁忌症
食道静脉曲张 食道出血 肠道吸收障碍 肠梗阻 急腹症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5
操作步骤
胃动力正常病人的使用指导: 向病人解释插管过程。将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使
将引导钢丝的手柄完全推入鼻肠管内,将鼻肠管的尖 端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后,从硅胶胃管(胃管直 径约4mm)的第一个侧孔中插入,一并进行插管。置 入胃内成功后,由手术医生分开两管,胃管留置在输 入袢以维持胃肠减压,鼻肠管则送到输出袢约20cm即 曲式韧带以下,抽出引导钢丝,固定。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学龄前期患儿:能配合的采用同服盐水法。不配合的可使用
开口器,患儿取仰卧,头部后伸仰固定,将5ml注射器去掉活塞, 剪去乳头及根部并使其平滑,用无菌纱布包裹,插入口腔及舌根 部,助手固定,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部送人至胃内。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6
昏迷的病人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7
气管插管病人胃管置管法
钢丝末端连接柄与பைடு நூலகம்肠管连接头固定。(图1)
使病人处于坐位或半坐位。测定需要插入的管道长度, 方法是:测定胸骨剑突至鼻尖再到耳垂的距离(图2) , 然后在离管道末端的同样距离处作一记号,另外再在 该记号外25厘米和50厘米处各作一记号 。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6
管道头部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湿润,激活其上润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8
将引导钢丝撤出管道约25厘米(图8),然后继续插管 至第二个记号处(图9),最后将引导钢丝完全取出。
不应将管道固定于鼻部,而应将管道悬空约40厘米, 再将管道固定于近耳垂部(图10)。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9
在胃动力正常的情况下,管道会在8-12小时内通过幽 门(图11),当管道的第三个标记到达病人的鼻部后 固定管道。
13
胃管置管法
常规法 导丝引导法 喉镜引导下插管 双枕垫头快速置管法
将双枕头直接放于病人的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 骨柄,常规置胃管过鼻腔,双手交替快速插管,同时 双手向同一方向稍做捻动,以增加胃管的韧性。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4
气管导管引导法 舌根后坠病人的置管法
将病人取侧卧位,常规插入胃管约12-14cm,遇到阻 力时助手用舌钳将病人的舌体拉出,再顺势插管。
提拉气管法:常规置管约10-15cm至咽部时,操
作者左手自环状软骨下缘环形捏住气管环以及其内的 气管插管轻轻向上牵拉,同时右手将胃管迅速置10cm, 放松气管。
托下颌关节法:常规插入鼻尖到耳垂长度时的胃
管,左手托起下颌关节向前上用力抬起,右手继续插 入。(将下颌关节向前上用力抬起,使舌骨下肌群向 上提起,甲状舌骨肌提喉靠近舌骨,喉头升高,向前 紧贴会厌,食管上口张开,胃管得以顺利进入)
气管插管病人置胃管容易失败的原因
1. 气管插管后插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主要集中在 相对薄弱的气管后壁,使软组织向后突起,简接压 迫食道后壁
2. 从食道解剖特点看,作为一个肌性通道,在没有吞 咽动作的情况下是处于塌陷关闭状况的,特别是头 后仰时,食道完全关闭。
鼻肠管置入法 ppt课件
18
导丝引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