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医王叔和与《脉经》简介
王叔和及《脉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王叔和及《脉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摘要]—王叔和,古代高平(今山东邹城)人,魏晋时期医家,医书编纂家,曾任魏太医令,其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责献,是整理《伤寒杂病论》,二是撰写《脉经》。
《脉经》涉及针灸学术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八分之一,以第二、第七、第十卷最为集中。
本文从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和治疗学四个方面对《脉经》中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探析。
王叔和,名熙,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
关于其生卒年代,朱承山、李家庚等考证认为是公元201~280年。
关于其籍贯,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引河东卫汛记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
”唐代甘伯宗之《名医传》载:“晋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
”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引《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高平人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源,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篇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至今行用。
”明代《医林列传》记载:“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
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纤悉备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
又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李经纬等的《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载:“王叔和,名熙,汉末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目前认为山东说较可信。
”赵凯球等的《山东通史·魏晋南北朝卷》载:“王叔和,魏晋之间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曾任晋太医令……王叔和除撰著《脉经》外,还辑集散佚的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使这一宝贵医学文献得以留传,这是他对中国医学史的又一重大贡献。
”孙德明的《中国历代名人选录》记载:王叔和(约201~280)西晋医学家.山西高平人曾为太医令。
王叔和资料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一说山东菏泽市山东巨野人。
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1人物简介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
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
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
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
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
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
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
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
2人物生平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
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
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
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
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王叔和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
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
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
王叔和、王熙、《脉经》及其相关医学伪史
王叔和、王熙、《脉经》及其相关医学伪史一、王叔和王叔和是谁?按通常流行的说法,他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和医书编纂家,但《三国志》和《晋书》均无传记。
其事迹散见于后世医籍中,对其生平史迹众说纷纭。
王叔和为经方家:《隋书经籍志》:《王叔和论病》六卷。
以及《千金要方》云: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诸部经方”之中,既有张仲景,也有王叔和等,显然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王叔和并非完全是照抄整理编辑,而是有自己特色。
显然孙思邈认为王叔和为经方家,且有本可学。
《外台》直接引“王叔和”者只有一处,即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阐述了“伤寒之病逐日深浅”,“表和里病、里和表病”及“两感病俱作”的治疗,此节内容见于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例》,文字略有出入,此节文字据考系王叔和所增(存疑。
伤寒例显然不符合王叔和之表里思维)。
《外台》间接引有“王叔和” 者有两处,一为卷二“伤寒疮方一十首” 引张文仲云: “疗伤寒兼疮, 王叔和云: 其候……。
”二为卷十“上气咳方一首” 引《古今录验方》云: “疗咳逆上气胸满多唾,太医令王叔和所撰……”。
此两处文字不见于现存王叔和著作中,引自何书几乎已无从查考,高文铸据此推断王叔和曾编撰过临床方书,并在唐初流传。
最早指出王叔和整理张仲景《伤寒论》的是皇甫谧。
皇甫谧在《甲乙经》自序中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有《<甲乙经>作者不是皇甫谧》一文,作者罗鸿声。
《甲乙经》既然非皇甫谧著作,则自序自然也不成立,非但如此,此序产生于唐代孙思邈之后。
而《甲乙经序》不见于孙思邈之前任何记载,包括孙思邈本人,显然并未见过此序(参见《孙思邈之“内经”》),甲乙经序是伪作,此为铁证,当为孙思邈之后至王焘之间百年内所产生。
王叔和整理张仲景方,类似的说法,见于《太平御览》卷720《方术部》引高湛《养生论》:“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
学习强国四人赛华图王叔和《脉经》
学习强国四人赛华图王叔和《脉经》
《脉经》是我国古代医学上极具影响力的医学著作,由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叔和所作。
本书分为12篇,总结阐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治疗原理,对古今中国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临床医师的必备参考书籍。
叔和先生以传播中医及中药为宗旨,结合其自身的临床经验,把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写《脉经》让中医继承发扬,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临床实践者和思想家之一。
《脉经》是叔和先生经过长期研究调查,积累了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他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归纳,构建这一系统的理论框架,力图把古今中医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研究中医医疗有着极大的影响。
叔和先生也深知脉技术对中医诊疗的重要性,他认为脉搏反映病人病情的特征,是早期鉴别治疗疾病的重要体征,正确识别脉搏,有助于正确判断病情,根据脉搏方式为每种病法就提出了可行良方,写出的《脉经》对今天的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
因此,学习叔和的《脉经》是我们学习中医养生的必修课程,这本古老的书是中医重要的参考书籍,我们要把它的学习作为自己的一项学习任务,从古老的中医家具里汲取强大的活力,无论是从古往今还是今往古都能变得丰富而纯正,增进我们健康实践中医养生的能力,为自身和社会带来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之:《脉经》一·【西晋】王叔和撰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之:《脉经》一·【西晋】王叔和撰·《脉经》【西晋】王叔和撰《脉经》是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脉经》全书共十卷。
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
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脉经》最大贡献有二。
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
其二: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一)目录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平脉早晏法第二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持脉轻重法第六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辨脉阴阳大法第九平虚实第十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平人得病所起第十四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正文】《脉经》·序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
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
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
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敬慕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其精⼼整理成《伤寒论》和《⾦匮⽟函要略⽅》两书流传后世,并著述《脉经》。
王叔和可以说是《伤寒杂病论》的“救星”。
正如宋代医学家、任朝散⼤夫、光禄卿直秘阁林亿所说:“仲景之书及今⼋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王叔和之⼒也。
”医圣祠内王叔和塑像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成,发展并确⽴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并⼴泛应⽤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的古典医著之⼀,也是我国第⼀部临床治疗学⽅⾯的巨著。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个辨证纲领,以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由于确⽴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东汉时期,由于当时造纸术还没⼴泛推⼴使⽤,简帛仍然是书写的载体,传抄量少且很容易散失。
约公元223年的⼀天,曹魏国的太医令王叔和正对着⼀堆残缺不全的⽵简和帛书不住嗟叹。
他轻轻抚摸着⽵简上的“伤寒杂病论”⼏个⼤字,仿佛抚摸着⾃⼰的宝贝。
当太医令⼀年多来,他除了救死扶伤外,⼤多数时间就是整理恩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称为“⽅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临散失命运。
太医令为了恢复这部旷世奇书的⾯貌,四处收集医圣的旧证,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通过亲朋好友寻求旧医书。
资料到位后,他进⾏细⼼地整理和修复,历时三年才完成了原书中的“伤寒论”部分。
原书中的“杂病论”部分分散在各种⽵简和帛书中,要完全编纂将是⼀个很繁琐的⼯作。
为此,太医令花了⼏年时间整理完成关于杂病的理论,并按医圣的原意把此书取名为《⾦匮⽟函要略⽅》。
【推荐】王叔和的《脉经》
【推荐】王叔和的《脉经》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还没有发明纸,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
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
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
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
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
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
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
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
第二大贡献,就是王叔和著成了《脉经》,这也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
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致,可见他对于脉学的造诣之深。
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
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
中医脉学专著《脉经》
中医脉学专著《脉经》《脉经》是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编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以字行。
生活于公元3世纪,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
西晋时期著名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
他性格沉静,喜好著述,博通经方,深识医理,尤其对脉学有深刻的研究。
西晋时,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简编残乱,濒于失传,王叔和对其中的《伤寒论》部分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颇有功于仲景。
此外,他还将以往文献中有关脉学的内容加以集录和整理,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著成《脉经》10卷。
王氏在书中强调“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故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扁鹊、华佗等诸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剖析脉理,条陈脉法,明辨脉象,说明主病。
同时,结合疾病的声色证候,确立治法,告之宜忌。
卷一论述人脉寸、关、尺三部,持脉之法有“浮、中、沉”,病脉体象有二十四种(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以及平脉、疾病将瘥和难愈脉候;卷二论“关前”、“关后”脉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门等部位的脉象阴阳虚实变化与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主病与治疗,奇经八脉的脉象主病;卷三为脏腑的平脉、死脉;卷四论“遍诊法”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各部脉象主病,论杂病的各种病脉,各种亏损病证以及决死生脉候;卷五辑扁鹊和仲景脉法、扁鹊与华佗察色闻声要诀;卷六论脏腑病机与病证;卷七论述汗、吐、下、温、灸、刺、火、水等八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热病诸证与死候;卷八论各种杂病的脉症并诊;卷九阐述妇儿科诸病机理、脉症与预后;卷十为“手检图二十一部”,此图已佚,文字亦有残缺,只剩论脉的“前、后、左、右、上、下、中央”诊法以及各种脉象主病等内容。
《脉经》对西晋以前的脉学成就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使脉学独立分科,促进了后世脉学的发展。
该书约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此书。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脉经》是祖国医学的第一部脉学专书。
成就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完成后世脉法,在规定脉名及其指标,对寸、关、尺分部及分主脏腑,与将脉象进一步与病证联系结合等,都做了完备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使脉诊成为中医学中的独立学科,使脉诊实际易从,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推广。
另外,《脉经》还收载了若干古文献资料,不但有俾于脉学,客观上还使若干重要文献免于散佚,由于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亦且有俾于整个中医学,《脉经》使后学于脉法得致用之道,知渊源之自,《脉经》之撰,合于著作之法。
其第十卷“手检图”部分已佚失不传,《脉经》由于辗转传抄之际,时有缺失忆改错简夺误等等,故今本非原著原貌,是又不可不知。
自《脉经》问世脉学进人了一个新时期,其后至今将近两千年,脉学著作虽多,但基本上仍是叔和遗法,不出《脉经》范屆,故尔,《脉经》为古脉法之嬗递,后世脉法之开端与典则0(一)王叔和与《脉经》的写作《脉经》为王叔和所著。
据后魏?高湛《养生论》及唐?甘伯宗《名医传》,宋?张杲《医说》等书称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
宋?林亿《脉经》序称叔和为西晋时人,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谓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甘露中吾病风百日方治,迺撰集三部云云。
是叔和著书,乃在甘露之前,故有人以为王叔和为吴之太医,又《医心方》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之语,《千金方?三十六》载“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与《医心方》同,可证叔和名熙,姓王而不是王叔。
《名医传》谓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形切,洞识修养之道。
”这说明他在当时就是水平高影响大的人物。
王叔和在著作方面一是撰次仲景《伤寒论》,再就是自著《脉经》。
《脉经》的写作意图,反映在《脉经》自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鹤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关于《脉经》和《脉诀》,高手请进!
关于《脉经》和《脉诀》,高手请进!——下载百度一段文字《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
一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
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
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
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
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
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
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
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
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
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
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
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
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
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陈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生剽窃作歌诀。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一、前言《脉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为西晋时期的王叔和。
本书详细阐述了脉象的辨识、脉诊的技巧以及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热爱中医学的人士,我有幸深入了这部著作,以下是我的感受与收获。
二、感受1. 对脉学的认识加深:通过《脉经》,我对脉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王叔和在这部作品中将脉象分为二十三种,并对每种脉象的性状、主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使我对脉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2. 诊断技能提升:在脉诊方面,本书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通过各种脉象的特点,我能够在实际诊断中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脉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3. 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在阐述脉学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得我在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提高了我的临床诊疗能力。
4. 传承与创新:《脉经》作为古代医学经典,不仅传承了前人的医学智慧,还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信念。
三、收获1. 丰富了医学知识体系:通过《脉经》,我掌握了许多关于脉学的知识,使我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 提高了诊疗水平:本书的使我在脉诊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3.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脉经》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提高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了继续探索的热情:《脉经》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学的魅力,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热情。
总之,《脉经》的让我在脉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我在中医学领域的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在未来的和实践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王叔和—搜狗百科
王叔和—搜狗百科 (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推测王叔和也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王叔和像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
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
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
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
他不但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
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
宋·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深晓疗病之源。
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了。
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的掌握,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
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还没有发明纸,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
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
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
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
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王聪;于冰;张永臣【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2页(P480-481)【关键词】王叔和;《脉经》;针灸学;学术思想【作者】王聪;于冰;张永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东汉末年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
其人“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著有《脉经》,并对《伤寒论》作整理编纂。
《脉经》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一部保存了大量针灸资料的医学巨著,其中涉及针灸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八分之一,对发展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提供了借鉴,笔者现就其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做一简析。
王叔和在《脉经》卷二的“平奇经八脉病第四”和卷六中,对人体经脉、经别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均作了系统论述[1]。
王氏所描述的经脉循行,与《内经》基本一致,又有细微差别,如《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描述了足厥阴肝经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所交经脉以及络脉和经别:“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
”同样在卷六中,王氏亦是以如此方式,对十二经脉的循行所过部位、所交经脉、属络脏腑等做出了详尽描述。
在《脉经·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王叔和也对奇经八脉逐一论述:“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
”《脉经》是继《内经》之后,对人体经络系统作出较早系统阐述的古籍。
除了详尽描述经脉循行外,《脉经》又阐释了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沟通上下内外的相互关系。
王叔和与《脉经》
王叔和与《脉经》【生平】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县)人,一说今山东省邹县人。
据《针灸甲乙经》序称王叔和是“近代太医令”,表明王叔和与皇庸谧生活年代相当靠近;而皇甫谧是生活在魏、西晋两个时代的人物,王叔和也极有可能是生活在魏和西晋两个时期,惜正史未能为王叔和立传,其他文献亦无具体资料可考,致使王叔和的生卒年代无法确定。
一说是三国时期魏人,一说是晋人,但多数文献记载其为西晋名医,是大致可信的。
【佚事】王叔和学识渊博,为人诚实,性格沉静。
他潜心研究医学,洞识养身之道,精于切脉诊病,并做到了当时的太医令(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
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主要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了《伤寒论》,一是著述了《脉经》。
在王叔和生活的时期,因为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便广泛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伤寒杂病论》。
他加以整理和修复,并将其论述伤寒部分定名为《伤寒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伤寒论》。
经过王叔和的整理,才使得《伤寒杂病论》能够流传至今,功大莫过于此。
第二大贡献,就是王叔和著成了《脉经》,这是继《难经》之后的第一部脉学专著。
在此书中,王叔和将古时的三部九候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
他将脉象分为24种,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手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这一脉诊方法的重大改革至今仍然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实实在在地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贡献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可谓丰功伟绩。
在对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以继承前学,才能知新、用新、创新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宏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王叔和著述了什么书
王叔和著述了什么书
王叔和著述了《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王叔和脉诀》。
王叔和著述的《脉经》,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古代医家名。
晋代医学家。
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
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且熟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
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脉学影响甚大。
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
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
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
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王叔和脉诀》是脉学著作。
一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
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
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
《脉诀》简介
《脉诀》简介目录•1拼音•2简介•3《王叔和脉诀》•4《崔氏脉诀》1拼音《mài jué 》2简介《脉诀》系脉学著作。
历史上以《脉诀》作为书名的相当多,其中影响深远、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种:3《王叔和脉诀》简称《脉诀》。
1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但据考证是六朝·高阳生的托名著作,或认为是宋·煦宁以前医家的托名作品。
这本书的特点是以比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联系临床实际较紧密。
书中有些内容,取材于王叔和《脉经》而予以重新编撰,故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论述二十四脉,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濇、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脉的名目; 书中有关脉学的若干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有不少论评。
但由于这部著作易于讲授和学习,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流传极为广泛,并产生了不少派生的著作。
如明·熊宗立曾将此书加注,书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则有《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书末有附方1卷。
还有不少医家在订正《脉诀》方面下过功夫,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共2卷,戴氏认为高阳生的《脉诀》中有语意不明、立义偏异之处,并存在不少错误,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有关论著,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细校订,其中不乏较好的见解。
清·李延昰撰《脉诀汇辨》,汇集诸家脉学,特别是李中梓的脉学观点,对《脉诀》一书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加以辨驳。
这些由《脉诀》而派生的脉学专著,对后世医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4《崔氏脉诀》又名《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
1卷。
宋·崔嘉彦(紫虚)撰于1189年(淳熙16年)。
崔氏是个道士,人称“紫虚真人”,他认为“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
其枢要,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脉诊,书中以四言歌诀的形式,介绍如何切脉,寸口分部,主要脉象,并以浮、沉、迟、数四脉为主,统述其他病脉,对多种病证进行脉证分析,末附怪脉数种。
王叔和简介_王叔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王叔和
王叔和
西晋医学家。
名熙,以字行。
高平(今山东济宁东南)人。
生卒年不详。
官太医令。
他对祖国医学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撰著《脉经》和整理张仲景著作两方面。
《脉经》为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共十卷九十八篇。
书中“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分类引录大量《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及扁鹊与华佗的论述,详析脉理,陈述脉法,细辨脉象,明其主病。
他首次系统描述了临床常见的二十四种病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的体象,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的种类。
并明确地在手腕桡侧动脉(寸口脉)诊候处规定了寸、关、尺的三部分法,将古代诊候此脉仅以“查胃气之有无”,“以决死生”的说法,发展成以局部候全身的寸口脉理论体系。
王叔和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形成诊断学中独立的一个分支,促进了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
王叔和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整理编次,成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后人对其整理张仲景的著作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他是搜采三国兵燹之余的断简残篇,将散落的仲景旧论“撰次成叙,得为完帙”。
因此宋人林亿认为“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金人成无己说:“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今,功莫大矣”。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在编撰过程中,将个人见解“混于仲景所言之中,又以杂脉杂病纷纭并载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乱”,还有人指责其为“碎剪美锦,缀以败絮,明是贾人居奇之术”,两种观点至今并存,未见统一。
中医《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中医《脉经》对脉学的贡献摘要】《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脉经》的学术价值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
王叔和_脉经_的针灸学成就初探
●医史研究●王叔和《脉经》的针灸学成就初探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 350003) 刘德荣摘要 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论述针灸理论和临证治疗的重要医书。
该书详论经络系统和辨证取穴的治疗经验,尤其是重视脉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针灸和药物并用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 《脉经》 针灸学 历史中图分类号 R245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
一说山西高平)人,公元3世纪时期著名医家。
他撰著的《脉经》10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论述针灸理论和针灸临证治疗的重要医书。
该书在系统总结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知识的基础上,又对经络腧穴、诊断分型及刺灸方法等内容有较多的创见,丰富了针灸医学理论,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
兹将《脉经》的针灸学成就作初步探讨。
1 对经络和腧穴理论的阐发王叔和在《脉经》卷六和卷二的“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对人体经脉、经别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均作了系统论述。
如卷六,王氏以大量篇幅,详述络属于脏腑的经脉起止点和循行路线:“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出大指之端”。
“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等[1],每条经脉均论述详细,循行分部明确。
王氏在卷二中,又对奇经八脉逐经述及,如曰:“阳维者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起于诸阴之交,”“阳 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
阴 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冲脉起于关元,循腹里,……”等。
该书是继《灵枢经》后,对人体经脉的早期较系统的论述。
王氏在详细介绍经脉循行部位的同时,又阐述了经络的生理功能和沟通上下的网络关系,如云:“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奇经八脉既是“阳脉之海”、“阴脉之海”,又有“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十二经之道路”的作用[2]。
《脉经》强调了原气为十二经之根本,认为“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人的体质与脉象的关系。王叔和的临床经验十分丰
富,深知诊脉要因人而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性别、不同体质
的人身上,呈现出来的脉象是有区别的。他指出,给病人诊脉时,
应当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大人还是小孩,身体是高还是
矮,性情是急躁还是憨稳,再看脉象如何,才能作出确诊。如肥
胖的人脉象显得“沉”一些,身体较瘦的人脉象要“浮”一些;妇
女脉象显得“软小”,婴儿呼吸脉搏跳动较成人要“细数”一些。
这对后世脉学很有启发意义。
王叔和能写出脉学专著《脉经》,说明在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方
面,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迷信脉诊方法,也不强调它
王叔和,是东汉高平(今山东巨野附近)人,生活在汉末晋
初,生死年份不清楚。担任过太医令一职。王叔和性情温和,通
晓哲学和历史,对医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曾与张仲景及其弟子
有过交往。后来潜心研究医学,在切脉治病方面有专长。
王叔和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除了收集整理《伤害杂病论》,并
将其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使这部祖国医学名
著得以传留下来外,还有他的脉学成就。
切脉,在我国传统医学诊断学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许多医生对这种诊法没有予以足够的
重视,张仲景在他的书中,就曾忧心忡忡:有些医生或者缺乏脉
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导致临床诊断不明,这对于患
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为了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切脉
滑、数、促、弦、紧、沉、伏等等,在每种脉象里,又详细指出
手指触觉的不同,如脉博跳动力量的强、弱,跳动部位的深浅程
度,以及其它感觉,以便使医生能在错综复杂的脉象中不致造成
混乱。对那些危难病症患者经常出现的所谓“怪脉”、“败脉”等
脉象,王叔和使用一些生动、贴切而形象化的名词予以概括,如
关于脉象阴阳的分辨。通过脉象阴阳来了解、分辨疾病表
里、寒热、虚实的变化,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贯做法。但人的疾
病有时无法简单地用阴、阳症候来概括,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由表入里,由里出表,寒热错综,虚实并见等,变化异常复杂。王
叔和注意到这一问题,在前人学说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经验,总结、归纳出许多脏腑病脉的阴阳辨识规则,如“阳弦则
头痛,阴弦则腹痛;……阳数曰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扰
不得眠也”。这些规则性叙述对后人辨识病脉的阴阳脉象有一定参
考价值。
关于诊脉方法和脉象相应脏腑的理论。我们通常说的五脏
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和胆、胃、膀胱、三焦、大肠、
小肠。它们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这些器官是否有了病变,以及
“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便于医生切脉时把握,从而避
免了由于耽误确诊时间而造成患者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后果。这
些脉象的划分及分辨,不仅奠定了我国脉学的基础,后代李时珍
等名医的分脉法,就是在他的脉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而且至今仍为广大中医工作者当作临床诊断的依据。
诊断疾病,王叔和搜集了古代名医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
人的有关脉学论述,再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见解,终于写出了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共10卷,97篇,十万一千余字,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脉象的整理。秦汉以前,对脉象已有划分,但不完整,
张仲景将脉象分成近20种,王叔和则详细分为种,如浮、洪、
关于季节变化与人体脉象的关系。王叔和认为,自然界的
四季更替所带来的寒、热、温、凉变化,和人体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一般说来,脉象在春天出现微弦现象,夏天出现微洪现象,
秋天出现浮脉现象,冬天出现沉脉现象,都是人体适应季节变化
所出现的正常脉象,不属于病脉,相反,如果在某个季节,人体
没有出现相应的脉象,医生倒是要好好检方法并用,以减少诊治中不必要的失
误。在他看来,脉理精微,比较玄妙,一般人很难掌握,即便是
一代名医扁鹊和张仲景等人使用脉诊法时,也非常认真、慎重,往
往也是结合其它诊法,诊治病情。这种不居功自傲、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