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交互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热点专题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开国大典》一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主要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

课文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以及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课文中的一些细节。

开国大典课件(共39张PPT)

开国大典课件(共39张PPT)
体会:人民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次写了掌声?
3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体会:社会各界人士对毛主席的拥 护和爱戴。
这三次掌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内心的自豪、激动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次写了掌声?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2每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2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整体感 受,又有特点,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 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情感。
面对阅兵场面,人民的表现是怎样的?
3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 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 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
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已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地点:首都北京
典礼场面恢弘
哪句话写出了参加典礼的人数很多?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
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群”
比作“海洋”,把“红旗”比作“波浪”生
动形象地展现了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场面
之热闹以及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再读课文
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圈出会场
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 焦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聚焦在北京天安门广 场,因为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将在这里宣告成立,那么今天让我们跨越 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参加这举世瞩目的“开国典礼"。
开国大典
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盛大的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7.开国大典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协商、汇集、预定、爆发”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文中场面描写的词语,感受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

【教学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1)本课的生字较多,“栏”是边音,“盏、帜、制、射”是翘舌音。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爆、隆”这两个字:“爆”注意右下方不是“水”字;“隆”不要漏写“生”上的短横。

(2)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

一类是专用名词,如“旗帜”“制服”“坦克”,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要求学生预习时查字(词)典解决。

另一类词语,如“排山倒海”“雄伟”,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2.阅读教学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怎样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所感受;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场面,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三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朗读和想象的情境、场面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中领会情感。

可以先着重练习读好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进而朗读全段、全篇。

3.表达运用在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挑选开国大典中的一个场面,以记者的身份向大家做现场报道。

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文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导学任务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毛泽东同志的资料、中国人民屈辱史的相关资料,整理后和同学一起交流。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部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育PPT课件

部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育PPT课件

合作探究
同学们,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 现在让我们回读5—10段,读出大典的盛 况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欣喜与自豪。我们推 荐一名同学读毛主席的宣布,其他部分大 家一起齐读。
第三部分
阅兵式
合作探究
1.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 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 学们读课文第11—13段,用一个词概括阅兵 式的特点。
示例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 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人们对国旗无比尊重,也表达了人 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做主人 而感到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合作探究
示例4: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 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 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把掌声比作雷鸣,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 的热爱。
写法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群众入场”“典礼 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特 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种写法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写作练笔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 的一个场面。 提示: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 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踢毽 子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合作探究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 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 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比拥戴,对新中 国的无限热爱。
合作探究
示例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 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 齐欢跃起来。
合作探究
2.说说文章是怎么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 最后,又对群众欢呼的场面做了局部刻画。 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使阅兵式的场面 富有层次感,既展现了阅兵场面的雄壮威武, 又突出了毛主席的领袖地位。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含反思

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 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掌握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理解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难点: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3. 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及如何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全文,教师进行领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同时加深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3. 课文解读:讲解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通过分析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 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5. 总结与提升:通过总结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

2. 分析与实践:通过分析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通过实践和模拟,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情感体验。

3. 互动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目,教师进行实时指导。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3. 评价方式: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课件:用于展示文章的结构和重要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 影像资料: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公开课教案7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臵,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重难点】1.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查找开国大典的背景资料和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板块一简述背景,引出“大典”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国庆节)1949年的10月1日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质PPT课件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zhǎn lán
huì
bào
盏栏汇 爆




xuān

zhì
yuè
zhì
tǎn

lóng
帜 阅 制 坦 距隆
生字归类
宣 泽 栏隆 汇 爆 帜 盏 阅 制 坦距渠
左右 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上下 结构
换偏旁: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 栏
形声字。从木,从阑(lán),阑亦声。“阑”意为“格栅门”。
治,获得了光明。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 56个民族。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 奋斗的28年。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 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 的东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 元,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 个时代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大典上写下的诗 篇中描述的: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 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 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庄严的 雄伟的 排山倒海的
掌声 宣告 声音
四、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典礼仪式、群众游行、 阅兵式放入相应的括号中吗?
会场布置—(典礼仪式)—(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这节课让我们继 续和作者一起走进最隆重、最盛大的“典礼仪 式场面”,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
“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 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开国大典》ppt(完美版)部编版课件

《开国大典》ppt(完美版)部编版课件

7.开国大典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详略结合的记叙方法。

3.初步掌握点面结合描写场景的写作手法。

4.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始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背景介绍我会读擎 政府 典礼 委员 汇集 爆发 鼓舞诞生 宣告 瞻仰 肃静 飘拂 选举 检阅 制服 距离 高潮 陆续 阅兵式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整体感知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课文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写了会场情景、大典开始、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

大典”?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气氛?课文解读会场情景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参加典礼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人数很多,表现了开国大典的隆重以及人民对典礼的重视和期待。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质课件ppt.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质课件ppt.ppt
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 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 烈、隆重?
29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 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 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 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 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 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34

35
27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 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 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 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嗓子都喊哑 了”、“手都拍麻了”,表达了人民群 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 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 动到了极点。)
28
朗读第14—16自然段,想一想:
13
14
海军
15
步兵
16
等候检阅的炮兵
17
炮兵
18
炮兵
19
战车师
20
装甲车部队
21
装甲车
22
坦克车
23
骑兵师
24
人民空军的飞机
25
“人”字形飞机
26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 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 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 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 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 喜悦的心情。)
(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排山倒海”、“一齐投向”这显然表 达人们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 国的无限热爱。)
3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欢 跃起来。

7 开国大典课件(共25张PPT).ppt

7 开国大典课件(共25张PPT).ppt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 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 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课文解读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 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人民共和国摆脱了黑暗统治,
获得了光明。
祖国,我想对你说......
1921年共产党成立,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 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 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从此,人 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诞生的日子,每一个 中国人都为此万分激动,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一起去 看看当时的盛况,感受那份激动与喜悦。
课文解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 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反复
突出意思,强调情感
表达了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 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课文解读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 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 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 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夸张
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激动到极点
群众游行
课文解读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 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 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
侧面烘托了人们当家做主的 无比幸福的心情。
课文解读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 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最新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2年月日【授课内容】第2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授课教师】【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三课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专题。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按照盛典进行的顺序,通过对盛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三学段,学生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读中能够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资料搜集能力。

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对学生已经提出了“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要求。

这些为本课的学习方法指导和感情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但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距今70多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优秀教案7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4个生字。

会写20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重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教师相机播放视频,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课件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二、自学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举行典礼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开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上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北京天 安门广场举行盛大典礼。早上,群众就开始 入场,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毛主席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然 后升国旗。
升旗后,毛主席宣读公告,之后进行了精彩 的阅兵式。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 战车师、骑兵师,还有空军,阅兵式结束后, 群众开始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 才完全走出会场。
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反复品Biblioteka 课文反复: 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表达
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而欢欣 鼓舞的心情。
品读课文 为什么“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
一共二十八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英勇奋斗了二十八年。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 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群众入场时广场的气氛如何?从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夸张、比喻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 动,像海上的波浪。
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热烈。
品读课文
作者是如何从与会人员的角度来表现典礼是非常 隆重的?
• 参加典礼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地域很广。 • 参加典礼的人来自各个阶层。 • 参加典礼的人来得很早,早上六点钟起就有
品读课文 开头
正面描写 接着
海军
步兵 时
炮兵 间
战车师
顺 序
骑兵师
空军
品读课文
侧面描写
群众的动作:嗓子都喊哑了 手掌都拍麻了
群众的神态:欢喜 激动 夸张
对群众的神态、动作描写,侧面印证了 阅兵式的场面宏大,气势雄壮。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一个夸张句。
校园里真安静啊。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 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参考答案:句中把人群比作海洋,把 翻动的红旗比作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展现了一幅万民欢 腾的热闹场面,从群众入场时广场气氛的 描写中体会到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热烈。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 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 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达现 自领
大 典
阅兵式:阅兵——雄壮、威武
豪袖 激风
典礼后:游行——壮观、热烈 动 采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默读课文,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 动的心情。想想从群众入场到游行结束,课 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 典的过程。
参考答案:课文描写了群众入场、举行 典礼、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四个大的场面。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并写出来。 ➢ 郑重举行的仪式。( 典礼 ) ➢ 形容旗子随风飘动的样子。(迎风招展) ➢ 恭敬庄严地站着。( 肃立) ➢ 恭敬地看。( 瞻仰 ) ➢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排山倒海)
随堂练习
二、说一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
人入场。 • 参加典礼的人数很多。
品读课文
第2课时
毛主席出现的时候,群众的表现如何?
表达了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祖国的 无限向往;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伟大形象。
品读课文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投向”可以换成“看向”吗?
可以,但“投向”更能反映人们 迫切希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品读课文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句话在
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 这个场面的。
参考答案:写阅兵式的部分是按照各方 阵的行进顺序写的。各兵种描写的角度不同, 如,海军突出的是服装颜色特点,步兵突出 方阵行进特点,炮兵突出武器特点等。
除此之外,“由东往西,缓缓进场”“全都 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这些是对“面”的描写,而各兵种的部分是 具体的“点”的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 方法既有整体感受,又能突出特点。
爆发 宣告 旗帜 制服 坦克 距离 发射 隆隆声 阅兵式
初读课文

多音字
_s_h_u_à_i__草率 ___l_ǜ___效率
运用:他做事的效率(lǜ)极高, 而且从不草率(shuài)行事。
初读课文
我会写
政宾盏栏 汇爆 宣 帜阅制坦 距 隆 射
初读课文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注意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 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 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 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 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参考答案:句中从“八盏大红宫灯分 挂两边”“八面红旗迎风招展”等描写可 以感受到,会场的环境布置也能衬托出现 场庄严、隆重的气氛。
品读课文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品读课文
红流
借喻
游行队伍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喻 指游行队伍,表明了游行队伍声势之浩大, 场面之壮观。
品读课文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双关:“光明”,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 亮了北京城,更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7 开国大典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 课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述开国大
典的盛况?分别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开国大典前 大典进行中 大典结束后 时间顺序
初读课文
我会认
qínɡ
niǔ zhān niè zhēn
擎着 电钮 瞻仰 聂荣臻
zhènɡ
bīn
政府 外宾 八盏 石栏 汇集
批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并强 调了“宣告”和“声音”的“庄严”与 “雄伟”,突出了对全中国的震动,以及 全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的成立感到激动的心情。
课后作业
查一查有关我国历次国庆阅兵的视频, 认真观看,写一篇观后感。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究侵 权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初读课文
书写指导
注意右下的部件不是“水” 。
初读课文
书写指导
这两个字最后一笔的横都要写得长一点, 托住上面的部分,使整个字平稳匀称。
品读课文
默读1—3自然段,了解开国大典的总 体情况。如: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会 场的位置和布置。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句 画下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
2 3 4
再读课文,想一想: 从入场后到群众游行,课文是按照什么
顺序来写的,在文中作出标记。课文写了哪 几个场面?试着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品读课文
早上六点钟 下午三点整 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完毕 傍晚 晚上九点半
课文按照时间 顺序写的
品读课文 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品读课文
代表我国五十四个民族(五 十四个是当时的统计数字)
品读课文
自由读11—13自然段,聚焦阅兵式场 面描写,想一想这个部分写了哪几个方面 的内容。
检阅部队 各兵种行进 群众欢呼
品读课文
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 描写这个场面的。 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 点面结合 各兵种方队特点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巨人一样。( 比喻 )
2.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 夸张 )
随堂练习 三、拓展阅读。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结构梳理
典礼前:会场——庄严、盛大 表 展
开 国
典礼中:典礼——隆重、庄严
品读课文
• 地点:首都北京
典 • 时间:1949年10月1日
礼 场 面
• 参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
恢 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工人、农民、学校师
弘 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宾。
• 参与人数:总数达三十万人
品读课文
会场的位置和布置如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
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 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 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 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会场气氛庄严而隆重
品读课文
参考答案:句中写阅兵式上观众鼓掌、 欢呼的情景。“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 麻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群众热情、激 动的心情。
交流示例: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