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即二次项系数不等于 0,不论 m 取 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2. 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 x 的方程,并 将其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 求正方形的边长 x ;
4 x 25 0
2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 求矩形的长 x ;
(3)x2+5x = 0,1,5,0
(4)x2-2x+1= 0,1,-2,1
(5)x2+10 = 0,1,0,10
(6)x2+2x-2= 0,1,2,-2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 1课时)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配方的 基本过程,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在探究如何对比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化归的数学思想的理解. • 学习重点: 理解配方法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
2.推导求根公式
问题4 怎样解方程 x 2 + 6x + 4 = 0 ①?
x 2 + 6x + 9 = 5 (x + 3)= 5
2
②
2.推导求根公式
5 解: 试一试:与方程 ② 比较, x 2 + 6x + 9 =
教学重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 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 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
x2 + 2x = 255 像这样的方程有广泛的应用,继续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总结一元二次方程 的概念。
实际问题
3. 用 11 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为 30 cm2 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与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实数与代数式1.1 有理数1.2 整式1.3 方程与方程组1.4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2. 第二章函数2.1 一次函数2.2 二次函数2.3 反比例函数3. 第三章几何3.1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3.2 三角形3.3 四边形3.4 圆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统计4.2 概率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全册内容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几何中的证明与计算。
2. 教学重点: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课本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跟随思路,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列出本节课所讲的主要知识点。
(2)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选择一道本节课的例题,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题思路。
2. 作业答案:(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2) 课后练习题答案:……(3) 例题解题思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研究小组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几何中的证明与计算。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概念的关键,几何中的证明与计算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方程1.3 二次函数的应用2. 第二章:圆2.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 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与概率3.2 事件的独立性与相关性3.3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圆和概率的基本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图像与方程的转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概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圆的基本概念、概率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圆规、三角板。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二次函数、圆和概率的相关概念。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1.1 例题: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等性质。
2.1 例题: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圆的方程。
3.1 例题: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分析事件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3.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1 判断直线y = 2x + 1与圆(x 3)² + (y + 2)² = 16的位置关系。
3.1 抛掷两个骰子,计算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2. 答案:1.1 顶点为(1, 1),开口向上。
2.1 直线与圆相离。
3.1 概率为1/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数学活动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46页 0081页 0109页 0142页 0192页 0204页 0250页 0335页 0412页 0495页 0657页 0743页 0783页 0815页 0837页 0864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干净函数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2 中心对称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数学活动 复习题23 24.1 圆的有关性质 实验与探究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π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小结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 教学课件 PPT

【解析】(1)、(4).
猜测: 下列方程的根是什么?
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 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叫做根).
思考:
(1)下列哪些数是方程
的根?
-4,-3,-2,-1,0,1,2,3,4
从中你能体会根的作用吗?
(2)若x=2是方程
的一个根,
你能求出a的值吗?
(提示:根的作用:可以使等号成立.)
例题
【例2】关于x的方程x2-kx-6=0的一个根为x=3,则实数k的值
为( )
A.1
B . -1
C.2
D.-2
【解析】选A. 将x=3代入方程x2-kx-6=0得32-3k-6=0 ,
解得
k=1.
跟踪训练
1.你能根据Βιβλιοθήκη 学过的知识解出下列方程的解吗?2.(衡阳·中考)某农机厂四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
二季度共生产零件182万个.设该厂五、六月份平均每月的增
长率为x,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A.
B.
C.50(1+2x)=182
D.
【解析】选B.该农机厂五月份生产零件 万个,六月
份生产零件
万个,第二季度共生产零件
万个.
3.(兰州·中考)上海世博会的某纪念品原价168元,
对于上述问题,你能设出未知数,列出相应的方程吗?
1.观察下列方程,你能通过观察得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共同特点:(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2)整式的最高次数是2次.
2.归纳: (1)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 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精品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三章:一元二次方程13.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求解13.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3.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第十四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4.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4.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3. 第十五章:图形的相似15.1 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性质15.2 位似的判定与性质15.3 相似图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图形的相似等概念及性质。
2. 学会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掌握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能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解法、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图形的相似的概念与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几何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圆规、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图形的相似等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相似图形的典型例题。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图形的相似的概念、性质与求解方法。
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3. 课堂小结与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图形的相似的应用题。
探究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 答案详见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掌握程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设计与章节分配。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0002页 0036页 0081页 0107页 0173页 0225页 0252页 0274页 0307页 0336页 0393页 0437页 0492页 0494页 0518页 0537页 0567页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数学活动 复习题22 23.1 图形的旋转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 小结 第二十四章 圆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数学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复习题21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21.1 一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干净函数的 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9月修订)

像这样,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
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
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 + bx +c = 0(a≠0)
2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 ax 是
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
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x
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B )
A.10×6-4×6x=32
B.(10-2x)(6-2x)=32
C.(10-x)(6-x)=32 类似例题的素养解
D.10×6-4x2=32 读见《教材帮》RJ
九上21.1节中考帮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 退。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例1 解下列方程:
(1)2x2=8;
(2)36x2-1=0.
解: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解:移项,得36x2=1.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x2=4.
开平方,得
x=±2.
即x1=2,x2=-2.
1
2
x=
36
.
1
开平方,得 x=± 6
1
1
即 x1 , x2 .
6
6
.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因此要分类讨论.
(1)当p>0时,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 I )有两个不等
的实数根 1 = − ,2 = .
(2)当p=0时,方程( I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0.
(3)当p<0时,因为对任意实数x,都有x2≥0.所以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数式
5x+6=22 x+3y=8 x-5<18
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
4 29 x
பைடு நூலகம்
分式方程
2.什么叫方程?我们学过哪些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我们学过的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组)及分式方程,其中前想两一种想方:程什是么整叫式方程. 3.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呢?
a 称为二次项系数. b 称为一次项系数.
想一想 为什么一般形式中ax2+bx+c=0要限制a≠0,b、 c 可以为零吗?
当 a=0时 当 a ≠ 0 , b = 0时 , 当 a ≠ 0 , c = 0时 , 当 a ≠ 0 ,b = c =0时 ,
bx+c = 0 ax2+c = 0 ax2+bx = 0 ax2 = 0
解: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xcm,则盒底的长为(100- 2x)cm,宽为(50-2x)cm,根据 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得 x
化简,得 x2 75x 350 0 ①
3600cm2
50cm
100cm
该方程中未知数 的个数和最高次 数各是多少?
问题2:要组织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队 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 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 少个队参加比赛?
解:根据题意,列方程:
1 x(x 1) 28. 2
化简,得: x2 x 56 0 ②
该方程中未知数 的个数和最高次 数各是多少?
问题3 在一块宽20m、长32m的矩形空地上,修筑宽 相等的三条小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纵向与横 向垂直),把矩形空地分成大小一样的六块,建成 小花坛.如图要使花坛的总面积为570m2,问小路的 宽应为多少?
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 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讲授新课
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 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凸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 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 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想一想: 还有其它的列法吗?试说明原因.
32-2x
(20-x)(32-2x)=570
32
20-x 20
观察与思考
方程①、②、③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 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 特点呢? x2 75x 350 0 ① x2 x 56 0 ② x2-36x+35=0 ③ 特点: ①都是整式方程;
(2)当a=2 且 b ≠0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思考: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区别 与联系?
一般式 相同点 不同点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ax=b (a≠0)
ax2+bx+c=0 (a≠0)
整式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最高次数是1 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
例3:将方程3x(x-1)=5(x+2)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 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方法点拨: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的方 法:根据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等于2,列出关于某个字 母的方程,再排除使二次项系数等于0的字母的值.
变式:方程(2a-4)x2-2bx+a=0, (1)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解(1)当 2a-4≠0,即a ≠2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精品]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难点)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确定各项系数. 3.理解并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有关问 题.(重点)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1.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
2+6=8
没有未知数
2x+3
(8)( x )2 2 x 6 0
例2:a为何值时,下列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1)ax2-x=2x2 (2) (a-1)x |a|+1 -2x-7=0.
解:(1)将方程式转化为一般形式,得(a-2)x2-x=0, 所以当a-2≠0,即a≠2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2)由∣a ∣+1 =2,且a-1 ≠0知,当a=-1时,原方 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32
x 20
x 20
思考:
1.若设小路的宽是xm,那么
横向小路的面__3_2_x__m2,纵 向小路的面积是 2×20x m2,
两者重叠的面积是 2x2 m2.
32
2.由于花坛的总面积是570m2.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 程吗?
32×20-(32x+2×20x)+2x2=570
整理以上方程可得: x2-36x+35=0 ③
②只含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知识要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 ax2+bx+c=0(a,b,c为常数, 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x2+bx +c = 0(a , b , c为常数, a≠0)
ax2 称为二次项, bx 称为一次项, c 称为常数项.
总结:只要满足a ≠ 0 ,b , c 可以为任意实数.
典例精析
含两个未知数
例1 下列选项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C )
A.x2
1 x2
0
不是整式方程
B. 3x2 5xy y2 0
C. (x 1)(x 2) 0
D. ax2 bx c 0
化简整理成 x2-3x+2=0
少了限制条件 a≠0
解: 去括号,得 3x2-3x=5x+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x2-8x-10=0. 其中二次项是3x2,系数是3;一次项是-8x, 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注意 系数和项均包含前面的符号.
视频: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
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 作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叫做根).
提示 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看是不 是整式方程;如是再进一步化简整理后再作判断.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 x2+ x=36
(2) x3+ x2=36
(3)x+3y=36
1 2
(4) x2 x 0
(5) x+1=0
x 2
(6) 6 3
(7)4x2 1 (2x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