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一等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_ppt_

寡人之于国也_ppt_

请:请允许我。 请允许我。 打比方。 喻:打比方。 填然:击鼓声。 填然:击鼓声。 击鼓, 鼓:击鼓,名→动。 动 音节助词。 之:音节助词。 (yè):拖着。 曳(yè):拖着。 兵器。 兵:兵器。 修饰连词。 而:修饰连词。 逃跑。 走:逃跑。 有的人。 或:有的人。 凭借。 以:凭借。
•翻译第三、四段 翻译第三、 翻译第三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真乃完人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孟 子
走 近 作 者
约前372~ 孟子(约前 ~前289 ) 约前
孟子名 轲 ,字子舆 战国 时期邹国人,儒 家学派代表人,后人 把他与孔子合称 孔孟 并尊称他为 亚圣 ,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 著作。
违:违背,耽误。 违背,耽误。 胜:尽,完。 数(cù) :密。 ) 罟(gǔ) :网。 ) 洿(wū)池:池塘。 池 池塘。 活着的人。 生:活着的人。 丧(sāng) :埋葬,办 sāng) 埋葬, 丧事。 丧事。 •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养生: •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 丧死: 事 • 王道:为王之道,即以 王道:为王之道, 仁义治天下( 仁义治天下(施行仁 ),这是儒家的政治 政),这是儒家的政治 主张。 主张。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 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 性善学说: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 理想人格: 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 仁政”思想: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 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寡人之于国也》PPT 图文

《寡人之于国也》PPT 图文

2.探寻背景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倚强凌弱被视作 合理。 孟子是在梁惠王三十五年(前335)应邀来到魏国的。 孟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 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 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 国?”(《史记·魏世家》)从中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 子来魏的目的。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 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 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剖析 这段文字阐述了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从反 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同时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 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 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 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
3.一词多义
①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之 ②填然鼓之(助词,无实义) ③五亩之宅(助词,的)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 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动词,施加)
(2)加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动词,放上) ④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动词,加大)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动词,虚报)
①谷不可胜食也(尽) ②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6)胜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 ①数罟不入洿池(密,与疏相对) ②数口之家(几) (7)数 ③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 ④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数量) ⑤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计算)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CONTENTS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思想观念探讨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跨文化对比研究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要时期,以诸侯国互相争 霸、兼并战争频繁为特点。
写作特点鲜明,运用大量排比、对 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生动, 富有感染力。
关键语句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耳矣”:表达了主人公对 国家的尽心尽力,突出了 其爱国情怀。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 东,移其粟于河内”:通 过具体事实说明主人公的 治国措施和成效。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阐述了主人公的 政治理想,即实现天下太 平、百姓安居乐业。
艺术手法鉴赏
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排比、对偶、反复 等,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使 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 口,易于记忆和传播。
03
思想观念探讨
仁政思想在本文中体现
孟子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强调君主应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推行仁政。
02 03
孟子思想体系
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主张“民贵君轻”,强调君主应以仁爱 之心治理天下;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教育和 修养可以恢复人的善性。
孟子的贡献
孟子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同时,他的思 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子》一书简介
发点和落脚点。
孟子认为,君主应尊重民意,顺应民心, 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制

《寡人之于国也》省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省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及 人之幼。
3、 民 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4、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所处旳时代
各国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 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权势 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由大国以 “力”统一天下旳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 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 大梁。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道之成 王道之始
仁政七条
孟子针对梁惠王旳疑惑提出了怎样 旳使民加多旳措施?
“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旳思
民性贵善君气轻正不真愧乃亚完圣人,。想 下 剧, 旳烈希君混望主战能。旳够因社在为会诸他情侯旳况中这不选些符出 主,一 张所位 与以王 当均天 初未
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
书,遂成《孟子》。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 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 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 自己旳儿子,曾经为了 替孟子找一个舒适旳学 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孟 子 自 小 便 受 严 格 旳 管 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家后来 , 便 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 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 。孟母便剪断织机上旳 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 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 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孟子牢记母亲旳教诲, 立志成材。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旳孙子子思旳弟子,是
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主要旳代表人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共48张PPT)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共48张PPT)
然而不王( )者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申:反复陈述;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无饥矣;谨 • 孝:尊敬父母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
•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 政”并无本质区别。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义,颁白者 置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食:第一个为动词,吃;
” (《孟子·离娄下》)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 ,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不负戴于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 颁:通“斑”
路矣。
• 负:背着东西; • 戴:顶着东西
• 七十者衣 帛食肉,
黎民不饥
不寒,然 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 黎民:老百姓
• 然:这样
• 而:表转折,却
• 王:wàng,名 →动,为王,统一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链接文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学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 言运用等。
链接哲学领域
探讨《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等,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链接社会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等级制度、礼制文化 等,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创新性应用和实践探索
古代农业社会
本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古代农业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 响大,因此百姓生活困苦。同时,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百姓 的生死福祸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仁爱”、“礼义廉耻” 等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测验内容可以包括《寡人之于 国也》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 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 。
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 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为后续教学提 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点评与引导
教师点评
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分 享观点,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
教师引导
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和救灾措施,我们可以 进一步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治理效果,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各种治理模式的优劣及适用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 将这些思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养。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文章结构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学习方向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

孟子周游列国,宣传仁政思想,希望各国君主能够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理念。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01020304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观念。

提倡“仁政”、“王道”,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及其思想体系时代背景与历史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寡人之于国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

02文本解读与赏析03善于运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主题,通过排比增强气势,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01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全文围绕“寡人之于国也”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02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文章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治国之道的独到见解,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思想。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关键句段解读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01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暗示了治国的艰难和不易。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02通过对比邻国的政治状况,突出了作者治国的用心和成效。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03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期望和寄托,希望君王能够承担起治国的重任,实现天下太平。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四、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通“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作业 • 1.默写“五亩之宅”这一段 • 2.实战演习:提供事例,写议论文片段。 • 下列是《宝玉挨打》中的一种片段: •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
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 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 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 ,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 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 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 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 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纵容〕坏了, 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 不劝不成!” • 请你根据这一故事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写一种议论文的片段。规定:①要有观点。②运用 举例论证的办法。(用原稿纸)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 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 思考。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 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 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 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兵器 逃跑 有的人 表承接
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

何如?”
怎么样
成曰语::“五不十可步笑。百直步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
比方缺点或错只误是的,性但是质相似,只这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 走也。”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 仗,就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 方吧。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 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 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 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 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 样呢?” 梁惠王说:“不能这样。只不 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 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曰:“王如知此,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 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
国也。不违农时, 众比邻国增多啦.
谷不可胜食也。数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
罟不入洿池,鱼鳖 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
不可胜食也。斧斤 就吃不完。
以时入山林,材木 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按时节),
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
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
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
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
.
8
孟子长大后,
被孔子的儒家思想
所吸引,于是决定
离开邹国到孔子的
家乡鲁国深造,其
老师正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的徒弟。通
过学习,孟子认为
孔子是有人类以来
最 伟 大 的人,于 是 他
立志发展孔子的思
想。
.
9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 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 请 教 治 国 之 道 。可 惜 邹、 鲁 这 样 的 小 国 , 很 难 实 施 孟 子“ 仁 政 ” 的 抱 负 。 他 决 定 带 着学 生 到 东 方大 国 齐 国去。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贼仁者为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 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如果 暴政害民,就是民贼,人人可得而诛之。
《孟子》
•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 以雄辩著称。读孟子的文章 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情感激 越,锐不可当。他又善于各 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使 辩难对方往往坠入他所设的 陷阱之中。加上文辞铺张扬 厉,时露尖刻,习用一连串 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 逼人。
粟sù
好hào 弃甲曳yè兵
胜shēng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养生丧sàng死
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孝悌tì
不王wàng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ì,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wàng,为王,称霸)
提出问题
民不加多,何也?
分析问题
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能施仁政,则天下之民至焉。——仁者爱民
写作特色
一、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 篇文章,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 多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体现了各部分 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是 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的再传 弟子,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 东南)人他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 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 “仁政” ,提出“性善论”,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故后世常 “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 “亚圣”。
孟子故里邹 城市,位于 山东省南部, 与孔子的故 乡曲阜毗邻, 很早就被人 们合称为 “邹鲁”。
哉至利常之叹利书太 !于而防始也吾》史
庶行其也。国,公 人,原!曰”至曰 ,多也夫:,梁: 好怨。子嗟未惠余 利”故罕乎尝王读 之。曰言,不问《 何自“利利废“孟 以天放者诚书何子 异子于,乱而以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性善论 • “仁政” (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 • “民为贵,社稷之气”
尊王道、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 在孟子看来,王道是尧舜先王之道,仁政 是先王之道的核心与关键,是后世政道的 准则,也是唯一合理的政道。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 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 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解决问题
孟子针对梁惠王的疑惑提出了怎样 的使民加多的措施?
孟子认为刚开始时如何实行王道?提出了 那些措施,有何结果呢?
措施
效果
结果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林木 不可胜用
《孟子》七章
《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 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 大夫。”《孟子 尽心下》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在哪里?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统治者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 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 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保民无衣食之忧,教民以儒家之道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这些措施是很基本的,梁惠王做到了吗?
这一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给人一种吃不完,用不完的感觉,增强
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具体如何实行王道?实行王道以后的结果应该 是怎样的呢?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不王者,未 之有也—— 王道之成
百亩……勿夺其时 无饥(黎民)
谨…….申之以孝悌 不负戴(颁白者)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
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从保民、教民角 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运 用了什么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对比 比喻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施仁政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 政治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方面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行王道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 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 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 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 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 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 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 《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 子》七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梁惠王曰:“无以异也。” 孟子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梁惠王曰:“无以异也。” 孟子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 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 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 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 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所提倡的“仁政”思 想。 2.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领会孟子在 文中体现的“王道”主张。
3.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 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 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 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 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 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 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 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 ,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 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 孟母知为人母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