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主要介绍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运用中心对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把握不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2.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总结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制作PPT。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剪纸、城市规划等,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其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中心对称(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中心对称(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中心对称(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中心对称(3)》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对于中心对称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中心对称图形的模型、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2.2节《中心对称》是中心对称图形部分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中心对称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平面几何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运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逐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3.能够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3.如何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心对称图形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中心对称图形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有什么特殊性质?”让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3.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 数学抽象: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将这些性质抽象成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3. 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将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图形中心有一个点,称为对称中心,使得图形上的任意一点关于对称中心都有对应的一点,这两点距离对称中心相等,且连线垂直平分。
- 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困难,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对中心对称图形概念、性质的理解程度。
6.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7.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家长反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8.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
1. 请学生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作图,并说明作图步骤和原理。
4. 已知一个矩形ABCD,点E是CD边上的中点,点F是对称中心,求证:AE=BF。解答:通过中心对称性质,点F是对称中心,因此F是AE和BF的中点,所以AE=BF。
5. 已知一个正方形ABCD,点E是对角线AC的中点,点F是对称中心,求证:AE=BF。解答:通过中心对称性质,点F是对称中心,因此F是AE和BF的中点,所以AE=BF。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几何第二册第四章的内容,在初中三年级上学期讲授。

下面我说明一下我是怎样组织第二课时《中心对称图形》这堂课的教学以及这样做的理由。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心对称包含在《四边形》一章中,是这章的难点之一。

困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心对称图形渗透了旋转变换思想,学生学习静态图形已成习惯,对运动变化不适应。

二是轴对称图形的干扰。

由于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学生对“对称”概念形成定势,只承认轴对称为“对称”,不习惯中心对称。

虽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只要求了解这一节的概念,并不要求运用本节定理证明问题。

但是,这一节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因为中心对称向学生渗透了旋转变换的思想方法。

学生掌握了这种思想,就会用动的观点研究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处理问题更加灵活(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能找出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能判断某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3)明确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通过猜想、实验、搜集分析、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养成观察,探究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这些内容所渗透的变换思想。

(四)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利用课件连续三次播放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和“平行四边形”分别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的动画,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中心对称图形及对称中心的概念。

为了有效的突破难点,我指导学生采用了实践交流的学习方法。

由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何图形,通过实践和互相的交流来研究它们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这里教师强调:射线,等边三角形,正五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2.2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完成中心对称图形的绘制;4.能够解决与中心对称图形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定方法;2.教学难点:通过判定中心对称性来完成图形的绘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2. 引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张中心对称图形,带领学生讨论图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3. 学习新知3.1 学生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

- 中心对称图形是一种图形,如果将该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 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中心点,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点与中心点的距离相等。

- 中心对称图形可以由对称轴将图形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3.2 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 如果一个图形中存在一个中心点,并且对称图形上的任意一点与该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 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如旋转对称性和对称点的位置,判定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

4. 拓展练习4.1 练习1:判断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

教师出示多个图形,要求学生判断每个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4.2 练习2:绘制中心对称图形。

教师给出一个图形的一半,要求学生通过对称性完成整个图形的绘制,并标明中心点。

5.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定方法和绘制技巧,并强调中心对称图形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定方法和绘制技巧。

中心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中国传统的对联、工艺品等。

同学们在做题时要仔细观察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判定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初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以及性质的过程,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学生会判断一些常见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会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图案,图标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

(3)学会运用数学眼光分析身边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会判断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实例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这些图片的对称美,并设问。

(1)、他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2)、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种特征的数学图形吗? 二、探究新知(1)如图,将线段 AB 绕它的中点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现?(2)如图,将平行四边形 ABCD 绕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O 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现?三、归纳概念四、联系生活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图案可以看成中心对称图形?五、巩固新知1.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A BBCD2. 下面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3. 在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4、下面的扑克牌中,哪些牌面是中心对称图形?想一想除了平行四边形,你还能找到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议一议(1)正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2)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正五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3)正六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结论:边数是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 ×××√√√六、小结: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1)教科书第70页习题23.2第6、7题。

(2)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图案对称、简洁、美丽,容易让人牢记在心,请你为喜爱的产品或公司,或自己的班级设计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徽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发现、讨论、阅读的过程,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动手、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2、同时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不喜欢?师:(魔术表演)前几天我找了一位魔术大师学了个小魔术,现在给大家表演一下,我手中现在有几张扑克牌,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你任意抽出一张扑克牌,自己看一下,让其它同学看一下,然后把这张牌旋转180º后再插入,再把牌洗几下,展开扑克牌,我马上就能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好,再找一位同学试一下.我又马上就能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师:同学们感觉很神秘吧,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师:学习了这节课之后,我相信你一定会知道其中的奥密,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二、新授过程师:我们首先来看生活中的几个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课件出示问题:(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回答)(2)你能将风车或正六边形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180度,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同桌合作旋转风车或正六边形.)师:像刚才这类的图形我们给它个名称叫中心对称图形,那通过刚才的探究和演示,你能给中心对称图形下个定义吗?(课件出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º,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三、议一议1、生活中,有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你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中心对称图形吗.2、学生讨论后回答.(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形)3、老师也搜集了很多的中心对称图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有没有大家认识的图案.四、探索性质1、这些中心对称图形,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过的.如果具体到数学练习中,你还能迅速地判断出来吗?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找出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做练习)2、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现在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呢?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前面观察过的风车,我们己经知道,它就是一幅中心对称图形,(课件上的一段话)现在就请你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看看OA与OB的长度,看看他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完成课件上习题)3、现在谁能用文字来描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说)4、课件出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全班同学读一遍.五、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了几种对称图形(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小组合作,讨论后作出结论.(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指导)六、做一做1、同桌合作,验证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中心.2、通过上面的实验活动,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3除了平行四边形,你还能找到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4、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它绕两条对条线的交点旋转多少度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能由此验证正方形的一些特殊性质吗在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5、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许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日、王、一、申、中、)七、魔术揭密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现在就回到我们课前的小魔术,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老师选得牌,牌面上的点数是很有特点的.然后我要说的是当你抽出一张牌交给我,我放回去的时候就把那张牌旋转了一百八十度.现在,有谁能揭出魔术的秘密.解密:老师在魔术表演前,把这些牌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º后,就可以马上在四张扑克牌中找出它.这个小魔术的秘密我们已经揭开了,现在你也可以成为魔术师了,同桌合作,试着表演一下.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谈谈有何收获?。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心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几何变换》中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并能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几何变换的相关知识,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在概念上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旋转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学会用旋转的方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以及如何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中心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圆、正方形等。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中心对称图形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如圆、手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心对称图形的美观和实际应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并用课件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1《中心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中心对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和运用。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操作来巩固。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中心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中心对称的应用。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重要的概念和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天安门、蝴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共同特点,引发学生对中心对称的思考。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如将一张纸折叠后,对折线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点的性质等。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究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3.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安排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如绘制中心对称图形、制作中心对称模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中心对称性质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4.例题讲解,突破难点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运用中心对称性质时还存在一些误区。这里,我要提醒大家,要注意区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避免混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心对称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今天都学到了哪些内容?"
3.教师结合课本例题,讲解中心对称性质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通过这个题目,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中心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围绕中心对称的性质和应用展开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结合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讨论一下中心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解决几何问题时的作用。"
7.课后作业,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基础题旨在巩固概念和性质,提高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8.教学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数学九年级上册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数学九年级上册

23.2 中心对称23.2.2 中心对称图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特征,体会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发现的过程,感受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探究和认知,体验图形的变化规律,感受图形的变换的美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性质.【教学难点】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区别和联系五、课前准备课件、直尺、圆规、铅笔、图片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问1:有四种形状的图形,将其中一个形状旋转180度后,跟原来形状一样吗?(出示课件2)学生思考并仔细分析图形特征,然后相互交流.(二)探索新知探究一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出示课件4,观察下面图形:教师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答:都是旋转对称图形.教师问:这些图形的不同点在哪?分别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多少度?学生答:第一个图形的旋转角度为120°或240°,第二个图形的旋转角度为72°或144°或216°或288°.后两个图形的旋转角度都为180°,第二,三个是轴对称图形.后两个图形都是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出示课件5:将下面的图形绕O点旋转,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并口答.学生1:都绕一点旋转了180度.学生2: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教师总结: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出示课件6)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后,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图中_______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_____,点A的对称点是______,点D的对称点是______.出示课件7:教师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中心,并设法验证你的结论.学生答: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教师问:根据上面的过程,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答: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性质.出示课件8: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⑴⑵⑶⑷学生观察后口答:⑴⑵⑶是,⑷不是.教师问:在生活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出示课件9)出示课件10:例1(1)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3)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学生观察后尝试解决,教师举例如下:出示课件11,12:巩固练习: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平行四边形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4.在线段、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六边形、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图形有()A.3个B.4个C.5个D.6个学生思考后口答:1.D 2.D 3.A 4.C出示课件13:例2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师生共同解析:由于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依题意可知△BOF与△DOE 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由此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就可以转化到直角△ADC中,易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出示课件14:巩固练习: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点A、C关于点O对称,有AO=CO,那么OE=OF吗?学生自主解答: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O是对称中心.EF经过点O,分别交AB、CD于E、F.∴点E、F是关于点O的对称点.∴OE=OF.探究二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师问:如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出示课件15)学生答:(1)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2)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点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教师归纳: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称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出示课件16:教师问:如何寻找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学生答:连接任意两对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就是对称中心.画一画:1.下图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及对称中心,请你补全它的另一部分.生观察后独立操作,教师加以指导,如图所示.出示课件17:2.如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把他们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你怎么画?生观察后独立操作,教师加以指导,如图所示.教师归纳:过对称中心的直线可以把中心对称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出示课件18-20:例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把他们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你怎样画?师生共同操作如下:教师归纳:对于这种由两个中心对称图形组成的复合图形,平分面积时,关键找到它们的对称中心,再过对称中心作直线.出示课件21:巩固练习: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如下四张牌,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1张B.2张C.3张D.4张学生观察后口答:A出示课件22,23,24:小组合作,讨论观察发现两种对称图形的区别后完成表格1、2、3.1.对比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点.2.对比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点.3.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点.(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5-30)1.下列几何图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共有()A.4个B.3个C.2个D.1个2.下列图案都是由字母“m”经过变形、组合而成的,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角B.等边三角形C.线段D.平行四边形4.观察图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哪些只是轴对称图形?②哪些只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哪些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5.世界上因为有了圆的图案,万物才显得富有生机,以下来自现实生活的图形中都有圆,它们看上去是那么美丽与和谐,这正是因为圆具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性.请问以下三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6.图中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1)请你先画出三个图形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2)将(1)中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请写出这个整体图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个整体图形至少旋转多少度与自身重合?参考答案:1.C2.B3.C4.解:①⑶⑷⑹②⑴③⑵⑸5.①②③;①③6.解:⑴如图所示:⑵如图所示,对称轴有4条;整体图形至少旋转90°与自身重合.(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说说看.(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3.2.3)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1.教材67页练习1,2.2.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学习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通过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联系,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中心对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和运用,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运用中心对称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中心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直尺、圆规、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如天安门、蝴蝶、脸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你想到了什么几何概念?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给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并用几何画板展示中心对称的性质。

同时,让学生尝试解释中心对称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中心对称现象。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中心对称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关系,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初中数学人教版《图形的中心对称》教案2023版

初中数学人教版《图形的中心对称》教案2023版

初中数学人教版《图形的中心对称》教案2023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2. 学会使用旋转和折叠方法找到图形的中心对称轴;3. 能够通过找出一个图形的中心对称轴,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4. 能够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2. 学会使用旋转和折叠方法找到图形的中心对称轴;3. 能够通过找出一个图形的中心对称轴,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并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激发学生对中心对称的兴趣。

2. 主体内容(一)中心对称的概念1. 给予学生几个图形,并让他们判断这些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

2. 引导学生发现具有中心对称性的图形在某个轴上的左右两侧完全相同。

3. 总结中心对称的特征,即图形可以沿着某个轴旋转180度后,两侧完全重合。

(二)找中心对称轴的方法1. 以图形的中心为轴,通过旋转和观察,找到图形的中心对称轴。

2. 通过折叠的方法找到图形的中心对称轴。

(三)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1. 给予学生一些对称图形的半成品,让他们根据已知信息找到图形的中心对称轴,并完成图形的绘制。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已知图形的一部分来判断中心对称轴的位置。

(四)应用中心对称解决问题1. 在日常生活中,介绍一些利用中心对称性解决问题的例子,如对称的花纹、对称的建筑等。

2. 给予学生一些相关问题,引导他们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答。

四、课堂练习1. 给予学生一些中心对称图形,让他们找到图形的中心对称轴并完成绘制。

2. 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绘制中心对称图形的作业,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已知图形的一部分来判断中心对称轴的位置。

六、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出安排。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中心对称现象,并思考如何运用中心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
(1)课后习题第1、2、3题,巩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及运用。
3.创新实践:
(1)利用中心对称性质,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要求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2)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中心对称的实物模型,如剪纸、折纸等,展示中心对称的美。
4.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确保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2)创新实践作业可以与家长、同学共同完成,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激发创新思维。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目标展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并掌握相关知识。然而,由于中心对称与轴对称在性质和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区分和运用时可能会产生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3《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3《中心对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2.3《中心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中心对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中心对称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于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中心对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

2.能够运用中心对称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中心对称解决几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中心对称的图形,如圆、正方形、矩形等。

2.准备一些与中心对称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心对称的图形,如圆、正方形、矩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中心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展示中心对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每组选择一个中心对称的图形,探讨并总结出该图形的中心对称性质。

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并解释他们的发现。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求解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而引出轴对称的概念,为后续课程做铺垫。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中心对称图形》教案《中心对称图形》教案1一、学习目标1、理解圆的描述定义,了解圆的集合定义.2、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以及如何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3、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运动、集合的观点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学习重难点会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二、知识准备:1、说出几个与圆有关的成语和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物体。

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2、爱好运动的小华、小强、小兵三人相邀搞一次掷飞镖比赛。

他们把靶子钉在一面土墙上,规则是谁掷出落点离红心越近,谁就胜。

如下图中A、B、C三点分别是他们三人某一轮掷镖的落点,你认为这一轮中谁的成绩好?三、知识梳理:本节你有何收获?四、达标检测1、⊙O的半径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点B在;点C在2、⊙O的半径6cm,当OP=6时,点A在;当OP 时点P在圆内;当OP 时,点P不在圆外。

3、到点P的距离等于6厘米的点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O 上任意一点,则点关于AB的对称点P′与⊙O的位置为( ) (A)在⊙O内 (B)在⊙O 外 (C)在⊙O 上 (D)不能确定5、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厘米,AD=4厘米(直接写出答案)(1)以点A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2)以点A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3)以点A为圆心,5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6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D中,角C为直角,AC=4,BC=3,E,F分别为AB,AC的中点。

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试判断点A,C,E,F与圆B的位置关系。

7已知:如图,BD、CE是△ABC的高,为BC的中点.试说明点B、C、D、E在以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中心对称图形》教案2(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

中心对称(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中心对称(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2 中心对称23.2.1 中心对称【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心对称的有关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利用中心对称性质画出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索出中心对称的性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审美意识,体验几何美,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利用中心对称的有关定义和性质解决具体问题.【教学难点】中心对称与图形旋转的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如图,将△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D处,你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说说你的理由.问题2 如图,将△ABC绕点O旋转180°,你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说说你的做法,并指出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你有何发现?【教学说明】设置上述问题的目的一方面对前面所学过知识进行回顾,另一方面又为新知的探索作好铺垫.教学时,应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画图,并进行思考,初步认识图形的旋转与中心对称之间的关系.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 (1)如图(1),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2)如图(2),线段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 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在问题情境中画图的初步认识,并在观察图(1)、(2)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认真分析图形特征,相互交流体会,感受图形之间的对称美,从而总结出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必要时,教师可给予适当引导.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教学说明】师生共同总结出中心对称定义后,教师应强调定义的三个特征:(1)反映了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2)关于旋转中心旋转180°;(3)互相重合.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探究2旋转三角尺,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第一步:画出△ABC如图(1);第二步:以三角尺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尺旋转180°,画出△A′B′C′如图(2);第三步:移开三角尺如图(3).这样,画出的△ABC与△A′B′C′关于点O对称.试问:(1)在图(3)中,点O在线段AA′上吗?如果在,在什么位置?对于线段BB′、CC′呢?(2)△ABC与△A′B′C′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可获得结论为:点O在线段AA′,BB′,CC′上,且OA=OA′,OB=OB′,OC=OC′;△ABC≌△A′B′C′.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理由.教师边巡视,边听取学生间的交流,对于描述不准确的应给予提醒,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如图(1);(2)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如图(2).分析:在(1)中,可利用“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这一性质,画出点A关于O点的对称点A′(即延长AO,并在AO 延长线上截取OA′=AO,则A′点即是A关于点O的对称点);在(2)中,可仿(1)分别得到点A、B、C关于点O的对称点A′、B′、C′,连A′B′、A′C′、B′C′,则△A′B′C′是△ABC关于点O的对称三角形.解:略.【教学说明】让学生经历画图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并师生共同分析后,可由学生自己画图,完成解答.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旋转后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的;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一样、大小相同;③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中心对称的;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请以点O为中心,画一个四边形,使之与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教学说明】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作图是否准确规范,对作图出现较大偏差的同学给予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答案】1.B2.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本节知识要点归纳回顾;(2)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3)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4)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谈谈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顾思考,相互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3.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1.本课设计通过问题导入,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2.教师要以更为丰富的教学语言激励学生,以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旋转《中心对称图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旋转《中心对称图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旋转《中心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旋转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几何变换的基本形式之一。

《中心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几何变换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学会用旋转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旋转变换和其他几何变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象阶段,对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

2.学会用旋转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判断。

2.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

3.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用案例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的应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案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将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旋转。

2. 呈现(10分钟)讲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呈现一些典型的中心对称图形,如圆、正方形等,让学生判断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中心对称与旋转的关系,如圆的旋转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的运用。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如绘制中心对称图形,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1.认识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2.能判断某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美感.
一、情境导入
你见过雪花吗?如图所示是其中一种雪花,你认为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中心对称图形
【类型一】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
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解析:根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逐一进行判断,选项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B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选项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
方法总结:识别中心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根据概念,将这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
【类型二】补全中心对称图形
如图,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
(1)请你画出三个图形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
(2)将(1)中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请写出这个整体图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个整体图形至少旋转多少度能与自身重合?
解:(1)如图所示;
(2)这个整体图形的对称轴有4条;此图形最少旋转90°能与自身重合. 【类型三】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求面积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
点E 、F ,AB =2,BC =3,试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由于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依题意可知△BOF 与△DOE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由此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就可以转化到直角△ADC 中,于是此面积即可求得.
解:因为矩形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BOF 与△DOE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就可以转化到直角△ADC 中.又因为AB =2,BC =3,所以Rt △ADC 的面积为1
2
×3×2=3,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
方法总结: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将阴影部分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来解决更简单.
【类型四】中心对称性质的实际应用
有一块长方形土地ABCD ,其中有一口如图①所示的圆形井.现将此土地分给甲、
乙两户承包种植蔬菜,若使两家得到的面积一样大,你想怎么帮他们分呢?简要说明你的分法(假设土地都一样好).
分析:已知整个图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组成,而这两个图形又都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只要设法分别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并经过两个中心作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即将面积一分为二,问题随之解决.
作法:(1)任意作出已知圆的两条直径,交点为O ; (2)连接AC 、BD ,交点为O ′;
(3)过点O 、O ′作一条直线l .如图②中所示直线l 即为所分的痕迹.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结合图形,多观察,多归纳,体会认识中心对
称图形的方法,认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