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9e284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神经病学是医学中关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包括研究和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
神经病学的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本文档将以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为题,分别从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大点一: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1. 了解神经系统的常见解剖结构以及其功能。
2.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区域的实际应用。
3. 学习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4. 掌握神经组织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
5. 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
大点二:神经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 理解神经疾病的多种病因,如遗传、感染、创伤等。
2. 了解神经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如神经元退行性变、炎症等。
3. 学习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如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等。
4. 分析神经疾病的生理学和生化学改变对病理过程的影响。
5. 了解神经修复和再生的机制与应用。
大点三: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
3.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与实验室检验。
4.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诊断。
5. 学习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大点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1. 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学习药物治疗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与副作用。
3. 掌握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
4. 学习康复治疗在神经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5. 理解终末期神经疾病的护理与病患安宁疗法。
大点五:神经病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1. 了解神经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2. 学习神经学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 掌握神经学研究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技术。
4. 了解神经治疗和干预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5. 展望神经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总结: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神经病学-神经病学教学大纲(2014版) (1)
![神经病学-神经病学教学大纲(2014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51357275a8114431b90dd8ac.png)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2015年6月前言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神经病学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系统阐明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为重点详细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方法,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方法,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防治方法,熟悉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辅助检查的指证和意义,了解神经病学领域的新进展,具备初步解决临床实践中神经病学相关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
本课程大纲参考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以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为教材编写。
在教学目的要求方面用“掌握”、“熟悉”、“了解”来说明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教学总学时为30学时,其中大课讲授24学时,见习6学时,于一学期内完成。
参考书目1. 临床执业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出版。
2. 张淑琴. 五年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Brazis著,王维治主译.《临床神经病学定位》,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出版。
4.Felten DL,Jozefowicz RF著,催益群主译. 《奈特人体神经解剖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5.Goetz CG.Textbook of clinical neurology. 3rd ed. Philadelphia:Saunders company,2007.目录总论 (1)第一章定位诊断 (2)第二章脑血管疾病 (3)第三章癫痫 (7)第四章头痛 (8)第五章多发性硬化 (9)第六章运动障碍疾病 (10)第七章脊髓疾病 (11)第八章周围神经疾病 (12)第九章肌肉疾病 (15)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0时)总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cc26f6f18583d0486459e6.png)
神经病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112021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先修课程: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诊断学适用专业:临床医学5年制教材、教学参考书:1、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弟主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Clinical Neurology, 9th edition, 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由于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且其他系统和器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支持协调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结构改变。
因此神经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高速发展,临床神经病学的知识体系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和基本技能(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毕业后能胜任一般医疗和预防工作中所涉及的神经系统疾患及有关问题的处理,为今后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2)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及脑脊液循环。
(3)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与方法。
(4) 掌握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基本技能:(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2) 熟悉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3) 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CT、MRI 、DSA、EEG、EMG等。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1ff8d66bec0975f465e2a4.png)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神经病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Neurology 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48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先修课程:中西医各基础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神经病学教学目的应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疾病的临床问题,接诊及处理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程序,如临床资料收集、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运用定位诊断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疾病性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CAI课件、图表、模型、标本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和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各种神经疾病常见的临床问题,运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培养神经疾病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要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式,临床实习应尽量多采用临床病案分析等方法,突出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社会-心理-生物学”医学模式。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病学的特性。
2、了解神经科学的目标、实践和发展。
【教学内容】1、神经病学的目标2、神经病学的特性3、神经病学的实践4、神经病学的发展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2、熟悉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教学内容】1、中枢神经2、脑与脊髓的血管3、脑神经4、周围神经5、肌肉6、运动系统7、感觉系统8、反射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教学要求】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表现。
【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障碍第二节认知障碍第三节头痛第四节晕厥与痫性发作第五节眩晕第六节视觉障碍第七节听觉障碍第八节眼球震颤第十节肌肉萎缩第十一节躯体感觉障碍第十二节共济失调第十三节步态异常第十四节不自主运动第十五节尿便障碍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内容。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ca6f9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9.png)
引言: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神经病学知识和技能培养。
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神经病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并结合导师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
概述:正文:1.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传递的生物化学基础;神经电活动的产生与传导;神经调节与递质的作用机制。
2.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方法与标准;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分类与特点;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的分类与特点;神经系统脑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分类与特点;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3.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疾病的典型症状与体征;神经系统疾病的不典型症状与体征;神经系统疾病的局部与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疾病的急性与慢性表现;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病例讨论。
4.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操作技巧;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与影像学技术;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5.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神经系统疾病的生活环境与健康教育;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与社会支持;神经系统疾病的公共卫生与法律政策。
总结: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的编制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神经病学知识与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等。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还强调了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期望这份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准确、系统和实用的神经病学教育,培养优秀的神经科医学人才。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84256776eeaeaad0f3302b.png)
4、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癫痫的依据、 脑电图的诊断价值与癔病、晕厥、偏头痛等的 鉴别。疑为继发性癫痫者应寻找病因。
5、防治:注意预防癫痫的因素。控制反 复发作的药物治疗原则,有机磷中毒等引起神 经-肌肉传递障碍。
课程目录
颅内感染性疾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颅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2、熟悉常见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主要改变 3、掌握病毒性脑炎和脑囊虫病的治疗 概述 颅内感染性疾病: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脑膜及血管, 引起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
课程目录
脊髓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脊髓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熟悉脊髓解剖、脊髓损害临床表现、急性脊髓炎 的特殊类型表现、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3、了解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预后。 【教学内容】 1、脊髓解剖 2、脊髓损害临床表现 3、急性脊髓炎定义。 4、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
课程目录
癫痫
• 【目的要求】 • 1、了解癫痫的病因和分类。 • 2、了解癫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 3、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
救。
课程目录
癫痫
【教学内容】 1、病因:原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 2、发作病理:讲述癫痫病灶的异常放
电及其传播导致痫性发作的有关原理。 3、临床表现:简单介绍癫痫的国际分
教学大纲
课程目录
一、神经学总论 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三、颅内感染性疾病
四、脊髓疾病 五、帕金森病 六、癫痫
课程目录
《神经病学》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学科的内容与发展。 熟悉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掌握大脑、脊髓损害的定位及其临床表现。 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 一、了解神经病学学科发展情况与神经系统疾病诊 疗的进展情况。
11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11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7078f7639b6648d7c1c746b5.png)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课程简介Neurology and Psychiatry一. 总学时数为26学时,学分数为1.5个学分。
二. 本课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承担。
三.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 神经病学: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一门临床医学, 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部分。
它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 并以诊断、治疗和预防这类疾病为目标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为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也为今后从事其它各临床学科奠定基础。
(二). 精神病学: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以研究人类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以及治疗和预防这类疾病的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及表现、原发性和继发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为今后从事精神科临床和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也为学习神经病学和其它各临床学科创造条件。
四. 课程的基本内容:(一).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 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肌无力、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掌握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帕金森氏病的诊断鉴别要点,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
掌握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和症状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2. 熟悉脑神经、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反射受损的主要症状、体征; 脑部的重要动脉供血区和闭塞后的临床局灶征; 癫痫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精神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
3.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急性脊髓炎和脊髓压迫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理; 癫痫的病因、分类及发作原理;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的关系;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和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5576b717fd5360cba1adbf2.png)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20世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但重点内容我们在每一章,每一节课上都会强调。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30学时。
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版)。
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二、神经病学课程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
掌握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cba9d3f78a6529657d530c.png)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神经病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分与学时: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本大纲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并结合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的,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之用。
本学科的讲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资料,系统地阐述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结合神经解剖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纷杂的临床表现做出定性诊断及定性诊断。
并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到患者的全身情况。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神经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的诊疗操作。
理论课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上课内容学时数绪论0.5学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8.5学时三叉神经痛0.5学时面神经麻痹0.5学时格林巴利综合症1学时急性脊髓炎 1.5学时脑血管疾病6学时病毒性脑炎1学时多发性硬化 1.5学时帕金森氏病2学时癫痫3学时偏头痛1学时重症肌无力 1.5学时周期性麻痹0.5学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学时30学时总学时数(包括临床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麻醉医学)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二、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的关系,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学习神经病学的方法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目的要求】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03-06级)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03-06级)](https://img.taocdn.com/s3/m/4efdafd0524de518964b7d5f.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10070课程名称:神经病学学分: 2.5总学时数:40学时理论课:28学时见习课:12学时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主编:贾建平,《神经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而《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神经病学教学和临床见习及实习,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突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各种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CBL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较扎实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最终能独立防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促进相关临床学科的学习。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3)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2.基本技能(1)熟悉十二对颅神经的检查方法。
(2)熟悉各种反射:包括浅、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的检查方法。
(3)熟悉肌力、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三、课时安排:总学时40节(28/12)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见习成绩30% 。
平时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见习报告、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考试后标准答案讲解等)、学生到课统计(理论课、见习课均要考勤)等。
3.CBL教学可安排在见习学时中。
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病学定义。
2.了解神经病学的目标、特性、实践和发展。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f357deddccda38366baf8a.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前言本大纲仅供临床医学 5 年制大学生教学用。
神经病学教学必须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有系统地阐述本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教学时应尽量结合我国资料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 1 门分支学科,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其他各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并且具有极高的理论性。
神经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防治原则。
神经病学作为目前医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而活跃的学科,不单有本学科自已的体系,而且与很多其他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如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神经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流行病学、老年神经病学和儿童神经病学等。
而基因检查手段、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对神经内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神经病学作为 1 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工作领域广阔,是临床医学 5 年制硕士生必须掌握的 1 门学科。
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及临床实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对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能初步掌握,为医科学生今后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总学时数为 58 学时,其中讲课 30 学时,实习 28 学时。
第一章绪论一、要求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主要内容1.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学。
《神经病学》(第5版)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第5版)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55e88be71fe910ef12df876.png)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通过教学,学生应具备应用神经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临床资料的能力,掌握应用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去推测病变部位,并能借助检查资料获得完全诊断,依据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二、课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思路,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3.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4.熟悉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熟悉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熟悉常见病毒性脑炎(单疱病毒)及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处理原则。
5.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了解病因、分类与发作原因。
6.掌握震颤麻痹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抗震颤麻痹药物的应用,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掌握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论(0.5学时)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熟悉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掌握学习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4学时)1.掌握各种意识障碍的概念,熟悉昏迷的鉴别诊断。
2.掌握失语症的概念、分类、临床特点与对应的病灶部位,了解失用症及失认症的概念、临床类型及表现、对应的病灶部位。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8617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3.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涉及神经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方面。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确保学生获取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他们在日后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和治疗神经疾病的能力。
二、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1. 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了解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培养分析和解决临床神经病例的能力。
5. 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A. 神经解剖学1.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脊髓、脑干。
2. 末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3.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和变异。
B. 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
3. 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
4. 神经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C. 神经病理学1.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神经病理的分类和鉴别诊断。
3.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D. 神经诊断学1. 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2. 神经影像学的应用和解读。
3. 功能性检查和神经生理学测试。
E. 神经药理学1. 神经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2. 常用神经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F. 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2. 常见神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 神经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G. 神经病学研究与前沿1. 神经病学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2. 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室实训和临床实习等方式,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五、考核方式1.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 实验和实践操作:检验学生在实验室和临床实习中的技能和应用能力。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1~3章)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9a772bc75727a5e9846a6136.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1~3章)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鉴别诊断。
2.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
3.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分类。
4.眩晕与听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5.晕厥与痫性发作的分类、临床特点。
6.感觉障碍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7.瘫痪的分类特点、定位。
8.不自主运动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9.共济失调的分类、临床特点。
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鉴别诊断。
2.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
3.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分类。
4.眩晕与听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5.晕厥与痫性发作的分类、临床特点。
6.感觉障碍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7.瘫痪的分类特点、定位。
8.不自主运动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9.共济失调的分类、临床特点。
第三章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采集和临床常规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2.掌握昏迷患者的检查方法,明确其病因。
3.了解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病史采集1.史采集的步骤,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现病史:采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如头痛、抽搐、瘫痪、感觉障碍、视力障碍等。
3.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的收集、询问。
第二节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脑膜刺激征、头颈部、躯干四肢的检查。
2.脑神经检查:12对脑神经的检查。
3.运动系统检查:肌营养、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步态。
4.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5.反射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
6.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一般观察、内脏括约肌、自主神经反射。
第三节昏迷患者的检查1.一般检查:T、P、R、BP、气味、皮肤粘膜。
2.神经系统检查:瞳孔变化、眼球位置、眼底、肢体瘫痪、姿势反射、脑膜刺激症、脑神经及脑干功能。
神经病学(神经内科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神经内科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f898c4f3c1ec5da50e27098.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0416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36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见)习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选用教材:神经病学(案例版)朱榆红赵斌主编科学出版社课程简介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众多的其他临床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
神经病学是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神经病学教学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资料,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0.5学时三、教学内容(一)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二)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四、重点、难点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五、复习思考题1. 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2.神经病学在临床医学学科中的地位?3.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4.神经病学的诊断原则?第二章总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96b31f66294dd88d0d26bd3.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有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教学时应尽量结合本国资料,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如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教学总学时为35学时,理论授课时数26学时,见习9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见下:章次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 0.5 学时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脑神经 0.5 学时感觉系统 0.5 学时运动系统 0.5 学时反射 0.5 学时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伤的临床特点 1 学时第六章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 0.5 学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0.5 学时坐骨神经痛 0.5 学时多发性神经病 0.5 学时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 1 学时第七章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 2 学时第八章脑血管疾病概述 0.5 学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 学时脑梗死 2 学时脑出血 2 学时蛛网膜下腔出血 1.5 学时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1 学时第十章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2 学时第十一章运动障碍疾病(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 2 学时第十二章癫痫 3 学时第十三章头痛偏头痛 1 学时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 1 学时周期性瘫痪 0.5 学时见习教学:教学内容学时神经系统物理检查及辅助检查 3学时脑血管病 3学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脊髓疾病 3学时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一、掌握神经病学的概念。
二、熟悉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神经病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 0.5 学时【教学内容】一、神经病学的概念。
二、神经病学的发展史。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功能:完成躯体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并参与人的意识、学习、记忆、综合分析等高级神经活动。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5d68be2a2161479161128dd.png)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专业用)Ⅰ前言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制医学系本科利用。
它用现代医学的新成绩和临床实践体会,系统地论述本学科的大体理论、大体知识、检查技术及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教学时尽可能结合国内外资料,采取多媒体方式,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教学和示教,培育学生联系前期基础理论进行独立试探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事求是地把握临床神经病学的知识。
《神经病学》总学时为4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见习课12学时,理论课与见习课比例大约为:1,在保证教学教学大纲内容外,咱们还依照神经病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际情形,适当增加现今最前沿的内容。
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神经病学与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了解神经病学与临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简要说明神经病学的进展历史及现状、进展方向。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疾病的复杂性、病症的普遍性、诊断的依托性、疾病的严峻性、疾病的难治性。
(三)讲解神经病学的实践方式、神经疾病的诊断及医治方式。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一教学目的把握神经系统的解剖组成、生理功能与解剖的关系、病损的定位诊断,了解脑与脊髓血管、肌肉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及其病损时的表现,把握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的解剖、生理及病损时的表现。
二教学要求1 熟悉中枢神经、脑神经、周围神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了解脑与脊髓的血管、肌肉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3 熟悉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及反射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三教学内容(一)中枢神经1 大脑半球、内囊、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 大脑半球、内囊、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病损害的表现及定位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神经病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分与学时: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本大纲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并结合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的,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之用。
本学科的讲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资料,系统地阐述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结合神经解剖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纷杂的临床表现做出定性诊断及定性诊断。
并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到患者的全身情况。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神经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的诊疗操作。
理论课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二、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的关系,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学习神经病学的方法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目的要求】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解剖及损害时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原则,了解与诊断有关的常用的辅助检查。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8.5学时【教学内容】脑神经1.详细讲解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及生理。
2.重点讲解脑神经核所在部位。
3.详细讲解十二对脑神经的出入脑的部位、出入颅的部位、支配(分布)部位。
4.重点讲解十二对脑神经受损时的临床表现。
感觉系统1.一般介绍感觉分类:特殊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2.重点讲解浅、深感觉的传导径路。
3.详细讲解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4.重点讲解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运动系统1.详细讲解运动系统的组成。
2.重点讲解运动系统的概念、解剖生理、。
3.重点讲解受损时临床表现特点。
4.详细讲解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
6.详细讲解锥体外系概念。
7.一般讲解锥体外系的解剖生理。
8.重点讲解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
9.一般讲解小脑系统的解剖生理。
10.详细讲解小脑共济失调。
大脑解剖及损害时的临床表现1.详细讲解大脑解剖。
2.重点讲解运动性失语及感觉性失语。
第三章病史采集合神经病系统检查略(在见习课讲授)。
第四章神经系统的辅助诊断方法略(在临床实习讲授)。
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略(本章内容在临床实习结合具体病例进行分析时讲授)。
第六章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目的要求】掌握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三叉神经痛的概念2.一般介绍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5.重点讲解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面神经炎【目的要求】掌握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神经炎的概念2.一般介绍神经炎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神经炎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神经炎的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症)【目的要求】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概念2.一般介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第七章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目的要求】一、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了解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及护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急性脊髓炎的概念2.一般介绍急性脊髓炎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4.重点讲解急性脊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急性脊髓炎的治疗脊髓压迫症【目的要求】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主要在急性脊髓炎鉴别诊断中讲解)【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脊髓压迫症的概念2.一般介绍脊髓压迫症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脊髓压迫症的治疗第八章脑血管病【目的要求】一、掌握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脑血管疾病的概念。
2.详细讲解脑的血液供应。
3.详细讲解主要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4.重点讲解脑部主要血管供血区和闭塞后临床特点。
5.重点讲解四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目的要求】一、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二、了解毒性脑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概念2.一般介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第十章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目的要求】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多发性硬化的概念2.一般介绍多发性硬化性的病因与病理3.重点讲解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详细讲解多发性硬化的治疗第十一章运动障碍疾病(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目的要求】掌握震颤麻痹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治疗的中枢性副反应。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震颤麻痹的概念2.详细讲解震颤麻痹的病因和发病原理3.重点讲解震颤麻痹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震颤麻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重点讲解震颤麻痹的治疗第十二章癫痫【目的要求】一、了解癫痫的病因、分类与发作原理。
二、熟悉癫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三、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癫痫的概念2.详细讲解癫痫的病因和发病原理3.详细讲解癫痫的临床表现4.重点讲解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重点讲解癫痫的治疗第十三章头痛偏头痛【目的要求】一、熟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二、掌握偏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偏头痛的概念2.详细讲解偏头痛的病因和发病原理3.重点讲解偏头痛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重点讲解偏头痛的治疗第十四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略)第十五章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略)第十六章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略)第十七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与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目的要求】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重症肌无力的概念2.详细讲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和发病原理3.重点讲解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重点讲解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周期性瘫痪【目的要求】掌握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周期性瘫痪的概念2.详细讲解周期性瘫痪的病因和发病原理3.重点讲解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周期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重点讲解周期性瘫痪的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目的要求】掌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了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概念2.一般介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和发病原理3.重点讲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4.详细讲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第十八章副肿瘤综合征(略)第十九章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略)第二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的抑郁表现(略)参考教材及书目1.《神经病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七年制规划教材)杨启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神经病学》新世纪课程教材(第5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神经病学》高等院校医学教材吕传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病学教研室《精神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精神病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分与学时:16学时(理论课10学时,见习课6学时),1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种精神和行为异常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与其它各临床学科均有着广泛的联系。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各科医生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日益显得重要,因此精神病学教学是整个临床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参加本学科的学习,医学生应能充分认识学习精神病学的重要意义,了解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区分原则;熟悉精神疾病病史采集与精神检查技术;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特征与临床意义,掌握临床常见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处理;掌握各类精神药物的适应症以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熟悉常见副反应与处理。
此外,在精神病学的教学活动中,各任课教师应始终注意培养学生重视心身整体观点,关注精神卫生,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把现代精神病学的理论观点与技能灵活运用于自己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教学大纲的所列理论课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是全部在课堂上讲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学,也可由学生自学。
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级,第一级为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并能口述自由表达,还能应用这些理论解释有关生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后续课程;第三级为了解内容,学生对此内容应有一初步印象;第二级为熟悉内容,介于掌握与了解内容之间。
临床见习应侧重注意培养学生本学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视野,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学会精神疾病病史采集, 掌握临床晤谈的基本方法和病例分析技巧,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原则。
学时安排授课内容学时分配绪论、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2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2精神障碍的治疗学 2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器质性精神障碍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心境障碍 2神经症 2见习 6[考核方法]笔试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现代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概念、任务和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