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美学》第四章第一节讲义

合集下载

自考《美学》0037笔记剖析

自考《美学》0037笔记剖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第一种,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第二种,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来源于黑格尔。

《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第三种,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它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

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

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

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

中国有李泽厚。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

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

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中的心理学问题。

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第四种,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中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艺术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

艺术美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审美现象,而不是游离于人的审美活动、固定不变的美的现象。

美学自考复习资料各章出题重点解析

美学自考复习资料各章出题重点解析

00037 美学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开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根底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考核要求识记1.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科学。

〔美学是以表达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根底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2.美学开展的三个阶段。

〔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3.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4.实践概念的涵义。

5.审美活动是人的根本存在方法和人生实践之一。

6.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根本概念的内涵。

⏹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感情体验关系,因为,在认识关系中,主体的目标是求得对客观事物内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人士,形成知识体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两个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不可分割。

◆审美活动〔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表达。

〔2〕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

〔3〕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定要由一般的人生境地向审美境地开展。

⏹美与审美形态: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地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美感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法和存在状态。

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

00037美学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教材《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第四节悲剧与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诞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第三节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第七章审美教育论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

答:审美经验的问题是审美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层面。

①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相关审美经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柏拉图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回忆说”则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

②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乃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

他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

③随着西方近代哲学的理解论转向,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也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

④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形成了很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

而人本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柏格森和胡塞尔。

自然主义美浓、直观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等。

⑤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⑥总来说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家所谈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2.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答:①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了存有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

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

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再次,审美经验不但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

美学4审美经验论

美学4审美经验论
❖ 2、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229
❖ 3、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P259 ❖ 4、试析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特征及与其功利
性功能之间的关系。P225-228
❖ (3)情感活动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 因素。P241
❖ (4)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具有非概 念性的特点、具有多义性特点P245
4.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呈现 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P259
课堂思考
❖ 1、名词解释:审美经验 P219 再造性想象 P240
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直观性
非功利性 超越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特征的理解 P225-227
❖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 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实现从现 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实现从经验世界 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P229-231
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 审美经验构成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 解 P234
第4章 审美经验论
❖ 本章结构 ❖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定义
❖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学习重点
❖ 1.审美经验的定义 ❖ 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 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 4.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1.审美经验的定义
❖ 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 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将的过程。是人 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P220
❖ (1)感知活动是感觉和直觉的总称。 ❖ 审美感知具有一系列自身的不同一般感知活
动的特点:与情感活动紧紧交织、积极的选 择能力、整体性。 P237
❖ (2)审美经验中,想象是一个核心因素。 想象是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 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包含初级形 式(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和高级形式(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两种形态。P239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讲解课件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讲解课件

VS
意志对审美经验的塑造
意志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 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的创造和追求中 。同时,意志还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评价和 选择,使得审美经验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导 向性。
05 审美经验在艺术创作中的 作用
提供灵感与素材
审美经验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艺术家通过观察、感受和理解自然 、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美,获得创作 灵感和素材。
要点一
艺术作品
要点二
自然风光
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从历史背景、艺术流派、艺 术家创作意图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领悟作品所表 达的情感和意义。
欣赏自然风光时,关注自然元素的美学特征和组合规律, 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从中汲取美的感受和灵感 。
积极参与艺术创作与评论活动
艺术创作
参与艺术创作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创作的流程和技巧,提 高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创作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使得审美活动具有 超越性和自由性,能够提升人们的精 神境界,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暂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脱现实的束缚,进入一个超越物质世 界的审美空间。
03 审美经验的特征
感受性
01
审美感受是审美经验的核心特征 之一。它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 程中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 验。
价值
审美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同时,审美经验也是人们进行 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推动艺术和文化的发 展具有积极作用。
02 审美经验的性质
主观性
审美经验的主观性是指审美活 动是一种个体化的、主观感受 的过程。
每个人的审美经验都是独特的 ,受到个人文化背景、生活经 历、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自考《美学》笔记

自考《美学》笔记

《美学》课堂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自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两千几百年、包括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美学250多年以来,人们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迄今尚无定论。

几种代表性看法第一种,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与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

柏拉图一苏格拉底的名义与希庇阿斯对话论著,苏格拉底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而希庇阿斯的回答确只是“美就是一个漂亮的女人”。

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虽然也是研究美的本质,但是只是指艺术美,在他看来,自然美缺少精神性,因而不是美学研究的对像。

受黑格尔的影响,在他以后至少一百多年,很多西方美学家都把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一是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是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观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二是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也是主要偏重于主观方面,它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样产生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说前面第一、第二观点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第三、第四种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第五种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

在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基本上也是持这种观点。

在他晚年著作《美学新论》中,他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比如审美地欣赏一幅静物写生画,就不会对画上的香蕉、苹果等产生食欲,否则就是从审美关系回到实用关系中,审美的超越性就丧失了。

换而言之,一旦进入审美的关系体系中,其他种种实用关系就退居次要,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我们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对审美研究对象的看法,那就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活动。

审美经验 PPT课件

审美经验 PPT课件
《1》同化与调节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 心理结构实在同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 “同化”:使人“审”面前能审之美。 “调节”:使人“审”面前暂时无法能审之美。 总: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辩证运动过程 中建构起来的,而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产生和发展也如此。 如 《秃头歌女》的欣赏。
刘勰理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
《4》自由无限性 审美经验具有自由无限性。 如 黑格尔“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
《5》非理性的显性表征 审美经验中有多种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审美经 验呈现出一些特点:不自觉和突发性,非逻辑 性,创造性。 如 非逻辑性——如西方意识流小说的表现形式
2 第 章审美经验的结构
(其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层面,是同后面一章节对 审美经验生成的动态过程相互结构成一个整体。)
? a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 b审美经验的结构关系
《1》审美感知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2》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 《3》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 《4》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 c审美经验的结构功能 同化与调节
《2》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 如 李商隐的无题诗 总:审美理解是与科学认识活动具有本质区别的一 种新的理解形式。
2 审美经验的结构功能
《1》审美感知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在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同现实直接相联系的是感知,由此, 审美感知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2》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的关系 1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2、审美情感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3、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
? b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
审美想象
? c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

自考美学部分课件

自考美学部分课件
2、
2、中世纪美学: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 主要思想: 将审美经验与神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审美经验即是 对上帝的爱。其实这是一种宗教信仰,纯粹的心灵 活动,但也揭示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 3、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伴随近代认识哲学的兴起 (1)18世纪中叶以前: 代表人物: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 主要思想:将审美经验视为一种心理活动,“第六感 觉”
4、审美经验的本质性质(人生实践的形式)
艺术领域:
(1)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就是一种人生实践; (2)这种实践导致审美经验的创造性和生成性; (3)审美经验联系着艺术家和接受者的人生实践。
社会领域:
与道德活动密切联系(道德价值体系,“孝悌”之道)
自然领域:
中国“比德”传统和“畅神”——将自然界人化
西方,强调的是自然对象对主体精神的作用
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 “超验”: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 康德:“物自体”说
2、非功利性
(1)区别: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有利害关系的现 象
(2)原因:
A、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只与对象的外观和形式有关, 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无关。
B、审美主体来看,为满足人审美需要,让人产生审美的愉悦,人们就必 须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重点) 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重点)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美学: 代表人物:柏拉图
主要思想:
将审美经验归结于一种迷狂状态,揭示了审美经验的 非理想特征色彩,尽管有神秘主义的倾向。以柏拉图 的“迷狂说”、“回忆说”为代表。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是:直观性、非功利 性和超越性。 [多选]
(一)直观性
• [名词解释]直观:(intuition,又译直觉)一词在汉 语中通常被看作感性认识的同义词,《辞海》对该词的 注释就是:“即感性认识,就是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 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其 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其局限性是只能把握 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 因此,要真正认识事物,必须由生动的直观进到抽象的 思维。”在西方思想中,直观还有另一种更为常见的含 义,指的是心灵无需借助于感官刺激,也不经过逻辑推 理,就能直接领悟或把握真理的能力。P221
• 4、经验主义者只看到情感与理智、审美与 认识之间的区别,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联 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德国古典主义美 学家康德统一了审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感 性认识。康德认为,审美经验的产生根本 特征在于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二者 的协调是通过二者之间的游戏来完成。

5、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 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 形成了很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 主义两大类型(多选)。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 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 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而人本 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美学 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 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 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 • 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 • 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 有刚的做人原则, • 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 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 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

第四章审美经验——自考汉语言本科课件PPT

第四章审美经验——自考汉语言本科课件PPT

★伯牙学琴
《伯牙水仙操》序
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 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 一,未能得也。成连曰: “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 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 赍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 牙曰:“吾将迎吾师!”划 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 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 没,山林渺冥,群鸟悲号。 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 情!”乃援操而作歌云: “翳洞庭兮流斯护,舟楫逝 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山, 欤钦伤宫仙不还。”
古希腊雅典卫城
★移情的界定:
什么是移情作用?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 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 东西看成有生命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意志和 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在聚精会神的观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 流。有时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例如自己在欢喜时, 大地山河都随着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花鸟都随着 黯淡愁苦。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关。 有时我的情趣也随物的姿态而定,例如睹鱼跃鸢飞而欣 然自得,对高峰大海而肃然起敬,心情浊劣时对修竹清 泉即洗刷净尽,意绪颓唐时读《刺客传》或听贝多芬的 《第五交响乐》便觉慷慨淋漓。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 宇宙的生命互相回还震荡,全赖移情作用。
第三章 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第一节 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时期 1、柏拉图的“迷狂说”。 2、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3、奥古斯丁的“爱上帝” 二、近代 4、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夏夫兹博里的“第六
感觉”或“内在感官”,哈奇生,荷加兹的 “蛇形线”,休谟的审美情感说。 5、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无非是想象力与知性 的自由游戏中的内心状态。也就是理性与感性 的统一。

考前指导2010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考前指导2010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考前指导2010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畅神说:(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畅神说”强调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足,使人的精神变得舒畅和愉悦。

(2)其核心是要求艺术创作要使所表现的对象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只能来自于主体精神的贯注。

这种贯注是源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水乳交融。

(3)“畅神说”体现出审美经验的终极旨归在于帮助主体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真谛。

2.直观:《辞海》对该词的注释就是:“即感性认识,就是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其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

其局限性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

”在西方思想中,直观有另一种含义,指心灵心需借助于感官刺激,也不经过逻辑推理,就能直接领悟或把握真理的能力。

3.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

4.反思判断力:不像规定判断力那样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

5.审美理解: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的理解活动,它始终保持对象的感性形象,将感性形象与主体头脑中的审美想象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断的过程。

审美理解还具有多义性特点。

6.反馈调节:原指通讯系统把发出的信号重新收回,以便检验通讯目的是否实现。

在审美活动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为了实现审美目的,都要注意用反馈调节方式对自己的审美活动进行自我调节。

7.审美态度:指审美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8.审美距离: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事实上的心理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

9.格式塔:是指主体通过视觉思维把握到的有关对象的有机结构的整体。

(1)此理论十分强调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讲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讲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讲义一、概述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现象的学科,旨在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以及理解艺术创作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美学被视为通识课程之一,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美学的基本概念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美、美感和艺术现象。

其中,美是指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满足和振奋的客观存在;美感则是指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艺术现象则包括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过程以及艺术欣赏活动等。

2、美的形态美学研究美的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

自然美是指自然景观的美,如山川、河流、森林等;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美,如文化、教育、科技等;艺术美则是指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美。

3、美的创造与评价美学研究美的创造和评价。

美的创造包括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艺术风格等;美的评价则包括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和批评等。

4、美的应用美学研究美的应用,即如何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如何运用美学原理进行环境设计、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等。

三、学习方法1、掌握基本概念:首先需要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美、美感、艺术现象等。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或相关书籍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了解美学思想史: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学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阅读相关著作或学术论文来了解更多信息。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美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应用。

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参加艺术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4、多角度思考:美学研究涉及多个领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可以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来深入探讨美学问题。

5、积极参与讨论:参加学术讨论会或与同学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拓展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四、考试方法与技巧1、熟悉题型和考试时间:在考试前要熟悉各种题型和考试时间分配,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教学课件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教学课件

(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 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 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以 它作为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1、同化
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 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 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 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 解释。
家开始把审美经验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5、现代,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为什么用审美经验代替美感?
◆美感理论强调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强调 人与对象之间便是一种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的关系。
◆审美经验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 要形式。
2、审美经验的定义:
2、调节:
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 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 的有机统一。
3、二者的关系和功能
◆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因为同 化不了才需要调节;
◆同化使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使人产 生自然而然的反应或反映;
调节,却使人打破这种稳定,从而不断地 进入新的、更高的审美层次。
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 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定一个现 实情境,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这种 “美妙的瞬间”。
我们此刻的听讲是现实的存在 状态,但下面的变化却改变了我们此 刻的存在状态。
情感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并且贯穿着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始终。情感 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在于它广泛地浸 透在其他心理要素当中,成为触发其他心理 因素的诱因,而且充当它们的中介和动力。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一、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

2021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3

2021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3

2021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35.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答:在整个审美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感知处于起点的位置。

对其他心理要素来说,感知构成了它们的基础。

首先,想象活动是对于思维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因而需要感知活动来提供必然的表象材料。

想象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彼此关系:第一,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第二,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的对象和内容;第三,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它们之间是自由的游戏关系。

游戏流动并不受游戏者的支配,而是按照自身的规则来进行。

游戏包含着必然的理性内涵。

审美经验在必然意义上也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活动。

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在审美经验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表示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理智的引导。

6.审美心理结构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答:第一,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

审美是有目的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任何目的而又合乎目的的情况下进行审美的;第二,反馈调节。

为了实现审美目的,需要不竭地进行自我校正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7.谈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答: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示为三个阶段: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

第一阶段:呈现阶段——感知力。

第一阶段是借助感知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中呈现出来。

审美感知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不雅标记。

审美对象对于身体的呈现是审美经验第一阶段中必不成少的重要一环。

在这种呈现中,通过作为整体的身心来进行原初的审美知觉活动,就成了审美经验的根本特点。

第二阶段:构成阶段——想象力。

想象活动的最终结果乃是构成了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先验的想象力和经验的想象力,它们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

第三阶段:评价阶段——理解力。

自考“美学”备考资料(4)

自考“美学”备考资料(4)

自考“美学”备考资料(4)第四章审美范畴论1、崇高:崇高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

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和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的是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

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18世纪英国思想家博克。

他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2、优美:优美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

常常以小巧、光滑、柔和等特征令人愉悦。

优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实践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小桥流水、风和日丽等。

3、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的范畴,悲剧性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悲,不悲不能成为悲剧,但悲不等于哭、悲哀、悲惨。

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1)命运悲剧:索福克斯《奥狄浦斯王》,希腊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

(2)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以后,17世纪新古典主义《哈姆雷特》。

(3)社会悲剧:8、19世纪出现,巴尔扎克《高老头》,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易卜生《玩偶之家》。

(4)生命悲剧: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悲剧。

托尔斯泰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床弟间的悲剧。

(5)荒谬悲剧。

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的形式来进行的。

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例,鲁迅: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悲剧的内涵: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京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美学》第四章第一节讲义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a )柏拉图的“迷狂说”、“回忆说”。

柏拉图就曾经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

柏拉图认为,某些迷狂状态乃是“上苍的恩赐”,也就是神灵赐福的现象。

这类现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预言的、宗教的、诗神凭附的和哲学的,其中第三种迷狂是指“缪斯凭附于一颗温柔、贞洁的灵魂,激励它上升到眉飞色舞的境界,尤其流露在各种抒情诗中,赞颂无数古代的丰功佳绩,为后世垂训。

”不难看出,柏拉图在此所描述的其实就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他的“回忆说”则显然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

他这样描述灵魂面对美时的感受和状态:“他凝神着美丽的形象,心里产生一种虔诚感,敬美如敬神,……其次,寒颤过去以后,他会奇怪地发高烧,浑身冒汗。

因为美发射出来的东西穿过他的眼睛在他体内产生热量,他的灵魂的羽翼也因此而得到养育。

受热以后,久经闭塞的羽翼又开始生长。

羽管胀大起来,从根部向外长,最后布满灵魂的胸脯,灵魂过去本来就是遍体长着羽毛的。

在这个过程中,灵魂周身沸腾跳动,正如婴儿出齿时牙根感到又痒又疼,灵魂初生羽翼时也是这样。

”表面上看来,这段文字充满了臆想的成分,似乎谈不上科学的审美经验理论,但实际上它深刻地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诸多特征:首先,它表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必然处于身心亢奋的状态,并且强调审美经验能够使人的灵魂从肉体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得到复苏和拯救,这显然已经触及到了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特征。

这实际上类似于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b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

在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又对悲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且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

这种学说尽管谈论的仅仅是悲剧现象,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审美心理的内在规律,因而其影响一直达于现代。

(二)欧洲中世纪美学:圣·奥古斯丁的“爱天主”说。

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乃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其对审美经验的看法也明显打着神学的烙印。

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我们可以简化成“爱天主”说。

从“爱天主”说中来看,奥古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粹的心灵活动。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其实揭示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在对许多艺术作品如宗教艺术等的欣赏活动中,这一维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1)第一阶段:18世纪中叶前,代表人物—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等。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他们还从经验的角度对于审美特征进行了仔细的归纳,比如荷加兹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2)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后,代表人物休谟。

休谟的主要特点在于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从而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了。

(四)德国古典美学:康德的审美经验“游戏说”。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那么,审美经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他以为这是通过两种认识能力之间的游戏来完成的:审美经验“无非是在想象力和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