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
第一章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的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相关联的金融服务。
2、总分行制:又称分支行制,是一种设有总行同时又在总行之下设立分行的商业银行制度。
3、单一银行制:又称独家银行制,是一种仅设立总行,不允许下设任何分支行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4、全能银行制:又称综合性银行制,即混业经营,是一种在金融业务领域内没有什么限制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5、银行分业制:即分业经营,是指不同的金融业务由不同的经营机构经营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6、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资本来自银行公开发行的股票筹资,股东是银行的所有者。
7、私人银行:即独资形式的银行,大多由西欧大陆十六七世纪家族银行,特别是德国的家族银行演变而来。
私人银行负无限责任。
8、安全性: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中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够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使客户保持对银行坚定的信任。
9、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于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10、盈利性: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该目标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章1、会计资本:银行总资产-银行总负债2、经济资本: 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即用来抵补超过期望损失的风险3、监管资本(法定资本):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包含了用于抵补银行非预期损失的经济资本以及系统性风险损失等。
4、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
资本公积:溢价发行所取得的大于面值的资本额。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
未分配利润5、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
固定资产重估储备的70% :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
商业银行管理名词解释+简答
商业银⾏管理名词解释+简答名词解释1.商业银⾏:依照《中华⼈民共和国商业银⾏法》和《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
2.同业拆借:⾦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之间进⾏的短期资⾦融通⾏为,⽬的在于调剂头⼨和临时性资⾦余缺。
3.巴塞尔协议:国际清算银⾏通过的关于统⼀国际银⾏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其三⼤⽀柱为:①最低资本要求②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③市场纪律4.贷款风险分类:五级分类法,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
5.不良贷款: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指借款⼈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的贷款本息⽽形成的贷款。
6.⾦融租赁:由承租⼈选定所需设备后,由租赁公司(出租⼈)负责购置,然后交付承租⼈使⽤,承租⼈按租约定期交纳租⾦。
7.杠杆率:商业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与资本的⽐率,是衡量负债风险的指标。
8.票据发⾏便利:有关银⾏与借款⼈签订协议,约定在未来⼀段时间,借款⼈根据具有法律约束⼒的融资承诺,连续发⾏⼀系列的短期票据,由银⾏购买并以最⾼利率成本在⼆级市场上出售,否则由包销银⾏提供等额贷款以满⾜借款⼈筹措资⾦需要的⼀种融资创新活动。
9.消费⾦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以⼩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提供以消费为⽬的的贷款的⾮银⾏⾦融机构。
10.盈利分解分析法:⼜称杜邦分析法,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率乘积,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从财务⾓度评价企业绩效的⼀种经典⽅法。
11.存款保险制:由官⽅或⾏业性的特种公司对商业银⾏或其他⾦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承担保险义务的⼀种制度安排。
12.远期利率协议:⼀种远期合约,交易双⽅在订⽴协议时商定在将来的某⼀个特定⽇期,按照规定的货币、⾦额、期限和利率进⾏交割的协议。
银行专业名词解释
A类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储蓄国债A类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储蓄国债: 固定利率和期限都固定的储蓄国债。
本票: 本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保证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的时间,对某人或背书:票据的收款人或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名或书写文句的手续。
背书时写明受票人姓名或受票单位名称的,称记名背书;未写明受票人姓名或受票单位名称的,称不记名背书。
经过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人负有担保票据签发者到期付款的责任,如果出票人到期不付款,则背书人必须承担偿付责任。
经过背书,票据的所有权由背书人转给被背书人。
一张票据可以多次背书、多次转让。
其指定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承诺。
B类固定利率变动期限储蓄国债B类固定利率变动期限储蓄国债: 固定利率,但期限浮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如果最长期限为10年期,那么投资人可以选择在2年、3年、5年、7年终止投资,在规定的时间内终止投资不扣除利息。
本利丰: “本利丰”是我行推出的一种人民币理财产品,按结构可分为“债券收益型”、“信托连接型”、“结构性存款类”等品种;按本金及收益类型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等品种。
存量等本递增: 是每期还款本金相同,利息逐渐增加的一种还款方式,存量等本递增贷款必须同时归还本金和利息。
专用存款账户: 用存款账户是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承兑汇票:所谓承兑,简单地说,就是承诺兑付,是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一种行为。
承兑行为只发生在远期汇票的有关活动中。
汇票的承兑,只对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和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适用。
见票即付的汇票不需要提示承兑,也就不存在承兑行为。
同时,出票人与付款人为同一人的对已汇票,也不需要进行承兑。
储蓄类存折账户:目前活期存折有两种,一种可以用作转账,一种是不可以的,可以转账的在盖章的封皮上有结算户字样;而普通的那种储蓄类的存折是不能用作转账结算的;可以转账的结算类存折是可以办理网银的。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大全1. 利率:指借贷双方约定的资金使用价值的衡量标准,通常表示一定时间内资金的利息占总金额的比例。
2.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的政策。
3. 证券:指股票、债券、期货等可以证明权益、债权和商业承诺的金融工具。
4. 股票:公司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投资者购买股票即成为公司的股东,享有相应的所有权和分红权。
5. 债券: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有债务特性的证券,债券持有人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的偿付。
6. 期货:指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金融衍生品合约。
7. 期权:指购买或销售标的资产的权利,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进行买卖的金融衍生品合约。
8.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用于计算不同货币之间的价值和交易。
9. 风险管理:在金融交易中采取措施和策略来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10. 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11. 保险:一种通过支付保费来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人在某些风险发生时的经济损失。
12. 资本市场:用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募集和交易资金的市场,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13. IPO:初始公开募股,指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以募集资金的过程。
14. 资产管理:管理个人或机构资产的活动,包括投资决策、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等。
15. 市场份额:企业在特定市场中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所占的份额,用于衡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6. 金融衍生品:以金融资产或指标为基础,通过合约或协议进行交易的金融工具,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
17. 盈利能力: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能力,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18. 银行:接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19. 资本结构:指企业财务结构中,资本和负债的比例关系,反映企业的资本运作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城市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城市商业银行是指在城市地区设立的一种商业银行。
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担负着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职责。
首先,城市商业银行是一种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的,接受各类储蓄存款、发放各类贷款并开展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与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商业银行的主要特点是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谋求盈利。
其次,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地区设立的。
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因此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和企业。
城市商业银行通常在城市中心或繁华商业区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城市商业银行的职责包括:
1. 存款业务:城市商业银行接受各类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存款利息和其他附带服务。
2. 贷款业务:城市商业银行向个人、家庭和企业提供各类贷款,如消费贷款、住房贷款、企业贷款等。
通过贷款业务,城市商业银行帮助个人和企业满足资金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3. 信用卡业务: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为客户提供方便的支付工具,并通过信用卡还款和消费记录评估客户信用状况。
4. 外汇业务:城市商业银行提供外汇兑换、结售汇等服务,满足客户的国际交易和汇款需求。
5. 理财业务: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并提供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
总结起来,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地区设立的一种商业银行,旨在为城市居民和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通过存款、贷款、信用卡、外汇和理财等业务,城市商业银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并满足了客户的各类金融需求。
银行会计学名词解释
银行、凭证银行体系: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银监会为监督机构,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产权形式的银行机构同时并存的银行体系。
多种产权形式的银行机构同时并存的银行体系。
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
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的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在特定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的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充当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贷款:银行按照国家或者有关部门规定的用途和对象而发放的贷款。
银行按照国家或者有关部门规定的用途和对象而发放的贷款。
银行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独特的专业方法,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及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信息的专业会计。
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及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信息的专业会计。
银行会计的对象:指银行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银行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
指银行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银行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
银行会计科目:在银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将银行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按照不同的经济特征和核算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设置账户及确定财务会计报告项目的依据。
核算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设置账户及确定财务会计报告项目的依据。
资产类:反映银行的资产债权。
反映银行的资产债权。
负债类:反映银行债务。
反映银行债务。
资产负债共同类:反映银行日常核算中资产负债性质不确定的科目,通常其性质视科目的期末余额方向而定。
末余额方向而定。
所有者权益类:反映投资人对银行净资产的所有权的科目。
反映投资人对银行净资产的所有权的科目。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通融。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2现金资产的构成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的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在中央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途资金-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
银行资本充足性(资本适度)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构成合理)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3 商业银行负债是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一种经济业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广义-除银行自有资本以外的一切资金来源狭义-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
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回购协议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银行的名词解释
银行的名词解释银行(Bank),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国有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等。
●投资银行:包括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瑞银集团、法国兴业银行等。
●世界银行:用于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1.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职责: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2.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职责: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3.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等。
职责: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4.投资银行:包括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富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
职责: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5.世界银行:用于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专业银行名词解释
专业银行名词解释专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主要面向专业客户或行业,提供特定的服务和产品。
这些客户或行业通常具有特定的需求和挑战,需要特殊的解决方案和支持。
专业银行通常拥有更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更加精细的市场定位,能够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以下是一些专业银行常见的名词解释和拓展:1.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专业银行的一种,主要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证券、保险、货币市场等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通常拥有大量的金融工具和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融资、并购、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
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专业银行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过程。
专业银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以保护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3. 产品服务:专业银行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些产品服务可能包括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也可能包括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服务等。
4. 专业化人才队伍:专业银行需要拥有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他们需要拥有广泛的金融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这些人才通常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专业银行的工作。
5. 市场定位:专业银行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挑战。
市场定位可能包括专注于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或某个特定的客户群体等。
6. 数字银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银行已经成为专业银行的一种主要服务形式。
数字银行通常提供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移动设备访问的金融服务,包括支付、转账、理财、投资等。
数字银行的发展已经成为专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主要面向专业客户或行业,提供特定的服务和产品。
这些客户或行业通常具有特定的需求和挑战,需要特殊的解决方案和支持。
专业银行需要拥有更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更加精细的市场定位,能够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随着数字银行的发展,专业银行的数字银行服务已经成为其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业银行名词讲明商业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置的,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信用制造:商业银行利用吸取来的存款向客户发放贷款,在客户所获贷款还没有完全使用的情形下,余额又形成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存款),银行又可据此发放贷款,从而衍生出更多存款,扩大了货币供应总量。
盈利性: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终极目标。
商业银行利润=各项业务收入-各项业务支出(含税金)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誉以及其生存与进展的必要条件免遭缺失的可靠程度。
表现在:对银行的债务人;对银行的债权人。
流淌性:资产的变现能力。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呆账预备:公司对可能不能收到的应收账款的推测,按照风险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的计提CAMEL:又称“骆驼评级系统”,即通过对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治理质量、盈利能力、流淌性五个方面的系统治理来防范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
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分业,混业经营:商业银行与证券业务的一体化经营。
兼并:当事人双方的两家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合二为一后,组成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商业银行,原先的两家银行均不再具有法人资格。
收购:收购方通过获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来接管目标公司。
横向并购:当并购方和被并购方提供相似的服务时,并购使资本更加集中纵向并购:提供金融服务有先后关联的金融企业进行的并购。
混合并购:对处于不同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企业进行并购,产生多种经营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
善意并购:并购银行事先与目标银行协商,征得其同意并通过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致意见而完成收购活动的并购方式。
敌意并购:并购银行在收购目标银行股权时尽管遭到目标银行的抗拒,仍旧强行收购,或者并购银行事先并不与目标银行进行协商,而突然直截了当向目标银行股东开出价格或收购要要约的并购行为。
要约收购:并购银行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一个上市银行(目标银行)已发行的股份的一定比例时,依法向该银行所持有股东发出公布收购要约,按符合法律的价格以货币付款方式购买股票,猎取目标银行股权的收购方式。
银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2.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3.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4.货币存量——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货币增量——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5.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6.国家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国家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包括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8.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否则视为违法9.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10在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在特里芬难题11.牙买加体系——它是在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它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外汇——国际汇兑的简称.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13.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14.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15.铸币平价——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之比.铸币平价市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16.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或借贷活动,其具体形式包括:一)出口信贷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三)政府贷款四)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五)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六)国际租赁直接投资17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是根据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划分的.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融资活动,债务人的法律责任是要按照融资合同规定按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18.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19.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20.泡沫经济——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某种资产或商品地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大幅度地下跌,先暴涨然后是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和商品的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2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2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3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24.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伴随着信用关系发展而产生,并构成信用基础25.收益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银行的银行名词解释
银行的银行名词解释
银行是一种专门从事存款、贷款、汇兑和信用工作的金融机构。
它是一个可以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
下面是一些银行常见术语的解释:
1. 存款:指个人或企业将资金存入银行账户中的行为。
2. 贷款:指银行向个人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利息形式借出资金。
3. 银行利率:指银行向客户贷款或接受存款所收取的利率。
4. 利息:是借款人为使用银行提供的资金而支付给银行的费用。
5. 支票:是银行客户可以用来支付或转移资金的一种付款方式。
6. 信用卡:是一种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持卡人可以在消费时使用,并在一定时期内还款。
7. 电子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移动设备来进行银行交易,如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
8. ATM机:全称自动取款机,是一种可以让客户进行现金存取、转账和查询余额等操作的自动化设备。
9. 银行业监管:是指政府或相关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以确保其合法运营,并保护客户的权益。
10. 金融风险:是指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银行术语解释,银行的具体业务和术语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
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1.银行负债:它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的方式筹措日常经所需资金的活动。
9、协定账户:是银行对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它是一种存款按照约定可以在储蓄存款账户、支票存款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之间自动转账的账户。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第一章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的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相关联的金融服务。
2、总分行制:又称分支行制,是一种设有总行同时又在总行之下设立分行的商业银行制度。
3、单一银行制:又称独家银行制,是一种仅设立总行,不允许下设任何分支行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4、全能银行制:又称综合性银行制,即混业经营,是一种在金融业务领域内没有什么限制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5、银行分业制:即分业经营,是指不同的金融业务由不同的经营机构经营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6、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资本来自银行公开发行的股票筹资,股东是银行的所有者。
7、私人银行:即独资形式的银行,大多由西欧大陆十六七世纪家族银行,特别是德国的家族银行演变而来。
私人银行负无限责任。
8、安全性: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中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够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使客户保持对银行坚定的信任。
9、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于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10、盈利性: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该目标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章1、会计资本:银行总资产-银行总负债2、经济资本: 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即用来抵补超过期望损失的风险3、监管资本(法定资本):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包含了用于抵补银行非预期损失的经济资本以及系统性风险损失等。
4、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
资本公积:溢价发行所取得的大于面值的资本额。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
未分配利润5、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
固定资产重估储备的70% :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和办理结算为其根本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2.资本充足率: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为资本充足率,用来衡量资本的充足程度。
3.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由权益资本和公开储藏构成,权益资本由普通股和非累积优先股构成。
4.附属资本: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藏、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重估储藏、和长期次级债券构成。
5.协定账户:银行与客户达成协议,客户授权银行将款项存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中的任一个账户中。
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一种固定期限、固定利率的,面额较大的可在市场上转让的银行存单。
7.抵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不动产、动产和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给银行发放的贷款。
8.质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证书为质押品交付银行,按担保的约定出质,银行按出质物品的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贷款给借款人。
9.委托贷款:由委托人提供资金,银行作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视、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10.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的那局部。
11.循环信用额度:银行和客户之间达成的不可撤销的正式协议,银行在约定的时间向客户提供贷款,客户可在协议期限内屡次使用贷款。
12.保理业务:商业银行以购置票据的方式,购置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在账款收回之前提供融通资金之外的各项效劳。
13.信用风险: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造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
14.资本风险:商业银行资本金过少,缺乏承担风险损失和对方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是银行的经营平安受到威胁的风险。
15.债转股: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公司依法处置四大国有商业而银行局部不良资产,把局部企业的银行贷款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账目下,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将债权转化为股权。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2. 银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二、名词解释3. 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银行的资本。
4.一般准备:指商业银行根据发放的某项全部贷款余额一定的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5.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6.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因为市场价格变化而导致表内外头寸损失的风险。
7.操作风险: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名词解释8、个人通知存款:指存款人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在支取时需要提前通知金融机构,约定支取日和金额方能支取存款的一种储蓄方式。
9、单位协定存款:是客户按照与金融机构约定的存款额度开立的结算账户,账户中超过存款额度的部分,金融机构自动将其转入协定账户,并以协定的存款利率计算的一种企业存款。
10、回购协议:资金的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时,双方约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由正回购方按照约定的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
四、名词解释11、现金资产:商业银行随时用来应付现金需要的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富有流动的部分,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
12、基础头寸: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13、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五名词解释14.抵押贷款:是以特定的担保品作为保证的贷款,如果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处理用作担保的担保品。
15.信贷集中:指如果贷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某一客户或某一贷款类型的话,一旦借款人发生风险,银行会受到贷款集中的损失风险。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们投向需要资金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货币资金的融通。
3.商业银行资本:是指银行投资者为了正常的经营活动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资金和保留在银行的利润。
(账面资本>=经济资本>=监管资本)4.资本充足性: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监管当局规定的能保障银行正常经营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资本量;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资本的要求。
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包括资本数量的充足性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巴塞尔协议1》: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
核心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4%)5.《巴塞尔协议2》基本内容包括3大支柱:1.最低资本要求 2.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市场约6.《巴塞尔协议3》核心资本充足率由4%上升到6%。
7.负债:是指负债人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负债人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
8.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也是开展资产业务的前提和基础。
就其范围而言,可以分为广义负债和狭义负债:广义负债不仅包括银行对外界的债务,还包括银行的自有资本;狭义负债只包括银行对外界的债务。
9.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亦称“付息的活期存款”。
既可用于转账结算,又可支付利息,年利率略低于储蓄存款,提款使用规定的支付命令的账户。
10.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介于活期存款账户和储蓄存款账户之间的一种账户,它的利率要比活期存款账户利率高,但是比储蓄存款利率低。
但是该账户的存款准备金要远远低于活期存款账户和NOW账户,经营成本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国际游资:是为追求高额投机利润而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频繁流动、积聚和炒作的短期资金。
15托宾税:是指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旨在减少纯粹的投机性交易。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再贴现: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
3中介目标:介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能对最终目标产生直接作用,为此,银行需要选定一些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变量作为观测指标,这些变量就称为中介指标。
8公开市场业务:又称为公开市场政策或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货币政策最有力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工具。
9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新购买住房或商品用房贷款的限制措施。
10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经济部门、行业或产品制订较低的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1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走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
12金融危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
4操作目标:中央银行选定的能被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又与中介目标联系紧密的金融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或利率 。
5金融稳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的一种状态。
6双重目标论: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7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包括对再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