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3应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参观、调查、实训和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六)《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课程的性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审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为平台,将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相融合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课程。
本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3个学分,64课时,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32课时。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从而完成从理论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度。
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学习会计电算化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
(2)设计思路1教学模式的设计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理论教学中融合工作任务的项目式实训教学,并强化会计职业能力,将课程内容与会计电算化岗位实务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学、实践操作、‘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仿真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教学。
以工学结合为有效途径,将课内单项实训、课内综合实训、课后学生自主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相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
通过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形成理论、实践教学交融渐进模式,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会计电算化》(财务链.供应链)课程标准[5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财务链.供应链)适用专业:财务会计类制定院校: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执笔人:沈清文制定时间:2013.8目录一、课程定位二、课程目标三、设计思路四、课程内容与时间安排五、教学条件六、教学方法与手段七、考核评价一、课程定位会计电算化是研究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运行会计业务的科学,是本专业生要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与《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紧密相关。
该课程在会计专业理论课程和专项技能训练之后开设,为企业顶岗实习和从事实际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要的教学环节。
二、课程目标通过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链.供应链)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2.明确会计法规和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规定;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4.具有认真、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5.具有与外单位、单位内容各部门、不同会计岗位人员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6.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7.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8.了解会计电算化及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和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组织;9.了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运行环境,掌握会计软件的选用、安装与启动、卸载与退出的方法。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10.能完成建账和基础信息设置,能够学会总账、UFO报表、薪资、固定资产、应付与采购、应收与销售、库存与存货管理模块的基本业务处理;11.能独立查找错误并会进行正确处理。
三、设计思路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单机模式,应用范围绝大多数限于会计核算业务,其管理功能很弱,与国外会计电算化工作差距很大。
目前大多数《会计电算化》教材都主要是财务内容,很少涉及供应链内容和其他管理内容。
要使我国会计工作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尽快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要突破会计核算业务,向会计核算和管理综合方向转变,因此,进行这种设计,旨在为将来真正实现财务与管理一体化奠定基础。
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二、课程代码:三、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四、课程性质:职业核心课五、计划学时:60总学时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七、课程定位: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12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18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基础学习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职业基础课。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课程。
该课程是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为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应用性人才。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计算机应用基础》、平行课程有《数据库系统应用》、《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等。
八、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核算工作项目为依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
与本课程相关的前序课程有《基础会计》和《初级会计实务》,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ERP供应链管理》等,在学生具备手工会计各岗位核心能力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职业岗位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设计理念《会计电算化》课程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中,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为情境,在对会计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基础上,以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指导学生完成安装软件、会计软件初始化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同时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在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驱动下,为学生搭建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框架,并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融于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技能。
(二)设计思路以会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仿真企业会计环境中,以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为逻辑顺序,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使用会计软件完成创建账套、对会计软件进行初始设置、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并通过对一种软件的学习、操作形成对其他通用商品化软件使用的类化经验,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操作其他会计电算化软件,甚至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
(一)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2.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算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3.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2课程定位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作为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等课程而开设的一门技能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会计电算货主要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独立自主判断并处理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具备企业主要会计岗位的基本会计电算化上岗能力。
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针对企事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会计电算化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课程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运用财务软件为企事业单位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理论,进行相应的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会计电算化的素质,并能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书。
3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2)掌握财务软件初始化方法与技巧、各常用模块初始化设计方法与技巧(3)掌握财务软件各常用模块日常业务类型处理办法。
(4)掌握财务软件期末处理的原则与流程。
(5)掌握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的准备条件及考虑因素。
(6)掌握各种报表及报告的生成方法与技巧。
(7)了解会计成果如何服务于决策的方法与途径。
(8)了解影响资金规划、成本分析、投资可行性分析等项目的因素。
技能目标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财务软件以及模块的选择、管理制度建立、账套的管理、会计角色定义、角色权限分配、明细科目设定、初始信息整理筛选并形成初始化设置等企业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准备工作。
(2)能够运用用友U872财务软件模块完成企业日常业务凭证的生成、账簿的登记。
(3)能够运用用友U872财务软件完成企业期末业务凭证的生成、账簿的登记以及对账、结账工作。
3、《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学科交叉型课程,本课程全面介绍如何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将企业经济业务事项通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工作程序,以生成会计信息的现代会计技术方法。
本课程是继《计算机文化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务》课程之后开设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定位于专业技能课程中的技能方向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为后续的《成本核算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的必备课程,也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能力,引导学生以技术和理论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职能,结合企业实际应用电算化基本理论正确地判断和选择适用的财务软件,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职业情感。
1.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制度;●掌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模块;●理解会计电算化和手工会计的异同;●掌握会计电算化组织实施的步骤及要点;●掌握会计软件各应用模块的设置、操作要求及其内在联系。
2.能力●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案的设计;●能够利用会计软件新建企业账套、管理操作员并进行系统初始化;●能够熟练进行会计软件各应用模块的基础设置和企业日常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包括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等);●能够熟练进行期末常用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能够承担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基础性工作。
3.职业情感●具有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电算化活动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中,能分析和解决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热爱会计工作。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融合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和应用,为今后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在学生掌握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升会计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课程内容涵盖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会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通过模拟企业实际业务场景,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
2、掌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数据处理流程。
3、熟悉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原理和常见模块的功能。
(二)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安装和启动财务软件,并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2、熟练掌握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管理等模块的操作流程,能够准确、快速地处理企业日常会计业务。
3、能够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与同事协作完成会计电算化任务。
2、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会计电算化领域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要求。
三、课程内容(一)会计电算化基础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意义。
2、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制度和内部控制。
(二)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初始化1、财务软件的选择与安装。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计算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运用财务软件为企事业单位进行相应的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会计电算化的素质,并能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书。
3 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2)掌握财务软件初始化方法与技巧、各常用模块初始化设计方法与技巧(3)掌握财务软件各常用模块日常业务类型处理办法。
(4)掌握财务软件期末处理的原则与流程。
(5)掌握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的准备条件及考虑因素。
(6)掌握各种报表及报告的生成方法与技巧。
(7)了解会计成果如何服务于决策的方法与途径。
(8)了解影响资金规划、成本分析、投资可行性分析等项目的因素。
3.2(1(2(3账工作。
(4(5(6自我(能根据专业领域的需要,运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采集、提炼、加工、整理信息。
掌握专业所需的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专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3)实践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时、正确地处理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积极主动地解决所在岗位的技术难题,具有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与人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宽广胸怀,尊重他人,诚以待人,能够敏锐发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运用巧妙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2)与人合作能力牢固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3)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去努力思考、积极探索,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3(1(2(3(4(544.1情境:别创设了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和商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两个学习子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以一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并依照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流程,采用“实岗感知+实验实习+实账实训+实账实岗”四种实践形式顺序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与真实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就是工作,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和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包括账套建立、科目设置、期初余额录入等。
3)掌握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和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
4)了解财务软件的应用技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3.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
2)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3)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初始化设置;3、总账系统的操作方法;4、报表系统的操作方法;5、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6、财务软件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财务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4、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研究和交流经验。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考试评估和实践评估两部分。
考试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财务软件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实践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还将通过平时表现、作业评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XXX;Ability to master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module in account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us accounting disciplines usly studied;Ability to pass the accounting electronic XXX are.XXX:XXX economic ns。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 简介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电子技术来完成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和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教育,制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定义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是指在教学中规定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
它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标准。
3.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电子表格应用于会计的基本技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会计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3.2 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会计信息和开展电子商务•解决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3.3 素质要求学生应培养以下素质:•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意识•具备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意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会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电子表格在会计中的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会计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会计电算化中的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5.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包括:•讲授和演示•实践和实验•网络学习和远程教育•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习6.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资源应包括以下方面:•会计电算化教材和参考书目•会计软件和工具的许可•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库•实验室和设备支持7.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考核方式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课堂测试和作业•实验和项目报告•学期论文和综合评价•学习成果展示和演示•网络考试和在线测验8. 总结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推进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 会计电算化工具与技术•电子会计软件的选择与使用•会计电算化常用工具的操作技巧•会计电算化中的数据导入和导出技术•数据库管理和安全性控制3.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会计凭证的电算化处理•电子记账和报表编制•费用核算和成本管理•资产负债和利润管理4.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内部控制和审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财务预测•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理论框架。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电算化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计算机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熟悉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应用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评估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提交情况、实践操作表现等,给予平时成绩评定,占总成绩的30%。
2.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和表现情况,包括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与他人合作等,给予评定,占总成绩的10%。
3. 作业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根据作业的质量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20%。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0 课程说明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与作用:《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作为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等课程而开设的一门技能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会计电算货主要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独立自主判断并处理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具备企业主要会计岗位的基本会计电算化上岗能力。
1.2课程设计理念:项目化课程设计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会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初级会计电算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真实会计业务情景资料为载体,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步骤、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工作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来组织教学。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用友U852财务软件常用模块,可以独立自主判断并处理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日常业务核算工作,最终形成企业内外各方所需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报表及报告。
2.2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财务软件以及模块的选择、管理制度建立、账套的管理、会计角色定义、角色权限分配、明细科目设定、初始信息整理筛选并形成初始化设置等企业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准备工作。
(2)能够运用用友U852财务软件模块完成企业日常业务凭证的生成、账簿的登记。
(3)能够运用用友U852财务软件完成企业期末业务凭证的生成、账簿的登记以及对账、结账工作。
(4)能够根据已形成的数据编制三大对外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的编写。
(5)能够根据已形成的数据编制成本分析、资金规划、投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建议报告。
(6)具备计算机文字、图表、表格等方面的处理能力。
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2)掌握财务软件初始化方法与技巧、各常用模块初始化设计方法与技巧(3)掌握财务软件各常用模块日常业务类型处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管理者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对如何应用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实践型的课程,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许多产业有着强烈的复兴要求,纷纷抢占市场,因此需要更快速、便捷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样会计实现电算化成为产业振兴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
系统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可以帮助经营者更好地找到决策需要的财务信息,会计电算化知识作为一种经营必备的科学方法成为了提高经营实体管理队伍总体素质,创造经营价值的源泉。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它以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平台,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融合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技能课程。
本课程针对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搭建电算化会计整体工作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以及会计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细化、强化学生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会计工作的运控能力。
本课程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的必备课程,也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二、基本理念本课程定位为: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系统初始设置、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能力,重点让学生具有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任意一个通用软件环境里独立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能力。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会计上岗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财务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
四个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三、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电算化的各个模块设计学习单元,依据中级会计上岗证的具体要求和各种财务软件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3、本课程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用一半以上的学时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点,课时安排为一堂理论课一堂练习。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会计电算化》课程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开设的,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后,以一个实际工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为主线,以财务软件为平台,指导学生完成创建账套、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的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并通过多环节、多渠道的实训、实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电算化会计核算方法,增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职业能力。
一、课程总体目标学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该课程所供财会软件的运用方法,达到江苏省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上岗考核要求(初级)。
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
二、课程子目标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2)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处理流程。
(3)掌握总账系统、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工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的应用技术。
(4)了解购销存业务处理软件的应用。
2、能力教学目标:(1)具有利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处理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的能力。
(2)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往来账款管理等会计管理的能力。
(3)能利用典型的购销存业务处理软件处理基本的采购、销售和发出存货业务。
3、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有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2)遵守财会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3)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模块一:系统初始化(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会计软件的系统管理与初始设置功能建立电算化应用环境。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二)学习目标了解系统初始化的内容与程序,理解新建账套、操作员管理与授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系统运行要素设置的方法,会录入期初数据与理解试算平衡的原理、程序与技巧。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账套的设置与数据备份。
(2)用户(操作员)管理。
(3)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确认。
(4)系统运行要素设置。
(5)会计科目表的建立。
(6)系统模块启用。
(7)账务处理(总账)账套期初数据录入扩展知识: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模块二:账务处理系统(一)项目任务能利用软件相应模块功能完成对基本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在账务处理模块完成对记账凭证的录入与修改操作。
(2)能对已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查询、修改、出纳签字、审核、过账等操作。
(3)能根据会计规范查询凭证错误,并利用错账更正方法更正凭证错误。
(4)能正确设置与输出各类会计账簿。
(二)学习目标了解通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在思路、程序、方法上的区别,了解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一般原理,掌握凭证处理与账簿输出中各项参数的意义与设置方法。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基本会计业务记账凭证录入。
(2)记账凭证的查询、出纳签字、审核与过账。
(3)记账凭证修改与冲销。
(4)各类会计账簿查询输出扩展知识:会计实务中对于记账凭证和账簿的处理模块三:辅助核算功能与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软件辅助核算功能正确处理设置辅助属性参数,完成对辅助项目管理业务的操作。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在录入记账凭证时正确设置或输入辅助核算参数。
(2)能够以出纳员的身份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对账结果。
(3)能够对部门核算、个人核算进行设置并能输出相应的辅助账簿。
(4)能够正确设置自动转账凭证,并在期末生成和输出记账凭证。
(二)学习目标了解辅助核算的原理,了解辅助核算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的差异,掌握对部门、个人、往来业务、银行业务等进行辅助核算的方法与技巧,掌握辅助业务账簿查询与分析的方法。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往来科目设置、往来对账与销账。
(2)银行对账。
(3)部门核算与个人核算。
(4)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与生成。
(5)辅助账簿输出。
扩展知识:会计实务中往来科目设置、往来对账与销账以及银行对账模块四:工资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工资系统及工资数据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正确设置工资项目,并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2)能够对本月工资进行录入、编辑、汇总等操作。
(3)能够进行工资的扣零、扣税设置,并处理扣零、扣税业务。
(4)能正确设置、生成与传递工资结转凭证。
(二)学习目标了解软件对工资数据及工资费用管理的原理与程序,掌握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的规则与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结转的原理,学会设置与生成工资费用结转的记账凭证。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
(2)工资数据录入与计算汇总。
(3)工资分摊设置与凭证生成。
(4)工资报表查询与输出。
(5)工资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扩展知识:成本会计中对于工资的计算模块五:固定资产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正确设置固定资产类别与卡片项目。
(2)能按核算要求设置与录入固定资产初始卡片。
(3)能够依照折旧规范设置并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生成与传递折旧凭证。
(4)能够对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二)学习目标明确固定资产卡片及其管理的主要原理,了解在电算化环境里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卡片的优势,掌握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变动资料录入、折旧方法的设置和折旧计提以及固定资产自动凭证的生成等过程的处理规则。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置与初始卡片录入。
(3)固定资产变动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的设置与折旧费用分摊。
(5)固定资产报表输出。
(6)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扩展知识:财务会计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模块六:期末处理(一)项目任务能利用软件功能对模拟账套涉及的相应模块作期末业务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利用已设置的自动转账凭证生成并传递记账凭证。
(2)能对核算资料进行期末对账处理(3)能按顺序完成多个软件模块的期末结账操作。
(二)学习目标了解期末业务的特点与处理顺序,了解期末对账与结账的原理,掌握利用自动转账凭证生成传递记账凭证的方法,掌握期末结账的操作技术。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期末结转凭证的编制。
(2)自动转凭证的生成与传递。
(3)对账与错账更正。
(4)各模块结账。
扩展知识:基础会计中对于错账的更正模块七:会计报表的设置和管理(一)项目任务能够在会计报表管理模块完成对常用会计报表的设置、编制与输出。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够利用报表管理功能建立资产负债表,设置取数公式与审核公式,输出当月报表数据。
(2)能够利用相应功能建立利润表,设置利润指标取数公式,生成输出利润表。
(二)学习目标了解会计报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自定义报表功能定义报表结构的方法,掌握取数规则和指标取数公式的编写方法,掌握会计报表编制输出的步骤与方法。
(三)学习任务基本知识:(1)会计报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程序。
(2)资产负债表的设置与编制。
(3)利润表的设置与编制。
扩展知识:财务会计中对于各种报表的编制模块八:电算化与会计软件(一)项目任务能够对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软件模块、模块间关系作一般性分析。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讲述电算化会计的大致的发展历程。
(2)能识别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
(3)能辨别软件模块,表述软件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4)能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分析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目标:了解电算化会计以及会计软件的含义、特点及发展历程,熟悉从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会计信息化角度对电算化会计的描述方式,明确电算化会计的内容、运作方式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