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 7分析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好,但同时,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不少困扰。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给政府稳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使广大群众失去了安全感。
因此,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探索其根源,分析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展开:
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 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和特点
3.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4.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5. 针对成因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法、大量实证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报道、调查报告和统计数据,深入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引用理论模型和经验案例作为研究数据进行量化和分析。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加深对群体性事件的了解,掌握群体性事件的背景和成因,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能力,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减少或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
同时,本研究还将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
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群体性事件是指发生在人群中的突发事件,可能涉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等。
本报告旨在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分析,为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 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无法提前预测和防范,因此需要灵活的应对措施。
2. 快速蔓延和影响范围广泛:群体性事件往往会迅速扩散,影响广泛,甚至跨越国界,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3. 多样性和复杂性: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和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影响:1. 社会安全: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容易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演变成社会动荡。
2. 经济发展:群体性事件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会导致财产损失和生产活动的中断。
3. 政府形象和权威:对政府来说,群体性事件是对其治理能力和形象的一种考验,政府应及时果断的应对,以维护其权威和合法性。
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1. 关注社会矛盾和民意,及时化解矛盾,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事件发生的风险。
3. 加强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 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合作,增加信息透明度,及时发布准确的消息,以避免谣言的传播。
结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至关重要。
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合作,加强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
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
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大量的人员因某种原因而聚集在一起,进行共同的行动或表达特定的诉求,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事件。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针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一、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特征群体性事件是指人数众多、集体行动的社会事件。
其特点是:1.人数众多: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通常以数十人或数百人甚至数千人为单位,规模庞大。
2.集体行动: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通常通过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等方式,共同进行某种具体的行动。
3.特定诉求: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通常针对某种具体问题或需求,对政府机关或其他相关方提出诉求或表达不满。
二、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矛盾的激化、政府政策不公等。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政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常常伴随着交通堵塞、财产破坏等,给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冲击。
2.政府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群体性事件往往意味着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导致政府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
3.舆论引导和社会变革:群体性事件往往通过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大众的重视,推动社会舆论引导以及社会变革。
三、对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和应对措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应对措施:1.政府公正与透明:政府应加强公正和透明的决策过程,减少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性。
2.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意识,提升政府和社会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
四、群体性事件的国际比较分析群体性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同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国家采用强硬手段镇压群体性事件,但也有一些国家倾向于采取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研究——以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为例的开题报告
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研究——以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城市面临的治安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城市治安事件与群体性事件也有所增多。
这些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同时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因此,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效管理治安危机,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为例,旨在深入探讨治安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总结,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探索如何从政府管理层面和社会公共治理层面来构建治安危机事件的管理模式,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治安危机事件的定义和类型分类。
本部分将介绍治安危机事件的定义以及常见的类型分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治安危机事件的影响分析。
本部分将分析治安危机事件对社会和政府管理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危害性。
3.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本部分将从政府管理层面和社会公共治理层面探讨治安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如预警机制、应急管理、危机公关等。
4.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的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探索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为管理者提供经验和启示。
5.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的建议和展望。
本部分将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提出治安危机事件管理的建议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出发,对治安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治安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和方法进行研究,为政府和社会公共治理提供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治安危机事件的认识,提高治理能力和效率,也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城市治安工作的不断提升。
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的普及,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针对当前的情况,本文将对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进行研究,探索如何通过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分析社交网络等大数据,预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使预警机制更加准确、高效。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群体性事件的预测和预防,从而提高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决策效率,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预警机制的构建;2)数据采集和处理;3)算法的研究及实现;4)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和预测;5)应对方案的制定。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调研和文献阅读;2)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3)机器学习算法及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4)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为:建立一套基于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决策效率,及时制定应对方案,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四、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调研和文献阅读阶段,时间:2 周;2)数据采集和处理阶段,时间:4 周;3)算法的研究及实现阶段,时间:6 周;4)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和预测阶段,时间:8 周;5)应对方案的制定阶段,时间:4 周。
五、研究团队及分工本研究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
教师团队主要负责方案的制定、研究的指导和成果的评估;学生团队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算法的实现。
具体分工如下:1)负责人:XXX;2)成员:XXX、XXX、XXX等。
六、预算和资金来源本研究的预算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差旅费等,共计XXXX元。
资金来源为本人的基金和学校的支持。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的开题报告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有多人一起在同一事项上发生急性状况引起群体关注的现象。
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形式和影响力大不相同,有可能涉及到公共卫生、社会安全、政治稳定等方面。
对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现代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广泛关注。
二、选题目的本开题报告选题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提高社会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探索加强公共安全综合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分类及发生原因,分析不同类型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和危害程度。
2.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措施,包括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完善网络安全、加强人员管控、制定应急预案等。
3.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措施,包括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协同各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等。
4.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的实践案例分析,探讨成功维护公共安全的经验和教训。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深入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公众对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和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通过个案分析,探究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经验和教训;通过比较分析,挖掘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
五、研究意义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维护公共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将有以下意义:1.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2.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造成的影响;3.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探索加强公共安全综合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城市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点、危害程度,编制研究提纲,预计1个月;第二阶段: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收集实证数据,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和应对情况,预计2个月;第三阶段:比较分析和探讨,总结和提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和机制,预计3个月。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第一篇: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而演变为大规模集体上访,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突出表现形式,也是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因1、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
一是群众观念淡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使党和政府的旨意得不到群众的接受,引起群众不满;二是超前意识不强,没有通过排查及时掌握信息;三是存有侥幸心理,即使提前掌握了信息,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化解。
2、少数群众对现状怀有不满。
一些群众生活不如意,加之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群众强烈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往往转移到政府身上。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群众受不满情绪影响,把当地政府视作对立面,对政府发布的信息不信任,了解情况的主要渠道竟然是古老的口耳相传,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信息的失真。
也正因为如此,缺乏对当地政府信任感的群众,想方设法“把事情闹大”,以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3、个别人素质低下。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通常比较复杂,有的不懂法规,不守法纪,遇事喜欢聚众“斗狠”;有的不听劝阻,不服教育,一意孤行;有的煽动组织,利用一些善良不明是非的群众以实现自己私利。
二、特点1、行为过激。
突发性群体事件一旦形成,群众的情绪相对比较激烈,主要表现为围堵、冲击机关、企业,拉标语、挂横幅、堵塞交通要道,甚至毁坏公物、打伤机关工作人员。
2、人数众多。
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错误思想的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当事人为扩大声势,往往相互鼓动,组织串联,采取大规模行动,人数众多,有的上百人,有的上千人。
3、处理棘手。
由于人数众多,情绪激动,当事人的怨气和期望值随之升高,往往提出一些不现实、不合理的要求,解决难度甚大。
由此往往容易形成大规模集体上访,甚至重复集体越级上访,向政府施加压力,企图迫使政府无原则的迁就,满足其要求。
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
开题报告
标题: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背景和意义: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多个个体共同参与的、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这种事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对于公共机关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分类;2.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3.对策建议:如何提高公共机关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效率、如何加强协调合作、如何提高公众信任等。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全面系统地探讨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期结果:
通过对公共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公共机关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效率和公信力,加强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上的指导。
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个私企业劳动用工的日益普遍等等,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显现出其不可调和的一面,有些矛盾甚至表现得异常激烈,如果不能妥善加以解决,随时会导致群体性事件。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多,既影响社会的稳定,又破坏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因此,认真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遏制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办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之中,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既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更是巩固党和政府执政地位的需要。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则反映出我们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较弱,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较低,地方干群关系对立较为严重等方面存在的事实。
从近年来了解到的我市和外地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看,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腐败问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导火线。
从多起群体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腐败问题是其导火线。
特别是在企业改制中,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失问题;职工群众有关待遇不能兑现而企业领导吃喝玩乐,大肆挥霍公款的问题;企业干部以权谋私,用国有集体财产经商办私人公司为自己寻找发财之路的问题等等。
应该说,职工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在不同改制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如果企业在厂务公开上做得不够,解释不及时,更增强了群众的猜疑,再加上职工群众突然面临着下岗失业,对未来生存缺乏信心。
如果少数人趁机以反腐败为借口,造谣煽动,进行组织串连,很容易挑起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进而形成群体性事件。
决策失误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定时炸弹。
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有经济发展成就是干部政绩的片面认识,或个别领导干部求功心切,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企业改制等工作决策中,事前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没有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召开一定范围的群众座谈会,认真征求意见,而是盲目决策,仓促决策。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体行动。
这类事件往往表现为大规模的互联网讨论、抵制、请愿等集体行动,其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和热议,对社会治理、政府决策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等方面。
3.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影响,包括社会稳定、政策效果、政府形象等方面。
4.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对策,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3.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影响4.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报道、统计数据等资料,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
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了解公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策。
五、研究意义1.对于政府:能够深入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优化政策制定、加强社会治理,提升政府的行政决策水平和形象。
2.对于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3.对于公众:能够通过研究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真相和影响,提高公众的对网络行为的认知和风险意识,增强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问题导向(1周)1.明确研究背景和问题,确定目的和内容。
2.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前沿。
多重性国家、社会结构紧张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瓮安“6·28”事件为例的开题报告
多重性国家、社会结构紧张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瓮安“6·28”事件为例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多重性国家即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族群、文化、历史、宗教等,这种多元的特点在一定情况下容易导致社会结构紧张,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而瓮安“6·28”事件作为一起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是研究多重性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张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篇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瓮安“6·28”事件的研究,从多重性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张的角度,分析该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对政府治理的启示。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多重视角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多重性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张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其次,结合瓮安“6·28”事件的相关报导和分析,探究此事件背后的各种因素;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对瓮安事件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政府治理的经验和不足。
3. 预期结果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得出以下结果:一是分析多重性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张的影响因素,从制度、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探究多元化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二是通过瓮安“6·28”事件的案例,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紧张的因素;三是总结政府治理瓮安事件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未来政府治理群体事件的建议。
通过这些预期结果的得出,本论文将为多重性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张领域的研究和政府治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预防和处置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预防和处置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当今社会日益频繁,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这些事件,是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策略,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类型、特点和影响。
(2)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策略,包括预防措施、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3)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包括应急响应、组织指挥、资源调度和信息共享等方面。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1)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关于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
(2)案例分析:选取近年来在国内发生的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3)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策略的看法和建议。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类型、特点和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2)提出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处置策略,为应急管理和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2. 应用价值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关于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2)为社会公众提供关于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了解,提高公众应对此类事件的能力。
(3)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的第二单元,要求学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我结合自身在基层政府工作,需要经常面对群众,解决群众反映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较多接触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特选取了《亚龙县平息槐树湾水电站被征地农民群体性事件》这个案例,进行评析。
一、案例情况亚龙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槐树湾水电站位于其境内的化蝶河上,总投资3.9亿元,由省化蝶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该电站于2004年6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投产发电。
槐树湾电站共征用亚龙县土地1242亩,涉及拆迁户45户180人,征地560户2372人。
按设计要求于2007年4月11日开闸放水,实施大坝消缺维修工程。
然而次日上午,征地农民约80人聚集到电站坝首,阻拦电站检修施工。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征地补偿标准问题上,农民认为政府执行的标准过低。
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费加安置补助费)应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16倍。
2003年省政府批准亚龙县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倍。
亚龙县上报“一书四方案”时2002年种植业产值尚未公布,补偿标准是按省政府公布的亚龙县1999-2001年三年土地平均产值的10倍报批后执行,即一类地(水地)每亩12000元,二类地(旱地)每亩7000元。
但电站建设实际征地时间是2003年,此前2000-2002年三年平均产值的10倍为一类地每亩15360元,二类地每亩8000元,形成征地补偿标准前后每亩一类地相差3360元、二类地1000元。
第二,要求解决因电站建设影响其生产生活的问题。
电站建设确实影响了一些农户生产生活的水、电、路,存在临时用地恢复困难等问题。
第三,在国家补偿规定之外提出了很多要求。
如,要进电站当工人,自己用电要免费,至少要低于正常电价等。
面对如此形势,亚龙县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成“槐树洼水电站阻工事件”处置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结构持续变化,同时农村群体性事件也愈加频繁。
虽然针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其成因和对策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定期开展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理解农村社会的面貌和特征,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预防、减少农村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进行探究,从而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2. 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 农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什么?4. 如何有效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案例,系统地梳理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文的预期研究成果如下:1. 系统地梳理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2. 提出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相关建议;3. 为社会管理、政策制定及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五、工作计划本文的工作计划如下:阶段一:文献调查和资料收集。
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包括政策文件、学术论文、新闻报道、案例等,并进行分类整理。
阶段二: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
借助理论分析和实证案例,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政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阶段三: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结合实证案例从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经济影响等方面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阶段四:提出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分析防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症结和难点,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以期能对管理部门在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帮助。
阶段五:论文撰写。
逐渐完善本文,不断优化研究思路,完善内容和结构,并进行修订和审校。
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摘要:本文旨在阐述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点、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同时,本文也将就相关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提出建议,以帮助相关机构更好地应对此类事件。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影响、应对措施、建议一、引言群体性事件,在中国社会中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从“钉子户”到“城管暴力执法”,从“婴儿被卖”到“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一次次地刺痛着公众的神经。
面对这类事件,社会各界都在探讨怎样避免和应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找出其性质、特点、原因等方面的规律,同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群体性事件,依照社会学的定义,指的是“集体性的、带有社会性冲突性质的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例如抗议、示威、闹事、游行等。
据此,我们可以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如下:(1)集体性:群体性事件始终与群体有关。
(2)社会性冲突性:群体性事件是指对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们为了解决问题而聚集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
(3)多元:群体性事件向来是多元的,包括社会性质、政治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素。
(4)阶级性:群体性事件包括群体的财富、地位、权利等方面,因此会产生阶级性的影响。
(5)爆发性:群体性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爆发,而这种爆发性往往引发的不止是事件本身,还会引发其他方面的难以控制的不良后果。
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照事件本身的性质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原因也各不相同。
但总的趋势来看,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和社会制度的不公正。
同时,也与政府和市民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
根据针对具体的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将产生事件的原因概括如下:(1)收入分配不公:收入不均导致大部分人处于弱势地位,无法获得生活水平的保障。
(2)基层民众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一些基层民众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或者受到地方政府官僚的压迫。
群体性事件的开题报告
群体性事件的开题报告群体性事件的开题报告一、引言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大量人群集结、聚集并表达某种诉求或采取某种行动的现象。
这类事件在当代社会中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产生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二、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与特征群体性事件是指大规模人群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集结、聚集并表达某种诉求或采取某种行动的现象。
这类事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 规模庞大:涉及的人数众多,超过了个体行动的范畴。
2. 集体行动:人群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共同参与行动。
3. 具有诉求:人群的行动是为了表达某种诉求或追求某种目标。
4. 影响力强:由于人数众多,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具有重要影响。
三、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不公与不满:当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不公平待遇或其他不公正现象时,人们的不满情绪会积聚并引发群体性事件。
2. 政策失误与决策不当:政府在制定政策或决策时,如果未能充分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可能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进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社交媒体与信息传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一些事件的爆发往往受到社交媒体的推动和引导。
4. 社会动员与组织: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社会动员手段,通过组织人群集结、聚集,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秩序的动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动荡,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2. 经济发展的阻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3. 政府形象的受损: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如果处理不当或未能解决问题,可能导致政府形象的受损,降低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4. 社会变革的推动:一些群体性事件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引起公众关注,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群体性事件 开题报告
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群体性事件开题报告一、引言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群人因为某种共同的目标、需求或情绪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行为现象。
这种事件常常涉及大量的人群,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点、成因以及应对措施。
二、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与特点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集体行为,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庞大:群体性事件常常涉及大量的人群,参与者数量众多,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2. 共同目标或需求:参与者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有一定的共同目标或需求,这使得他们能够形成一种团队合作的氛围。
3. 情绪激动:群体性事件常常伴随着参与者的情绪激动,这种情绪可以是愤怒、悲伤、兴奋等,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4. 社会影响力:由于参与者众多,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和讨论。
三、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1. 社会因素:社会不公、资源分配不均、社会矛盾等社会因素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成因。
当社会中存在大量的不满情绪和不公平现象时,人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2. 经济因素:经济问题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失业率上升,社会阶层分化加剧时,人们的生存压力增大,容易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3. 文化因素: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的冲突等也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当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时,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行动和抗议活动。
四、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1. 加强社会治理:政府应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法律问题的开题报告
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法律问题的开题报告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如自然灾害、恶性案件等。
这些事件不仅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舆论的不稳定。
因此,加强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研究和完善,是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必然要求。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探讨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为现实中的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资料进行研究和梳理。
通过对各种群体性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考察法律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分类,分别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阐释,并对群体性事件的不同分类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
第四部分:法律问题的分析,对于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介绍相关的法律制度。
第五部分:案例研究,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案例分析,详细分析各种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和展望。
关于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不满。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工作,也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面临许多挑战,比如政府难以应对复杂环境问题、公众对政府治理水平的不信任感等。
因此,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治理模式的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情况的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治理模式的建议,从而促进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研究问题:1、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情况的总体情况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2、政府在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措施是否有效?3、公众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参与和评价如何?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如何?4、如何改善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提出哪些建议?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有关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研究情况,总结分析各类治理模式、制度和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改善治理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四、论文结构和章节安排: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问题1.3 研究方法1.4 论文结构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2.1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相关理论2.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章: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实际情况3.1 总体情况和问题分析3.2 政府的角色和治理能力分析3.3 公众参与和评价分析第四章:改善治理模式的建议4.1 政府层面改善治理模式的建议4.2 公众层面改善治理模式的建议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外群体性事件产生成因复杂,尤其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结构剧变有关。对此,国外学者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塞缪尔·P·亨廷顿·、齐默尔曼(2008)等人提出“偶发论”,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种偏离正常秩序轨道的非常状态,它源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国外之所以出现大规模针对政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化,特别是政治权力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社会冲突的压力,降低了社会冲突的烈度和强度。社会学家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论为以上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他发现,传统社会由于权力过分集中,社会冲突的积累会指向同一目标。当压力过大,冲突会沿着一条裂缝迸发,结果往往是社会整体的崩溃。而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力和利益的分化,社会冲突会沿着不同的方向。这就好比汽车的安全玻璃,在受到撞击时,虽然会出现无数的裂缝,但会基本保持完整,以免伤及无辜。除此之外,社会冲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初乔治·齐美尔的《冲突论》,50年代的《社会冲突的功能),60年代后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危机》等。西方学者在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这种行为产生的机制,主要有以下理论:
控制转让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群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生活得不到保障;(2)部分企业经营不善,长时间拖欠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造成部分职工生活困难;(3)政府出台一些整治管理措施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损害;(4)非法集资和金融风波严重危害部分群众利益;(5)历史遗留的自然资源权届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6)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政策的配套和落实出现问题;(7)农民负担过重;(g)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9)民族、宗教、宗族问的信仰和利益矛盾激化;(10)其他诸如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处理不好,都易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
3.交易成本的政治学相关理论研究。该理论认为政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交易,这些政治交易都是可以从合同的角度来考察的。政治家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政治家之间的政治交易也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在政治交易中,相当一部分的政治合同都是隐形合同.政治合同的这种特性使得政治合同的制定和实施都会面临巨大的交易费用问题,主要是制定合同时的高昂的信息成本、决策成本以及合同实施的风险。这些交易费用问题(合同问题)都会影响到政治交易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政治问题的框架,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也会有重大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少,所以,我尝试用交易成本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群体性事件
尽管国外学者们对有关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却有几点共同之处:(1)群体性事件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非常规的、不可预测的,它变化无常,极少处于均衡状态;(2)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人数众多的群体性行为。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或是众人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产生的;(3)群体性事件是一种行为者相互依赖和影响的行为。在群体性事件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时间较短的从众行为。因此,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而据2004年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称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定义更接近于集体行动的概念,并侧重于由利益引发的经济性的群体性事件。这类群体性事件通常具有较明确的、特定的、具体的口的,但并不是一种有正式组织发动的行为,通常是群众自发的行动,具体表现形式有集体上访、集会、游行、罢工、静坐请愿等,严重的会发展到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等。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形成严重冲击,常常被管理者视为部分民众参与的聚众闹事行为。
从我国来看,“群体性事件”这一提法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一70年代末,称“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初一80年代中后期称“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80年代末一90年代初期称“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90年代中期一90年代末期称“紧急治安事件”;90年代末一21世纪初期称“群体性治安事件”或简称为“群体性事件”。对这类事件提法的变化体现出这样一个过程:由原来认为其属于“闹事”是无理取闹,应施以打击处理,发展为认为该类事件有其合理起因,应依法妥善处置;由直接定性为违法到强调其突发性进而发展到在提法上模糊其性质(群体性事件这种模糊提法主要是因为该类事件可能同时或者分别具有行政违法性和刑事违法性,不便用一个词语概括所有这类事件的法律属性)。
模仿理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在其1901年出版的《模仿律》一书中,试图用“模仿”来解释集合行为的一致性。社会学家勒朋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对模仿与集合行为的关系进行过深人分析。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人将处于无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即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
2.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群体性事件做了很多研究,把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五点原因:法治成因、政治成因、社会成因、经济成因、文化成因。
介新玲(2003)认为:人们对司法救济的期望值下降和对政治救济的期望值上升;人们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的可信度总是信赖,而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可信度值得怀疑;法大于权与权大于法的观念在两两交碰中往往是前者弱于后者;国家的司法职能在社会纠纷的排解中其强力作用远远低于执政党在国家公权力中的正当性影响;法院救济途径不通不畅或缺乏,而政治救济效果比较便利与现实;群体排解纠纷的权利意识往往高于法律意识等等.不良的法治意识是群体主观投机,行为恶变,性质违法乃至犯罪的根源。王鹏越(2003)认为:政治观念偏颇,政治体制不顺,政治效能不佳的政治不成熟.突出表现为:政治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极为不当.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往往错误地理解为党得执政方式不能变.消除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成因,意味着必须熨平决定群体性事件生成的若干因素所形成的各种现实基础,必须调整制约群体性事件的各因子之间的不当关系。何卫平(2003)认为:复杂的社会意识,构成了社会矛盾的多样性;高强的社会意识,加紧了社会矛盾的张力;而社会意识行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催促着社会矛盾的转化.谋求社会稳定是任何统治者的理性选择和价值目标,然而,这种稳定必须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支持和拥戴的基础之上.社会稳定取决于公民的认同感,如果一旦出现认同危机,动荡即不可避免,社会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或破坏,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将会呈上升趋势。张涛(2003)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和转型期,既然是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然打破原有的一些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分配政策,然而被涉及的人往往不理解,不支持,不容忍,只要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管受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揭竿而起要讨个公道.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勇气站出来以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开放中的人们经济意识在独立基础上日渐升涨,乃至恶性膨胀,这是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最根本的原因。安明贤,王俊海(2003)认为:虽然我们现在讲“依法治国”但由于以“官本位”为核心思想的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的影响,法治的观念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而且,由于传统的“权大于法”、“以言代法”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每当普通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想到的不是以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是希望由上级权力机关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采用集体行动,组织群体出面,聚众闹事,以至于惊动上级官员的群体性事件就常常发生。
紧急规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此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傲是“紧急规范”。
信息传播理论。在社会生活中,集群行为还表现为一种更加分散的方式,即有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非组织行为,其信息不是来自组织渠道,而是来自组织渠道—流言和谣言。流言和谣言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不确切的信息。它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但一般而言,在社会突发事变或而临某种危机状态时流言和谣言的易发多发时期。正是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引导了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群行为。
感染理论。该理论认为集群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勒朋在其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一书中,认为集群行为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人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二、体性事件的界定
国外学术界通常把群体性突发事件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或者直接以集会、游行、示威、罢工活动等来冠名。群众行为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集群行为的形式之一。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众”一词有其特殊的含义。它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人群。它与我们一般所说的“人民群众”的“群众”是根本不同的。它强调的是一群人的集合。西方社会学家通常把群众分为“偶合群众”(即“临时群众”)和“常规群众”(即遵照已经建立的社会准则或常规进行活动的人群)。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
法政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杜成龙
学号
11070134
指导教师
林敏娟
职称
讲师
合作导师
职称
论文题目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一个交易成本的政治学视角
1、选题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