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硬件产品命名规则
intle cpu 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
![intle cpu 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071dd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c.png)
intle cpu 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在计算机硬件中,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而主板则是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核心。
选择适合自己的CPU和主板是组装一台高性能电脑的关键步骤之一。
然而,对于新手来说,CPU和主板的命名规则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1. 品牌和代数Intle作为知名的CPU制造商,其产品的命名规则相对简洁明了。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品牌和代数。
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通常以代号来区分不同的产品线。
例如,Intle第9代酷睿处理器对应的主板命名通常以Z390、H310、B365等代号开头。
2. 型号和规格在品牌和代数的基础上,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还包括型号和规格。
型号通常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用于进一步区分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例如,Intle酷睿i9-9900K处理器对应的主板型号可以是Z390-A或Z390-E。
3. 芯片组和插槽类型除了品牌、代数、型号和规格,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还包括芯片组和插槽类型。
芯片组是主板上的一块集成电路,负责连接各个硬件组件。
Intle CPU的主板通常使用不同的芯片组来支持不同的处理器。
插槽类型指的是CPU插槽的规格和接口类型,决定了能够支持的CPU型号和性能。
4. 细分市场和特殊功能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还会根据细分市场和特殊功能来区分不同的产品线。
例如,Intle的玩家至尊系列(ROG系列)主板通常以“MAXIMUS”开头,而工作站系列主板则以“WS”开头。
此外,一些主板还具有特殊功能,如支持超频、双BIOS、多显卡配置等,这些特殊功能也会在产品命名中体现出来。
5. 适用场景和需求Intle CPU的主板通用命名规则还会根据适用场景和需求来命名不同的产品线。
例如,Intle的迷你ITX主板通常适用于小型电脑和娱乐中心,而ATX主板则适用于高性能游戏电脑。
SM系列硬件产品清单及命名规则
![SM系列硬件产品清单及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1224ae74693daef5ef73d99.png)
SM系列硬件产品清单主控机笼SM120 10 槽位; 从左到右安装2 个SM900 电源模块+6 个I/O 模块+2 个SM201 主控模块I/O 机笼SM121 10 槽位; 从左到右安装2 个SM900 电源模块+8 个I/O 模块主控模块SM201主频100MHz; 16MB 内存; 8MB DOC; 1MB 带电池SRAM冗余以太网接口; 冗余DP 主站接口; 低功耗、免风扇、热插拔SM203主频400MHz; 128MB 内存; 16MB DOC; 1MB 带电池SRAM冗余以太网接口; 冗余DP 主站接口; 低功耗、免风扇、热插拔电源模块SM900 系统电源模块输入220VAC,输出24.5V×2A + 5.1V×7A,每机笼1:1 冗余配置SM902 系统电源模块输入24VDC,输出5.1V×6A,每机笼1:1 冗余配置SM910 24VDC 电源模块120W,带报警DO 输出,可1:1 冗余配置,机柜面板安装SM920 48VDC 电源模块120W,带报警DO 输出,可1:1 冗余配置,机柜面板安装SM932 220V 交流配电模块9通道,220VAC(-15%~+10%),425×190×22(mm)SM932 220V 交流配电模块9通道,220VAC(-15%~+10%),357×190×22(mm)SM934 220VAC 双路自动切换模块与交流触控器配合使用,<190V 断开,>210V 闭合SM940 24V/48V DC 电源分配板输入:4 路24VDC,2 路48 VDC;输出6 路24VDC,2 路48 VDC I/O 模块注意:模块冗余时,每2 块模块配1 块冗余端子。
类型I/O模块非冗余端子冗余端子功能说明SM481 8 通道电流型模拟量输入SM3480 ——4~20mA 输入,电流输入冗余时不用SM481,而是用SM410+SM3330 冗余电流端子。
英飞凌命名规则
![英飞凌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9f22d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8.png)
英飞凌命名规则英飞凌命名规则一、前言在企业管理中,命名规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方便管理和查询,还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英飞凌公司中,命名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二、命名原则1.简洁明了:命名应该简单易懂,避免过于复杂和冗长的名称。
2.规范统一:所有的名称都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命名。
3.符合实际:命名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反映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
4.易于识别:名称应该易于识别和记忆,能够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5.可扩展性:名称应该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产品命名规则1.芯片产品(1)名称格式:[品牌]-[系列]-[型号]-[封装类型](2)品牌:英飞凌公司所生产的芯片产品统一使用“Infinion”作为品牌名称。
(3)系列:根据芯片功能或用途进行分类,并采用字母表示。
例如:“A”系列代表模拟芯片,“D”系列代表数字芯片,“M”系列代表混合芯片等。
(4)型号:根据芯片的性能参数进行编号。
例如:“A1”代表模拟芯片中的第一款产品,“D8”代表数字芯片中的第八款产品等。
(5)封装类型:根据芯片封装类型进行命名,常见的封装类型有LGA、BGA、QFN等。
2.模块产品(1)名称格式:[品牌]-[系列]-[功能]-[型号](2)品牌和系列:同芯片产品。
(3)功能:根据模块的功能进行命名。
例如:“RF”代表无线通信模块,“GPS”代表定位模块等。
(4)型号:同芯片产品。
3.系统产品(1)名称格式:[品牌]-[系列]-[功能]-[型号](2)品牌和系列:同芯片产品。
(3)功能:根据系统的功能进行命名。
例如:“车载导航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
(4)型号:同芯片产品。
四、服务命名规则1.软件服务(1)名称格式:[品牌]-[软件类型]-[软件名称](2)品牌和软件类型:同芯片产品中的“品牌”和“系列”。
(3)软件名称:根据软件的功能进行命名。
例如:“Infinion IDE”代表英飞凌公司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软件,“Infinion OS”代表英飞凌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软件等。
简述steam 32,f312系列命名规则
![简述steam 32,f312系列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7e0a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9.png)
简述steam 32,f312系列命名规则
Steam 32和F312系列是计算机硬件制造商Steam和F312的产品命名规则。
以下是对这些命名规则的简述和拓展。
Steam 32是Steam在计算机硬件领域的产品命名规则。
其中的数字32代表了产品的位数,即32位。
在计算机领域,位数通常用来表示处理器的性能和能力。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使用32位处理器,而现在则普遍使用64位或更高位数的处理器。
Steam 32系列产品通常适用于老旧的计算机系统,因为它们的性能相对较低,无法支持更高位数的处理器。
这些产品可以为老旧的计算机提供运行Steam平台和游戏的基本功能。
F312系列是F312公司的产品命名规则。
F312是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商,专门生产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
F312系列产品通常适用于需要更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用户,比如游戏爱好者、专业设计师和科学研究人员。
在F312系列产品中,字母F代表了高性能(Fast)这个概念,数字312则表示产品的型号。
较高的型号通常代表着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
这些命名规则在计算机硬件行业中很常见,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通过命名规则中的数字,用户可以对产品的性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同时,这些命名规则还有助于厂商在市场上推广和销售他们的产品。
电脑主板型号命名规则
![电脑主板型号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14aeaf6f61fb7360b4c6594.png)
●华硕Part1让我们先从华硕说起吧。
与技嘉微星相比,华硕主板的命名方式确实复杂了一些,当然,称之为细致也没什么问题。
以其现行的命名标准为例,主板型号共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其中:A区代表CPU插座种类。
除去已入土很久的产品,我们目前仍可以大量见到的有M2(AMD AM2),M3(AMD AM2+/AM2),M4(AMD AM3),P5(Intel LGA775),P6(Intel LGA1366)和P7(Intel LGA1156),支持最新的Intel LGA1155 Sandy Bridge处理器的6系列主板则被命名为P8。
可以发现,该区域数字的递增(2-4,5-8)分别与两家厂商CPU插座更迭的时间顺序一致,如此以往,数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见到华硕P10,P11开头的“两位数”产品啦。
现在已经P8啦……A88就代表AMD 880G芯片组了B区代表主板芯片组的最终名称(商品名)。
这个区域就要简单很多,比如“P55”就代表主板使用了P55芯片组,但因为AMD芯片组名称较长,华硕采用了“简称”的方式来表示相关产品,比如“A78”表示该主板采用了AMD 780G 芯片组,以此类推。
就是上图那个主板~内存插槽是DDR3所以C区是T噢这款C区为“C”的就支持双内存看型号知规格是不是很方便呢?C区代表主板支持的内存规格。
就目前在售的华硕主流产品型号来看,此区域为“C”的,表示支持DDR2+DDR3两种内存,为“T”的表示支持DDR3内存(AMD及Intel LGA775平台产品),这为用户辨识主板规格提供了方便,但可惜懂得此位置字母意义的消费者并不算多。
产品:M4A88TD-M华硕主板华硕Part2●华硕Part2此外,D区代表是否拥有(若拥有则含有D这个字母,若没有则空缺)华硕巅峰设计(Stackcool3);E区代表主板板型(M=Micro ATX,V=具有显示输出功能的ATX,普通ATX板型此项空缺);F区则代表产品所属系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PRO(Professional),EVO(Evolution),Deluxe,Premium四个中高端系列(定位高于标准版,由低到高)以外,拥有LE,LE2,LX后缀的华硕主板分别为超值版,超值版2和入门超值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由高到低),没有此项后缀的产品自然就是标准版啦。
SM系列硬件产品清单及命名规则
![SM系列硬件产品清单及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1224ae74693daef5ef73d99.png)
SM系列硬件产品清单主控机笼SM120 10 槽位; 从左到右安装2 个SM900 电源模块+6 个I/O 模块+2 个SM201 主控模块I/O 机笼SM121 10 槽位; 从左到右安装2 个SM900 电源模块+8 个I/O 模块主控模块SM201主频100MHz; 16MB 内存; 8MB DOC; 1MB 带电池SRAM冗余以太网接口; 冗余DP 主站接口; 低功耗、免风扇、热插拔SM203主频400MHz; 128MB 内存; 16MB DOC; 1MB 带电池SRAM冗余以太网接口; 冗余DP 主站接口; 低功耗、免风扇、热插拔电源模块SM900 系统电源模块输入220VAC,输出24.5V×2A + 5.1V×7A,每机笼1:1 冗余配置SM902 系统电源模块输入24VDC,输出5.1V×6A,每机笼1:1 冗余配置SM910 24VDC 电源模块120W,带报警DO 输出,可1:1 冗余配置,机柜面板安装SM920 48VDC 电源模块120W,带报警DO 输出,可1:1 冗余配置,机柜面板安装SM932 220V 交流配电模块9通道,220VAC(-15%~+10%),425×190×22(mm)SM932 220V 交流配电模块9通道,220VAC(-15%~+10%),357×190×22(mm)SM934 220VAC 双路自动切换模块与交流触控器配合使用,<190V 断开,>210V 闭合SM940 24V/48V DC 电源分配板输入:4 路24VDC,2 路48 VDC;输出6 路24VDC,2 路48 VDC I/O 模块注意:模块冗余时,每2 块模块配1 块冗余端子。
类型I/O模块非冗余端子冗余端子功能说明SM481 8 通道电流型模拟量输入SM3480 ——4~20mA 输入,电流输入冗余时不用SM481,而是用SM410+SM3330 冗余电流端子。
技嘉、华硕、微星主板命名规则
![技嘉、华硕、微星主板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9a80d3131126edb6f1a10a6.png)
技嘉主板技嘉主板型号由三段组成:GA+主板芯片组+产品定位用后缀也就是GA-A B-C D E F(G)。
第一段——为技嘉品牌的简写:GA第二段——这里以A B表示,A组编号表示主板使用的芯片组,厂商不同,规则也不同:INTEL——芯片组直接以芯片组命名AMD ——芯片组以“MA+芯片组名”NVIDIA —芯片组以“M+芯片组名”。
其中以INTEL芯片组名前往往有个编号为“E”,如GA-EP45-UD3,这个"E"代表D.E.S动态节能引擎(Dynamic Energy Saver)。
到了P55时代,大部分的主板都带这个功能,所以也就从命名中省去了。
B组编号在芯片组后面,表示主板的具体特征:A——表示"333"功能(就是主板支持USB 3.0和3倍USB供电,还有就是SATA 3.0);C——表示既支持DDR2内存,又支持DDR3内存;F——表示四个内存插槽(多见于INTEL集成主板上,普通的只有两个内存插槽);M——表示主板为Micro-ATX;P——表示板载DDR3显存;(主要是AMD的780、785、790、890集成芯片组)T——表示只支持DDR3内存;N——表示主板为Mini-ITX板型;(好像目前只有GA-H55N-USB3这一款)第三段——分为C D E F四个部分,表示主板的定位和功能:①其中的C组里面有两项:E——动态节能引擎;U——第三代超耐久技术;(就是PCB主板采用了2盎司纯铜,部分采用固态电容等)②其中D组里面为:D——全固态日系电容;Extreme——极限至尊超频;③其中的E组里面分别为:S2——安全(Safe),智能(Smart);S3——安全(Safe),智能(Smart),超频(Speed);S4——安全(Safe),智能(Smart),超频(Speed),热管散热(Silent-Pipe);S5——安全(Safe),智能(Smart),超频(Speed),热管散热(Silent-Pipe),双卡交火(ATI CrossFireX);Q6——四核CPU支持(Quad Core Optimized),四个BIOS(Quad BIOS),四个热管散热器(Quad Cooling),四个eSATA 2接口(Quad e-SATA2),四个三相供电(Quad Triple Phase,也就是12相供电),四个内存插槽(Quad DDR2 Slots);PS:其实的许多主板型号中的S3、S4省去了S,直接用数字表示相应的特点。
产品命名规则及常识
![产品命名规则及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598a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d.png)
产品命名规则及常识思科交换机产品学习:系列号G :全千兆及以上(接口都是支持千兆或以上系列号E :全线速转发,万兆接口扩展接口号T:在前:电口为主;在后,电口上行端口是电口(也就是所谓的Twirst Pair的端口) TT:(普通口和UPLink口都是BaseT(即为电口)的)接口号C :T/SPF上行TC : 普通口是BaseT的, UpLink口是BaseT/SFP接口号LC:普通口是BaseT的,并且部分支持PoE (4个) UpLink 口是BaseT/SFP (例如:WS-C2960-24LC-S接口号P:端口是电口,同时支持PoE以太网供电(具备POE功能的电口为主接口号PC:普通口是BaseT的,并且全部支持PoE (24个) UpLink 口是BaseT/SFP接口号S :SPF上行(带的扩展的接口为SFP类型的接口接口号TS:普通口是BaseT的, UpLink口是 SFP的接口号PS:普通口是BaseT的并且全部支持PoE, UpLink口是SFP的接口号FS:普通口是100BaseFX的, UpLink口是 SFP的(例如:WS-C3750-24FS-S接口号D:万兆上行(例如WS-C3750G-16TD-S TD:适用3750,表示电口+10GBE接口号W:支持无线接入(Integrated Wireless LAN Controller)(50 support for up to 50 access points) 例如:WS-C3750G-24WS-S50尾号C(LAN Lite Image):二层交换机的软件尾号L(LAN Base Image):二层交换机的软件尾号S :表明交换机带的软件是SMI标准镜像(Standard Image)的是三层交换机,但只能运行静态路由和RIP动态路由尾号E : 表明交换机带的软件是EMI增强镜像(Enhanced Image)的是三层交换机,不但运行静态路由和RIP动态路由,也可以运行OSPF,EIGRP,BGP等动态路由尾号F :全功率GBIC,是将千兆位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
z790主板命名规则
![z790主板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c2936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a.png)
z790主板命名规则Z790主板命名规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主板作为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Z790主板作为一款高性能主板,在命名规则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Z790主板的命名规则遵循了一定的规范,以便用户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该主板的特性和功能。
以下是Z790主板命名规则的详细解析:1. 品牌标识:主板的品牌标识通常会出现在主板名称的开头,以便用户能够迅速识别出该主板的制造商。
品牌标识一般是一个独特的名称或缩写,例如ASUS、GIGABYTE等。
2. 代号:主板在开发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代号,该代号一般是一串字母或数字的组合。
代号的作用是方便开发团队在内部交流,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因此,在主板命名中往往不会直接出现代号。
3. 系列标识:主板的系列标识通常会出现在主板名称的第二部分,用于区分不同系列的主板。
系列标识一般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例如ROG(玩家共和国)、AORUS(雄鹰)等。
通过系列标识,用户可以初步了解到该主板的定位和特点。
4. 型号:主板的型号通常会出现在主板名称的最后部分,用于区分不同型号的主板。
型号一般是一串字母和数字的组合,例如Z790-F、Z790-E等。
通过型号,用户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该主板的具体配置和功能。
Z790主板的命名规则一般为“品牌标识+系列标识+型号”。
例如,ASUS ROG Z790-F就是一款由ASUS公司推出的ROG系列的Z790主板,型号为Z790-F。
除了以上命名规则外,有些主板制造商还会在主板名称中加入其他信息,以进一步突出主板的特点和功能。
例如,一些主板会在名称中标注支持的CPU型号、内存容量、接口类型等。
这样的命名方式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主板。
总结起来,Z790主板的命名规则遵循了“品牌标识+系列标识+型号”的格式,通过这样的命名方式,用户可以迅速了解到主板的制造商、系列和型号等关键信息。
同时,一些主板制造商还会在名称中加入其他信息,以进一步突出主板的特点和功能。
h3c全系列详细命名规则
![h3c全系列详细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525179c767f5acfa0c7cd00.png)
一、命名规则规则:H3C 产品二级品牌 A1A2A3 [B1B2B3B4]-[C1]-[D1D2][]表示可选项1、产品二级品牌,为必选项。
名称含义SecPath 安全网关系列产品二级品牌SecCenter 安全管理系列产品二级品牌SecCare 安全服务系列产品二级品牌2、A1A2A3为ASCII字母,表示产品系列,为必选项。
名称含义F 防火墙系列产品V VPN系列产品U UTM系列产品T IPS系列产品ACG 应用控制网关系列产品IAG 智能业务网关系列产品ASE 应用加速系列产品其他字母作为扩展保留3、B1B2B3B4是数字,主要表示产品的档次,数字越大,其档次越高,为必选项。
(1)防火墙和VPN产品名称含义100 定位在中小型企业200 定位在中型企业1000 定位在大中型企业1800 定位在大型企业,运营商数据中心5000 定位在大型企业,运营商数据中心其他数字作为扩展保留(2)IPS产品名称含义200 定位在中小型企业市场1000 千兆IPS产品,定位在大中型企业5000 万兆IPS产品,定位在网络核心其他数字作为扩展保留(3)UTM产品名称含义200 定位在SOHO市场和中小型企业2000 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和数据中心其他数字作为扩展保留(4)应用网关产品(ACG、IAG)名称含义2000 中低端产品,定位在中小企业市场5000 高端BAS产品,定位在运营商或大型企业8000 高端ACG产品,定位在运营商或大型企业其他数字作为扩展保留(5)应用加速产品(ASE)名称含义5000 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和数据中心其他数字作为扩展保留4、C1是大写ASCII字母,是细分产品类型和档次,为可选项。
名称含义C 表示Compact,定位为该档次的精简型产品,强调性价比,物料在成本上有优势,并且在功能特性方面有所裁减S 表示Standard,定位为该档次的标准型产品,具有该档次完整功能。
强调性价比,物料在成本上有优势M 表示Middle,定位为该档次的中间型产品,具有该档次完整功能,同时在硬件规格、性能指标方面优于标准型产品A 表示Advanced, 定位为该档次的高级型产品,具有该档次完整功能,并提供高级特性。
cpu的命名规则
![cpu的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59092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e.png)
cpu的命名规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它承担着计算、控制和处理数据的重要任务。
在计算机硬件的命名规则中,CPU的命名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字母和数字的组合CPU的命名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构成,这些字母和数字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例如,Intel的CPU命名中常常以字母“i”开头,后面跟着一串数字,比如i3、i5、i7。
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性能等级,数字越高表示性能越强大。
二、代表品牌和产品系列在CPU的命名中,常常会包含品牌和产品系列的信息。
比如,AMD的CPU命名中会包含品牌“AMD”和产品系列的名称,如Ryzen、Athlon等。
这样的命名方式可以让消费者快速了解到该CPU属于哪个品牌以及产品系列的定位。
三、频率和核心数的说明CPU的命名中通常会包含频率和核心数的信息,这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频率指的是CPU的时钟频率,即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次数,通常以GHz为单位。
核心数指的是CPU中的处理核心数量,核心数越多,CPU的并行处理能力越强。
例如,Intel的CPU命名中会包含频率和核心数的信息,比如i7-8700K,其中的8700代表频率,K代表核心数。
四、代表架构和技术的缩写CPU的命名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缩写来代表其架构和技术特点。
例如,Intel的CPU中常常会出现缩写“K”和“U”,其中“K”代表可超频,即可以通过调整频率提升CPU性能;“U”代表低功耗,即功耗较低,适合轻薄本和移动设备。
五、代表代数的数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PU的性能也在持续提升。
为了区分不同代数的CPU,命名中常常会出现代数的数字。
例如,Intel的CPU命名中的数字“10”代表第十代,即最新的产品。
六、特殊命名规则除了以上常见的命名规则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规则。
例如,AMD的CPU中会出现“Threadripper”这样的命名,它代表了该CPU在多线程处理方面的强大性能。
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
![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efdde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8.png)
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术语和定义 (3)4产品版本组成示意图 (5)5版本命名规范 (5)5.1产品版本命名 (5)5.1.1产品版本命名规范 (5)5.1.2产品版本名称使用说明 (7)5.1.3产品版本归档说明 (8)5.2系统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8)5.3单板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8)5.3.1单板软件上报版本规范 (9)5.3.2单板软件归档版本命名 (9)5.4逻辑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9)5.4.1逻辑软件上报版本规范 (9)5.4.2逻辑软件归档版本规范 (9)6版本命名规范的实施方法 (9)6.1各产品线质量部 (9)6.2产品数据管理中心 (10)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1目的明确产品版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版本的命名规则及使用规范。
2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研发管理、生产使用和上报给网管的产品版本、系统软件、单板软件等的命名规范及其在资料、操作维护终端、后台/网管显示的使用说明。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主机软件(终端软件)、单板软件、逻辑软件版本命名。
3术语和定义产品版本是指实现一定规格特性并提供给用户使用或辅助主要功能完成特定功能的软硬件及资料阶段性的实体,版本名称是整个产品以及产品的各级软件、硬件部件实体的标识名称,用于反映产品的规格和特性差异及演进过程的标识。
版本名称在实际使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使用到版本的哪个层次。
对本文中所指的主要术语做如下说明:•系统软件: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所有软件集合,本文定义中指主机软件、单板软件与逻辑软件。
•主机软件:指我司开发的在标准的计算机平台(如PC、工控机、服务器、大型机等)上安装、运行或使用的软件,如BAM、维护终端、网管等上安装使用的主机应用/业务软件或主机操作系统软件。
•终端软件:是指公司公司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定制的,在标准计算机平台(一般是作为设备后台)上运行的软件,如在发货前已安装在后台计算机硬盘上的并且将在后台计算机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存储在光盘、软盘或其它移动介质上,准备在系统安装调试时或由用户根据需要安装在后台计算机上的并且将在后台计算机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在设备运行状况下,由设备从通讯端口获取的(例如远程加载)并将在后台计算机环境下运行的软件。
微星主板命名规则
![微星主板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dab31cc1aa00b52acfc7ca86.png)
【微星主板型号命名规则】目前微星主板采用的是“芯片组 + 内存+ 板型 + 用户对象 + 定位级别 + 版本编号”的全新命名方式。
表示为“A B C + D E F”,只要了解芯片组、内存、板型这三项,就可以知道这款主板的大致规格了。
(一)前三项决定主板规格A组编号:“芯片组”部分直接由主板的芯片组名称代替,例如790GX、780G、P55等等,这样用户可以一目了然。
B组编号:“内存”部分则代表主板支持的内存种类,其中“T”代表DDR2内存,“C”代表同时支持DDR2和DDR3内存。
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代表支持DDR3内存。
C组编号:“板型”部分代表主板的尺寸,其中“M”代表MicroATX,“I”代表MiniITX。
和内存一样,如果什么都没有,则代表是ATX主板。
(二)、后三项编号细分主板性能D组编号:“用户对象”部分主要表示产品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处同时还出现“D”字母,则代表拥有“Drmos”功能,就是整合了微星的智能节能技术。
X 代表eXtreme(至尊级):超频用户、顶级玩家,为用户提供强大运算能力。
G 代表Gaming(玩家级):主流游戏用户,扩展性能好。
E 代表Entertainment(娱乐级):高清硬件解码,家庭用户,娱乐用户。
P 代表Prefessional(专业版):商业用户。
C 代表Classic(入门级):高性价比,针对初级入门用户。
“定位级别”部分主要由两位数字组成,数字越大级别越高。
其中第一位有“9(Diamond)”E组编号:代表钻石系列,“7~8(Platinum)”代表白金系列,“4~6(Glod、Neo)”代表主流系列,“1-3(Value)”代表入门超值系列,而括号中的则是旧规则的命名方式。
第二位有“0”代表极限功能,“5”代表完整功能,“3”代表中等功能,“1”代表基本功能。
F组编号:“版本编号”部分代表了当前主板版本,因为主板在生命周期内,会不断的进行修正。
硬件版本管理方法
![硬件版本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69eb21a5e9856a56126058.png)
硬件版本管理方法
根据公司产品的类型,硬件版本命名规则如下:
H C D 1.0—9.0 120523
硬件产品系列产品类型第一版发布或者修改时间
H C D 1.0.1—1.9.9 120527
硬件产品系列产品类型第二版第一次修改发布或者修改时间注解:
H:代表硬件,S:代表软件
C:代表产品系列云终端,P:代表PAD,G代表高尔夫,H:代表青牛电话机
D:代表产品类型,如低端云终端
1.0—9.0:代表版本,如遇以下情况将升级版本号,即
2.0
A:当PCB板大小变更、
B:主芯片变更、解决方案变更
2.0.1—2.9.9:如更改线路、增加减少芯片、PCB板布局发生变化等改动
例如:HC—2.0.1—120530即硬件第二版改过一回电路设计,发布时间为2012年05月30日
一、基本信息如下:
二、PCB板规格参数:。
硬件命名规则
![硬件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c508b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b.png)
硬件命名规则硬件设备的命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便能够准确地标识设备的信息,方便管理和使用。
以下是硬件命名的规则:1.制造商名称制造商名称是硬件设备的重要标识之一,用于标识设备的生产厂家。
在命名时,制造商名称应简明扼要,方便记忆。
一般情况下,制造商名称由2-4个英文字母组成,并且这些字母应该是大写的。
2.产品系列产品系列是用于标识同一制造商生产的不同的硬件设备系列。
同一产品系列内的设备应该有相似的性能和功能,但可能会有不同的规格和配置。
在命名时,产品系列名称应简明扼要,能够反映设备的类型和功能。
3.型号型号是用于标识同一产品系列中不同规格和配置的硬件设备。
同一产品系列内的设备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器、内存、硬盘等配置,因此需要用型号来区分。
在命名时,型号名称应简明扼要,能够反映设备的具体配置和规格。
4.序号序号是用于标识每一台硬件设备的唯一编号。
在命名时,序号应由数字组成,并且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以便能够快速地识别设备的顺序和生产日期。
5.规格规格是用于详细描述硬件设备的配置和性能的参数。
在命名时,规格应包括设备的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配置信息,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6.特殊标识特殊标识是用于标识硬件设备的特殊功能或特征的符号或缩写。
例如,某些设备可能具有防水、防尘等功能,可以用特殊的标识来标识这些功能。
在命名时,特殊标识应简明扼要,并且应该用特殊符号或缩写来表示。
7.销售地区销售地区是用于标识硬件设备销售的地域范围。
在命名时,销售地区应简明扼要,并且应该用缩写来表示。
例如,美国可以用"US",欧洲可以用"EU"等来表示销售地区。
linux 设备名称规则
![linux 设备名称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e953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6.png)
linux 设备名称规则Linux 设备名称规则在Linux系统中,设备名称是用来标识和管理硬件设备的一种命名规则。
设备名称的格式和规则在不同的Linux发行版中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
设备名称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含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Linux设备名称的规则。
1. 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在Linux系统中,每个硬件设备都被赋予了唯一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主设备号用于标识设备所属的设备类型,比如磁盘、网卡、声卡等。
次设备号用于标识同一类型设备中的不同实例。
2. 字母前缀设备名称通常以一个字母前缀开始,用于标识设备的类型。
常见的字母前缀包括:- s:用于磁盘设备,比如硬盘、固态硬盘等。
- t:用于磁带设备,比如磁带机。
- c:用于串口设备,比如串口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
- p:用于打印设备,比如打印机。
- h:用于磁盘分区设备,比如硬盘分区、磁盘卷等。
- m:用于内存设备,比如内存卡、内存盘等。
3. 数字标识符在字母前缀之后,设备名称通常会包含一串数字标识符。
这些数字标识符用于标识设备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以及设备的其他信息。
数字标识符的具体格式和含义可能会因设备类型和Linux发行版而有所不同。
4. 分隔符设备名称中的字母前缀、数字标识符和其他部分之间通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分隔符进行分隔。
常见的分隔符包括冒号(:)、斜杠(/)和破折号(-)等。
5. 设备类型后缀有些设备名称还会包含设备类型的后缀,用于进一步标识设备的类型。
后缀的具体格式和含义可能会因设备类型和Linux发行版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设备类型后缀包括:- d:用于块设备,比如硬盘、固态硬盘等。
- p:用于分区设备,比如硬盘分区、磁盘卷等。
- s:用于字符设备,比如串口、声卡等。
6. 示例下面是一些示例设备名称及其含义:- /dev/sda:表示第一个磁盘设备。
- /dev/ttyS0:表示第一个串口设备。
服务器cpu命名规则
![服务器cpu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9d308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7.png)
服务器cpu命名规则服务器CPU命名规则一、简介服务器CPU,即中央处理器,是服务器的核心组件之一。
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
在服务器领域,CPU的命名规则非常重要,它不仅方便用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CPU,还有助于了解其性能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服务器CPU命名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服务器CPU。
二、品牌命名规则1. IntelIntel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其服务器CPU命名规则较为简洁明了。
以Intel Xeon为例,命名规则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Xeon E5-2600、Xeon Silver 4210等。
其中,E表示产品系列,数字代表性能级别,后面的数字表示具体型号。
这样的命名规则使用户能够快速了解CPU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2. AMDAMD是另一家著名的半导体公司,其服务器CPU命名规则与Intel 有所不同。
以AMD EPYC为例,命名规则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EPYC 7002系列的命名规则为“型号-核心数量-频率-功耗”,如EPYC 7742 64-Core 2.25GHz 225W。
这样的命名规则更加详细,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供用户参考。
三、性能级别命名规则除了品牌命名规则外,服务器CPU的性能级别也会通过命名进行表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性能级别命名规则:1. 基础级别:通常以字母或数字表示,如Intel Xeon E3-1230。
这些CPU适用于一般的服务器应用,性能较低。
2. 中级级别:通常以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如Intel Xeon Silver 4210。
这些CPU具有较高的性能,适用于中等负载的服务器应用。
3. 高级级别:通常以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如Intel Xeon Gold 6240。
这些CPU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特性,适用于高负载和复杂的服务器应用。
4. 顶级级别:通常以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如Intel Xeon Platinum 8180。
nic device name命名规则
![nic device name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fff21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标题:nic设备名称命名规则一、概述在网络设备中,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是一种重要的硬件设备,其名称的规范性和规则性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nic设备名称的命名规则进行探讨和总结。
二、NIC设备名称的重要性1. NIC设备作为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重要硬件设备,其名称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规范的NIC设备名称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定位和识别网络中的各类硬件设备,有利于网络故障的排查和解决。
三、NIC设备名称命名规则的基本原则1. 清晰易懂:NIC设备名称应当简洁明了,便于管理员快速识别和理解。
2. 规范统一:NIC设备名称应当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统一标准,不易产生混乱。
3. 类型区分:NIC设备名称应当能够清晰地表明设备的类型和所属。
四、NIC设备名称的常见格式在实际应用中,NIC设备名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格式:1. 硬件型号+端口号:例如“IntelxxxL-1”表示型号为IntelxxxL的网卡的第一个端口。
2. 逻辑位置+端口号:例如“Rack1-Slot2-Por t3”表示位于机架1槽位2的第三个端口。
3. 逻辑功能+端口号:例如“Management-Port1”表示用于管理的第一个端口。
五、NIC设备名称命名规则的实际应用1.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命名:可以根据网络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进行命名,例如按照机房、机柜、端口号等进行命名,便于管理员进行远程定位和管理。
2. 专业术语进行命名:可以采用专业的网络术语进行命名,例如“CoreSwitch-Port1”表示核心交换机的第一个端口。
3. 采用数字编号进行命名:例如“NIC1”、“NIC2”等,简洁清晰,便于管理和识别。
六、NIC设备名称规范管理的重要性1. 规范的NIC设备命名可以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减少人为失误。
2. 统一的NIC设备命名规则有利于多人协作和交流,避免因为名称混乱而带来的矛盾和错误。
gd32命名规则
![gd32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5e43ef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6.png)
gd32命名规则
GD32是深圳市恒博润电子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其芯片产品主要用于系统控制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GD32微控制器了。
GD32的命名规则,是以MCU(微控制器)的硬件特
性和内部架构为基础,进行芯片型号的编号;主要根据芯片设计能力、内部架构等特性,
确定系列代码,再根据每个系列中特定型号的增加、修改属性及工艺进行二次编号等来确
定芯片系列与各具体型号的完整命名。
GD32命名规则的编码定义如下:
首部符号:GD32
后缀符号:包括AZ、BZ、CZ、DF等。
天威编号:根据芯片设计能力、内部架构等特性,确定系列代码,以字母通顺的形式
组成,一般以V开头。
型号编号:具体为每个系列中特定型号的增加、修改属性及工艺,一般以T开头。
芯片后缀:根据芯片资源情况,提供不同封装类型,以芯片型号区分不同的封装;名
称一般以字母X结尾。
例:GD32VF103C8T6是GD32芯片型号编号,后缀符号中VF表示采用的系列编号特性,103表示特定型号,C8表示是采用增加、修改属性及工艺后的C-Class系列型号,而后缀
的T6表示封装为TQFP-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3Com产品命名规则:
判断中低端交换机是二层还是三层的简单方法
看型号的第二位数字,0-4是二层交换机,5-9是三层交换机
如3026/5012因为第二位是0所以只带二层功能
3526/3924/2952/5648因第二位是5/9/9/6,所以都是带三层功能的
LI(Lite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弱特性版本。
SI (Standar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标准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某些高级特性。
HI(Hyper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高级版本,包含某些更高级特性
Z,表示没有上行接口;(新产品不允许此位)
G,表示上行GBIC接口;
P,表示上行SFP接口;
T,表示上行RJ45接口;
V,表示上行VDSL接口;
W,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C,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M,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S,表示上行接口为单模光口;
F,表示下行接口为模板板,可插光接口板或电接口板。
主要为兼容3526F,3526EF,3552F 等老产品的命名。
当同时存在时,表示上行接口为多种接口类型复合
注:Combo端口不在命名中显示。
#1 Cisco固定配置交换机命名规则
对于Cisco的固定配置的交换机,一般有3750,3550,3560,2950,2970这几个系列。
它们在型号命令上有自己相应的规则,特总结如下:
eg:WS-C3750G-48TS-S
C3750表明这款产品属于3750这个系列,也就是产品的型号。
G----表明其所有接口都是支持千兆或以上,如果没有这个就表明其主要端口都是10/100M 的或者100M的
48----表明其拥有主要的端口数量为48个
T----表明其主要端口是电口(也就是所谓的Twirst Pair的端口
P----表明其主要端口是电口,同时支持PoE以太网供电
S----表明其带的扩展的接口为SFP类型的接口
最后部分的S表明交换机带的软件是SMI标准影像的
E表明是EMI影像的
**新的3560,3570,2970 支持的千兆扩展模块为SFP的
3550,2950时GBIC的
H3C设备命名规则~GE 通常就是千兆以太网 COMBO口么也是千兆口,但是需要配模块,可以用光模块,也可以用电口。
光口就是可以接光纤,电口就是跟GE一样了,所以叫COMBO口,光口跟电口同时插,默认光口生效
很官方的回答。
H3C商业产品命名规则汇总
一、交换机命名规则:第一位数字:
9:最高端、机箱式
7:高端、机箱式
5:全千兆
3:千兆上行+百兆下行
第二位数字:
5:三层交换机
6:三层交换机
9:三层交换机
1:二层交换机
第三、四位数字:
高端交换机:业务槽位数
第五、六位数字:
中低端交换机:可用端口数
后缀的含义:
T:1000BASE-T
C:模块式
P:SFP(Small Form Pluggable)
TP:光电复用
F:全光口
R:冗余(SOHO级别产品中后缀R代表机架式交换机)
M:支持MCE功能
HI:旗舰型
EI:增强型
SI:标准型
PWR:远程供电
DC:直流供电
AC:交流供电
V:VLAN划分(SOHO产品)
E:增强型(SOHO产品),E前缀表示教育网专供交换机
H:增强型(SOHO)
+:升级版本
二、H3C MSR 系列产品命名规则
H3C MSR系列模块化路由器产品命名格式
A1、A2、A3、A4、A5、A6均为数字
B1、B2、B3为字母
[ ]表示可选项
在公司品牌、一级品牌、二级品牌后均带有一空格,不能省略。
命名规则说明:
a、【公司品牌】:当前公司品牌为:H3C
b、【一级品牌】:当前一级品牌为:H3C
c、【二级品牌】:中低端多业务接入路由器为MSR,含义Multi-Service Router
d、A1A2 :表示路由器大类,目前编码数字分配如下:
中端多业务模块化接入路由器系列分为:
MSR 20系列模块化多业务路由器;
MSR 30系列模块化多业务路由器;
MSR 32系列模块化多业务路由器;
MSR 50系列模块化多业务路由器。
e、A3A4 :表示路由器系列中的具体产品基本型号,在模块化路由器中,各系列的产品含义不同:
在MSR系列产品中表示:
A3:表示路由器插卡的数量(SIC、MIM或者FIC)
20系列表示SIC卡的数量;
30、32系列表示MIM卡的数量;
50系列表示FIC卡的数量;
A4:无特定含义,在不同的产品型号中定义不同,这里没有统一规定。
其中对于MSR 20系列而言,遵循下列规则:
A4为下行LAN口的数量:
0-0 FE/GE
1-8 FE/GE
2-16 FE/GE
3-24 FE/GE
4-32 FE/GE
具体版H3C交换机命名规则详解:
一、接口命名规则
LI(Lite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弱特性版本。
SI (Standar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标准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某些高级特性。
HI(Hyper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高级版本,包含某些更高级特性
Z,表示没有上行接口;(新产品不答应此位)
G,表示上行GBIC接口;
P,表示上行SFP接口;
T,表示上行RJ45接口;
V,表示上行VDSL接口;
W,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C,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M,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S,表示上行接口为单模光口;
F,表示下行接口为模板板,可插光接口板或电接口板。
主要为兼容3526F,3526EF,3552F 等老产品的命名。
当同时存在时,表示上行接口为多种接口类型复合
注:Combo端口不在命名中显示。
二、性能命名规则
Quidway SA1A2A3A4A5-A6【 A7A8 】【/A9 A10 A11 】-【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
A1表示产品系列,主要标示上行端口的最大接口速率:
A1为 1 —盒式10/1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0M,无治理;
A1为 2 —盒式10/1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0M,有治理;
A1为 3 —盒式10/100/1000M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00M;
A1为 5 —盒式GE/10GE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GE;
A2标示所支持的IP层:
A2为 0 —纯L2交换机,目前为0,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更改为1、2、3、4;
A2为 5 — L2/L3交换机,目前为5,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更改为6、7 、8、9;
A3A4两位数字与产品的端口数相关,根据端口总数确定产品系列:
A3A4为08 —表示下行端口为8个,上行端口为0、1、2个;
A3A4为12 —表示下行端口为12个,上行端口为0、1、2个;
A5 用来区分固定上行口的不同种类,可以标识接口类型、能否堆叠等特性,缺省表示不带上行口:
A5为Z —表示没有上行接口;
A5为G —表示上行GBIC接口;
A5为P —表示上行SFP接口;
A5为T —表示上行RJ45接口;
A5为V —表示上行VDSL接口;
A5为X —表示上行XPACK(10GE LAN)接口;
A5为W —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A5为C —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A5为M —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A5为S —表示上行接口为单模光口;
A6 作为设备最大用户端口数标识,如8、12、16、24、48口等,假如设备已经配置最大用户端口数量,而且为RJ45的电口,则A6缺省,其他情况下应当与A7 A8组合显示用户端口信息。
A7 A8作为用户口种类标识,如电口、多模光口,单模光口等,缺省表示全部为电口:
A7 A8 为 FM,表示全部为多模光口;
A7 A8 为 FS,表示全部为单模光口;
A9 A10 A11为可选项,在用户口可选配情况下,标识设备用户固定口的数目和种类,如电口TP、多模光口FM,单模光口FS等。
非凡情况下,假如所有用户口均为选配(没有固定口),根据端口实际情况用SFP或GBC标识。
A12 A13作为设备电源交直流标识,缺省为AC交流、直流必须用DC标识。
A14 A15 A16 作为RPS冗余电源接口标识,3000、5000系列缺省为支持,2000、1000系列缺省为不支持。
A17 A18 作为可选项,用以突出产品版本的特性,缺省为标准版本。
SI (Basic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基本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某些高级特性。
PWR 表示设备为支持远程以太网供电,供电符合802.3AF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