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设计科学概论
设计学概论知识要点
《设计学概论》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
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提供免费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1.1复习笔记考点一:设计的理论阐述★★★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依据西方对视觉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划分方式来划分设计的理论研究领域,可以将其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1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戈特弗里德·桑佩尔(1803~1879)①人物简介桑佩尔作为德国建筑师与作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艺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②思想主张a.在艺术史观上桑佩尔认为艺术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艺术的风格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其追随者认为,艺术品是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
b.其美学材料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艺术史家和建筑家。
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基于此,西格弗里德·吉迪恩写成《空间、时间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一书。
c.他强调材料在建筑和工艺美术中的重要性,并因此成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先驱。
③代表作品在《工艺与建筑的风格》著作中,他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阿洛伊斯·李格尔(1858~1905)①思想主张a.奥地利艺术史学家李格尔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至显学的地位。
b.他严厉地批判桑佩尔的机械材料主义理论,指出机械材料主义美学的漏洞,强调艺术是一门心智的学科,必须具有精神性,并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而艺术品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心智成功、是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
c.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样的原则。
设计学概论考研资料——第一章
设计学概论 目录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本章逻辑导图本节逻辑导图: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一)19世纪美术史学上的两位巨人——森珀、里格尔。
为20世纪的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下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1、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代表作: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两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个人思想:1、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从远古至当代的艺术的历史则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而风格的定型和变化又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他的这种美学上的唯物主影响了欧洲许多美术史家和建筑家。
2、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这直接导致现代设计史研究的先驱吉迪恩写成著名的《空间、时间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
3、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而将传统上分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的研究,在美术史研究的领域里提高小艺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步。
4、森珀从功能、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入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艺术品的历史及风格,由此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次树起了唯物主义的大旗;更由于他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而将传统上分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的研究。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
我今后会怎样上这门课?
以课堂讲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的方式 组织教学。主要讲授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设计的本质、分类,知识组合,工作内容, 工作范围,工作方法与特征,讲授设计领 域的基本知识及影响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 本门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理论知识讲授 结合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
设 计 概 论 |导言
怎样才能被称为设计师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3 理解设计师
从事设计工作,通过教育培养与 经验积累,拥有设计的知识与理 解力,掌握设计的技能与技巧, 能够完成设计任务的人。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3 理解设计师
1.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2自然与社会知识技能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与特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2 设计的领域和分类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 第11次年会公布了修改后的工业 设计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 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 经验和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 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 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称为“工业设计”。
2.3环境设计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
设 计 概 论 |导言
1 学习目的
设计概论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入门指导课程。 旨在介绍相关的设计专业的性质,本质与 特色,专业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史与现状 等情况。学生通过设计概论的学习,可对 本专业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为以后 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课程 学习中需掌握设计的意义、形式与功能、 设计的作用;设计与艺术、科学的关系等 知识。
2.1视觉传达设计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unication Dsign直译而来,是指通过视觉来 传递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
设计学概论第一章-知识点佩夫斯纳英文为 Nikolaus Pevsner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在其 1933 年从德国移居英国之前所作的“社会美术史 " 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 1936 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 The Pioneers of Modern Moment , London : Faber , 1936 ) (1949 年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再版,易名为《现代设计的先锋:从威廉·莫里斯到沃特·格罗佩斯》 ) 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作为美术史学家,他不仅通过《现代运动的先锋》而开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的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森珀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在 1860 年至 1863 年期间对建筑和工艺作了系统和高度类型化的研究,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在艺术史观上森珀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从远古至当代的艺术的历史则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而风格的定型和变化又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他的这种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美术史学家和建筑家。
里格尔奥地利美术史学家,从 1887 年至 189 7 年的 10 年间一直任奥地利美术与工业博物馆纺织品部主任,这个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触丰富的工艺珍品。
1893 年,里格尔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这部著作的重要之处在于里格尔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
《风格问题》一书的副标题即为“装饰历史的基础”,因为在里格尔之前并没有人对装饰作过历史的研究。
设计学概论第一章 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章 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节 设计的理论阐述
三、设计批评
2.功能主义批评 (1)对设计功能的讨论,在设计批评中有着极为悠久的传统。 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 一书中便清楚地表明,结构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在18世纪,英 国经验主义者又提出“美与适用”理论,与维特鲁威的观点遥相呼应。 (2)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主要是乌尔姆设计 学校,该校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这个宗旨使得 该校短时间内因其在工业设计方面严谨、规整和纯粹的方式而闻名。
拉斯金这部关于建筑和 装饰设计原理的书,就是在 竭力表达工业化的英国应该 回到中世纪,将生机盎然的 手工艺和无生气的机器对立 起来
第一章 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节 设计的理论阐述
二、设计理论 3.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
设计理论的发展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发展背景(经济、技术等)与 社会需求而不断变化的。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而且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为了使社会发展的更好,人类生活更舒适,所以设计应该与时俱进。
设计研究 的现状
当代西 方设计
思潮
中国设 计思想 概述
“经营”与“造物”
设计
思想渊源 设计著述
墨家 - 节用、兼爱非攻、非美、非乐 -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 安,然后求乐 ”- 先质后文 - 功能主义
儒家 - 中庸 - 文质彬彬 - 文质结合 - 功能与形式结合
道家 - 保守 - 寂寞无为,疏简素淡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先质后文 - 功能主义
式主义,所以更好的应该是两者结合,艺术的发展既离不开环境、材料、技术,
也离不开艺术意志。也正是由于两者的讨论,才给后世在功能和审美上的讨论
设计学概论2篇
设计学概论设计学概论第一篇:设计学是一门研究设计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如何创造实用和美观的产品、环境和体验。
设计学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从工业产品到图形设计、建筑和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设计过程和设计作品。
设计过程是指设计师通过分析、理解和创造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一系列步骤。
设计作品则是指设计师最终呈现给用户或客户的实际成果。
设计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
设计原则是指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和比例等。
设计方法是指设计师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和技术,如用户研究、原型制作和评估等。
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包括创新、用户中心思维和系统思维等。
设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类早期的艺术和工艺品就是设计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并在工业革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现代设计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包豪斯学派和功能主义设计思潮。
设计学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不可忽视。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和环境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体验。
设计学通过研究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思维,为设计师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促进了设计水平的提高。
总之,设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类如何创造实用和美观的产品、环境和体验。
设计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
设计学对于提高设计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篇:设计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的学科也十分多样。
除了传统的工业设计和图形设计,设计学还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学中,设计学的研究包括建筑的外观、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建筑师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功能,利用设计原则和方法来创造出符合人类活动的建筑环境。
城市规划领域的设计学研究则关注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城市规划师通过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情况,运用设计思维和方法,提出合理的城市发展方案,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设计概论 第一章 导论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部分 设计导论
1
“设计”的概念
设计的基本涵义
达· 芬奇(1452-1519)和他的艺术设计
2010 红点奖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2
设计的基本要素
(5)市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心中绝对不应该向着他的 作品在市场上是否受欢迎,他们的艺术创作应该听从美的召唤。 设计师的设计与制作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设计直接关系到百姓生 活,百姓的需要就是设计的广阔市场。 设计、生产不仅要满足市场需要,还要引导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美丽的痛苦
——药片包装设计
2
设计的基本要素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2
设计的基本要素
C、象征功能 所谓“象征功能”,是指一件物品所蕴含的意义和精神特质,它是 一件物品的“内容”所在。象征功能就是通过观察、使用物品而得 到的有关精神、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感受和体验。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2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导论
3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设计文化不能简单地说它是物质文化,更不能 说它是纯粹的精神文化;它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 神文化,它是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一体的“本 元文化”。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不同
地域文化孕育了自己独特的设计观念,创造出具有各自文化特色 的环境艺术作品。这些在园林景观、室内设计等方面体现得非常 明显。
设计概论
设
计
学
概
论
S
H
E
J
I
X
U
E
G
A
I
L
U
N
2.设计理论
瓦萨里: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从许多事物中 得到一个总的判断:一切事物的形式或理念,可以说,就它们的比例而言, 是十分规则的。因此,设计不仅存在于人和动物方面,而且存在于植物、建 筑、雕塑、绘画方面;设计即是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局部与局部对整体 的关系。正是由于明确了这种关系,才产生了这么一个判断:事物在人的心 灵中所有的形式通过人的双手制作而成形,这就称之为设计。人们可以这样 说,设计只不过是人在理智上具有的,在心里所想象的,建立于理念之上的 那个概念的视觉表现和分类。”
设
计
学
概
论
S
H
E
J
I
X
U
E
G
A
I
L
U
N
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谢赫 《古画品录》 “经营,位置是也”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 郭熙 《林泉高致》 “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 邹一桂 《小山画谱》 “愚谓即以六法言,亦当以经营位置为第一”
荷加斯 《美的分析》 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意识到洛可可风格的 意义 提出线条的曲线美特征,对线条的组合作出精辟分析 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的两种类型—— 第一种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 琼斯《装饰的基本理论》 德雷瑟《装饰设计的艺术》 第二种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 普金《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 提倡复兴哥特风格 拉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 手工制作象征生命,机器象征死亡 莫里斯《小艺术》 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柯布西埃《今日装饰艺术》 “类型的物体”是柯布西埃为欢呼和 迎接机器时代而创造的一个独特的术语 格迪斯《地平线》 机器是手工艺人工具的机械发展 大力赞扬机 器时代
工业设计方法学
一.绪论
工业设计方法学——第一章 设计方法学概论
6
设计方法论
• 设计方法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国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设计风格。
• 德国:注重设计模式的研究,对设计过程进行系统化的逻辑分析,使设计方法和步骤规范化。 • 美国:重视创造性开发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业设计上形成了商业性的、高科技的、多元文化的风格。 • 日本:在开发创造性工程学和自动化设计的同时,特别强调工业设计,形成了东方文化和高科技相结合的风格。
二.设计方法学
工业设计方法学——第一章 设计方法学概论
13
设计方法论
设计思维的进程: 分析(指将问题分解成诸方面)综合(指将分解的各方面用新的方式重新构建组合)评价(指检验这种
新的组合,并确定其投入实践后产生的效果)。 三维坐标:
由设计流程构成时间维,设计方法构成方法维和设计思维构成逻辑维
一.绪论
培根的《新工具》中的经验归纳法成为归纳法的基础,笛卡尔的《谈方法》提出唯理论的演绎法。
知识就是力量
一.绪论
工业设计方法学——第一章 设计方法学概论
6
方法论的发展
(3)分析与综合并重的方法论时期(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中叶):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支撑分析方 法论的发展,自然科学实现两大综合。
能量守恒和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实现宏观领域自然科学的综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的创立实现 宏观和微观的理论综合。
33
工业设计方法学——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
工业设计的方法论 2)台扇:1908年
前言-设计概论-第1章PPT课件
2021/3/9
授课:XXX
11
1.2 设计的意义
1.2.2设计:适用的艺术
1.艺术的母型 艺术具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一是与物质生产联系密切的艺术,如建筑等,这
一层次的艺术为实用所需;二是与其他精神领域联系密切的艺术形态,如宗教艺术等, 往往与信仰有关;三是以人的审美愉悦为目的,如小说、电影、绘画等,这一层次的 艺术属于特殊精神生产。艺术的三个层次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作为第三层次的 音乐、绘画等艺术是从第二层次中分化出来的;而第二层次的宗教、认识是从第一层 次中分化出来的;显然第一层次的生活用品设计是艺术的本体。从这逻辑性可以看出, 纯审美艺术和强调精神性的艺术都是从这里逐渐转化过来的,这也是艺术发展变化客 观规律的自然表现。 2.需求与多样化
艺术是各种艺术作品的总称,它不应该被看作只是各个个体的创作堆积,某种意义上它是 一个真实性的人类心理——情感本体的历史的建造。公元一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曾把艺术 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理论的艺术”,如天文学;第二类是“行动的艺术”,如舞蹈;第三 类是“产品的艺术”,即通过某种技能制作成品的艺术。
2021/3/9
1.重构“物——人——环境”的关系 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用丹尼
尔·贝尔的话来解释社会生活内容与人的存在境遇的关系,人类在经历了“人与自然的较量” 和“人与加工制作后的自然较量”之后,进入到完全人文化了的“第二自然”。在“自然环 境——制造物的环境——人文环境”的转变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对现 实环境的需求与设计间的互动关系。
考古专家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旧两大时代各自同样可以分为 早期、中期和晚期。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
(2)影响 ①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次树起了唯物主义的大旗; ②他将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研究。提高了小艺术的地位,并使之 进入美术史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3)代表作
出版的著作《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4.里格尔
(1)主张 ①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性,里格尔将这种精神性称之为 “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②里格尔总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择的原则,认为这是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
3.形式主义批评
(1)代表人物 ①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研究的先河。 ②弗赖伊在《视觉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艺术品的形式是艺术中最本质的特点,他着 重于视觉艺术中“纯形式”的逻辑性、相关性与和谐性。 ③贝尔在他出版的《艺术》里引进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将形式与个人、视觉经 验及情感经验的联系程式化的概念。贝尔用这一概念来描述艺术品的色彩、线条和 形态。
(2)影响 ①里格尔出版的著作《风格问题》里,他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 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 ②比森珀更进一步,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 的研究提高到了显学的地位。
设计理论
1.早期的设计理论
总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荷加斯意识到洛可 可风格的意义,并提出了线条的曲线美特征,而且对线条的组合做出了十分精辟的 分析。 (1)设计理论的类型 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都是从 19 世纪开始出现的,而且一般都归入两种类型。
设计学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 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2.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2.4 设计理论
现代设计理论的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主义者,琼斯在著作 《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 式既不适合也不美。 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 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态装饰的研究。
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2.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2.1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学双重属性
人文科学 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等 自然科学 数学、物是具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专门学科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 “设计”的概念
第一架“Havilland”彗星的方形窗户是一个致命的缺 陷
设计学概论重点笔记
设计学概论重点笔记第一部分:设计学概论设计学是一门研究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的学科。
它涉及到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视觉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设计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的分类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1 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是指有目的地创造出可实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其目的是满足特定的需求。
设计包括了产品设计、图形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关注外观美观,还需满足使用功能、生产制造、环境保护等要求。
1.2 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手工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
手工时代的设计主要依赖手工艺人的个人技能,产出较为有限。
工业化时代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大规模生产大众化产品。
信息时代设计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特点,用户需求和体验成为设计重点。
1.3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分为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多个领域。
产品设计主要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平面设计注重视觉传达和信息表达,空间设计关注环境的布局和美学构建,用户体验设计则关注用户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1.4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性、美学性、实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
方法包括了需求分析、创意构思、原型制作、用户测试等多个环节。
创意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灵感启发和跨领域思维。
第二部分:设计理论设计理论是设计学的理论基础,它探讨了设计的本质和规律,指导着设计实践的发展。
设计理论包括了设计语言、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思维等多个方面。
2.1 设计语言设计语言是设计领域中的沟通工具,它包括了符号、颜色、形状、构图等多种表达方式。
设计语言的运用能够有效传达设计师的意图,引导观众产生特定的情感和体验。
2.2 设计美学设计美学关注了设计的审美标准和美学原理,包括了比例、对比、韵律、色彩等美学要素。
设计美学的运用能够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体验,使其与众不同。
设计学概论第一章知识点
设计学概论第一章知识点设计学概论是设计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设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设计学概论第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设计的定义、设计的分类、设计的目标、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原则。
设计的定义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和需求,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新产品、新系统或新环境的活动。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既包括艺术性的创作,也包括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工程性设计。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交互设计等。
产品设计主要指产品外观和功能的设计;环境设计主要指公共空间、室内空间和景观的设计;平面设计主要指印刷品、包装、海报等二维图形的设计;交互设计主要指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设计的目标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等。
设计还可以传达品牌的形象、传递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设计的过程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有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实施与评估四个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是确定设计的目标和需求;概念设计阶段是生成设计的初步概念和方案;详细设计阶段是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规范;实施与评估阶段是制造、使用和评价设计成果。
设计的原则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保证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常见的设计原则包括:简约原则、一致性原则、重点突出原则、易读易用原则、美学原则等。
简约原则强调尽量删除冗余和复杂的设计元素;一致性原则要求设计在整体和细节上保持一致;重点突出原则指出设计应该强调重要信息和功能;易读易用原则要求设计易于理解和操作;美学原则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和和谐。
总结设计学概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设计的定义、分类、目标、过程和原则。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一章 设计科学概论
第一章设计科学概论1—1 广义设计自古至今,人类生活在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所“设计”的世界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改变了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面貌,人们越来越生活在“人为”、“人技”设计的世界之中。
历史证明,人类文明的源泉就是创造;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而设计,其本质上就是创造性的思维与活动。
设计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人类的历史,但自觉的“设计”是开始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直到20世纪中期,设计仍被限定在比较狭窄的专业范围内,某些情况下是常用较为单一的学科知识解决专业范围里某几个设计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设计方法必然要发展。
随着创造性活动理论、现代决策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工业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等现代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及传播,人们冲破了传统学科间的专业壁垒,在相邻甚至相远的学科领域内探索、研究,使现代设计科学走上日趋整体化的道路,促使单一的设计研究向广义的设计研究转变,从而形成了设计科学。
赫伯特·A·西蒙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总结了设计科学的特点、内容与意义。
1981年他又作出了重要补充,使设计科学体系基本上得以确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设计法在我国日益受重视。
从事和研究现代设计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特色的设计研究体系与方法。
对于广义设计,有许多定义,如:(1)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设计是“将人为环境符合人类社会心理、生理需求的过程”。
(3)设计是“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想象跃迁”。
(4)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而有益的东西”。
(5)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符号化的活动过程”。
(6)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上的造型计划”。
(7)设计是“使人造物产生变化的活动”。
(8)设计是“一种社会一文化活动。
一方面,设计是创造性的、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设计科学概论1—1 广义设计自古至今,人类生活在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所“设计”的世界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改变了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面貌,人们越来越生活在“人为”、“人技”设计的世界之中。
历史证明,人类文明的源泉就是创造;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而设计,其本质上就是创造性的思维与活动。
设计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人类的历史,但自觉的“设计”是开始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直到20世纪中期,设计仍被限定在比较狭窄的专业范围内,某些情况下是常用较为单一的学科知识解决专业范围里某几个设计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设计方法必然要发展。
随着创造性活动理论、现代决策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工业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等现代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及传播,人们冲破了传统学科间的专业壁垒,在相邻甚至相远的学科领域内探索、研究,使现代设计科学走上日趋整体化的道路,促使单一的设计研究向广义的设计研究转变,从而形成了设计科学。
赫伯特·A·西蒙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总结了设计科学的特点、内容与意义。
1981年他又作出了重要补充,使设计科学体系基本上得以确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设计法在我国日益受重视。
从事和研究现代设计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特色的设计研究体系与方法。
对于广义设计,有许多定义,如:(1)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设计是“将人为环境符合人类社会心理、生理需求的过程”。
(3)设计是“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想象跃迁”。
(4)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而有益的东西”。
(5)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符号化的活动过程”。
(6)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上的造型计划”。
(7)设计是“使人造物产生变化的活动”。
(8)设计是“一种社会一文化活动。
一方面,设计是创造性的、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
(9)设计是“对一批特殊的实际需要的总和,得出最恰当的答案”。
(10)设计是“实现信念的一种非常复杂的行动”。
(11)设计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活动,是在规定和创造将来”。
,(12)设计是“完成委托人的要求、目标,获得使设计师与用户均能满意的结果”。
(13)设计是“一种研讨生活的途径”。
(14)设计是“综合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心理的、生理的、人类学的、艺术的各种形态的特殊的美学活动及其产品”。
由此可见,设计的含义具有普遍性和广义性。
1—2 设计理性的特点与思索设计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满意的备选方案的活动,也是一种问题的求解活动、创造和发明活动。
同时设计不仅是一种科学-技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有一种设计理论被称为“玻璃箱”模型,又称“白箱”模型。
它是指系统内部结构完全清楚、完全被人了解的模型,认为设计者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及其理由是了如指掌的。
与此相对的则有“魔术师”模型,又称“黑箱”模型。
认为设计过程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处于人脑的深处,其部分内容已超出自觉控制的范围。
这种观点更注重于人类创造活动的心理现象,更富“人性”和“非理性”。
这两种设计模型过于片面。
工业设计既不全是理性的“白箱”,也不全是非理性的“黑箱”。
而“对偶处理模型”认为,在求解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设计者既有逻辑的、理性的思维,又有非理性的、形象的思维;既有分析式串行思维,又有整体性的综合思维。
“对偶”即指两种思维方式的交互作用。
而工业设计等领域,设计者还需运用“视觉思维”等。
设计科学既不纯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又不纯属人文、社会科学。
它是一门高度交叉性的新学科。
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
整个设计过程都贯穿着信息的收集、整理、变换、传输、贮存、处理、反馈等基本活动要素。
一方面,信息处理观点被用来解释设计思考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处理技术又被广泛用作设计工具。
设计科学的另一个实质性特征,是从人性、社会性角度去考察设计过程,“设计人”不仅是“思维人”,同时也应是“社会人”、“管理人”。
这是新时期对设计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设计“以人为本”,已作为重要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从设计领域来看,当今最盛行的新思潮是“有限理性说”。
它承认设计中的理性,但认为不可能有完美的而只能是有限的、受限制的理性。
所谓理性j w·詹姆斯定义为“一种叫作推理的特定思考过程”;R·道尔则认为理性行动是“被正确地设计成最适于实现目标”的行动。
赫伯特·A·西蒙则定义:“理性指行为的一种风范。
这种风范一方面适于达成指定目标,另一方面又受制于一定条件和约束”。
有限理性说是与客观理性说相对立的新学说。
客观理性说认为设计者可用一个囊括全部价值的效用函数来计算所有方案的多重价值,以比较方案的优劣。
要求设计者知道可供选取的一切方案,了解所有方案的一切可能后果并寻求最优解。
而有限理性说则认为不具备单一的、综合的、一致的效用函数,设计者对方案的选择是依照选择发生时某几个最主要的因素来进行的,也只考虑最有关系的少数方案,不会把一切可能后果都认真考察一番。
其决策是寻求满意而不是谋求最优。
所以,其根本的一个观点是认为现实的设计、决策者只可能有有限的理智并遵循满意原则。
设计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和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原理。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凡由人设计、生产的物品,都是适应性系统。
任何适应性系统其意图的实现过程均包含适应性系统的意图、目的,以及适应性系统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特质、结构这三个要素问的相互关系。
只有把这三个要素有机地联在一起,从综合观点上去寻求理解,才能构成对适应性系统较全面的描述。
例如我们要设计2l世纪的汽车,其意图或目的是提供完成运输、旅游更为适宜的交通工具,能进行无人驾驶,消除废气污染;其外在环境则包括路面状况、停车场所、服务设施等;而其内部结构包含诸如新型发动机、传动部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所构成的复杂装置。
只考虑一个个单件设计,只考虑新产品本身结构、形体、色彩等的设计观念已经过时。
如上面设计汽车的例子,还应当考虑汽车与行人;汽车与驾车人、乘车人;汽车与人行横道线、红绿灯管理、交通状况等的关系、矛盾等。
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一机关系,亦由人操纵工具,人适应机器,机器适应人,人一机协调发展到人—机一环境这一适应性系统。
所以,设计系统原理,应为工业设计师所牢牢记住,并且加以应用。
下面简述一些设计工作常具有的特点。
(1)设计问题的求解模式主要有三种。
约束模式把问题求解看成是用各个约束条件来缩减问题空间,直至缩减为包含满足所有约束的一个或若干个设计方案。
推理模式把问题求解看成是通过逻辑推理,收集越来越多的信息,从中逐步推出答案。
而搜索模式则把设计问题的求解看成是在问题迷宫里发现、搜寻答案。
由于设计活动要进行新产品的创造发明,故更多地采用搜索模式。
当然,设计过程不可能在问题迷宫里盲目地、无限地搜寻答案,而是高度选择性的试错。
(2)设计中很难知晓什么问题是恰当的,什么信息是有用的。
这或许要到得出答案甚至更迟时才明白。
所以,逐步逼近、试错、回归的方法,在设计中经常用到。
(3)设计问题经常是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制约的,也很少只为一个目的服务的。
因而,设计有时处于模糊状态,并可能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4)设计有许多修改的事务性工作,但其关键则要有独创性。
(5)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是一种永远不停止的、无终极目标的问题求解。
(6)设计的成功与否,有人的因素,有物的因素,也有社会的、经济的、立法的制约。
因而,设计是一种既有自由又有限制的活动。
(7)设计的评价准则有的是可以计量的,有的是难以计量的,因而答案常常不是唯一的。
它是各种因素、矛盾的权衡、协调。
(8)设计是委托者、用户和设计者、立法者共同产生的。
委托者、用户、立法者不可能在同样的价值尺度上来衡量设计。
他们也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把要求、规定强加给设计方案,其关系如图所示。
(9)由于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日渐重要,现代设计工作越来越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
整个设计过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也就成为十分突出的设计任务。
而就设计师个人来讲,专业化亦容易成为设计的“紧箍咒”,使其智力活动局限于固定的目标。
因而,一个设计师除了精通有关专业的各种知识、技能外,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审美能力、人机工程学、营销学等知识均十分重要。
(10)设计任务具有分层次的结构,可按功能、空间或时间范围等来分成层次;分成若干子系统。
可以从总体到局部、由外向里设计、组织;也可以先搞局部设计,由里向外进行设计、组织。
设计的其它一些特点,将在下一节中加以论述。
1—3工业产品的功能产品功能是设计物——工业产品与使用者之间最基本的一个关系。
每一件产品均具有不同的功能。
人们在使用一件产品的过程中,是经由功能而获得需求之满足。
一、实用功能一件工业产品对使用者来说,主要是购买其实用功能。
如电冰箱的实用功能为冷冻、冷藏食品;耗电量要少;振动、噪声要小。
一把电动剃须刀的实用功能为经由电动机使刀片振动或转动;适合于不同脸型的固定刃、可动刃的设计,以去除须毛;剃下之须悄可积集、清除。
此外,通过形状、色彩、材料肌理、表面处理等,赋予产品以美学功能等。
工业产品的功能关系如图所示。
应特别强调指出:在赋予工业产品实用功能时,必须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应满足“产品一人一社会一环境”的统一协调,越来越显其重要性。
当人类在治理燃煤所带来的“黑色公害”时,却又产生了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公害”;当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生产汽车、电冰箱时,却又给人类造成了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
这些教训必须重视。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世界设计博览会、国际设计竞赛等以“设计和公共事业”、“为了生命而设计”、“信息时代的设计”、“灾害援助”等作为主题,就是工业设计现时代的重要使命的体现。
工业设计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绿色设计”的提出与实施,即是时代的需要。
二、美学功能产品的美学功能是产品对人类心理、人体感官发生的作用,引起的感受。
工业设计应使产品通过形态、色彩、材质、肌理、表面加工、装饰等手段符合人的感受条件,维持人类的心理健康。
工业设计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即在满足人们心理条件下赋予产品以美学功能。
图所示的亚克力椅,就较好地体现了这种功能。
而因为仅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致使许多城市建筑成为悲哀的、灰朦朦的、千篇一律的水泥方块建筑,在今后设计工作中应引以为戒。
应注意,工业产品设计时,需考虑的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是多方面的。
不仅是形态、色彩的美感,人的舒适性、安全性、仪表等的易读性,视觉、触觉、听觉等因素,均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感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