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位

合集下载

17琴学解惑十七:如何认准各弦徽分处的按音?

17琴学解惑十七:如何认准各弦徽分处的按音?

琴学解惑十七:如何找准各弦按音的具体位置?雷苗伟古琴按音寓“三才”之“人”位,吟、猱、绰、注,最易得古琴之妙,但其音位,不同于泛音的按徽循位,除与几处徽位恰好对应外,多数按音是在两徽之间的徽分处,初学者恐怕只能对谱索音,知其一难知其二。

加之各谱个别音位记法多有出入,如八徽与七徽九分、十一徽与十徽八分、七徽六分与七徽七分等位之争,比比皆是,或笔误,或讹传,常令初学者难以分晓。

如能明白各处按音的生成方法,我想各弦按音便可一一呈现,本文便就此问题试解一二。

祝桐君先生的《与古斋》及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两书中对于按音的具体定位,均有详解,但因两书成书年代距今基远,行文习惯、文字繁简、语句理解等方面与今均有出入,对于初学者来讲,要想彻底看懂,并非易事,希望此文能为习琴者找到一把解开古人心扉的钥匙,架起一座与古人直接交流的桥梁。

古琴的生律原理,前文已提到,是典型的“五度相生”,具体方法便是传统的“三分损益”法,虽说个别音位可能也运了“纯律”的一些生律方法,但也只是针对个别曲子,大可忽略不记,所以按音的生律原理以“五度相生”为主即可。

故琴之五正声(宫、商、角、徵、羽)二变(变宫、变徵)二清(清角、清羽)等均能通过三分损益法一一找到,下面便以三弦为例,为大家作为一分析。

一、上准、中准、下准——七徽、四徽为古琴音位的分水岭前文在讲泛音时,曾提到了泛音的四准,即左上准(十三徽~十徽)、左下准(十徽~七徽)、右下准(七徽~四徽)、右上准(四徽~一徽)等四准,那么按音也可根据倍半相生的原理将琴弦分为三准:四徽至一徽为上准、四徽至七徽为中准、七徽至龙龈为下准。

七徽为琴弦二分之一处,故其按音为散音的高八度,如三弦散音为低音“1”,七徽按音便为中音“1”。

四徽为七徽至岳山的二分之一处,故四徽按音为七徽按音的高八度,三弦散音为低音1,七徽按音为中音“1”,四徽按音便为高音“1”。

一徽又为四徽至岳山的二分之一处,故一徽处按音为四徽的高八度,即倍高音“1”。

古琴指法一览表

古琴指法一览表

古琴指法一览表
古琴指法分为十指分拨、四指分拨和二指分拨三种,具体指法如下:十指分拨指法:
1.撮指:拇指和食指捏住弦,在空弦处轻轻拨动。

2.挑指:拇指轻轻扣着弦,食指向上轻轻挑动。

3.推指:拇指重重扣着弦,小指向下推着弦子。

4.摘指:拇指和食指夹住弦,向上轻轻摘弦。

5.滚指:拇指和食指夹住弦,向下滚动,产生连续的音声。

6.指化波:双手十指交替拨弦,营造出波浪般的音效。

7.泛音:手指轻轻拨弦,使其振动,产生高频共鸣,营造出清澈婉转的音色。

四指分拨指法:
1.中指分拨:用中指拨弦,产生清脆的声音。

2.无名指分拨:用无名指拨弦,声音柔和低沉。

3.食指分拨:用食指拨弦,声音较为高亢。

4.拇指分拨:用拇指拨弦,产生响亮的声音。

二指分拨指法:
1.口形:对准琴弦用虎口和拇指或食指一起掐弦发声。

2.对泛: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按住弦,在同一处拨动,产生波浪般的音效。

古琴音位图记忆规律

古琴音位图记忆规律

一、按音
1.散音、七 徽、四徽、一 徽,后者是前者 弦长一半,因此比前一徽位音高八度;
2.九徽是琴弦的三分之二处,按音与散音隔五度;
九徽、 五徽、 二徽, 后者是前者 弦长一半,因此比前一徽位音高八度;
3. 十 徽是琴弦的四分之三处,按音与散音隔四度;
十徽、 五徽六分、 二徽 六分, 后者是前者
弦长一半,因此比前一徽位音高八度;
4. 十三 徽是琴弦的八分之七处,按音比散音高大二度;
十三徽、六徽四分、三徽四分,后者是前者弦长一半,因此比前一徽位音高八度;
5. 七徽六分、 六 徽四分分别 比七 徽低、高大二度;八 徽五分比九 徽高大二度
6.七 徽九分比七徽六分, 六 徽四分比六徽二分, 十 徽八分比十徽高 小一度 分别 低小二度 ;;
二、泛音
1.泛音以七徽为轴左右对称;
2. 七徽右半部分的音,除了六徽外与按音相同;。

古琴徽位与音位

古琴徽位与音位

#a1 b1
c2
—— —— c2
c2
#c2 d2
—— —— d2
d2
#d2 e2
—— —— e2
f2
#f2 g2
—— —— g3
g2
#g2 a2
—— —— a3
#g1 a1
#a1 b1
c2
—— —— —— —— c2
#a1 b1
c2
#c2 d2
—— —— —— —— d2
#c2 d2
#d2 e2
f2
1.06 1.00 1
1.14 2.31 2.3
1.20 3.16 3.2
1.25 3.86 3.9
1.27 4.08 4.1
1.33 4.98 5.0
1.41 5.97 6.0
1.50 7.02 7.0
1.58 7.91 7.9
1.67 8.84 8.8
1.69 9.13 9.1
1.79 10.04 10.0
—— e —— #f —— a —— b —— #c1 —— e1 —— #f1 四6
A —— B —— d —— e —— #f —— a —— b —— 四4
#A —— c —— #d —— f —— g —— #a —— c —— 四2
19/60 3/10 17/60 4/15
0.500 0.470 0.440 0.420 0.400 0.373 0.353 0.333 0.317 0.300 0.283 0.267
(三7)
4/17 11/50 17/81 1/5
e
f
#f
e
—— ——
#f
g
#g
#f
—— ——

古琴正调音位表

古琴正调音位表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的七弦乐器,其音色深沉,旋律优美,被誉为“东方钢琴”。

古琴的音位表是学习和演奏古琴的基础,它规定了古琴的各个音位和对应的弦位。

古琴的正调音位表如下:
1. 第一弦(黄钟):空弦为黄钟,音高为C;泛音为大吕,音高为#D。

2. 第二弦(太簇):空弦为太簇,音高为D;泛音为夹钟,音高为#E。

3. 第三弦(姑洗):空弦为姑洗,音高为E;泛音为仲吕,音高为F。

4. 第四弦(中吕):空弦为中吕,音高为F;泛音为林钟,音高为G。

5. 第五弦(蕤宾):空弦为蕤宾,音高为G;泛音为夷则,音高为A。

6. 第六弦(无射):空弦为无射,音高为A;泛音为南吕,音高为B。

7. 第七弦(应钟):空弦为应钟,音高为B;泛音为黄钟清角,音高为C#。

以上是古琴正调的音位表,每个音位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对应的弦位。

在演奏古琴时,需要根据音位表来确定每个音符的位置。

同时,古琴的泛音也是其独特的魅力之一,通过特殊的指法可以弹出丰富的泛音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古琴的音位表在不同的调式下会有所不同,例如有平调、上声调、去声调等。

因此,学习古琴时,除了掌握基本的正调音位表,还需要了解其他调式的音位表。

总的来说,古琴的音位表是学习和演奏古琴的基础,只有掌握了音位表,才能准确地弹奏出古琴的美妙音乐。

古琴调音的方法有哪些

古琴调音的方法有哪些

古琴调音的方法有哪些古琴调音的方法有哪些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下面店铺来给大家分享古琴调音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F调(正调)的调弦方法第一步,先调其中一根弦,通常我们将五弦定为A音。

可以借助调音器或电话免提的声音,先调好五弦,这里是利用散音。

第二步,利用五弦调七弦,将七弦五徽的泛音与五弦四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三步,利用七弦调四弦,将四弦五徽的泛音与七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四步,利用四弦调六弦,将六弦五徽的泛音与四弦四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五步,利用六弦调三弦,将三弦五徽的泛音与六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六步,利用五弦调二弦,将二弦五徽的泛音与五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七步,利用四弦调一弦,将一弦五徽的泛音与七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二、降B调(紧五弦)的调弦方法在正调的基础上,将五弦升高半度音。

即将五弦五徽泛音调至与三弦四徽同高。

三、C调(慢三弦)的调弦方法在正调基础上,将三弦降低半度音。

即将三弦四徽泛音降至与五弦五徽泛音同高。

四、降E调(紧二、五、七弦)的调弦方法即在紧五弦的基础上,先将七弦五徽泛音升高与五弦四徽泛音同高,再将二弦五徽泛音升高与五弦七徽泛音同高。

五、G调(慢一、三、六弦)的调弦方法在慢三弦的基础上,将六弦七徽泛音降至与三弦五徽泛音同高,再将一弦四徽泛音降至与三弦五徽泛音同高。

以上即为五种常见调的泛音调音方法,在此笔者只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方便大家调音。

但是初学者可能会问如何辨音,如何判断音的高低?这个,我们主要依据参考音,比如F调的第二步,利用五弦调七弦,那么五弦就是参考音,当两者振动余音(波长)吻合,仿若一音,很清晰,则说明调准。

反之,如果两弦泛音尾音混淆不清晰,余音有嗡嗡声,很混乱,是两个不同的音,则说明未校准。

至于琴弦的调高调低,那是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度,顺时针拧琴轸则琴弦变松,音高变低,反之则变高。

古琴的演奏技法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

解读古琴音律中的五音

解读古琴音律中的五音

解读古琴音律中的五音古琴用的音律是五音十二律。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

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

但是这“宫商角徵羽”的名称是何时形成的呢?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那么,“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名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有多种说法了。

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代的天文学,即是从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中宫,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是“天文说”;而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宫、商、角、徵、羽”近似,这是“畜禽说”;有的研究者说:它们来源于古代氏族的图腾,这是“图腾说”;而在古代的音乐著作《乐记》中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说宫音代表国君,商音代表万民……这是“君臣说”。

不论是“天文说”、“畜禽说”、“图腾说”或“君臣说”,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给音乐涂上了一层或神秘、或朴素、或带有封建主义伦理观念的色彩,表达了中国先民的不同的音乐观念。

宫、商、角、徵、羽为5音五音不全就是指这5个的。

分别是简谱中的1、2、3、5、6 中国古代是五音律,后来在某个朝代从古巴比仑传来了8音律即 1 2 3 4 5 6 7 <高音>1丰富了我国的音乐,再后来就是12音律。

【宫】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泛音是古琴最富有魅力的音色之一,与按音、散音共同构成古琴的三大音色体系,如用天、地、人三才来寓意此三种音色的话,泛音应位于天,被誉为“天籁之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琴如何认准各弦徽位处的泛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古琴泛音的发生原理通过左手在琴弦均分点处的虚按(或虚点),以阻止整条弦的振动,只让部分琴弦振动,部分音段的振动,便产生了古琴的泛音,左手所虚按的地方便是古琴的十三个徽位。

其实古琴整条琴弦的所有的地方,都能把整条弦平均分成若干份,但我们人类耳朵所能接受的,也只是有限的几等份。

古人将古琴泛音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至,十三个徽位,十三个分音点,恰好好处,不多不少,增之太繁,减之太简。

接下来,便从琴的徽位入手,一一解释各徽泛音一、七徽——二分音点七徽把琴弦均分成两部分,也是整条弦的二分音点二分之一处。

“倍半相生”是古琴常用的一种生律法,无论是“五度相生律”还是“纯律”,都运用到了“倍半相生”这一原理。

什么时“倍半相生”呢?就是琴弦加倍,则所发音为低八度,弦长减半,则所发音为高八度,故低八度为“倍”,高八度为“半”。

以发音中国传统的律管来打个比方,一个长10CM的管子,此管的音高为“1”,要想找出它的高八度高音“1”,便需把管子减半,重做一个5CM的管子即可(此说仅指原理,成律并非如此简单,管子的口径、材料、吹奏方法等影响音高的因素有很多,如管子的口径应随之而变);反之想要找出它低八度的低音“1”,便需把此管子加倍,再做一个20CM长的管子即可(管子口径也应随之而变)。

古代的“倍半相生”及“三分损益”便是从古代的管乐和弦乐上发现的,况古琴弦质内实,可随手右弹左调,安其一弦便能兼取各音,所以古琴较律管用此律也更加清晰。

七徽是整条弦的二分之一处,所以此处的泛音的音高便是此弦散音的高八度,以三弦为例,三弦的散音为“1”(简谱记作低音“1”,此处只是做一参照而已),那么七徽泛音的音高便是其散音的高八度——高音“1”。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古琴概述
二、古琴的定音
三、古琴的定弦
四、古琴的定调
五、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的使用
正文
一、古琴概述
古琴,又称“七弦琴”、“四弦琴”,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弦乐器。

古琴音色空灵清幽,适合独奏和演奏古典音乐,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乐器之一。

二、古琴的定音
古琴的定音是指确定古琴的音高标准。

古琴共有七根弦,其中六根为品位弦,一根为散音弦。

定音时,需要参照音律标准,将弦的音高调整到相应的音名。

三、古琴的定弦
古琴的定弦是指将弦固定在琴体上。

古琴的弦通常采用丝或尼龙线制成,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间距绕在琴轸上,然后通过弦轴将弦张紧。

定弦时,要保证弦与琴面的距离适中,以获得良好的音色和演奏效果。

四、古琴的定调
古琴的定调是指确定古琴的调性。

古琴音域宽广,一般可分为五个八度。

定调时,需要根据演奏曲目的要求,将弦的音高调整到相应的调性。

古琴的定调方法有多种,如按音定调、泛音定调等。

五、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的使用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琴师快速准确地完成古琴的定音、定弦和定调。

使用时,只需按照表格中的数据,依次调整弦的音高,即可完成古琴的定音定弦定调。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演奏者的效率,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琴艺术。

总结: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弦乐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熟练掌握古琴的定音、定弦和定调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演奏水平,还能更好地体验古琴艺术的魅力。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摘自网络)促轸抽弦,成序应律之后,初弹琴的人最好奇、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1234567怎么按,分别在哪里,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琴面十三徽(晖)谈起。

不妨揣测,换位设想,古人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拨弄弹按之间,一定会发现当按在琴弦1/2的地方(即高八度音位置),弹出来的声音与原来散音极为和谐悦耳,当按到1/3,2/3的位置,声音与原来的散音也很和谐悦耳(纯五度),慢慢的就会联想到4分点位置,5分点位置,到6分点位置的时候,除去相同位置的点,已经有11个徽了。

如果继续加7等分点6个徽位的话,这徽位就过于缭乱,同时7等分点的音也不是那么和谐悦耳。

然后跳过7等分点,到8等分点出现了更多7个徽位,不过有3个是重复的:1/8(即现在的一徽),2/8(与1/4同),3/8(在现在的五徽六徽间),4/8(与1/2同),5/8(在现在的八徽九徽间),6/8(与3/4同),7/8(即现在的十三徽)。

按道理可以加上4个徽,变成15个徽,但是只选择了在一头一尾加上两个徽,而舍弃了3/8、5/8,这其中原因,大概是这样一来更美观、二来不添乱(3/8、5/8与周边两个徽隔得太近)、三来凑齐13个徽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

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

”又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到此徽位没有继续往后加了,逐渐就固定下来,通过金玉螺蚌标示,这样就形成了琴面十三徽。

当然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相信也不会那么漫长。

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将“和”列为第一,“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

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

音准很重要,是仲吕均(5612356),还是黄钟均(1235612),如果这混淆了,也就不成曲调了。

又如果不能寻找辨别每一根弦的1234567,差池紊乱,如此“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

古琴的徽位当是方便寻找音位之用。

最基本的就是这13个徽13个音位。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1. 引言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演奏古琴之前,需要对琴的音准进行调整,以确保演奏时的音高正确。

本文将介绍古琴的定音、定弦和定调方法,并提供一个便于参考的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

2. 古琴定音方法2.1. 定音原理古琴共有七根弦,分别为太宗、中宗、仲宗、角宗、徵宗、商宗和羽宗。

这些弦的长度决定了其发出的音高。

在古代,人们使用了一种称为“黄钟”的标准来确定各个弦的长度比例。

根据黄钟标准,太宗与中宗之间是全长的五分之四,中宗与仲宗之间是全长的四分之三,以此类推。

2.2. 定音步骤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进行古琴定音的步骤:1.确保琴身干燥清洁,并放置在稳固平整的桌面上。

2.使用调音器或乐器调音器,将太宗弦的音高调至标准的A4音(440Hz)。

3.利用太宗弦的音高,按照黄钟标准计算其他各弦的长度比例,并相应地调整其音高。

可以使用专门的琴弦定位器来辅助确定弦长。

4.调整每根琴弦直到其发出正确的音高。

2.3. 定音注意事项在进行古琴定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琴身没有松动或损坏,以免影响定音结果。

•使用专业调音工具或乐器调音器可以提高定音的准确度和效率。

•定时检查琴弦是否有损坏或老化,并及时更换。

3. 古琴定弦方法3.1. 定弦原理古琴使用丝制琴弦,由于长时间演奏或外力作用,琴弦容易断裂或走偏。

因此,定期更换古琴琴弦是必要的。

不同根数和材质的琴弦会对演奏产生不同的影响,选取合适的琴弦对于保持古琴良好的演奏状态至关重要。

3.2. 定弦步骤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进行古琴定弦的步骤:1.确保琴面干净,没有灰尘和杂物。

2.使用专业的古琴琴弦,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材质和根数。

常用的古琴琴弦有丝弦、尼龙弦和金属丝弦等。

3.按照定音表的指示,依次将新的琴弦绑在相应的位置上。

可以使用专门的琴弦绑法来确保绑得牢固。

4.调整每根琴弦直到其发出正确的音高。

3.3. 定弦注意事项在进行古琴定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使用高质量、适合古琴的专业琴弦,以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老梁讲古琴 基础乐理知识,音程、节奏

老梁讲古琴 基础乐理知识,音程、节奏

音程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称为音程,音程的单位叫度,相邻的两个音为二度,隔一个音为三度。

全音为完整的台阶(含两个半音),半音为半个台阶(含一个半音),每组音区的音程都是一样的:全音为大二度,半音为小二度;1→2/2→3/4→5/5→6/6→7都是大二度;3→4/7→1是小二度;大三度(含两个全音)如:1→3,5→7;小三度(含一个全音和一个半音)如:2→4、3→5。

古琴F正调里,一至七弦散音对应音高唱名是:一弦至二弦、三弦至四弦、四弦至五弦、六弦至七弦都为大二度音程,二弦至三弦、五弦至六弦是小二度音程。

可以把一弦任何位置当成1或2,依次音程关系推出同一徽位其他弦上的音高。

节奏节奏是一种以一定速度的快慢的节拍。

演奏古琴,节奏和音准是最基本要求。

古人讲究乐随心生,抚琴也是靠自由的散拍随着当下情绪有感而发,这并不意味着古人弹琴没有节奏,学琴和学书法一样,初期务必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先打好基础,再不断完善技法,这样才能欣赏到古琴艺术深度而真实的美感。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称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秒,依此类推。

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下表);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一拍可以用一下一上V表示,第一个音后面的点是附点音符,增加本身音符时值的一半,这里面第一个音占3/4拍,后面音占1/4拍。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1.古琴的定音现代,古琴以常用的三弦定位F音高,并以F为宫音的“正调”(又称:“仲吕均”“黄钟调”等)定弦为:一弦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七弦5 6 1 2 3 5 6sol la do re mi sol la2.古琴校弦法琴弦校音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按散校弦法和泛音校弦法。

这里指介绍最为准确的泛音校弦法假设七弦空弦音已定准。

则以七弦七徽的泛音为准,校四弦五徽的泛音与之相同即为准。

再用四弦校六弦。

方法即列表如下:确定的弦徽待校正的弦徽七7 ------------------------------- 四5 同音四4 ------------------------------- 六5六7 ------------------------------- 三5七5 ------------------------------- 五4五7 ------------------------------- 二5四7 ------------------------------- 一5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都以七弦作为标准音高,也可以以任何一条弦作为标准音高。

每次弹奏前,可先将七根弦统一校正一次。

3.特殊定弦弦式传统琴曲中不少乐曲由于调性的不同,定弦也有所不同。

多数采用改变宫音所在弦的位置,重新确定与邻弦之间无声音阶体系的音程关系。

即调整一根或两三根弦的音高,改变原调无声音阶的音程关系式为新调五声音阶的音程关系。

因此,产生了多种定弦弦式。

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①F调定弦弦式调弦方法:又称“正调”。

前面已有,略。

古代称谓:宫调、仲吕均、黄钟调等。

代表曲目:《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流水》、《渔樵问答》、《渔歌》、《神人畅》等另:有一部分C调调性的乐曲,如《碣石调·幽兰》、《醉渔唱晚》、《龙翔操》、《忆故人》等乐曲也都用此种弦式弹奏,惯称“借调”。

②C调定弦弦式(慢三弦定弦)调弦方法:又称“慢三弦”调。

古琴的正确弹奏方法

古琴的正确弹奏方法

古琴的正确弹奏方法古琴的正确弹奏方法有许多学琴者之所以能稳步成长,正是把握了正确的弹奏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入门到深造,如此循序渐进。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古琴的正确弹奏方法,盼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音高音准音高音准是任何音乐作品及演奏演唱的主体,且必需符合音律体系的准绳。

要求每一个音高是严格的精确的某高音,还需擅长多种变化。

古琴的音高音位较其他乐器的距离大,音准的可容性大,也很简单使弹奏者忽视其精确严格的音准。

尤其在上下走音、“二上二下”走音时,更须留意音准。

二、节拍节奏节拍要精确,快慢松紧得当。

尤其是大小附点、切分与连切分或较简单节奏时,尤其须把握精确。

即使散板,也必需是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在气息规律中进行处理,散板不能理解为“随便”“无所谓法规”的拍板。

一盘皆散决不是音乐中说的散板!其实处理符合气息松紧、心情变化的散板要比处理固定值的板拍更难。

三、技术技巧技术技巧是完成乐曲内容完善演奏的前提。

某一技巧中发出的音,是前后一句旋律中的一个音,这个音应与其他音连接自然无痕,构成一条完整完善的音乐线条。

若“剔”的声音干涩虚飘、“掐”现噪音、“掩”出板声、“轮指”不清楚、快速“四连音”不均匀不洁净、“滚拂”来去痕迹太显、快速度又快不起来、该连绵不断的音间而断链、音色平直无变化、音响缺乏线条的连绵等等,都是技巧不完善的原故。

继而破坏了旋律的完整性,乐曲的内容与乐思情感必定受到影响。

因此技术技巧是非常重要、还是前提性的一项训练内容。

技术技巧不完善,要达到乐曲内容的完善表达或“气韵生动”是不行能的。

叫“好”?有许多学琴者之所以能稳步成长,正是把握了正确的弹奏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入门到深造,如此循序渐进。

墨子曾说过“百工从事,皆有法度”,两千年前古人就已说透了这个道理。

这是一条极其客观、极其一般,是各行各业共同共通的法则。

技术技巧不完善,要达到乐曲内容的完善表达或“气韵生动”是不行能的。

演奏者要使自己弹奏出来的并稍纵即逝的音响,在空间产生出一种相对固定的听觉感受效果,并使听众产生共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古琴d调音位

古琴d调音位

古琴d调音位
古琴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由七根弦组成。古琴的调弦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标 准的五声调音位,也称为“正调”。
在标准的五声调音位中,古琴的七根弦分别调为:宫、商、角、徵、羽、凤、龙。这些音 位对应的音名如下:
1. 宫(Gong):位于琴头最左边的弦,音高为D。 2. 商(Shang):位于宫弦的右边,音高为E。 3. 角(Jiao):位于商弦的右边,hi):位于角弦的右边,音高为A。 5. 羽(Yu):位于徵弦的右边,音高为C。 6. 凤(Feng):位于羽弦的右边,音高为D。 7. 龙(Long):位于凤弦的右边,音高为E。
这些音位的排列顺序是从左到右逐渐升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古琴的调弦方法和音位可能会因不同的学派、演奏风格或个人喜好而有所 不同。上述所提到的是最常用的标准五声调音位,但也有其他调弦方法和音位的变体存在。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促轸抽弦,成序应律之后,初弹琴的人最好奇、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1234567怎么按,分别在哪里,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琴面十三徽(晖)谈起。

不妨揣测,换位设想,古人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拨弄弹按之间,一定会发现当按在琴弦1/2的地方(即高八度音位置),弹出来的声音与原来散音极为和谐悦耳,当按到1/3,2/3的位置,声音与原来的散音也很和谐悦耳(纯五度),慢慢的就会联想到4分点位置,5分点位置,到6分点位置的时候,除去相同位置的点,已经有11个徽了。

如果继续加7等分点6个徽位的话,这徽位就过于缭乱,同时7等分点的音也不是那么和谐悦耳。

然后跳过7等分点,到8等分点出现了更多7个徽位,不过有3个是重复的:1/8(即现在的一徽),2/8(与1/4同),3/8(在现在的五徽六徽间),4/8(与1/2同),5/8(在现在的八徽九徽间),6/8(与3/4同),7/8(即现在的十三徽)。

按道理可以加上4个徽,变成15个徽,但是只选择了在一头一尾加上两个徽,而舍弃了3/8、5/8,这其中原因,大概是这样一来更美观、二来不添乱(3/8、5/8与周边两个徽隔得太近)、三来凑齐13个徽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

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

”又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到此徽位没有继续往后加了,逐渐就固定下来,通过金玉螺蚌标示,这样就形成了琴面十三徽。

当然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相信也不会那么漫长。

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将“和”列为第一,“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

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

音准很重要,是仲吕均(5612356),还是黄钟均(1235612),如果这混淆了,也就不成曲调了。

又如果不能寻找辨别每一根弦的1234567,差池紊乱,如此“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

古琴的徽位当是方便寻找音位之用。

最基本的就是这13个徽13个音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