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合集下载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相继发生,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面对急转直下的政治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便是其中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应该有不同的解读。

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韬光养晦才能有所作为。

因为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必须先韬光养晦,积聚实力,而后才能有所作为。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营造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环境,对于某些非核心问题,中国的态度是克制和忍让的。

在美国”误炸”中国驻南使馆,中美南海撞机等事件中,中国方面的处理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是韬光养晦。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强,一味的强硬只会压缩中国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中国能有30年的时间专心搞改革开放,与始终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是分不开的。

韬光养晦客观上促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需的宝贵的和平环境。

在当今时代,既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不是目的,坚持韬光养晦是为了有所作为。

前人的韬光养晦给了我们有所作为的基础——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利用手中的经济魔法棒,中国在玩转各大洲的同时悄然施加着自己的影响力。

在叙利亚内战、乌克兰危机、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上,世界已经无法不重视中国的看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威望和有力作为,印证了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此外,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也能够更好地应对。

“中华民族铁骨铮铮,领土问题绝不退让”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

在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问题上,中国更明确地表明自己的主张,“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赢得了国民的普遍拥护。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度的,我们在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时也要注意把握度。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

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

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灵活务实思想方法和个人风格的体现。

词语解释指不过分炫耀自己明显高于别人的地方,以一技之长刺激、诋毁别人的短处,要注重认识、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身周正、平衡发展。

词语解释指不过分炫耀自己明显高于别人的地方,以一技之长刺激、诋毁别人的短处,要注重认识、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身周正、平衡发展。

字词翻译韬按捺,柔化,隐藏,丢弃;光锋芒,外露的锐气,这里指芒刺。

引申为突出的才华、能力;养修养,培养;晦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这里重指自己修养不足的地方、不足之处。

成语性质褒义词详细释义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

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谦卑之意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

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

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

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

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1.“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不是基本国策?不是。

“基本国策”这个词在政策领域的分量显而易见——应该是立国、治国之筻当中最基本的政蓑;在公众心目中也浅显易懂一应该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大。

一般而言,某方面的政策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标准才可能成为基本国策:①基本国策应是基本国情决定的某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的系统对策,具有高层次、长时效、广范围等特点。

基本国策在整个政策体系中应处于最高层次,应规定、制约和引导着一般的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井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提供依据,②基本国策并非笼统的宏观指导原则或政策取向,而应针对某类在经济发展中容易被忽视的基本国情,并和国家的基本发展理念与时俱进,能更全面地反映发展质量;③基本国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应再有包含关系或指导关系。

有些政策取向,例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事关国家政体,是中国治国的基本原则,也是指导基本国策实施的原则,所以一般不再单独列为基本国策。

我国目前到底有哪些基本国策呢?从实然标准看.可必认为我国现有七个基本国策,即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对外开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资源。

多数基本国策的实施不尽如人意尽管多数基本国策在重大文件和法律中都有所体现,也都通过法律或者相关文件说明了如何落实,但其实施现状不尽如人意,问题颇多。

2.它是权宜之计吗?中国既要长期坚持“韬光养晦”,又要积极主动的“有所作为”,这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首先,中国的“有所作为”是按自己基本的外交战略、外交政策来行事的,如高举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共建和谐世界等,这些基本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其本身就不是锋芒毕露而是谦虚谨慎的,其本身就包含着“韬光养晦”的基本精神的。

因此按这些基本路线和政策去“有所作为”,其本身与“韬光养晦”就是一致的。

其次,从中国的外交策略和外交风格来说,“韬光养晦”主要表现为“坚持十个‘不’”的特点,即: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不锋芒毕露、不引火烧身、不搞对抗、谁也不怕、谁也不得罪。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
——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This
Conclusion
National: keeping a low profile to promote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avoid provocations
Personal: keep quiet about one's talents or accompishment; be modest / humble
That's all! Thank you!
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绝 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 其中,就韬光养晦,他指出“不随便批评别人、 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 时至今日,韬光养晦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 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 词之一。 但韬光养晦这一提法却屡屡遭遇西方社会的误读 和曲解。
曹 操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典 故 :
居太《 游和旧 处会唐 ,昌书 未朝 尝,宣 有愈宗 言事记 。韬》 ”晦: ,“ 群历 ·

出 处
汉译汉
按捺,柔化,隐藏
锋芒,外露的锐气,这里指芒刺。 引申为突出的才华、能力
修养,培养
①隐匿光 彩、才华, 收敛锋芒、 踪迹 ; ②比喻谦 虚谨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uidance reflected Deng's belief that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security strategy had to reinforce its core national interest of promoting domestic development by avoiding foreign risk, high-profile 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and provocations( 挑衅 ), or pretenses of national leadership.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当代传承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当代传承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当代传承作者:许磊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05期【摘要】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继承与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大学生海洋意识建设问题上,要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摈除传统重陆轻海的观念,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和谐世界理念和合作博弈理论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现实空间。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海洋意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和谐世界后危机时代继承“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必要性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着比前一个十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判断分析当前国际社会背景成为我党制定相应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与前提。

2010年,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对于《建议》中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术界倾向于以“后危机时代”加以界定,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教授认为:“对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表述,用‘后危机’可能比‘危机后’准确。

目前国际局势变化,集中表现为美国超级霸权逐步衰落和新自由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美国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发生作用,新自由主义也还在一些局部受到膜拜和继续肆虐,但是那种铺天盖地、控制全球的格局和作为世界发展主流的地位,历史地终结了。

”①后危机时代强调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世界各国并没有完全地、同步地从金融危机的震荡中恢复过来,世界各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恢复发展,必然加强国际市场与全球资源的竞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呈现出新一轮的波动与变化。

韬光养晦的成语典故介绍

韬光养晦的成语典故介绍

韬光养晦的成语典故介绍韬光养晦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过,它有什么成语典故呢?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韬光养晦的典故,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韬光养晦的解释【成语】韬光养晦【读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释义】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的历史典故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

其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骗城斩车胄”载:“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两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两人乃不复言。

”一日,曹操摆下酒筵来试探刘备的野心,问刘备天下有哪些英雄,刘备列举了当时叱咤风云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

《三国演义》载:“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韬光养晦的造句1) 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

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

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2) 明升暗降,正是老董所使的鸟尽弓藏手段,我看你还是退休回家,韬光养晦算了。

3) 十一过后的今天,温暖的朝阳照耀着,七天的养精蓄锐,让金秋的阳光异常灿烂;祝福传递着,七天的韬光养晦,让十月的天空异常晴朗;祝你节后第一天上班快乐!4) 茫茫人生旅途,风雨侵袭挡不住。

要进退有据,伸屈自如;要弯儿不折,曲而不断;要韬光养晦,笑傲人生。

祝你:历经风雨后的人生旅途布满彩虹!5) 北京谦逊的态度与邓小平“待时而动”,“保持低姿态”和“韬光养晦”的意见保持一致。

6) 呵呵,李师侄不仅仅年轻有为,而且博闻强记,远超寻常弟子!看来平日里,你都应该是在韬光养晦,积蓄实力才对。

推进周边外交:不改韬光养晦加强有所作为

推进周边外交:不改韬光养晦加强有所作为

推进周边外交:不改韬光养晦加强有所作为作者:思想理论动态参阅来源:《领导文萃》2014年第16期中国外交如何经营周边?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负责任大国要从周边做起2013年10月24日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专门研究周边外交工作,这是否代表周边外交地位的提升?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我国一直遵循“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现在则更加突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位置。

张胜军(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的发展不是内向发展,和周边国家的互动会越来越密切。

这些年来,东海、南海都有些争议存在,中国的外交面临一定的挑战,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当其时。

在处理大国关系时,中国往往将与美国的关系摆在第一位。

随着周边外交地位的提升,其重要性是否会超过对美外交?或者说该如何协调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关系?曲星: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首先中国要把自己周边经营好,最大的机遇、最大的挑战都在周边,最容易伤筋动骨的问题还是可能出现在周边。

一方面处理好大国关系有利于周边关系,另一方面周边很多事情都有大国的因素,大国关系处理不好必然也会辐射到周边。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周边外交很重要,但在10年内并不能超越对美外交。

经营周边,也是在先稳定大国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

周边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美国重返亚洲也不是直接碰撞,而是“借力打力”。

所以我们做负责任的大国要从周边做起。

中国历来遵循“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现在强调周边外交也是在不改变韬光养晦的基础上加强有所作为的比例。

张胜军: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是相互影响的。

以前有一种理念是,发展好与大国的关系对周边关系的改善有益,现在注意到,如果周边关系恶化也会影响到与大国关系的发展。

很多周边问题背后有大国的影子,尤其美国重返亚太后,周边很多问题与之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内容提要】中国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

中国在确立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中国未能公开、充分地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方略进行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的曲解和误解,加深了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对我战略意图的疑虑,造成了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

因此,深入解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严肃任务。

【关键词】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作者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教育部社科委综合学部委员在国际体系转型和重建的今天,中国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和外交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国领导人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意义十分重大。

在确立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高举起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的同时,我国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也许是为了避免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的曲解和误解,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方略的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尚未能公开、充分地展开,而这又加深了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对我战略意图的疑虑,造成了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

因此,深入解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实际上已是一项不容回避的严肃任务。

一、正本清源:“韬光养晦”的文化蕴含“韬光养晦”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国际格局发生剧变、中国遭受西方国家制裁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方针。

它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中国战略的“核心”。

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中国军力报告》中,将“韬光养晦”说成是中国“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的手段;《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收录了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完整表述;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当年《中国军力报告》仍将“韬光养晦”译成“hide capacities and bide time”,即“隐藏能力,等待时机”。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谈谈你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理解摘要:在浮躁的国内外环境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如何让新一代的大学生和发展中的国家面对机遇与挑战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哲学的思想战略,深刻了解“韬光养晦”和“与时俱进”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落到实处,对解决各种竞争中的发展问题,意义深远。

关键词:态度;与时俱进;和平外交<一>字面上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对于“韬光养晦”在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隐藏才能,使不外漏”,对于“有所作为”的理解就是“取得一定的成就”[1]。

这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隐藏自己的才能,是一种低调谦虚的表现,但是不代表不争,没有追求,恰恰相反的是为了更好地争和更好地出成绩。

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的“韬光养晦”,没有了理想没有斗志,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忘记自己的才能何在,于是就真的是丢失了才能。

所以“保剑锋从磨砺出”,将“韬光养晦”要与“有所作为”相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

韬光养晦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蓄势待发。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韬光养晦”又包括了“有所作为”。

它是一种哲学思考。

韬光养晦不代表胆小怕事,不代表委屈求全息事宁人,不代表安于现状,它是智者的思考,是一种低调,不张扬不自满自负的态度,或许从另一个方面将它和“锋芒毕露”一词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急于展现一点点小的成就,将自己的才能展现于他人,一时的夸赞所带来的荣耀与自豪感是只能逞一时之快的,二那些真正不休的流芳百世的却是默默无闻的工作,最终取得重大成就,一鸣惊人的人。

历史上对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实例解释更是比比皆是。

例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写道:“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方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对国家“韬光养晦”的理解

对国家“韬光养晦”的理解

对国家“韬光养晦”的理解摘要:《战国策》曰:“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

”一个大国强国,如果通盘的谋略策略尚未考虑成熟,内部协调尚未一致就急于采取行动,就会让人通过你的言行摸到你的心思,就会适得其反,产生不利于己的后果。

韬光养晦,百度百科里这样解释: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

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

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灵活务实思想方法和个人风格的体现。

似乎这个成语专门是用来描述中国外交战略的,但早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已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韬光养晦对外战略已经时过境迁,该调整了。

理由主要有以如下几点:第一、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不必再韬光养晦。

第二、美国已把战略东移至亚太,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的主要防范对象,中国提不提韬光养晦都无济于事。

事隔多年后,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中国在事关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毫不含糊,立场坚定,出手有力,往往是数招之内解决问题,比如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及中日钓鱼事件。

中国国力的上升、中国在某些问题上的果断和强硬,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韬光养晦战略的思考。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对各种资源进行投资,不论是非洲的矿产还是美洲的油田,到处都有中国的影子。

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很有钱,而美国不只一次的“提醒”中国要尽到一个大国的“责任”,我们的回答则几乎千篇一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我看来,韬光养晦外交战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对中国仍然适用。

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及经济质量与美国相距太远;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迅速增长的经济速度不相符,换而言之,当下中国之综合竞争能力并非世界第二,更不是世界第一。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指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这是有所作为的一种表现,褒义。

【词源】“韬光养晦”语原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引用】清·俞万春著小说《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

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意思是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会因为别人的嫉妒而遭到不测,不可过于暴露锋芒。

为日后出头,这次前去一定要见机行事、谨慎处事,方可图将来大业。

”【举例】“韬光养晦”主要表现在职场、官场上。

比如: 三国时的曹操就是一个极其多疑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为了防止别人暗杀自己,他连给他盖被的侍卫也杀了,且说:“吾梦中好杀人!”杨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由于他不会“韬光养晦”这一招儿,在曹操面前过多地表现自己,结果被多疑的曹操杀掉了。

其一,杨修没有看清形势,对眼前高于自己地位的曹操没有安全感、总怕人谋害时,而此刻杨修又是他的左膀右臂而离不开,杨修就应该向曹操表示最大的忠诚和善意,解除他对自己的怀疑。

其二,当曹操害怕失去权威,怀疑杨修威胁到他的地位,比时,杨修就马上向曹操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俯首帖耳,甘拜下风,向曹操表达最大的敬畏与尊崇,才不至于引来杀身之祸。

推而广之,以上都做到了,特别是当某人成功地让疑心重的上司相信在下不是身边最危险的人物时,他就是一个成功地掌握了韬光养晦这种艺术的人。

因此等待时机,一旦抓住机遇,便是后者称王称霸的英雄之时。

【结论】用“韬光养晦”造句:学会让自己“韬光养晦,才能有所作为。

”注明:此话当今有些消极因素。

成语解说: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成语解说: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成语解说: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人要能做到高调的做事低调的做人。

但是有时候必须要做到隐藏才能,不随便外露,韬光养晦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举成名。

那么,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呢?本期民族文化为你解说韬光养晦的意思,这是个值得深思的成语。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

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

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

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

《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

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

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

《诗经》中有“遵养时晦”之记。

《宋史·邢恕传》中则有“公着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

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一段历史公案。

养:修养,培养;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

成语典故作为一个成语,韬光养晦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

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盛世危言》。

他在其中的自序中写道:“自顾年老长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此前,则有清朝大知识分子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中写下“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谓隐藏锋芒,不使外露。

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内在的修养。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

你此去,须韬光。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解读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解读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是妥协、退让吗?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对外战略策略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些不谙其论的人们,往往认为“韬光养晦”就是妥协、退让,并由此产生一些困惑和不解。

这是需要加以澄清和阐明的。

一、韬光养晦不是简单的妥协和退让,而是在不利情况下变不利为有利的积极对策,具有主动性和进取性.韬光养晦是一种外交谋略,是指在力量对比于己严重不利的情况下需要作出暂时的和必要的妥协和退让。

妥协和退让并非“韬光养晦”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和手段。

“韬光养晦”的基本涵义是:收敛锋芒,埋头实干,不挑头,不扛旗,不慕虚荣,不尚空谈,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低姿态,必要时善于妥协和退让。

这是在不利形势下保护自己的良策、积极应对之策,具有主动性和进取性。

1918年3月,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订立了《布列斯特和约》。

当时德国军队正侵入苏维埃共和国境内,前线的俄国旧军队已经瓦解,新的革命军队还没有组织起来。

为了使刚成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政权避免在德国的打击下夭折,列宁主张暂时退让,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等苛刻条件,立即签订和约。

这个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了时间去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调整经济,建立红军;使无产阶级保持了对农民的领导,积聚了力量,得以在1918年至1920年击溃白军和英、美、法、日、波等14国的武装干涉。

而随着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布列斯特和约》成为废纸一张。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韬光养晦”策略的一个成功范例。

苏维埃政府虽然暂时蒙受了屈辱,但是最终赢得了武装自己、强大自己的时间,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对我国十分严峻。

那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红旗落地。

西方媒体和政要欢呼雀跃,弹冠相庆。

西方国家联手对华实行制裁,向中国施加强大的政治压力。

“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方针”?

“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方针”?

■“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方针”?这是媒体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

有人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历史环境提出来的“局部性策略方针”,不能作为长期指导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想。

还有人认为,因为“韬光养晦容易引起误解,最好不再使用了”。

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一个大国,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在外交上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至少还要管一百年”。

怎么看待这些观点呢?“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一系列思想,是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面临“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急需回答,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对策。

虽然有些是直接为应对当时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譬如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等。

但决不能将邓小平以其丰富的斗争经验,非凡高超的谋略艺术,而陆续提出的一系列光辉的战略思想,说成是“局部性策略方针”,只是应对特殊形势的“权宜之计”。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譬如邓小平针对当时有人希望中国“扛旗”和“当头”,而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

”他还一口气讲了三个“永远”:“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3页)既然是“国策”又是“永远”,还能是什么应急的权宜之计吗?后来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些重要战略思想,即著名的“四句话16个字”:“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更是闪烁着长期战略性光辉,具有长期战略意义。

现在人们常说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八个字,实际上是邓小平上述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经多次归纳概括高度浓缩后的提法,这对中国显然具有长期战略性指导意义。

此外,邓小平当时所提出的各种对策,虽然以当时的国际环境为背景,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中国“国内”的。

他强调“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如何理解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中国现行并将长期坚持的对外战略方针,它是对20年前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一种概括、浓缩和发展。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同时,邓小平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最为著名的提法:韬光养晦。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越来越强大,社会上对韬光养晦政策的诟病越来越多,如今对于中国的外交战术,我们也应有个整体的认识。

“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方针”。

这是媒体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

有人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历史环境提出来的“局部性策略方针”,不能作为长期指导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想。

已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韬光养晦对外战略已经时过境迁,该调整了。

理由主要有以如下几点:第一、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不必再韬光养晦。

第二、美国已把战略东移至亚太,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的主要防范对象,中国提不提韬光养晦都无济于事。

事隔多年后,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以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中国在事关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毫不含糊,立场坚定,出手有力,往往是数招之内解决问题,比如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及这次中日钓鱼事件。

中国国力的上升、中国在某些问题上的果断和强硬,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韬光养晦战略的思考。

在我认为,韬光养晦外交战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对中国仍然适用。

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及经济质量与美国相距太远;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迅速增长的经济速度不相符,换而言之,当下中国之综合竞争能力并非世界第二,更不是世界第一。

第二、中国周边环境既区别于美国,亦不同于欧盟,美国周边无大国,欧盟随着内部整合的不断深化,周边矛盾逐渐弱化;中国除了与日本与印度这两个大邻居时有摩擦甚至冲突外,还面临着周边小国的防范,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美国的插手。

当然,现在韬光养晦之内容与邓公当年刚提出该战略时略有差异,当年主要是指中国不当第三世界的头,不与美国争霸,不再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以灵活务实的思想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

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成功解决了对外关系中的难题,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下,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韬光养晦,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的一个经典表述,本身的含义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把古代中国军事谋略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外交的一种“积极防御”战略,是利用和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和取胜之道,是极具匠心和深谋远虑的。

韬光养晦绝不等同于单纯的防守退却或被动应付,而是要有所作为。

邓小平指出,不管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变,中国在世界上算一极,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们绝不能示弱”。

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而有所作为,为的是促进韬光养晦战略目标的实现。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核心就是“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即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及时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集中全力搞经济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此,在某些国际问题上我们要善于守拙,“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

在外交实践中,坚持不称霸、不当头的原则,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

综上所述,对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应将其理解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出发,珍惜机遇,埋头苦干,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经济搞上去,避免过分张扬,“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着重营造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长期和平国际环境。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这个国家对所处国际环境的判断以及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准确判断之上的,十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和中国的外交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决定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基本背景要素仍然存在,而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继续坚持这一方针更为坚实的基础和理由。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但并没有动摇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认为,“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做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要判断的主要论据有三个方面: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二,世界政治的主导力量———大国关系正处在一个以协调、合作、共处为主要取向的新时期,发展高新科技、夯实综合国力,是各大国政策取向。

大国都在努力争取一个于己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趋势进一步加深。

总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上没有即将爆发世界大战的态势,中国也没有面临外敌入侵的紧迫情况,因此中国完全可以韬光养晦、埋头苦干、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