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学设计
10说课岳麓版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他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 3.扁鹊对我国医学发展有什么重要贡献? 二、文学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由哪几部分组成? 2.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是谁?
其代表作是什么?
科学
文学
岷
内江
都江堰由分水堤、 宝瓶口和飞沙堰三
江
部分组成。
板书设计: 10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 科技:都江堰、鲁班、扁鹊 ● 文学:诗经、屈原、《离骚》 ● 艺术:音乐、绘画
九、预期效果分析
1.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2.把新课程理念由理论变成实践, 彻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学习方式,体现教改精神; 3.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教得轻松”,“学得轻松”。
故事
合作探究: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三、艺 术
类别 时期
成就
音乐 绘画
舜
西周
战国 春秋战国 战国
韶乐
形成音乐教育制度
(钟鼓之乐)盛行
随县出土了一整套编钟
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最古老的帛画《御龙图》 《妇女凤鸟图》
10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兴修水利是战国,世界闻名都江堰, 秦国李冰父子修。防洪灌溉除水患。 成都平原得美名,“天府之国”造福民。 战国工匠出鲁班,后代尊奉为祖师。 春末战初医扁鹊,望闻问切中医用。 战末楚国有屈原,精华方言创诗歌。 诗歌体裁是楚辞,代表作品有《离骚》。
歌曲
朝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佟菊花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说
教学三维目标
课
教学重难点
内
青海省西宁五中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D.反映出我国音乐在2000多年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C.采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D.被译成多种文字的中国散文集
3、下列有关扁鹊的说法,正确的是()
(1)他是春秋时期的名医(2)他能用麻醉剂给人做手术(3)他发明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4)他是中医的鼻祖
A.(1)(2)B.(3)(4)C.(1)(3)D.(2)(4)
4、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5)周朝 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除了_____之外,还使用________。因此,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要演奏乐器的“_____________”盛行起来,人们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一起成为____________。
个案补充
合作探究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知道它到底奇妙在什么地方吗?结合 《都江堰示意图》说说。
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课时1
教学目标:了解《诗经》主要内容及地位;了解屈原的生平和成就;依据课文内容及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作用及巧妙之处;了解中医鼻祖扁鹊的成就;了解编钟的由来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材料解析,图片对比,分组讨论
(3)战国时候,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国都热衷于修建水利工程,其中以_ _______修建的________最为著名,它是由__ __________主持修建的,它的修建消除 了_______水患,使___________成为旱涝保收的___________。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案岳麓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和编钟。
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
2.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二)教学难点1.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第7课中学习了甲骨文和金文,文字的出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我们把文字组合,吟唱出来,以表达思想感情,这就是“诗”。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诗,谁能告诉大家,我国最早的诗是什么?(学生回答:《诗经》)(讲授新课)(板书)一、《诗经》和楚辞(板书)1.《诗经》我国早期的诗都被收集在诗经中,《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三百多首,分《风》、《雅》、《颂》3个部分,《风》是各国的民歌,又称《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
我们来看其中的一首诗。
(或者是学生学过的《诗经》中的诗)(教师解释诗句中的一些文词)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告诉我们了什么?(教师讲解其中的文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这几句诗不仅反映了西周农业发展情况,而且告诉我们古代人们的生活情况。
所以说诗的出现是和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除了反映生产劳动情况外,有些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诗经》中的诗歌帮助我们了解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了解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横征暴敛,人民的辛勤劳动。
这些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感情的诗歌又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因为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所以统治者希望通过诗来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10课 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初一历史(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都江堰、屈原和楚辞、战国编钟等基础知识。
2.对屈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3.认识都江堰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都江堰、屈原和楚辞教学难点都江堰的防洪灌溉的原理。
教学过程关键点拨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1)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分别是在什么时期?(2)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有什么作用?(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什么变法?列举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合作与探究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填写相关内容,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
(1)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谁主持修建的?(2)都江堰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屈原是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的?他创立的新的诗歌体裁是什么?(4)战国时期最珍贵的乐器是什么?2.合作探究(1)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自主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纠正、强调、补充。
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教材内容,做到“三讲”“三不讲”。
四、自主拓展与运用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它在今天还有哪些价值?五、课堂小结检查学生重点知识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1.都江堰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2.屈原和楚辞3.战国编钟教后记。
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艺
岷 江 外江
分 水 堤
内江 宝瓶口
飞沙堰 岷 江
离堆
都江堰示意图
都江堰由分水堤、 宝瓶口和飞沙堰 三部分组成。外 江是正流,可排 洪通航;内江供 灌溉,江水通过 宝瓶口流入成都 平原。当内江水 流过大时,江水 漫过飞沙堰,流 入外江。都江堰 能灌溉农田300 万亩。
万 流 归 一 汇 八 百 里 青 城 沃 野 都 从 太 守 得 来
二王庙
六 字 炳 千 秋 十 四 县 民 命 食 天 尽 是 此 公 赐 予
古名“崇德 庙”,是纪念都 江堰水利工程的 修建者李冰父子 的庙宇。
(二)我国土木建筑工匠的祖师是
要的发明创造有 、 、 、 、
,他重
等。
云 梯
曲 尺
墨 斗
石 磨
铲 子
(三)“中医鼻祖”扁鹊 1、扁鹊:姓秦,名越人, 的名医。医术高明, 文明天下。 2、影响:他总结出的 、 、 、 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法。 扁鹊,名秦越人, 我国古代名医。他采用 望、闻、问、切四诊法 诊断疾病。四诊法成为 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断法。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古 代医学家。
扁 鹊
二、文学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由 《 》《 》《 》组成,收集了 到 时期的诗歌。 2、屈原:战国后期 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 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 ” 代表作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三、艺术
御 龙 图
通过阅读课文,围绕“我知道 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积 极主动、大胆讲述出来。
问题: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都江堰水利工程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战国的科技和文艺教案 岳麓版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
2.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集 体 智 慧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
1.战国时,秦国的父子在四川成都修建了,成都平原从此成为。
2.战国时,楚国创造了,代表作是。(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3.湖北随县的,是战国时期最珍贵的乐器。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教学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和编钟。
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作 业
单元练习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体: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效率高
板书设计
1.战国时,秦国的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修建了都江堰,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
2.战国时,楚国屈原创造了楚辞,代表作是《离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3.湖北随县的全套编钟,是战国时期最珍贵的乐器。
4.我国最古老帛画:《玉女凤鸟图》和《御龙图》。
4.我国最古老帛画:。
【教师导学】
1.都江堰的修建过程和示意图。
【合作探究】
1.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1)成就
(2)爱国情怀
(3)端午节纪念活动
图片“粽子”导入。
插入都江堰修建过程中的小故事,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强调都江堰的作用和修建者。
重点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学效果显著。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课题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教时11 时间10.8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对祖国文明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都江堰教学难点对本课艺术成就的赏析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一、板书题目回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正是这种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向前丰富发展,并带来了科技文化领域的进步。
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主要包括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思想、体育等内容。
本课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艺。
二、揭示目标1.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三、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问题,以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为主,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统一答案。
四、先学大屏幕显示自学题目,分组回答、讨论。
领域主要成就科学技术都江堰修建时期、地理位置、主持人、评价、意义、影响文学《诗经》评价、组成、内容“楚辞”何时、创造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代表作艺术音乐何时形成了教育制度、何时盛行钟鼓之乐、湖北出土的全套编钟绘画绘画何时称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哪两幅画是我我国最古老的帛画、青铜器和漆器的花纹有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五、后教1.更正2.教师补充讲解:(1)都江堰:一、概况;二、结构和运作过程:宝瓶口的开凿,凿开玉垒山,把江水分流层两股,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变水害为水利,人们把凿开的山口叫“宝瓶口”。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效果并不显著,决定在距玉垒山稍远的江心里筑起一道分水堰,把岷江水流分成两股,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同行分洪。
飞沙堰的修建,作为溢洪道,使内江灌溉区免受水灾。
青海省西宁五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案 新人教版
第 10 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课时 1教学目标:了解《诗经》主要内容及地位;了解屈原的生平和成就;依据课文内容及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作用及巧妙之处;了解中医鼻祖扁鹊的成就;了解编钟的由来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
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教学方法:材料解析,图片对比,分组讨论自学导航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汇集了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诗歌。
(2)屈原是______后期楚国人,他运用_________和_______,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______,这种题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国时候,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国都热衷于修建水利工程,其中以________修建的________最为著名,它是由____________主持修建的,它的修建消除了_______水患,使___________成为旱涝保收的___________。
(4)扁鹊姓秦,是___________的名医,主要成就是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方法,他被后世尊为____________。
(5)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除了_____之外,还使用________。
因此,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要演奏乐器的“_____________”盛行起来,人们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一起成为____________。
个案补充合作探究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知道它到底奇妙在什么地方吗?结合《都江堰示意图》说说。
第10课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学设计
第10课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都江堰和李冰屈原和《离骚》韶乐和全套编钟《妇女凤鸟图》《御龙图》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②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归纳能力和书面表达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帮助学生树立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都江堰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②通过对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重点:都江堰2、难点:提高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审美的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环节:【激情导入】【自主学习】(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完成1、2、3、4、5、6、7、8题并加以识记,然后思考9、10题,为课堂合作交流做准备。
1、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2、都江堰使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由李冰父子修建的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
4、战国时,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5、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战国时最珍贵的乐器,6、长沙出土的战国《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西周时我国形成了音乐教育制度。
学习小结:(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有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9题,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9、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提示:李冰父子的贡献在于主持修建都江堰,所以后人纪念李冰父子的原因就可以从都江堰在历史上对成都平原的作用来分析。
都江堰的作用:1)在历史上,都江堰江堰筑成后,消除了水患,灌溉了田地,从根本上改变了蜀地的面貌,把原来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富庶地区。
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教学设计
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一、课程标准1、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绩。
2、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部分的内容,即科学技术和文艺。
它是中华文明第一次出现大繁荣时期,形成了独具东方魅力的中国古老文明,我国也因此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从科技、文学、艺术三个方面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内容有水利工程都江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不朽的抒情长诗《离骚》,战国全套编钟,绘画作品《御龙图》、《妇女风鸟图》,内容较多,而且内在联系不紧密,但可以系统为三个方面,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归纳、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江堰和李冰父子屈原和《离骚》《韶乐》和战国编钟《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2、能力培养(1)依据《都江堰示意图》和课文有关内容,了解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过程,增强阅读能力,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象力。
(2)引导学生归纳先秦时期突出的科技文艺成就,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春秋战国科技和文艺成果的学习,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感知人类在文明前进中的巨大成就,产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科学技术、文字、艺术成就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比较分散,教学过程中要分类整理,制成表格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认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增强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通过对伟大诗人屈原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教案
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对文艺和科技的重视和发展;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成就;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思考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艺和科技创造意识。
二、教学内容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诗经:五代的诗集,代表了春秋时期的文学风貌;–战国文学:以乐府和赋为代表,独特的艺术风格;–戏曲:出现了杂剧和散曲等多种剧种。
2.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成就:–铁制工具:铁冶炼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冶铜技术:提高了农具和兵器的制作水平;–农业技术: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的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医药学:草药的研究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图片,让学生对这个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信息获取(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指定的资料和参考书籍,运用资料分析和文献阅读的方法,获取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的信息,并整理成PPT形式的报告。
3. 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小组的报告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设备,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成就进行详细讲解。
4. 学生探究(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组进行讨论,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成就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和创新。
5. 活动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现场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并进行互动交流和提问。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展示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的兴趣。
四、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报告的PPT内容和表达是否准确清晰;2.学生在探究环节的发言和观点是否有新颖性;3.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的理解程度;4.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更多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的资料和文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和科技的实际应用;3.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活动或比赛,提高自己的文艺和科技素养。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doc
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李冰父子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了解都江堰工程的功效,知道编钟出土的地区,2、依据“都江堰”示意图和教材介绍,能讲清都江堰的结构、运作情况和功效。
过程与方法:播放都江堰的视频,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神游都江堰工程。
学生一边“浏览”都江堰,一边思考“导师”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对都江堰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增进他们对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都江堰工程难点:明白都江堰工程的构造和运作情况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阅读名文,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知道都江堰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四川省内,它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去参观。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它劫后余生,主体工程受损不大。
我国著名文化学学者余秋雨写了一篇散文,深情地称颂都江堰的历史神韵,题目就叫《都江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段多媒体课件播放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第一部分: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屁护和濡养。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说得近一些,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是都江堰(播放完毕)老师:读了这段散文,你对都江堰有什么感受?学生:都江堰十分伟大,十分神奇。
②都江堰的功劳太大了,是它造就了富饶的天府之国老师:看守散文之后,我也有同感。
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教学目标: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和编钟。
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
2、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第7课中学习了甲骨文和金文,文字的出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我们把文字组合,吟唱出来,以表达思想感情,这就是“诗”。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诗,谁能告诉大家,我国最早的诗是什么?学生回答:《诗经》【新课教学】:一、科学技术1、都江堰(1)、都江堰的地理位置:成都西北。
(2)、修建时间:战国时期。
(3)、工程主持者:李冰父子。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水利专家。
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有名。
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秦汉时期的战争破坏,大量的档案文书被销毁,古书上没有李冰的生平记录。
(4)、都江堰的作用: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
成都平原因此长期受益,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起防洪灌溉的作用.它由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
外江是正流,可排洪通航;内江供灌溉,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当内江水流过大时,江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
都江堰能灌溉农田300万亩。
都江堰的价值:它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巨大作用,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还在于,工程的修建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从而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一《诗经》、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一一都江堰、中医和编钟。
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
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
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诗经一一国风》的作品,归纳诗经的特点。
2、通过分析《离骚》,了解其创作的背景。
3、通过讲述屈原、李冰和扁鹊等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三位人物爱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屈原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历史人物人格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文学作品《诗经》和《离骚》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中外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第7课中学习了甲骨文和金文,文字的出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成为
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我们把文字组合,吟唱出来,以表达思想感情,这就是“诗”。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诗,谁能告诉大家,我国最早的诗是什么?(学生回答:《诗经》)讲授新课:
一、《诗经》和楚辞
1、《诗经》
我国早期的诗都被收集在诗经中,《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三百多首,分
《风》、《雅》、《颂》3个部分,《风》是各国的民歌,又称《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
《诗经》中的诗歌帮助我们了解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了解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横征暴敛,人民的辛勤劳动。
这些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感情的诗歌又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
因为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所以统治者希望通过诗来考察民情风俗,
政治得失。
采诗官在采诗过程中得到各诸侯国的帮助,所以各地的诗歌能集中起来。
采集到的诗经过整理保存下来。
2、楚辞
教师首先设问:同学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吗?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介绍屈原。
屈原名平,楚国人。
当他还年轻时,他已经是一位博学多才、很有政治才干的人物了。
屈原的才华得到楚王的赏识,他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徒;相当于后来的丞相。
屈原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抱负,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
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一一楚辞。
代表作是《离骚》。
诗名《离骚》的意思是说屈原遭受
去国离家的忧愁。
请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学生了解屈原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困境的担忧。
教师指明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
二、神奇的编钟
播放音频《曾侯乙编钟乐团演奏一一屈原问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古乐曲是用什
么乐器演奏的呢?
教师展示《曾侯乙墓中室编钟》,演奏这首古乐曲的乐器是战国的古钟。
为了使演奏时的音色优美旋律和谐动听,表现力更强,人们常常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在一
起,这就是编钟。
编钟经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的活动中。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编钟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丰富,反映处我国在音乐在2000 多年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治水,到战国时期可以说掀起了一个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热潮。
战国时各国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是——后来中外驰名,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
举,至今还为人民造福的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发源于松潘高原(海拔三千多米)的岷江,奔腾流泻,进入成都平原。
教师展示《都江堰示意图》,讲解都江堰的组成和原理,知道都江堰“行水灌田”和“泄洪平灾”的作用。
四、“中医鼻祖”扁鹊
教师展示“扁鹊”的图片,讲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本目的内容,学生自己归纳扁鹊的对中医的贡献。
课堂总结: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智慧的结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是我们引以为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