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六单元 :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公开课教案_0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件
康塞尔的形象特点1、他是一个任劳任
怨、忠心耿耿的仆人 ;
2、他是一个有着 丰富的知识且做事仔 细认真有条不紊的人 。
与尼德·兰(Ned Land )有关的情节
1、珊瑚墓地; 2、尼摩船长救采珠人时,刺杀鲨鱼; 3、与章鱼博斗。
科幻作品——天才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 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 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 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这也正是《海 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 者所喜欢的原因。
与尼摩船长有关的情节
1、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
1、个性化点评要点: 想象大胆合理,环境描写 的特点,作者运用的修辞 ,人物描写的方法等。
2、学生自读名著,选 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赏 析。
3、全班交流。
课堂练习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诺第留斯号)号潜
艇的故事。作者是( 凡纳尔),他被公认为是“(
)小说现之代父科”学。幻想
2、《海底两万里》出自凡尔纳的“海洋三部
儒勒·凡尔纳
现代科学只不过是 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 践的过程而已。——利 奥台
中国人做梦梦的是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而法国人却在幻想征服 月球。——鲁迅
内容简介 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 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 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 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 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 固,利用海洋发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教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目标】1.训练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了解《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交流活动,加深对主要人物的认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并训练“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计划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开展专题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2)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发射到月球上;……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预设:儒勒·凡尔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去感受他非凡的想象力和不可思议的预知力。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3)二、知识备查,走近名著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名著的作者。
(出示课件4)预设:儒勒·凡尔纳 (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早年在巴黎学法律,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科学幻想小说,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他的故事生动,幻想有科学基础,许多预想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名著的内容概要。
(出示课件5、6)预设: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一个怪物,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计划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海底两万里》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件PPT
早晨,我们在尼摩船长的安排下,吃了一顿美味的“海洋盛宴”。吃完饭,尼摩船长竟然邀请我们去海底森 林打猎!
我们都穿戴上经过尼摩船长精心改良过的器械,以便我们能够在海中自由行动。尼摩船长还给我们配备了一 种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杀伤力很强的猎枪。然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我们悠闲地在广阔的海底细沙上漫步,自如地穿梭在海洋中,一边走一边欣赏在海底的岩石上满铺着的形形 色色的植虫动物。简直眼花缭乱。海底森林中有好多高大的木本植物,它们的树枝的形状异常奇特,我之前从 来没有见过。海底还有不长叶子、只长些奇形怪状的小片的植物……大海真是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
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 十大名家之一。
海底两万里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凡尔纳母亲的家族 中有许多是航海家,他的启蒙教师还是一位船长的遗孀。幼小的凡 尔纳一直向往着远航探险。 11岁时,为了给表妹买一串贝壳项链,他悄悄登上了一艘开往印度 的邮船。不料中途被父亲截了回来,挨了一顿揍。在家里,他留着 泪向父亲发誓:“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景
学 等学科融进文学。凡尔纳的自传性作品是《 喀尔巴阡古堡 》。
诺第留斯【鹦鹉螺】号介绍
鹦鹉螺号为长70米,宽8米的细长纺锤型潜艇,航行性能极好,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 时。这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由海底煤矿燃烧而 提取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钠,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用来替代本生蓄电池单元中锌元素 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储存在伏打电池堆里。
科学与幻想之旅—
海底两万里
作者:儒勒 · 凡尔纳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25.3[教学设计]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1.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了解作者及作品主要内容。
2.梳理航行线路,掌握故事情节。
3.品味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1.梳理航行线路,掌握故事情节。
2.品味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1.梳理航行线路,掌握故事情节。
2.品味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儒勒·凡尔纳的评价。
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潜水艇发明者西蒙·莱克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使我赞赏不已!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凡尔纳是个大师。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儒勒·凡尔纳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幻想。
——火箭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什么不同领域的专家如此推崇凡尔纳?以此疑问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新知探究一、作品感知1.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儒勒·凡尔纳。
2.内容概述。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内容概述”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小说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海底两万里》中的‘神预言’”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超前的想象力。
三、阅读指导【活动内容】1.制订阅读计划。
(1)每天阅读20~30分钟。
(2)总阅读时间:一个月。
第一、二周读完第一部分(共24章),第三、四周读完第二部分(共23章)。
教师依据速读的标准,给学生制订可供参考的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同时,也有助于督促学生连贯地阅读整本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整本书。
【活动内容】2.确定阅读方法。
以快速阅读为主,以精读为辅。
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小说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如主要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需精读;对于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的介绍、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等,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走近作品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
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 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 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船长 尼摩邀请他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 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 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 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相关情节 章鱼袭击
康塞尔 人物形象
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原是弗兰蒙人。
年轻健壮、热情善良、处变不惊,最难能可贵的是 对主人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遭到意外被抛海里, 生命危在旦夕,是康塞尔勇敢地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 直到获救。当“诺第留斯号”撞上了冰山,无法换气时, 是康塞尔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了主人。他分类记录各 种水生动物,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知识和做事仔细认真、 有条不紊的人。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文本,对小说中描写比较 精彩的段落进行赏析。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细读小说中精彩片段,深入把握故事情节。 2.紧扣艺术特色,体会小说片段中的景物描写。 3.结合片段,探究尼德·兰多次逃跑的经历的意义。
【学习重点】
分析该书的艺术特色,探究情节设计意义。
阿龙纳斯教授
进入鹦鹉螺号 捕鲸人 孔塞伊
追踪神秘 海怪
被俘虏 尼摩舰长
与土著战斗
红海珊瑚的浪漫
与巨鲨搏斗
海战遗骸
捕杀抹香鲸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讲授新课
透过潜艇玻璃窗,海洋把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 展现在他们面前:应有尽有的海底植物,空中飞 鸟般的各种鱼类,以及到处皆是的形形色色的节 肢动物、软体动物……让人目不暇接。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途经克利斯波岛时,船长 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 到海底森林打猎。于是他们穿 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 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 海底平原上。船长举枪射中一 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 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讲授新课
小说介绍 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 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 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 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 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 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 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 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 ”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 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
讲授新课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
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
群的鲸鱼中间。尼德•兰要
求追打鲸鱼。尼摩船长不同
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
鲸。
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 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 角,直穿大头鲸。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 的尸体。
讲授新课
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 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在尼摩 船长非凡的应变能力下,船员战胜 了种种困难。 (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 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 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 砸开,逃上大海;在大西洋,诺第留 斯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 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而事实上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不过是凡尔纳的幻想。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二、读书方法指导
(一)快速阅读
快速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特别像《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幻小说,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读者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或者人物的结局,这时不妨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先把小说读完再说。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3、眼睛的视域要宽。读的时候尽量不回视,尽量扩大扫视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可以从少至多进行扩大视域的训练,如从一眼扫几个字过渡到扫一行字,再从一行字扩大到多行或者全段,这样速度就能不断提高。
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就是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5、北冰洋大风暴
教授和他的朋友们逃离诺第留斯号时,遇到了罕见的大漩涡,他们乘坐的小艇被甩得脱离了潜艇,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
(五)艺术特点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人教2011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第一课时
徐知免:“凡尔纳预言的实现似乎还远远没有
任务10:你用了哪些读书方法阅读《海底两万里》? 请梳理、总结成阅读经验文章,以便指导下一个 初一年级的学弟学妹。
根据自我阅读进度,用快速阅读 法试读一章。
第一步:标记阅读起点时间,记录起始页码。
第二步:快速阅读,读完后举手示意,同时看 教师在黑板上标记的时间节点(每10秒钟标 记一次,从0.1开始,按照0.2、0.3、0.4的顺 序在黑板上记录。)
整本书阅读时间与任务规划
任务1:概括全书每一章的主要情节,派代表在班里 展示;
任务2:绘制主要人物插图德.兰,康塞尔 等);
任务4:分析鹦鹉螺号的设计构造,据此绘制简易图;
任务5:精彩情节的复述与改编,如尼摩船长的《航 海日志》;
任务6:《海底两万里》中的生物知识,如鱼类名称 及示意图;
整本书阅读时间与任务规划
任务7:鹦鹉螺号的运行线路及日程,绘制航海地图、 行进路线图;
任务8:搜集有关这本书出版当时引起的各种反响、 媒体评论,写关于作者如何创作本书的小论文;
任务9:科幻作品中的科技知识,如今成为现实,比 如潜艇,对此,你还有哪些见闻、见解?现代潜 艇的设计在哪些方面比鹦鹉螺号更先进?
题目分属上述九类。
【评估标准】
• 若速度低于9字/秒,则不达标。高于15字/秒则判 为阅读速度较快;高于20字/秒则判为阅读速度超 快。
• 若理解率低于30%,则为严重偏低;50%为达标 ;70%为阅读理解力较强;80%则为阅读理解力 超强。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与惊险刺激;2.研读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分析看似完美的他却“不快乐”的原因;3.了解读文、读人、读己的阅读方法,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因为一本有趣的书而相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有趣的书——《海底两万里》,一起走进一段奇妙的旅程!二、读文、读人、读己1.活动一:畅游海底世界假如给你一次随鹦鹉螺号在海底遨游的机会,你最想体验的是书里提到的哪个情节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漫步海底世界、收集贝类标本、穿用海洋里的生物为原料做成的衣服、游览海底沉船、勇斗土著人、海底狩猎、海底采珍珠、观赏海底火山喷发、智斗大章鱼、感受鹦鹉螺号的神奇之处、去海底挖煤矿、与抹香鲸搏斗、南极历险等相关的情节……小结:这里有好看的海底美景、好吃的海洋美味、好玩的海底活动,还有惊险刺激的海底冒险,简直是一趟完美的旅程!2.活动二:聆听人物心声美景需要有人共赏,美食最好和人分享,惊险时刻更需要有人帮忙。
在这次难得的海底探险中,你最想与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伴呢?为什么?预设1:博学的阿龙纳斯,忠诚的康塞尔,勇敢的捕鲸手尼德兰,神秘、正义、博学多才、向往自由的尼摩船长。
追问:毫无疑问,同学们选的这四个各有所长的人都会是我们这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但如果说其中有一个人几乎具备了这四个人的所有优点,他可能是谁?(学生:尼摩船长)尼摩船长何其幸运,在他的身上既有着阿龙纳斯的博学多才,也有着康塞尔的对人忠诚、更有着尼德兰的勇猛无畏,况且还富可敌国,每天驾驶着亲自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最厉害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自由遨游在美丽的海底,还能偶尔扮演英雄的角色,救人于水火,他的人生堪称完美,这个坐拥一切的人,肯定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又幸福!你们同意老师的观点吗?预设2:他并不总是快乐的。
(材料:“这位船长对人类社会存有一种无法改变的不信任与愤懑。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说课稿七年级刘艳萍《海底两万里》是七年级下册的必读名著,在学生读了两个星期之后,我来上这堂阅读交流课,我的教学目标有四个:1、通过交流,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和环境,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认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2、讲述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情节。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七个环节:一、导入神秘的大海总是令人如此敬畏,她用自己的乳汁——譬如鱼类等一系列水产——养育了我们这些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也用手中的权杖——诸如风暴一类的恶劣天气——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从而给人们以警示。
正是出于对大海的敬畏,无数的航海家们踏上了寻找海洋秘密的旅程。
他们在风平浪静的太平洋上疾驰,领略大海的宁静与壮美;在印度洋的锡兰岛海域撷取大海的“泪珠”,感受大海的神奇与积淀;又在红海的海底隧道中一尝探险与发现的喜悦……宁静、壮美、富饶、神奇,这便是大海,这便是生命摇篮的名片。
走进大海,走进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让我们在这位大文豪的笔下穿行于浩瀚的大海,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震撼!同学们,今天我们交流的书是《海底两万里》。
二、对话作者1、大家都知道《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
2、课件出示儒勒·凡尔纳的简介,指名读。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他一生共完成作品104部,代表作《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球旅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等,其作品幻想大胆真实、知识丰富、涉及面广,堪称“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百科全书”。
三、对话文本1、感知全书: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四、对话人物《海底两万里》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明确:尼摩船长: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爱自由、孤独、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物。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公开课教案_20
名著交流之《海底两万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基本情况。
2、熟悉课文内容。
3、了解“诺第留斯号”
4、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学习准备:
细读《海底两万里》,小组分配任务,准备课上交流发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以培根的名言“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导入本课的读书交流分享。
以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导入作者简介及作品《海底两万里》。
二、新课
分享一:谈谈你眼中的“诺第留斯号”。
学生上台谈,其他同学评价并说出理由。
分享二:绘制一份简单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线路图,标明时间、地点。
并选择几个关键的时间点,结合小说内容,写几则航海日记。
学生展示,讨论交流。
看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视频引出作业。
三、总结
作业:
1、整理这节课的收获;
2、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3、再读凡尔纳的其他科幻小说,查阅资料看看其中还预言了哪些科技成就,哪些已经实现,哪些至今还没有实现。
以培根名言结束此课。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名著导读展示导入:片段鉴赏: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
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
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
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那些不完备的有缺点的潜水衣,例如十八世纪发明的被人称赞的树皮胸甲,无袖外罩,入海衣,藏身箱等,跟我们眼前这套完美的潜水衣比较,实在是太相形见绌了。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臂力过人,像赫克留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
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
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
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入枪膛中。
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臂力过人,像赫克留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
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
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
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入枪膛中。
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尼摩船长,”我说,“这支枪十分好,并且便于使用。
我现在真想试试它。
不过我们怎样到海底下去呢?”“教授,此刻诺第留斯号搁浅在海底下十米深处,我们只待动身出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主备人:朱平
足丝织成的衣服,海洋植物提取出来的香水,柔和的大藻叶铺成的床,鲸须做成的笔,就连抽的雪茄烟也是由含有丰富的尼古丁的海带制成的。
另外,尼摩第一个发现并开采了海底煤矿,用以产生给予鹦鹉螺号热量、光明和动力的珍贵能量——电。
对科学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尼摩在他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众多的科学著作,机械学的,弹道学的,水道测量学的,气象学的,地理学的等等;玻璃橱里陈列着尼摩亲自采集的天然稀世珍品:植物、软体动物标本,以及一串串价值连城的珍珠。
师: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我们从太平洋出发了,有请3号同学为我们绘制路线图
3组绘制路线(在白板上绘制,其他同学在达标卷上绘制)请同学们跟我一起绘制海里两万里航行路线图观看微课,学习圈点批注法
独立圈点批注
交流
展示
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我对长妈妈多年后仍深切怀念?点评同学批注
的助手。
他可以凭着自己出色的记忆力,将见到的所有动植物依科分类,在这方面,他的能力甚至超越了阿龙纳斯教授。
他的出场是在一句“先生,悉听尊便”的应答中完成的,而这句话也正是龚赛伊性格的最好描述。
他忠诚地追随于阿龙纳斯教授,无论是最初充满冒险意味的“寻求答案”,还是后来海底之旅的一次次冒险,始终不离阿龙纳斯教授的左右,也正是因为他,阿龙纳斯教授才得以几次逃离险境。
此外,他的随遇而安还让他不至于像捕鲸手尼德·兰那样暴躁,从而安静地完成了自己的科学分类。
勇敢的反叛者——尼德·兰
尼德·兰是一位加拿大鱼叉手,他热爱捕鲸事业,而捕鲸这一职业所体现出来的也正好与他的性格相契合——崇尚力量、具有拼搏和反抗精神。
在被尼摩船长无理羁押后,他虽然也对海底世界充满了赞美之情,但与自由相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且无时无刻不怀着“逃跑”的念头。
这一点与阿龙纳斯教授的沉着冷静和龚赛伊的随遇而安是有着鲜明的区别的。
故事结尾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得以逃脱,很大程度上正是缘于尼德·兰的那份勇敢的反抗精神。
此外,尼德·兰的身上也有些负面的性格因素,比如“暴躁”,这一点可以说自其登上鹦鹉螺号,便在他与尼摩艇长的一次次不愉快的对话中表现出来。
师:一个神秘的船长尼摩,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在各种探险历程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故事曲折惊险。
老师也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了一下尼摩船长,让我们来一起念一下。
活动三:课堂反馈
活动三:课堂反馈
一个个惊险刺激的故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相信大家意犹未尽。
下面我们来进行课堂反馈,检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同学们完成小卷(3分钟)
教师通过授课助手投影同学答案,并订正。
同学们改正错误。
关于这本书,老师还有几个关键词想与大家分享:虚构、科学幻想、科学发展。
科幻是一种掺入了科学事实和预测远景的迷人的罗曼蒂克。
——雨果根思巴克
(美国科幻小说之父)
师:科学幻想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科技发展,一些曾经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今天或者未来可能就会实现,比如海底潜艇、飞天登月等等。
希望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能创作出这样的科幻小说。
板书总结
推荐阅读
板
书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