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读书笔记

也许受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也许我本来就是一个散漫的人,所以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自己一直做得不好,是工作中的一的块短板。不仅如此,我甚至因此而瞧不起技术主义,魏书生、万玮之类都不能幸免。也算是年少无知吧。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也是类似于“心灵鸡汤”“成功秘笈”的书,是一本教师版的《读者》,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觉得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的故事串起来的小册子,更多的是实践的总结,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深入而细致的。

第3条:任何事情都要按章程办。

第4条:有效的纪律体系可以预防学生的违规行为。

读完这两篇,我觉得自己对技术的误会很深,如果把技术主义看成一个端点,那自己可能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犹不及。从某种角度说,人类的文明就是经验技术的积累,没有了经验技术的积累,人类就无法前进,永远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不是学生所有的行为都要循规蹈矩呢?作者把学生的活动分成两类:一是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创造力的活动;另一类是无法激发人们创造力的活动。对于第二类活动就必须有固定的章程,例如交作业,加入小组或走进食堂。只有在学习和创造上让他们自由发挥,在课堂

举止上给他们指明方向,才能让学习事半功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严肃与活泼吧。它们并不矛盾,而是针对事物的不同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

制度的作用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一旦学生违反了其中的某一条,就必须接受相应的处罚,只有严格恪守贯彻始终,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

在这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他们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学生违反纪律后如何惩罚他们,相反,他们的秘诀在于预防,一个管理得当,制度严明的环境中,纪律问题极少发生。

第10条:善于“捕捉”学生和积极举动

在教育改革众多的理念中,有一条颇受争议,那就是“赏识教育”。自己就曾撰文批评,题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实这是对赏识教育的一种误解。惩罚与赏识并不是一组反义词,更不是教师行为的单选题。不能片面地说赏识学生就不能有惩罚。

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必须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知道自己行为的对于错,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得体举止,积极行为,我们必须及时、恰当地给予褒奖,否则容易使学生善恶不分。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习惯地关注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像我们在批改作业中更关心学生的错误一样——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对策,然后解决问题。

有多少老师用同样的态度、方法关心过学生的优良行为呢?学生渴望得到我们的关注,不仅是学生,哪个人不希望被关注、被赏识呢?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他的行为举止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或上级领导的私下、公开的表扬,他的心情不言成喻。

孩子对赏识有更强烈的渴望,一旦他们意识到乖一点就可以得到你的关注,就会自觉地乖起来。相反,你时刻只盯着他的错误行为,很可能他就会故意制造一点小麻烦来引起你的关注。

学校有些教师虽然他们很严格甚至是严厉,但孩子们却很喜欢他们,因为他们知道如何与学生相处,既然学生渴望关注,那我们就给他关注,这种惠而不费的付出是多么适合教师的工作。

前提条件是我们用心对待孩子,关注他们的优良行为,对他们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哪怕是说一声“谢谢”,谢谢他今天没有在你的课堂中捣乱。

我们的心里要装着孩子,而不只是成绩、分数。真诚地与孩子相处,捕捉孩子的积极行为,然后给予肯定与表扬。杜绝虚伪、空泛的拍马屁式的表扬,它们很快会被学生识破,教师会因此教师失去学生的尊重,然后对教师失去兴趣,包括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花了三天时间,终于读完了,有点匆忙。说实话,这本

书并没有多少打动我或引起我深入思考的地方。比起苏霍地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它的观点略显苍白。不可否认,书中的很多建议是值得尝试的,虽然正确,却很难践行。

有些建议理解,实施并非不可能,难在坚持,难在不对学生发脾气、不对学生失去信心,不放弃信仰。

就在昨天,我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无耻”评价一位同学的行为,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我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低下了头。我意识到我的话伤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羞愧还有自尊心的伤害。下课立即与他谈心,设法弥补,我知道永远不可能回到原来纯真的状态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缺少的不是理念和原则,缺少的是行动,是坚持,就像第73条建议——保持微笑。不知道这算不算读这本书的收获之一。

余寿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