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六年级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

合集下载

小升初数学举一反三例题及解析(一)行程问题_通用版(无答案)

小升初数学举一反三例题及解析(一)行程问题_通用版(无答案)

小升初数学举一反三例题及解析(一)行程问题_通用版(无答案)第三十一周行程问题(一)专题简析:通过前面对行程应用题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发现,行程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时间(3)同向而行: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如果上述的几种情况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应用题将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解答这些问题时,我们还是要理清题中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转化”、“假设”等方法,把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简单的数量关系,把一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例2 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相遇后又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站后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1.6千米。

甲、乙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分析客货两车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行了三个全程。

而第二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21.6千米,说明两车已行了21.6÷(54-48)=3.6小时。

用速度和乘所行时间就得到三个路程的和,再除以3就得到甲、乙两站间的路程。

练习二1,乙、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行驶。

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

两车第二次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210千米。

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2,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

两车第二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多少千米?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60千米的两站相向开出,到达对方站后立即返回,经过4小时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

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120千米。

求两车的速度。

例3 两地相距460千米,甲列车开出2小时后,乙列车与甲列车相向开出,经过4小时与甲列车相遇。

已知甲列车每小时比乙列车多行10千米,求甲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甲列车4小时比乙列车4小时多行10×4=40千米。

六年级奥数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推荐】

六年级奥数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推荐】

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例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于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 +114)=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为 甲、乙的速度和:600÷(114 +334)=120(米/分) 甲速:120÷(1+23)=72(米/分) 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14)=96(米/分) 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答:丙每分钟行24米。

练习1:1、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2、兄、妹2人在周长为30米的圆形小池边玩。

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们第10次相遇时,劢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归到出发点?3、如图34-1所示,A 、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

六年级数学奥数举一反三小升初数学复杂行程问题三35

六年级数学奥数举一反三小升初数学复杂行程问题三35

1
3
1

甲 图35——4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练习4】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例题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 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 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此题是将行程、比例、百分数三种应用题综合在了一起。 解题时,我们可先求出改车按原定速度到达乙地所需的时间,再求出甲、 乙两地的路程。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本周主要讲结合分数、百分数知识相关的较 为复杂抽象的行程问题。要注意:出发的时 间、地点和行驶方向、速度的变化等,常常 需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例题1】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 每 小时行驶5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80%,相遇后客车 继续行3.2小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
A
B
14千米 1 4 份 9
图35——3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练习3】1、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他们分别由A、B两地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 需要几小时? 2、从A地到B地,甲要走2小时,乙要走1小时40分钟。若甲从A地出发8 分钟后,乙从A地出发追甲。乙出发多久能追上甲?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 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 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1】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4讲 行程问题(二)含答案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4讲 行程问题(二)含答案

第34讲 行程问题(二)一、知识要点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于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为600÷(114+334 )=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 +114)=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为甲、乙的速度和:600÷(114 +334)=120(米/分) 甲速:120÷(1+23)=72(米/分) 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14)=96(米/分) 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 答:丙每分钟行24米。

练习1:1、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图34——1BA图34-1图34——2图34-22、兄、妹2人在周长为30米的圆形小池边玩。

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们第10次相遇时,劢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归到出发点?3、如图34-1所示,A 、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

六年级举一反三A版奥数题

六年级举一反三A版奥数题

第33周: 行程问题
第34周: 行程问题
练习1:
1、父子俩人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散步,他俩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相背而行,4分钟相遇.如果同向而行,8分钟父亲追上儿子,在跑道上走一圈,父子各需要多少分钟?
2、张华和王明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张华比王明跑得快,他俩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相背而行,6分钟相遇;如果同向而行,25分钟后再次相遇。

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3、在3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并排起跑。

甲平均每秒跑5米,乙平均每秒跑4.4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面过少米处?
C
A B
D 例题3:
第35周: 行程问题
第36周: 流水行船题
3、一海轮在海中航行。

顺风每小时行45千米,逆风每小时行31千米。

求这艘海轮的划行速度和风速各是多少?
第37周: 对策趣味题
例题4:
甲、乙两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下不超过10的正整数,规定禁止在黑板上写已写过的数的因数,最后不能写的人为失败者。

如果甲第一个写,谁一定获胜?写出一种获胜的方法。

六年级举一反三行程问题资料

六年级举一反三行程问题资料
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时出发, 5min 后
小红第一次追上了爷爷, 你知道他们的跑步速度吗 ?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速度是20m/s,完全通过一 座长400米的大桥需要几秒?
解 : 完全通过大桥需要x秒. 由题意,得
20x 200 400 解这个方程,得
x 30 答 : 完全通过大桥需要30秒.
(1)甲在乙前面20米,同时同向出发
(2)甲在乙前面20米,同时反向出发
(3)乙在甲前面20米,同时同向出发
(4)乙在甲前面20米,同时反向出发
1. 谈谈你的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1)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等量关系; (2)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相遇问题:两=静水中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中船速-水速
一船航行于A、B两个码头之间,顺水航行需要 3小时,逆水航行需要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 4km/h,求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
解 : 设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为xkm. 由题意,得
x -4 x 4
35
A码头
解这个方程,得
B码头
x 60
水流方向
答 : 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是60km.
解 : 设飞机最远能飞出x千米就应返回.
由题意,得
x x 4.6 575 25 575 - 25 解这个方程,得
x 1320
答 : 飞机最远能飞出1320千米.
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乙两人练习跑步, 甲平均每秒8米,乙平均每秒6米,甲在乙相 距20米,两人同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路程= 速度×时间 速度= 路程÷时间 时间= 路程÷速度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 几小时后两列火车相遇?

六年级奥数课件(34周行程问题(二))

六年级奥数课件(34周行程问题(二))

甲、乙两人在同一条椭圆形跑道上做特殊训练。他们同
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
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
甲的23 ,甲跑第二圈时的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13 ,乙跑第二
圈时速度提高了15 。已知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距第一次 相遇点 190 米。这条椭圆形跑道长多少米?
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
1 14
分钟于到丙,再过
3 34
分钟第二
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 ,湖的周长为 600 米,
求丙的速度。 分析: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
共行了一圈。甲、乙的速度和为 600÷(114 +334 )=120
米/分。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 )=72(米 /分),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为 600
÷(141 +334 +114 )=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 丙的速度。
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 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 114 分钟于到丙,再过 334 分钟第二 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 ,湖的周长为 600 米, 求丙的速度。
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
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
甲的23 ,甲跑第二圈时的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13 ,乙跑第二
圈时速度提高了15 。已知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距第一次
相遇点 190 米。这条椭圆形跑道长多少米?
5A
这时甲反向而行,速度提高了13 。甲、乙速

行程问题举一反三

行程问题举一反三

行程问题(一)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练习一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

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

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

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

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

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练习二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

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

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

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

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3,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

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练习三1,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65千米?2,甲每小时行9千米,乙每小时行7千米,甲从南庄向南行,同时乙从北庄向北行。

六年级奥数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

第三十四周 行程問題(二)專題簡析:在行程問題中,與環行有關的行程問題的解決方法與一般的行程問題的方法類似,但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兩人同地背向運動,從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個全程;二是同地、同向運動時,甲追上乙時,甲比乙多行了一個全程。

例題1:甲、乙、丙三人沿著湖邊散步,同時從湖邊一固定點出發。

甲按順時針方向行走,乙與丙按逆時針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後114分鐘於到丙,再過334 分鐘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長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與乙相遇後到第二西與乙相遇,剛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為600÷(114 +334)=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別是:120÷(1+23)=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為600÷(114 +334 +114)=96(米/分),這樣,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為甲、乙的速度和:600÷(114 +334)=120(米/分) 甲速:120÷(1+23)=72(米/分) 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14)=96(米/分) 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答:丙每分鐘行24米。

練習1:1、甲、乙、丙三人環湖跑步。

同時從湖邊一固定點出發,乙、丙兩人同向,甲與乙、丙兩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後114分鐘第一次遇到丙;再過334分鐘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與乙速的比為3:2,湖的周長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2、兄、妹2人在周長為30米的圓形小池邊玩。

從同一地點同時背向繞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們第10次相遇時,勱還要走多少米才能歸到出發點?3、如圖34-1所示,A 、B 是圓的直徑的兩端,小張在A 點,小王在B 點,同時出發反向而行,他們在C 點第一次相遇,C 點離A 點80米;在D 點第二次相遇,D 點離B 點60米。

2019-2020年举一反三六年级第34周行程问题

2019-2020年举一反三六年级第34周行程问题

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例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于到丙,再过334 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为600÷(114+334 )=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 )=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 +114 )=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为甲、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20(米/分)甲速:120÷(1+23 )=72(米/分)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14)=96(米/分)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答:丙每分钟行24米。

练习1:1、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 分钟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2、兄、妹2人在周长为30米的圆形小池边玩。

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们第10次相遇时,劢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归到出发点?3、如图34-1所示,A 、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

小升初数学冲刺举一反三例题及解析:行程问题通用版3

小升初数学冲刺举一反三例题及解析:行程问题通用版3

小升初数学冲刺专题:行程问题(三)专题简析:很多稍复杂的应用题,运用算术方法解答有一定困难,列方程解答就比较容易。

列方程解答行程问题的优点是可以使未知道的数直接参加运算,列方程时能充分利用我们熟悉的数量关系。

因此,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行程问题,我们可以用题中已知的条件和所设的未知数,根据自己最熟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方便解题。

例1A、B两地相距259千米,甲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38千米;半小时后,乙车从B地开往A地,每小时行42千米。

乙车开出几小时后和甲车相遇?分析我们可以设乙车开出后X小时和甲车相遇。

相遇时,甲车共行了38×(X+0.5)千米,乙车共行了42X千米,用两车行的路程和是259千米来列出方程,最后求出解。

解:设乙车开出X小时和甲车相遇。

38×(X+0.5)+42X=259解得X=3即:乙车开出3小时后和甲车相遇。

练习一1,甲、乙两地相距658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出,每小时行58千米。

1小时后,货车从乙地开出,每小时行62千米。

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2,小军和小明分别从相距1860米的两处相向出发,小军出发5分钟后小明才出发。

已知小军每分钟行120米,小明骑车每分钟行300米。

求小军出发几分钟后与小明相遇?3,甲、乙两地相距446千米,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6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

中途慢车因修车停留半小时,求共经过几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20千米。

到乙地后又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7.5小时。

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分析如果设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时用了X小时,则返回时用了(7.5-X)小时,由于往、返的路程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X值,就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解:设去时用X小时,则返回时用(7.5-X)小时。

20X=30(7.5-X)解得X=4.520×4.5=90(千米)即: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90千米。

小学奥数训练第34周行程问题(二)

小学奥数训练第34周行程问题(二)

第34周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在行程问题中,与环形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一个全程。

王牌例题1在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弟两人如果同时从同一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哥哥比弟弟跑得快,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 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反方向跑步,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

兄弟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思路导航】根据条件,可知如果兄弟俩同向而行,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可知这是追及问题,即当哥哥比弟弟多跑一圈(600 米)时两人相遇,兄弟两人的速度差为600 ÷ 12 = 50(米/分);如果相背而行,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可知这是相遇问题。

当兄弟两人合跑一圈(600米)时两人相遇,可以求出兄弟两人的速度和为600÷4=150(米/分);裉据两人的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求出两人的速度,进而求出两人跑一圈各自所用的时间。

(1)兄弟两人的速度差:600÷12=50(米/分)⑵兄弟两人的速度和:600÷4= 150(米/分)(3) 哥哥的速度:(50+150) ÷2 = 100(米/分)(4) 弟弟的速度:(150— 50) ÷2 = 50(米/分)或 150-100 = 50 (米/分)(5) 哥哥跑一圈所用的时间:600÷100=6(分)(6) 弟弟跑一圈所用的时间:600÷50=12(分)答:哥哥跑一圈要6分钟,弟弟跑一圈要12分钟。

举一反三11. 父子俩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散步,他俩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相背而行,4分钟相遇;如果同向而行,8分钟父亲可以追上儿子。

在跑道上走一圈,父亲和儿子各需要多少分钟?2. 张华和王明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张华比王明跑得快,他俩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相背而行,6分钟相遇;如果同向而行,25分钟后再次相遇。

六年级奥数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最新推荐

六年级奥数分册第34周  行程问题-最新推荐

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例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于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 ,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为600÷(114+334 )=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 +114)=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为甲、乙的速度和:600÷(114 +334)=120(米/分)甲速:120÷(1+23)=72(米/分)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14 )=96(米/分)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答:丙每分钟行24米。

练习1:1、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2、兄、妹2人在周长为30米的圆形小池边玩。

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们第10次相遇时,劢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归到出发点?3、如图34-1所示,A 、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

初中数学专题行程问题

初中数学专题行程问题

初中数学专题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指与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有关的问题。

常用的基本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行程问题是个非常庞大的类型,多年来在考试中屡用不爽,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下面我们将行程问题归类,由易到难,逐步剖析。

1.单人单程:例1: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80km/h提高到10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3h。

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分析】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km,那么列车在两城市间提速前的运行时间为xxh,提速后的运行时间为h。

根据等量关系式,提速前的运行时间减去提速后的运行时间等于缩短的时间3h,列出方程80x/(100-80)-x/(100-80)=3,解得x=300km。

例2:某铁路桥长1000m,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min,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40s。

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分析】设火车的速度为x m/s,火车的长度为y m,用线段表示大桥和火车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画出示意图。

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组60x=1000+y,40x=1000-y,解得x=25m/s,y=300m。

举一反三:1.XXX家和学校相距15km。

XXX从家出发到学校,XXX先步行到公共汽车站,步行的速度为60m/min,再乘公共汽车到学校,发现比步行的时间缩短了20min,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为40km/h,求XXX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设XXX步行到公共汽车站的时间为t1 min,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2 min,则有15=60t1/1000+40t2/60,以及t1-t2=20,解得t1=40min,t2=20min,所以XXX从家到学校用了60min。

2.根据我省“十二五”铁路规划,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连云港至徐州的最短客运时间由现在的2小时18分钟缩短为36分钟,其速度每小时将提高260km。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31-35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31-35

第三十一周逻辑推理(一)专题简析:逻辑推理题不涉及数据,也没有几何图形,只涉及一些相互关联的条件。

它依据逻辑汇率,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交替运用“排除法”和“反正法”。

要善于借助表格,把已知条件和推出的中间结论及时填入表格内。

填表时,对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结果要及时注上“√”(或“×”),也可以分别用“1”或“0”代替,以免引起遗忘或混乱,从而影响推理的速度。

推理的过程,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或重复内的根据,并常常伴随着论证、推理,论证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锻炼、培养出来的。

例题1:星期一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坏桌凳都修好了。

传达室人员告诉他:这是班里四个住校学生中的一个做的好事。

于是,王老师把许兵、李平、刘成、张明这四个住校学生找来了解。

(1)许兵说:桌凳不是我修的。

(2)李平说:桌凳是张明修的。

(3)刘成说:桌凳是李平修的。

(4)张明说: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桌凳是谁修的?根据“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可知:(2)、(4)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假设(2)说真话,则(4)为假话,即张明修过桌凳。

又根据题目条件了:只有1人说的是真话:可退知:(1)和(3)都是假话。

由(1)说的可退出:桌凳是许兵修的。

这样,许兵和张明都修过桌凳,这与题中“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相矛盾。

因此,开头假设不成立,所以,(2)李平说的为假话。

由此可退知(4)张明说了真话,则许兵、刘成说了假话。

所以桌凳是许兵修的。

练习1:1、小华、小红、小明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奖。

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华说是小红,小红说不是我,小明也说不是我。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路程问题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路程问题

第三十三周 行程问题(一)专题简析: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 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例题1: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

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刀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

可以 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

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860=4.7(小时)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 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练习1: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

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

第一辆汽车 到乙地立即返回。

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2、A 、B 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 地到B 地需15小时,乙车由B 地到A 地需10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 地还有多少千米?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 、B 两城同时相向而行。

[新编]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

[新编]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它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此,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

在静水中行船,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船速,逆水的速度叫逆水速度,顺水下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

船在水中漂流,不借助其他外力只顺水而行,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水流速度,简称水速。

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除了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外,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例1: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由条件“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可知货、客车的速度和是48+42=90千米。

由于货车比客车速度快,当货车过中点18千米时,客车距中点还有18千米,因此货车比客车多行18×2=36千米。

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48-42=6千米,这样货车多行36千米需要36÷6=6小时,即两车相遇的时间。

所以,两地相距90×6=540千米。

练习一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

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南北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后,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而丙在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

A、B两地间的路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乙相遇后又经过10分钟和甲相遇,10分钟内甲丙两人共行(30+50)×10=800米。

【推荐】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doc

【推荐】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doc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它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此,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

在静水中行船,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船速,逆水的速度叫逆水速度,顺水下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

船在水中漂流,不借助其他外力只顺水而行,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水流速度,简称水速。

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除了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外,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例1: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由条件“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可知货、客车的速度和是48+42=90千米。

由于货车比客车速度快,当货车过中点18千米时,客车距中点还有18千米,因此货车比客车多行18×2=36千米。

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48-42=6千米,这样货车多行36千米需要36÷6=6小时,即两车相遇的时间。

所以,两地相距90×6=540千米。

练习一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

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南北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后,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而丙在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

A、B两地间的路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乙相遇后又经过10分钟和甲相遇,10分钟内甲丙两人共行(30+50)×10=80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专题简析: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例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于到丙,再过334 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 )=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 )=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为600÷(114 +334 +114)=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为甲、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20(米/分)甲速:120÷(1+23 )=72(米/分)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 +334 +114)=96(米/分)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答:丙每分钟行24米。

练习1:1、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 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 分钟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2、兄、妹2人在周长为30米的圆形小池边玩。

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们第10次相遇时,劢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归到出发点?3、如图34-1所示,A 、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

求这个圆的周长。

图34——1BA例题2:甲、乙两人在同一条椭圆形跑道上做特殊训练。

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

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甲的23 ,甲跑第二圈时的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13 ,乙跑第二圈时速度提高了15 。

已知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距第一次相遇点190米。

这条椭圆形跑道长多少米?5图34——2根据题意画图34-2:甲、乙从A 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他们的速度比是1:23 =3:2。

第一次相遇时,他们所行路程比是3:2,把全程平均分成5份,则他们第一次相遇点在B 点。

当甲A 点时,乙又行了2÷3×2=113 。

这时甲反西肮而行,速度提高了13 。

甲、乙速度比为[3×(1+13 ):2]=2:1,当乙到达A 点时,甲反向行了(3—113 )×2=313 。

这时乙反向而行,甲、乙的速度比变成了[3×(1+13 )]:[2×(1+15 )]=5:3。

这样,乙又行了(5—313 )×35+3 =58 ,与甲在C 点相遇。

B 、C 的路程为190米,对应的份数为3—58 =238。

列式为1:23 =3:2 2÷3×2=113[3×(1+13 ):2]=2:1(3—113 )×2=313[3×(1+13 )]:[2×(1+15 )]=5:3(5—313 )×35+3 =58190÷(3-58)×5=400(米)答:这条椭圆形跑道长400米。

练习2:1、小明绕一个圆形长廊游玩。

顺时针走,从A 处到C 处要12分钟,从B 处到A 处要15分钟,从C 处到B 处要11分钟。

从A 处到B 处需要多少分钟(如图34-3所示)?图34——3图34——4B2、摩托车与小汽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长方形的路两边行驶,结果在B 地相遇。

已知B 地与C 地的距离是4千米。

且小汽车的速度为摩托车速度的23 。

这条长方形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如图34-4所示)?3、甲、乙两人在圆形跑道上,同时从某地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步。

甲速是乙速的3倍,他们第一次与第二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路程是100米。

环形跑道有多少米?例题3: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

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

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50分钟走5千米,我们可以把他们出发后的时间与行程列出下表:12+15=27,比24大,从上表可以看出,他们相遇在出发后2小时10分至3小时15分之间。

出发后2小时10分,小张已走了10+5÷(50÷10)=11(千米),此时两人相距24—(8+11)=5(千米)。

由于从此时到相遇以不会再休息,因此共同走完这5千米所需的时间是5÷(4+6)=0.5(小时),而2小时10分+0.5小时=2小时40分。

小张50分钟走的路程:6÷60×50=5(千米)小张2小时10分后共行的路程:10+5÷(50÷10)=11(千米) 两人行2小时10分后相距的路程:24—(8+11)=5(千米) 两人共同行5千米所需时间:5÷(4+6)=0.5(小时) 相遇时间:2小时10分+0.5小时=2小时40分 练习3:1、在400米环行跑道上,A ,B 两点相距100米。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行5米,乙每秒行4米,每人跑100米都要停留10秒钟。

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2、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

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

汽车去时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3、龟、兔进行10000米跑步比赛。

兔每分钟跑400米,龟每分钟跑80米,兔每跑5分钟歇25分钟,谁先到达终点?例题4:一个游泳池长90米。

甲、乙二人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同时出发,游到另一端立即返回。

找这样往、返游,两人游10分钟。

已知甲每秒游3米,乙每秒游2米。

在出发后的两分钟 内,二人相遇了几次?设甲的速度为a ,乙的速度为b ,a :b 的最简比为m :n ,那么甲、乙在半个周期内共走m+n 个全程。

若m >n ,且m 、n 都是奇数,在一个周期内甲、乙相遇了2m 次;若m >n ,且m 为奇数(或偶数),n 为偶数(或奇数),在半个周期末甲、乙同时在乙(或甲)的出发位置,一个周期内,甲、乙共相遇(2m —1)次。

甲速:乙速=3:2,由于3>2,且一奇数一偶数,一个周期 内共相遇(2×3—1=)5次,共跑了[(3+2)×2=]10个全程。

10分钟两人合跑周期的个数为:60×10÷[90÷(2+3)×10]=313 (个)3个周期相遇(5×3=)15(次);13个周期相遇2次。

一共相遇:15+2=17(次)答:二人相遇了17次。

练习4:1、甲、乙两个运动员同时从游泳池的两端相向下水做往、返游泳训练。

从池的一端到另一端甲要3分钟,乙要3.2分钟。

两人下水后连续游了48分钟,一共相遇了多少次?2、一游泳池道长100米,甲、乙两个运动员从泳道的两端同时下水,做往、返训练15分钟,甲每分钟游81米,乙每分钟游89米。

甲运动员一共从乙运动员身边经过了多少次?3、马路上有一辆身长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 每小时18千米。

马路一旁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

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争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后,汽车遇到迎面跑来的乙,又经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乙,再过几秒钟,甲、乙两人相遇?例题5: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

张明8点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千米,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每分钟0.8千米。

张明经过多少时间到达乙地?因为前一半时间与后一半时间相同,所以可假设为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的情形,这样我们可以求出两人合走60千米所需的时间为[60÷(1+0.8)=]3313 分钟。

因此,张明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列算式为60÷(1+0.8)×2=6623(分钟)答:张明经过6623分钟到达乙地。

练习5:1、A 、B 两地相距90千米。

一辆汽车从A 地出发去B 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这辆汽车经过多少时间可以到达B 地?2、甲、乙两人同时从A 点背向出发,沿400米环行跑道行走。

甲每分钟走80米,乙蔑分钟走50米。

两人至少经过多少分钟才能在A 点相遇?3、在300米的环行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并排起跑。

甲平均每秒行5米,乙平均每秒行4.4米。

两人起跑后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面多少米?答案: 练11、 甲、乙的速度和:2000÷(114 +334)=400甲速:400×33+2 =240米/分乙速:400×23+2=160米/分甲、丙的速度和:2000÷(114 +334 +114)=320米/分丙速:320-240=80米/分2、 兄、妹二人共行一周的时间:30÷(1.3+1.2)=12秒第10次相遇时妹所行的圈数:1.2×10×12÷30=4.8圈 即4圈又24米 再行的米数:30-24=6米。

3、 A 到D 的距离:80×3=240米A 到B (半周长)距离:240-60=180米 圆的周长:180×2=360米 练21、 绕一圈所需的时间:(12+15+11)÷2=19分从A 到B 处所需的时间:19-15=4分 2、 4×2÷3-23+2=40千米3、 100÷(2-1)×(3+1)=400米 练31、 每跑100米,乙比甲多用时间:100÷4-100÷5=5秒甲追上乙要多跑100米需20秒,休息4次:20÷5=4次 100×4=400米 100×5=500米停了4次,共用的时间:20×5+40=140秒 2、 45:30=3:2 4×23+2×45=72千米 3、 10000÷80=125分钟25×(10000÷400÷5-1)+10000÷400=125分钟 练41、 【(13 +13.2)】×48-1÷2+1=16次2、 【(81+89)×15-100】÷(100×2)+1=13次(取整数部分)3、 甲速:(5×6-15)÷6=2.5米/秒乙速;(15-5×20÷2=2.5米/秒汽车离开乙时,两人相距的路程:5×(30+2)-2.5×(30+2)=80米 相遇时间:80÷(2.5+2.5)=16秒 练51、 90÷(60+40)×2=1.8小时2、 400÷80=5分 400÷50=8分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8=403、 甲、乙两人同时并排起跑到第一次相遇共用的时间:300÷(5-4.4)=500秒第一次相遇时,甲共行的路程:5×500=2500米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面的距离:2500÷300=8圈……1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