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形态结构

合集下载

1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1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细胞中的微梁系统
(三)细胞基质
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介质 为各类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原料
1 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分工,同时 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试举例说明。
2 许多生物学家认为,细胞内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的、相 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这个膜系统 称为细胞的内膜系统。如何理解具有内膜系统是生物 进化的表现?
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 4)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
细胞学说的意义
1、从细胞角度把整个有机体统一起来了; 2、证明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起源的; 3、证明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打击了唯
心论和神创论。
1.人类发现细胞并不断深化对其结构、功能的理解, 这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细胞的发现有何意义? 3.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单独存在时,不能进行
任何形式的代谢,只是寄生于宿主的细胞内后,才 具有生命特征,能进行代谢和繁殖。这是什么原因?
2.1.2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植物细胞的形状
形状多种多样 球状体:一些游离状态细胞 多面体:主要分布在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纺锤形:茎形成层细胞 长柱状、管状:导管分子,筛管分子 波浪状:小麦叶肉细胞 梭形:纤维
吸引昆虫等
体、造油体等)
(2)线粒体结构及其功能
双层膜结构,内膜形成嵴,内膜及嵴上有基粒,含有 DNA和RNA,核糖体,能半自主复制。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含有细胞呼吸 所需的各种酶和电子传递载体。细胞呼吸作用中的 电子传递过程发生在内膜的表面,而ATP合成发生在 基粒中。因此,线粒体经常被比喻为细胞中的“动 力工厂”。
大纤丝 纤维素的网络结构中交联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

动物微生物2.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动物微生物2.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项目二细菌任务一细菌的形态结构一、细菌的形态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方式细菌细胞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图1-1),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其中以杆状最为常见,球状次之,螺旋状较为少见。

仅有少数细菌或一些细菌在培养不正常时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星形等。

图1-1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左为模式图,右为照片)1. 球菌球菌单独存在时,细胞呈球形或近球形。

根据其繁殖时细胞分裂面的方向不同,以及分裂后菌体之间相互粘连的松紧程度和组合状态,可形成若干不同的排列方式(图1-2)。

A B C DE F图1-2 球菌的形态及排列方式(A.单球菌; B.双球菌; C.四联球菌; D.八叠球菌; E.链球菌; F 葡萄球菌)(1)单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子细胞分散而独立存在,如尿素微球菌。

(2)双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子细胞成双排列,如褐色固氮菌。

(3)四联球菌细胞按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分裂,子细胞呈田字形排列,如四联微球菌。

(4)八叠球菌细胞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分裂,子细胞呈立方体排列,如尿素八叠球菌。

(5)链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子细胞成链状排列,如溶血链球菌。

(6)葡萄球菌细胞分裂无定向,子细胞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细胞的形态与排列方式在细菌的分类鉴定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某种细菌的细胞不一定全部都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存在,只是特征性的排列方式占优势。

2. 杆菌杆菌细胞呈杆状或圆柱状,形态多样。

不同杆菌其长短、粗细差别较大,有短杆或球杆状(长宽非常接近),如甲烷短杆菌属;有长杆或棒杆状(长宽相差较大),如枯草芽孢杆菌。

不同杆菌的端部形态各异,有的两端钝圆,如腊状芽孢杆菌;有的两端平截,如炭疽芽孢杆菌;有的两端稍尖,如梭菌属;有的一端分支,呈“丫”或叉状,如双歧杆菌属,有的一端有一柄,如柄细菌属。

也有的杆菌稍弯曲而呈月亮状或弧状,如脱硫弧菌属。

杆菌的细胞排列方式有“八”字状、栅状、链状等多种(图1-3)。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生物形态结构分类

生物形态结构分类

生物形态结构分类一、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1.根茎叶植物是由根、茎、叶三部分组成的。

根主要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则起着支撑植物体的作用,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根、茎、叶是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2.花果种子花果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也是植物形态结构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的植物花果种子的形态特征各异,可以通过对花、果、种子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将植物进行分类。

二、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1.对称性动物的形态结构可以根据其对称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对称性包括:辐射对称、双面对称和不对称。

辐射对称是指动物体对称轴相对于体的中心轴呈辐射状排列;双面对称是指动物体可以沿着中心轴对称地分为左右两侧;不对称是指动物体无法沿着中心轴对称。

2.外骨骼和内骨骼动物的骨骼结构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些动物具有外骨骼,如昆虫的外壳,它可以保护动物的身体,但也限制了动物的生长。

而哺乳动物则具有内骨骼,它可以提供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

3.体节和不具体节一些动物具有明显的体节,如节肢动物的体节明确可见。

而其他一些动物则没有明显的体节,如脊椎动物的身体结构相对较为连续。

4.体表结构动物的体表结构也是其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

例如,鱼类具有鳞片覆盖在身体表面,爬行动物具有角质鳞片或甲壳,鸟类具有羽毛等。

总结起来,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是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划分的。

在植物中,根茎叶、花果种子是主要的分类依据;在动物中,对称性、骨骼结构、体节和体表结构都是常见的分类特征。

通过对生物形态结构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不同生物的特点和生态习性,为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1 细菌的形态 结构

1 细菌的形态 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 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 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诊断、 防治措施等的一门科学,为控制和消灭 传染性疾病及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提供 理论依据。
二、微生物学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代表生物 病毒
种(species)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 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 组成一个菌属;对于不同来源的同一菌 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strain)。
动物界 植物界 有细胞结构 单细胞藻类 真核生物域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细菌域:24门
生物 原核生物界 古生菌域:2门 真病毒 无细胞结构 病毒界 亚病毒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 2004年,第2版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结晶紫 碘液
95%乙醇
稀释复红
涂片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2.结果:
革兰阳性(G+)菌呈蓝紫色 革兰阴性(G-)菌呈红色 3.原理: (1)等电点: G+菌pI 2~3,G-菌pI 4~5 (2)细胞壁结构:肽聚糖、脂类等 4.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 (1)对细菌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2)指导临床选择药物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项目 染色性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紫色 红色
细胞壁的关系 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抗原性
毒性 对青霉素 的作用
主要为 磷壁酸 无内毒素
有效
主要为 外膜 有内毒素
无效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 培养条件、制片方法、染色方法及使 用显微镜型号的不同,细菌大小也有 差异。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 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单,仅有三种 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 某些其它形态
• 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 旋状菌。
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的一些特殊形态
1、球菌(coccus)
• 多数球菌呈正球形,有的呈肾形、豆 形等。按其分裂方向及分裂后的排列 情况,又可分为:
丹毒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Gram stain of Gram - E. coli cells
乳酸杆菌lactobacilli
大肠杆菌 E. coli (0157:H7
志贺氏痢疾杆菌 (x 22,400)
杆菌的分裂图
细菌细胞的裂殖
↑ 示正在分裂, ↑↑ 示已经分裂。
3、螺旋状菌(spirillum)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
Animal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细菌(bacterium)——是一种具有细胞壁 的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单细胞微生物,其个 体微小、形态简单,具有DNA和RNA,主 要靠二裂法繁殖,并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 长繁殖。 广义的细菌除细菌外,还包括立克次体、 衣原体、霉形体、螺旋体及放线菌等。
少数杆菌分裂后呈铰链样粘连,形成栅栏 状样、V、Y、L字样等特殊的排列如马棒 状杆菌。
鼻疽杆菌
细直、微弯两端钝园的G-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形态
炭疽杆菌

第一章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构造

第一章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构造
贝类形态构造 1—4
(四)瓣鳃纲
2、瓣鳃纲分类 分为三目 (1)列齿目:铰合齿多排成1或2列, 闭壳肌2个,相似。如泥蚶、魁蚶、毛蚶。 (2)异柱目:前闭壳肌小或消失, 铰合齿退化,鳃丝间由纤毛或结缔组织 联系。如贻贝、牡蛎、扇贝、珍珠贝。 (3)真瓣鳃目:铰合齿少或无,闭 壳肌2个,大小相近,鳃丝间以血管相连, 有水管。如文蛤、蛤仔、竹蛏。
贝类形态构造 1—1
(二)、多板纲
身上生有8块板状的贝壳,故称“多板 类”。生活在盐度较高海区,分布广,草食性, 全世界约有600种,如石鳖。
体呈椭圆形,左右对称,口及肛门 位于身体的前后端。
有8块板状贝壳,贝壳不能覆盖整 个背面,在贝壳与外套膜边缘之间裸露 的部分,叫做“环带”。环带的表面有 角质层或生有石灰质的鳞片、骨针或角 质毛等。足肥大。鳃位于足部周围的外 套沟中。

上叫“母性决定”。
贝类形态构造 1—21
(四)腹足纲贝壳
2、腹足纲贝壳各部分名称 整个贝壳可分 螺旋部:是动物内脏盘曲之处,一般分为许多层。 体螺层:是贝壳最后一层,容纳动物头部和足部。 体螺层与螺旋部的大小比例因种而异,有的螺旋部极小, 体螺层极大,例如鲍和宝贝科贝类,有的螺旋部很高,体螺层 很小,例如笋螺和锥螺。 壳顶螺旋部的顶端,是动物最早的胚壳,常被腐蚀磨损. 贝壳每旋转1周称为1个螺层。两螺层间的界线为缝合线. 螺层数目=缝合线的数目+1。 螺层上常有各种花纹、刺和突起。如棘、肋、疣状突等.
例外:有些瓣鳃类如贻贝、牡蛎等,贝壳较尖的一端为 壳顶,它的口接近这个部位,故又把壳顶称为“前端”,相对 的一端称“后端”,前端至后端最大的距离为壳长。靠近鳃的 一方称“腹面”,相对的一方称“背面”,背腹最大的距离为 壳高,左、右两壳间最大的距离为壳宽。

1-1a昆虫的身体构造及其功能

1-1a昆虫的身体构造及其功能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脉序是鉴别各类昆虫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昆 虫,翅脉多少和分布形式变化很大,为了便于比 较研究,人们对现代昆虫和古代昆虫化石的翅脉 加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为模式脉序,作为鉴别 和描述昆虫脉序的标准。 • 标准脉序和纵横脉都有一定的名称和缩写代号。 • 纵脉用英文大写,横脉用英文小写。
(2)头部有口 器和一对触角、 一对复眼,通常 还有2~3个单眼;
•(3)胸部由三个体 节组成,有三对分节 的足,大部分种类有 两对翅;
(5)身体外层具坚韧的 “外骨骼” (6)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经历一系列内部器官及 外部形态的变化,才能转 化成成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2、胸足的构造及类型 • (1)胸足的构造 • 昆虫的胸足着生于侧板与腹板之间,一般由6 节组成,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 跗节和前跗节 。各节间由膜相连接,是各节 活动的部位。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 胸足的类型
• 胸足的功能是运动,因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 特化为许多类型,各具不同形态和功能。
3. 体小;
4. 取食器官的分化;
5. 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 适应力强。
蜻 蜓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项
昆虫的外部形态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 昆虫纲的特征
• 昆虫纲成虫的共同形态特征: •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4)腹部一般由
9~11节组成,末端 有外生殖器,有的 还有一对尾须;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动物:250万种,昆虫150万种) • 昆虫—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淀粉颗粒形态及结构

淀粉颗粒形态及结构

淀粉颗粒形态及结构之宇文皓月创作1.1 淀粉颗粒的形态结构淀粉是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分歧植物来源的淀粉,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见表1-1)。

小麦有两种分歧形状和大小的淀粉颗粒:扁豆形的大颗粒,直径15~35um称为A淀粉;呈球形的小颗粒,直径2~10um,称为B淀粉,经研究这两种淀粉的化学组成相同。

小麦淀粉扫描电镜图见图1-1和1-2,其他淀粉的形态如下表表1-11.2 淀粉颗粒的晶体结构淀粉粒由直链淀粉分子(Am)和支链淀粉分子(Ap)组成,但所有淀粉粒的共性是具有结晶性,用X射线衍射法证明淀粉粒具有一定形态的晶体构造,用X--射线衍射法和重氢置换法,可测得各种淀粉粒都有一定的结晶化度,见表1-2表1-2X--射线衍射是物质分析鉴定,尤其是研究分析鉴定固体物质的最有效普遍的方法,X--射线的波长正好与物质微观结构中原子、离子间的距离(一般为1~10埃)相当,所以它能被晶体衍射。

借助晶体物质的衍射图是迄今为止最有效能直接观察到物质微观结构的实验手段。

完整淀粉颗粒具有三种类型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别称为A、B、C形:大多谷物淀粉和支链淀粉呈现A形,高直链淀粉谷物和马铃薯、块茎类淀粉和老化淀粉呈现B形,豆类淀粉和块根类多为C形:C形是A形和B形的混合物。

直链淀粉包和化合物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呈现V形,在天然淀粉中不存在,仅在淀粉糊化后,与类脂物及有关化合物形成复合物后发生的。

A、B、V形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1-3 1.3 淀粉颗粒的轮纹和偏光十字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看到概况有轮纹结构,像树木年轮,各轮纹层围绕的一点叫“粒心”,又叫“脐”。

根据粒心数目和轮纹情况,淀粉粒可分为: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会出现黑色的十字,将颗粒分成四个白色区域,称为偏光十字。

这是由于淀粉颗粒的有序结构发生的双折射现象。

当淀粉粒充分膨胀、压碎或受热干燥时,晶体结构即行消失,淀粉化学特性2.1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淀粉是由α-D-葡萄糖组成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有直链状和支叉状两种分子,分别称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生态学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理解植物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于其生境特征。

掌握从植物外部形态及生长,生境特点上鉴别植物耐荫性的方法。

2、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适应的意义。

初步判定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3、使学生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二、实验原理: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和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根据植物与其生境中水分的的关系,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包括了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水生植物依据其生活型又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其中以叶的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叶子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有两大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之一,植物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腾液流上升并转运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另外,蒸腾作用也能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从而使叶子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不至于因温度过分升高而受损伤。

但蒸腾作用会消耗很到植物体内的水分,因而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和叶片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之间需达到一个等量的状态,即水分平衡状态。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叶表面的角质层,密生绒毛,气孔下陷或形成气孔窝,叶片内储水组子发达等,都是为了适应保持水分,减少水分蒸腾的特征。

植物生活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叶片的这些适应性结构不同,形态变化也较大。

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但是由于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强不同。

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三大类。

阳地植物与阴生植物是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叶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因此,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就容易反映在它们的形态和结构上。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第1、2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微生物学3.医学微生物学4.代时5.细胞壁6.肽聚糖或粘肽7.脂多糖8.质粒9.荚膜10.鞭毛11.菌毛12.芽胞13.细菌L型14.磷壁酸15.细菌素16.专性需氧菌17.热原质18.专性厌氧菌19.抗生素20.兼性厌氧菌21.菌落二、填空题:1.医学微生物包括、和三大部分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和等作用.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8.细菌的菌毛有和两种,前者与有关,后者具有作用。

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和 3种成分。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构成。

1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和构成。

14.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和。

18.SS琼脂培养基含有胆盐、枸橼酸、煌绿,可抑制革兰阳性菌和的生长,常用于的分离和培养。

19.细菌色素分为和两种。

20.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的菌体成分的细菌称为,只能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及获得能量的细菌称为。

2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22.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最适温度为,而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23.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和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期。

实验1-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实验1-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加强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关联的,未来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植物 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来揭示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规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组成
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 选择透过性。
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
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
组成
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核糖 体等。
功能
进行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 能。
特点
呈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其中含有多种酶和细胞器,是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实验1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目录
• 引言 • 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 •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 • 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数据记录与分析 • 结论总结与讨论
01 引言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 形态和结构特征。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 植物细胞的基本方法。
了解植物细胞的显微 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功能
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同时也与植物 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此外,液泡还能贮存和分解细胞内的某些物质。
05 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
物质运输功能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质流动
促进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将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送到细胞的不同 部位。
图。
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
操作规范
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镜头; 盖玻片要轻放,防止产生气泡。

1-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篇 细菌学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细菌 (bacterium)
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型微生物(prokaryotes )
广义的细菌:泛指各类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 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 狭义的细菌:细菌
较坚韧
厚度
20-80nm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革兰阴性菌 较疏松 10-15nm 1-3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

外膜

+
4.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与细菌的黏附致病有关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 了菌体的抗原性
2. 性菌毛(sex pilus)
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 数量少,1-4根。 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中空呈管状。 性菌毛由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故又称F菌毛。 带有性菌毛的细菌为F+菌,无菌毛的为F-菌 功能: F+菌内的质粒或DNA可通过性菌毛进入F-菌体内,
称接合。
特殊结构
(四)芽胞 (spore)
细菌的特点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具有原始核质,但无核膜和核仁。遗传 物质为RNA和DNA 细胞器不完整,只有核糖体 繁殖迅速,二分裂方式繁殖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细菌的大小:以微米(μm)为单位,最常用 光学显微镜观察。
球菌 (球状) 细菌按其外形分,主要有 杆菌 (杆状)
螺形菌 (螺旋状)
球菌 (coccus)
许多细菌(所有的弧菌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 和个别的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 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2)G+细菌的细胞壁
G+细菌细胞壁厚约 15-80nm,主要由肽 聚糖和磷壁酸等组 成。
G+菌特有成分
特殊组分:
膜磷壁酸
磷壁酸
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3)G--菌的细胞壁
较薄,约10~15nm,其结构和成分较复杂, 由外膜和周质间隙组成。外膜有三层结构,由 脂多糖、磷脂、蛋白质和脂蛋白等复合构成, 内层是一层薄的肽聚糖,约仅占细胞壁的 10%~20%。 最外面是脂多糖,即内毒素,其中的脂类A 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多糖具有抗原性, 即O特异侧链。
2.荚膜
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 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种黏 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
荚膜功能
抗吞噬作用:保护细菌免遭吞噬细胞的 吞噬和消化作用,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抗干燥作用:荚膜能贮留水分使细菌具 有抗干燥能力。 储存养料
可使菌体附着于适当的物体表面
3.鞭毛(Flagellum)
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蛋白质附属
• 细菌的基本形态 • 细菌的细胞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
• 细菌个体微小,要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才 能看见。测定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 (um);
细菌细胞的大小的意义
细胞大小是细菌分类特征 不同细菌细胞大小不同 同一细菌的不同菌龄细胞大小不同
细菌细胞大小还与营养等因素相关 掌握细菌大小的特点,便于去鉴定它们
芽孢的形状、大小、位置随不同细菌而异,具有 鉴别的意义。 例如炭疽杆菌和肉毒梭菌的芽孢均为卵圆形,前 者比菌体横径小,位于菌体中央,称为中央芽孢; 后者横径比菌体大,位于菌体末端,称偏端芽孢, 整个菌体呈梭状;破伤风梭菌的芽孢为圆形,比 菌体大,位于菌体末端,称为末端芽孢,呈鼓锤 状。
一般的细菌繁殖体经100℃煮沸30min 可杀死,但形成芽孢后,可耐受100 ℃ 数小时。杀灭芽孢的可靠方法是干热灭 菌或高压蒸气灭菌。由于芽孢的抵抗力 很强,评价消毒剂的作用一般以能否杀 灭芽孢为标准。
细菌细胞膜的其他结构
中介体(Mesosome)的功能(电镜下 细胞膜内陷成管状、
囊状的结构,多见于G+)
相当于真核细胞的 线粒体、内质网; 与细胞壁合成有关
可能与核分裂有关
白喉杆菌细胞膜与中介体
3.细胞质
Cytoplasm
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由水、蛋白质、脂类、核 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细胞质内含有许多重要 结构,常见有:

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结构的一类单细胞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它们是原核生物界 中的一大类单细胞 微生物。
广义的细菌除细菌外,还包括立克次氏 体,衣原体,霉形体,螺旋体 及放线菌 等,研究其形态与结构,对检测和控制 动物病原微生物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

义。
第1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
• 细菌的大小
菌体呈弯曲呈螺旋状的细菌统称螺旋菌或 螺菌。根据弯曲螺旋的程度不同,可再分为 弧菌与螺菌两种状态。
弧菌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
圈,犹如“C”字(霍乱弧菌)。
螺菌: 菌体有两个以上的弯曲 (鼠咬热螺
菌)。


弧 菌 空 肠 弯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猪痢疾螺旋体
幽门螺旋菌
不同形态的细菌(Different Shapes)
红色螺菌的电子显微镜图片
(二)特殊结构:
芽胞(endospore/spore)
荚膜(capsule) 鞭毛 (flage,复flaglla) 菌毛(fimbria,复fimbriae ) 性毛(pili,单数pilus)
、1.芽 胞(endospore/spore)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 , 在细胞内形 成一个 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 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由于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胞,无 繁殖功能 。 芽胞是生物界中抗性最强的生命体。 芽胞在普通条件下可保持几年至几十年的 生活力。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的外形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分别被称为:
①球菌(Coccus)
②杆菌(Bacillus)
③螺型菌(Spirlla)
第一章 细菌
球菌
杆菌
螺型菌
1.球菌(coccus)按球菌分裂的方向,及分 裂后的排列,分为6种球菌 单球菌 双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双球菌(double coccus)
向一个平面分 裂,分裂后两两相 连存在,菌体为肾
状或矛头状。
........ .... .. .. .. . . ... ... .... .
双球菌(显微镜下示意图)
第一章
细菌
肺炎双球菌,瓜 子状,尖端向外, 背端相连
四联球菌 ( tetracoccus )
上:示意图效果 下:电 镜 照 片
先后向两个互相垂直的 平面分裂,分裂后四个球菌 连在一起,排列成方形。
鞭毛与细菌的致病性也有关系。霍乱弧菌等通过 鞭毛运动可穿过小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黏附于 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而产生毒素而致病。
运动的细菌 运动的细菌
菌毛(Pilus)
(伞毛、纤毛、线毛)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有一 种较短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又称纤毛或伞毛。比鞭毛 数量多。菌毛的直径约5~10nm,长度约0.2~1.5um,少数 达4um,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三、细菌细胞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质 特殊结构: 荚膜 芽胞 鞭毛 菌毛 细胞膜 核体
பைடு நூலகம்
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显微镜下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
(一)基本结构
1.细胞壁(cell wall) 是在细菌细胞膜的外面一层无色 透明、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细胞壁折光性强、对染料亲
和力低,故在显微镜下很难看到。
蜡样芽胞杆菌L型的镜下形态(多形性)
细菌L型 菌落类型 电镜照片
临床分离葡萄球菌L型
葡萄球菌L型回复后
2.细胞膜
为于细胞壁内紧包细胞质,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
载体蛋白
脂质双层
细胞膜模式结构图
细胞膜的功能
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许多合成酶类,参与生物合成过程。
G-细 胞 壁
特殊组分
脂多糖
外 膜
脂质双层 脂 蛋 白
G+` G-细胞壁成分的比较
特征 结构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含量 肽聚糖 磷壁酸 外膜层 G+ 立体结构 强韧 G- 平面结构 疏松
厚,15-80nm 薄,10-15nm 含量很高(50-80) 含量很低(5-15) 层数多,可达50层 少,1-3层 有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炭疽芽胞杆菌 3-10μm
大肠杆菌 2-3μm
布氏杆菌 0.6-1.5μm
杆菌的形态多样
两端齐平 两端膨大
炭疽芽胞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杆菌的形态多样
分枝杆菌 双歧杆菌
电子显微镜细菌照片
单杆菌: 多数杆菌 分裂后单 独散在, 称单杆菌
3.螺旋菌(Spirlla)
普通菌毛
性纤毛----细菌接合
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为一至数条,具有运
动功能。鞭毛一般长度为15—20um直径为
0.01-0.02um,观察鞭毛的方法:染料沉积使
之加粗后用显微镜观察:常用电镜观察,判断 鞭毛有无的方法:半固体培养基、平板培养菌 落边缘,鞭毛的类型,鞭毛的结构。
电镜下的大肠杆菌(示鞭毛)
鞭毛的功能
鞭毛是运动器官,能运动,将细菌穿刺接种含 0.3%~0.4%琼脂的半固体营养琼脂柱中,培养后 观察,若在穿刺线周围混浊扩散,表明该菌有鞭 毛,具有运动力;若穿刺线周围仍透明,不混浊, 则表明该菌无鞭毛。 鞭毛具有抗原性,称为鞭毛抗原或H抗原,不同细 菌的H抗原具有型特异性,常作为血清学鉴定的依 据之一。
(1)细胞壁主要成分 (2)G+细胞壁特有成分 (3)G-细胞壁特殊成分 (4)细胞壁的功能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细胞壁
细 胞 壁 化 学 组 成
高等植物 霉菌 酵母
纤维素
几丁质 甘露聚糖,葡聚糖 N-乙酰葡萄糖胺 肽聚糖 含有氨基的糖类
细菌 磷壁酸 N-乙酰胞壁酸
脂多糖
肽聚糖(peptidoglycan) 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以β-1、4糖苷键相连,然后再与四肽链 和五肽桥连接成三维空间网格结构,故细胞壁坚韧。

无 有
细胞壁
项目 染色性 抗原性 毒性
革兰阳性 菌 紫色 主要为 磷壁酸 无内毒素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的关系 红色 主要为 外膜 有内毒素 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 脂多糖
对青霉素 的作用
对溶菌酶 的作用
有效
有效
无效
有效
青霉素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五肽交联桥 溶菌酶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
四 联 球 菌
八叠球菌(Sarcina )
先后向三个互 相垂直的平面 分裂,分裂后 八个球菌立体
八叠球菌
的叠在一起, 似包裹状。
八叠球菌(显微镜下示意图)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向多个平面 分裂,分裂 后若干球菌 不规则的堆 在一起,形 成葡萄串状。
显微镜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N-乙酰葡糖胺 N-乙酰胞壁酸
溶菌酶作用点
青霉素作用点
G+细 胞 壁
组链革 成支兰 。的架氏 复、阳 杂四性 聚肽菌 合侧细 物链胞 ,和壁 五的 占肽肽 交聚 菌联糖 的桥是 三由 部聚 分糖 G+ 40%—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