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文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工作目标1.1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到2025年,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显著,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PM2.5平均浓度下降10%以上,O3浓度控制在100μg/m³以内。

为实现该目标,需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源治理,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针对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扬尘、农业面源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制定并实施具体治理措施。

如对工业企业和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提高排放标准,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等。

其次,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如加强对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污染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此外,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提倡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最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责任追究制度。

1.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5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15%以上。

为达成该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天然气,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实施节能改造项目,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利用效率。

3.推进碳市场建设。

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动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现碳排放权有偿使用。

4.加强低碳发展政策引导。

优化产业布局,支持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低碳领域流动。

5.加大森林碳汇建设力度。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平衡。

第二、工作任务2.1 加强大气污染源治理对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扬尘、农业面源污染等主要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

如实施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排放标准提标改造,推动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

2024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范文为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扬尘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到2024年底,扬尘污染控制率达到90%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重污染天气频率明显减少。

2. 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多方参与,强化管理;源头治理,全面整治;防控并举,持续改善。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1. 加强扬尘源头治理(1)建立健全扬尘排放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扬尘污染排放标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2)加强对工地、道路、施工现场等扬尘污染源的监管,建立扬尘监测点,加强现场巡查,定期检查违法排放行为。

(3)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管理,采取覆盖、喷洒等技术手段,防止扬尘污染的发生。

(4)加强对道路扬尘治理,采取冲洗、湿化、覆盖等措施,减少道路尘埃的扬散。

2. 强化扬尘监管(1)建立健全扬尘监测体系,建设扬尘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扬尘浓度,及时预警。

(2)加强扬尘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建立扬尘数据平台,方便相关部门和公众查询和了解扬尘污染情况。

(3)加强对扬尘污染源的监管和处罚,对超标排放行为严厉打击,对违法企业进行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

3. 加强扬尘治理宣传和教育(1)开展扬尘治理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扬尘治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单位的扬尘治理意识和能力。

(3)加强对扬尘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4.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利用(1)推动高污染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重污染行业,加大绿色产业的发展力度。

(2)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力度,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和柴油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

(3)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和能源企业的监管,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

5. 健全扬尘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1)建立扬尘污染监测网络,完善扬尘监测体系,定期发布扬尘污染数据和评估结果。

某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某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某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近年来,我国某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心健康,我市决定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一、行动计划目标本次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改善我市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让市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具体目标如下:1.减少PM2.5浓度,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控制重点污染源排放,降低污染物浓度;3.提高环保意识,推广绿色生活理念;4.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二、行动计划措施1.严格源头控制(1)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排放达标;(2)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减少煤炭消费;(3)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提高新车环保标准,推进老旧车辆淘汰更新;(4)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农业。

2.强化污染治理(1)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空气质量改善效果;(2)推广垃圾焚烧发电等环保技术,减少垃圾填埋带来的污染;(3)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降低扬尘污染;(4)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提高环保意识(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2)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4)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4.加强环境监管(1)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2)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3)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提高环保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4)强化对企业环保行为的信用监管,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

三、行动计划实施与评估1.明确责任分工,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要严格按照行动计划要求,落实各自职责;2.建立健全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3.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问责;4.定期对行动计划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完善行动计划。

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国家决定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到2025年,基本消除大气污染,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重点城市PM2.5浓度稳定在年均35微克/立方米以下。

2. 原则:(1)全面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整治,立足于实际情况,精确掌握问题,科学制定措施;(2)依法治理,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3)共同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4)科技支撑,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科技研发;(5)分类治理,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1. 加强大气污染源的管控(1)加大对燃煤锅炉的整治力度,逐步淘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燃煤锅炉;(2)推行清洁能源替代,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3)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监管,加大罚款力度,重点打击重污染企业;(4)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鼓励合乘和公共交通;(5)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2. 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管(1)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体系,推行企业自动监测,提高数据准确性和透明度;(2)加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测与评估,定期公布排放情况,严惩违规排放行为;(3)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巡查和考核,对达标企业给予奖励,对不达标企业实施惩罚。

3. 加强科技支撑与研发创新(1)加大对环境科技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提高环境监测与排放控制技术水平;(2)推动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升级,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准确性;(3)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建立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4)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4. 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1)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开展环境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3)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大气环境治理,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4)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法治环境。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范本1. 引言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本方案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迈向清洁空气的美好未来。

2. 目标设定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现状和问题,制定以下目标:2.1. 实现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2.2. 确保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下;2.3. 减少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使其下降10%以上;2.4. 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使VOCs和氨排放同比下降10%以上;2.5.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3. 污染源治理3.1. 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推进工业企业尾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对超标排放违法行为严厉处罚。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低污染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

3.2. 强化交通尾气治理。

加大监测力度,严格控制汽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

推广新能源汽车和低排放交通工具,鼓励城市配套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环保性。

3.3. 改善农村生活污染。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升农村饮水、卫生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农村排污和垃圾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4. 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

对城市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扬尘防治工作,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大气的影响。

4. 重点行业污染治理4.1. 钢铁、煤炭等行业。

加强钢铁、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控制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

4.2. 石化、化工行业。

加强石化、化工行业VOCs和氨的治理,推动VOCs和氨排放源监测和溯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4.3. 印染、造纸等行业。

加强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在生产工艺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引言: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空气质量,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将以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创新发展为原则,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目标。

一、目标与原则:1. 目标:到2023年,PM2.5浓度下降20%,大气质量改善明显,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

2. 原则:科学规划、智能监测、综合治理、多方参与、可持续发展。

二、控制来源污染物排放:1. 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落实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高排放企业的监管,建立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推动工业企业采取减排措施。

2. 改善能源结构:鼓励煤炭替代,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推动全国范围内实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鼓励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完善车辆排放监测体系,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4. 严控工地扬尘污染:加强对工地扬尘污染的整治,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完善扬尘监测和执法体系。

三、加强区域协作与治理:1. 加强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跨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协调机制,加强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协作,共同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2. 完善大气污染跨界治理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共同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减少污染物跨界传输。

3. 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科研力度,推动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治理能力。

四、促进公众参与和环境意识:1.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大环境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引导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

2. 加强民众监督和参与:建立公众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3.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1. 强化监测与评估- 建立全国统一的大气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提高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覆盖面,包括更多的监测站点和更频繁的数据发布。

- 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和排放标准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研究新型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

2. 收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严格执行现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对污染物排放过程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 制定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力度。

- 推动重点行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3.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鼓励燃煤电厂向清洁能源发展,支持燃煤电厂进行脱硫、脱硝和烟尘治理。

- 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汽车排放的监管,推动尾气治理技术的应用。

4. 加大重点区域和城市的治理力度- 制定具体的治理计划和目标,重点关注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地区。

-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

- 推动重点地区和城市实施封控、限号等措施,减少尾气和扬尘的排放。

5. 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创新- 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应用。

- 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促进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风险。

6. 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 激发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采取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等环保行动。

- 强化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

7.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开展国际间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 建立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跨国大气污染问题。

- 加入国际环境组织和环保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

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范文

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范文

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范文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我国政府制定了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下面是一个范文,介绍了该行动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一、行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程度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以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量,改善大气质量。

二、行动目标1. 到2025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2. 减少重污染天气频率和持续时间,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3. 降低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推动绿色发展。

三、行动措施1. 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逐步淘汰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管控。

重点监管大气污染源,对排放超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并推行网格化监管,实现对污染源的数据化监控。

3. 加强交通尾气治理。

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加大对旧车淘汰和更新的支持政策,提升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4.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染源的排查整治,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5. 加强科技支撑。

增加对大气污染治理科技研发的投入,研发高效治理污染的技术手段和装备。

6.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行动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2. 健全监测体系。

完善大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全面、准确的大气污染监测和数据发布。

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对大气污染的处罚力度,并加强执法力度。

4.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投入,给予各类环境保护项目以必要的财政支持。

以上就是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一个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重点工作领域及措施1.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1)淘汰和替代落后产能。

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启动淘汰机制,推动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排放。

(2)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

建立健全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

(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2.加强车辆尾气排放治理(1)完善尾气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更加严格的车辆尾气排放标准,促使车辆制造商提升车辆的排放性能,减少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控。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考核工作,提高监测能力和效果,对不合格车辆进行限行、停驶等措施,推动车辆的尾气排放达标。

(3)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鼓励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公共充电设施,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数量,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加强工程施工扬尘治理(1)严格执行扬尘治理标准。

加强对工程施工扬尘的监管,严格执行施工扬尘治理标准,必要时采取限制施工时间、调整施工工程流程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空气的污染。

(2)推广施工扬尘治理技术和装备。

加强对施工扬尘治理技术和装备的培训宣传,提高工程施工扬尘治理的技术水平,推动施工过程中扬尘排放的减少。

(3)加强施工扬尘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施工扬尘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违法施工扬尘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扬尘治理的有效实施。

4.加强能源结构调整(1)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继续推进煤炭清洁化改造,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和能源消费,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范本____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需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到____年,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显著提升。

2. 原则:(1)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源头控制:坚持源头减排,加强对重点行业和污染源的管理和监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形成合力。

(4)法治保障:依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执法力度,从根本上遏制污染行为。

三、重点任务1. 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1)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渐提高标准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2)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对高污染车辆的淘汰力度。

(3)加强工地扬尘治理,严格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加大对不达标工地的处罚力度。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5)加大城市燃煤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燃煤电厂和供热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2.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1)完善大气污染源普查和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数据共享能力,实现全面、准确、实时监测。

(2)加强大气环境监管,建立健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机制。

(3)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对重点污染行业进行准入许可,限制新建和扩建高污染企业,加强环评和验收工作。

(4)推进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引导企业减少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执法(1)加强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文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文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文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关于印发《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委、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直管县(市)委、县(市)人民政府:现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2013年9月6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结合我省实际,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区域协作相一致、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以细颗粒物(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抓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创新驱动、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到2017年实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的总目标,为首都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作出重要贡献。

二、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

力争再利用5年时间或更长的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

2.具体指标:(1)到2017年,全省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

首都周边及大气污染较重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和定州、辛集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33%,邢台、邯郸下降30%,秦皇岛、沧州、衡水下降25%以上,承德、张家口下降20%以上。

(2)到2017年,全省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净削减4000万吨。

(3)到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100万吨以上,淘汰平板玻璃产能3600万重量箱)。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范本(二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范本(二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范本一、背景近年来,全球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来源国之一,我国必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此,制定并实施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到2024年,大气质量全面改善,空气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指标要求。

2. 任务:a. 制定并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管理和监督执法力度。

b. 组织开展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创新与技术进步。

c. 加强对焦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d. 加强大气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做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e. 完善大气污染应急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和重污染天气能力。

f.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g.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重点工作1.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并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规的严格执行和有效实施。

2.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创新和技术进步:研发和推广适用于各行业和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污染物减排效果。

3. 组织开展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工作: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治理措施,加强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监管。

4. 加强大气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完善大气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质量;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完善大气污染应急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应急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和重污染天气能力。

6.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能力。

7.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和交流,共享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大气污染防治事业的发展。

大气污染防治暨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暨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暨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方案一、背景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国决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将其作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同时,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也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行动中。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到2025年,全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新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PM2.5浓度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保护。

2. 任务:(1)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和执法工作。

(3)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

(4)加大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群众对大气污染的认知和参与度。

三、工作重点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1)加快研发和推广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和设备的研发等。

(2)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效果和效率,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技术措施。

(3)组织开展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推广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修订,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效果。

(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和执法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执法效果。

3. 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1)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加强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范文

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范文

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范文引言: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和健康。

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保护生态环境,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应运而生。

本计划旨在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2023年我国大气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态环境。

一、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1.强化大气污染源头管理。

完善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严格监控污染物排放,对达标排放企业给予奖励,对不达标企业实施惩罚措施。

2.提高机动车尾气治理水平。

继续推进汽车尾气治理工作,加大智能监测和检测监管力度,促进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3.加强农村大气污染治理。

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减少秸秆焚烧。

二、提升大气污染预防能力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

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升监测数据质量,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引导人民群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加大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力度。

加强对大气污染成因、排放源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体系建设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支持。

3.强化监管执法。

加强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执法队伍,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实施。

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1.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加强与邻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应对跨境大气污染问题。

2.提供技术支持和援助。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供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技术支持和援助,推动全球大气污染防治水平的提升。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质量下降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制定并实施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1)将PM2.5浓度降到每立方米20微克以下,PM10浓度降到每立方米50微克以下。

(2)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重点区域包括工业区、同质化农业区、城市建筑区等。

(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监测预警能力,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2.任务(1)加强源头控制,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工业排放标准,推动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技术的应用。

(2)加强交通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治理。

加强排放控制,推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升和质量撤销的执行。

(3)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提倡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4)加强城市建筑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减少露天焚烧,推动建筑工地的尘埃治理。

(5)加强核查和处罚,对违法排放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重点工作措施1.加强源头控制(1)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2)加强工业源排放治理。

制定和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采取脱硫、脱硝、除尘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促进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技术的应用。

鼓励燃煤电厂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减少巨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2.加强交通尾气和工业废气治理(1)推动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升。

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和管理,对超标车辆进行处罚,并推动逐步淘汰老旧高污染车辆。

(2)推行质量撤销制度。

对严重超标的车辆及时撤销其行驶资格,并对违反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严惩。

(3)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对工业企业的废气进行监测和排放控制,并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减少废气排放。

3.加强农业污染治理(1)提倡绿色农业。

(完整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文最新版(大气十条)

(完整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文最新版(大气十条)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文最新版(大气十条)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3年9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

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工作计划5100字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工作计划5100字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工作计划5100字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推动绿色发展,制定本工作计划。

本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具体目标如下:1. 使全国PM2.5浓度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接轨;2. 降低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标准;3. 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4. 提升环境管理能力,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措施1. 制定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制度。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减少和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管理政策;(2) 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污染治理;(3)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4) 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5)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制和问责制。

2.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污染治理。

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检查,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第1页/共4页(2)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3) 增加环保投入。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察力量,提高环保专业队伍素质;(4) 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

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布相关数据;(5)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3.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技术支撑。

加大对环境科研技术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三、工作进度安排阶段一: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1. 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制度;2. 推动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01
02
03
公众监督
鼓励公众对企业排污行为 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 举报。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 广告等形式,普及环保知 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环保志愿服务
支持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开 展活动,引导公众参与大 气污染治理行动。
05
预期效果与评估
预期的大气质量改善程度
减少PM2.5浓度
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恢复自然生态
01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自然生态将得到有效恢
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改善水环境
02
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减少酸雨和颗粒物沉降,进而改善地表
水和地下水环境。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03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将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生态旅游的
发展。
社会经济效益的预期
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资金、政策 等保障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农业部门
负责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 业和循环农业模式。
环保部门
负责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标准、技术指南和 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 ,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重大问题。
交通部门
负责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加强机动车 污染控制,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引导金融机构对环保项目提供贷款支持,降低贷 款利率,帮助企业筹集资金。
监管措施与制度
排污许可制度
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对企业的排 污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达标
排放。
限期整改制度
对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限期整改, 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面临处罚。
联合执法机制
建立环保、公安、交通等多部门联 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和力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

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

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

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所有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和球团生产设备、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都要安装脱硫设施,每小时20蒸吨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施脱硫。

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燃煤机组均应安装脱硝设施,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

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现有除尘设施要实施升级改造。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

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

完善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于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完成石化企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

(二)深化面源污染治理。

综合整治城市扬尘。

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

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并逐步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

大型煤堆、料堆要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

推进城市及周边绿化和防风防沙林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绿地规模。

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

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

(三)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规划,推广智能交通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

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

提升燃油品质。

加快石油炼制企业升级改造,力争在2013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在2014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

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

采取划定禁行区域、经济补偿等方式,逐步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

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

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

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

环保、工业和信息化、质检、工商等部门联合加强新生产车辆环保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环保不达标车辆的违法行为;加强在用机动车年度检验,对不达标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

加快柴油车车用尿素供应体系建设。

研究缩短公交车、出租车强制报废年限。

鼓励出租车每年更换高效尾气净化装置。

开展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

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

不断提高低速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节能环保要求,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相关产业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

自2017年起,新生产的低速货车执行与轻型载货车同等的节能与排放标准。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

修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

有条件的地区要制定符合当地功能定位、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目录。

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分区域明确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2015年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

2016年、2017年,各地区要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综合整改方案,实施分类治理。

(六)压缩过剩产能。

加大环保、能耗、安全执法处罚力度,建立以节能环保标准促进“两高”行业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

制定财政、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产能过剩“两高”行业企业退出、转型发展。

发挥优强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通过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过剩产能压缩。

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七)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认真清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

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八)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

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加强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财苑)验室建设,推进大型大气光化学模拟仓、大型气溶胶模拟仓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柴油机(车)排放净化、环境监测,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对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推进非有机溶剂型涂料和农药等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积极开发缓释肥料新品种,减少化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

(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推动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高炉实施废物协同处置。

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到201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左右,在50%以上的各类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各类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主要有色金属品种以及钢铁的循环再生比重达到40%左右。

(十一)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着力把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有效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积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大幅增加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服务产业产值,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产业。

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十二)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

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

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为大容量燃煤机组。

(十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

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

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发电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