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复习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世界 复习
要点考点聚焦
本章涉及的考点有: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合适 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速度和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直线运动.从中考命 题看, 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取、运动的相对性、 速度概念的理解、速度单位换算、匀速 直线运动的理解和 平均速度的计算常以填空、选择题型出现.平均速度的测量 可能会以填空 或实验题型出现.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 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和建立运动图景来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一木块 B 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 就使用方法而言,B 尺不正确。使用方法正 3.0 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 cm。
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C ) A.20m/s
7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60m路程的速
度为4m/s,后一半60m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 中的平均速度是 ( B )
A.4米/秒
B.4.8米/秒
C.5米/秒
D.6米/秒
8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C )
503.0mm 1. 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 1cm (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28cm 0.4cm 准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 1mm (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503mm 准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是 0.0mm 。 17.25cm 2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 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
) B.误差就是测量
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
甲______cm;乙______cm;丙______cm 1.2 1.40 1.70
3. 速度 ⑴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⑵
s v= t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①实验原理是_____;
图4-2-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 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⑴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 条) 信息一: 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 信息二: 骑车者比跑步者速度大。
图18
4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 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 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C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5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
图5
2. 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s)。它们的 换算关系是:1h = 60 min = 3600 s。
(2)实验室里,常用 秒表 测量时间,而生活中常用的时
间测量工具是: 停表 。
3 误差和错误: 误差 不可以避免,而 错误 是可以避 免的。常用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方法减小误差.
方法小结
参照物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它的 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需要 和方便而定.匀速直线运 动是一种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在数 s 值上等 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公式为v= ,公式的 t v 与s、t无关,不能理解成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匀速直线 运动特点是在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但不能根据特 点去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应根据定 义去判断. 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 度,应该用总路程除 以总时间,而不能盲目地求速度的平均 值,因为平均速度一般不等于各段时间或路程中速度 的平均 值.解决运动中问题时,首先确定参照物,根据物体运动情况 建立 运动图景(即运动线路图),找出等量关系也是 解决物理 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例 正确的是 (C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s 由匀速度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可知,以下说法中
例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之 比为2∶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4 ,则甲、乙两物体运 动速度之比为(B ) A. 8∶9 B. 9∶8 C. 2∶9 D. 9∶2
例 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 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 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 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 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刻度尺没有放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 动与静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 动 的 世 界
长度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时间测量 测量
常用测量方法 测量误差
比较快慢的方法
快与慢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直线运动
探究报告

运动:
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 简称 。
1、小李每天早上步行上学的速度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B ) A、1.2km/s B、1.2m/s C、12m/s D、1.2cm/s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 可能是静止的。 3 毛主席诗词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所指的参照 物是 ( A ) A. 太阳 B. 地球 C. 天上的云彩 D. 月亮
②使用: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放正: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
重合,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
能“悬空”。 正视: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 垂直 ,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 组成;数值
位,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结果由 数值和单位 包括 准确值和估计值 。
一个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这时 有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向东疾驶而过, 对骑自行车的人的运动情况有三种不 同的说法:说他是静止的;说他是向 东运动的;说他是向西运动的。这三 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向东运动的; 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向西运动的;
• 【例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公 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 ,该同学选择的 参照物是( D ) • A.树木 B.地面 • C.天空中的云 D.该同学乘坐的汽车
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
百度文库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米(m) 。与其它单位
的换算关系是:1m= 10-3 km 1m= 10 dm=102 cm = 103 mm= 106 μm= 109 nm 。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常用的还有游标卡 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做到三看,一看刻度尺的 零刻度 是否磨损, 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二看刻度尺 的 测量范围(即量程) 。三看刻度尺的 分度值 。
(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
一个事先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 参照物 )而言的。 2. 参照物及其选择:
(1)没有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择是 任意 的。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时,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会不同。
(3)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时候,通常就选地面或在地 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 参照物 。
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
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C )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 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
75次左右。
C.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
D.中学生质量约50kg。
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
6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s 计算公式: V=- t

⑶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m / s ,常用的还有
km/h等。1m/s=
3.6
km/h。
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请借助如图所示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 图表明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图表明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短的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 长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时, 那么它在第15 s时的速度为( C ) A. 0.5 m/s B. 0.75 m/s C. 1.5 m/s D.无法确定
(4)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快慢程度可以用_______ 来衡量,平均速度通常 是指在某段时间或路程内的大致 粗略的速度,它的计 算公式也是v=s/t 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s/t来计算,
1 2
vv 切勿利用V= 2
来计算。
•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 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13.3 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D)
A.物理课本的厚度
C.黑板的长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3 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 27.4mm 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
C
A.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分米刻度尺
4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C.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在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但不能根据特点去判断物 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应根据定 义去判断
②在实验中除了图4-2-3所示的实验器材,还缺少_____; 刻度尺 ③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秒表分别表示小 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 秒表每格为1s), 测出s1=160 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 度v1= ___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0.32 s3 v3=___ 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__段路程运动 0.4 平均速度最大 快,原因是___________.(小车长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