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112021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先修课程: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诊断学适用专业:临床医学5年制教材、教学参考书:1、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弟主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Clinical Neurology, 9th edition, 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由于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且其他系统和器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支持协调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结构改变。
因此神经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高速发展,临床神经病学的知识体系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和基本技能(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毕业后能胜任一般医疗和预防工作中所涉及的神经系统疾患及有关问题的处理,为今后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2)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及脑脊液循环。
(3)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与方法。
(4) 掌握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基本技能:(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2) 熟悉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3) 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CT、MRI 、DSA、EEG、EMG等。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人类神经系统具有极复杂精细的结构与功能,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神经网络。
神经系统感受内外环境传递的信息,使机体作出适当的反应,调节机体的运动、感觉功能及自主神经活动,并参与人类的意识、学习、记忆和综合等高级神经活动。
神经系统构成人体极复杂生物学机器的调控中心。
神经病学(neurology)作为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等。
各种疾病通常有独特的病理变化、神经(或肌肉)系统特定的好发部位和发病规律等,这正是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基础。
随着近20年来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新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技术的应用与日俱增,许多无创性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极大的便利,临床神经病学得益颇多。
例如,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神经电生理的发展提供了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电图(EEG)、肌电图(EMG)和经颅多普勒(TCD) 等,同位素技术发展有了单光了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正电了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局部脑血流量测定(rCBF)等,以及神经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等电聚焦技术检测脑脊液寡克隆带、脑脊液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检测等。
应该强调的是,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许多神经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和多发性硬化等必需的常规检查。
基因诊断技术也正在发展中,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突变检测、基因连锁分析和mRNA检测等。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神经病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神经病学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神经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和概念1. 神经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神经病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研究对象: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和体征2.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1. 中风(脑卒中)- 定义和病因- 分类和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原则2. 癫痫(epilepsy)- 定义和发病机制- 分类和临床特征- 诊断和治疗方法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定义和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和诊断-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4.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诊断- 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五、其他重要内容1. 神经影像学- 神经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技术- 神经影像学在神经病学诊断中的应用2. 神经病理学- 神经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神经病理学在神经病学研究中的作用3.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预防措施-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方法和支持措施六、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与资源- 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实验室训练、临床观察等2. 学生评估方式- 学术考试- 实践操作评估- 个人/小组项目报告七、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 《神经病学概论》- 《神经病学临床案例研究》2. 参考资料:- 国内外相关期刊论文- 最新的神经病学研究报告八、结语神经病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有效诊断和治疗神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神经病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神经病学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其未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背景介绍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涉及到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是指在医学院和医学相关专业中开设的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用于规划和指导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 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3. 提高学生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系统生理学-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 神经传导的生理过程。
3. 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炎、神经肌肉疾病等;- 代谢性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等。
4. 神经系统检查与诊断- 临床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病史采集、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5.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抗癫痫药、镇痛药、抗帕金森药等;- 物理治疗:理疗、康复训练等;- 手术治疗:脑外科手术、神经内科手术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2.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医院神经病学科进行实地观摩和实习;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学习活动。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2.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互动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教学评估1. 学生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对神经病学教学的反馈意见;2. 教师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
七、结语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神经病学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神经病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的优秀医学人才。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病变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神经病学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神经病学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基础,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病理机制,了解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掌握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包括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
4、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5、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基础: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的信号传导和突触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2、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和病理机制:包括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脑炎等疾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3、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包括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检查方法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5、临床病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示教等方式,传授学生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神经病学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
3、临床实习:通过临床实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的临床实践和治疗原则。
4、病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习和作业:通过学生的自习和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神经病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考核方式1、理论考试:通过笔试等方式,考核学生对神经病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前言神经病学作为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系统地阐述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适当介绍神经病学新进展,使学生对神经病学的进展有所了解。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理论联系实践多种教学形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难点讲透。
应区分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
应多提供病种供学生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尽可能地横向比较和鉴别诊断,使同学掌握神经病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教学大纲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并不是都在课堂内讲授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也可由学生自学。
总课时29 学时, 理论课21 学时,见习8 学时。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见习安排第一章绪论[预习内容]1. 神经病学概述2. 神经病学研究的内容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目的要求]1. 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熟悉临床神经病学的基础,临床特点及在各学科中的地位。
3. 掌握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神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
2. 重点说解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临床特征与诊断特点。
3. 介绍临床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状[ 预习内容]1.神经系统解剖[目的要求]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原则。
2. 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3. 了解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教学内容]一、讲授内容1.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鉴别诊断、脑死亡的概念。
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症2. 失语: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的临床类型及表现。
3. 重点讲授视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面肌瘫痪、听觉障碍和眩晕、延髓麻痹等临床表现。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第一篇: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2.熟悉如何学好神经病学。
讲授内容1.一般介绍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一般介绍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重点讲解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内囊、脊髓、大脑半球、视神经的解剖特点。
2.熟悉运动系统、感觉系统传导通路。
3.了解神经、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
讲授内容1.重点讲授内囊、脊髓、大脑半球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
2.详细讲解运动、感觉、视觉传导通路。
3.一般介绍脑与脊髓的血管、脑神经、周围神经和肌肉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类型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2.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3.掌握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
4.掌握感觉障碍、瘫痪的各种类型临床表现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5.掌握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
6.熟悉失用症和失语症的临床表现。
7.了解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重点讲解失语、失用、失认症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脑死亡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4.重点讲解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5.详细讲解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类型的诊断原则。
6.详细讲解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7.一般介绍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常规体检方法。
2.重点掌握肌力检查及六级记录法。
3.熟悉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现病史应询问的主要症状。
4.了解昏迷病人、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体检法。
讲授内容1.详细讲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方法。
2.一般介绍现病史的采集。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第一讲神经病学总论神经病学概述目的要求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熟悉如何学好神经病学。
讲授内容1、重点讲解神经病学的目标、特性和实践。
2、自学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作为一般了解)3、自学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作为一般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类型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掌握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掌握感觉障碍、各种类型瘫痪的临床表现以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2、熟悉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
3、了解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讲授内容1、重点讲解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重点讲解各种失语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4、详细讲解感觉障碍的病损表现和定位诊断。
5、自学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要求熟悉)6、自学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作为一般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2、掌握脑脊液(CSF)常规、生化检查的临床意义。
3、熟悉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范围。
讲授内容1、重点讲解腰椎穿刺术与脑脊液检查。
2、自学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及血管超声检查。
(要求掌握)3、自学神经系统主要辅助检查的选择原则。
(要求掌握)4、自学放射性核素、脑活检、神经活检、肌肉活检以及基因诊断。
(作为一般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程序。
2、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原则。
3、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类型。
讲授内容1、重点讲解诊疗程序,包括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2、自学临床思维方法。
(要求熟悉)第三讲脑血管疾病目的要求掌握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各种脑血管病的分类;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涉及神经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方面。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确保学生获取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他们在日后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和治疗神经疾病的能力。
二、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1. 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了解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培养分析和解决临床神经病例的能力。
5. 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A. 神经解剖学1.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脊髓、脑干。
2. 末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3.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和变异。
B. 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
3. 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
4. 神经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C. 神经病理学1.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神经病理的分类和鉴别诊断。
3.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D. 神经诊断学1. 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2. 神经影像学的应用和解读。
3. 功能性检查和神经生理学测试。
E. 神经药理学1. 神经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2. 常用神经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F. 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2. 常见神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 神经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G. 神经病学研究与前沿1. 神经病学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2. 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室实训和临床实习等方式,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五、考核方式1.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 实验和实践操作:检验学生在实验室和临床实习中的技能和应用能力。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1~3章)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1~3章)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鉴别诊断。
2.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
3.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分类。
4.眩晕与听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5.晕厥与痫性发作的分类、临床特点。
6.感觉障碍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7.瘫痪的分类特点、定位。
8.不自主运动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9.共济失调的分类、临床特点。
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鉴别诊断。
2.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
3.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分类。
4.眩晕与听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5.晕厥与痫性发作的分类、临床特点。
6.感觉障碍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7.瘫痪的分类特点、定位。
8.不自主运动的有关解剖、生理、临床分类及表现。
9.共济失调的分类、临床特点。
第三章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采集和临床常规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2.掌握昏迷患者的检查方法,明确其病因。
3.了解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病史采集1.史采集的步骤,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现病史:采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如头痛、抽搐、瘫痪、感觉障碍、视力障碍等。
3.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的收集、询问。
第二节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脑膜刺激征、头颈部、躯干四肢的检查。
2.脑神经检查:12对脑神经的检查。
3.运动系统检查:肌营养、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步态。
4.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5.反射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
6.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一般观察、内脏括约肌、自主神经反射。
第三节昏迷患者的检查1.一般检查:T、P、R、BP、气味、皮肤粘膜。
2.神经系统检查:瞳孔变化、眼球位置、眼底、肢体瘫痪、姿势反射、脑膜刺激症、脑神经及脑干功能。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病学定义。
2.了解神经病学的目标、特性、实践和发展。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第一节意识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意识障碍定义;嗜睡、昏睡、昏迷、急性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概念。
2.熟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介绍意识障碍定义及解剖基础。
2.嗜睡、昏睡、昏迷、急性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概念。
3.意识障碍的分级及及鉴别要点。
4.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5.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目的要求]1.掌握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定义。
2.熟悉失语症分类及特点;失用症类型及表现;失认症类型及表现。
[教学内容]1.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定义。
2.临床常见失语症的特点。
3.失用症类型及表现。
4.失认症类型及表现。
第四节痫性发作和晕厥[目的要求]1.掌握晕厥定义、临床表现;痫性发作的定义。
2.熟悉晕厥分类;晕厥与痫性发作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1.晕厥的定义及临床分类。
2.结合临床实例介绍晕厥的临床表现。
3.痫性发作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4.痫性发作与晕厥如何鉴别。
第五节眩晕[目的要求]1.掌握眩晕的定义。
2.熟悉眩晕的分类及特点;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教学内容]1.眩晕的定义。
2.眩晕的分类及特点。
3.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第十节瘫痪[目的要求]1.掌握瘫痪的定义;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定义和鉴别。
[教学内容]1.瘫痪的定义。
2.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的表现。
3.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如何鉴别。
第十三节共济失调[目的要求]1.掌握共济失调的定义。
2.熟悉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表现(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及前庭性共济失调)。
[教学内容]1.共济失调的定义。
2.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表现。
第十四节步态异常[目的要求]1.掌握步态异常的分类;异常步态的临床特征。
[教学内容]1.步态异常的分类。
2.步态异常的临床特征。
第十五节不自主运动[目的要求]1.掌握震颤的分类和特点,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的表现。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学时:45 专业:临床医学临床神经病学总论和定位诊断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尤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较为复杂,本课程旨在以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为基础,结合神经系统检查法,讲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所授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掌握,重点是掌握原则和方法,能灵活应用。
1、了解三大传导束在中枢定位中的意义。
2、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3、特殊传导经路(视觉通路及双眼水平协同运动控制通路)在定位中的意义。
4、通过常见的脑干综合病征了解脑干疾病定位的原则。
5、脊髓损害的定位,掌握脊髓半切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重点是中枢各传导经路的走行及其在定位中的意义。
至于诸多综合病征,尤其脑干综合病征,因涉及解剖结构较多,记忆较为困难,因此除讲课中重点提出的以为,其余仅为加深理解之用。
1、临床神经病学总论。
(1学时)2、中枢三大传导束(锥体束、浅感觉及深感觉传导束)及不同水平损害的表现。
(1.5学时)3、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附中枢性面舌瘫,真性和假性球麻痹)。
(1.5学时)4、特殊传导经路:(2学时)A视觉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应通路及视通路各部位损害之视野缺损。
B双眼水平协同运动控制通路。
5、脑干综合病征:(3学时)A中脑病变综合征:顶盖部,背侧部,腹侧部。
B桥脑病变综合征:外侧部,内侧部,被盖部,基底部。
C延脑病变综合征:背外侧部,腹内侧部,背侧部。
D内侧纵束综合征及一个半综合征。
6、脊髓损害的定位:(2学时)A脊髓半切综合征。
B脊髓内主要传导束纤维的分层排列。
C髓内、外损害的鉴别。
D脊髓节段与脊椎的对应关系。
E脊髓髓内结构的选择性损害。
四、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课上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边绘图边讲解的方法进行,并穿插较多实例讲述,以便于理解、课上掌握、加深印象。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前期相关课程主要是神经解剖学和物理诊断学中的神经系统检查法。
神经病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时/学分:36/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神经病学Neurology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课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神经系统及内科系统体格检查的方法;熟悉神经科腰穿操作方法;了解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相关的辅助检查方法及意义;具备接诊病人、采集病史、书写合格病历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本课程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结合CAI、PBL、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交流技能、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技巧。
四、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本课程理论教学以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试题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占50-60%、临床病例题占20-30%、腰穿操作占10%分值。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吴江主编、贾建平和崔丽英副主编的《神经病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1. 贾建平主编的第6版《神经病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Seventh Edition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一、掌握学习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掌握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原则及方法。
二、熟悉临床神经病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地位。
三、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教学时数】1学时【基本内容】一、简述神经病学发展历史、现状及新进展概况;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介绍临床神经病学与其他基础学科的关系以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明确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通过运用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方法,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第二章总论【基本要求】: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
二、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选用教材:吕传真主编《神经病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及预防原则,熟悉各种先进的检查方法,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为今后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因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具有调节作用,而其他系统和器官病变也可产生神经系统功能和器质性的改变。
所以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①《实用神经病学》,第三版,史玉泉,周孝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②《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③《MERRITT神经病学》,第十版[译],郭玉璞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核(笔试)和技能考核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第一次:神经系统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 3学时第二次:脑血管疾病 3学时第三次:脊髓疾病 3学时第四次:周围神经病或其他疾病 3学时第一章神经病学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神经病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神经病学的重点要求内容:掌握什么、学习什么、了解什么。
(二)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其与其他临床各学科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学习神经病学的要求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10040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学分:2.5学分总学时数: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1.主编:贾建平,《神经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
参考教材:1.主编: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6。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而《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神经病学教学和临床见习及实习,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中突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各种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CBL教学,并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较扎实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最终能独立防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促进相关临床学科的学习。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3)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2.基本技能(1)熟悉十二对颅神经的检查方法。
(2)熟悉各种反射:包括浅、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的检查方法。
(3)熟悉肌力、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三、课时安排总学时45节(30/15),理论与实践比例为 1:0.5注:CBL教学可安排在见习学时中。
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占70%,见习和平时成绩占30%。
见习和平时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实验报告、见习报告、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考试后标准答案讲解等)、学生到课统计(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均要考勤)等。
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病学定义。
2.了解神经病学的目标、特性、实践和发展。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神经病学定义。
2.神经病学的目标。
3.神经病学的特性。
4.神经病学的实践。
5.神经病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第一节中枢神经[目的要求]1.掌握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断联休克症状的定义。
2.掌握大脑半球及脊髓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3.熟悉内囊、脑干、小脑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4.了解基底神经节、间脑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断联休克症状的定义。
2.大脑半球及脊髓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3.内囊、脑干、小脑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4.基底神经节、间脑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三节脑和脊髓的血管及脑神经[目的要求]1.掌握脑的血管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熟悉脊髓的血管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熟悉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脑的血管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2.脊髓的血管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六节运动系统[目的要求]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掌握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熟悉锥体外系统、小脑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4.了解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锥体外系统、小脑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4.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七节感觉系统[目的要求]1.掌握感觉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的定义。
3.熟悉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
4.了解脑干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
5.了解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及节段性感觉支配。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感觉的定义及分类。
2.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的定义。
3.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
4.脑干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
5.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及节段性感觉支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第一节意识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意识障碍定义;嗜睡、昏睡、昏迷、急性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概念。
2.熟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讲授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1.介绍意识障碍定义及解剖基础。
2.嗜睡、昏睡、昏迷、急性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概念。
3.意识障碍的分级及及鉴别要点。
4.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5.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目的要求]1.掌握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定义。
2.熟悉失语症分类及特点;失用症类型及表现;失认症类型及表现。
[讲授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1.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定义。
2.临床常见失语症的特点。
3.失用症类型及表现。
4.失认症类型及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四节痫性发作和晕厥[目的要求]1.掌握晕厥定义、临床表现;痫性发作的定义。
2.熟悉晕厥分类;晕厥与痫性发作的鉴别要点。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晕厥的定义及临床分类。
2.结合临床实例介绍晕厥的临床表现。
3.痫性发作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4.痫性发作与晕厥如何鉴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五节眩晕[目的要求]1.掌握眩晕的定义。
2.熟悉眩晕的分类及特点;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眩晕的定义。
2.眩晕的分类及特点。
3.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节瘫痪[目的要求]1.掌握瘫痪的定义;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定义和鉴别。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瘫痪的定义。
2.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的表现。
3.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如何鉴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三节共济失调[目的要求]1.掌握共济失调的定义。
2.熟悉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表现(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及前庭性共济失调)。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共济失调的定义。
2.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四节步态异常[目的要求]1.掌握步态异常的分类;异常步态的临床特征。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步态异常的分类。
2.步态异常的临床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五节不自主运动[目的要求]1.掌握震颤的分类和特点,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的表现。
2.熟悉扭转痉挛、偏身投掷及抽动征的表现。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震颤的分类和特点。
2.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偏身投掷及抽动征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六节尿便障碍[目的要求]1.熟悉排尿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排尿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排便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一般检查方法;意识障碍检查;精神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方法;反射检查方法;脑膜刺激征检查方法。
2.熟悉感觉系统检查方法;脑神经检查方法。
3.了解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
[讲授课时]2学时[教学内容]1.病史的采集,突现现病史。
2.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询问。
3.一般检查方法。
4.意识障碍检查。
5.精神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检查。
6.运动系统检查方法,肌张力、肌力、六级肌力记录法及轻瘫病人的检查方法。
7.神经系统反射检查方法。
8.脑膜刺激征检查的方法。
9.感觉系统检查方法。
10.脑神经检查方法:十二对颅神经的检查方法。
11.介绍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问诊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第一、二节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及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DSA的定义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2.掌握CT、MRI的定义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
3.熟悉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4.熟悉X线平片在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5.熟悉CT、MRI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扫描技术。
6.了解CTA、MRA、DWI在临床上的应用。
[讲授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1.DSA的定义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2.CT、MRI的定义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3.X线平片在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4.CT、MRI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扫描技术。
5.CTA、MRA、DWI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三、四节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脑电图的定义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2.熟悉正常脑电图和常见异常脑电图的表现。
3.熟悉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特点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讲授课时]0.5学时[教学内容]1.脑电图的定义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2.正常脑电图和常见异常脑电图的表现。
3.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特点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程序;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正确的临床思维步骤。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讲授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程序。
2.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
3.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4.临床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七章头痛[目的要求]1.掌握偏头痛定义、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讲授课时]1.5学时[教学内容]1.偏头痛的定义。
2.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4.偏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
5.偏头痛的治疗:治疗目的和药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