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共8页】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共8页】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内容摘要】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二、取得成效,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xx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量化指标均创新高,(二)企业态势运行良好,(三)项目储备晋级升档,三、存在问题,(一)优势资源尚未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二)基地建设分散、不稳定,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三)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四、对策建议,(一)认真做好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

**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

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

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一)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㈠扶风县概况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

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

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

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

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

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

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篇】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篇】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篇】产业开展调研报告(精选6篇)产业开展调研报告篇1农业产业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开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我市是农业大市,为全面摸清我市农业产业化开展状况,发挥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近期,市政协农业活动组组织委员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业产业化开展现状近年来,按照开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引导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方向开展。

有关职能部门着力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主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开展。

到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25元,粮食总产量41.61万吨。

广水成为全省粮食主产区、全国牲猪调出大县。

1、农业龙头企业得到进一步壮大。

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9家,5000万元以上的28家,亿元以上的9家。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到达6.8亿元,34家企业分别荣获__省、XX市、XX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省级3家,市州级17家,县市级14家。

大自然农业、妙知未食品、高翔麦面、奶狗面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实施订单生产,逐步建立起企业与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农业企业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品牌整合、质量检测等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其中大自然农业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涂氏农贸出口创汇60多万美元。

2、农业产业基地得到进一步夯实。

在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带动下,区域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优质粮、吉阳大蒜、食用菌、牲猪、水产养殖、果茶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板块经济初步形成。

全市优质水稻面积已到达30万亩,优质小麦面积20万亩,果茶面积10万亩,花生8.6万亩,油菜10万亩。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是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现代农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标志,一个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越高,现代农业发展就越快.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机制.新形势下,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树立四大理念.一是树立大产业理念.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各业形成交融发展格局,这就要求必须把农业产业置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之中,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整个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基础和效益功能,拓展到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二是树立一体化理念.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利于延伸拓宽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纵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链条,横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一二、三各个产业领域.三是树立外向型、质量型发展理念.用超越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探索、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律,走外向型、质量型产业发展路子,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培育做大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四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挖掘和保护传统农业的生态功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突出矛盾.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目前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焦点在于土地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集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充分认识和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通过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模式,在群众依法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有偿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集约经营.(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探索建立新的村企互动机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主体力量.在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二者不能孤立发展,应按照城乡统筹、产业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合作、利益联结、社会化的村企互动机制.二、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一)两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粮油、水果两大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种植小麦45万亩,总产量万吨;水果总面积万亩,其中,苹果万亩,金珠果万亩,其他万亩.2019年全县果品总产达到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果品收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了畜禽养殖、设施果蔬、干杂果、饲草、烤烟、中药材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一是畜禽养殖产业.已初步形成北极塬生猪生产基地、南塬山区生态养鸡基地、韩家乡肉羊养殖基地、新民塬獭兔养殖基地的分布格局.2019年,全县实现畜牧产值1.2亿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1%.二是以柿子为主的干杂果产业.目前,全县干杂果面积1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枣1.5万亩,核桃0.5万亩,建成了北极新景、永乐汉坡、小章西堡等10个柿子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园,炭店虎家湾、城关白厢等30个优质柿子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南沟、红岩河、三水河、水帘河等八大流域为轴线的柿子生产带.2019年,全县干杂果年产量达到6万吨,年产值6120万元.三是设施果蔬产业.近年来,经过政府扶持引导,我县设施果蔬发展迅速,目前,我县设施果蔬2000亩.今年,我县被省上列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基地县,全县计划建设果蔬大棚1万亩,主要涉及大棚蔬菜、礼品西瓜、大棚枣、大棚蘑菇以及水萝卜等,截至目前,建成的龙高镇富仁村百亩大棚蘑菇基地、小章镇哈家店村和义门镇高渠村300亩大棚瓜菜基地、城关镇虎神沟百亩大棚蔬菜基地、义门镇润扬公司大棚枣保护性耕作基地等,对我县万亩设施农业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四是饲草、烤烟、中药材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目前,以永乐镇高辉村和新民镇南头、东坡村为代表的饲草种植形成一定规模,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9年,全县饲草面积5万亩,生产商品草2万吨,产值1600万元.我县是全省烤烟种植基地县,烤烟面积7000亩,仅永乐就连片集中种植3500亩.车家庄乡、永乐镇、水口镇等乡镇中药材种植也有一定规模,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炭店乡水北、城关镇南沟和姜渠三个大型苗圃的建成,以及太峪乡结合川道土地特质栽培大棚花卉,农村产业呈现出多样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县通达果汁厂投产以来,收购残次果35万吨,支付果农果款1.418亿元,有力地带动了我县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润扬公司柿饼加工生产线、太峪拜家河和北极旺安柿子加工厂、北极衡家坳核桃加工厂相继建成,填补了我县干杂果加工业的空白,其中,润扬公司2019年加工柿饼580吨,实现销售收入373万元,带动销售全县柿子2304吨,增加农民收入230万元,润扬牌柿子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后稷金像奖,该公司今年还将建成1000吨柿子醋生产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同时,以*州王为代表的酿酒、以吕*猪蹄和一品鲜麻花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以永乐面粉厂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以中兴果业为代表的果品贮藏流通和以斯味特为代表乳业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全县受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农户不断增加.(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步良好.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动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永乐镇安家河村蔬菜合作社、新民镇堡子村蔬菜合作社及*县绿鲜蔬菜、高山有机苹果、创丰小麦生产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继成立,带动5万余名农民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全县乡村普遍推广.(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涉农部门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支持配合,认真落实资金、税收、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从2019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及时兑付退耕还林、地膜玉米、玉米良种、农机具等各类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果局积极争取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为每个大棚补贴5000元,大大降低了农民建设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110、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服务体系,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养技术能手和农业科技示范户,部分农民成了有市场意识、有生产技能、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生产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农业信息站247个,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农村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信息站页汇集了政策文件、市场信息、科技服务、办事指南、项目申报等有关信息供企业、农户浏览和收集,企业和农户也可以通过站、电话或信访等方式获取政府的指导与帮助.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承包经营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一面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的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按福利原则平均分包土地与按效益原则由市场机制配置土地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对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科技型、创汇型龙头企业极为缺乏.现有的企业均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和带动能力较弱.企业所属行业分布不平衡,多数是柿子加工,在肉食品和禽蛋加工领域还非常缺乏,不利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小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三是农产品营销机制不健全.首先,农产品营销人才缺乏,没有专业的销售队伍依据实际市场消费需求向农户传递信息,导致农户经营带有一定盲目性,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其次,由于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一旦农产品供应量发生变动,价格只能波动更大的幅度才能消除供需缺口,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无序、过度竞争局面时有发生,农户收入得不到保障.同时,我县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小档次低,市场在价格发现、辐射能力、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检验检测等功能方面非常薄弱和欠缺.四是农产品优质化水平不高.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大而不优、优而不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知名品牌较少.特别是苹果作为主导产业,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致使品质不高、储存保鲜能力有限致使增值空间小、果品知名度仍然不高致使销售价格偏低.同时,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滞后,农产品基地巡检、市场抽检、出口严检的检测络尚未建立,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迟缓,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组织开展绿色食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和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扎实,致使优质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五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育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属于没有产权关系的自我服务性团体,市场策略、管理水平适应不了形势的变化,利益和运行机制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不少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非常松散,基本上属于买卖交易,产销脱节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户难以分享产业化带来的增值.六是农民科技培训力量不足.大部分技术力量集中在县级,乡镇技术员比较少,且乡镇从事专业工作的时间也很有限,技术人员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开展,从而出现专干不专的现象,农民接受培训的机会也相应较少.缺乏培训设备,农民科技培训仍然以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授课为主要形式.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设备还没有普及,特别是村级没有固定的技术培训场所,大范围开展声像教育困难很大,使科技培训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业务部门聘请的部分专家由于时间匆忙,准备不充分,讲课千篇一律,和当地实际联系不密切、指导性不强,使农民操作起来很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无序培训,浪费了培训资源.四、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程.因此,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全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调整结构、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龙头、带动基地,政策支持、规模经营,发展组织、健全市场,科技先导、强化培训的思路,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运储保鲜能力、市场准入能力、合作组织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发展重点.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壮大具有*县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显著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精心培育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按市场化原则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改善投融资机制,创造农业产业化领域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力争到201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发展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户,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龙头企业10户,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占农产品总商品量50%以上,培育国家级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5个以上,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组织100个,农户直接带动面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畜牧调研报告4篇.doc

畜牧调研报告4篇.doc

畜牧调研报告4篇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

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

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

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

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

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

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当畜牧业发展了,并且达到了一定发展水平,便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近在咫尺,未免结论过早。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养牛产业发展迅速。

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之一,养牛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养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一、养牛产业的现状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牛奶、牛肉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养牛产业不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养牛总数达到了1.7亿头,养殖户数量达到了670万户,养牛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养牛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其中,以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福建等省份为主要生产区域。

目前,我国的养牛品种主要分为瘤胃型和肉用型两大类,属于瘤胃型的品种有中国草原黄牛、西藏牦牛;属于肉用型的品种则有英国种牛、美国黑安格斯、比利时蓝白等。

二、养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群众养牛收益低养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农村人口流失和留守儿童现象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目前,许多群众在养牛上的收益仍然较低,有的甚至面临亏损。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同时,要扶持发展产业一体化、规模化的养殖场,以提高养牛效益和竞争力。

2. 养牛污染环境养牛是一项污染性较大的产业,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沤液等污染物。

如不科学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

因此,养牛产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例如对污水进行处理、建造沼气池等,以减少环境污染。

3. 养牛行业规范化目前我国养牛行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同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推进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养殖场的诚信管理和监管,保证产品品质安全。

三、养牛产业发展趋势1. 规模化高效养殖模式将成为主流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规模化、高效化的养殖模式将成为固定趋势,养殖户将不断增加投入,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种养牛品种的优化选择。

2019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_调查报告_

2019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_调查报告_

2019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随着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开展,去年,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城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涌现出了不少收入超10万元的农户,特别是辣椒、生猪、牛羊和家禽等农畜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农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而且,更为乐观的是生态植被明显得到改善,进一步坚定了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与信心。

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牧户与农户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农区增收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而牧区仍滞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如何引导和帮助牧户发家致富,并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成了我们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此,我们深入克珠尔、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里、巴音什边、珠拉图、糜地粱等嘎查,通过与一部分典型户交流的方式,对全镇畜牧业生产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一)农区畜牧业现状:根据水土和地理优势,城川南部地区19个嘎查村(原城川和二道川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发达,种植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属农业主产区。

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

水浇地11万亩,人均水浇地为8.6亩。

虽然这一区域特色种植业已成了农牧民创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全年禁牧区,但是,特色养殖业也相对发达,城川镇东部区以大场则村为中心的生猪模式化养殖、圈养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栏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城川镇西南部区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快速育肥出栏也初具规模,综合收益都很高。

例如:糜地粱二社纳伊拉,3口人,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2.5亩)水浇地收入4.7万元,草场70多亩(承包邻居40亩),养9只三元杂交母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一胎3-5只,年产羔46只,45天断奶,2个月左右出栏,平均每只售2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剔除肥料、电费等开支1.5万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16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2019年我县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

2019年我县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我县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党委、人民政府向自治区畜牧厅****厅长一行莅临我县调研指导畜牧业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就**县畜牧业工作整体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下汇报。

一、基本概况**县地处新疆西北边陲,是自治区确立的22个牧业县和30个易灾县之一。

全县辖2镇、4乡、2个国营农牧场,91个行政村(队),驻有兵团农五师87团、88团两个团场。

全县总人口7.2万人,由蒙、汉、哈、维、回等19个民族组成。

全县有天然草场61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0%,其中可利用草场601.7万亩,本县利用的草场530.54万亩(含借用博乐市的草场)。

其中:春秋草场177.02万亩,夏草场156.09万亩,冬草场197.43万亩。

全县拥有草料地面积7.11万亩。

18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35.05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减少5.28%,其中农区牲畜存栏达12.34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增加2.26%,牧区牲畜存栏22.71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减少8.93%。

能繁殖母畜24.46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增加2.44%。

出栏畜28.08万头(只),出栏率75.86%,较上年同期增长6.73个百分点;商品畜23.83万头(只),商品率64.4%,较上年同期增长6.23个百分点。

总产肉量7368吨,绵羊毛产量615吨(其中细羊毛263吨),山羊绒产量8582公斤,奶产量7363吨,禽蛋产量463吨,各类皮张23.81万张。

1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较上年增长9.5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3.83%;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118元,较上年增收419元,其中畜牧业为农牧民人均增收99元,占全县农牧民增收额的23.6%。

今年以来,全县畜牧业生产克服了干旱、大雪、倒春寒等不利天气影响,实现了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和接羔育幼高成活率的目标,给农牧民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截至目前,截止目前,全县各类牲畜存栏57.18万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存栏达19.92万头(只),牧区牲畜存栏37.26万头(只)。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我国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畜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为了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畜牧业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畜牧业现状1. 畜牧业产值持续增长据统计,2019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6万亿元,同比增长3.2%。

其中养殖收入占比最大,达到了70%以上。

这表明我国畜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 养殖方式多样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和改变。

除传统养殖方式外,如放养、圈养等外,还出现了新型养殖方式,如智能化养殖、网格化养殖等。

3. 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我国畜牧业总体发展较快,但畜产品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饲料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三、畜牧业面临的问题1. 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和养殖方式落后,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和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例如,禽畜粪便、饲料残渣等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2. 饲料安全隐患大目前我国饲料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导致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使用劣质饲料或添加非法添加剂。

这些行为不仅会降低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疫病防控压力大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畜牧业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些重要传染病如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已经对畜牧业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 推动养殖方式升级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养殖方式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科技化、智能化、环保型养殖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应加强对传统养殖方式的改进和整合,推进规模化养殖、循环农业等现代化养殖模式。

2. 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对畜牧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和监管力度,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排污。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1. 调研报告: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将对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讨论。

目前,畜牧业仍然是全球农业领域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虽然农业的关注点逐渐转向粮食和植物生产,但畜牧业仍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和其他产品,如肉类、奶制品和皮革。

此外,畜牧业还为许多农村地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然而,畜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大规模畜牧业导致了土地退化、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其次,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福利也备受关注。

过度使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以及狭小的饲养环境造成了动物疾病和福利问题。

此外,畜牧业还受到粮食价格、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的影响。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畜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为畜牧业提供了发展新产品和市场的机会。

例如,无肉食品和有机肉类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其次,科技进步为畜牧业提供了改进生产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的机会。

例如,基因编辑和精确农业技术可以改良畜禽品种和管理动物健康。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水平,并减少环境影响。

其次,政府和业界应该加强监督和规范,确保畜牧业的合理发展,并管理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问题。

最后,农民和畜牧业从业者应该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采用可持续的养殖和管理实践。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全球农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科技创新和改进管理实践,畜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调研报告: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望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畜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将分析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首先,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将受到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乳制品和其他畜牧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将促使畜牧业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动物福利标准。

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区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基地。

为促进南方农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本文在认真分析了内蒙古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的基础上,从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市场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诸方面,提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标签:农区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一、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霍林郭勒市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农户的牛羊5月上圈到夏季牧场,10月返回农区进行圈舍饲养,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

夏季牧场牲畜只有圈没有舍,多是散养。

尽管大通县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来看,大多数散养农户生产设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温等方面设计的不科学;饲养管理粗放,饲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环境潮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即使一些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也存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种畜禽场畜舍、饲养设备破损严重的现象。

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多是散养,规模小,大规模专业化养殖较少。

现今农户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加上从事养殖业效益低,因此农户的总牲畜存栏量逐年下降,导致养殖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

3、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明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大通县畜牧业经济内部缺乏主导产业,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

各个产业分散发展,发展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近几年,霍林郭勒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虽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规模数量仍有限,加工业严重滞后,现有几家畜牧业加工销售企业加工销售能力有限。

4、重大动物疫病潜在隐患大。

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外省市引进,农村规模小、分散饲养的现状,使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潜在危险大,加之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9年全国肉羊产业调研报告 精品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9年全国肉羊产业调研报告 精品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19年全国肉羊产业调研报告一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3(一)肉羊生产、屠宰加工、消费与贸易3(二)肉羊育种与繁殖14(三)肉羊饲料与营养18(四)疫病防控20二、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4(一)肉羊产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4(二)肉羊育种与繁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8(三)肉羊饲料与营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9(四)肉羊疫病防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31三、加快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4(一)提高肉羊产业化经营水平34(二)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35(三)提高肉羊饲养科学化的水平37(四)完善肉羊疫病防控体系38附件一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0附件二、我国西北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0附件三、河北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调研报告74附件四、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84附件五、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99附件六、安徽省肉羊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113附件七、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128附件八、吉林省肉羊产业调研报告139附件九、蓬勃发展的双辽肉羊业152附件十、北京市肉羊产业调查报告159附件十一山东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179附件十二、北京、山东、河北、辽宁和吉林肉羊产业营养与饲料调研总结报告195附件十三、肉羊疫病流行与防治状况的调研报告212前言2019年,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由各功研究室主任荣威恒、刁其玉、刘湘涛和李秉龙牵头,共组织开展了近50批次的调研活动,分别对全国肉羊主产区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吉林、北京、辽宁、山东等14个省区市的近60个县(区、旗)的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查阅文献、走访当地农牧业主管部门,深入养殖户、加工企业、农牧民合作社、销售市场等实地了解掌握当地肉羊生产经营状况,采用抽样调查、走访、问卷、座谈、会议等形式,围绕肉羊品种、饲料、疫病防控、设施设备、产业化经营、当地政府扶持政策以及养殖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展开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包括一份综合报告和13份原始调研材料(附件1—13).总体上看,该报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基本摸清了我国肉羊产业的家底,为本体系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提高了体系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本次调研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也得到了调研区域内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旭日干2019年1月20日一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一)肉羊生产、屠宰加工、消费与贸易1.肉羊产业发展的简要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养羊业主要是解决羊毛生产问题,羊肉的生产尚未受到重视.随着60年代以来,国际养羊业的主导方向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由毛用转向肉毛兼用直至肉用为主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的调整对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的羊肉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养羊业也因此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羊毛市场疲软,羊肉需求量猛增,尤其是优质羔羊肉的需求量增加迅猛,极大地促进了羊肉生产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市场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肉羊产业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绵羊、山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羊肉产量由1980年的45.1万吨迅速增加到2019年的380.3万吨,增加了335.2万吨,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6.10%增加到2019年的34.60%,年均增长速度为9.30%,远远高于世界 2.20%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羊肉在我国肉类产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3.70%提高到2019年的5.22%,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已经提高到6.13%.2.肉羊生产的总体特征(1)肉羊产业快速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肉羊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肉羊存栏量、羊肉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见表1).从绝对量上看,1997年我国肉羊存栏量达到25575.7万只,此后逐年增长,在2019年创造历史新高,达到30426万只的最好水平.近几年来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年存栏28000—30000万只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羊肉产量呈直线增加趋势,由1997年的212.8万吨,提高到2019年的380.3万吨,12年间羊肉产量增加了167.5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6.56%.从肉羊存栏量增长率和羊肉产量增长率的对比可知,我国羊肉产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羊存栏量的增长速度,这表明我国肉羊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一变化趋势通过每只羊的活重和日增重两个指标的年变化值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来,1997年我国每只肉羊的平均出栏体重和日增重分别为34.77kg、0.103kg,到2019年该指标值分别提高到39.80kg、0.190kg,与1997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4.47%、84.47%.表1我国肉羊历年生产情况一览表19971998199920002001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年末存栏量(百万只)256269279279276282293304298284286281年增长率(%)7.795.193.800.08-1.162.233.873.82-2.08-4.780.69-1.68羊肉总产量(万吨)212.8234.6251.3264.1271.8283.5308.7332.9350.1363.8382.6380.3年增长率(%)17.5710.247.125.092.924.308.897.845.173.915.17-0.60活重(kg\/只)34.7732.3532.7134.1038.5040.3036.8041.6042.4543.3040.7039.80日增重(kg\/只)0.1030.1090.1110.1160.1480.1450.1280.1750.1830.1920.1940.190数据:1998-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活重、日增重由相应年份的《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整理所得(2)肉羊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稳步上升.随着我国肉羊生产的快速发展,肉羊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也是稳步上升.通过羊肉占肉类比重和肉羊产值占畜牧业产值这两个指标值的变动情况,可以很直观地反映这一上升趋势(见表2).2000年我国羊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比重为4.39%,肉羊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为4.76%,在2000-2019年间这两个指标呈逐年提高趋势,2019年分别为5.57%和 5.56%.表2我国肉羊生产在畜牧业中比重变化年份20002001201920192019201920192019肉类产量(万吨)6013.96105.86234.36443.36608.76938.970896865.7羊肉产量(万吨)264.1271.8283.5308.7332.9350.1363.8382.6羊肉占肉类比重(%)4.394.454.554.795.045.055.135.57畜牧业产值(亿元)7393.17963.18454.69538.812143.813310.813640.216124.9肉羊产值(亿元)352399.9454.2557.3648.17395836.8896.9肉羊占畜牧业比重(%)4.765.025.375.845.345.566.135.56数据:2001-201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3)肉羊生产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饲养方式上,我国农牧户小规模养殖仍占主体,农牧区普遍采用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肉羊的主要饲料,正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这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缓解了肉羊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为牧区养羊业的全面复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2019年我国肉羊年出栏量在100只以下的占总出栏量的82.74%.不过总体来看,饲养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广大农区,养殖小区大批出现.通过表3可以看到,与2019年相比,我国2019年肉羊年出栏量在100-499只、500-999只、1000只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32005、2019年我国肉羊养殖规模分布单位:万户,万只年份年出栏数1-29只30-99只100-499只500-999只1000只以上场(户)数出栏数场(户)数出栏数场(户)数出栏数场(户)数出栏数场(户)数出栏数2019163.738845.5722.114323.191.37815.210.23329.320192393.4420923.53159.958553.5923.354480.011.681256.40.25411.1数据:2017、2019《中国畜牧业年鉴》(4)肉羊生产的区域化特征明显,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从生产区域的分布来看,我国基本上所有省区都生产肉羊,产区比较分散.从生产区域的变动来看,我国肉羊生产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通过对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以及农区五大主产省羊肉产量变动的分析(见表4),可以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肉羊生产向内蒙、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四川这十大省区不断集中,1997年该十大省区羊肉产量为154.9万吨,占当年全国产量212.8万吨的72.8%,到2019年这一比重提高到75.4%,其中2019年创历史新高达到93.98%.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到我国牧区肉羊生产有向内蒙、新疆这两个传统养羊大区集中的趋势,而农区有进一步向山东、河南、四川、河北这四大农业大省集中的态势.而传统上人们所认为的中国肉羊生产的重心有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的趋势却并没有体现出来.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历重大变革后,由于制度变革带来的巨大激励效应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长久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广大农区呈现农牧兴旺的发展势头,农区丰富的饲料和劳动力资源使包括肉羊生产在内的其他畜牧业发展迅速,反映在肉羊生产上就是农区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产量的比重急剧上升,1980年农区五大肉羊主产省的羊肉产量占全国比重为26.7%,这一比值在1996年达到顶峰,高达45.3%.而与此同时五大牧区的羊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49.0%下降到27.5%,不过从1997年开始,这一形势开始逆转,农区五大省的肉羊生产占全国的比重开始下滑,而牧区五大省开始稳步上升.农区五大省的羊肉占全国比重由1997年的38.4%下降为2019年的32.5%,期间虽有所上升,但与前期相比,仍趋于总体下降的趋势,而五大牧区这一指标值由1997年的34.5%上升到2019年的42.9%,总体上保持稳步提高的态势.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前期牧区过度放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条件的恶劣,使国内牧区养羊业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了其产量的扩大,而农区肉羊产业由于资源优势则高速发展.不过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农区总体经济水平要高于牧区,特别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广大西部牧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农区从事肉羊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机会成本要远远高于牧区,这样就对农区的肉羊产业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同时相比较而言,牧区肉羊产业的发展受到其它种养业的竞争程度要远远低于农区.由于牧区主要为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地区,畜牧业养殖范围要远远小于农区.因此,相对而言,这样反而有利于牧区肉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时至今日,由于牧区的肉羊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仍具备较强的区域性比较优势.表4牧区与农区主产省羊肉产量及其比重变化单位:万吨,%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全国212.8234.6251.3264.1271.8283.5308.7332.9350.1363.8382.6380.3牧区内蒙27.627.029.831.832.633.845.360.372.481.080.884.8新疆27.732.533.637.540.542.645.552.7606760.546.0甘肃6.96.86.97.58.49.310.611.212.514.414.615.4青海6.36.46.776.788.58.89.29.68.78.7西藏4.85.65.75.76.26.97.47.67.58.18.28.3合计73.378.382.789.594.4100.6117.3140.6161.6180.1172.8163.2占全国比重34.4533.3832.9133.8934.7335.4938.0042.2346.1649.5145.1642.91农区山东16.620.923.324.827.630.2333536.436.63333.2河北20.221.823.424.625.626.72931.133.735.424.326.5河南25.228303234.537.84244.646.751.225.326.5安徽10.211.510.111.210.911.915.116.416.417.613.213.4四川9.410.713.216.216.316.817.418.8202123.824.0合计81.692.9100108.8114.9123.4136.5145.9153.2161.8119.6123.6占全国比重38.3539.639.7941.242.2743.5344.2243.8343.7644.4731.2632.50。

农牧业调研报告

农牧业调研报告

农牧业调研报告第1篇:调研报告农牧业局乌审旗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按照旗委的安排,我局组织相关领导对全旗的农牧业经济现状和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探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全旗农牧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破解“三农”、“三牧”这一主题,认真组织实施《乌审旗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以人口转移为切入点,以推进规模经营为抓手,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牧业内部结构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旗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㈠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旗草原生态建设工作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快人口转移,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强化落实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政策,认真组织实施草原保护、退牧还草、基本草原划定、草原普查、草原防虫灭鼠等一批国家、自治区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旗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旗禁牧草原面积651万亩,涉及农牧户10100户,人口33300人,牲畜44万头只;休牧草原面积409万亩,涉及农牧户7362户,人口24300人,牲畜84万头只,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休牧后的草原严格实行划区轮牧。

全旗可利用草牧场面积、植被覆盖度、草原产草量、牧草平均高度分别由2005年的742万亩、65%、65公斤/亩、24厘米提高到2010年的1060万亩(基本草原面积)、80%、81公斤/亩、32厘米。

㈡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编制了《乌审旗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将农村牧区划分优化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禁止发展区。

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2019年,我国生猪被疫情重创,市场供应出现短缺现象,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我国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反思。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畜牧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对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现状1. 养殖模式我国畜牧业主要的养殖模式有家庭农场、规模化农业、现代化畜牧场等。

其中,家庭农场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养殖模式,具有劳动力充足、低成本的特点,但是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规模化农业是在保持传统养殖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向系统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养殖模式。

而现代化畜牧场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资金的高效养殖模式。

目前,我国养殖模式已经开始向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2. 产业发展我国畜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肉类、奶制品等畜牧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同时,养殖业与加工业、科学研究机构和金融保险等部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问题1.引进外来品种随着生产效益和品质的提高,畜牧业界的对于外来品种的依赖越来越高。

但这种单方面的天然进口,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于土著品种的生存空间也造成了可巨大的压力。

一些专业人士建议,在引进外来品种的同时,应注意对土著品种的保护。

2.环保问题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废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一直是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

传统养殖方式污染环境的现象比较突出,但现代化畜牧场利用环保技术、有机肥料的使用甚至是废弃物再利用,可以很好的缓解这种状况。

任何一种养殖方式都需要经过适宜地筛选后才能最终达到生态平衡,不过企业需要在选择技术方案和环保资源等方面选择有账面证据的资深技术咨询公司。

3.市场竞争激烈畜牧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

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竞争愈发激烈,一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转型或者退出市场。

无论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它们都面临着发展的压力与竞争的挑战。

关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衣食足而知廉耻,仓廪盛而知礼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农牧民增收为首要任务。

只有农牧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宽裕了,才能更好地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

实践证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可有效的促进农牧民增收,适合我县农牧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的实际。

一、我县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中心环节来抓。

据统计,全县共有各类企业3281户,其中工业企业324户,农牧业企业34户,建筑业企业1户,商业企业971户,交通运输企业1297户,饮食服务业300户,社会服务企业354户,从业人员达到6579人。

据分析,我县3000余户各类企业当中,安多绿色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安多绒毛厂和拉卜楞藏香厂、拉卜楞章格食品公司、夏河县白云食品有限公司、拉卜楞青稞酒厂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我县乃至州内具有一定的规模、品牌和档次,这些企业,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和政府的有力栽培,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有效的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有力地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发展初具规模。

我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倾斜和县政府的着力培养下发展较快,现在大多已初具规模。

如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原锦凤翔食品公司),创建于XX年6月,注册资金1900万元,固定资产2200万元,是一家独资的民营企业,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牦牛、甘加藏羊的收购和屠宰、肉制品生产及副产品精加工产业,XX年被夏河县政府认定为龙头企业,XX年元月被省扶贫办认定为省级扶持龙头企业,XX年4月被甘南州政府认定为农牧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

其他企业也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2、管理逐步规范。

大多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有制度,服务实体有章程。

企业决策管理逐步摆脱行政干预和小农经济的束缚,已初步建立了较好的科学企业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

**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

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

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科技、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二是对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和申报,坚持特事特办,全面提供优先办理手续,争取信贷资金等跟进性保障措施;
三是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协助引入技术,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体系。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引进外资发展龙头企业。

坚持内资外资一起抓,通过利用市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优势,新建、改造和嫁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型进程。

二是激活民资发展龙头企业。

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

牙市根据本地资源和商品流向,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鼓励,集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不断扩大规模。

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主动与种养大户签订契约,结对帮扶,预付定金,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护收购等方式,确保了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目前,全市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特色产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领域。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20**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量化指标均创新高。

20**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户,同比增加1户。

销售收入完成24900万元,年增加值达到6100万元,带动农牧户发展1580户。

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完成165.4万亩,完成计划的1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达68.8万亩,完成计划的103%;大麦播种面积达21.4万亩,完成计划的119%;马铃薯面积达18万亩,完成计划的120%;油菜播种面积达40.3万亩,完成计划的101%;豆类播种面积达2.9万亩,完成计划的290%;甜菜播种面积达1.1万亩,完成计划的110%;蔬菜播种面积达2万亩,完成计划的133%;饲草饲料播种面积达5.9万亩,完成计划的148%;其它作物播种5万亩,完成计划的200%。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数完成65.2万头(匹、只),同比增长20%,完成责任指标的100%;奶牛头数完成7.07万头,同比增长16%,完成责任指标的109%;鲜奶产量完成16万吨,同比增长30%,完成责任指标的114%;肉类产量完成2.5万吨,完成责任指标的100%;人工种草完成6万亩,休牧完成30万亩,禁牧完成10万亩,均完成责任指标的100%。

全市农牧业经合组织有30个,农牧民经济人157人。

(二)企业态势运行良好。

一是金杨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0**年共收购油菜籽2.22万吨,生产油菜籽3.17万吨,产出菜油1.26万吨,产出菜粕1.8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实现利税700万元。

二是友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4163万元的日加工能力100吨的乳品加工生产线已开始生产。

20**年鲜奶实际加工量1.87万吨,生产奶粉2155吨,
实现销售收入2794万元,实现利税140万元。

今年投资48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机械化挤奶站九个。

三是茏丰大兴安岭绿色产业开发公司畜禽产品加工厂对屠宰车间及冷库进行部分改造,安装了屠宰牛羊生产线。

全年屠宰牲畜总头数120万头匹只,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实现利税37万元。

四是雪源白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20**年也通过更新生产设备,重点发展出口肉类加工。

全年屠宰牲畜总头数8万只,其中有400吨牛羊销往河北、天津等省市,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实现利税220万元。

五是大兴安岭乾森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集农业生产服务、产品质量检验、化肥生产储备、亚麻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20**年通过农业订单的形式协调金融部门发放农用物资和资金达8000万元,解决了部份农场种地难的问题。

该公司的坤祉制肥有限公司在试生产3个月就完成产值1100万元,实现了当年建厂盈利的目标,也为全市测土配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该公司组建的国生亚麻公司,当年种植亚麻高达6万亩,同时投入400万资金对两个私营亚麻厂予以扶持,三个亚麻厂4条生产线实现产值5000万元。

六是金福祥亚麻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万元,年加工亚麻原茎1.2万吨,储存亚麻原茎5300吨,20**年种植亚麻1.7万亩,完成销售收入350万元,实现产值480万元。

七是总资产630万元、固定资产达100万元的三江食品饮料厂为扩大生产规模,20**年投资520万元扩建了厂房和生产线,引进了压灌生产线、高效节能锅炉、自动负压罐装机等先进生产设备。

八是蒙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50万,建设粮食仓储库8个,储备粮食能力
达5万吨。

20**年收购农产品3.4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747万元,实现利润153万元,实现税金51万元。

九是国生亚麻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原料4733吨,生产亚麻纤维490吨,产品销售收入177万元,带动亚麻种植业农户22户。

(三)项目储备晋级升档。

在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库建设上,牙市对现有项目进行细化、充实、完善,力求在大项目建设上有所突破,真正使项目库发挥应有的作用,项目库储存项目现已达到20个。

20**年呼伦贝尔市分别对乾森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元粮油检验中心项目、蒙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元绿色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金福祥亚麻加工有限责任公司8万元亚麻优良种子繁育基地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农业行业协会2万元等共计30万元的项目做了批复。

三、存在问题
(一)优势资源尚未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

虽然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提出了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全市重点,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缺乏规模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主导地位不突出,优势不明显。

(二)基地建设分散、不稳定,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

一是基地建设分散,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劳动生产率低,大规模、标准化农牧业生产难以推行。

二是基地建设不稳定。

由于龙头企业和农牧户间尚未完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农牧户在生产中心存顾虑,不敢放手发展,加之大部分原料生产受市场价格影响,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