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5

合集下载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粉刺性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西医除手术外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手术治疗后多易复发。

本文分析中医对粉刺性乳痈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法,认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同,治疗方法亦多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因此尚需要更多的临床总结和深入研究,使粉刺性乳痈的中医治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个体化,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标签: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粉刺性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化脓性乳腺疾病,好发于非哺乳期[1]。

乳腺导管的扩张被认为是病理的根本改变,导管填塞是其病理改变的基础[2],临床以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为主[3],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5%[4]。

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疾病发展变化多样,西医对于本病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或单纯乳房切除的方法,这对乳房的外形破坏较大,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一定的伤害,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发挥其优势,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破坏性小、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对近几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法1.1辨证分期,内外结合方法根据急性期、非急性期病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分期给予相应的中药口服,可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及缓解临床症状,在慢性期采用中医传统的切开、挂线、去腐生肌法治疗,优点是损伤组织少,痛苦小,愈合后复发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

郦红英[5]辩证分为初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初期治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自拟方:柴胡9g、郁金9g、延胡索9g、生山楂9g、芡实9g、肉苁蓉9g、淫羊藿9g、路路通9g、牡蛎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麦芽30g、生谷芽30g;急性期治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自拟方:金银花12g、连翘12g、黄芩12g、皂角刺12g、蒲公英30g、全瓜蒌15g、赤芍15g、生地15g、半枝莲15g、丹参15g、生黄芪15g、炙僵蚕9g、白花蛇舌草50g;亚急性期治以清热消肿,活血祛瘀,自拟方:蒲公英15g、全瓜蒌15g、丹参15g、虎杖15g、金银花9g、连翘9g、莪術9g、生山楂9g、夏枯草9g、王不留行9g、桃仁9g、赤芍9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30g;慢性期一般不用内服治疗,选用切开法、挂线法。

粉刺性乳痈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粉刺性乳痈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粉刺性乳痈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粉刺性乳痈由肝郁化热,肉腐化脓而成。

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乳头常有粉渣样物排出。

乳晕或乳房部出现肿块,溃后形成瘘管,与乳头相通,经久反复不愈。

相当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或导管扩张症。

1 诊断依据
1.1 发病以一侧乳晕部较为多见,亦有双侧同时发病。

患者常伴有乳头内缩史,在凹陷的乳头内可有带臭味的渣样物质分泌。

少数病人伴有乳头溢液,呈血性或水样。

1.2 乳晕旁有结块疼痛,皮色微红,约7~10天成脓。

溃后脓液带有臭咪,久不收口,或愈合后又复发。

化脓时有发热、头痛。

1.3 反复发作,可致疤痕形成,在乳晕部出现僵硬之肿块,且与皮肤粘连。

1.4 溃后久不收口,形成乳漏,其特征是用球头银丝从疮孔中深入,可从乳头中穿出。

1.5 本病多发于非哺乳期20~40岁的女子。

1.6 钼钯X线摄片,乳晕导管造影,或作乳头溢液涂片检查,有助诊断。

1.7 本病应与乳岩相鉴别。

2 证候分类
2.1 热毒蕴结:乳晕旁结块红肿疼痛,伴有发热,头痛。

苔黄腻,脉滑数。

2.2 余毒未清:溃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乳漏,时愈时发,局部可有僵硬肿块。

3 疗效评定
3.1 治愈:肿块消失,疹管愈合。

3.2 好转:红热疼痛消失,肿块缩小,瘦瘘近愈。

3.3 未愈:肿块不消,瘘管不愈。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作者:刘红梅胡曼青侯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06期*基金项目: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人教函〔2022〕76号);2018年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YKK18266)第一作者简介:刘红梅(198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其病灶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病机以阳虚为本,局部热毒为标,治疗上应寒温并施,温阳以顾其阳虚痰凝之本,清热以祛局部瘀毒,通过辨其疾病寒热轻重以权衡制方,灵活配合温阳散结及清热化痰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寒热并施;胡曼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6-0007-04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炎症[1-3]。

浆细胞性乳腺炎虽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情复杂,脓腔和窦道涉及范围较大,故多数病人不能单纯依靠手术完全切除病灶。

且该病病程普遍较长,给患者身体及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4]。

胡曼青主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乳腺疾病,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浆细胞乳腺炎的诊治,采用内服中药结合外治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往往以阳虚为本,局部郁热为标,故治疗上应寒温同施,温阳为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贯穿整个病程,并根据具体症状配合使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

笔者有幸跟胡曼青主任学习,现将胡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传统中医学中未见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明确记载,一般认为该病属于“乳发”、“乳痈”的范畴。

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二节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二节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二节粉刺性乳痈粉刺性乳痈即西医“浆细胞性乳腺炎”。

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期肿块多在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轻。

【病因病机】素有乳头凹陷,加之情志抑郁不畅,肝郁气滞,营气不从,经络阻滞,气血瘀滞,聚结成块,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瘘;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血。

西医认为,由于乳头凹陷或乳腺导管开口堵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及大量类脂分泌物积聚于导管内而导致其扩张,几句无分解产生化学性物质刺激导管壁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此种病变逐渐扩展累及部分乳腺而形成肿块,有时炎症呈急性发作则成脓肿,脓液中常夹有粉渣样物排出,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瘘管。

【诊断】1、临床表现多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且多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全部凹陷或线状部分凹陷。

多单侧乳房发病,亦有双侧乳房先后发病,呈慢性经过,病情表现多样,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

(1)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是本病早期的一种表现。

多位间歇性、自发性,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溢液形状多为浆液性,也可为乳汁样、脓血性或血性。

数量有多有少。

输入孔多有粉刺样物或油脂样物分泌,并带有臭味。

(2)乳房肿块:最为常见。

往往起病突然,发病迅速。

患者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呈刺痛或钝痛,并发现肿块。

肿块多位于乳晕区,或向某一象限伸展。

肿块大小不等,直径大多小于3cm,个别可达10cm以上。

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边界欠清,无包膜,常与皮肤黏连,但无胸壁固定,可推移。

继则肿块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红肿范围可迅速扩大,若炎症得不到控制,则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皮肤水肿,呈橘皮样改变;或伴有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一般无全身反热。

也有些患者一直以乳房肿块为主诉,持续时间可达数年,始终无明显的红肿表现。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妇女,在生活中较为少见,但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因、发病症状等方面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常在就诊中与其他乳腺疾病相混淆,进而误诊,漏诊。

从而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造成日常生活质量的下降。

因此,本文就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从中西医的角度进行综述。

【关键字】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机制治疗Research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Mast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LI Gaobo1,GAO Yunhai2(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085;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00)Abstract:Plasma cell mastitis is common in non-lactating women, which is relatively rare in life, but the incidence rate in recentyears was on the rise . Because of its etiology, symp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it is often confused with other breast diseases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n misdiagnosed, missed diagnosis. Thus, it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f patients, resulting in the decline of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symptom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Key words:Plasma cell mastitis;pathogenesis;treatment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浆乳,是一种慢性的非细菌性炎症,主要包括有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粉刺性乳痈”是其在祖国医学范畴中的称谓,本病的主要特点是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腺肿块、乳痛、乳腺脓肿、乳瘘等,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过程较长,经久不愈,且易形成瘘管,复发率较高。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以近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为依托,从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标签: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

临床特点是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等。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现将近年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方秀兰[1]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该病证发病的主要病机,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其发病的基本条件,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应泄肝清胃。

用此法治疗35例患者,6周内治愈29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1%。

楼丽华[2]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中青年妇女,肿块大多皮色不变、漫肿、疼痛,故认为是寒痰凝结之证,应采用温阳散结的方法。

她在1982~1995年间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运用温阳散结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2%。

卞卫和等[3]认为本病属阴证,病位在乳腺,与肝胃有关。

主张以温阳化痰、活血消肿为治。

伴有热毒征象者,可适当加入清热解毒之品。

方以阳和汤加减,疗效满意。

方秀兰[4]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故用泄肝清胃通络散结法。

药用柴胡、牡丹皮、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橘络、黄连等。

粉刺性乳痈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终稿)

粉刺性乳痈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终稿)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项目编号:SATCM-2015-BZ(056)编制说明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陈红风程亦勤裴晓华王蓓成秀梅夏仲元吴雪卿王万春宋爱莉龚旭初张董晓卓睿楼映唐新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次1.工作简况 (3)1.1 任务来源 (4)1.2 协作单位 (4)1.3 主要工作过程 (4)1.4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作的工作 (6)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8)2.1 标准编制原则 (8)2.2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11)2.3 修订的具体条目、内容、修订后的内容和修订理由 (17)3.标准评价工作的基本情况 (18)4.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8)5.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8)6.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19)7.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20)8.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0)9.应当说明的其他事项 (21)附件1 专家咨询情况总结 (22)附件2 一致性评价情况总结 (34)编制说明《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修订)》项目(项目编号:SATCM-2015-BZ056),于2014年12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担。

按照《国中医药法监法标便函[2015]3号“关于印发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成立了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专家指导组。

经项目组遴选、外科专家指导组协调后,于2015年3月成立了《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修订)》项目工作组。

项目工作组按照统一要求,开展了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后形成指南初稿;经过专家论证会、同行征求意见后形成指南评价稿;经过临床一致性评价、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等工作,并在项目组多次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及相关要求,完成《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修订)》项目审核稿,包括: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参考文献以及编制说明等部分。

仙方活命饮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举隅

仙方活命饮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举隅

仙方活命饮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举隅摘要】介绍万华教授运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认为仙方不仅可以应用于粉刺性乳痈热象明显的初期,在脓肿期、瘘管期,侧重不同的功效,灵活运用,亦能取效。

并列举各期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仙方活命饮;临床经验;万华【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36-02粉刺性乳痈是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乳房慢性化脓性疾病。

古籍中尚无记载。

20世纪80年代,首次将本病收入《实用中医外科学》,并将其命名为“粉刺性乳痈”[1]。

相当于西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

本病复发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

导师万华教授师承陆德铭教授,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30余年,擅长诊治多种乳腺疾病,笔者有幸随师门诊,受益匪浅,现将万老师运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万老师认为乳头凹陷、乳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2]“女子乳房属肝,乳头属胃”。

本病病位虽在乳腺,但与“肝胃”关系密切,木郁土壅、肝郁胃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2]粉刺性乳痈按其病变过程分为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病程中致病以火毒、热毒最为多见。

“热毒”常贯穿本病各个时期,初期热甚则肿甚,成脓期热甚则脓甚,后期热甚则脓溃,滋水淋漓。

纵观经典,消散阳证疮疡首方,非仙方活命饮莫属。

《古今名医方论》中称其为“此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也。

”仙方活命饮出自宋.陈自明编著的《校注妇人良方》,本方由金银花、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穿山甲、浙贝、天花粉、甘草、皂角刺、防风、白芷组成。

主治疮疡肿毒初起,其证属阳者。

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

本方突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兼以疏表透邪、行气、化痰、散结,诸法同用,旨在达到消散痈疮的目的,是“消法”的具体体现。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有抗菌、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疗程。
3.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治疗期间,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
5.停经、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
五、总结
本方案针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结合中医理论,采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达到缓解症状、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中医治疗服务。
2.整体调理:注重调整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3.内外兼治:结合内服药物与外治法,以增强疗效。
三、治疗方案
1.辨证分型治疗
(1)肝郁痰凝型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
(2)热毒蕴结型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3)冲任失调型
-治法:调补冲任,理气活血。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版)中乳痈的诊断标准。
2.治疗原则
(1)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2)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3)补益肝肾,调养冲任。
3.治疗方法
(1)内治法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证型,选用以下方剂进行治疗。
a.疏肝解郁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b.清热解毒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拔罐疗法:在乳房周围及背部相应穴位拔罐,每周两次,以行气活血。
-中药外敷: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敷贴患处,每日一次。
4.饮食调养
-嘱患者进食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3.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43.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住院患者。

一、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病(TCD编码:BWR110)西医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ICD编码:N61.X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ZYYH/T177-202-2012)。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7版)。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常见证候:肝经郁热证余毒未清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7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

2.本病病程过长或发作频繁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重视乳腺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乳腺超声;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催乳素、传染性疾病筛查;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乳腺X线、乳腺核磁、乳管镜、血脂、电解质、血沉、甲状腺功能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经郁热证:疏肝清热,和营消肿。

(2)余毒未清证:扶正托毒。

吕培文教授以“消、托、补”三法论治粉刺性乳痈的经验

吕培文教授以“消、托、补”三法论治粉刺性乳痈的经验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8No.6February 2021[基金项目]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2019A31);北京市东城区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9WJGW-10-05);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专题项目。

[作者简介]付娜(1981.10-),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疾病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通讯作者]张董晓(1977.9-),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乳腺疾病诊疗。

粉刺性乳痈是多发生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的慢性乳腺化脓性疾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等[1]。

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抗结核、激素及手术切除,往往收效不佳,且手术治疗后易出现乳房外形改变[2-4]。

中医治疗虽具有独特优势,但因该病表现往往复杂多变,很难掌握其辨证要点[5]。

燕京乳腺流派历时百余年,吕培文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王玉章学术经验传承人[6]、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为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余载,治学严谨。

吕培文教授在临床诊治中,善于运用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强调首辨阴阳,重视气血,辨病与辨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用药精妙。

粉刺性乳痈属于中医外科疮疡的范畴,《外科启玄》曰:“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

”正邪相争,正不胜邪而发病。

吕培文教授根据疮疡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气血荣亏的关系将粉刺性乳痈分为三期:初期、成脓期、溃疡期[7]。

主张以“消、托、补”三法内外结合论治,攻补兼施,体现了因吕培文教授以“消、托、补”三法论治粉刺性乳痈的经验付娜吕培文黄巧赵文洁东浩张董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北京100010[摘要]目前粉刺性乳痈是一类比较难治的疾病,尤其是常出现红肿、结块及破溃等多种病变类型共存,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该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
辅助检查 乳腺X线钼靶摄片、溢液涂片、肿块穿刺细胞学 检查
鉴别诊断
• 1、乳腺癌:本病在急性炎症期应与炎性乳癌相鉴别,后 者见于哺乳期妇女,乳房迅速增大发热,皮色红,无明显 肿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病情进展迅速,1年内死亡
• 2、乳晕部痈疖:根据素有乳头凹陷、炎症反复发作、脓 液中有粉渣油脂样物等特点可以区别。
• 1、手术:可做乳腺区段 切除术,少数年龄较大、 肿块较大或皮肤粘连严重 或形成多个窦道者,可行 皮下腺体切除或乳房单纯 切除术。
• 2、西药治疗 :感染严重 时可用灭滴灵与其他广谱 抗生素联合应用。

• 1.保持乳头清洁,清除分 泌物。
• 2.发病后积极治疗,形成 瘘管后及时手术治疗,防 止病情加重。
部或乳晕部的疮口溃脓后, 久不收口而形成管道者。 乳房部漏
• 2、其特点是疮口脓水淋
漓,或杂有乳汁,或杂有 豆渣样物,溃口经久不愈。
乳晕部漏
• 3、发生在乳房部的乳漏 预后较好,而乳晕部的乳 漏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 作。
诊断
• 1、乳房部漏: • (1)发病前常有乳痈、乳发、 •
乳疽或乳痨破溃或切开的病史。 • 疮口迁延日久。时流脓血或乳 汁,疮面肉芽不鲜,周围皮肤 潮湿浸润。 • (2)若因乳痨溃破成漏者,疮 口常凹陷,疮周皮肤紫暗,脓 水清稀或杂有败絮状物。并伴 有潮热、盗汗等症。
• 2、粉刺性乳痈——肿块多位于乳晕区或其边缘,常有先 天性乳头内陷,乳头内有粉刺样臭味分泌物米出,溃后疮 口与乳头相通形成瘘管。
治疗
原则上常规应用抗痨药物,中医多应用解郁化痰、软坚散节、养阴清 热等法。
• 内治 • 1、气滞痰凝证-----: 疏肝解郁,
化痰散结
• -------开郁散合消疬丸加减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引言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的女性中。

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主要是由于乳腺失调引起的。

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以调整女性体内的阴阳平衡为主,其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介绍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

1. 祛湿化痰法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乳腺组织出现湿热和痰浊。

中医认为,湿热和痰浊是正常的乳腺组织被侵袭的主要原因。

因此,祛湿化痰法是中医治疗该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1.1 中药处方示例•祛湿:白术、茯苓、车前子、石菖蒲。

•化痰:葛根、佩兰、陈皮、半夏。

以上是一方常用的祛湿化痰中药处方示例。

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2 注意事项祛湿化痰法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食用湿热之物,如辣椒、酒精等。

- 注意清洁乳房,避免局部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化。

-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果摄入,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2. 活血消肿法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乳腺组织受到侵袭后,容易导致乳房胀痛和乳头出现红肿的情况。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因此,活血消肿法是中医治疗该病的另一重要方法。

2.1 中药处方示例•活血:川芎、红花、丹参、桃仁。

•消肿:薏苡仁、半夏、泽泻、茯苓。

以上是一方常用的活血消肿中药处方示例。

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2 注意事项活血消肿法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乳房受到挤压。

- 避免运动过度,避免加重乳腺组织炎症。

-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3. 调理脾胃法中医认为,脾胃健康与乳腺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过程中,调理脾胃也是非常重要的。

3.1 中药处方示例•调理脾胃:党参、白术、陈皮、炒山药。

•健胃:生姜、炒谷芽。

以上是常用的调理脾胃中药处方示例。

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等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都有哪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呢?一起看一看吧~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登革热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亨特综合征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痿病(视神经脊髓炎)支气管扩张症风温肺热病(医院获得性肺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紫癜性肾炎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严重并发症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频(神经性尿频)水肿病(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恶阻病(妊娠剧吐)盆腔淤血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纤维肌痛症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呆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痿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痿病(运动神经元病)痿病(重症肌无力)喉痈(咽喉部脓肿)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血精(精囊炎)(急慢性睾丸附睾炎)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石淋(尿石症)黄水疮(脓疱疮)慢性光化性皮炎葡萄疫(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胁痛(胆囊结石)乳岩(乳腺癌巩固期)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血灌瞳神(玻璃体积血)脏躁(解体转换障碍)(急性应激反应)酒厥(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血栓性静脉炎热淋病(急性肾盂肾炎)耳眩晕(梅尼埃病)卵巢癌乳岩(乳腺癌)围手术期肉芽肿性乳痈(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天疱疮(天疱疮)手足口病(重型)颤病小便失调(帕金森病膀胱功能障碍)眩晕(后循环缺血)恶性淋巴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中危组)巨幼细胞贫血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相关性贫血肝瘟(慢性肝衰竭)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鼓胀(酒精性肝硬化腹水)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淤胆型肝炎)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头痛(颈源性头痛)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伤筋病(踝管综合征)臀肌挛缩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腰痛(腰椎滑脱症)鹳口疽(骶尾部藏毛窦)悬珠痔(肛乳头肥大)脏毒(肛隐窝炎)足底病(跖骨痛)上述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已分两批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上发布供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粉刺性乳痈

粉刺性乳痈

内治
辨 证 论 治
余毒未清证
外治
初起、成脓、溃后
其他疗法
手术、抗生素
第一课件网 www.1kej
预防与调护
(1)经常保持乳头清洁,清除分泌物。 (2)保持心情舒畅,病情反复发作者更要树立 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忌食辛辣炙煿之物。
本节完
乳头溢液
• 多表现为间歇性、自发性,并可持续 较长时间。
其Hale Waihona Puke 疗法• 手术:可行乳腺区切除术或加乳头矫形术。少数 年龄较大,乳房肿块较大或与皮肤粘连严重或形 成多个窦道者,可行乳房单纯切除术。
• 抗生素:炎症严重时可考虑联合应用甲硝唑和其 他广谱抗生素。
• 方药:柴胡清肝散加白花蛇舌草、山楂等。乳头 有血性溢液者加茜草炭、牡丹皮、生地榆、仙鹤 草;乳头溢液呈水样者加生薏苡仁、茯苓;脓成 者加白芷、皂角刺。
余毒未清证
• 证候: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或时发时敛,局部有僵硬肿块或红肿化脓;舌质 淡红或红,苔薄黄,脉弦。
• 治法:扶正托毒。
诊 断
临床表现可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
均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大多数患者有 先天性乳头全部凹陷或部分凹陷。多见单侧乳 房发病,少数患者可双侧乳房先后或同时发病。 病变呈慢性经过,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临床 表现复杂多样。
第一课件 www.1ke
乳头溢液 乳房肿块 乳 瘘
诊 断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可酌加白花蛇舌草、生 山楂、虎杖、丹参等。
初起、成脓、溃后
• 初起用金黄膏外敷。
• 成脓切开或扩创引流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脓腔 大或多个者加用拖线法。 • 溃后创口用八二丹药线或红油膏纱条引流,红油 膏或金黄膏盖贴。术后10~14d拆除拖线,创面脓 腐脱尽后,改用生肌散、红油膏或白玉膏盖贴, 加用垫棉绷缚法促进愈合。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的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的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的进展A review on treating plasma cell mastitis in TCM章烨欣1苗润泽1石立鹏2陈鹏2*李新华2(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408300)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19-0133-【摘要】近年来浆细胞乳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该病主张采取手术完整切除病变部位,但对乳房破坏很大,且易复发,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

中医治疗浆细胞乳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从中医内治、中医外治、中医内外结合综合治疗等方面介绍中医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进展。

【关键词】浆细胞乳腺炎;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 Complete resection of the lesion site was applied by western medicine, but the breast was damaged seriously, easy recurrence, and no specific treatment. TCM on plasma cell mastitis showed a good effect. The progress of treating plasma cell mastitis in TCM was introduced from internal treatment of TCM, external treatment of TCM and combined TCM internal and external.【Keywords】Plasma cell mastitis; TCM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 A review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19.060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单侧乳房发病,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红肿、非周期性疼痛、乳晕下肿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乳房良性病变[1]。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粉刺性乳痈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粉刺性乳痈的诊断和治疗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粉刺性乳痈(Comedomastitis)粉刺性乳痈是发生于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妇女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症状较轻。

相当于西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

3 临床与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1,2,3.4.5]多发生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的女性。

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

偶见男性。

部分患者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刺样分泌物或淡黄色油脂样分泌物溢出。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

初起结块发于乳房一处,多伴疼痛,逐渐出现红肿,容易由一个象限蔓延到多个象限,形成多灶脓肿。

溃破后脓液中夹杂白色粉刺样分泌物或淡黄色油脂样分泌物,久不收口形成瘘管;乳晕区病灶常与输乳孔相通;或反复红肿,溃口相继增多。

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

大多数患者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较轻。

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期可有高热,少数可见下肢皮肤结节红斑。

3.2 辅助检查[1,2,3.4.5]3.2.1 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催乳素升高。

脓液细菌培养无特异性细菌生长(如结核杆菌等)。

3.2.2 影像学检查B超:早期仅见导管扩张;脓肿期可见多灶性不规则低回声、液性暗区或混合性团块连成片状。

MRI增强:肿块期、成脓期可见多灶性不规则低密度影,周围见不均匀强化;瘘管期可见局限性低密度影或管道样结构(乳晕区多见)。

3.2.3 病理学检查乳房肿块细针穿刺或空芯针穿刺病理学支持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可见到急、慢性炎细胞或浆细胞,导管扩张,肉芽肿形成等。

3.3 鉴别诊断[1,2,3.4.5]3.3.1 乳岩粉刺性乳痈表现为结块红肿时易与炎性乳腺癌相混淆。

粉刺性乳痈医案分析

粉刺性乳痈医案分析

粉刺性乳痈医案分析标签: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医案;中医疗法粉刺性乳痈是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乳房慢性化脓性疾病,常被误诊,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笔者通过跟师学习总结,现就本病医案一则分析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医师带来帮助。

1 典型病例患者,女,30岁,已婚,2010年3月13日初诊。

患者4个月前发现左乳内上有一肿块,表皮红肿,触之稍痛。

遂至上海某医院门诊就诊,核磁共振提示:左乳感染性病变;左乳穿刺提示:左乳慢性炎症,未见恶性细胞。

给予青霉素治疗10余日,病情未见好转,肿块稍有增大,建议单纯乳房切除手术。

患者为求保守治疗,遂至本院就诊。

刻下:左乳肿块轻微疼痛,大便欠畅,纳可,寐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本院B超提示:双乳乳腺增生症;左乳B区6点钟处透声差,无回声区;浆乳改变;左腋下淋巴结肿大。

检查:左乳晕内下触及12 cm×10 cm肿块,质嫩,压痛明显,表面皮肤轻度红肿,乳头一侧凹陷,可触及左腋下肿大的淋巴结。

专科检查:双乳对称,双乳乳头先天凹陷畸形,左乳晕内下可及大小约12 cm×10 cm的肿块,皮肤微红,肤温略高,质中,边界欠清,活动度不大,无波动感,有轻压痛。

右乳未有异常。

左腋下可及肿大淋巴结。

西医诊断:左乳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肝经郁热)。

治则:疏肝清热、活血消脂。

方药:柴胡6 g,制香附9 g,郁金12 g,蒲公英30 g,天葵子9 g当归12 g,赤芍12 g,丹参30 g,莪术30 g,白花蛇舌草30 g,鹿衔草30 g,山楂15 g,茶树根15 g。

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金黄膏5盒外用,把金黄膏平摊于清洁纱布上,外敷于左乳肿块处,每日更换。

嘱患者治疗期间忌油炸类及辛辣刺激类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经常擦洗凹陷乳头等。

2010年4月10日二诊:上药连服1个月,药后肿块局部缩小至9 cm×6 cm,质地较前软,大便仍欠畅,苔薄,边尖红,脉弦数。

粉刺性乳腺炎

粉刺性乳腺炎

【诊断】
1、与妊娠哺乳无关。 2、任何年龄,以年轻妇女为多。 3、多数病人伴有乳头的各种畸形或导管扩张。 4、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5、临床表现:
初起为乳晕旁的局部红肿、疼痛,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 ①乳头溢液:呈间歇性、自发性。为浆液性、乳汁性、脓 血性,或有粉刺样物、油脂样物。 ②乳房肿块:大小不一,质地硬韧,边界不清,与皮肤粘 连,但不与胸壁粘连。重者见红肿热痛。 ③瘘管:多发于乳晕旁。 ④一般无发热恶寒。 ⑤毁形严重:多次的切开、破溃,瘢痕累累,乳头扭曲, 乳房变形。如果病变多发,反复不彻底的手术,乳房毁形 更加严重。
【病因病机】
中医: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肝气横逆,脾胃湿 热。 西医:确切病因不明,有几种认识:①乳头发育不良。 ②既往乳腺炎使该区域乳管因炎性增生,致乳管内腔狭 窄闭塞。 ③中老年女性因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导管呈退 行性改变而致病。 病机:导管内容物为脂性物质堆积,浸蚀管壁造成外溢 ,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大量淋巴 细胞、浆细胞浸润。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 521.5.1 5Satur day, May 15,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5/15 /2021 10:30:31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5**Ma y-2115- May-2 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aturd ay, May 15,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1521. 5.15** May 15,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5日 星期六 **21.5. 15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21.5.1 5*May 15,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5/1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 21.5.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

(1)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女性。

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

大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渣样分泌物。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溢液期、肿块期、化脓期、瘘管期。

初起肿块位于乳晕部,常可发生红肿疼痛,约7~10天化脓。

溃破后脓中夹杂粉渣样物质,久不收口。

或反复红肿溃破,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

若反复发作,可形成疤痕,残留僵块,乳头凹陷更明显。

红肿化脓时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程度一般较轻。

(2)辅助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

②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B超在病灶处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内见增强光点,如有多处低回声可互相连通。

③病理学检查:乳腺病理学检查可见多种细胞混杂,以浆细胞为多,还有其他炎性细胞。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1)临床表现: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

该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

(2)辅助检查
①推荐检查项目
对所有疑似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

乳腺X线摄影适用于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的患者,对于35岁以下,超声显示典型良性特征的患者,可不行该检查。

另外,对怀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应积极留取病原学标本,通过镜检或细菌培养的方法寻找病原微生物存在的证据,有条件者可行核酸测序鉴定未知病原菌。

对于炎症急性期的患者还应监测血常规,尤其注意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变化。

②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无急性炎症表现的乳头溢液患者可选择乳管镜检查,检查中注意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囊性腺病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相鉴别。

细胞学检查因取材量小且病理学来源不清楚,可作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初步诊断参考,但不应作为最终诊断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及鉴别意义不大,且检查费用高,可作为判断病灶的性质、范围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及随访。

③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确诊的主要依据,取材方法推荐空芯针穿刺活检(CNB),不建议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镜下可见乳腺导管高度扩张,囊腔内充满粉红色颗粒状浓稠物质;扩张导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二)证候诊断
1.肝经郁热证: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物溢出,乳房部结块红肿疼痛,或伴有溃破出脓,伴有发热、头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

2.余毒未清证: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时发时敛,局部可有僵硬肿块,舌淡或红,苔薄黄,脉弦。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治法:疏肝清热,和营消肿
(1)推荐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柴胡、黄芩、连翘、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当归、生地、栀子、赤芍、生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药膏外敷:红肿热痛者,金黄膏或青黛膏外敷。

2.余毒未清证
治法:扶正托毒
(1)推荐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生黄芪、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川芎、当归、银花、皂角刺、蛇舌草、生山楂、生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