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共3篇)
野生动物论文-浅谈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word 最新]
浅谈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而我国在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却是严重落后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现实需要,许多的野生动物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所以加强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词:野生动物现状价值管理与发展对策保护前言: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野生动物的价值,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发展对策,以及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管理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关键。
野生动物是那些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经短期驯养但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有价值的野生动物。
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
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
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根据种的分布区相对集中并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相联系的事实,我国草原脊椎动物各纲“种”的分布又可归纳分为:北方型,分布区环绕北半球北部,属于古北界;东北型,分布在我国的松辽平原区、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属于古北界;中亚型,即亚洲大陆中心,我国分布在新蒙高原,是“蒙新区”的主要成分;高地型,主要在青藏高原,我国青藏区的草地为草甸草地,此类型也属于古北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型,分布于横断山脉中,是我国西南区的主要成分,属于东洋界。
保护野生动物议论文作文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引言野生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野生动物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野生动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某些物种灭绝,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持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养护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的存在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许多野生动物在其自然栖息地中扮演着种子传播、控制害虫和保持生态平衡等重要角色。
缺乏这些生物的存在将导致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的丧失。
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有助于守护生态环境,也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机遇。
野生动物观察和保护区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提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药物和科学研究许多药物和科学研究依赖于野生动物。
例如,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药物成分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医学资源,并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保护野生动物的挑战尽管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但实际上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了大片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坏。
城市化、农业扩张和森林砍伐等行为严重威胁着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盗猎和非法贸易盗猎和非法贸易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获取野生动物的皮毛、鳍、骨和其他部分,人们经常从非法渠道进行猎捕和贸易。
这不仅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栖息地的变化以及食物链的中断都对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直接威胁。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文献综述引言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而设立的特殊地区。
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大量的学术研究已经展开,这些研究深入探讨了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保护区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应对管理挑战的策略等问题。
本文将综述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以便深入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一、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1.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与设计学者在保护区分类和设计方面提出了多种方法,例如从物种保护、生境保护和生物地理学等角度划定保护区范围,以提高保护区的有效性。
2. 模型评估方法利用模型评估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评估不同保护区管理策略对野生动物种群和生境的影响,以此来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效果。
3. 保护区的管理与监测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监测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至关重要。
学者通过研究保护区管理和监测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管理策略和技术,用于提高保护区的效果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状况。
二、保护区对野生动物的影响1. 栖息地丧失与改变保护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然而,不当的管理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可能导致栖息地丧失和改变,对野生动物的存活和繁衍带来负面影响。
2. 野生动物与人类冲突保护区周边的人类活动和无序发展可能引发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冲突。
学者研究了这些冲突的原因、种类和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平衡野生动物保护和人类利益。
三、管理挑战与策略1. 治理与合作保护区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治理和合作,其复杂性增加了管理的挑战。
学者研究了保护区管理中的治理结构和合作机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
2.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保护区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和管理效果的关系,为提高保护区管理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指导。
结论通过综述相关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保护区管理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野生动物保护论文范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范文[word 最新]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
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
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
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
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
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
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7]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
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
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2.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问题论文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问题探讨【摘要】我区作为陕西省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有岳坝镇大古坪村,岳坝村,龙潭子村和庙坝村,站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高度,目前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具体问题,逐步架构起我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网络,遏制非法捕杀、经营运输行为,逐步提高我区的管理职能。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发展;措施0.引言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措施,是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护野生动物和建设自然保护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讨论并签订了自然保护公约。
从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已成为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要求国家和地方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和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面积迅速扩大。
自然保护区向综合化、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50多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立法,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初步形成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加强迁地保护工作,拯救、繁育了部分濒危动物稀有种类;开展动物资源调查、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活动,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强市场检查和监督,严厉打击走私和贩卖野生动物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法律意识。
我区境内森林植被茂密、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繁衍、生息着名目繁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共有野生动物19目 38科 80余种,其中鸟类12 目24 科12种,兽类4目 9科56种,两栖爬行类3目5科1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重点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3种.1.基本情况面对如此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1)我区地貌类型丰富,不仅具有比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有山地、丘陵、洼地、滩涂、农田、等生态系统。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研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不仅伤害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各国都积极开展了相关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本文将围绕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展开研究,主要就保护措施的重要性、林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野生动植物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它们对科学研究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和繁衍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衡量标准,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林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林业野生动植物是林业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伐,以及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导致了林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森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了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一些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三、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和对策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管理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它在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管理资源的匮乏、管理手段的不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如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完善、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 论文
野生动物的保护、法律问题的现状摘要: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
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而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所以中国为了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建立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但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在立法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缺陷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昆虫及其他动物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
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
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
这也是食物链造成的。
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威胁,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
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我国也已经有10多种哺乳类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
保护野生动物的论文
保护野生动物引言野生动物是地球上珍贵的资源,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以及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一系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野生动物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非法贸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主体部分1. 栖息地保护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其破坏是保护野生动物最大的威胁之一。
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发和污染等直接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例如:•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限制砍伐和开发活动;•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原始森林、湿地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栖息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2. 非法贸易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威胁野生动物存活的问题之一。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种野生动物被走私到国际市场,其中包括大象象牙、犀牛角、虎骨以及各种珍稀鸟类等。
为了打击非法贸易,我们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制定和执行更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确保走私者受到严厉处罚;•加强边境和海关的监控,增加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查缉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认识,鼓励采取可持续的替代产品。
3. 促进物种保护物种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制定和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包括在野外进行保护、繁殖和重新引入;•改善监测和评估机制,提高对濒危物种数量、分布和状况的了解;•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实践,减少对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结论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通过积极采取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以及促进物种保护,我们才能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同时,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共同保护我们美丽而多样化的自然世界。
野生动物保护论文
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
我国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
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想想未来也许有这么一天,孩子问道:“妈妈,什么是猫头鹰?你只能拿出图片告诉孩子。
孩子问道:“妈妈,什么是穿山甲?”你只能拿出标本回答孩子。
让我们努力,把对孩子的母爱也分出一部分给予野生动物,这样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就有希望看到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的野生动物,未来的孩子们会感谢我们的。
为此,我们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倡议: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林业、工商、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坚决打击非法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我们倡议:为了保护港城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大自然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而其中的野生动物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人们开始重视建设自然保护区,以确保野生动物能够在其自然栖息地中安全生存。
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传播种子、控制害虫等重要功能。
它们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这些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而设立的特定区域,通过限制人类活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它们可以繁衍后代、觅食生存,维持种群的稳定和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建设面临的挑战然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资源匮乏、人员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管理不善,野生动物遭受偷猎、破坏栖息地等威胁。
全球气候变化也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确定性,使得保护工作更加困难。
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效果的途径要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和支持,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侵扰。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共同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加强保护工作,共同呵护好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美好愿景。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保护野生动物和建设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呼吁保护与关爱。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研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研究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及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各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达到保护、恢复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对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维系着生态平衡。
野生动植物也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了保障。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生态系统中,还体现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
人们从野生动植物中获得食物、药材、工艺原料等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野生动植物也为旅游业、休闲娱乐等产业提供了资源基础,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它是国际上常见的一种生态保护方式。
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界址划定自然保护区的界址划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水平。
在界址划定时,需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以及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因素,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核心内容。
管理者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严格控制开发利用、加强环境监测、开展生态修复等,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
3. 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需要得到重点保护的对象。
管理者应制定管理规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保持其种群的多样性和数量的稳定。
4. 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得到周边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论文
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生哺乳动物,属反刍类。
世界上共有四十几种鹿,我国就有二十多种,分布很广,但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东北等地。
因其较高的药用及经济价值倍受大家青睐。
鹿的生活习性鹿是偶蹄目的1科,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肝无胆囊。
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公斤。
鼻端裸出而呈裂缝状;雄鹿有角,春秋则在空旷少树地区活动。
夏季喜荫凉,多在阴坡开阔透风的地方,有时为了避免蚊蝇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动。
性机警,晨昏时结群。
主要以青草、嫩芽、树叶、沙参等为食。
角是鹿科动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征(个别属无角,如獐属),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
刚长出来的角叫茸(我们通常叫鹿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
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
腿细长,善奔跑。
雄鹿大于雌鹿,多数一雄多雌.鹿的种类及分布鹿是鹿科动物的总称,属于哺乳类偶蹄目,目前世界上共有16 属约52 种,我国有9 属16 种,它们是斑鹿属的斑鹿;鹿属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唇鹿、马鹿、泽鹿(坡鹿);糜鹿属的糜鹿;狍属的狍;驼鹿属的驼鹿;驯鹿属的驯鹿;麂属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属的毛冠鹿;獐属的獐(河麂)。
一般又将有茸用价值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称为茸用鹿。
主要品种介绍:1.梅花鹿:我国的梅花鹿共有6 个亚种,是我国人工饲养的主要鹿种。
梅花鹿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各地。
2.马鹿:马鹿又名赤鹿。
它的体型较梅花鹿大,体重150~250 公斤。
因其像马而称为马鹿。
世界马鹿分为22 个亚种。
我国有8个亚种,分别是:天山亚种、叶尔羌(塔里木)亚种、阿尔泰亚种、东北亚种、阿拉善亚种、甘肃亚种、四川亚种和希藏亚种。
我国的马鹿产区是心疆、青海、甘肃、东北和内蒙。
我国的野生马鹿较多,主要在心疆、内蒙古和大小兴安岭。
3.白唇鹿:白唇鹿也是大型鹿,生活在海拔3000 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
4.水鹿:水鹿又名黑鹿、春鹿:俗称山牛。
保护野生动物小论文
保护野生动物引言保护野生动物早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干预,野生动物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危险。
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保护野生动物至关重要,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生态平衡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生态链中的一环,与植物、其他动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当某一物种受到威胁或灭绝时,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破坏生态平衡。
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维持自然界的动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之一。
每一种野生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它们的存在和繁衍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野生动物能够保持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同物种的基因库,防止物种灭绝。
经济价值保护野生动物既关乎自然生态,也与人类的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野生动物资源可为旅游、观赏、科研、药物研发、食品供应等产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支持。
维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不仅能为相关行业创造利润,也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保护野生动物所面临的威胁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的扩张导致了大片大片的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
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农业的过度利用等,都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面临威胁,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庇护和繁殖条件,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种群减少或灭绝。
非法贸易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许多珍稀的动物,如犀牛、大象、虎、鳄鱼等,因为其稀有性和独特性而成为非法贸易的对象。
这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急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
非法贸易链条庞大且复杂,需要全球合作来打击。
污染和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工业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以及森林砍伐等活动,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而气候变化导致了栖息地的改变和气候条件的不稳定性,使得野生动物更加脆弱。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2篇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一)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破坏,野生动物面临着许多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物种和其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自然、完整和独特的生境而设立的区域。
它旨在建立一种平衡,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以及当地社区的参与。
首先,政府在保护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区的界限和管理策略。
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
政府还需要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以支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保护区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政府组织通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专业性,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保护经验。
它们可以与政府合作,共同开展保护区的研究、监测和管理工作。
同时,非政府组织还可以组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科研机构在保护区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研机构可以进行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研究和监测,了解其种群数量、分布范围以及生境需求,为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科研机构还可以开展对濒危物种的繁殖和保育研究,提供种质资源和人工繁殖技术支持。
最后,当地社区在保护区管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社区对保护区的依赖和利益密切相关,只有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地社区可以从保护区中获得生活资源,如木材、水源和草药等。
因此,为了确保保护区的成功管理,必须尊重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和文化,并与他们共同制定适合的管理政策和行动计划。
总之,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对于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和当地社区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栖息地的保护。
论文——野生动物保护
论文——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摘要:19世纪,有许多人类赖以为食的物种,例如欧洲野牛(Bison bonasus)和美洲野牛,都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处境,可它们的数量曾一度是相当多的。
在这有一个背景之下,人们开始了对自然资源开发中伦理问题引起了注意。
19世纪末,美国的旅鸽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灭绝了,英国的巨铜灰蝶也因为湿地排水而消失了,这一切立即引起了社会的警觉,人们开始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后果。
之后,各国纷纷开展了一些自然保护行动,并成立了不少专门的协会。
直到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本次大会要求签约国采取行动,来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公约签署之后,许多国家纷纷为本国的生境和物种制定自然保护行动计划,同时也增多了自然保护方面的活动,还揭开了急需但已被人们所忽视了的研究领域。
野生动物的保护已然成为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议题,而对它们的保护要从经济,法律,舆论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灭绝原因经济支持法律保护舆论宣传一、濒临灭绝的原因动物是地球上一项重要的可更新资源。
自有人类以来,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一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动物资源的依赖更有所增加。
由于环境的恶化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森林、河流、湖泊、土地等)日益缩小,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
对生物多样性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对其所依赖生境的破坏。
虽然动物生境的改变也有自然的因素,但绝大部分的破坏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工业过程都要烧煤,也要熔化金属,所以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
所以大气变暖,酸雨等问题也就接踵而至,虽说现在看上去气候变暖不太剧烈,但据侧,在未来的50年里,地球将平均变暖1~4°C;而酸雨对鱼类赖以生存的水体,动物最终食物的来源——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都存在着危险。
由于多数物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都是狭隘的,它们的进化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物种今天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适应了过去已经变化的环境条件。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共3篇)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共3篇)第1篇:影响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
文章从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有效措施。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还是高等农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社会问题。
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就业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家庭期望通过就业来实现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回报,高等农业院校希望通过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补充人力资源,增加社会前进的动力。
做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有助于国家对高等农业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研究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自从1999年开始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这一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据统计,2003年(第1届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50万人,之后每年毕业生人数都会大幅上升,2008年毕业生人数已超过500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40万人。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和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10,且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共识。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相对突出2。
由于得不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客观认识和认可,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0,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用人岗位需求相对稳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纵观近十年大学毕业生的毕业人数的情况,我国大学生就业人数较多,用人岗位刚性需求相对稳定,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范文一【摘要】:野生动物栖息地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野生动物所生长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体现在栖息地剧减、破碎化现象严重、生态质量下降,也体现在了野生动物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有些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不平衡上、我国法律对此方面的缺失上以及所采用的错误的保护方式上。
在此,文章就通过分析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现状及制约因素上入手,探讨一些完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提升保护质量。
关键词: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现状;制约因素;完善措施【引言】:野生动物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野生动物保护的核心内容则是其栖息地的保护。
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的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濒危动物的种类也在逐渐的增加。
而栖息地就是它们赖以生长和繁衍的原生态环境。
栖息地的种类或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种数的主要因子。
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了野生动物数量的剧减,也严重的影响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也受到不可避免的破坏。
1、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现状现阶段,我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面临着面积减少、破碎化问题严重、生态质量下降等问题,动物在此环境下也无法保持稳定和平衡,越来越多的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对此,政府颁布并出台了多种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并逐渐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在立法中曾提出过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论断,直至2016年的修订案中首次将栖息地的保护摆在了桌面上,明确了立法、目的、原则、框架和方向,从而填补了该项内容在立法中的空白,这是我国法律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大自然中,野生动物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维持着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种子传播、食物链调节、生态平衡等重要角色。
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野生动物资源的丧失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特定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在自然保护区内,不仅可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还可以实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监测和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地减缓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关系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野生动物保护不能只停留在片面的救护行动上,更需要从根本上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而自然保护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自然保护区建设不仅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也为野生动物的种群繁衍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野生动物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森林砍伐、城市化进程、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等。
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我们需要加强立法保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野生动物救护和研究,推进国际合作,共同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自然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
在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和文化传承,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促进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
在全球生态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浅析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浅析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社会也有了长足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在我国境内生活着种类繁多且数量规模较大的野生动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野生动物数量较大,当地为更好的提升保护力度,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来为动物繁衍生息创造环境。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我国的一些自然地区,有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也建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野生动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然而,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效果。
本文就这一节作一简单的讨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治理战略进行探讨。
1野生动物保护现状探究1.1管控工作不到位因为野生动物的分布很广,且种类很多,这就给管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常常发生疏于管理的问题。
同时,因为涉及的领域太多,导致许多管理工作无法落实,这也是目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2 监管难度较大野生动物习性不同,在选择繁殖地和栖息地时经常出现孤岛化,种群之间的分布较远,这就给开展野生动物监管提升了难度。
由于很多野生动物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导致盗猎现象普遍,并且随着市场对于野生动物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盗猎已经形成产业链和利益链,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打击盗猎力度,但由于野生动物自身习性加上盗猎利益链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监管难度不断增加,盗猎现象普遍,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顺利开展。
1.3 野生动物面临较大的威胁以青海省为例,青海省的地域极为辽阔,其地理位置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在我国属于第四大高原内陆省份,在动植物分布上也呈现明显的高原性特征。
从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来看,由于青海省在过去以放牧为主,过度放牧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草场出现沙漠化以及退化情况,并且各项资源也存在过度利用情况,导致资源枯竭现象极为严重,使野生动物丧失了栖息地,导致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研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研究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各国都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以及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对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必要性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野生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野生动植物的丰富多样性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水文循环、土壤保护、气候调节等。
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在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植物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材、原材料等。
野生动植物还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控制害虫、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
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是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林业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领域,林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林业活动也会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垦、种植大面积经济作物等,都会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食物减少、逃生通道减少等问题,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是保护区管理的基础,包括保护区的划定、管理范围、保护对象、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等内容。
要建立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职责和权责,统一管理标准,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2、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资源调查和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状况等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
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定期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共3篇)第1篇:影响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
文章从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有效措施。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还是高等农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社会问题。
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就业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家庭期望通过就业来实现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回报,高等农业院校希望通过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补充人力资源,增加社会前进的动力。
做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有助于国家对高等农业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研究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自从1999年开始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这一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据统计,2003年(第1届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50万人,之后每年毕业生人数都会大幅上升,2008年毕业生人数已超过500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40万人。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和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10,且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共识。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相对突出2。
由于得不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客观认识和认可,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0,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用人岗位需求相对稳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纵观近十年大学毕业生的毕业人数的情况,我国大学生就业人数较多,用人岗位刚性需求相对稳定,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1.3金融危机使整体就业市场不景气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整体市场环境面临不景气,大部分企业出现裁员的风潮,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导致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大多持观望态度。
校园招聘的明显萎缩,部分企业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这些情况亦导致就业总体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1.4大学生就业观念影响就当代大学生的自身来说,其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天之骄子”的状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其就业的实际情况在就业地区、单位性质、收入期望等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然而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大量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和工作条件好的单位人才需求已经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而西部和广大农村等基层地区亟需大量的大学生为发展经济做贡献。
2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2.1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
首先,从专业自身特点上讲,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它的弱质性,使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性不足。
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
其次,从生产经营方式上讲,我国大多数省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吸纳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有限。
2.2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局面—方面,许多农科专业成了供大于求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中有90%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学农不爱农”是造成农科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个重要原因。
而且很多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普通农林院校本科生在毕业时会选择报考研究生,因为他们认为就业难、待遇低,转行又觉可惜,于是报考名牌院校以改变出身。
另外,他们在就业时,往往感觉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很大落差,选择考研是为了进科研院所等工作单位,以逃避在基层工作的艰苦。
另一方面,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招生出现困难,考生填报志愿时,农科类专业一直处于“冷门”的局面,招收农科类学生占每年招收所有学生的比例与其他“热门”专业招收学生所占比例相比差距在逐年扩大,很多农科类学生是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招进的考生,并非本身自愿学农,入学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笔者所在学校2013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动物科学两个专业均没有招满,报到率只有53%。
2.3农业战线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由于我国农业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和农业战线客观上存在不足,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将面临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的困难局面,势必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时,形成不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的思想。
目前,很多学生和家长还固守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觉得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首选沿海和发达的大城市,不愿到边远地区,即便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到家乡去建功立业,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理想的地区是北京、上海、广州和部分沿海开放城市,只有少数毕业生愿意投身到农业战线。
2.4农科毕业生本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差,造成就业困难—方面,从农业院校办学体制而言,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角色地位缺位和模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钩,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当前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学校专业的设置、学科的建设之间也存在矛盾,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等等4,使学生整体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期望值差距较大。
另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学生本身而言,相当数量大学生由于本身学农积极性低,只满足于应付完成一些必学课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之,农业院校中农村学生相对较多,与社会的联系相对较少,一些农科专业大学生表现出观念落后、知识面窄、社交能力弱、动手能力差、缺乏闯劲等弱点,在当今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就业相对更难。
2.5现行的一些政策制约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积极就业目前,国家对传统的‘‘大农专业”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对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缺乏应有的支持,对从事农业艰苦行业的农村科技人才缺乏应有的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
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资收入低,自身发展环境也较差。
另外,毕业生在劳动保障、卫生保障及用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后顾之忧,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5。
3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3.1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伴随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能力对自己合理定位,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相结合,努力克服怕苦怕累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摒弃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的观念。
当前,重心下移是大学生就业的总趋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
习主席曾向大学生"村官"提出四点希望:第一,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
第三,要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第四,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蠃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当代大学生只有认清形势,树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就业观,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轨道上来,选择适当的就业切入点,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学农、爱农、兴农的观念,投身到农村中去,传播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3.2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观,提高就业心理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诚信成为社会公平竞争的重要准则和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基础,它是市场经济最可靠、最坚实的基石,又是维护市场秩序、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准则。
许多用人单位将诚信作为考察录用大学生的重要指标,诚信意识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力强弱的重要体现。
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要随时强化自己的诚信意识,增强责任感,为成功就业增加一份厚重的砝码。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们要想成功就业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学会调整就业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竞争。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敢于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失败;要认清自我,客观定位,要坦然自信,着眼未来;大学生还要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各种问题08。
3.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直面市场竞争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在被现代农业代替,大量的农业高新技术逐渐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农业企业与农业行政管理、农产品营销工作,具备发展潜力的理论上基础扎实、专业上多学科交叉、能力上有技术、懂经营管理、会贸易的复合型农业高级人才和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服务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农业人才;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农业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
大学生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思考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平衡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亲和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立足于社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09。
3.4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
对于个体而言,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没有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