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工程地质考试试题汇总

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 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 生物圈 D.地核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C. 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C. 抗剪强度 D.抗压强度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 )。
A.不发生变化 B·越来越强 C. 越来越弱 D·无法判断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 )。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 C. 侵蚀、搬运 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
A. 下降B. 上升C. 不变D. 不能确定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C.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 )。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 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12.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 )。
A. 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 防止地下水人渗C. 装饰洞室 D.辅助围岩灌浆14.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 )。
土木工程本科题库与答案: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一、填空题(本大题共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0 分)1. 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一般分为三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5. 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6. 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律排列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7. 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 地质年代分为______地质年代和______地质年代。
9. 从地质作用来看,可以将垭口归纳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类型。
10. 山岭地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11. 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13. 山坡是山岭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按山坡的纵向轮廓分类,山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按堆积年代的不同,土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______和变弯。
16. 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7. 按高程,平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8. 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9. 地貌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21.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褶皱对工程的影响

褶皱对工程的影响褶皱对工程的影响一、引言工程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改进的活动。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种现象——褶皱。
褶皱是一种发生在岩石、土壤等物质中的形变现象,往往会对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褶皱对工程的影响,以期增加工程师们对褶皱问题注意的重视。
二、褶皱的形成及类型褶皱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岩层变形而形成的。
地壳的构造性运动会导致岩石的挤压、拉伸和扭曲,进而出现褶皱。
根据褶皱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折叠褶皱和断层褶皱两大类。
折叠褶皱是指岩层弯曲成波状,并呈现出褶曲性的变形。
这种褶皱形变常见于构造活跃地区,对于工程地质研究和隧道、坝体等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断层褶皱则是指由断裂带的形成导致的岩层位移,使得地层断裂和层状变形叠加,通常会给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
三、褶皱对地基工程的影响1. 地质条件评估困难地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褶皱的存在会增加地质条件评估的难度。
折叠褶皱的形成使得岩层位置错乱,断层褶皱的位移使地层厚度不均。
这些地质特征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勘探、测试和分析才能准确评估,从而增加了地基工程的风险。
2. 建筑物变形风险由于褶皱造成的地层不均匀性,建筑物在施工完成后会面临不均匀的载荷作用,导致建筑物发生变形。
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工程而言,地面的不规则沉降和扭曲变形会给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引发倒塌等灾害。
3. 工程施工困难褶皱的存在常常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
折叠褶皱使得地下隧道、地下管线等工程难以穿越,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施工技术和工具。
断层褶皱可能引起地层的错动,造成地下水的渗漏和破坏。
这些问题都需要工程师们在施工过程中仔细研究和解决,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和成本。
四、解决褶皱问题的方法要解决褶皱对工程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采用:1. 科学勘探和评估:通过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探测、地质雷达、岩芯分析等手段,详细了解地层的褶皱情况,对工程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I.名词解释叮1.地质构造P23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II.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叮1.岩层产状是指()。
P31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
P31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P34A .直立褶曲B .平卧褶曲C .倾斜褶曲D .倒转褶曲10. 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 ()。
P32A .水平背斜B .水平向斜C .倾伏背斜 11. 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A .倾向节理B .斜交节理C .走向节理12. 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A .冷缩节理B .张节理 13. 正断层是指断层的( A .上盘相对向上运动C .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14. 逆断层是指断层的( A .下盘相对向上运动 C .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 . D . )倾伏向斜)。
(完整版)工程地质 简答题

工程地质1.简述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内容答: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旋转能、动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内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3.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和搬运作用剥蚀作用:地面流水、地下水、风等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土等的破坏过程。
堆积作用:即经过一定距离的搬运以后,由于搬运介质搬运介质搬运能力的减弱、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或在生物作用下,从风和流水等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
搬运作用:剥蚀产物被流水、风等搬走离开原地,迁移到其他地方的地质作用。
4.变质作用及其类型地球内力作用促进岩石发生矿物质万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接触变质作用:这指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物引起的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这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这是指原有的区域变质岩体与岩浆状的流体互相交代而形成新岩石(混合岩)的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这是指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也叫碎裂变质作用。
5.影响岩石工程地质的因素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岩石的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6.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实习七分析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四)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出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如“A”)和向斜(如“V”)的位置 5、绘出褶皱形态 6、在绘褶皱构造时应注意事项: (1)剖面切过不整合界时,应先画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和构造,然后再画不整合 面以下的地层和构造 (2)剖面切过断层时,先画断层,然后再画断层两侧的地层和构造; (3)绘褶皱构造应先从褶皱核部地层界线开始,逐次绘出两翼,并要注意表现出 次级褶皱; (4)剖面线与地层走向斜交时,应将地层倾角换算成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画入剖 面; (5)褶皱同一翼的相邻岩层的倾角相差较大,上下岩层又是整合接触关系,按两 翼同一岩层厚度基本不变的前提,在地表处岩层倾角按所测量值绘,向深处则使之 逐渐与主要产状协调一致(图II-17) (6)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的褶皱转折端的形态可根据枢纽倾伏角作纵向切面求出 到所作剖面处核部地层枢纽的深度,然后结合该层两翼倾角用枢纽位置绘成圆弧 7、整饰剖面图。
(五)褶皱横截面图的绘制方法步骤 1、在地质图上画等间距方格 2、作横截面图上的网格 3、绘制出顺枢纽倾伏方向观察的褶皱横截面图。 三、作业 (1)分析暮云岭地区地质图(附图6)或武华镇地质图(附图7)中的褶 皱形态特征及形成时代。 (2)对图区内一褶皱进行文字描述(可附示意图)。 (3)绘制暮云岭地形地质图(附图6)A-B剖面; (4)图II-21为某地平面地质图,图区的褶皱枢纽向正北倾伏,其倾伏角 为30°,试绘制该图区的横截面图。
3、倒转翼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6、转折端形态认识 7、褶皱形态的描述 暮云岭背斜 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 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 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 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 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 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 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二)褶皱组合型式认识 (三)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题-FJUT

1. 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B)A. 石英B. 方解石C. 黑云母D. 正长石2. 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D)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3. 下列结构中,( A )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A. 斑状结构B. 碎屑结构C. 生物结构D. 化学结构4. 下列结构中,( A)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B. 变晶结构C. 碎屑结构D. 化学结构5. 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成因产状等将岩浆岩(C )三大类。
1.酸性岩2.中性岩3.深成岩4.浅成岩5.喷出岩A.1、2、4B.2、3、4C.3、4、5D.1、3、46. 下列岩石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片麻岩 D. 砾岩7. 下列岩石中( A )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岩石。
A.玄武岩B.石灰岩C.千枚岩D.石英岩8. 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并且两边对称出现的是( C )。
A.向斜B.节理C.背斜D.断层9. 节理按成因分为( B )1.构造节理2.原生节理3.风化节理4.剪节理5.张节理A.1、4和5B.1、2和3 C .2、3和4 D.2、4和5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B )A.整合接触B.侵入接触C.假整合接触D.不整合接触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C )。
A.沉积接触B.整合接触C.侵入接触D.不整合接触*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A.能被淹没的浅滩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B)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C.人类出现、冰川作用D.人类出现、构造作用14.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 A )属于构造结构面A.断层面B.层理面C.片理面D.流层15. 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 A )抗剪强度比较高。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 )1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 A ) 。
A .剥蚀作用B .岩浆作用C. 地质作用 D .地壳运动2 .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 D ) 。
A .大气圈B .水圈 C. 生物圈 D .地核3 .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B ) 。
A. 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B .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C. 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D .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4 .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 B ) 。
A .抗拉强度B .抗切强度C. 抗剪强度 D .抗压强度5 .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
A .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B .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D .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6 .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 ( C ) 。
A .不发生变化B .越来越强C. 越来越弱 D .无法判断7 .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 ( D ) 。
A .侵蚀、沉积B .沉积、搬运C. 侵蚀、搬运D .侵蚀、沉积、9 .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 A ) 。
A. 下降B. 上升C. 不变D. 不能确定10 .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 ( C ) 。
A.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B .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C.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 .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11 .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 ( B ) 。
A .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 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 .三种移动,一种变形12 .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 ( B ) 。
工程地质-褶皱构造分析知识讲解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其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
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部的 岩层时代较老,外侧的岩层时代 较新。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部 的岩层时代较新,外侧的岩层时 代较老。 (二者并存,相邻背斜间为向斜,相邻背斜与向斜共用一个翼
在野外往往不能看到褶曲的全貌,主要是根据岩层的时代 新老关系及对称出现的关系来判断。
3、箱状褶皱:褶皱两翼陡,转折端平直, 呈箱状
4、挠曲:平缓岩层中的一段岩层突然变 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
Page 11
1、判断有无褶皱: 如果地层出现对称重复,就一定有。有 对称,而不重复常是断裂构造。
2、确定褶皱的基本类型。背斜还是向斜?
根据新老地层的分布。
3、确定褶皱的剖面形态:根据所测得的产状 和各类褶皱的基本特征,分
3、穹隆构造:背斜构造的纵向和横向 长度之比小于3:1。平面形态接近圆形。
4、构造盆地: 向斜构造的纵向和横 向长度之比小于3:1,褶皱面从四周 向中心倾斜。平面形态接近圆形。
穹隆构造
短Pa轴ge 褶10皱
4、根据褶皱横剖面形态分类
1、圆弧褶皱:转折端呈圆弧形弯曲。
2、尖棱褶皱:两翼褶皱面平直相交,转折 端呈尖角状。
工程地质-褶皱构造分析
褶皱构造 岩层不是绝对的刚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力时,可以产 生塑性变形,形成一系列弯曲。 1、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 用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弯曲。 (其大小差别巨大。小的在 显微镜才可见,大的上千km)
Page 2
1
褶皱的几何要素
为了研究和描述褶皱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先要了解组成 褶皱的几何形态要素。 ?简单几个重要的?
Page 5
地形表现:
刚形成褶皱时是背斜成山、向斜成 谷。(未受到侵蚀或沉积)
简述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资料

第2章1、简述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答: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外地质作用是怎样改造地球的?答: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来改造地球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3、什么是矿物、岩石?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答: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颜色、光泽、硬度、解理和断口。
4、什么是岩浆岩?岩浆岩有哪些主要矿物、结构和构造?常见岩浆岩的鉴别特征是什么?答: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所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岩浆岩的主要结构有全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岩浆岩的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的鉴别特征首先是化学成分SiO2 ,然后是成岩环境,最后是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因素。
5、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有哪些主要矿物、结构和构造?常见沉积岩的鉴别特征是什么?答:沉积岩是由来自先前存在在岩石的化学和物理破坏产物在地表环境中经过一个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碎屑物质、黏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沉积岩的主要结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等;沉积岩的构造主要有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整理版]简述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
![[整理版]简述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b8d02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c.png)
第2章1、简述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答: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外地质作用是怎样改造地球的?答: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来改造地球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3、什么是矿物、岩石?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答: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颜色、光泽、硬度、解理和断口。
4、什么是岩浆岩?岩浆岩有哪些主要矿物、结构和构造?常见岩浆岩的鉴别特征是什么?答: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所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岩浆岩的主要结构有全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岩浆岩的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的鉴别特征首先是化学成分SiO2,,,,,,然后是成岩环境,最后是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因素。
5、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有哪些主要矿物、结构和构造?常见沉积岩的鉴别特征是什么?答:沉积岩是由来自先前存在在岩石的化学和物理破坏产物在地表环境中经过一个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碎屑物质、黏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沉积岩的主要结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等;沉积岩的构造主要有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实习九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习九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褶皱分析
先分析单个褶皱的形态特征,进一步分析剖面上及平面上的组合形态。
卷入地层、枢纽方向、褶皱类型等。
二、断层分析
断层的延伸方向、断层性质、断层发育区的地层、断层与褶皱的相互关系等。
注意:1. 断层符号的意义
表示正断层,箭头指向断面倾向;
表示逆断层,箭头指向断面倾向;
表示平移断层,箭头指示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2.飞来峰与构造窗
在地质图上被断层圈闭。
三、划分构造层
构造层: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组合(或建造)及其组成的构造,其中常包含一定的岩浆岩组合。
构造层常由角度不整合限定。
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岩相建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它构造层,时间上代表一定的构造旋回和构造带,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影响的范围。
四、根据高程控制点和水系作地形剖面图。
作业
分析金山镇地质图(附图11),简述其构造发展史,并作A-B剖面图。
1。
褶皱构造对工程的影响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folds 褶皱构造对工程的影响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班级:土木1105姓名:乔宇航学号:1119014110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foldsCrustal rock composition , it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ectonic stress ,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wavy curved rock without losing its continuity structure, called folds . Fold structure is produced by plastic deformation of rock , is one of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crust extensive development. Sedimentary layers most evident in the massive rock is difficult to see. Occurrence study fold , shape, type ,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reat significance.A curved folds of rock ( a complete waveform ) , called folds . Fold fold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units ,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of the core , wing, axial shaft and hub and every fold has , generally referred to fold factor . The basic form is the anticline and syncline fold . Fold fold is a combination of form,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of the fold structure , called folds . Fold more intense in the region , a single fold is relatively rare in the general case are linear alternating anticlines and synclines to exten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same , in combination with regular folds into different forms . When the wings are folded many times the complexity level of the anticline or syncline large anticline composed of a large syncline or when called synclinoria or anticlinorium .Folds have an impact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 ( 1 ) the core of rock folds squeezed out by the level of action , resulting in many fissures,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integ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rock , in limestone karst areas also tend to make more developed, so the core of a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layout : projects, such as factories , roads, bridges , tunnels , etc.,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slump and gushing rock . ( 2 ) arran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ing fold , if the slope toward the excavation nearly parallel to the rock , and the rock slope orientation and tendency consistent slope angle isgreater than the rock slope inclination , the phenomenon is likely to cause sliding along the floor . If the angle between the direction of the slope toward the rock at 40 °or more, or both to the same, and the opposite slope orientation and rock tendencies , or both the same tendency , but the strata dip greater, excavation slope stability more favorable. ( 3 ) For the tunnels deep underground works , should generally be arranged in the folded wing department. Because the tunnel through the rock in favor of a uniform and stable , while the top of the rock under tension anticline may collapse. Syncline is abundant storage lots .褶皱构造对工程的影响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3.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地形: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
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3.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地形: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2)地层与岩性条件:地层与岩性条件
的好坏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性。
(3)地质构造条件:应考虑在大块而完整岩体中布置轴线;应注意分析洞轴线与岩层产状、褶皱地层的走向的关系。
(4)水文地质条件:对隧洞沿线地下水分析其埋藏运动条件、类型及物理化学特性等情况
4.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5、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
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
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
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1.简述岩体结构类型及工程特性
1.岩休结构类型主要划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五类,其工程特性主要为:整体状结构: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块状结构: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层状结构: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视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碎裂状结构:整体强度很低,并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呈弹塑性体,稳定性很差;散休状结构:完整性遭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敝体介质
5.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主要包括的内容?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岩土指标的分析与选用;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其分析和论证;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侦测及监控、预防措施
6、分析地震效应
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叫,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
(3)地震液化效应在饱和粉砂土十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1.岩浆岩的结构类型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岩浆岩的结构包括: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的全晶质结构;致密状,矿物晶粒细小,肉眼和放大镜均不能分辨的隐晶质结构;由两组直径相差甚大的矿物颗粒组成的斑状结构和似斑结构;全部为非晶质矿物所组成,均匀致密似玻璃的玻璃质结构
2.变质岩的构造类型
变余沟造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这种陶造称为变余构造;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构造称为变成构造。
主要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和块状构造等
3.利用不整合接触如何判断沉积岩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
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以及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判断: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与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8.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即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勘察的目的是探明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解决井处理整个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和使用
7.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岩溶发育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可溶岩层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
具有侵蚀能力的水和水是流动的
9、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起边坡的形式;二是组成边坡岩石的岩性.构造;三是外部因素,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4.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夫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褶被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一是背斜,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是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檑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向两侧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
8.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9、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岩石的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5.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
层理构造: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岩层在颗粒大小、成分、形状、颜色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成层现象。
层面构造: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曝晒等作用所留下的痕迹
6.叙述沉积岩的成因?
常温常压下,地表原有的岩右经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物质,经搬运、沉积、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7、分析冲积平原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例:地下水问题。
平原区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在开挖土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地下水;地下水可能基坑涌水,流砂等,影响施工,甚至危及到周围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水赋存介质的,地下水位,开挖面积等。
地基强度问题,地基变形问题等
8、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
答题要点:岩石(体)相刈地质年代的确定司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三种方法:(1)地层层序律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
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而。
(2)生物演化律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
故可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檗合接触判断。
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另外与角度不整合而产状—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入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
2.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进洞山体、洞口位置和洞轴线位置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