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教学

合集下载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等奖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等奖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等奖《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本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三、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诵读和意象分析,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难点:理解诗歌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五、教学过程采用问题式的探究性学习。

(一)导入展示一些秋天的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三)深入探究1. 提出问题:“枯藤老树昏鸦”这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分别给人怎样的感觉?它们组合在一起有什么效果?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意象的作用和诗歌意境的营造。

(四)情感体会再次诵读诗歌,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五)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六、活动设计举行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朗诵,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七、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改写,将其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体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7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7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7篇《天净沙秋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堂图片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可以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

天净沙,曲牌名。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可以唱。

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

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

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

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

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

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预设:秋天里的想法。

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

老师先来读一遍。

(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

)同学们也来读读看。

(生齐读)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

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分析并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培养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朗读和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1)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天净沙·秋思》全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学生准备:预习《天净沙·秋思》,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马致远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题目《天净沙·秋思》,提问:“天净沙”是什么?“秋思”表达了什么情感?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诗词,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词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艺术鉴赏:(1)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天净沙·秋思》。

2. 写一篇关于《天净沙·秋思》的赏析文章。

3. 推荐一篇马致远的其他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 、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 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批判性 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诗人,通过朗 诵和表演,深入体验诗歌 的情感和意境。
创作练习
要求学生模仿《天净沙秋 思》的风格和技巧,创作 一首小诗,培养他们的创 造力和表达能力。
04 教学重点与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
审美能力
05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播放秋天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感觉,并提问学生 关于秋天的思考,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
总结词
讲解知识点、引导理解
详细描述
教师逐句讲解《天净沙秋思》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结合背景介绍和词语解释,帮助学 生全面理解诗歌。
《天净沙秋思》的创作过程
创作灵感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创作灵感来源 ,探讨马致远如何通过观察自然和人 生,提炼出这首曲子的主题。
艺术手法
阐述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运用 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白描等 ,以及这些手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天净沙秋思》的文学价值
语言特色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语言特点,如平实自然、意境深远等,以及这些特点对 作品文学价值的影响。
VS
改进措施
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 和帮助。
谢谢聆听
03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课堂中受益。
教学手段
01
02

《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 3篇

《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 3篇

《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古代,美人迟暮,文士悲秋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刘禹锡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成语中也有“老气横秋”之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看看马致远眼里的秋是怎样的,通过本文我们也一起探究探究古代文人悲秋的社会心理。

二、解题和题材: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愁绪。

元曲是我国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文学样式,它包括戏曲和散曲。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散曲中的小令。

三、学习课文学习活动一:诵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节奏和感情。

2.教师朗读,同学仔细听,并对老师的朗读做点评价。

3.点一学生朗读,由其他同学点评。

4.老师指导朗读后让学生听名家朗诵:(1)读出节奏。

前几句是222停顿,最后一句是312停顿。

(2)读出语调。

注意押韵的字的声调变化;注意声音的高低,总体是低沉的;注意语速的快慢,总体是缓慢的;注意语调的轻重,重读“断肠”。

(3)读出情味。

这首曲子古代是可以歌唱的,我们在歌唱时,常把带有抒情意味的短小的诗句反复吟诵,因此,我们做一次尝试,把“夕阳西下”读2次,第2次读出日暮思家的喟叹。

学生配乐诗朗诵。

(4)同学背诵这首下令。

活动二:品析,感受景与情的关系。

1、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悲伤,愁苦……)2、请同学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伤心情的一句话。

(断肠人在天涯)。

3、什么是“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4.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他的悲伤之情的?5.请同学们分析分析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通过这些景物就可以体会游子的悲伤之情?教师补充一些资料:a.乌鸦,在中国的民俗中认为是不吉祥的鸟,在远古神话中有“后羿射日”的故事,当时十个太阳一起出来,害得人间酷热无比,是负责太阳运行的十只乌鸦不守规矩跑出来了,后裔射落九个太阳,九只乌鸦就落到人间。

写乌鸦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思》教学设计(精选20篇)

《秋思》教学设计(精选20篇)

《秋思》教学设计《秋思》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思》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语文教师身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

时代发展,古诗词虽被视为文化瑰宝,却渐被尘封,今天的学生对诗之意、诗之境、诗之美鲜有所感。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天我们还可以说“不如授人以渔场。

”因为,身入宝山,岂可空手而归?因此,《秋思》教学设计力求引领学生走向、走近、走进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化中,入诗境,知诗意,品诗味,悟诗情,从而使本课教学收获实效。

教学目标: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教学难点: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背后蕴藏的作者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

(板书课题,齐读)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所以思要读得长一些。

(生再读一遍诗题)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

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

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三篇】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三篇】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令,是⼀⾸的散曲作品。

⼩编整理了初中语⽂天净沙秋思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天净沙秋思教案⼀⼀、教学⽬标: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法2、感受理解曲中主⼈公的思乡之情3、背诵和默写全曲⼆、教学设想:1、这⾸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写的作⽤和反映的主题上。

2、以学⽣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3、本课教学拟⼀课时。

三、教学过程:1、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学的三座艺术⾼峰。

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条⼤众化、通俗化的新的⽂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由。

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分为⼩令和套数两类。

⼩令通常是独⽴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个曲调都有⾃⼰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于写景、抒情。

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天净沙》。

(幻灯显⽰或印发资料)说明:让学⽣简单的了解元曲,有助于学⽣阅读和欣赏。

2、在曲牌“天净沙”中,最为的⼀篇便是《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意为秋天的思绪。

(板书题⽬)3、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都(今北京)⼈,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的是《汉宫秋》;他⼜是元代散曲⼤家,现存130⾸,除《天净沙 秋思》外,还有《⼭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

(幻灯显⽰或印发资料)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低缓。

(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有⾝临其境的感觉)5、学⽣⾃读,教师点名读。

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写。

(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教师适时指导朗读)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见”通过教师范读,学⽣⾃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通过读让学⽣对这⾸曲有⼀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 ,学⽣进⾏素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制作动画Flash ),⼒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动。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范文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范文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范文《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的散曲作品。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散曲。

2、透过字里行间,想象画面,即兴表达,体悟作者愁苦的情怀。

3、理解感悟诗人、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曲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小组合作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

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

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

它就是《天净沙·秋思》。

(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二、体裁简介1、这是一首元曲,我们一起看到课后注释⑨,它选自《全元散曲》。

上一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过了元曲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属戏剧,是用于演出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散曲属诗歌,分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小令只有一个曲子,套曲是由若干曲子联缀而成的一组曲子。

2、天净沙:曲牌名。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

3、秋思:标题。

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预设:秋天里的想法。

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三、初读感知1、生自由朗读:首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这首曲,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名朗读,正音正字。

2、你们来说一说,这首曲写了一些什么?(写了景,有没有情?什么样的情?人,什么样的人?)景情人3、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研究探讨,然后分任务,一人读原诗句,一人绘画面,一人谈感受。

第4课天净沙秋思教案

第4课天净沙秋思教案

第4课天净沙秋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达的秋思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表达的秋思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受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马致远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学指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总结提升。

5.欣赏拓展教师选取类似题材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作业布置让学生仿写一首秋思为主题的诗歌,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辅导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七、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为1课时。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了解马致远及元曲这种文体。

2.通过朗读训练,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并能背诵。

3.通过学生习作,能将这首小令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4.通过品析诗句,能体会情景交融、以乐写哀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师讲解,了解马致远及元曲这种文体。

2.通过朗读训练,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元曲中的一首精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作者简介及文体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被称为“秋思之祖"。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其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2.抽个别学生诵读,师生点评。

3.请发挥你的想象,将这首小令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提示:抓住景物特点,添加修饰词(如: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抽学生当堂展示,教师点评。

展示例文1: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展示例文2: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展示例文3: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

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2023最新-《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课外的描写“秋”三首诗词,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1、朗读法、联想法、讨论点拨法2、采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曾讲过许多写景的散文和诗词,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不同的作者面对同样的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同学展示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片段,体会现代文中表达作者对秋天的思想情感;然后展示古代诗人范仲淹《苏幕遮》和辛弃疾的《水龙吟》所描写的秋天的诗句,让学生齐读,感受一下两位词人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令,来感受一下诗人面对眼前的景物,抒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情感?(展示课文题目《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听朗读,感受朗读的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篇一教案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曲作者马致远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散曲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体会词人的离情愁绪。

5、与白朴的《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6、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7、完成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案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案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词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之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2、难点:赏析小令,领悟曲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通过两首小令描写的景物上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飞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学生欣赏、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这首歌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元代的散曲,他抒发的同样是天涯游子的情怀。

二、了解作者和元曲。

1、介绍马致远示例二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而行。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三).品读赏析,感受诗情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品读课。

【预习要求】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

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

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

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

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

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1、课题及作者: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10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10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天净沙·秋思》教案15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15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15篇《天净沙·秋思》教案1一.教学内容语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天净沙秋思》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⑵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⑶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⑵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⑶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⑴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

⑵体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曲的内容,品味曲中情趣。

⑵背诵、默写全曲。

2.教学难点⑴通过诵读,发展语感。

⑵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简介散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

《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

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2.作者及写作历史背景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教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三首小令,进一步把握小令得特点。

二、复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背诵。

2、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感情基调。

三、讲授新课:
(一)分析『越调』《天净沙》(白朴):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

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

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

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

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

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作为曲文的结束语。

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

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麼高明了。

(二)分析『越调』《天净沙•江上》(张可久):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

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

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比较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
点拨:不一致。

前者凄凉,后者恬静。

(三)分析『越调』《天净沙》(无名氏):
这首曲子以白描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绿草、黄沙、红叶、青山,构成了一幅大漠清秋特有的景色。

写“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声”,有何用意 ?(以动衬静。

)
【作业布置】:研究四首《天净沙》的不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原文欣赏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译文①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

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

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②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

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

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缓缓行进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

傍晚的太阳正在西面落下,旅人极度忧伤,漂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猜你还感兴趣的:
1.马致远被誉为什么
2.天净沙秋思改成散文
3.杜甫《登高》优秀教案设计
4.天净沙秋思课后反思
5.天净沙秋思散文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